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咎辞职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引咎辞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引咎辞职

引咎辞职范文1

汉元帝开辟了后汉及唐、宋等后世王朝的引咎辞职制度 倘若细细地考究一下汉代的引咎辞职制度,其大致脉络仍是较为清晰的:一种制度的兴起与实行背后必然有一种理论作为支撑,汉代宰相因灾异而引咎辞职的理论基础是天人感应理论。

汉初高、惠、文、景时期,朝廷的主流思想是黄老之学。这一学说主张清静无为,萧规曹随,已有定制,宰相们和和气气,并无意掀起波澜,但求四平八稳就好,所以这四朝的宰相因犯罪被撤免的很少,更换的频率也低,所以宰相的人数总体上也很少,更何谈因为天变地动而撤换宰相。

到了武帝时期,事情起了重大变化。一代“公羊学”大师董仲舒将天人感应学说系统化、理论化,这就使得汉朝宰相因灾异而引咎辞职有了理论上的支撑。但是,由于武帝这个人天性“喜事”,又任刑好杀,使武帝朝的宰相职位成为了一个“雷区”,众多的宰相中能善始善终的都很少,引咎辞职制度压根就得不到出场的机会。

昭、宣时期是汉朝继续稳步向前发展的时期,史家予以“中兴”的美名。昭帝少年老成,又有大将军霍光主政,政治号称清明。宣帝由于长期流于草野,这使他洞彻民间疾苦,在位期间英名远播。二帝既称神武,因此即使天变发生,也不愿换相。宣帝执政二十五年,只下过罪己诏四道,正所谓大丈夫敢作敢当,只愿揽罪于己,无意归怨于人。因此引咎辞职制度在此二朝又未得到用武之地。

至元帝即位,关东开始连年受灾,流民纷纷涌入关内。对此,朝廷中形成了一种舆论,认为大臣尸位。元帝数次召见丞相、御史大夫,在诏书中责其履职不尽责。丞相于定国连忙上书谢罪。永光元年,气候再次发生异常,九月即天降严霜,庄稼受损严重,竟又造成了。而且雾霾密布,遮天蔽日。元帝再次下诏严责大臣。丞相于定国经此两次三番的担惊受怕,慌得立即写检讨书,并请求归还侯印,退居养老。一起写辞职报告的“难友”还有御史大夫薛广德、大司马兼车骑将军史高等人。元帝最终全部同意了三人的请求。这件事可谓真正开辟了后汉及唐、宋等后世封建王朝的引咎辞职制度。然而,相对于汉代末期那等同儿戏般一有灾异宰相便走马灯似的引咎辞职相比,元帝时的这次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因为于定国等人的辞职并非只是因为简单的天灾,主要还是天灾引发的人祸。这些重量级的将相集体引咎辞职,可以向天下宣示朝廷赈灾的态度和决心,对稳定民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这次引咎辞职仍只是元帝朝的一个个例,而且其后的成、哀、平、孺子婴及新莽数朝并未予以沿袭,而只是对罪己诏进行了继承。关于因灾异而下罪己诏,这种做法的首创还应上推到文帝时期。文帝二年“十一月癸卯晦,日有食之”,文帝即下诏罪己。

为什么成、哀、平等五朝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引咎辞职呢?究其原因,主要是这段时期的汉庭内斗激烈,风雨中的三公宰相自然难以久持,大多是未干多久就被朝廷诸派内斗汇成的洪流给殃及,根本没有给引咎辞职形成制度的机会。

东汉中后期引咎辞职沦为政治上打击报复甚至是夺权的手段 光武复汉后,光武、明、章、和、殇数朝仍是对祖宗元帝创立的引咎辞职先例不以为意,这体现在明帝永平十三年时,曾发生一次日食,时任三公皆免冠自劾。明帝则谓:“冠履勿劾。灾异屡见,咎在朕躬,忧惧遑遑,未知其方。”丝毫未有拿三公开刀的意思。

安帝永初元年秋,由于雨不止,造成严重的水灾,导致饿殍盈野,盗贼蜂起。此时的安帝居然想起克绍箕裘,翻箱倒柜地寻出元帝压箱底的罢免三公的锦囊来,于是先罢免太尉徐防,次日又罢免司空尹勤。从此,除了冲、质二帝在位时间皆不足一年,可以忽略外,以后的顺、桓、灵、献四帝皆是亦步亦趋,宰相的引咎辞职联翩而至,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所谓“凡三公以灾异策免,始自防也”。这一时期的三公纷纷引咎辞职,绝非只是偶然现象,它出现了一个新的特点,即当灾异发生时,罢免三公成为了一种政治上打击报复甚至是夺权的手段。前面提到董卓逆政时曾用这一招罢免司空,达成自己取而代之的目的。事实上这种事在桓帝时既已发生。建和元年六月,光禄勋杜乔升任太尉。杜乔在此前即久拂大将军梁冀之意,此次履新后更是屡次反对梁冀的提议。对其恨之入骨的梁冀立即瞅准时机,在九月以京师地动为借口将杜乔免职。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的大汉王朝已经内斗频频,顺、冲、质、桓、灵五朝统治集团内部中,宦官、外戚之间冤冤相报,东汉中后期握有实权的外戚、宦官,展开了血腥的仇杀,使得朝政越来越黑暗;何进诛阉后,天子长期受制于权臣,几若傀儡,大汉更是进入了苟延残喘阶段。山河日下的颓势,使东汉中后期的皇帝不得不寄希望于用已然位高权轻、差不多是摆设般的三公的去职,去讨好已经“变脸”的天公,而不是靠扭转外戚与宦官的轮流专权,消除政治黑暗,以挽回“天意”;更不知对地震、水灾、旱灾与火灾等自然灾异的削减,并不主要在皇帝一再地下罪己诏、大赦天下与问责三公。

其实早在安帝延光元年,尚书仆射就已经烛照此中情敝。当时的司空陈褒因为灾异被免官,在这之后全国又发生了些小灾小变,有司认为仍应向三公追责。对此深表异议:“今之三公,有古之名而无其实,选举诛赏,一由尚书,尚书之任,重于三公,凌夷已来,其渐久矣。”并提出,必须约束并监管尚书的权力,防止他们威福自专。

引咎辞职范文2

与《责任追究办法》配套衔接的3个试行办法,即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办法(试行)》,同时下发。

此次下发的4个办法被视为对我国官员问责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对于防止用人失察失误,严肃处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违规违纪行为,深入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具有重要意义。

“问责官员”复出引出的争议

问责官员“复出”并不鲜见。2003年因SARS问题被免职的原卫生部长张文康、原北京市长孟学农;2004年因重庆开县井喷特大事故引咎辞职的原中石油董事长马富才;2005年因松花江污染事件引咎辞职的原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2008年因三鹿奶粉事件引咎辞职的原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等,被问责之后均复出担任不同职务。

官员引咎辞职一段时间之后复出引起民众广泛关注,有人疑惑官员“下岗”为何还能再“上岗”,有人认为这是官官相护。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贵认为,“问责干部”可以复出,但是必须有严格的复出程序。官员不可能不犯错误,犯错误的官员重新任职无可厚非,但是,面对百姓的关注,让有能力的“问责官员”复出,更应该注重其合理性与科学性。

实际上“问责官员”复出符合权责关系。现行《公务员法》第五十九条即规定:“公务员受开除以外的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有悔改表现,并且没有再发生违纪行为的,处分期满后,由处分决定机关解除处分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解除处分后,晋升工资档次、级别和职务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

民众对于复出官员的争议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我国官员问责制度存在的一些缺陷。北京大学李成言教授认为,我国对官员问责还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在执行过程中随意性极大。对官员缺乏刚性问责的严重后果是,不但对官员无法形成威慑力,而且还容易放纵官员滥权的侥幸心理,造成对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的极大破坏。

呼吁“高调问责”、“高调复出”

此次中央出台4个试行办法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官员问责制度,特别是对于“问责官员”复出时限的规定,是对“问责官员”“闪电”复出的遏制。然而,民众对于“问责官员”复出的争议并止不于复出时限上,的重点在于复出的透明度。网上诸多评论呼吁“高调问责”、“高调复出”。

引咎辞职范文3

文/海 涛

公元229年孙权称帝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旋即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孙权非常喜欢喝酒,酒喝多了,往往会耽误大事。不过,他有个特点,能虚心听取别人的劝说,改正错误。孙权当了吴王之后,大摆酒宴,招待群臣。到酒宴将要结束的时候,他亲自向大臣们行酒。走到骑都尉虞翻面前,虞翻假装喝醉,伏在地上。等到孙权回到座位上,他又起身坐下。于是孙权大怒,手持利剑要杀他。大司农刘基上前抱住了孙权,不让他杀虞翻,并劝说:“大王在饮酒之后,杀掉有才能的人,是非常不妥当的。正是因为大王能广招人才,容纳贤士,所以天下有才之人才望风而至,现在一下废弃了自己的好名声,这样做值得吗?”孙权听了刘基的一番话后,怒气慢慢地消退。虞翻因此而免于死罪。酒席后,孙权对手下人说:“从今以后,我酒后说要杀人,你们都不要去杀。”

又有一次,孙权在武昌临钓台饮酒,喝得酩酊大醉。醉后,他对大家说:“今天饮酒,一定要醉倒在这里不可。”当时绥远将军张昭板起脸孔,一言不发地离开酒席,走到外面,坐在自己的车内。孙权派人叫他回去,说:“今天只不过是共同饮酒、取乐罢了,你为什么要发怒?”张昭回答说:“过去纣王造了糟丘酒池,作长夜之饮,也是为了快乐,不认为是坏事。”孙权听了,一句话也不说,脸上露出惭愧的神色,于是立即撤掉了宴席。

酒之诗词――《风雨》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极具文采的李商隐,晚年并不顺遂,他四方飘泊,心情无法开朗。这首《风雨》即是文人以其敏感而细腻的心思写下的感触。

诗开头的“宝剑篇”为唐代名将郭元振所写的作品,主要在抒发落拓未遇的心情,李商隐于此借用,将相同的情绪与感怀写入诗中。然则,郭元振的《宝剑篇》获得武后的赏识,使得郭元振因此得以实现匡国之志;但纵有与郭元振相同热情与抱负的李商隐,境遇却不同于郭元振――“羁泊欲穷年”,满是诗人万千的感慨。

引咎辞职范文4

关键词:隐喻概念 李清照 词

一、隐喻

隐喻基于人们的身体感知和经验基础之上,并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传统的隐喻观主要包括:比较论、替代论和互动论(刘苏丽、李瑛,243)。现代著名的认知语言学家Lakoff & Johnson(1980)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认为,隐喻是语言深层的认知机制,能组织我们的思想,形成我们的判断,构造我们的语言,有很强的语言生成力。隐喻是比较,也是一种思维创新;隐喻通过两个词项的相似点开展比较。从此,对于隐喻的研究突破了文学和修辞学等传统隐喻理论的范围,隐喻一跃跨入认知语言学的范畴。认知语言学家Ungerer & Schmid(2001)在对隐喻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后,认为隐喻的认知基础是意象图式,并且是发生在两个概念模型(即概念域)之间的概念映射。(Ungerer & Schmid, 2001:120)

二、隐喻分类

据统计,普通语言中大约70%的表达方式源于隐喻概念(赵艳芳,106)。莱考夫与约翰逊(1980)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曾将概念隐喻分为三类:方位隐喻、结构隐喻和实体隐喻,都体现了隐喻是不同领域内由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以达到对目标域的理解。上面提到的这三种隐喻是常规隐喻。除了常规隐喻外,随着隐喻的不断发展、创新,在诗词等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创新隐喻。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通过对北宋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词作分析,揭示诗词语言是日常生活中隐喻的扩展,诗喻也可归于基本隐喻概念的框架之中。

三、李清照词中的隐喻认知模型

本文选取的语料是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自是花中第一流:细品李清照》,对书中45首词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作者对本书中的隐喻做了具体分类:

(一)用具体物体代替抽象概念

人们将抽象的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作是具体的、有形的实体,因而可以对其进行谈论、量化,识别其特征及原因等(赵艳芳,2001)。人类每天必须无数次与具体有形的物体或物质打交道,这为我们表达抽象概念提供了物质基础,因此,此类隐喻在语言中无处不在。

在李清照的词中,也反映出这种类型的隐喻。

人生比喻为旅程,把一生当成一天

《渔家傲》:“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路长嗟日暮”虽然只有五个字,却暗含了两个概念隐喻。如图1所示。词人将抽象的“人生”比作“旅程”,将“生命”比喻为“一天”。“路长”指人生漫长,此处暗指词人自己已处于人生尽头;“日暮”指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傍晚。作者用“日暮”隐喻自己已至人生的暮年,感到前途茫茫、内心傍徨。

图1:人生比喻成旅程

在《蝶恋花》中,“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将浓愁比喻成物体。可以拥抱的物体这一特性映射到情感“愁”这一目标域上,暗含了孤寂与愁思萦绕在胸中须臾不散的情形。在《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也运用了隐喻。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怕双溪中如蚱蜢一般大的小舟会载不起、拖不动如许之愁”。词人将“愁”喻为实物,使“愁”这一目标域富有形象感。通过隐喻的运用,抽象的“愁”变得具体、可触、可见、可感,从而使读者更形象地感受到词人的愁绪。如图二所示:

图2:情感比喻成物体

(二)自然现象看作人/物体

第二种隐喻是将自然现象,如月亮的阴晴圆缺、四季的变化、气候的冷暖、刮风下雨、白天黑夜等,比喻成人或物。这种隐喻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比如“太阳公公、风姑娘、月亮姐姐”等将自然现象比作人的称呼。另外,还有许多将自然现象比作物的隐喻成语,如“满城风雨、高山流水、呼风唤雨”等。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隐喻呢?这是因为人们在认知一种事物时,倾向于通过思维中已经熟知的事物来理解把握陌生或抽象的事物。相对于变化无常的自然现象来说,人们对自身的了解比对身边熟知的具体事物要清楚得多,因此我们习惯把“人”或“物”作为始源域,将其内部的结构投射到目标域“自然现象”之上。李清照的词中对这一隐喻概念的运用主要有两类:

1.自然现象比喻成人

(1)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小重山》)

例(1)中的“长门”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长门”是汉代长安离宫名,汉武帝之陈皇后失宠后,曾居此地。李清照把自己的住所比成“长门”,暗示自己如当年的陈皇后一样孤独、寂寞,有着刻骨的相思。而“春到长门春草青”中,词人将丈夫的归来比作春天的到来,该隐喻中的始源域为丈夫,目标域为春天。春天的到来给万物带来生机和希望,词人将丈夫的归来比作春天的到来,突出了她与丈夫久别重逢的欣慰、兴奋。

(2)远岫出云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浣溪沙》)

例(2)运用了拟人手法,将“远山”“风雨”比作人。远山喷出云雾,仿佛无意中催促着日落快快下沉;风雨故意播弄着气象的阴晴不定。“催促”“播弄”这两个特属于人的动作,词人却用在了远山、风雨这两个目标域上,其实隐含了词人百无聊赖的心情。

2.自然现象比喻成物体

(3)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满庭芳》)

例(3)中的“藏”字运用了隐喻手法。春天本是抽象的,藏不住的,词人却赋予它特殊的品质,将“春”成为可以感触,可以手持,可以收藏的东西。春天如物体般被藏起来了,词人将这个抽象的自然现象形象化、具体化,让读者更真切地感受到春气可言的阁楼。

(三)自然现象被视为社会现象

(4)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多丽》)

创作《多丽》这首词时,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正经受宦海风雨的冲击。丈夫受奸人迫害被迫离开京师,回到故里躲难。丈夫的遭遇与惨遭风雨蹂躏的一样。词人将“风雨”比作“社会的风雨”,两者的相似之处都是蹂躏、糟蹋美好的事,暗含了词人对黑暗社会的痛恨。

(5)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清平乐》)

此处的“风势”既指“自然风”,又指“社会黑暗势力”,这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表达了词人对国运衰败的深深忧虑。这句话是词作的最后一句,表面上是指风势很大,源域映射到社会这一目标域上,实则表明了当时动荡的社会现状,表达了李清照为国势衰颓而担忧的心绪。

(四)植物/动物/无生命物体比喻成人

在我们的思维中,习惯把植物、动物和一些无生命的物体当作人,赋予它们人的感受、人的情怀。在李清照的词中,运用的最多的是将植物赋予人的感受。例如:

(6)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念奴娇》)

在例(6)中,“宠”和“娇”本是用来描绘人的字眼,词人巧妙地加以移用,将“花”和“柳”拟人化,仿佛可以触摸、可以感觉到,这种形象化的描写让人感觉惹人宠爱的垂柳和鲜花已浮现在眼前。

(7)风度精神如彦甫,太鲜明(《摊破浣溪沙》)

将物比人,将物人格化。词中只字未提桂花的高贵品质,但是通过这一隐喻,读者却能感受到桂花超凡脱俗的高贵品格。

(8)香脸半开娇旖旎 ,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渔家傲》)

词人将梅花比喻成美貌的女郎,将源域美丽的女子绝妙传神的映射到目标域梅花身上,突出了梅花的娇羞、高雅、柔美。

(五)人比喻成植物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醉花阴》之佳句妙语。词人将自己比作黄花(),表明思夫之切使她瘦比黄花。和李清照来自两个不同的认知域,词人将自己比作,的纤细、瘦弱这一形象映射到了目标域身上,使词人憔悴、消瘦的形象呼之欲出。

(六)以物体的性状喻物体

性状即一事物的特征,如大小、形状、颜色、气味等。这一隐喻在李清照的词中也很常见。比如:《蝶恋花》中的“山枕”以枕头的形状似山而作山枕,“山”这一源域的形状投射目标域枕头上;钗头的形状似凤而叫作“钗头凤”,“凤”这一源域的形状投射到钗头上。通过隐喻,使枕头、钗头的形状跃然纸上。《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被翻红浪。”“金猊”是指狮子形状的铜制香炉,猊即狮子,因香炉形状似狮子,而称为金猊。词人以红色绸缎被子随人身体翻动所呈现出的动态状貌而称作“红浪”。波浪的形状为大家熟知,词人将“红浪”这一源域的形状映射到翻动的红色的绸缎被子上,描绘更形象,暗指词人在床上辗转反侧。《摊破浣溪沙》中“揉破黄金万点金”将“黄金”比作“桂花”,源域黄金的特征映射到目标域桂花上,突出了桂花色彩的绚丽及可贵程度。

七、结语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和修辞手段,也是一种概念现象和认知过程。通过隐喻的运用,李清照不仅准确传神地表达了其心境和情感,还让读者感同身受。隐喻作为人类的一种思维方法和认知方式,是丰富文学作品语言的重要手段。本文从认知角度分析了李清照的部分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

[2]UngererF,Schmid H 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2001.

[3]刘苏丽,李瑛.的认知隐喻分析——基于李清照词的研究[J].海外英语,2010.

[4]王远国,佘克勤.自是花中第一流:细品李清照[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

引咎辞职范文5

关键词:爱情隐喻; 歌词; 认知对比研究

Abstract: metaphor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human thinking and participate in human cognitive proces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etaph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gnitive linguistics,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lyrics love metaphor, and sums up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of love there are cognitive universality and differences.

Keywords: love metaphors; Lyrics; Cognitive comparative study

中图分类号:J6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 隐喻及其理论基础

隐喻的研究在西方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传统意义上的隐喻被看作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段,但是仅仅把隐喻作为修辞手段或者语言现象来研究是远远不够的。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的认知研究逐渐占据重要位置。隐喻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手段并参与人类的认知过程。人类每时每刻的思维与认识活动都与隐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语言和思维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手段和认知的基础。因此,隐喻远不止是一种修辞手段,它实际上是人类生存主要的和基本的方式。

隐喻的本质就是通过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另一类事物。隐喻为人类提供理解不断变化的自然世界的途径,使人类的经验概念化。隐喻借助一个概念领域去说明和理解另一个概念领域,或者说是概念领域之间的映现。语言使用中的隐喻是隐喻性思维的外在表现,是由概念隐喻派生出来的。概念隐喻是从日常语言中总结归纳出来的,是内在的东西,例如“时间是金钱”(TIME IS MONEY),“生命是路程”(TIME IS JOURNEY)等。具统计,人类日常语言中大约70%的表达方式是源于隐喻。所以,从根本上说语言也是隐喻性的。通过研究语言从而研究概念隐喻的形成有很大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概念隐喻一般可分为三类,结构喻,方位喻和本体化隐喻。并且,隐喻具有普遍性,概念性和系统性。简言之,概念隐喻使人类能够用熟悉的,具体的概念去理解和经历复杂的,抽象的概念。

二 英汉歌词中爱情隐喻的认知对比分析

情感作为人类最普遍,最重要,也是最抽象的人生体验之一,一直以来都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情感作为一种抽象概念,没有具体的颜色,形状和气味。但是,人却经常言其状,观其色,品其味,就是因为它蕴含着丰富的概念内容。这一概念内容由隐喻的复杂网络所构建,所以要系统地研究情感的概念系统,理应从隐喻的视角加以理解,并对相关的表达方式进行分类细化。基于以上的因素,以“爱情”概念隐喻为研究课题,并以英汉歌词中的“爱情”隐喻作为语料进行对比研究,在认知的层面上,分析英汉“爱情”概念隐喻的异同,并找出异同产生的主要原因。可以发现,英汉两种语言使用了许多相同的“爱情” 隐喻,例如:

(1)Love is a rose, but you’d better not pick it, it only grows. When it’s on the vine, Young Neil, handful of thorns, and you’ll know you missed it.

(2) 我熟悉那味道却迟迟没闻到爱的芬芳

在两段表达当中,我们可以发现相同的隐喻,“爱情是植物”(LOVE IS PLANT)。在英汉歌词的大量语料当中,还可以发现爱情是联合,爱情是旅行,,爱情是珍贵的物品,爱情是容器里面的液体,爱情是战争,爱情是火等等相同的隐喻。从而揭示出这些相似隐喻的产生,是源于相同的身体和生活体验,共同的心理和生理基础,文化的融合和全球化。同时,英汉两种语言又各自有其独特的“爱情”隐喻。例如在英语中:

(1)Love couldn’t have guessed, it would just up and disappear. Your love is the whirlwind; here I am walking on this narrow rope.

(2)But every now and then you come to mind, cause you were always waiting to be picked to play the game. But when your name was called, you found a place to hide, when you knew that I was always on your side.

(3)Adam and Eve, if you work for the man, you need a little pull. Yes, sir, no sir, three bags full, Adam and Eve, Garden of Eden.

在这三段英文歌词当中,分别出现了隐喻①爱情是自然力(LOVE IS NATURAL FORCE),②爱情是体育运动(LOVE IS SPORTS),③爱情是一对互补的物品(LOVE IS A PAIR OF COMPLEMENTARY)。

在汉语中,也可以看到其特有的“爱情”隐喻,例如:

(1) 天竺寺外那石头上刻,缘定三生爱会重来,人海茫茫仿佛在梦中,依稀听到熟悉的对白。

(2) 谁又能够看清楚谁是无辜,爱是最痛的领悟。你要我怎样洒脱说出祝福?回首我们相爱的路途走的多苦。

(3) 愁思生我心逐晚风来,重重叠上楼台。情丝牵我心去又来,来复去常意外。

在这三段中文歌词当中,分别出现了隐喻①爱情是缘分(LOVE IS PREDESTINATION),②爱情是禅(LOVE IS CHAN),③爱情是丝(LOVE IS SILK)。这一结果反映出爱情隐喻受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宗教习俗等影响,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主要受到地理环境,哲学和宗教,生活方式和性格特点四个方面的影响。

三 英汉歌词中爱情隐喻的认知对比分析的意义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对隐喻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通过英汉歌词中爱情隐喻的对比,进一步证实了当代隐喻理论,即抽象概念主要是通过隐喻来完成理解,而且,概念隐喻,至少爱情概念隐喻存在着认知的普遍性和差异性。同时,英汉歌词中爱情隐喻的认知对比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将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教学,修辞教学和跨文化交际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Aristotle. Rhetoric and Poetics [M] New York: The Modern Library, 1954.

[2] Black, Max. More about Metaphor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1993.

[3] Booth-Butterfield. Communication, Cognition & Anxiety [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1991.

[4] Casson, R. G. Language, Culture and Cognition [M]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 Inc. 1984.

[5] Lakoff, G.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In Ortony 1993 Metaphor and Thought.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6]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0.

[7] 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 袁晓波. 英文经典歌词赏析[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9] 张丽可.英文歌曲300首[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10]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

引咎辞职范文6

高职生初次就业稳定性较低,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自我认识不足.主要表现为:

(1)职业发展目标模糊.毕业之后能从事什么工作,工作目标是什么,大部分高职生对这个问题并不清楚;对工作后怎样从事职业,每个阶段应做些什么更不甚知晓,导致职业发展目标模糊,以至于在工作的过程中依然纠结于到底应该做什么之类的问题.

(2)缺乏对个体行为特征的理性认识.由于受生理、心理、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大多高职生对其个体行为特征缺乏理性认识.因不同的学生在思想认识、情感意志、信念支配等方面表现不同,对于工作所表现的行为也会不一样.他们对工作目的性的理解、对于实现目标的持久性和可变性、对待工作的连贯性和依赖性等方面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工作的稳定性.而他们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进取、敬业、责任、沟通程度等个体特征的不同对工作稳定性影响明显.

1.2就业准备不充分.主要表现为:

(1)工作能力不强.工作能力是指一个人是否有能力担任一个职位,包括个人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其行为是否能够配合工作.工作能力是影响初次就业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当前高职生由于知识结构不完善,创新知识及工具学科知识欠缺,同时受教育内外部环境资源限制,导致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不足,创新能力与工作适应能力较弱,业务工作能力较差.

(2)实践经历欠缺.当前,无论是职业院校还是学生本人,对实践教育尚未形成一定的联动意识,也没有一套具有实效的具体措施.学生的实践经历欠缺、实践能力较低仍然是不争的事实.实践经历是否丰富可以折射出高职生实践能力的实际状况,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对工作的胜任程度.它有助于学生职业素质和技能的提高,有利于高职生实现从学生到准职业人的角色转变.高职教育只有同社会劳动相结合,学生只有充分投身于社会实践,才能不断积累学生自身的实践经历,进而发展自己的实践能力.

1.3就业信息不对称

学生与企业双方信息获取不对称.信息对称理论指出,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交易双方掌握的信息对称,才能实现公平交易.但如果双方掌握的信息不对称、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于另一方,即双方信息不对称,则交易就做不成功,即使成了,也是不公平的交易.在学生就业过程中,由于就业市场开拓的局限性,学生未能掌握足够的市场招聘信息,学生与企业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这对就业稳定性造成极大的影响.此外,受毕业生数量庞大、专业供需矛盾等因素的影响,高职生容易产生焦虑心理,因为担心找不到工作,往往选择了草率就业,这势必给就业稳定性造成了极大影响.

1.4用人单位的原因

由于用人单位经济环境不景气、竞争力下降,或在岗位、待遇、稳定性、规范度等方面不尽如意,给毕业生提供的机会相对减少等,也是造成初次就业稳定性低的原因.当然,这种影响来自于外部因素.而外因只有通过内因(高职生自身)的努力才能产生转化,发挥积极作用.综上所述,毕业生或者由于缺乏应有的思想准备,面对就业时无从选择;或者因缺乏对自我和对社会的正确认识,没有合理的职业目标;或者因缺乏择业所需的必备知识和技能,以致于在就业过程中处于劣势.诸如此类的情况可以归结为职业生涯准备不充分.高职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当正确认识自己、理性定位自我,并在此基础上成功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这既是社会发展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大学生自我完善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高职生如果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和理性定位,缺乏对社会的充分了解和积极适应,缺乏对职业的准确把握,则不可能在就业的过程中准确定位,因而也就不可能找到同自己相匹配的职业岗位,即使就业了,也容易随性离职.

2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