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勤工俭学调查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勤工俭学调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勤工俭学调查报告范文1

油多了不好。记者劝孟娜打一些油多一点的菜的时候,她这样说,并执意要记者多吃一些带肉的菜,而她只要了一份1元钱的炒粉丝。这还是在记者在场的情况下,如果是平时,她只要8毛钱的豆腐、土豆或者6毛钱的白菜。

孟娜是中国农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XX级学生,她的家乡在河南柘城。孟娜家里一共有6个兄弟姐妹,还有一个70多岁的爷爷,加上父母,一共有9个人。XX年,孟娜考上了中国农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父亲卖光了家里能卖的所有粮食,借遍了所有能借钱的亲戚朋友,才把她送到了北京。

孟娜所在的专业每年需交学杂费共6200元。孟娜没那么多的钱,她身上总共不过2300元。她拿出1400元交了学杂费,自己留下900元做1年的生活费用。没有交上的学费只能慢慢补。

学校每个月给每个学生发放107元的生活补贴,孟娜还在学校申请到一个勤工俭学的机会。在那间放了40多台电脑的屋里,孟娜每天用半个小时进行清理,这样下来,每个月能挣上80来块钱。

孟娜不敢上街买东西,一要花车费,二来东西贵。前几天实在太热,她花20元买了一件t恤;实在没有鞋穿了,又花30元买了一双鞋。孟娜柜子里还有一件春天买的外套,值19元。

孟娜是学校里的特困生,但她并不是惟一的。在中国扶贫基金会调查的农、林、师范类高校中,像孟娜这样的特困女大学生,超过了学生总人数的15%,她们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而中国扶贫基金会这份《贫困女大学生调查报告》显示,在一般的综合性院校,特困女大学生的比例也达到了8%。

五组数字

15.7%来自独生子女家庭

93.7%月生活费不足200元

此次调查的贫困女大学生中,有45.6%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困难,只能靠勤工俭学勉强维持;有42.2%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紧张,手中的钱必须用心计划,才能维持生活;还有高达6.6%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特别困难,已经无法维持,不能继续上学。

84.7%的人承受经济困难的压力

因为贫困,女大学生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业余生活有诸多阻碍。调查显示,84.7%的贫困女大学生承受着家庭经济困难的压力;60.2%的承受着学费书费上升的压力;48.5%的承受着生活费上升的压力;42.0%的承受着学习紧张的压力;还有28.1%的承受着考试不理想的压力和怕与同学谈论钱方面事情的压力。

在课余时间的安排上,有66.2%的贫困女大学生的业余活动是勤工俭学;有83.8%的贫困女大学生的业余活动是学习,只有9.6%贫困女大学生有休闲、娱乐活动。勤工俭学的工作主要是校内勤工俭学和家教,所占比例分别为50.3%和45.5%。

贫困女大学生为了学费和生计,不得不利用课余时间甚至上课时间外出打工挣钱。挣钱只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根本谈不上增添学习用品、书籍、资料等,更谈不上进行形象建设。有56.6%的贫困女大学生不买服装,有65.9%的贫困女大学生不买化妆品。

仅有4.1%的贫困女大学生赞成恋爱

在个人将来就业的问题上,有2.8%的贫困女大学生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只有6.7%的贫困女大学生对于个人将来就业没有信心,茫然不知所措;有43.1%的贫困女大学生认为自己毕业后应该有一份工作;有47.4%的贫困女大学生对自己很有信心,认为毕业后会有一份称心的工作。

73.0%的人籍贯在非西部地区

大学生勤工俭学调查报告范文2

2017大学生兼职状况调查报告

2017大学生兼职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内容:大学生兼职情况、进行兼职的目的、工种及影响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对兼职的态度,特别是刚入大学校门的大一新生的兼职情况。

组长:xxx

组员:

调查员:xxx、xxx、

文献调查员:xxxxxx

文字编辑:xxxxxxxxxxxxxxx

兼职,已成为许多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我们从高中时期三点一线的紧张生活中解脱出来,进入相对宽松的大学生活时,就怎样处理空余时间方面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随着观念的改变,兼职现象在大学校园中已经非常普遍。无论同学们有没有做过兼职,眼下都存在着一条漫漫兼职路,这条路我们到底要不要走,该怎么走,要走向何方呢?为了更了解大学生的兼职情况,我们就长沙市内的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长沙大学等几所高校的在校学生(多是大一新生)的兼职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三天的调查研究方案的设计,四天的调查研究实践,一天的统计,三天的调查研究报告讨论,我们小组顺利完成了关于大学生兼职情况的问卷调查。这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回收率100%,其中82名为大一新生。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得出如下启示:

一、看待兼职的态度

有这样一种说法:态度决定一切,而学生对兼职的态度究竟对他们兼职的取向有多大的影响呢?有80%的大学生对兼职持接受但不支持的态度,而剩下的20%便既不支持也不反对,这样看来大学生兼职的情况不容乐观。而亲友对学生兼职的态度有48%的表示赞同并鼓励,44%的可接受,但不支持,仅有8%的是坚决反对。看来亲友们并不十分反对兼职,他们大多认为兼职是一种锻炼孩子的方式能让他们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吸取经验,而少数的家长认为孩子在大学还是应以学习为重,不应该进行什么社会实践而扰乱正常的学习生活,因此他们坚决反对。

二、大学生兼职的经验(主要针对大一新生)

对于初入大学的新生而言,接触兼职机会较少,在接受调查的100个人中仅有35人有过兼职的经历,60%的大学生有想过兼职但从未实践过,仅有5%的学生从未想过兼职。从数据来看,大多数的学生希望兼职来充实自己的生活,而由于多种原因并没有实现。剩下的同学不是一心想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便是认为无所谓,不兼职也没什么影响,只要自己把学习搞好就行了。但就我的观点来看,对大学生来说,兼职经验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对我们以后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不管大学生是怀着怎样的目的从事兼职,只要能从兼职中有所收获我们对兼职还是应该怀着友好的态度的。

三。做兼职的目的

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认为可锻炼自己的能力,积累社会经验的比例占84%,选择可以赚钱,减轻家庭负担的则占14%,选择可充实大学生活的比例仅为2%。由数据可知,做兼职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多的同学是为了通过兼职来接触社会,拓宽交际面,积累社会经验,锻炼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有些家庭经济较困难的同学考虑得更多的是增加自己的生活补助,从而缓解经济压力,减轻家庭负担。总而言之,绝大部分同学从事兼职的目的比较明确,认为兼职的收获主要是积累社会经验的同时可缓解经济压力。

四。影响兼职的因素

大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同学们在做兼职便要考虑到很多因素。有54%的同学认为如果选择兼职至少要不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可见有很多大学生还是以学习为重的。30%的大学生考虑较多的便是工作的报酬,如果辛苦半天还得不到相应的报酬,自己的劳动力便这样白白浪费还不如回寝室睡个大觉养会儿神咧。剩下16%的同学认为工作环境应该是最优先考虑的因素,尽可能找到靠近学校的工作场地,为同学更好地协调兼职与生活的关系提供方便。

五。做兼职的目的

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认为可锻炼自己的能力,积累社会经验的比例占84%,选择可以赚钱,减轻家庭负担的则占14%,选择可充实大学生活的比例仅为2%。由数据可知,做兼职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多的同学是为了通过兼职来接触社会,拓宽交际面,积累社会经验,锻炼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有些家庭经济较困难的同学考虑得更多的是增加自己的生活补助,从而缓解经济压力,减轻家庭负担。总而言之,绝大部分同学从事兼职的目的比较明确,认为兼职的收获主要是积累社会经验的同时可缓解经济压力。

大学生勤工俭学调查报告范文3

关键词:地方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12YB029)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地方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调查及对策分析——以江西某高校为例

收录日期:2014年1月23日

随着地方高校的发展和收费制度的改革,地方高校贫困生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贫困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现有的资助管理体制已不能满足需要,需进一步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切实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促进教育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本文以江西省某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该校贫困资助工作的有关情况,以此分析我国高校贫困资助体系问题所在,为进一步优化资助体系提供实证依据。

一、江西省某高校调查报告

(一)调查概况。本文调查选取的高校地处江西省九江市,是一所国有公办全日制地方性本科院校,现有在校学生约3.8万人,其中65%来自农村或经济落后地区,该校拥有一套较为完善的贫困生资助体系,2012年度该校学生奖助情况如表1所示。这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先将问卷发放到该校各学院、各年级填写后全部收集,再抽调出填写为贫困生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消费观念、资助来源、政策评价等方面。(表1)

(二)调查结果分析

1、贫困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要来自于“老、少、边、山”地区,致贫原因主要是经济水平较低,收入来源单一。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调查对象中有贫困生244人,女生97名,男生147。其中,家庭月收入平均水平低于1,500元有178人(74.3%),来自农村的有177人(78%),来自中小城镇者36人(14.8%),来自大城市者27人,仅占8.6%。这充分说明大部分贫困生来自于农村地区,家庭收入微薄。

2、助学贷款的覆盖面较低。教育费用的支付来源主要靠家庭,助学金只能解决一部分学费,助学贷款的覆盖面较低。根据统计结果发现,通过助学贷款来解决费用问题的学生仅有8个,主要途径还是助学金,学校内部勤工助学岗位不能满足需求。超过半数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助学岗位太少;其次,贫困生获取奖学金的比率相对较低,学习成绩中等及以下占63.6%,这说明贫困生比非贫困生学习成绩偏低,究其原因,除了勤工俭学导致学习时间不足外,还有心理方面的因素。

3、贫困生的精神压力普遍比较大。调查结果显示,有186人认为他们的主要压力来源于经济问题和心理问题,认为学校同样重视物质资助和心理资助的有46人(19.7%),认为“重视,但物质帮助不够”的有78人(33.6%),认为“重视,但心理资助不够”的有80人(35.2%)。

4、受助人数及金额偏低。统计结果显示,进入大学后,从未接受其他资助方式的人有207人占(87.9%),获得100元以下的帮助有16人(5.7%),收到过1,000~4,000元资助的有7人(2.86%),获得过5,000~8,000元资助的有6人。调查对象中仅有2人分别获得过价值1,000元和2,000元的其他形式的奖励和资助。

二、地方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现状与不足

(一)贫困生认定办法不完善。根据该校贫困生认定办法规定,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分为特别困难、困难和一般困难三个档次。其中,特别困难学生不得超过学生总数的5%,困难学生不超过10%,一般困难学生根据各班级实际情况认定。为保证贫困生认定工作的顺利开展,该高校采取标准认定的办法,从学生基本生活费、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学生家庭成员状况等方面对贫困生进行认定。在此办法中,对贫困生的资助原则之一是采取学生主动申请,即需要资助的学生应主动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然而,从实践来看,因自卑、不好意思等心理不愿申请贫困认定和不了解资助政策而错失被资助机会的困难学生群体不乏有之,这一类情况的发生会影响了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其次,该高校实行差异性资助原则,对家庭经济困难程度不同的学生的资助体现出梯度差异:根据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的不同,原则上特别困难的学生每学年资助额度不超过4,000元,困难学生每学年资助额度不超过3,000元,一般困难学生每学年资助额度不超过2,000元。该原则的实施,能够较大程度地解决家庭特殊困难学生的生活问题,但由于对一般困难学生的认定没有标准的上限范围,导致在一般困难学生的资金资助问题上,可能出现申请人数多,而他们的家庭经济困难差异小,从而无法做到全面兼顾。

(二)贫困生思想教育欠缺。贫困生认定后,加强对被资助贫困生的后续监督管理,是助学金发挥应有作用的重要保证。在后期工作中,高校常常忽略对被资助贫困生感恩社会的思想教育,使部分被资助贫困生对资助政策受之坦然,缺乏感激之情。贫困生助学金资助体系是国家为促进贫困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推出的一项重要福利政策,充分体现出社会的关爱和谐。知恩图报是每个大学生的必备品德,被资助贫困学生更应该对国家和社会心怀感恩,积极参加社会的各项公益活动,以回报国家服务社会为己任。因此,加强对受助贫困生感恩心教育,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不容忽视。

(三)贫困生资助经费来源单一,勤工助学岗位和报酬有限。地方性高校贫困生资助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奖、贷、助、补、减、免”下拨的专项贫困生资助经费和高校学费总额的10%,只有少部分来源于社会资助。这些经费金额与贫困生的实际数量和需求相比差距较大,难以有效地解决贫困生资助的突出问题。因此应不断拓展资金来源,形成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其次,各高校推出的勤工助学岗位,也是解决贫困生经费的有力途径,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大部分是家庭经济相对困难的学生,他们可以利用空余时间通过劳动获取一定报酬,以缓解经济压力。但是,仅仅通过现阶段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难以满足贫困生的需求。从表1可看出,该校勤工助学的分配资金占比较低,2012年度平均分配到各个学生头上的资金不足200元,这样就无法发挥勤工助学的优势。

(四)生源地助学贷款作用有限。2007年8月,国家新出台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以下简称“生源地贷款”)政策,成为了贫困生资助体系的主体,使得家庭积极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当地政府的认定,向银行申请助学贷款,完成学业。然而,从表1看出,该校2012年成功申请生源地贷款的学生人数约占总人数的23%,这说明在实际工作中,生源地贷款政策的实施与国家预期设想的不太一致。根据实际调查,主要原因有:申请程序较为繁琐,申请难度大;贫困生认定的可信度受到质疑,生源地限制多;普及力度不够,政府缺乏重视等。

三、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对策

基于对列举的地方性高校实际调查和当前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不足,积极探索对策,优化现行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已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加强管理贫困生认定办法。目前,各高校的贫困生认定流程从逻辑上分析,这一流程是比较合理的,但在初次认定和班级民主评议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首先,高校必须对贫困资助工作投入足够的关注,成立负责贫困资助工作的专门机构,在资助工作中做到权责明确,对申请资助的学生进行严格的审核,一旦认定必须做好公示,加强对全程的跟踪与监管,确保贫困生认定的公平性;其次,在具体的操作上,准确了解贫困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对提出贫困申请的学生的生活状况进行了解,包括通过同学去了解这些学生的消费状况。辅导员要认真听取班干部的反映,深入到广大学生当中,对贫困生的信息进行及时的补充;最后,高校必须建立严格的惩罚机制,对于提供虚假信息,伪贫困的学生给予严肃的处理,保证认定工作的公平和公正。

(二)积极开展贫困生心理教育。考虑到贫困生敏感、心理负担重的特点,要引导学生积极乐观、自信向上、自强不息、不逃避现实,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辛勤劳动来摆脱困境,要让他们知道贫困不完全会产生压力,还是一种向上的动力。虽然贫困是一种不幸,但同时也是人生中的一笔财富,因为它能磨炼意志,有助于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应教育贫困生在得到学校和社会资助时,激励自己刻苦学习,将来以实际行动和成绩回报学校和社会;其次,高校可以不定期举办一些针对贫困生的思想教育讲座,宣传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相关知识,提高贫困生的思想觉悟和素质品德;还可成立贫困生志愿服务队,组织贫困生进行义务劳动,使他们时刻牢记国家和社会的关怀,服务校园,回报社会。

(三)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构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成本越来越多地由家庭个体承担,这也是一个国际趋势。助学贷款是国家完善我国高校资助体系的重要方式之一,这种资助体现着政府有偿资助,不仅能减轻财政负担,还能够培养贫困生的能力,做一个有责任的人,在其大学毕业通过工作取得收入后,再将贷款归还。针对学生信用问题,可以通过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个人信用评价系统消除银行对贷款学生的信用风险顾虑。另外,还应完善高校勤工俭学岗位的设置。高校在设置扶贫岗位时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长,提高勤工俭学的水平,使助学岗位向“智力型”转变。“智力型”勤工助学,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照顾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能发挥其专业优势,树立大学生的人才意识,提高就业能力。对于勤工助学影响学业问题,可以建立学生自主选课制、弹性学分制,使学生一方面完成应修学分,另一方面也有时间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经济状况特别困难的,可以申请休学、保留学籍,参加社会工作一年后再复学,让部分优秀贫困学生甚至可以提前毕业,以缓解家庭经济困难的状况。

(四)拓展助困资金渠道。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应该得到整个社会、国家、学校、慈善团体、金融机构,甚至是企业及个人给予的物质和精神资助。虽然国家与学校仍然是扶助的主力军,但仅靠国家和学校的关注及支持是不够的。在国内诸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一些名牌大学都建立了相关的高校募捐队伍,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今慈善捐赠资助贫困生入学也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引领风尚,热衷公益的企业家,爱国华侨和一些对母校有着深厚感情的校友也越来越多,他们愿意对贫困大学生伸出援助之手。因此,各高校可以开辟一条属于本校的社会捐赠渠道。要建立一支合格的高校募捐队伍,同时需建立一套规范的资金管理系统,要严控资金来龙去脉,并接受全社会的监督,这样才能赢得社会的信任,公众才愿意慷慨解囊。

加强和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是高校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共同参与,相关部门应给予大力支持。只有联合多方力量,才能使贫困生彻底走出困境,保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主要参考文献:

[1]唐钰,李海峰.新时期高校贫困生教育的几点思考[J].江南周刊论坛,2010.3.

大学生勤工俭学调查报告范文4

二、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今年我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坚持以往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社会实践点的实际情况,各系因地制宜,根据实际需求开展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从组织形式上看,主要有两种形式:

1.分散活动。其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从区域划分,有农村的、有城市的、有内地、有沿海的;从内容上划分,有希望工程的,有金融保险的,有房地产开发的,有市场营销的,有厂矿、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的,有科技扶贫、文化教育的,有家教、生产劳动的等等。

2.集体组织。组成社会实践小分队,分赴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今年共派出6个小分队和1个大篷车,他们分别是桂林工学院党员大学生赴市地区的"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分队,旅游学院赴阳朔县社会调查小分队,资环系赴桂林柘木镇社会实践小分队,土木系赴兴安县白石村社会实践小分队,材料系赴三街村社会实践小分队以及由桂林工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的文艺大篷车。

(二)从社会实践的类型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展便民服务。各小分队利用当地的圩日在市场上设立家电维修、单车修理、理发等便民服务点,尽己所能,不怕脏、不怕累,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当地群众的称赞和好评,同时也努力实践着青年志愿者的精神。

2.开展文化辅导活动或者是法律宣传与咨询活动。暑期不仅中小学放假,而且正是夏收农忙时节,中小学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之中,大学生们将这些学生集中起来,对他们进行文化辅导。

3.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如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组对荔浦县部分镇、村产业现状进行了调查,来分析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写出几分调查报告。

4.开展义务劳动,帮助缺少劳动力的军烈属、五保户收割庄稼。下乡期间,正值夏收时节,许多军烈属和五保户因家里缺少劳力,庄稼熟在地里而无人收割,同学们积极帮助这类家庭,为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5.文艺下乡。由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文艺大蓬车到村镇各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巡回演出,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6.开展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不少假期未回家的同学在学院的组织下开展各种各样的勤工助学活动,一方面了解社会,另一方面也解决了自身的生活需要。

7.环境保护。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宣传倡导环抱观念,治理环境污染,装扮母亲河。

8.考察实践。我院集中部分学生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组成"三个代表"服务团,赴市地区开展考察实践活动,加强对党史、革命史的学习和教育,牢固树立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9.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今年全院共确定了大学生科研课题一百多项,为迎接月份我院的科技活动周,提高我院科技学术水平,各个课题小组纷纷利用假期时间收集数据,抓紧实验。总之,今年的社会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形式是多样的,以提交报告的总体情况来看,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有几个特点:(1)社会热点问题调查;(2)结合专业进行社会实践。

三、总结经验,评比表彰写经验总结、相互交流。提高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层次和水平。8月份院团委下发了关于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总结的通知。要求各系分团委、学生会在内部交流的基础上,对今年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方式、特点、规模、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提交一分总结报告。同时,在全院将对表现突出的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评比表彰。并要求各系评选出优秀的社会实践报告,召开社会实践交流会,同时,全院共推荐出60多篇不同内容和形式,具有一定层次和水平的社会实践报告。

四、经验和收获

1.学院各级领导的重视,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是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多年来,学院党政领导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社会实践,并组成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并把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形成制度加以保证。全院广大同学自觉把社会实践作为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投身改革、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积极深入生产第一线,体验生活。

大学生勤工俭学调查报告范文5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假期前,院团委向全院广大同学发出了《关于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并印发人手一份的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各系学生会(分团委)积极响应、认真落实,根据自身专业特点,确定实践方向,作好动员工作。广大同学都以认真的姿态对待这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热情的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从而锻炼了广大同学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了广大同学的综合能力。

二、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今年我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坚持以往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社会实践点的实际情况,各系因地制宜,根据实际需求开展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从组织形式上看,主要有两种形式:

1.分散活动。其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从区域划分,有农村的、有城市的、有内地、有沿海的;从内容上划分,有希望工程的,有金融保险的,有房地产开发的,有市场营销的,有厂矿、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的,有科技扶贫、文化教育的,有家教、生产劳动的等等。

2.集体组织。组成社会实践小分队,分赴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今年共派出6个小分队和1个大篷车,他们分别是桂林工学院党员大学生赴河池地区的"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分队,旅游学院赴阳朔县社会调查小分队,资环系赴桂林柘木镇社会实践小分队,土木系赴兴安县白石村社会实践小分队,材料系赴三街村社会实践小分队以及由桂林工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的文艺大篷车。

(二)从社会实践的类型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展便民服务。各小分队利用当地的圩日在市场上设立家电维修、单车修理、理发等便民服务点,尽己所能,不怕脏、不怕累,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当地群众的称赞和好评,同时也努力实践着青年志愿者的精神。

2.开展文化辅导活动或者是法律宣传与咨询活动。暑期不仅中小学放假,而且正是夏收农忙时节,中小学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之中,大学生们将这些学生集中起来,对他们进行文化辅导。

3.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如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组对荔浦县部分镇、村产业现状进行了调查,来分析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写出几分调查报告。

4.开展义务劳动,帮助缺少劳动力的军烈属、五保户收割庄稼。下乡期间,正值夏收时节,许多军烈属和五保户因家里缺少劳力,庄稼熟在地里而无人收割,同学们积极帮助这类家庭,为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5.文艺下乡。由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文艺大蓬车到村镇各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巡回演出,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6.开展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不少假期未回家的同学在学院的组织下开展各种各样的勤工助学活动,一方面了解社会,另一方面也解决了自身的生活需要。

7.环境保护。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宣传倡导环抱观念,治理环境污染,装扮母亲河。

8.考察实践。我院集中部分学生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组成"三个代表"服务团,赴河池地区开展考察实践活动,加强对党史、革命史的学习和教育,牢固树立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9.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今年全院共确定了大学生科研课题一百多项,为迎接11月份我院的科技活动周,提高我院科技学术水平,各个课题小组纷纷利用假期时间收集数据,抓紧实验。

总之,今年的社会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形式是多样的,以提交报告的总体情况来看,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有几个特点:(1)社会热点问题调查;(2)结合专业进行社会实践。

三、总结经验,评比表彰

写经验总结、相互交流。提高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层次和水平。8月份院团委下发了关于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总结的通知。要求各系分团委、学生会在内部交流的基础上,对今年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方式、特点、规模、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提交一分总结报告。同时,在全院将对表现突出的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评比表彰。并要求各系评选出优秀的社会实践报告,召开社会实践交流会,同时,全院共推荐出60多篇不同内容和形式,具有一定层次和水平的社会实践报告。

(四)经验和收获

1.学院各级领导的重视,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是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多年来,学院党政领导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社会实践,并组成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并把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形成制度加以保证。全院广大同学自觉把社会实践作为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投身改革、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积极深入生产第一线,体验生活。

大学生勤工俭学调查报告范文6

大学生法制意识调查报告一: 

秉承学院团委实践真知,提升自我,服务社会,共建和谐的宗旨,今年寒假我选择了社会调研活动作为我的实践内容。众所周知,法律是我们维护正当权益的武器,只有充分运用法律,才能很好地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而拥有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是运用法律的前提。大学生作为具有专业知识的21世纪高级人才,其法律意识是否健全呢?于是我对汕头大学留校过年的50名外地大学(非本科法学专业)进行了调查。

一、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为XX年年2月10日,在我的高中同学的帮助下,对汕大未返乡过年的50名非法学本科专业的外地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方式是无记名填写调查问卷,人工进行调查结果分析,从而得出调查结论。

二、 调查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了基本了解,调查情况如下:

⑴、你生长在( )

a、农村 74% b、城市 26%

⑵、在你所有的经历中,曾经运用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吗?( )

a、有 18% b、没有 82%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大学生并不拥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当其政党权益受到侵犯时,都没有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而是存在算了、算自己倒霉等等之类的想法。而在生长在农村的大学生中这一现象较为明显。

⑶、你能区分违法和犯罪吗?( )

a、能 24% b、不一定能 14% c、大部分能 62%

⑷、你认为你目前法律学习中的主要问题是( )?

a、懂得法律知识但不会实际运用 32%

b、缺乏法律知识 40%

c、能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并解决现实问题 28%

⑸、你是否关注国家的立法活动或是法律报告?( )

a、经常 12% b、偶尔 74% c、从不 14%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只有12%,即6个人(调查对象为50人)会经常关注国家立法活动或是法律报告,还有14%,即7个人表示自己从不去关注,这表明了大学生对法律的重视程度是非常不够的,其认为自己只要守法不违法,法律是离自己很遥远的。

⑹、你知道《劳动法》里规定的试用期最长时限是( )?

a、三个月 22% b、六个月 48% c、一年 30%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试用期最长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而在调查中发现,有52%的大学生不知道,这一问题与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相关,可见大学生对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并不多。

⑺、你认为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是( )?

a、 很重要,是维护权益的有效手段 32%

b、 比较重要,有时试图用法律解决问题 42%

c、 一般重要,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运用法律 26%

d、 不重要 0%

大学生法制意识调查报告二: 

法律意识是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公民的遵纪守法行为不会自然产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观念, 法律意识的指导下实现的,具备了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就会做到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的尊严。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是现代化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要。

调查主体

1 相关社会背景和主要目的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十分严峻。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当前我国大学生大都重视专业课,而对法律基础课不予以重视。同时大学生法律观点偏差,法制观念淡薄。很多大学生在他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会选择沉默,而不是去争取他们的利益。这就会使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会越来越淡,导致高等院校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违法犯罪现象。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 大学生亟需在学校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加强大学生的道 德修养和法律素养,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大学生自身成才的迫切需要。

2 调查对象的选择与简要情况

此次调查选择的是高校在校及刚刚毕业的大四学生。

3 调查方法与过程

此次调查采用的是问卷调查的方法,在各大高校展开不记名调查,共征集问卷139份。

4 调查结果及分析(原始问卷见附录)

你的性别

A男 45.61% B女 54.39%

你的你所在年级

A 大一 23.68% B大二65.79% C大三4.39% D大四6.14%

本次调查覆盖面比较广,男女比例较为平均

你对法律方面的问题

A很重视 40.29% B一般关心 56.12% C无所谓3.6%

你为我们大学生的总体法律意识情况如何

A很强13.67% B一般62.59% C较弱17.88% D很弱5.87%

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法律与你的联系程度怎样

A 很紧密41.77% B 一般50.21% C几乎没有8.02%

被调查去的大学生平时对于法律方面,报以为所谓态度的是少数,但是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多数同学都只报以一般关心,并且同时认为总体法律意识也只是一般。重视程度不够,总体意识不强,这就是当代大学生对于法律意识最重要的问题。

你生活中的法律知识是从何而来

大多数同学的法律知识来源于课本与电视,课本上知识过于局限,过于书面化,没有与实际生活很好的联系。而电视上的,虽然有很强的灵活性,但是专业性不够,甚至有可能还有错误,对接收知识的时间和空间有着很大的限制。

接下来的三个小题,我就参加调查的同学的法律意识做了测试

参加勤工俭学或兼职时,你会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吗

你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你首先想到的是

你知道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哪一天

A 11月4日 24.74% B 11月27日 12.27% C 12月1日17.27% D 12月4日 45.45%

当被问到参加勤工俭学或兼职时,你会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吗时,只有38.6%的同学选择了一定会,大部分的选则了偶尔会,这就表示了大学生并没有完善的法律意识,也不知道怎样做才是保护自己应该有的权益。

当被问到你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你首先想到的是时,绝大多数的同学会选择

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这表明了当代大学生还是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知道怎样才是合乎法律的行为。但是仍有一小部分同学需要完善。

当被问到你知道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哪一天时,答案出现了很严重的偏差。法制宣传日是每年12月4日,但是只有45.45%的同学知道,还有54.55%的同学选择了我所设置的干扰项,这就证明,法制的宣传在各大高校中很不到位,很多高校并没有在12月4日得时候开展相应的法制宣传活动,致使大学生法律知识缺失。

你认为不少大学生法律意识欠缺的原因是什么

你认为学校可以通过那些途径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多选)

这是两个带有主观色彩和建议性的问题,大部分的学生认为社会的不够完善和教育制度的问题是引起法律意识缺失,同时他们愿意并且希望学校能够以相关法律课程以及宣传的形式增加他们的法律知识与法律意识。

你对现在大学生法律意识建设方面有何看法

这是一个不是必须答的问答题,一共有55人回答了我这个问题。很多同学认为,大家现在基本的法律意识是有的,并且知道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不应该。但是具体到生活中如何实际运用这些知识并且切实让他们发挥功用就不得而知了。他们认为,应该告诉大学生,如何合理合法的保护自己,对现在以及将来可能发生的一些法律方面的纠纷作出合理的规避与应对。

5 对于结果的评价

分析

由于大学生法律意识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的复杂系统,要精确全面地概括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现状并非易事,所以本文只能结合调查结果,对当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所存在的问题作一个粗浅的概括:

根据调查数据来看,大学生都或多或少地知道法律的基本常识,并不是完全的法盲,每个学子从小到大受传统的伦理道德的教育,对法律基本知识早已耳濡目染,尽管受到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但是我院大学生整体的法律素质还可以的,这里所说的只是基本常识,而不是深沉的理论,当今我院大学生也没有必要对法律学习得面面俱到。

知法并不代表能运用法律,它们是两码事,运用主要是以知道为基础,由于当今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少,社会经验不足,再加上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如行动容易冲动,易受别人的煽动,追求时尚和个性,好面子,在处理具体一件事情上到底很少正确使用法律,甚至做出违法的事情。

在知识经济作为世界经济发展主导力量的今天,人的素质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高校作为对青少年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教育工作,从而培养出高素质,全方位的人才,来迎接世界科技迅速发展的挑战.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意识的培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也是当前社会发展对高校教育提出的迫切任务.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发展的重任,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他们的素质水平直接代表了我国年轻一代的精神面貌,反映了我国参与世界竞争的实力.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在全面进行素质教育中不能忽略对受教育者法制意识的培养,这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要长期不懈地在大学生中开展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对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改进意见

1 健全法律运行机制,加强道德规范建设,创造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法治环境和舆论环境。大学生思想开放,时代感强,主观上期望法治,关心国家法制建设,但世界观还未完全成熟,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因此,立法、执法、司法部门做到立法的民主化、科学化,执法的程序化,守法的自觉化;大众传播媒体和各种社会力量应利用普法、守法、执法和监督法律实施的模范人物和典型事迹,进行生动的法制宣传,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舆论环境,对于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通过老师的讲授,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遇到问题,纠纷应该采取法律措施,拿起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益,而不是采取暴力手段解决,在课时的内容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在少而精方面作文章,讲授一些发生在学生周围的案例,提高学生的兴趣,适当的对学习方法进行改革,不仅仅采用老师讲授,还要采用课堂讨论,进行案例分析结合录象等多媒体教学,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根据大学校园发生的事件及时采取措施,以及反省发生的原因,同时适当的进行教育改革,把法律教学作为必修课,让每个学子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3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普硬法律知识法制教育对提高学生自身免疫力极为重要.通过法制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其判断能力.自觉地抵制外界不良因素影响.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在于培养他们维护法律尊严的思想情感和遵守法律的良好习惯.因此.不仅在课堂上要宣讲法律知识.法制理论,还要充分利用广播,校报,闭路电视等多种宣传阵地,大张旗鼓地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另一方面,也可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竞赛,典型生动案例剖析等形式,寓教于乐,使法制深入人心,使学生知晓其中道理.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时时处处以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把他们心中存在的零碎的,分散的和不系统的法制意识,法律观念提高为完整,系统和科学的法律观念,使他们从法律方面认识到自已的权益及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知法,学法,懂法。

结束语

分析和认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是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法律是我们保护合理权益的武器,尤其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更应该懂得法律,使用法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保护我们的合法的权益,而知法,守法,维权更是我们了解法律的过程。总之,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对国家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培养需要社会,学校,国家,个人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法律意识得到很大的提高。

附录

分析和认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是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促进大学生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特进行本次问卷调查活动,本次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请您认真,如实填写。

1 你的性别

A男 B女

2 你的你所在年级

A 大一B大二 C大三 D大四

3 你对法律方面的问题

A很重视 B一般关心 C无所谓

4你为我们大学生的总体法律意识情况如何

A很强B一般 C较弱 D很弱

5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法律与你的联系程度怎样

A 很紧密 B 一般 C几乎没有

6你生活中的法律知识是从何而来(多选)

A电视 B 报纸 C 课本 D 家庭 E 其他

7加勤工俭学或兼职时,你会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吗

A 一定会 B 偶然会 C 无必要 D 无所谓

8你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你首先想到的是

A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B用武力解决 C通过关系解决 D感到委屈但是觉得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E根本没有在意过

9你知道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哪一天

A11月4日 B11月27日 C12月1日 D12月4日

10你认为不少大学生法律意识欠缺的原因是什么?

A考试教育制度不合理 B家长老师朋友的影响 C和会不够发展 D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