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铁卢战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滑铁卢战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滑铁卢战役范文1

关键词高速铁路区域经济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53

0引言

目前我国紧跟世界高铁发展潮流,积极全面开展了“四纵四横”高速铁路建设。速铁路建设对加速城市内及各个城市群经济的联系,使整个经济体呈现一体化发展趋势,对推动区域经济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也加速了中国整个经济体的发展,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1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现状

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经历一个不平凡的历程,从零开始已发展到成为世界高铁运营里程最长、速度最快的国家。目前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已经基本建成“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络框架,如图1。贯穿于我国主要经济腹地,极大地缩短了我国东、中、部的空间距离,加速了经济的交流,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的“四纵”指京沪客运专线、京港客运专线、京哈客运专线、杭福深客运专线 ;“四横”指徐兰客运专线、沪昆客运专线、青太客运专线、沪汉蓉客运专线。根据铁道部长期铁路网规划,我国将在未来建设四通八达的高速铁路交通网,形成全国的“一日生活圈”,从而使我国各区域经济重新定位,改写我国区域经济版图[2]

图一 我国高铁线路网

2高速铁路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内经济形势呈现全新的发展图景,在未来两三年内经济将呈现井喷式效应,各项经济指标快速提升,GDP总体水平将以平均每年9%的速度高速增长。与此同时国内固定资产将大规模趋向交通、通信、能源等产业,在整个社会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势下,加速高速铁路建设势在必行。

2.1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都在提速。我国地域宽广,交通路线长,如果不提高交通速度,将会延长交通运输在途时间,大大降低了经济循环效率。在新时期,加速加快高速铁路建设将缩短运输在途时间,提高生产与再生产效率,加速物质文明建设,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在当今讲求效益的时代,加快加速高速铁路建设,缩短运输在途时间意义重大。[3]

2.2客运发展的需要

我国目前的客运能力与日益增长的客运量极不协调,客运能力远远低于客运增长量,虽然铁路部门采取了增开列车等措施,但效果并不明显,例如每到春运时节还是存在一票难求的局面,这也是铁路运输能力与客运增长量之间的矛盾缩影。此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人均乘车次数快速增加,客运需求正显示着迅速膨胀的趋势,如若不加速高速铁路建设,就无法适应日益膨胀的铁路客运需求,无法消除客运增长量与客运能力之间的矛盾,从而构成中国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障碍。而高速铁路的发展则会环节客运需求与客运能力之间的矛盾,加快区域经济交流能力,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2.3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铁路运输过程是一个资源消耗过程。在铁路运输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高速铁路的建设将大大降低资源消耗程度,把资源消耗能力降到最低,不断推动了我国诸多与铁路相关的新兴科研技术发展而且能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这也符合国家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为社会可持续起到助跑作用。高速铁路的建设,有助于我国尽快建立资源节约型交通运输体系,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关键性影响。

3高速铁路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3.1条块结合的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国家经济中心的转移,如渤海湾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圈、海峡西岸经济带、江苏沿海经济带的形成,使我国形成了条块结合的区域经济发展经济格局,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巨型城市群正在快速形成。高速铁路的发展将极大地缩短各个城市群内部以及各个城市群之间的联系距离,加快了各个城市之间的交流速度,助推了条块状经济格局的总体发展,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

3.2 城市群同城化

所谓同城化就是城市交通的快速便捷化使其行政边界变得模糊,一个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交流更加便利,形成一个紧密联系、共存共荣的大都市经济体。同城化使各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及服务功能实现相互共享,一个城市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商务流不在拘泥于行政界线的限制,在更加广阔的空间互相交流。而高速铁路作为一个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部分没在城市群同城化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使各个城市之间可以实现跨城市通勤就业,从而加速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而推动产业格局一体化。同时,随着城市群同城化效应的扩散,城市群的行政体制联系更为紧密,管理的同城化将大大加快各城市群一体化的形成.

3.3区域经济一体化

加快高速铁路的发展是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的催化剂。要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就需要使区域之间的交通基础设施实现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一个基础平台。随着“四纵四横“体系的形成,将使我国的铁路运输体系更加完善,成为承接各种客运需求的主力军,再结合高速公路路网、航空港等多种运输方式,形成我国完善的一体化交通格局。城市交通一体化格局的实现将使区域间的资源流动更为便捷,为资源的更合理更充分的有效配置提供了一个广阔便捷的平台。高速铁路网络一体化的构建,将使各个城市群之间的空间距离大大缩短,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成本,使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变成现实。

4结语

随着世界进入高铁时代,中国紧也跟世界潮流,正加快高铁建设,“四纵四横”建设已全面展开。高速铁路建设对加速城市内及各个城市群经济的联系,使整个经济体呈现一体化发展趋势,对推动区域经济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也加速了中国整个经济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礼茂,方叶兵.青藏铁路建设对沿线经济结构和经济布局的影响.经济地理.2010。25(1):49-51.

[2]方志东.加快西部铁路建设,推进西部经济发展[J]兰州学刊。2011,4:47—48.

滑铁卢战役范文2

关键词:高铁枢纽站、城市新区、城市规划、城市设计

Abstract: This article briefly describes the Wan Bao new district concept planning and the core area city design superior scheme from the area, location, idea, traffic and other aspects, and does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new city area planning ,which is as the high-speed rail station the core, in order to increase reference for the same type project.

Key words: high-speed rail hub station; city new area ; city planning; city design

中图分类号:U291.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引言

随着50多年的全球高铁建设历史,特别是法国、德国、日本等积累了大量的优秀经验,为我国高铁事业的开展提供了众多的参考。而中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迅速,给高铁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我国高铁站建设大多数选择建在新城区,结合高铁效应,往往形成以高铁站为空间核心和交通核心的新城区,在城市规划上如何处理好高铁站与新城区的建设就尤为重要。

1 项目背景

新建上海至昆明的高速铁路专线,在湖南境内将通过娄底市万宝新区,同时在建的洛湛铁路娄邵段、规划中的湘潭-娄底、益阳-娄底-衡阳两条城际轨道线路以及安-张-衡铁路线都将并入娄底南站。由此,万宝新区的湘中铁路交通枢纽地位日渐突出,为新区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万宝新区带来经济、社会、文化、城市、产业等方方面面的改变。本次规划目标:a.依托新火车站建设规划现代、高效、特色的新城市中心区,打造娄底新名片;b.建设综合性客运枢纽,实现交通综合化、立体化;c.承担娄底“南扩”启动区的重要作用,带动万宝、百亩、大埠桥等地区发展;d.利用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娄底经济发展新引擎。新的规划将使这里成为娄底市乃至湖南省两型新城的典范。

2 项目区位范围和现状

娄底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风光旖旎。市内有清代名臣故居等人文景观和各类风景名胜旅游点。万宝新区位于娄底市西南部,紧邻老城区和百亩片区,是娄底市南北城市发展轴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规划范围针对万宝新区,面积约28km2,其中核心区规划面积约207公顷。

基地内山水资源丰富,有仙女寨和尖山寨两个山脉伏于基地中部,北面临孙水河,永昌河贯穿基地南部,梯田景观保留较好。

3 功能定位

3.1 区域性的客运枢纽

沪昆高铁、城际铁路以及普通铁路的汇集已经构成了娄底市对外通行的铁路交通网络,另外长途汽车站、有轨电车、公交车、出租车以及自助自行车的综合交通体系的设置,实现了内外交通一体化,赋予娄底南站综合通枢纽的功能,并将成为娄底市未来的南大门。

3.2 娄底新综合中心区

娄底南站应该朝着打造多元化复合功能的城市聚集区的方向发展,努力打破传统交通枢纽的单一模式。在包含现代服务、商贸物流与文化娱乐多种功能的同时介入居住与休闲旅游,强化市民公共生活的功能,促使多元功能之间互动,增强城市活力,使万宝新区成为“生态宜居、创新宜业、低碳宜游”的魅力新城。

4规划理念

规划从城市的功能布局,道路交通系统及生态环境各方面入手,营造娄底市乃至湖南省的“两型社会示范片区”。

4.1 多元的复合功能

正如之前功能定位里所提到的将万宝新区打造成多元化复合功能的城市副中心,而城市中心往往需要多个不同城市功能的单元来支撑。同时,在空间上对这些功能单元进行合理的配置,开发上做到严谨有序,为城市高效稳定的发展奠定基础。

4.2 高效安全的交通系统

建立合理的道路系统与交通组织,保障火车站地区的交通便捷与安全,特别是科学组织各类交通之间的人性化衔接。

4.3 别出心裁的城市景观

结合娄底青山绿水等自然环境,通过山水湖滨、城市公园、景观绿轴及休闲广场等多种表现形式,打造一个显山露水的生态宜居新城。

5 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的合理性

本方案以生态、宜居、活力、和谐、高效为主题,融合万宝新区的自然特征和娄底文化脉络,大力打造功能复合、宜居宜业的“山水万宝、两型芯城”。最终形成万宝新区的高品质空间结构“一核、两带、三廊、四轴、五区、多中心”。

一核:高铁站商贸中心区

两带:孙水河风光带和永昌河风光带

三廊:以牛心房山-鸭婆山-白毛塘山德生态廊道、以尖山寨及仙女寨为主的生态廊道、以及高铁站南部矿山与永昌河生态绿地联通的生态廊道。

四轴:一个城市发展主轴和三个次轴

五片区:-高铁站为核心的中心区;-商贸物流区;-永昌河以东生态居住片区;-北部山水居住片区;-孙水河南岸行政办公居住片区

多中心:高铁站商务中心区,商贸物流服务中心,教育科研中心,滨水娱乐休闲中心,以及各居住组团内的商业服务中心。

结合空间结构,将万宝新区划分为七个功能分区,包括火车南站综合商务区、生态文化休闲区、生态居住区、商贸物流区、滨水休闲生态区、山水生态居住区和万宝生态保护区。这些功能区各有主题,同时也是功能混合的组团,以减少交通出行。各分区围绕高铁站为核心有机布置,并通过生态廊道及各种步行空间紧密联系。

6道路交通规划

道路系统规划思路

本区规划南二环为快速路,并且构建“六横四纵”主干道路系统。道路网规划方面,一是增加城市干道与对外交通设施的衔接,使高铁站枢纽可以快速到达及疏解,二是在保留现有山体地貌的同时,在内部形成结构合理、功能明晰的道路网系统。

6.2 交通系统规划

整个规划区形成以“一”字型轨道交通为骨架,“环”型电动公交车及为主体的多层公交体系,倡导“P+R”公交换乘,建立以公交为主导的出行模式。规划特别重视慢行交通的舒适性和覆盖性,提出“软交通”概念,鼓励步行和使用自行车等对环境无负面影响的交通工具。

滑铁卢战役范文3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9--01

1.文献综述

在《魂断蓝桥》这部影片上映的七十五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赏析不一,但都殊途同归,其所谈无不论及该部影片冥冥之中的悲剧魅力,“电影《魂断蓝桥》通过一个大舞台―故事背景:战争、滑铁卢大桥、传统且庸俗的社会道德观念,向世人演绎了一段凄美的爱情,重要的是向人们诉说着和平的珍贵,揭示着战争的罪恶。如果没有破坏一切的战争,那么‘友谊地久天长’将会成为现实,而不再以电影中那凄婉的格调反复回响”。又如紧抓台词话语特点的学者所言,“世界经典名片《魂断蓝桥》讲述了一个令人扼腕的爱情悲剧故事,长期以来,一直备受观众的关注与喜爱。《魂断蓝桥》的爱情悲剧不仅让观众随之肝肠寸断,而且那经典绝伦的台词也为主题增色不少” 。

除此之外,国内有些学者从影片故事情节入手,反映其唯真、艺术的一面,正如“卢卡契曾说过,每一种伟大艺术,它的目标都是要提供一幅现实的画面。的确如此,《魂断蓝桥》正是围绕着男女主角的悲剧爱情这一轴心,展示了一幅战争的、经济的、世俗的多方面生活的画卷” 。

2.社会语言学在《魂断蓝桥》中的巧妙运用

2.1社会语言学在《魂断蓝桥》译名中的运用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各大影院引进放映大量好莱坞电影,为了影片的推广,片名翻译就显得十分重要。就Waterloo Bridge的片名翻译而言,最初被直译为滑铁卢桥,这显然不妥,容易让人误以为是跟拿破仑有关的电影,经过一番商榷,不久被改译为《断桥残梦》,后来编译组在全国范围内征名,有一位女士寄去了“魂断蓝桥”这四个字,蕴意悠远,立被采纳,成为最终的中文影片名。

经查阅,滑铁卢桥位于英国泰晤士河上,建于1817年,以纪念威灵顿公爵指挥英国军队打败拿破仑,取得滑铁卢战役的胜利,而此片译名中的“蓝桥”在中国古代又有何蕴意呢?苏轼的《南歌子》写道:“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传说战国时鲁人尾生与女子约会于桥下,女子未来,河水上涨,尾生抱柱淹死。据《西安府志》记载,这座桥在陕西蓝田县的兰峪水上,称为“蓝桥”。因此,从社会语言学视角看,“蓝桥”在中国观众的社会语言意识里便有殉情之意。

2.2社会语言学在《魂断蓝桥》对话中的运用

在影片发行上映的那个年代,许多社会语言学因素影响着《魂断蓝桥》的台词剧本,为了迎合当时社会背景下大众的观影品味,该部影片在对话设置中无不深谙其道。例如,在影片的末尾,罗伊第二天早晨发现玛拉已然不见踪影,焦急地四处寻找,来到凯蒂的住所发生的对话中充分体现出罗伊的困惑愤懑与凯蒂的故作遮掩却又无可奈何。为了保守住玛拉难以启齿的隐情,凯蒂欲言又止,最后不得不委婉地向罗伊表达出难言之隐。

滑铁卢战役范文4

不少人觉得蜘蛛长得难看,样子可怕,而我觉得蜘蛛并不可怕,请听我慢慢给你讲来。

夏天,一只身长三厘米左右的黑蜘蛛在我家后院落了户。这只蜘蛛腿细而长,肚子圆鼓鼓的,头很小,看起来十分笨拙,可是织起网来,干净利索,有点像技艺高超的织娘。我被这有趣的蜘蛛迷住了,便开始关注它。

一天,一只飞蛾掉进了蜘蛛精心设计的“陷阱”里。它拼命地挣扎,想跳出这个“局”。蜘蛛察觉到后,一动也不动。等到飞蛾扑腾得筋疲力尽的时候,蜘蛛才不慌不忙地抽出丝来,将飞蛾团团缚住。飞蛾奋力挣扎,将蜘蛛网撕了一个大洞。我看不惯蜘蛛欺强凌弱,便随手将蜘蛛网的另一部分也扯烂。蜘蛛吓得钻进穴里。

几天以后,我又看见一张蜘蛛网,还有那只蜘蛛——蛛网又重新搭了起来。我从旁边捡了一截树枝,将蛛网再次破坏,蜘蛛又狼狈地逃回穴中。

以后的日子,每隔几天我都会去后院看看蛛网,然后一次次将蜘蛛的劳动成果破坏。每当看到蜘蛛抱头鼠窜的样子,我就觉得非常开心。我觉得它很傻——明知这个地方危险,但仍在这个地方织网,真是不长记性。半个月过去了,蜘蛛仍在一次又一次地结网。

我对蜘蛛看法的改变是在一个下雨天。那天,我来后院找工具,隐约看见半空中飘浮着珍珠似的颗粒,闪闪发亮。我仔细一看,才发现这是蛛网。雨越下越大,雨点如黄豆般“噼噼啪啪”砸下来,蛛网再次被雨砸破。我想:蜘蛛也真是愚蠢,既然网一次次被破坏,那就换个地方织吧,何必守在一处呢?我不由地对它产生了一种复杂的感情。

回到房里,我随手翻起一本书,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滑铁卢战役前期,惠灵顿将军被拿破仑打败,全军剩下不到三千人。这时,他们又遇到罕见的暴风雨。半夜,将军难以入眠,走到帐篷外,发现一棵大树上一只蜘蛛正在奋力缝补被雨击破了的蛛网。他一次次破坏蛛网,蜘蛛一次次重织,百折不挠。将军一下醒悟过来,拥有了战胜重重困难的强大勇气。最后,他终于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取得了滑铁卢战役的胜利。

看完这个故事,我不禁对蜘蛛肃然起敬:一只小小的蜘蛛尚能如此百折不挠,拥有过人的勇气,何况人呢?第二天早上,我又来到后院,那儿又有一张新的蛛网,它似乎比以前任何一张蛛网都漂亮。那只蜘蛛,正一动不动地蜷缩在上面……

滑铁卢战役范文5

一世豪杰拿破仑是法国最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一生获得过40多次大胜,建立了纵横欧洲的法兰西帝国,但征俄战争失败终结了这一切。

拿破仑在俄罗斯战役中犯了兵家的四大忌,其一远离本土作战,使得法军到达俄国时已是军疲马惫,而俄军以逸待劳,法军当然必败。其二,军队数量大,机动性不强,而俄军依地而战,打游击,法军只能被动挨打。其三,对方民心向上,为了拖死法军不惜烧掉首都莫斯科,而法军军民已经有不少的怨气。其四,俄国气候寒冷,法军军需不足,战斗力大大减少。以上四点致命错误导致拿破仑50万大军3千多门火炮数万匹战马只有几百人回国,这一仗不但使法军元气大伤,而且民众的怨气和各国的压力迫使拿破仑第一次退位。虽然后来拿破仑重回法国,当上了皇帝,但是连年征战元气大伤的法国抵不住整个武装起来的欧洲,最终惨败滑铁卢,被迫退位,死在了圣赫拿岛上,法国被重新瓜分,版图缩小到现在这样大,反法联盟复辞了傀儡王朝波旁王朝,曾经带领法国人民奋勇前进的鹰旗也和拿破仑一起陨落了。

归根到底,还是拿破仑作战准备不充分方败也。六年级:崔航睿

滑铁卢战役范文6

[关键词] 翻译研究学派;选择;影视作品;片名翻译

当语言学翻译论的局限性日益明显,翻译理论家们开始冲破翻译艺术论和语言学翻译论的束缚,试图寻求一套更为理想的翻译理论。这些翻译学者组成了翻译研究学派。按照该学派的观点,翻译使译者面临选择,而选择一旦做出,译文总会反映出对原文所做的取舍,并彰显出译者的个性,实现着译者的翻译目的。

影视片名的翻译印证了翻译研究学派的观点。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片名翻译总会以其特有的方式来反映译者做决定的过程。

一、义欲婉而正

影片《金陵十三钗》的译名原为Heroes of Nanjing,后定为The Flowers of War,似有容商榷之处。The Flowers of War的译法在体现中国文化含蓄而内敛的特点时略显过头,因为“之花”的联想意义广泛而不确定,但其中一个较为众所周知的意思“佼佼者”(例如二战日本偏好命名的各种“之花”)似乎又与故事的主题有出入,因为那13个烟花女子根本不谙战争之道,况且影片中所指战争是二战,这场非正义战争的“花”恐怕要算得上“罪恶之花”了。

《金陵十三钗》以1937年12月13日为背景,讲述了来到圣玛丽美国天主教堂避难的13个风尘女子,最终牺牲自我从而实现人性的升华与自身救赎的故事。因此,为了凸显主题,可以考虑St. Marys Redemption的译法,或者直接译为Sacrifice;而如果为了强调故事本身,还可以将其译为St. Marys 13,或者Pretty Refugees,等等。

事实上,对于该片名是译为Heroes of Nanjing或者The Flowers of War,还是St. Marys Redemption或者St. Marys 13,在翻译研究学派看来,都不过是译者个性化的理解与诉求的反映,因此翻译中出现的这些不同与分歧,也是十分自然的事情,无需一较高低,因为判断翻译优劣的标准要综合考虑翻译目的的因素。例如,如果影片《金陵十三钗》的目的是进军奥斯卡,那么内容算不上讨巧的该片就要在片名翻译中尽量讨好,选择更为贴近译入语文化与译入语片名特点的表达方式。

二、法无定法

荷裔美籍学者霍姆斯在《翻译学的名称和性质》一文中确定了翻译学的结构体系。自此,翻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成为学术研究的对象。霍姆斯的研究侧重翻译过程。他认为翻译过程是译者做出选择的过程。选择一旦做出,翻译就会因一致性的原则而产生一系列自身的规则。例如,如果译者注重的是语言形式而不是语言内容,注重呼唤功能而不是语义功能,那么这些选择就会限制他在接下来的翻译中所做的决定。当然这种选择无所谓对错,因为这些选择虽然限制了一些可能性,但同时又开放了另一些可能性,而翻译也因此开创了新的关系并带来了不同的译本。于是,在《诗歌翻译的形式和诗歌形式的翻译》一文中,霍姆斯又借助“元语言”的概念,指出“任何翻译都是批评性的解释。”

有鉴于此,对于影视片名的翻译也无需苛求。因为译者凭借其主观能动性,在信息功能、美学功能、表情功能、呼唤功能、酬应功能和元语言功能之间辗转,进行选择,表达着自己的翻译诉求,阐释着自己个性化的理解。

例如《卧虎藏龙》的英译名Crouching Tiger,Hidden Dragon,有人认为在这里用dragon不妥,应以“Roaring Lion”代之,并纠缠于龙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其实在这里用lion来代替dragon并不合适。虽然“亚洲四小龙”被译为Four Asian Tigers,以虎的形象代替龙,然而考虑到因当时全球国际化的趋势尚未明朗而对文化差异进行归化处理,似乎并无不妥。但是今天,西方人开始学习中国功夫、中国相声,开始了解中国的“风水”“阴阳”,而中国龙的内涵也正慢慢被西方人接受,因此dragon与lion之间的权衡则显得无关紧要了。另一方面,《卧虎藏龙》的片名里还隐含了主人公的名字――玉娇龙和罗小虎。因此“龙”就更不能轻易被替换掉。当然,影片里除了 “龙”“虎”之外,还有“碧眼狐狸”。对于这种动物聚会的场面,英语片里其实少见,因为英语片名很少以动物喻人,而是常常以主人公的名字作为片名,即便是以动物为主人公的影片《加菲猫》,还是以猫的名字Garfield来命名。而Kungfu Panda中虽然有Panda,但是主人公确实是一只熊猫。从这个角度考虑,不如将该片译为Jiaolong and Xiaohu或者直接简化为戏份更多的Yu Jiaolong。当然,以文化认同和目的语的行文习惯为切入点去处理翻译,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方法,却不是惟一的方法。译者为了彰显其个性,一定要将动物形象诉诸片名,或许可以考虑Tiger and Dragoness的译法。当然,翻译时选择这样的处理,又难免会造成“卧虎藏龙”成语意义的缺失。

另一方面,对于英语片汉译名的情况而言,有人曾经指责影视片名翻译中出现的系列现象,如疑云系列:Changeling 《换子疑云》、Apocalypse Code 《密码疑云》等;疯狂系列:Dirty Laundry《老婆也疯狂》、The Back-up Plan《剩女也疯狂》,等等。事实上这种指责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这种系列译名一方面可以借助已成功影片的一臂之力而普获知名度,另一方面又可以将影片归类,让观众迅速了解影片题材的类型。譬如由凯文・史密斯执导的喜剧片Dogma被译为《怒犯天条》,恐怕译名无从体现喜剧的元素。而如果使用这种归类法将其归入到喜剧片的“疯狂”系列,从而译为《天使也疯狂》,情况则大为改观。

三、辞达而已矣

后期的翻译研究学派开始注重翻译与整个文学系统的关系。他们认为目的语文化制约着译者的美学取向,从而限制着译者所做的选择。这为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奠定了基础。

1972年,佐哈尔第一次在翻译研究中提出了“多元系统”的概念,并指出了翻译在文学发展史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佐哈尔的研究表明,当文学系统处于弱势或危机时,翻译文学将参与建构整个文学系统的中心工作,这时,文学需要借助翻译来输入新的思想内容与形式,因此在翻译方法上会尽量贴近原文,并尽可能体现原文内部的主要文本关系。而当文学系统处于发展强势时,无须依赖翻译来输入外来元素,这时翻译处于边缘位置,译法上则会受到影响,译本在体现原文本时的充分性也会不足。

因此,翻译已不再是一种孤立的、不与外界发生任何联系的文字互换的游戏,翻译研究已开始迈向翻译的社会功能。那么,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由于译者的侧重点不同,同一片名就允许有不同的译名。例如美国影片Waterloo Bridge的译名《魂断蓝桥》一直被当作片名翻译的经典佳作而广为传唱,而对于其妙处有两种解释:一者认为译者将“滑铁卢桥”转译为“蓝桥”时,借用《太平广记》蓝桥求浆的典故;另一者则认为是源于陕西蓝田的“蓝桥相会”传说。这两种说法都认为蓝桥的译法巧妙地弥补了文化差异。

按照第一种说法,蓝桥的译法是借用《太平广记》中裴航蓝桥遇云英的故事,最终裴航与云英双双成仙,喜剧收尾,这难免与原影片的悲剧结局大相径庭,而且故事中的蓝桥原本是郡县名,并非真正的桥,而滑铁卢桥却是货真价实的桥。按照第二种说法,蓝桥的译法是借用《庄子・盗趾》中尾生抱柱的典故,最终搬去陕西居住的尾生与所钟情的姑娘双双殉情,虽然符合悲剧的主线,但是该故事实则是要突出信守承诺的主题。

影片Waterloo Bridge从爱情角度写战争,以爱情悲剧来控诉战争的残酷性,从而反映出人们对和平的向往。《魂断蓝桥》作为影片译名,虽然可以从“魂断”二字判断出悲剧结局,但是却无法表明影片的战争题材。此外,影视作品面向的是大众,其翻译应该以通俗易懂为主要标准之一。大众对《太平广记》与尾生抱柱典故的认知度不会太高,可见蓝桥的译法有些模糊。滑铁卢桥是1817 年英国为纪念威灵顿公爵取得滑铁卢战役的胜利而兴造的,今天的人们都了解一点世界史,因此对滑铁卢桥的关联意义――“战争”不会感到陌生。如此看来,《魂断蓝桥》不如改为《情断滑铁卢》,这样既通俗易懂,又保全了信息,因为“情断”暗指爱情题材,“滑铁卢”喻指与战争相关,同时还使其外语片的身份一目了然。但问题是,20世纪40年代的国人对滑铁卢的认知度也不会太高。由此可见,《魂断蓝桥》的译法还与其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息息相关。

《魂断蓝桥》于1940年在美国首映后,反响并不热烈,同年11月,该片登陆中国,却受到大力追捧。当时国内的电影院为该片所做的宣传广告是:“山盟海誓玉人憔悴,月缺花残终天长恨!”从其宣传广告中可以看出,该影片重点渲染的是才子佳人的悲剧故事。对影片主题所做的选择最终影响了片名的翻译,因此译名确定了爱情悲剧的主旋律。考虑到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魂断蓝桥》确实算得上佳译。

四、结 语

按照翻译研究学派的观点,对于翻译应该采取何种规范,要看原本是否与一个多元系统所需要的新形式相符。如果翻译文学处于中心位置,翻译的定义就变得自由,译本的种类也很多。如果翻译文学处于边缘地位,翻译则要遵循主流文学的审美标准。例如19世纪的美国,罗塞蒂、朗弗罗、菲茨杰拉德等遵循的就是马修・阿诺德的翻译方法,而当代《圣经》翻译反映的是占主导地位的现代主义的美学标准。(葛校琴,2006)

翻译研究学派发展到后期,开始注重翻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他们认为,具体的语言学和美学的作用对译者的影响微乎其微,译者在进行翻译时根本无暇顾及翻译理论中一直以来无可争辩的忠实对等原则,而对于原文中所包含的一些特性与意义,翻译只能保留其中一部分而牺牲其他的部分。

在影视片名的翻译中,不论是受到偶然因素的影响,还是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译者总是会根据自己对影片的定义以及想要突出的主题,而对源语的一些元素进行解构和建构。在此,翻译提供的是不定方程式的解法,即解法不惟一,也就是说,翻译并不止一种译法。

[参考文献]

[1] Gentzler Edwin.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1993.

[2] Newmark 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London: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UK) Ltd,1988.

[3] Toury Gideon.The Nature and Role of Norm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C].L Venuti.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s.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