石头城刘禹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石头城刘禹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石头城刘禹锡范文1

千年的脚步渐行渐远,消失在历史的尽头;千年的目光还在舞榭歌台,轻罗小扇中穿梭、逡巡;千年的遗曲还在玉树,琼楼玉宇间回荡与悲响。

我的思绪穿越千年的横亘,在石头城的繁华与废都上找寻,在消失的倩影烛泪中探求,在风雨中的四百八寺中多情而早生华发。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像这样的谈古怀古的诗句,在诗卷中比比皆是,先人的英雄血创建的王朝,怎禁得红袖雪肤,钟鼓馔玉,还有夜宴漫舞,浅笑温情的腐蚀?

于是孙吴的长江天险成为司马氏饮马的槽水,荡舟指点江南的光景;于是王谢堂前旧燕,在寻常百姓屋檐下传唱着平平仄仄尘封的历史:乌衣巷,朱雀桥,百草花,夕阳斜;于是石头城上不断地变换着大王旗,城内的历史不断地走在不可逆变的轨道上,开国的彪悍与勇武消失在歌舞升平,靓腰石榴裙下。

“烟笼寒水月笼沙”,于是杜牧笼月而来,走在消失的历史老人悲伤的目光中,踏着夜的叹惜,停泊在秦淮河。近处酒家的歌声,醉语,酒香随着历史的风飘荡秦淮的波涛中。

我看到小杜迷惑了,“这六朝的歌声怎的又在大堂回响?”细听,还有陈后主的《玉树花》,被商女隔江檀口锦瑟,随风吹送。

全石头城听醉了听到了,全唐听到了,封疆大臣藩镇胡越听到了。

于是大隋的战舰又排列待发了!

不光是杜牧来过,刘禹锡也来过。一边是繁华殆尽歌舞曼曼的大唐的霓裳羽衣,一边是消失了红颜的石头。他也迷惑了。“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他将这诗揉碎在波涛里,丢在石头上,洒在消失的历史里。

月清冷,水清冷,这诗也清冷,清冷地传诵。

石头城刘禹锡范文2

关键词:刘禹锡 咏怀七绝 今昔相对 古今相形 物我相照

刘禹锡,李重华认为他是王昌龄、李白以后最有成就的七绝诗人,杨慎也推许其为元和后第一家。刘禹锡咏怀七绝,以时间轮换的视阈,将今昔相对、古今相形和物我相照等三种方式运用的十分娴熟,或借史事时事以抒发襟怀,或依过去人事来展示行藏,或凭吊遗迹来阐明观点。

一是今昔相对。诗人把握住个体在过程中时间的上下限,通过对时序的这两个端点的强调,在对比中表现昨是而今非的概念。主要以“旧人”为题,“旧人”为米嘉荣、何勘和穆氏,凭歌声为证,回味昔日繁盛,感慨今朝悲凉。有《与歌者米嘉荣》:

唱得凉州意外声,旧人唯数米嘉荣。近来时世轻先辈,好染髭须事后生。

忆“旧人”米嘉荣,感诗风浇漓:轻先辈重后生。诗人奉劝世人“好染髭须事后生”,既是为米嘉荣抱屈,也是替自己抒怀,更是对世事愤慨。这是忍着愤怒的温存,这是含着泪水的笑意,这是带着锋芒的慰藉。有《与歌者何勘》:

二十余年别帝京,重闻天乐不胜情。旧人唯有何勘在,更与殷勤唱渭城。

忆“旧人”何勘,慨时过境迁:情谊依在。二十余年贬谪,二十余年离别。在离别刹那,《渭城曲》显得尤为动听,且一定要是何勘的原唱,那才是感人肺腑,历久难忘,萦绕心怀。有《听旧宫人穆氏唱歌》:

曾随织女渡天河,记得云间第一歌。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

忆“旧人”穆氏,叹时光流逝:终老无成。前两句写昔写盛。穆氏经常出入宫禁,可唱当时最美妙动人供奉歌曲,荣光无比。后两句写今写衰。回响美妙乐曲,回想美丽政治革新,可惜一切幻灭,加上故交零落,自己衰老,诗人只得说“休唱”,往事已矣,“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今昔对比,老歌还是旧人动听,凭吊金色年华,犹如宋末明元初戴表元《感旧歌者》一样:“牡丹红豆艳春天,檀板朱丝锦色笺。头白江南一尊酒,无人知是李龟年。”

刘禹锡感慨今昔相对,还有《杨柳词》中“旧板桥”: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此诗存二美:词约义丰的含蓄之美和结构严谨章法之美。含蓄之美,词约义丰。一曲清江、千条碧柳,两人情缘,二十年恨。真是“一杯伤心酒,两滴相思泪。到如今,菱花镜里空憔悴。”故地重游,怀念故人,“旧”字意味风景不殊、人事已非的感慨,“曾”字体现别离刹那的深沉幽怨,“恨”字流露出望穿秋水的无限情思,尽于言传之外,真挚感人。章法之美,结构严谨。运用倒叙手法,首尾相接,开阖变化。与崔护《题都城南庄》主旨相近而手法有别,崔诗写“去年”故事,刘诗写“二十年”情思,情感的触着程度有浅淡和浓深之分。崔诗以前后各两句为自然段落,设置“昔――今”两个场景,今昔对比,怅惘昔日;刘诗首尾写今,中间二句写昔,章法为“今――昔――今”,婉曲回环,篇法圆紧,可谓曲尽其妙。望穿秋水的情思,独上西楼的幽怨,人面桃花的痴迷,尽于言外传之,真挚感人。二十年的情感故事着实动人,情致属不遇,诚如刘禹锡自己二十余年的贬谪生活一样,命运属不幸。于生活的遭遇有着沉痛的感慨,于情感的专致亦有着深切的体验,“二十年前旧板桥”,将情感定格在遥远的记忆深处,旧事如风,在某个时间(“二十年前”)和某个地点 (“旧板桥”),依然撩动涟漪。

二是古今相形。时序顺流,今昔对比,只是时段被局限在个体存在的片段之中,有所单调;而古今对比,则被放大延伸到整个历史进程中,视野更恢弘,时段更悠远深长,诗人对时序的两极(古与今)的感知与评价也更加复杂。主要以“旧时月”、“旧时燕”为题,用有情的旧月和旧燕反衬出无常的人事,以今日之衰与昔日之盛进行对照。有《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刘禹锡《金陵五题》中两首。金陵,亦称秣陵、建邺和石头城,东吴、东晋以及宋齐梁陈等六朝均建都于此。然这些朝代,国祚极短,在悲恨相续的史实中含蕴着深刻的历史教训,金陵怀古成为诗词常涉的主题,“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是刘禹锡怀古诗的主题思想。第一首写“旧时月”。月标“旧时”,也就是“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意味,一切尽在月之照耀中,耐人寻味。一“还”字,显多情而无意,秦淮河曾是彻夜笙歌,欢乐无时,而今月下只剩下冷落荒凉,凄凉无限。繁华易逝,月虽还来,许多的许多已一去不复返了。望月凭吊,以描法写山水明月之“此”,意在表现盛衰兴亡之“彼”,意在言外,启人深思。难怪元萨都剌在《念奴娇》中感慨:“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第二首写“旧时燕”。燕栖旧巢,此乃自然生态,莺啼燕语报新年,这又是人情心态。“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栖息的时间由晋入唐延续400年,好似昨朝,可燕子栖息的地方由“王谢堂前”变化为“寻常百姓家”,王谢的变化,正如“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世说新语・言语》),风景还是一样,心境不同罢了,燕子还是那只,“换了人间”。观赏金陵烟花,谩嗟六朝荣辱。很多时候不禁感慨:昔日繁华,烟消云散!旧时风流,只今安在?感悟生命的有限与时间无穷的矛盾,说不完的“六朝无限悲愁事”(罗邺《春望梁石头城》),叹不尽的“家国共成千载悲”(李山甫《上元怀古二首》)。

三是物我相照。诗人有时不是站在个人命运的立场上,也不是站在历史的高度,而是站在宇宙巅峰,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的视阈,否定过去现在的一切,等量世间万物的大小长短。所以,诗人在物我相照中,有哲理的悲壮、诗意的感伤和生命的思量。

刘禹锡在遭受十年贬谪和续十四年贬谪的过程中,以“桃花”为参照物,繁盛与荒凉不对照,讽刺与嘲笑兼具,映照出自己的坎坷人生,读来令人不禁嘘唏。有《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到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参加永贞革新,被贬为朗州司马;至元和十年(815年)召回,回到长安时写此诗讽刺新贵。势利小人为了功名利禄而奔走权门,如同在紫陌红尘中赶着热闹去看桃花一样。“桃千树”,说明投机取巧的钻营之辈增多,“看花回”,证明趋炎附势的势利之徒盛行。桃花之繁荣美好,实则是花红易衰、繁华易逝。因写此诗,刘禹锡再度被贬,一直过了十四年,才被召回长安任职。遂又有《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再游玄都观”,重游旧地,显轻蔑的嘲笑。桃花的无存,种桃道士不知所终,繁盛后剩荒凉,花事之变迁,关合自己之升沉,“前度刘郎今又来”,宛如“胡安山又回来了”的腔调,有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刘永济在《唐诗绝句精华》中说“此两诗所关,前后二十余年,禹锡虽被贬斥而终不屈服,其蔑视权贵而轻禄位如此。白居易序其诗,以‘诗豪’称之,谓‘其锋森然,少敢当者。’语虽论诗,实人格之品题也。”诗人以流美的笔触、深闳的境界来表现生命悄逝中的感伤哲理启悟:时间对生命的穿透力和破坏性。

参考文献

[1]吴汝煜,李颖生.刘禹锡诗文选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肖瑞峰.刘禹锡诗论[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3]瞿蜕园.刘禹锡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4]李浩.唐诗的美学阐释[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石头城刘禹锡范文3

“南州王气疾,东国海风微”(储光羲《临江亭五咏》其二),唐代诗人笔下较早提及“金陵王气”的是储光羲。而令“金陵王气”成为金陵怀古之作中一个稳定意象的,则是中唐诗人刘禹锡的名作《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诗中的“金陵王气”借指东吴末帝孙皓的政权。铁锁千寻,沉没江底,石头城上,树起降旗,孙皓政权迅速灭亡。首联一“下”一“收”二字,凸现益州刺史王濬所率楼船的沿江东下势不可挡,孙皓政权的分崩离析一触即溃。这一历史事实,被诗人用“金陵王气”的“黯然收”作了形象概括。

刘禹锡的另一首诗《台城怀古》再度提及金陵的“王气”:

清江悠悠王气沉,六朝遗事何处寻。

宫墙隐隐围野泽,鹳鶂夜鸣秋色深。

台城,六朝宫殿所在地,侯景作乱,梁武帝曾饿死于此。如果说,《西塞山怀古》中的“金陵王气”仅仅注目于东吴政权的倾覆,《台城怀古》则将着眼点放在慨叹“六朝遗事”上。悠悠清江,东流如昔,六朝灭亡,王气消歇。昔日宫苑竟成鹳鶂群居的“野泽”,台城废弃的宫墙笼罩在深秋凄冷夜色之中。这首诗中,刘禹锡再次将六朝之“遗事”和“王气”之浮沉勾连一处。

此后,刘禹锡笔下的“金陵王气”便不断渗入晚唐诗人的作品之中。其中,最有名的当推许浑的名作《金陵怀古》: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南朝最后一个小朝廷陈在《玉树花》的靡靡之音中走向覆灭。当隋军直逼金陵景阳宫之时,群臣遁亡,士卒离散,醉生梦死的陈后主只有束手就擒。与刘禹锡诗作一样,这一事实亦被诗人用“王气终”三字作了精妙概括。诗人行经金陵登高而望,远近高低是松楸荒冢,禾黍残宫,江流上下是穿云石燕,翻浪江豚。往昔笙歌艳舞的南朝宫殿,化为历史陈迹。

关于“金陵王气”,三首诗的字面表述略有不同。一曰“收”,一曰“沉”,一曰“终”,但意义完全一致。可以说,“金陵王气”的浮收、升沉、始终,构成了一部三百多年的六朝兴亡史。频频出现于晚唐诗人作品之中的“金陵王气”,已经不仅仅是“望气者”蛊惑君心的荒诞用语,更是积淀了历史风云和都市文化的新颖意象。其深刻内蕴值得探究。

“金陵王气”常常触发诗人的黍离之悲。隋朝灭陈,金陵即遭重创,“城邑宫阙,平荡耕垦”。唐代金陵的地位进一步下降,六朝故都沦为普通县城,原住居民大多迁往扬州。昔日繁荣昌盛的金陵被通都大邑扬州取代。注入“金陵王气”的晚唐怀古诗作就是在这种昔盛今衰的背景之下创作的。王气消歇,繁华不再,这种现实最适合抒发沧桑巨变的历史感。可以说,衰飒之景和悲戚之音是这类作品的主要色调和基本旋律。

罗隐《金陵夜泊》勾勒出“地销王气”后的衰飒之景,奏出了泊舟秦淮时的悲戚之音:

冷烟轻霭傍衰丛,此夕秦淮驻断蓬。

栖雁远惊沽酒火,乱鸦高避落帆风。

地销王气波声急,山带秋阴树影空。

六代精灵人不见,思量应在月明中。

诗人夜泊金陵秦淮河,呈现眼前的是一幅冷寂惨淡的秦淮秋夜图。冷烟轻霭、断蓬飘零、栖雁乱鸦,诸多引发悲情的凄惨景物。烟笼秦淮、月映枯林、寒透衰丛,一片萧瑟冷落的衰败景象。在这阒寂的秋夜,大江涛声和着凄唳的雁叫,惊悸的鸦飞,挟带三百年金陵王气,消逝在远方的夜空。

“栖雁远惊沽酒火,乱鸦高避落帆风”,诗中的凄惨景象在金陵怀古之作中一再显示。“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石头城》)“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许浑《金陵怀古》)“烟波浩渺空亡日,杨柳萧条几人家。”(刘沧《经过建业》)“市朝迁变秋芜绿,坟冢高低落照红。”(李群玉《秣陵怀古》)在对凄清寥落景象的描摹中,渗透着诗人浓重的《黍离》《麦秀》之悲。

“金陵王气”又常常激发诗人的兴亡之叹。在金陵这个舞台上,三百多年间,曾经上演了多少悲喜剧。从始建都城的吴大帝孙仲谋,到灭亡梁国的陈武帝陈霸先,意气风发,叱咤风云,何其壮哉。从昏庸无能的吴末帝孙皓到纵情声色的陈后主陈叔宝,志气衰颓,骄奢逸,又何其悲也。金陵载记了一部英雄发迹史,也载记了一部昏君亡国史。这中间多少可歌可泣可悲可叹的故事,浓得无法化成一道历史的轻烟随风飘逝。多愁善感的诗人难免感叹:昔日繁华,云散烟消,当年英雄,而今安在?

沈彬《金陵杂题》之一将昔时“英雄”穿越至今日“野田”之中:

王气生秦四百年,晋元东渡浪花船。

正惭海内皆涂地,来保江南一片天。

古树著行临远岸,暮山相亚出微烟。

千征万战英雄尽,落日牛羊食野田。

短短三百多年中,金陵提供了“英雄”活动的空间。干戈起伏中建立政权,骨肉相残中维持政权,英雄的发迹总不免涂炭生灵动乱社会。然而,改朝换代,盛衰无常,“千征万战”建立的政权终究逃脱不了最终灭亡的命运。诗人面对落日余晖下的野田牛羊,涌起千古兴亡悲情。显然,“金陵王气”的生与灭并非由“英雄”主宰,“江南一片天”能否保有,不决定于“英雄”的意志,而取决于历史的规律。

“千征万战英雄尽,落日牛羊食野田”,诗中的冷峻观察在金陵怀古之作中一再出现。“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霸业鼎图人去尽,独来惆怅水云中。”(李群玉《秣陵怀古》)“六代精灵人不见,思量应在月明中。”(罗隐《金陵夜泊》)“争帝图王德尽丧,骤兴驰霸亦何为。”(李山甫《上元怀古》之二)政权更迭的频繁,人生命运的无常,诗人将对这种历史现象的观察,化作了千古兴亡之叹。

“金陵王气”还常常引发诗人的哲理之思。“金陵王气”,就是金陵的“风水”,就是对金陵地理形势的认识。内有虎踞龙盘之势,外有长江天堑之险,前有淮河长江作为防线,后有吴会地区作为后盾。金陵山川形胜,不仅自然环境优越,而且战略地位重要。历来在这里建都的朝廷,都希望依托江山之险谋取江山之固。然而,“江南王气系疏襟,未许苻坚过淮水”(温庭筠《谢公墅歌》),东晋一场战事的胜利毕竟不凭山川之险。多数情形下,恰恰是有利地形麻痹了统治者的意志。居安而不思危,恃险而少设防,结果无一例外繁华消逝政权短命。

李商隐《南朝》对那些迷信天险而毫无忧患意识的统治者作了辛辣的嘲笑与讽刺:

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

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

徐妃与梁元帝不和,常饰半面以侍帝。这里以“半面”借指南朝半壁江山。社稷危存取决于人事,而不是“地险”“天险”。不要自夸“王气”了,人气不济,连中分天下的局面也是保不住的。“总是战争收拾得,却因歌舞破除休”(李山甫《上元怀古》之一),偏安一隅不思进取,最终结局只能是耻笑于历史,金陵上空那对应北斗瑶星的“王气”又有何用?

李商隐的另一首七绝《咏史》表达了相同的看法:“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诗中的辩证思考在金陵怀古之作中一再共鸣。“地雄山险水悠悠,不信隋兵到石头。”(许浑《陈宫怨》)“徒劳铁锁长千尺,不觉楼船下晋兵。”(韩偓《吴郡怀古》)“龙虎势衰佳气歇,凤凰名在故台空。”(李群玉《秣陵怀古》)千百年来,金陵山形依旧,大江长流,赖以出现“金陵王气”的空间没有丝毫变化,“吁嗟王气尽,坐悲天运倏”(唐尧臣《金陵怀古》),三百多年间,王朝倏忽变化旋生旋灭,这种情形引发了诗人的哲理思考。

为什么“金陵王气”大多游荡于晚唐诗人之作?一方面,“四十余帝三百秋”,金陵上空长期笼照的王气,给金陵怀古之作添加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即令六朝风流远逝,“王气”依旧残存于晚唐诗人的心中笔下。另一方面,“金陵王气”具有的悲情内涵又契合了晚唐的时代氛围。晚唐之时,社会弊端积重难返,偌大帝国风雨飘摇,“金陵王气”消歇的沉郁悲婉氛围与之十分吻合。当诗人注目于远古时空之时,“金陵王气”这一意象会很自然地契入其心理时空。诗人会产生“东南王气秣陵多”(殷尧藩《金陵怀古》)这种直觉——有虎踞龙盘之势;会萌发“东南王气只逡巡”(罗隐《春日登上元石头城》)这种认识——有朝代更迭之事;会发出“龙虎势衰佳气歇”(李群玉《秣陵怀古》)这种喟叹——有悼古伤怀之情;最终则落笔于“人事几回伤往事”这种惯性思索——有兴盛衰亡之理。这一切,又都归结于对晚唐社会衰颓之势不可逆转的体认。

晚唐诗人包佶于秋日斜阳之下经过金陵,面对萧瑟秋风中的石城,涌起江山故国之思,写下《再过金陵》:

玉树歌终王气收,雁行高送石城秋。

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

石头城刘禹锡范文4

审题是答题的第一步。只有审清题干问的是什么,弄懂要求我们答什么,才能有针对性的回答问题,答对题,答全题。审题有了失误,答题就会“驴头不对马嘴”,痛失全分。例如: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一问的正确答案是:描写景物的特点是清新幽静、超凡脱俗。

许多考生审题出现了错误,将“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看成是“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于是有的答成:前三联借景抒情,后一联直抒胸臆。有的答成:第一句、五句、六句写动景,第二句、三句、四句写静景,动静结合。”等等。其实“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是指景物本身的特点,“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则指描写方法或技巧的特点。考生混淆了“描写的景物”和“景物描写”这两个概念,因而致误。

审题失误常见的还有:表现手法是全诗的还是某一两个句子的,是处于主要地位的还是处于次要地位的,常常没弄清就答题;“异曲同工之妙”,这个“妙”主要指方法和技巧上的特色,但许多考生大谈特谈思想感情;对律诗诗句的赏析有些考生错把颔联当颈联或相反;忽视对背景注解的审读,导致对诗歌特定思想内容的错误理解等。

对策:审题要具备基本的知识背景,包括文学常识、语言知识,这样才能读懂题目里涉及的一些概念(如颔联与颈联)和古人对作家作品的评价。读题要全面,不要忽略每一个细节;要专注细心,逐字逐句,甚至咬文嚼字。要抓住关键词语,对可能会引起误解的概念反复推敲,比较异同,从而明确命题指向,确定答题内容。要弄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怎么问的。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做到问与答对缝合隼,通畅无碍。

二、手法误认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考生对全诗或诗中某一两句运用的手法进行分析和指认,常常很容易出问题――把一种手法说成是另一种手法,造成该得分点失分。例如:

石头城

[宋]刘翰

离离芳草满吴宫,绿到台城旧苑东。

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

“石头明月雁声中”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一问的正确答案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绘声绘色)(以动衬静)

分析诗句,作者借助月色、雁声等意象表达对石头城夕盛今衰的伤感,所以说借景抒情;从写作的心理过程看,又可以说成融情于景。作者是从两方面来描写的,一个是声音,一个是色彩,所以又可说成绘声绘色。“石头”、“明月”是静景,“雁声”是静景,所以又可说成是以动衬静。但许多考生却说成比喻、拟人或者象征等,如果说象征还有一定的道理(“雁声”似乎也可看成是作者自身影像的投射),那么比喻和拟人就毫无道理了。

对手法的分析和指认,许多考生把握不准。有这样一些问题最为常见:把对全诗手法的分析看成是对一个局部、一两个句子,或者倒过来;实际上是衬托、虚实手法,却动不动就是借景抒情什么的;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常常混淆不清;当什么手法都看不出来的时候,则比喻拟人胡说一通。

对策:关于常见的表现手法,我们通常都是在课上和练习里学到的,还处于一种散乱的状态之中。如果你还没有整理,现在应该动手了,将它们系统化。这里提供一个分类整理作为参考:(1) 抒情手法: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 (2) 描法:衬托(正衬和反衬)、虚实、对比、动静、细节描写(细描和白描)、正侧。 (3) 修辞手法:比兴、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设问、反问、反语等。

接下来,在以后的练习、考试和评讲里,你更要认真对待每一道题。通过相关的实践活动,深入地理解和体会各种手法的特征和作用。对于一种手法你很可能还会认错,但是不要气馁,知识转化为能力都需要过程的,下一次你就一定会确认不误了。我们只有在对古诗多次反复的鉴赏活动中才能掌握一个个的表现手法,进而形成一个鉴赏这些表现手法的能力网。心要细,对容易混淆的手法一定要比较出它们的区别来。例如借景抒情就是通过写景来在抒情,托物言志就是借助事物来表达思想、哲理、精神或志趣,载体和被载体就是不一样,两者不是一回事。还有,审准题目也是准确辨认的条件,例如是全诗手法还是局部手法――这又涉及到审题的问题了。

三、积淀先入

古诗内容丰富,主题多样。但由于中小学课本选文和资料练习的局限性,考生积淀和内化的思想内容相对于浩如烟海的古诗词来说,是十分有限的。有些内容经过无数次的强化,已经非常牢固地积淀在考生的心里;有些内容接触较少,相对比较淡薄;有些内容则学得很少,几乎没有印象。所以,一旦试题所选古诗,内容稍微“冷”了一点,考生常常会“积淀先入”,不管三七二十一,把那些印象很深刻的内容调动起来,走入了丢开文本胡答一气的误区。例如:

上面一首《石头城》,还有两道题目:

(1)“绿到台城旧苑东”中的“绿”用得很有特色,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2)有人认为“一夜空江烟水冷”中的“空江”,与唐朝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中的“空城”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谈谈你的理解。

第一道题正确答案:“绿”通过色彩形象地写出了野草的连绵不断,满眼绿色显示石头城的衰败与荒凉。但是有许多考生却把连绵不断的野草说成是生命力旺盛,是乐景,进而认为“反衬”了石头城的寂寞。他们对野草意象只有一个很牢固的认识:写其绿就是显示生命力,写其枯就是显示衰败荒凉。当然“黍离之悲”的古诗可能也学过,但那种体验和感受可能太淡了,淡到几乎不存在。当然会“积淀先入”了。

第二道题正确答案:“空江”写开阔的江面上空空荡荡,通过“江空”衬托城空;空城直接点明了荒芜寂寞。都写出故都的沉寂凄凉之感。有的考生将后一点答成“都写出了作者思念故乡的凄凉之情”,殊不知,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诗。由此看来,思乡之情在考生心里刻下的印象太深刻,而吊古伤今诗库存太少。

积淀先入的现象还有一些。例如,一个被赋予了历史文化内涵的意象,在许多诗歌里作者用它来表达该文化内涵,但也不尽然。比如“垂钓”一般用来表示隐者生活,但在宋诗《江上》(董颖)中,却表示对安定生活的期待和向往。积淀先入也常常表现在对手法的辨认上,借景抒情、比喻拟人平时接触最多,因而在考生难以辨认或觉得似是而非的时候,就随便挑一个最熟悉的说法搪塞过关。这一点与上文所说的“手法误认”密切相关。

对策:先说内容上的积淀先入。既然有了积淀才有唤起,那么我们何不积淀那些还未曾积淀或者积淀不深的东西?换句话说,你需要多多赏析一些在你来说内容可能比较“冷”的一些古诗。内容的“冷”与“热”因人而异。下面是就中学生所学古诗从内容的角度作出的整理,新颖、全面,不落俗套:一、古诗中的时间观念:1.“人生忽如寄”类――人生无常;2.“花开堪折直须折”类――“失时”主题(及时行乐和成就事业); 3.“暮去朝来颜色故”类――“失乐”主题 ; 4.“明年花开谁复在”类――对未来的迷茫、不安 ; 5.“此生此夜不常好”类 ――好景不常。二、古诗中的季节观念 :1.“人生几何春已夏”类――惜春主题 ; 2.“满地芦花和我老”类――悲秋主题; 3.“人生看得几清明”类 ――伤春主题 。三、古诗中体现的人生观:1.“荣名以为宝”类――自警自励 ; 2.“服药求神仙”类――讥讽误国 ;3.“思为双飞燕”类――爱情主题 ; 4.“先据要路津”类――权利意识 ; 5.“为乐当及时”类 ;6.“纵浪大化中”类――自我超越 。四、古诗中的历史智慧 :1.“无情最是台城柳”类――吊古伤今 ; 2.“旧时王谢堂前燕”类――富贵难保 3.“商女不知亡国恨”类――亡国之忧 。 五、古诗中的政治观念: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类 ――阶级对立; 2.“一将功成万骨枯”类――反战思潮;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类――思亲主题 ; 4.“振衣千仞冈”类――高洁主题。你可以对照一下,看看自己哪些掌握的不够好,就在那些方面多多留心,多背一些相关的诗歌或者诗句,并把它们聚焦在同一个主题上,积淀就有了而且深刻。通过查类补缺,消除盲点,可以有效地避免“积淀先入”的现象。至于手法上的积淀先入,你可以从上文第二点的“对策”里找到对策。

四、挂一漏二

挂一漏二主要指内容或手法上分析和指认的缺漏现象: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亦或其三,从而导致失分。例如: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柳宗元

杪秋露双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注】①南谷,在柳宗元贬谪之地永州城南郊。②杪秋,即深秋。③机心,机巧的心计。语出《庄子》。

(1) 此诗写景,处处紧扣“秋”字。请作简要分析。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又是怎样表达的?

第一题正确答案:霜露浓重,黄叶落地,寒花疏落,幽泉断续,无不体现了秋的特色。第二题正确答案:第一问:落寞,孤愤,旷达而又无奈。第二问:前六句借景抒情,后两句直抒胸臆,化用典故。值得重视的是,这道题考生答案最大的问题就是“挂一漏二”,每道题都答不全。第一题,答了霜露、黄叶、寒花,就是没答幽泉,其实“断续”二字不正是秋水的特征吗?看来与季节常识缺失或者模糊有关。第二题,两问,第一问,许多考生只答落寞或者孤寂之类,没有体会出“愤”味和旷达而又无奈来,结合注释细细揣摩最后两句,其实这些情感是有的,只是没有直接说出来而已。第二问,只看出后两句“直抒胸臆”,由于忽视了注释③,漏掉了化用典故。

挂一漏二的问题比较普遍,以上这道题比较典型,代表了内容和手法两个方面。有一种试题,似乎不是考内容和手法的,其实不然,它首先包含了内容和手法的考查。例如“试分析诗歌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像这样的题,考生大多只从一点来答:为全诗奠定了什么什么基调一类,其实还要从题目和结构的角度来回答才算完整。

对策:你不要以为自己跳了一跳摘了一个桃子就大功告成,你要多看看树上有没有桃子了,有的长得比较隐蔽,需要你细心去找――这就是说,要仔细审读,严密思考,多想想是不是还有别的角度(如上述第二题的第二问),是不是还有别的意味(如上述第二题的第一问),是不是还没答到位(如上述第一题)。你还要加强积累,知识、感受、情感、思想等都要积累。积累的方式是多多阅读和训练,多多体验、领悟和评价。特别是借助写作背景,用心品味诗歌语言里蕴含的情感因素,就像上述第二题第一问,从一到六句,我们很容易感受到诗人的孤寂,而七到八句呢?那种“愤”味和旷达而又无奈之情,就需要我们读懂注释,透过反问句的形式仔细体会才可能获得。它就像游丝一样,一不留神就会从你眼皮底下飘忽而过,可情感的玄机恰恰就在这里。你在鉴赏每首诗的时候都要重视这种积累,因为答题时对情感的敏感体认就来自这种积累。

五、思路紊乱

关于答题思路,人们总结出好多类型,一般有六种也有八种的。通过反复训练,学生答题会渐渐上路子的。但是有一种题目答题思路很单一却似乎还没总结进去,导致一些考生答题思路混乱。先看例题:

送人还荆州

【唐】皇甫曾

草色随骢马,悠悠同出秦。

水传云梦晓,山接洞庭春。

帆影连山峡,猿声近四邻。

青门一分手,难见杜陵人。

【注】青门,长安东南门。

结合具体诗句,说说这首诗是如何围绕“送”字,表达送别之情的。

正确答案:先写送别友人同出秦川,表达留恋之情;再用想像手法写将去之处的风光和途中情景,表达牵挂之情;最后写一别难再相见,直接表达不舍之情。“送”是题眼,命题人抓住这个字设置了这道题,可以说这是一种“题眼题”。考生由于没有正确的视角和思路,答案五花八门:有的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答,有的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答,有的从意象意境的角度答,有的则从方方面面来回答。

像“送”这样关涉全篇的字,有时出现在诗歌的开头一两句,可以称之为统领全篇的诗眼。命题人常常抓住它们来设置上述同类题。

对策:通过研究答案,不难发现答题的规律:抓住题眼,逐句或逐层分析。换句话说,诗歌是围绕题眼,一句一句或一层一层地展开的,我们只要循着作者的思路逐句或逐层展开答题就可以了。这一句推进一句、一层推进一层地揭示,就是回答“如何围绕”的。这种答题思路和方式,简言之:逐层分析法。

对每一层的分析要讲究切入点,一般从景或事的角度切入,即回答写什么;如果某个层次有一个突出的表现手法,也可从手法的角度切入,例如上题答案中第二句“用想象的手法”。

六、比较粗疏

比较粗疏指对比较性鉴赏题里诗歌的鉴赏和答题粗糙疏忽,不细心品味和比较。这种题目相同点可能好找一些,而不同点非仔细揣摩一定不可得。例如:

京口月夕书怀

【南宋】林景熙

山风吹酒醒,秋入夜灯凉。

万事已华发,百年多异乡。

远城江气白,高树月痕苍。

忽忆凭楼处,淮天雁叫霜。

有人说,本诗第二联颇有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之诗意。请简要说说两者的异同之处。

正确答案:两诗均在萧飒的秋风里借景抒发自己长期漂泊在外,年老而无归的孤独悲凉之情。但林诗多了万事不如意郁闷之情,并把感情写得含而不露;杜诗则流露出自己多病孤独登台的凄苦,“悲”、“独”二字尤为传神。大多学生能从季节、处境和心情三方面概括两联的相同点,但对不同点的回答就暴露出粗疏的缺点来了。他们不能从“万事已华发”里品出杜句里不甚突出的万事皆空的悲叹,也难以从杜诗里体认到林诗里没有的百病缠身;不能从林诗里看到感情的相对含蓄,也难以从杜句里意识到“悲”和“独”有直抒胸臆的作用。分析和比较粗疏,答案也就粗疏了。

更多的是两首诗放在一起比较鉴赏。命题人可以从意境、感情、技巧和语言等方面择其一点到两点来设置比较性的试题。大致说来,最大的问题就是粗疏,不能细细品读,不能准确地辨出异同来,很多答案只是在打球。

石头城刘禹锡范文5

一、从意象特定内涵出发,把握诗歌意象

有些诗歌形象经常出现在某位诗人的作品中,诗人赋予它独特内涵。鉴赏诗歌时,从意象的特定内涵出发,把握诗歌意象,诗歌的情感就不难把握了。如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李白诗云:“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二、从意象基本特点开始,解读诗歌意象

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意象的基本特点,是解读诗歌意象的好办法。因为意象往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古今中外的许许多多诗人之所以反复吟咏春天和秋天,其原因就在于这两个季节有着较多的富有诗意的属性。中国的和兰草,几乎成了万古常新的诗题,主要是因为这些事物本身具有浓厚的诗意内涵,能够触发不同时代诗人的不同感慨。应当说,所有的意象都或多或少,或浓或淡地浸染着诗人的情思。诗要动人,自然要选取那些较多和较浓地浸染情思的意象。意象色彩的冷暖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一般暖色代表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奋发;冷色代表着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如李贺的“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色彩艳丽;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色彩清丽;李商隐“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色调残冷等等,无不折射着诗人的内在情绪。

三、从意象组合方式切入,理解诗歌意象

诗歌的艺术魅力在于“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这“如在目前”的便是实象,“见于言外”的便是虚象。虚实相生,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的意象组合,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诗歌常常通过意象的动静结合相互映衬的手法来开拓诗境,传达情感。如“风静花犹落”是静中见动;“鸟鸣山更幽”是动中见静。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清泉石上流”是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诗歌有时通过意象做时间上的延伸,移近就远,运古入今,今古对照,出发感慨。刘禹锡的《石头城》便是以月做时间上的延伸。淮水西边旧时月,是取今月曾经照古人之意,它照见过六朝腐败统治者在秦淮河上的游乐,照见过当年的豪华生活,也目睹了这些朝代的迅速灭亡。

四、从意象构建模式深入,明确诗歌意象

诗人创作时,常要撷取与自我形象或思想情感在某方面有相似或相通之处的物象,构成内涵丰厚的意象,其中“意”为筋骨,“象”为血肉。或撷取相似之“象”表现“意”。客观物象能够被诗人摄入笔端构成意象,通常情况下因为客观之“象”在音、形、色等方面与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观之“意”有相似之处。如,“流莺”有飘荡流转、无所栖托的特点,所以漂泊、漫游、外宦的文人士子特别钟情“流莺”,借以抒写心曲。或塑造人化之“象”折射“意”。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塑造富有人格性情的意象,该意象呈现出的思想感情即是作者情思的折射。杜牧《齐安郡中偶题》,杜牧言“绿荷”含“恨”,其实是以“绿荷”之“恨”折射自己之恨,他把自己的情感灌注到了风荷之中;杜牧是个有政治抱负之人,但时运不济,他受排挤时常怀着壮志难酬的隐痛外出为官,因而“多少绿荷相倚恨”折射了他伤感不平之意。或借助不变之“象”反照“意”。诗人借诗词中描述的长存不变这“象”来反观时代变迁、人事盛衰。刘禹锡的《石头城》正是借长存不变的山水明月俱在,让人于言外反思而得六代繁华俱归乌有之慨叹。

五、从诗人身世生平出发,挖掘诗歌对象

看到一首诗歌中的意象,应该想起作者,想起意象本身所具有的品格、精神,从诗人生平身世出发,挖掘诗歌意象,抓物与志的“契合点”。例如:唐代杜荀鹤的《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虽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出身寒微,“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后因设法得到朱温赏识才居要职。鉴赏诗歌时,先要抓住作者对所咏之物的特点,找到与“志”的契合点,从而掌握主题。先抓小松的特征,抓一个炼字“刺”,不仅准确勾勒出外形特点,而且把其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勾画了出来。该诗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讽喻时俗。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之木,联系作者身世,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出生轻微也能成就大业”的观点;另一方面讽喻世俗小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的本质。

六、从诗人情感寄托思考,推敲诗歌意象

石头城刘禹锡范文6

1.一,咏月抒怀。

苏轼《水调歌头》歌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在众多古诗词中,“月”这一意象寄托着诗人悲欢离合的主观情思。

1.咏月抒悲。

国家亡了,李煜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世事无常,如烟似梦,往昔歌舞升平、雕梁画栋的故国金陵如今只能在追忆中重现;而春花秋月却亘古不变。此时,春花秋月的良辰美景只能越发衬托出国破家亡、君王沦为阶下囚的悲哀。

世了,刘禹锡驻足“石头城”的秦淮河畔,仰望苍穹,一弯“旧时月”引起了诗人对历史的浩叹和追思:“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月作为历史的见证,阴晴圆缺,循环往复,亘古不变,月在诗人眼中是“永恒”;石头城昔日繁华,今日萧条,可谓“无常”。在永恒与无常的鲜明对照中,在历史与现实的梦幻交错中,诗人不禁悲从中来。

人不同了, 张若虚有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感伤。虽年年岁岁“月”相似,却岁岁年年“人”不同。人生就如同历史长河中稍纵即逝的浪花一般,显得短暂而渺小。诗人以月作为人生的参照物,通过对月之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辨,抒发了绵绵无绝期的悲痛之情。

离别来了,苏轼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遥祝天下饱受离别之苦的亲人、友人、恋人可以身心无恙,共赏月光户;李白开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杜甫觉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范仲淹决定性“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

2、咏月抒喜。

自开天辟地以来,人们就有共识:美人让人赏心悦目。而在古人审美世界里,月的形态美与女子的容貌、身姿之美最为相似,明月就成了美人的象征。翻阅《诗经》,我们会发现,月亮在诗中象征了女子的美貌,这从《东方之日》、《月出》中均可以得到印证。其中《东方之日》中以“东方之日”、“东方之月”象征女子的容貌。诸如此类的诗句俯拾皆是:“鬓弹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晏殊在《浣溪沙》中用“月”与“霞”来隐喻女子的眉和脸,从而描绘出这位美人的娇艳;晏几道在《蝶恋花》中用“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来描写一位深闺少女午睡醒后的慵懒之态。以“绿云”暗喻少女乌发,以“新月”暗喻少女乌发之下的愁眉;李白诗中月之意象也多有这种象征、比喻意。如“眉目艳皎月,一笑倾城欢”(《古风》二十六),写女子的美丽胜过皎洁的月亮;“衔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见”(《相逢行》),写歌女用扇子遮面的娇羞模样,恰似时而云翳雾罩、时而半露娇面的云中美月。天上美月,地上佳人交相辉映,相辅相成,至此诗人将天上人间巧妙融合,可望不可及的美月似乎相伴左右,身旁的佳人宛若天上仙子,如月的佳人带给诗人视觉和心灵的双重慰藉,这里的月是欢乐的意象。

3、月兮情也

月亮皎洁无暇,月夜浪漫温馨。“月”也代表着亘古长存的意象在诗词歌赋中变得温柔而朦胧起来,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晏几道《六么令》中“闲云归后,月在庭花旧栏角”一句交代了恋人幽会的地点环境,渲染了情境氛围。再如张先的《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苦恨阻从容。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花不尽,月无穷,两心同。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全词用花、月的意象贯串而成,借“花前月下”象征昔日相恋,借“花谢月朦胧”象征爱情受阻,借“花不尽,月无穷”象征对爱情的美好期愿与执着追求。天上月,地上花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一幅朦胧优美、花好月圆的图画,此时的月是爱情誓言的见证,是甜蜜欢愉的见证。

借月可以伤春,可以悲秋。“月”这一意象在诗人含情脉脉的眼中可以幻化为温情与喜悦,亦可以幻化为离人与眼泪。

1.二,托月言志。

蔡若虹曾说:“人们喜欢自然,赞美自然,往往结合着生活的想象和联想。自然风物的特点,往往被看作人的精神拟态。”古人何以对“月”情有独钟。总的来说,是因为古人认为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月亮是一样的,因此认为月可以超越空间,正所谓“天涯共此时”。 面对同一轮明月,抒发的感情却各不相同:有感叹世事多艰、光阴易逝的;有排解怀才不遇、慨叹宦海沉浮的;更有表达对理想的追求。

1、抒发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深秋的夜晚,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光亮,弯弯的月儿像弓一样。诗人喜从中来,不禁赞叹:这是多么可爱啊!充分体现了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2、抒发狂放愤激之情:“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充分体现了李白狂放不羁的性格与人生态度。

3、展示广阔情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李贺《马》)辽阔的原野里,白沙如雪;雄伟的燕山上,新月似钩。这是一幅多么雄奇壮阔的图景!与其说是诗人对大漠、白沙、燕山、新月这些奇景进行描写,还不如说是诗人展示了自己想干一番轰轰烈烈大事业的广阔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