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阳的诗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太阳的诗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太阳的诗句

关于太阳的诗句范文1

关键词:本人可归责性 特定关系 表现样态

在表见的构成要件中,可归责性是指真实权利人本应预见他人对自己行为产生某种合理的积极信赖而放纵或未能设法避免,最后由自己承担由此带来的不利益。确立本人可归责性作为表见的构成要件,将使得归责性程度与信赖性程度的比较权衡成为可能。如果真实权利人的可归责性较高而第三人的信赖合理性较低或是真实权利人可归责性较低而信赖合理性较高时,则适用表见;反之,若真实权利人的可归责性和第三人的信赖合理性都较低时,则不适用表见。但是,面对一些可左可右、处在模糊地带的行为,这一切分点应定在哪里?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切分点是一个弹性因素,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取向于第三人的信赖合理性进行有意识地前后挪动,从而通过这种手段平衡当事人的利益。赋予特定的关系是本人可归责性的重要表现样态,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特点

在公司法上,表见是指董事、经理以及其他有权代表公司的人,如监事等,超越法律和职责的范围代表公司公司行事,并且相对人客观上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其具有代表权,而与其为民事行为。表见属于无权,原则上公司不应对这样的越权行为负责。但表见代表涉及善意第三人利益,如果否认表见行为,则可能损害善意第三人的利益,有违于市场经济动的安全,因此,现代公司法一般规定有公司承担表见的后果。比如《日本商法》规定:“关于附有社长、副社长、专务董事、常务董事及其他被认为有代表公司权限名称的董事所实施的行为,即使其无代表公司的权限,公司也应对第三人负责。”具体来说,当公司以直接或间接的意思表示已经授予他们某项权力,但事实上并未授予,或者曾经授权但后来撤销,而没有通知第三人或公告,或者是公司章程对董事的代表权限予以特别限制,而其却超越限制的范围活动,则构成公司权的表象。

另外,特定的亲属关系也可能成为权表象。在这里主要指夫妻关系。

对于日常生活事务,夫妻享有相互权。但若是夫妻一方未征得另一方同意而处分夫妻共同财产时则构成表见。不过,此时使善意第三人相信夫妻一方有资格处分共同财产的理由并非仅仅是双方的夫妻关系,而应该还有其他另一方不当地做出授权其配偶单方处分财产的表象,否则,则会扩大表见的适用范围,损害夫妻另一方利益。

此外,对于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办事处而言,超越权而从事活动,也成立表见。由于企业的分支机构和办事处未领取法人营业执照,不具有法人资格,由此,在代表本企业进行民事活动时,企业内部一般赋予其一定的权限。若分支机构、办事处超越权限,而企业的内部授权又未公布,不为第三人所知,此时,因为分支机构、办事处与企业法人的特殊关系,善意第三人是有理由相信其具有权的。

以下以刘会生诉焦作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进行分析。

2008年7月5日,被告焦作一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009年变更为焦作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多氟多项目部与原告刘会生签订《协议》一份,双方约定:焦作一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在中站区多氟多厂区承建厂房,建设期间由刘会生供应所需石料、沙、砖、水泥等一切建筑材料,付款方式为每供应材料够50000元时,焦作一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付账。该协议上加盖有项目部的印章,并有项目部经理邓复生的签名。原告按照约定供货后,被告支付过部分货款,后经过结算,2010年4月20日,被告项目部经理邓复生给原告出具欠条一张,注明欠原告砖、砂、石等材料款52300元。之后原告多次要求被告支付欠款,但被告以邓复生偷印公章,且本案诉争的工程系被告第十二项目部经理黄承包和负责,并非邓复生,一直未支付。

法院审理认为,本案中被告项目部和原告签订有书面的买卖协议,不仅盖有被告项目部的公章,且有代表人邓复生的签字,根据协议约定,由原告向被告供应材料,被告支付相应货款,该协议系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内容合法有效,应予以认定。项目部作为被告的下设机构,签订协议的法律后果应由设立单位即被告承担。本案原被告之间的买卖合同经结算,邓复生给原告出具欠条,书明欠原告材料款52300元的事实,邓复生作为签订协议的代表人, 其出具欠条的行为属于职务行为,应由被告承担相应的付款责任。

在本案中,邓复生拥有作为被告的项目负责人这一特殊关系,且持有盖有被告公章的书面买卖协议,使原告相信其有权,构成表见。

参考文献:

[1]叶金强.表见构成中的本人归责性要件——方法论角度的再思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5

[2]董峻峰.董事越权代表公司法律问题研究[J].中外法学,1997;49

[3]吴国喆.权利表象及其私法处置规则[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4]季秀平.关于表见理解与适用的几个疑难问题[J].学习论坛,2011;12

关于太阳的诗句范文2

1.并列、并置的适用性

首先,在“并列未经分析的事物”这个省略了主语的句式中,动作“并列”(Juxtaposition)是关键词。并列———通常是指意象的陈列、罗列、并置。对于并列,刘若愚在诗学论著中也曾提及,在对李商隐诗歌的分析上,刘若愚认为诗歌意象包括至少两种物理意义上的和特殊的事物。无独有偶,德国诗歌理论家胡戈•弗里德里在评价兰波的诗歌之特点时,认为其中最杰出的是一组以城市为标题的组诗,以并无内在关联而堆积于一处的图像编造了幻想之城或者未来之城,跨越了所有的时代,颠倒了所有的空间秩序:巨量之物在运动、鸣响、咆哮;实物与非实物彼此交错;针对兰波的诗句“人造的花园,人造的海洋/一个教堂的铁质穹顶,/直径一万五千米,巨大的枝形烛台;/城市上部造得如此之高/城市下部已无法看到……”胡•弗里德里希评价道:在水晶的高山牧屋和铜质棕榈树之间,在悬崖和峡谷之上,上演着的庄严神圣者的崩溃……这些图像的错杂让人无法理出头绪,一种予人安宁的意义在这里无迹可寻。因为它们的意义就在它们的图像混杂本身。作为一种激越幻想的产物,它们那无可量度的巨大混沌成为了无法以概念来解释,却可从感官上感受的观看符号,标示出大城市现代性的物质和灵魂元素,以及这现代性的恐怖之处,因其恐怖而具魅惑。

在中外古典、现代诗歌中,并列被大量运用,它有时候以对仗、押韵、抑扬顿挫等修辞的载体出现,它也指结构意义上的段落并列(如借鉴音乐的三弦、四重奏、五言绝句、八行律诗、八行诗、俳句等)。在话剧中,剧情的并置也被广泛推广,如赖声川导演的《十三角关系》,就是同时展现了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生存轨迹的舞台作品,其达到的诗意效果与诗歌意象的并列如出一辙。这也说明,自古以来,并列、并置的技巧应用的广泛性,超越了东、西,如当代,史蒂文斯的诗歌和于坚、西川的诗歌,均有大量采用并列、并置的习惯,并产生一种类似全景语言诗歌所具有的那种庞杂、变幻不定的审美效果。

2.现象:并列作为一种诗歌的特权和审美分析

那么,这种诗歌的技法,是如何产生审美愉悦的?它背后的发生诗意的肌理是什么?我们拿诗歌名篇金斯伯格的《嚎叫》和艾略特的《荒原》中典型的并置手段为例来展开分析。首先,我们需要弄明白并置、并列的规模大小,姑且分为(1)词、词组并列和(2)段落并列两个规模来看。(从音节、文字、词组、短语、句子到段落,再到整篇文章,文字的规模可以分成N个。这里,为了便于归纳这种现象,我们简单化操作了)。

“词和词组并列”,我们称之为单纯并列;“段落并列”则包含了诗歌中比较复杂的并列,称之为复杂并列。大门类又可细分为子门类,比如,粗略而言,单纯并列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名词性的并列,第二类为动词、副词、形容词的并列;第一类并列较为常见,又可分为物体、器具类(A)的名词和地理、地点、场所、场景类(B)的名词。类似金斯伯格诗歌《嚎叫》中常用的手法一样:“他们在涂抹香粉的旅馆吞火要么去‘乐园幽径’饮松油,或死,或夜复一夜地作贱自己的躯体/用梦幻,用,用清醒的恶梦,用酒精……”[4]这里,梦幻、、清醒、恶梦、酒精,均是A类物体性的名词性质的并置;B类地点类名词的并列如下:“他们只觉得欣喜万分因为巴尔的摩在超自然的狂喜中隐约可见,他们带着俄克拉荷马的华人一头钻进轿车感受冬夜街灯小镇雨滴的刺激,他们饥饿孤独地漫游在休斯敦寻找爵士乐寻找性寻找羹汤,他们尾随那位显赫的西班牙人要与他探讨美国和永恒,但宏愿无望,他们远渡非洲……。”注意在黑框内的五个地点,这里,抽象的地点如小镇和具体的城市名、州名、国名、大洲名被并列,产生了一种新鲜的诗意。

“段落并列”则包含了诗歌中比较复杂的并列,称之为复杂并列。如杰纳扎诺德一首诗歌《卡施尼茨》:“黄昏时的杰纳扎诺/冬日气候/玻璃的翻折/驴子的铁蹄/沿铁索而上山城。/在这里我立于井边/在这里我洗我的新娘衣裳/在这里我洗我的下葬寿衣/我的脸苍白地躺在/黑色的水下/在梧桐树吹拂的树叶中。/我的双手是两团冰/每一团五个栓/它们都当啷作响。”这首诗里的三个句号,组成了诗歌的三个内在段落。第一个段落写黄昏的几道景致,第二个段落写主体的动作,第三个段落写描述和定义。这样“并列未经分析的事物”以段落的形式被并列在一个诗歌空间里。“景致”、“主观动作”、“描述和定义”———三者之间(按照日常交际语言的法则来讲三者的并列是大逆不道的,即三者之间既不呈现语言模式的一贯性和连贯性,也不呈现对象的相似性)没有字面的、外在的、逻辑意义上关联,却在修辞的意义上达成了一种统一和整体。诗歌在这种梦呓一般的混沌中成立,以占卜式的语言和结构———不像小说和散文的线性,这里的顺序是碎片和随意组接的———形成了一种印象画、万花筒般意义的多义组合,也给解读提供了多维的空间。这个重组、并置之后呈现的意义也是被符号学家格雷马斯所言及的“神话同位”、“意义之外的意义”。当然,这样的意义也是绕过文化藩篱和人类的集体无意识,直接接通宇宙的。

3.“未经分析的事物”再界定

“并列未经分析的事物”这句句子的第二个关键词是“未经分析的事物”。在“并列未经分析的事物”这个句式中,宾语“未经分析的事物”也十分重要。如果说,并列是一种诗歌自古就有的基本技巧,那么“并列—未经分析之物”这样的诗歌才具有现代诗的意蕴。按照字面意义,未经分析的事物,指向一种理解的空白和多元,类似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留白。在当代的文艺理论中,它也指向一种解读的多元性,或者隐含的作者(Impliedauthor)。在某种程度上,它甚至也包含了“反对阐释”。

概念的融合:“并列”—“未经分析的事物”的审美意义

诗歌的语义复杂性和当代价值的多元、题材的多元化,造成了一种诗歌“奇观”,也造就了诗歌在一个阶段内超越自身文化藩篱式的实验和革命———从语言诗歌、实验诗歌、即兴诗歌、反文化诗歌、反诗歌的尝试层出不穷,可以看出这种趋势背后的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的审美嬗变。首先,我们从语义的复杂性上分析这个技术对于诗歌的影响。马拉美如此建议:“抹去你的含混话语,勾掉所有太明确指向残忍现实的语句,集中关注词语本身以及它们在短语与句子中的关系。”(实际上,比马拉美多一层关系:段落和整体性的并置也是产生崭新诗意的一种手段,从较为公认的诗歌语言单位的划分,诗歌应该在文字的单位大小上从单音到字、词、词组、句子、段落、整体,产生无数个层次,而比较分明的四个层次是:词语、短语、句子、段落);雅各布森的诗歌语言六功能说,综合了诗歌语言所具有的感情emotive、意动conative、指称referential、元语言metalingual、寒暄phatic、诗歌poetic这六大功能;符号学家格雷马斯在其著作《论意义》中建立了包括诗歌语言在内的任何语言的“组合图式”分析模式表,也是一种在语义功能和结构的双重对照中,努力获悉诗歌语言的多义性的一种科学方法。 这个表格,拆解开来具有纵聚合和横坐标两个坐标,纵聚合分词组和陈述两个规模,横坐标则罗列了诗歌语言产生意义的所有载体:音位、韵律、语法、叙述。纵聚合的两个规模,和横坐标的四个载体,组合、碰撞,产生无穷的诗意。当然,需要明确的是,这只是我们的假设———实际上这样清晰的语义阐述空间是不存在的。

“并列未经分析的事物”作为现代诗歌的基本技巧,在审美上呈现几大特征:第一个特征就是,一首现代诗歌拒绝单一的阐发(具有阐述多元性的内在要求)。正如克林斯•布鲁克斯在《精致的翁》中所言:“诗歌的意义总是大大多于我们所能阐释的内容。”对于诗歌意义的不可传递的特质,艾略特也深有体会。艾略特拒绝阐发《荒原》中并列场面的含义,把这个“包袱”扔给了读者,要求他们用自己的想象,把两个画面联系起来。比如:《荒原》中有太多的两种以上节奏的参杂和对应,《荒原》第二段(II.AGameofChess),在文字的并置上,正如标题所暗示的“游戏“本质,诗歌掺入了大量看似毫无关联的意象,这些意象在游戏的名义下被作者聚集在一起,参加一次多义的狂欢;游戏的另一层涵义是:拒绝阐述,和语言随机性,这就雷同游戏和表演。这样,在游戏的指引下,艾略特在某称程度上将《荒原》写成了一个充满了实验精神和随机文字游戏的戏剧和仪式。比如,句子“Twittwittwit/Jugjugjugjugjugjug/Sorudelyforc'd./Tereu⑤……”之间恐怕无语义关联(毫无意义,虚无),而仅仅有语音关联(短促的间隔是呈现平行结构的)和结构关联(其文字的建筑上呈现对称);这与现代绘画给人的审美超越的情境相似,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这本书里阐明:“现代绘画的意旨:在语言层面上打破有序空间;在美学上建构起审美对象与审美关照者的桥梁,将自己扎入观者脑海,通过冲击即时确立自身。人们不再解释画面;相反,他们感觉这幅画是种刺激,而且被其情绪俘虏。”

第二个特征,是这种手段所产生现代诗歌无定解的意义开放性,也导向由读者来填补诗句之间逻辑空白的现代诗歌文本诉求。用想象去填补———依靠的是一种文化的模式,它与文化的逻辑、语境、结构的一致。克林斯•布鲁克斯在评述华兹华斯的《露茜组诗》时这样说:“(该)组诗揭示了逼迫读者用想象去跨越的逻辑空白———按照推理,它们必须予以填补,然而只能由读者自己来填补。所以,诗歌乃是理性和感织之物,不可能只有纯粹感性的诗歌,也当然不可能只有充斥着理性的诗歌。”这里,值得一说的是读者的建构。读者理论已经在诗歌分析中大量应用。美国解构主义学者乔纳森•卡勒发现:“文本的某些特征导向大相径庭的另一种阅读,从而产生一种无法消弭的异质性。”罗兰•巴尔特在《S/Z》中也承认:“读者建构中的变化差异不再是纯属偶然,而被视为阅读活动的正常效果。”⑥当代中国汉语诗歌文本中,意象和段落的并列导致读者须用自己的想象填补字句空白、断层的现象也比较常见。西川的《断章•计算》诗歌章节:“a.一座村庄只有一把椅子———怎么可能?b.五架钢琴由一个人弹奏———怎么可能?c.树叶摹仿树叶———树叶是太多了。d.太多的人相互敌视,却走进同一座坟穴。e.从我到你,就是从一到无数。f.而一颗心不只支配一个人。g.相互眺望的两个人各自只能看到对方。h.你不可能同时朝四个方向走去。”诗句与诗句之间看似毫无关联,牵涉村庄、钢琴、树叶、人、你我、心、方向等不同类别的意象组合,其并列这些诗句导致的意义“空白”也就产生了无穷的阐释空间。

其次,并列未经分析的事物也指向一种当代文化意义,我们也可以从政治无意识的层面来分析它的适用性和当代关联。并列未经分析的事物在文化上暗指潜台词和文本背后的写作动机、文化的意义等属于政治无意识、文化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的层面。正如《天净沙•秋思》这首词曲,在“枯藤、老树、昏鸦”背后组接“小桥、流水、人家”的那种天人合一和天地对应的集体无意识。在美国当代的诗歌作品中,这种无意识也比比皆是。如史蒂文斯的诗歌《红蕨》:那大叶子白天迅速生长并在这熟悉的地方开放它的陌生,困难的蕨推挤再推挤,红了又红。云中有这蕨的替身没有父亲之火猛烈,然而弥漫着它的本体,映像和分枝,拟态的尘埃和雾霭,垂悬的瞬间,超越与父亲的树干联系而成长:炫目的、肿大的、明亮之极的核心熊熊燃烧的父亲之火……婴孩,生活中说出你所见的就够了。但是等吧直到视力唤醒迷蒙的眼睛并且穿透事物的物理静态。这首诗,共四节,三个句子,呈现了段落与段落(诗节与诗节)之间的“未经分析之物的并置”,第一节是一个单句,第二节和第三节组成一个句子,以一串同位语更充分地展开,第四节(第三个句子)出现了一个新的开始,直接对婴孩读者讲话。按照日常言语,这三个句子可谓牛头不对马嘴,然而正如J.希利斯•米勒在《重申解构主义》一书中分析该诗歌时认为:“(该诗的精彩之处在于)多重概念和象征的交换、替代和移植编织而成。它使读者得以作出各种各样的阐释。”《红蕨》是一首有关太阳的诗。或许更贴切地说是关于在太阳的管辖之下、以太阳为中心和由太阳提供动力的白天。于是,通过红蕨=太阳的象征,我们读出了这首诗的意蕴:这是一首关于日出的诗歌。惟其如此,读者似乎读到第三句时的突兀感,也就转化成了一种诗意的升华感认同。红蕨在这里显然是诗歌修辞格。那么,为什么“太阳”一词不可使用?J.希利斯•米勒解释道:尽管太阳是所有视觉和所有生殖力、生命力和生长力的源泉,我们却不能直接对着太阳本身看……太阳不属于我们在光天化日之下遇到、看到和知道的事物。因此,太阳只能用修辞格来命名,以隐喻来抵挡遮挡或者迷蒙,由一个或一些防止失明危险的词来掩饰。太阳这个词,严格说来,它是个无意义的词,是语言中的一种清音。

史蒂文斯借助了原始诗歌的模仿功能,在潜意识、逻各斯、无意识、文化的集体无意识层面,对真正的物理意义上的太阳之不可见与不可描述的特征进行了斡旋,并成功地寻找到“红蕨”的可视意象,通过“映像和分枝,拟态的尘埃”而不是其他超语言,抵达了对“炫目的、肿大的、明亮之极的核心/熊熊燃烧的父亲之火……”的替换。

“并列未经分析的事物”的当代危机

“并列未经分析的事物”作为现代诗歌的基本技巧被确立,然而在后现代的语境中,这个技巧和手段却开始遭遇了危机。并列未经分析的事物在当代存在价值中遭到审视的一个关联的词汇是:碎片化。新的艺术,它将表象打破为碎片,以此表现出,伟大的整体只能被我们作为碎片来感知,因为整体是无法与人相协同的。当整体性、上帝死了,人类再也无法连缀起支离破碎的世界碎片,也不可能再有宏大叙事,伟大礼让给了琐碎,庄严让位于猥琐和渺小。这样,并列未经分析的事物的诗歌本意,在哲学上与碎片化的时代特征,有了深刻的对应。

当今全球化时代,时空压缩的趋势,导致“并列未经分析的事物”趋势的加速,同时,正如分层日益严酷的资本主义在诞生之初等于也培养了掘墓人,全球化的时空压缩,加快了物质罗列的速度,也加快了并置事物被拆散、重组的速度。从并置到流散,一蹴而就。这等于催化了事物之间并置和弥散(聚散之间)的速度。在伦理上,正在抵消“并列未经分析的事物”大量出现的趋势。因为,全球化浪潮导致了多媒体、数字技术、网络手段、围脖、博客、BBS……等媒介的兴盛,导致了陌生感的丧失,也导致了“幻想的消失”、“并置的日常化”,这等于也导致了人的“祛魅”、“去浪漫主义”程度的进一步加深。“祛魅”这个现象的普及化、艺术—生活同质化趋势的加快(比如这种趋势反映在音乐创作上,一首由Adele主唱的名曲《RollingInTheDeep》,就是具有71个不同人物演唱的声音加以合成而成形的混合混音效果版本),某种程度上而言等于也消弭了现代诗歌中的基本技巧“并列未经分析的事物”的合法性和严肃性。从后现代艺术的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效果来看,艺术和生活界限的消失,在上个世纪发轫,到如今已经在各个城市的双年展艺术大展、各种各样的跨艺术展览上获得佐证。比如,上个世纪,我们目睹了雕塑、表演、绘画、展览、装置、诗歌、戏剧在某种程度上的合流,各种艺术门类界限缩小,导致了更多的不同媒介的事物在一个文本、空间里出现,或者几个文本、空间里遥相呼应。过去的“系列作品”这个概念,是指同一门类的作品,比如毕加索,梵高、高更的系列油画。现在,系列作品也可以指更加抽象意义上的,比如最近一个在上海外滩美术馆举行的“从姿势到语言”展览,就是综合了绘画、装置和雕塑的艺术。

将我们时代的背景拉开,全球化作为一种改变现状的变化范式,已经成为替代“现代化”的一种话语和社会想象。显然,全球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政治或社会学问题,它同时也是一个文化认同问题,以及时间和空间跨越、重组的问题。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将这种时间与空间的混杂排列称为“时空分延”(time-spacedistanciation),他认为这是全球化的基本特征。时空分延,正是这个时代的镜像和标志性意象特征。后起的诗人也敏感地把握到了这种多元混杂和“古玩店”般错层陈列的文化特征。比如,诗人罗羽、路也、吴菀菱(台湾)的一些诗歌就相对地具有一种后现代、全球化背景下意象包罗万象、多元混杂的特征。他们的并置和离散手法已经通用、混用(在一首诗歌中,不再像类似金斯伯格大量地运用并置,而是在聚合中有离散,在文字上更加节俭)。比如,70后诗人巫昂用简约的文字,将《春天的第一天》写成了双关和子虚乌有的主题呈现,同时也戏谑化了春天和“”,用“下半身诗歌”常用的喻象和载体:“厕所”,手段是离散和聚合的混用。这种对于现代主义诗歌“并列未经分析之物”的借鉴,已经上升到了另一个造化的层面:并列和离散的相辅相成。

全球化时代对于诗歌“并列未经分析的事物”具有接受和拒绝之间的悖论(丹尼尔•贝尔曾称之为现代性的双重性羁绊)。比如:全球化造成了诗歌景观的融通和国际化,诗歌中大量并置类似金斯伯格《嚎叫》般的意象繁殖、拼贴、并置已经不再是一种奇观,而成了非常普遍之事;全球化所要求的所谓(普世价值)和地方主体性(民族性、地域性)之间,又产生不同的对概念的理解,也造成一系列误解;全球化重新塑造了时空,在新的被压缩的时空中,诗歌如何再找回时间、空间的参照,如何再在压缩中创造巨大?这种被压缩的时空,是否会在本质上影响诗歌这个基本技巧的发挥———“并列未经分析的事物”作为诗歌现代性的一种手段和技巧,正在萎靡。因为,全球化导致意象和空间的压缩,并列、并置之物本身已经日常化。

关于太阳的诗句范文3

【关键词】诗词;云雾雨雪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古诗文中有许多描述自然现象的优美诗句。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等等。自然景象是人们熟悉的场景,正因如此,诗人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个人的感觉并用某些自然现象来衬托个人的思想感情以及人生理想。在关于远古时期,我们先人对云雾雨雪何时出现的猜测进行过探究,如:

“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

――郭沫若《卜辞通纂》;在《周易》中:“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暑。”从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和《楚辞》,到建安时期曹操的《观沧海》,再到可以成为“诗的国度”的唐代,都是诗人笔下经久不衰的意象。

一、诗词中某些佳句是阐释自然产生过程

关于云雨的产生和用途在诗句中也有描述: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说到了春季,大片的云彩汇集在一起,产生飘浮在空中的水蒸气,当空气承受不住大量汇集的水蒸气的时候,就会下雨。此时的云,不管是对流云还是层状云,一般情况下都是云层较厚,含水量大,也就是在垂直方向积分含水量大,此时太阳的短波辐射不能直接穿透云层,所以陆地上看,灰黑色的云居多。冷空气在减弱的趋势中与暖空气频繁地进行着较量,既不甘退出主导的地位,也不肯收去余寒。更为此时的雨,提供了条件。由此,万物复苏的春季,天空中的云已为古人(如杜甫等)所熟知,这是一条较为准确的雨情信息。

二、诗人感官地对待自然现象

诗人从他们自己独特的角度和感观来对自然现象下定义。国际上对雨有一套分类、方法和定名,气象观测上对云的定名、特性、编码也有规则,二者之间是不一样的,如何彼此理解和沟通,应该是有意义的。对于雨,相似地有:朝雨、夜雨、春雨、秋雨、过雨、宿雨、新雨、积雨;从大小及浓度上说有烟雨、微雨、轻雨、丝雨、小雨、暴雨、倾盆雨、密雨;还有寒雨、冷雨、飞雨等等。

诗词中普遍能见到的密雨、微雨、急雨、细雨、杏花雨、小雨、飞雨等。例如:

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残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对宿烟收,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

从中可以分析:

(1)以上小雨、微雨、轻雨、细雨等雨都是属于小雨,在现代气象上,就是指雨量小于2.5 mm/h的雨。雨滴大小倒是没有明确规定,从云物理学来看这种小雨雨滴的直径一般应在0.4 mm以下。但上述几种小雨,彼此间还是有区别。

(2)烟雨或许是雨滴最小、浓度较大的雨,在诗人眼中,经常是烟雨蒙蒙,能见度较差,眼前的状态,景物忽隐忽现,朦朦胧胧,好比眼前有一层雾。这种烟雨的雨滴直径的平均值小到10-150lam (0.O1-0.015mm),它大小则是雨滴定义直径中的下界附近。

(3)轻雨、微雨、丝雨应该是在烟雨和细雨之间,可算是毛毛雨,就是雨滴小、浓度大的3种雨。它们对物体、草木、树叶只是稍微打湿,其平均直径约在150-250lam,雨量在0.2-0.4mm/h。

三、以雪为题的感情释放

中国古诗词中还有大多是以雪为题的诗篇,在诗中诗人常常以雪为背景,在描述中加入情景,把关注点放在后半段的诗词主题上,大都是借题发挥,寓情于景。下面我们只以雪等为例,剖析诗人是怎么借题发挥的。

关于雪的诗有: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农谚中说,瑞雪兆丰年。黄河流域冬天下了雪,来年庄稼会有好收成,冬雪可冻死害虫,到春天雪融后,湿润土壤,有利于春耕播种、植物生长,这是一般的说法。但农业上的丰收,其因素很多,气象上风调雨顺是一个因素,冬天的一场雪,并不能代表来年从春到秋的风调雨顺。丰收也与农业上的耕作、培育有关,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社会因素、治国的因素。所以1-2次瑞雪不一定能保证来年的丰收。

古诗中描述的北方,行走在路上很难,白天尘土飞扬,下雪天路上积雪很厚,只会下马艰难地步行。这就是北方与江南不同,江南绿树青山,灰尘较少,即使是下雪的天,雪也是细小的不大,随下随融,有雪也会是浅浅的一层。

综上所述,云、雾、雨、雪等自然现象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文人们把这些自然现象作为意象运用到诗词创作中来,一方面可以点明诗词创作的地域特征和季节气候特征,另一方面文人也可以假借这些意象来传达自我独特的某些情感,增添诗词的内涵和深度。

参考文献

[1]工岚选.中华诗词名句鉴赏[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2.

[2]黄美元,徐华英,等.云和降水物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关于太阳的诗句范文4

边建松

一、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学生真的难以接受现当代诗歌吗?

无庸置疑,当代学生中存在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宁可读小说散文等现当代文章,也不读现当代诗歌。我们中国是世界公认的“诗歌国度”,一向有写诗读诗评诗的传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我认为,有以下三方面原因:1、文体的陌生转换。语文课堂分析讲解的多是实用文,以及少量的文学性文章如小说散文,这些文章至少在文体方面的概念表述上有相近之处:中心、内容、材料、层次、用词、表达方法……而诗歌在文体方面的概念上的表述是分行、省略、押韵、意象、感情流动……加上诗坛变化多姿,风格多样,新奇之作不断,的确造成很大的阅读难度。2、学生的阅读习惯。于是对学生的阅读习惯造成冲击。其他文体是朗读,诗歌是涵咏;其他文体抓材料归纳中心,诗歌是从意象中捕捉感情流程;其他文体对语言、感情、技巧的要求不如诗歌高。3、教师的学识修养。许多语文教师对诗歌的认识是陈旧的、过时的。他们对诗歌的了解还是大学《文学概论》里得到的知识(大概是十几年前编写的吧),时代在发展,诗歌理论也在发展,而早先很多文学史又只重思想内容评价、轻艺术技巧分析。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语文教师平时对诗歌的阅读写作是不多的。因此,遇到诗歌篇目,就感到不太好掌握备课的尺度,学生学习效果如何也就不言而喻。

其实,这种情况跟学生的心理成长和知识渴求是不协调的。中学生完全可以读懂、写好诗歌,甚至包括现代派的诗歌。我举几个例子。其一是开创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兰波,16岁发表诗歌,18岁写成《醉舟》等著名诗章,20岁出版《地狱里的一季》,21岁出版列入世界名诗集的《灵光集》;⑴其二是苏联的叶赛宁,20岁发表名诗《白桦》,入选苏联中学教材,被著名作曲家叶普科琴作曲,现在又入选新教材高中第二册《语文读本》;⑵其三是奥地利著名诗人里尔克,19岁出版处女诗集《生活与诗歌》,风格兼有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的特色。⑶那么,中国呢?诗人海子19岁写出被中国诗歌界一致好评的《亚洲铜》,25岁写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已入选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第一单元第3课。⑷这些在世界上有影响的现当代诗人的年龄和我国在校中学生差不多,他们能够在这个年龄段写出这些好诗,对我们语文教师是一个不小的启示:对中学生来说,接受现当代诗歌的难度并不太大。而且我手头有一本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生诗歌选评》,发现其印数达2万册之多;⑸还有一些学生拿着徐志摩、席慕蓉等人的诗作向我请教,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学生对诗歌的喜好。

诗和心灵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诗歌能够直接地、聚焦地体现作者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情感性和深刻的启示性;诗歌又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能够巧妙地宣泄感情发生、延续、收结的流程,对学生有天然的感召,因此诗歌容易被学生接受。假如我们语文教师能够让学生明白诗歌的文体特点,改变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教师自身的修为,指导学生读诗、写诗相信不是一件难事。这在语文教育界集体重视文学教学的今天,重视学生心灵教育的今天,也有莫大的意义。

二、一点来自自身实践的体会:感知语言、分析内容、领悟技巧

我是一名诗歌爱好者。大学时是校诗社社长,毕业后参与组织跨地区民间诗社——绍兴龙山诗社,在公开报刊发表诗歌和诗评近80篇(首)。平时常阅读和写作诗歌,从自身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学习诗歌,必须做到能够感知语言、分析内容、领悟技巧。如果没有对语言敏锐的感知能力,没有对内容深层次的把握能力,没有对技巧独到之处的领悟能力,就不能使自己学有所得,学有所用。那么,怎样尽快有效地指导对诗歌只有粗浅认识的学生,使他们有个比较实用的学习诗歌的方法呢?我从文本阅读的角度,站在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的尺度上,在课堂教学中按“读熟/感知——读懂/分析——读透/领悟”三个步骤指导学生学习诗歌,务求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也能够按此模式自学诗歌。

读熟——感知诗歌的格律和分行。

优秀诗歌十分讲究音乐性,席勒甚至认为“诗里的音乐在我心中鸣响,常常超过其内容的鲜明表象”⑹。旧体诗有格律,讲究押韵,讲究对偶,学生容易感受到诗歌的音乐性。但很多学生有误解,认为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是没有这方面要求的,更有学生对诗歌格律的认识是模糊的。为了使学生对诗歌有更多的认识,我结合课本有关内容,介绍了世界诗歌发展的基本趋向——从格律诗转到自由体,外国20世纪前的许多诗歌是格律形式出现的,如雪莱、拜伦、普希金的诗歌大量的是格律诗。在此基础上,我向学生介绍了停顿、押韵和分行的常识,帮助学生朗读和理解诗歌。

要朗读好诗歌,除把握全诗的思想感情,还要处理好诗句内部的停顿,把握好诗句的感情节奏。如《就是那一只蟋蟀》,句式整齐匀称,节奏鲜明,读时会感受到适应思想内容的需要而产生的优美韵律。这是因为作者流沙河以语义为单元作有节奏的停顿来组织诗句。好的译诗也会注意到语种的区别,尽可能把格律的形式翻译出来。“以顿代步” ⑺是最常用的方法(即以语义为单位的自然节奏的停顿代替外国格律诗的“音步”)。《致恰达耶夫》原诗每一行分三个音步,译者戈宝权处理为每行三个停顿,加强译诗的节奏感,略举几例:

并不能长久地/把我们/欺诳

也已经像梦、/像朝雾一样地/消亡

我们/忍受着/期望的折磨

等候那/神圣的/自由时光

现在我们/为了荣誉献身的心/还没有死亡

通过朗读的比较学生发现,句内按语义节奏停顿的效果比按词语节奏停顿要好,气韵流转,情感呈自然流动状态。

关于押韵,我着重让学生整体读诗的基础上理解不同韵脚对内容的影响。不少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能够体会出不同韵脚的美感效应:如《致橡树》中押己、藉、仪、起、意、霓、里、地等字的“i”韵,显得绵长、细腻、清脆,有力地表达出爱情中的女性的感情;如《致恰达耶夫》中押亡、样、芒等字的“ang”韵,显得铿锵、悠远、深沉,表达对自由的渴求以及对未来必胜的信念。这些韵脚都很好地为思想感情服务。

不少学生认为诗歌一句一行,对如何处理分行没有什么要求。为了避免误解,我以《大堰河》中的一句为例:

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

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

这里分行一是合乎每行内部的停顿(每行顿三次),二是合乎感情节奏(两行安排为一行,读起来太拗口,影响抒情速度)。这样,学生强化诗歌朗读获得朗读技巧的同时,也体会了诗歌的感情节奏,很好地为分析内容和领悟技巧作准备。

读懂——分析诗歌的情感突破口。

诗人平时肯定积累了许多情感,受了某个契机,有了情感突破口,才演绎成章。这就是“灵感”。情感突破口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一种事物,可以是一次经历,可以是一个念头。正如瓦雷里所说:“一个意外的事件、一个外界的或内心发生的小事:一棵树、一张脸、一个‘题目’、一种情感、一个字就能触发人的诗情。”⑻

从诗歌创作规律来说,突破口跟作者的写作情感状态密切相关。郭沫若写《女神》即是一个很好的证明。郭沫若“长期郁结的民族感情、个人激愤,便在惠特曼粗犷的民主主义诗歌的启示下,找到了喷火口。”⑼如果不是一次被捕,一场大雪,艾青的《大堰河》恐怕会是另一番味道,而兰波的名诗《元音》和马雅可夫斯基的代表作《穿裤子的云》,完全是一个异想天开的意象。作者找到了突破口,强烈的感情才找到一个泄口,喷涌而出,才写成诗歌。

突破口不仅成为倾泻感情的源头,还有深化思维延伸情感的作用。因为诗人最初的思考毕竟还较粗糙表浅、不够成熟,随着突破口的发现,情感在不停地流泻中会不断地自我调整,不断地开拓出新的领域,进一步深化已有的体验和感受。

一个理想的突破口往往是“诗歌的核心和灵魂”⑽。如果阅读时找到它,意味着阅读思路从混沌到有序,为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础。理顺突破口与诗歌情感的关系,可以使学生对诗歌创作的规律有一个粗浅的认识,有助于对诗歌文本的读解。普希金正是因为对恰达耶夫写作,而恰氏又是对普希金的自由思想有着深刻影响的人,理解这一点,学生可以更深入体会其诗对自由的感情流向:幻灭——期待——号召——展望。艾青正是因为雪,想到了大堰河的凄凉身世,从而引起对她的怀念、追忆乃至歌颂。

我在诗歌教学中,坚持把握情感突破口和诗歌蕴涵的整体情感的关系,采用“抓突破口——理感情流程——析思想情感”这一主线组织课堂结构。这样训练一段时间,学生已能够独立分析。如舒婷的《致橡树》,先抓突破口,是借用木棉对橡树的倾诉,其实质是女性对男性的倾诉,然后指导学生再阅读全诗认识,发现其情感流程是由反到正,其情感内容是女性对爱情渴求平等的观点。

读透——领悟诗歌的艺术表现技巧。

为了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有才华的诗人都在不断创新,于是出现了内容和技法上新颖别致的文本。可以说,诗歌是最具有创新意识、最需要创新意识的文体。当然,内容上的创新比较容易接受,但技法上的创新则不好把握。不少学生接触过诗歌,常常有这种困惑:读了诗歌,也有点感动,可就是不知道这份感动是怎么来的。尤其是接触到像威廉斯(美国意象派诗人)、西川(中国当代优秀诗人)的作品,简直就找不到阅读的法门。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向学生讲授诗歌艺术表达技巧的问题。

技巧是为内容服务的,如果只是为技巧而技巧,为艺术而艺术,是不适当的。诗歌技巧归根到底是为更好地表情达意的。我们现行教材(如老教材第三册诗歌单元),说到抒情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抒胸臆,一是借景(物、境)抒情。这给我启发:分门别类也许可以说是最好的指导方法。从诗歌表情达意的角度,我粗浅地把上两种方法归纳为一重语言形式一重语言效果,并且和中学有关的修辞方法联系起来,形象地表达如下,使学生可以具体操作:

直抒胸臆:呼告、排比、反复、对偶(重语言形式)

借景(物、境)抒情:比喻、拟人、暗示、象征、对比、省略、变形、反讽(重语言效果)

如《大堰河》排比、反复的运用,不仅使语言形式整齐有致,具有美感,读来朗朗上口,也强化了诗段的整体内容,有利于联想的顺利开展。《致橡树》比喻、象征、对比、排比的运用,使语言整齐的同时也突出了借物抒情的效果。对现代派诗歌中暗示、变形、反讽等难度较大的技巧,学生虽无运用的必要,但了解一点,对阅读诗歌不无益处,我就借海子的一句诗“起风了/太阳的音乐 太阳的马”进行了分析例示,强调现代派诗歌的体验性、独异性和综合性更强,指出此句诗采用了省略、比喻、拟人、暗示等技巧,如把“风吹起来有声音、有速度”这个道理省略去了,而这声音是太阳吹奏的,风在天空运动好像马儿奔跑……学生感到分析现当代诗歌既有难度又有思路可循。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很多技巧是从诗人自己的经验中领悟出来、创造出来的,如艾青本来是一个画家,在《大堰河》中就凭借画家的眼光观察事物,体现在诗歌中就善于运用色彩、善于捕捉瞬间的动态,对这种出自自身经验的技巧,如果学用一致,将给学生莫大的收益。

为了加深学生印象,培养学生分析鉴赏能力,结合自己对现当代诗歌的感知、分析和领悟,我还编写了一组短诗赏析,投稿后有几则在山西《语文报(高中版)》发表。下面再胪举刚写的一例。

鹰·雪·牧人

[中国]昌耀

鹰,鼓着铅色的风

从冰山的峰顶起飞,

寒冷

自翼鼓上抖落。

在灰白的雾霭下

飞鹰消失,

大草原上裸臂的牧人

横身探出马刀,

品尝了

初雪的滋味。

1956、11、23

[赏析]

昌耀(1936——1999),青海诗人,被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韩作荣先生称作“诗人中的诗人”。本诗是他的早期诗作。

诗人善于写作中国大西北的粗犷剽悍的人文景观。本诗思维触觉敏锐,捕捉到能够象征这种人文景观的几个意象,“鹰·雪·牧人”,展示辽阔空旷的活动背景。本诗还善于在动态中把握意象的特征,鹰飞、裸臂牧人横身探出马刀,增加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伴有较实的人情味。全诗用冷色为主,铅色的风,白的雪,灰白的雾霭,白闪闪的马刀,但凛冽中自有生命充沛的豪气,反衬出豪壮雄浑的西部气质。昌耀认为真正的好诗“不可能靠纯粹的技巧取得”,“能使灵魂震撼的,还必须是灵魂的力,其获得的既是历史的积淀,也是灵肉的体察”。昌耀的艺术观可以作为本诗的最好诠释。

三、一句被事实证明的鼓励:“你可以写出好诗!”

对中学生要不要写诗这个问题,许多教师肯定会回答:到现在为止,高考一次也没有考过诗歌写作。言外之意是,学生不必要写诗。当然这样并不能说明中学生不可以写诗。真实情况是:许多语文教师本身对诗歌理解不深,既没有阅读经验,也没有写作实践,从而使诗歌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导致学生在诗歌阅读写作上“营养不良”的状况。

许多作家是从爱好诗歌逐步走向文学的殿堂的,还有许多作家在作品中援引诗歌。如我敬佩的作品充满人文关怀的山东作家张炜、我省《东海》杂志编辑王彪……有中学生时代就在《语文报》发表诗作、如今活跃的“70年代作家”邱华栋、小海、朱文……张炜小说中的不少诗歌是他根据小说情景亲自创作的。尤其是我正在阅读的陀斯妥也夫斯基的作品中,发现有大量的前代诗歌被他引用,无论是有名的还是无名的。⑾诗歌增加了作品的情调,推动情节的发展,挖掘出了人物的内在品性。诗歌还潜移默化中在提炼语言的简洁、营造场景的氛围方面起了作用。因此,我认为,中学生写诗益处不小。经过教学实践,我还发现:如果指导得法,中学生可以写出好诗!

我分“揣摩——挖掘——联想——修改”四步进行模仿写作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我先根据情况选用一些便于分析、可以模仿的诗歌印发给每一位学生,以扩大阅读量,加深对课本诗歌内容和技巧的感知,多方提供可以揣摩的范本,再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大家写诗,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这时教师如果自己对学过的诗歌进行仿作,对学生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如《大堰河》一诗,我就针对排比这一手法进行模仿,写了《乡村景物》。该诗表达的感情是对乡村的怀念,因为“我”是从乡村出生成长的;感情突破口是题目,即具体的情景描绘;模仿的对象是《大堰河》的排比手段。并且把自己模仿过程告诉大家,让同学们体会:一揣摩原诗(《大堰河》)内容(暂略去)技巧(排比),二挖掘自身丰富的经验(乡村生活)中找动情点即感情突破口(乡村景物),三抓住感情突破口进行联想和想象(有关乡村的具体景物以及活动),四修改使诗歌内容集中情感强烈。

乡村景物

边建松

假如我能忘掉乡村景物

也将忘掉躲在阴影里看守樱桃树鲜红簇密果子的孩子

也将忘掉盛开白花的香檀树下拔香艾草的孩子

也将忘掉攀爬潮湿短墙在粗糙阔叶间摘无花果的孩子

关于太阳的诗句范文5

寻觅春天的踪迹作文一

已经进入三月,可迎面吹来的风却令人赶到丝丝凉意,完全不符合春天的风格。于是,我走出家门,去寻觅春天的踪迹。

一打开门,就看到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不同的是,人们身上的衣服愈来愈少,愈来愈单薄。人们再也不找有太阳的地方了,而是在阴凉处兴致勃勃地聊天。干活的工人尽管只穿一件汗衫,可还是热得满头大汗,偶尔站起身来,跟清凉的风扑个满怀,很是惬意。哦!我找到了,春天在人们身上!

信步走到小溪边,小溪里已经冰雪消融,溪水哗啦啦地流着,雪白的浪花唱着 歌儿欢乐地奔向远方。透过清澈的溪水,一群一群的鱼儿快乐地游涞游去,像小孩子一般嬉戏打闹。捧一口清凉的溪水,啊,好甜!噢!我发现了,春天在小溪里!

溪边有几棵刚发芽的柳树,我靠在树干上,闭目养神。柳条一飘一飘的,偶尔落在额前,仿佛在和我打招呼,痒痒的。睁开眼睛,眼前是一片耀眼的绿色。呵!我懂了,春天在小树上!

躺在五颜六色的鲜艳的花丛中,顺手摘几朵不知名的小花,嗅一嗅,恩,好香!各色的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在我身边舞蹈,给这花丛增添了几分仙境般的美。哈!我明白了,春天在花丛中!

春姑娘是一位催生大使,碰碰花,花开了;摇摇树,树发芽了;唤一声鸟儿,鸟儿飞回来了;和小溪打个招呼,小溪唱起了歌儿。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是充满活力的,充满绿色的。

冬天过了,什么都变了,这就是春天。

寻觅春天的踪迹作文二

瞄了一冬,看够了铅灰的天,银白的雪,枯黄的叶,心里充满了幻想,春天该是怎样的?

终于,迎春飘香了,柳芽泛绿了,雁群北飞了,我卸去沉重的冬装,欣然踏出户外,循着春的足迹一路走下去……

今年的春天,我觉得是个生平以来最美的春天。人们都说“江南美”可我到江苏已有三年多了,总没有“江南美”的感觉。只知道那里看不到群山连绵,看不到绿树成阴,看不到流水潺潺。但是,在我心目中,今年的春天特不寻常。是啊!可能是太思念家乡了,把它当作了家乡的春天,也可能留恋这个地方。在这里已经生活了整整三年,在这三年里,我渐渐成熟,渐渐了解了江苏人民的风俗,感受到了他们真执的友情。召集要回自己土生土长的家乡了,我心里才涌起一片激情。

我想快回老家了,到外面看看想想有没有值得留恋的地方。上一年,我和同学到城外的一个湖去金鱼。这个湖叫“天泉湖”听说这湖隐藏了不少惊人的故事。我同学陪我去金鱼之后,她去南京了,我很想念她,于是重新漫步“天泉湖”。

春天的天泉湖,真是说不出的迷人。湖边,妩媚多姿的垂柳飘起嫩绿的长发翩翩起舞,轻轻地从我眉头拂过。它们尽情地舞着,好像在炫耀春天对它们的抚爱。小草这时也晃动着纤细的胳膊,好像在向春天问候。野花开得很美,一簇簇、一丛丛,一阵风吹来,花同、儿在绿叶中时隐时现,好像是调皮的小姑娘在眨着眼睛。

天边,翻飞着几只漂亮的风筝,草坪上奔跑着几个放风筝的孩童,红红的小脸迎着初升的春阳。他们告诉我:“你看,春是蓝色的,蓝色的春属于我们!”抬头看时,真的,春是蓝色的。纯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蓝白色的祥云,恍惚间,那祥云已把你托起,升腾,飘然飞入一个广阔无边的天上人间……

微风梳理着我蓬乱的头发,细雨滋润着渴的心田,我忽然顿悟:江南的春是美丽的,美的就美的在她的多姿多彩。但是,慵懒的人是永远不能领略到这样的美,如果你勇于投入春的怀抱,用心地去爱春,惜春,那么你就会发现:遐想不再缥缈,灵魂逐渐丰满,春才有了澎湃如潮的活力与生气。

寻觅春天的踪迹作文三

春天是一年四季的开始。从春天到夏天到秋天再到冬天,一年又一年这样周而复始,始而复周的重复着,重复着……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每当挨到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季节-----冬,我都会想起这句话,急切盼望春天的到来。

我爱春天。春天万物复苏,小草也越发变得葱绿了,到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远处看时感觉嫩绿嫩绿的,而走到近处时,却看不出一点儿绿。这大概就是韩愈所说的“草色遥看近却无”吧!

我爱春天。春天代表着绿色,绿色却又代表着生机与活力,代表着旺盛的生命力,代表着春天的来临。

关于太阳的诗句范文6

遇见荷,遇见有关荷的一切,我知道,千山万水总有一份牵挂与思念。

看荷,在正午

那一年越过重重群山来到黔西南安龙,最急切想去邂逅的是招堤,是招堤的荷塘。

一路问着去的路径,当杨柳依依,当正午的阳光无遮无拦地给一切明目的光影,走近,一片绿意。深深呼吸,有清香;放眼,看不见尽头的翠叶田田。

正是荷花盛开的夏季,在荷塘里的桥径上漫无目标地闲走,不怕迷路,不怕耀眼的阳光,那满满的绿,那交织着夏虫的鸣叫,那随微风轻轻摇曳的花朵,还会担心什么呢?

想起“诸神静默”这句话,想起那些关于荷各种各样的文字词句,最后什么都不想,大美,很多时候,是语言文字描绘不尽,书写不完的动人心魄。

多想待到夜晚再离开,我想在月色下在荷塘旁的半山读书亭里,轻轻地诵读《荷塘月色》,一如当初第一次知道的那样,有一颗简单明澈的心。

路,在您离开后,自己走的更多,又似乎每一次步伐都是在您的注视下落下。虽然千山万水,虽然时空辽阔,但是,母亲,我所有的游荡不过都是在慢慢,慢慢填满失去之后的空白。我固执地认为,您留给我的是一个长长的论述题,需要不断地书写属于我当交给您评阅的答卷。

在招堤有不尽的荷叶花朵相伴,什么都不想,心就空出来一大块地方,那不是空落落的寂寥,那是一种可以微笑,可以释然的轻松惬意。

正午阳光下,荷塘的景色是热闹下的清凉。淤泥可以蕴育出如此清逸的植物,那么,再耀眼的阳光也只是背景,所有的喧嚣,所有的躁动,也不过越发衬托出荷塘此刻的安宁。

看荷,在雨里

大学时代的花溪公园,还是一个自然亲切的地方。公园的一角有一个不大的荷塘,长满莲花。莲花也是荷花的一类,花朵花叶娇小罢了,那种娇小也有一番风情,莲叶平平地贴着水面,花朵浮在叶面之上,很安静,很自在的一种存在。

和室友尤其喜欢在雨季里去公园里那一处荷塘发呆。

几个人撑着伞,就算鞋面裤脚被溅落在地上的雨水打湿,还沾上细细小小的泥土,但是却很少放弃雨天里看荷的机会。踩着地上的雨水,沿着泥泞的小路向荷塘走去,当雨水敲落在莲叶花朵之上绽放水花,我们看到在雨中孤寂的荷塘,它们何尝不是遇见年轻却似乎有着无尽心事的我们。

我们一路上会嬉笑,但是在荷塘边上,就会找不到话。伴着雨滴跌落在伞面的声响,每个人静静地望着荷塘,想着自己的心事。遇上雨大的时候,就到荷塘边上的六角亭里躲雨,依旧可以望着亭外的荷塘发愣。

这样的经历,有很多次,似乎成为大学时代夏季雨天的固定节目。若干年之后,四散的我们曾经相聚过一次,有人唱起《那些花儿》,我想到了那些陪伴我们在雨天发愣的花儿,它们到哪儿去了?是不是也像我们散落在天涯?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可以不言语的时空,有一样可以寄托的物件在那里伴着我们静静不语。公园里的那片荷塘,在今天是不是只能够存在于我们的心田?又或许,我们已经遗忘了可以长时间面对只有雨声的时光?

当繁忙成为是否具有社会价值和位置的标杆,那种静谧成为奢侈,成为一种遥想,成为一种怀念以及纪念,纪念,我们有过却已经遗落的美好时光。

看荷,在初秋

“留得残荷听雨声”,觉得是《红楼梦》里最能够体现黛玉脾性的一次话语。原作者李商隐,一生也充满孤寂与郁郁寡欢。那种彰而未显的清寂落寞,就当写出这样直指人心的诗句。

去花溪路上的董家堰有一片荷塘,紧挨着花溪河,秋天到这看荷,没有公园游客的打扰,夏季过去已经没有到这儿避暑纳凉人群的嘈闹,这是贵阳近郊看残荷不错的地方。

初秋的贵阳,阳光金灿灿的,但是近傍晚已有凉意,这个时候去董家堰看荷,又是另一番景象。

荷塘里,荷叶已经开始衰败,未采摘的莲蓬重重垂立着,偶有几朵晚开的荷花还在晚风里轻摇。这片即将谢幕的灿烂,只是传递一个简单的规律,四季循环,花开花落,是再自然不过的轮回,不要因为这一季的落幕,而忘记明年花季的相约。

遇上雨天当然是极好的,你可以在荷塘中心的竹亭听着雨声,带上落寞,于千百年之后与李商隐相遇;也可以隔着雨帘,看着荷塘,想着“病树前头万木春”,明年的荷塘又将是一片绚烂。

这个时候,最应该的是有一个可以携手的同伴。或许人生难得的不是辉煌时在你身边的人,而是能够与你一起看衰落、面对孤寂的那个人。

尤其喜欢近傍晚时到这里,太阳的热力减去已经滑落在山边,余晖给残败的荷叶镀上灿烂的光,为数不多还屹立的几朵荷花也有了炫目的光彩,荷塘里的水因为少了荷叶的遮挡泛着盈盈的光。这个时候,风是凉的,荷塘还饱有的生命力用别样的方式呈现。

可以孤寂,但是要相信,生命的每一段都是一种精彩,都是一道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