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字词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字词教学

字词教学范文1

在以往教学活动中,我们普遍存在重分析课文内容,轻字词教学的现实,特别是高年级字词,大都只是注注音,朗读几遍,组词,甚至教师只是明确读音,课下学生练习而已。即便中考提到应掌握书写多少汉字,大部分都是为考试做各式各样的突击练习,师生态度都是轻视的。在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一旦走上社会,字词印象不深,不牢,提笔忘字的现象比比皆是。

为了提高汉字的生命力,展现汉字的魅力,传承中华的传统文化,我结合十几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认为字词教学应注重五个结合:

一、字词教学与“说文解字”相结合。《说文解字》是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别声读的字典,反映了上古汉语词汇的面貌,还蕴涵着丰富的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科技、方言、俗语方面的资料,历来奉为文字训诂之学的巨著。作为语文教师,书架上常备此书必能获益匪浅。汉字是形音意的结合体,教师讲解这个字的本义,解释字形与字意或字音之间的关系,或者讲一讲与词语有关的文化知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写错记错的几率就降低了。

二、字词教学与“咬文嚼字”相结合。生活中处处有汉字,从大街林立的招牌标语到电视中铺天盖地的广告,从流行音乐到电视新闻,字词无一不在。我们可以培养学生养成“咬文嚼字”的习惯,从招牌中寻找错字,从字幕上寻找别字,“咬书咬报咬刊,咬天下该咬之错;嚼字嚼词嚼句,嚼世上耐嚼之文”。当学生们兴奋的告诉你洗“涤”区”再不是洗“条”区”,入场“券”不再写成入场“卷”,某位主持人都发生口误把“挫折”中“挫”字四声读成一声的时候……在纠正错误中体会到掌握文字的乐趣,字词的教学就事半功倍了。

三、字词教学与口头作文相结合。。学生的词汇量少,词句贫乏,如果他积累的词语多了,脑海中就能形成一个词语小仓库,在说话中学以致用,语句自然就更为流畅和生动。字词教学可以与口头作文相结合,在了解字词含意之后,围绕几个词语说一段话,编一个小故事。在一个个巧妙的构思中,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还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四、字词教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时代在发展,社会领域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之息息相关的汉字也不断更新了内容,注入了新鲜血液。“”字的新含义,“三聚氰胺”的新闻,“给力”的“正能量”……这些内容聚焦了热点,激发了学生兴趣,拓展了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对“火星语”利弊的讨论,规范学生网络用词用语。

字词教学范文2

大修订“新”教材中,原来课文后面的“读读写写”被删除,“基础训练”中的字词练习内容被现在的“积累·运用”中的“读一读背一背”取代。可以说,单从教材呈现形式来看,几乎看不到原来字词练习的影子。对使用惯了“老”教材的一些教师来说,字词练习内容的“取消”似乎是一件不可理解的事情:“小学语文,字词的学习是基础,取消字词练习,语文还教什么呢?”

这的确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较大的一种改变。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忽视字词教学的现象,抑或是教师家长在课本以外,四处寻找用于字词练习的材料,对教材做补充处理。

一种矛盾现象这里所说的字词练习,主要指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的辨析,同义词、反义词的辨析,以及组词、选词填空等练习形式。作为练习形式,上述几种类型有其存在的理由。那么,为什么要删减这些内容?问题出在哪里呢?请看下面的现象:

1.为了考试的需要,师生投入大量精力、时间去做这样的字词练习。老师、学生甚至家长一般都认为,只要练习到位,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机会比较大。

2.在习作或口语交际中,不注意字词错误的纠正。在习作中,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对篇章结构等“写法”的教学方面,对字词应用这个基础环节反而忽视。这种现象的集中表现是不纠正习作中的错别字及运用不恰当的词语。

仅从上述两种表现,可以看出一种矛盾现象:一方面,单在认知领域,我们极为重视字词教学;另一方面,在综合的应用领域,对字词的准确应用却又很不重视。这也许是语文考试重认知、轻能力轻应用的倾向对教学工作起到不良导向作用的结果。

矛盾的背后

为了更清楚地认识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字词学习进行心理学的简要分析,从中透视其矛盾所在。我们可以把字词的学习粗略地分为三个类型:

第一个类型是对字词的知觉学习。即在视觉与听觉上,对字词做出辨别。反映在练习上,有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的辨析。第二个类型是概念的学习。对(字)词的内涵和外延做出辨别。反映在练习上,有选词填空、组词、近义词或反义词辨析等练习形式。

第三个类型是应用的学习。如原理的学习: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并加以运用;问题解决学习:人类的所有文字都是概念,所以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始终离不开语言符号的参与。

这个分类虽然十分简单,但我们仍可以通过它,来判断目前所存在的字词教学问题:

1.从学习测试(如考试)的实际情况看,前两种学习类型的测试多且标准明确,后一种学习类型的测试少,有些标准无法量化。如在习作中,词语运用得是否恰当,往往难有确切答案。由于缺少统一标准,对词语实际应用的检验受到忽.视。

2.试图以知觉与概念的学习来代替应用性的学习。这种倾向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如果学生能够充分地对字词进行知觉辨认与概念辨析,学生就能获得对字词的充分把握。这其实是一个误解。学生最终把握字词,必须通过听说读写等实际应用的环节,知觉辨认与概念辨析,只是字词掌握的一个方面。

3.误把考试题型当成了训练类型。目前字词练习的许多形式(如本文前面列出的一些形式),是一种检测题型,它们是用于测验学生对字词的掌握程度的,是用于测验的,严格说来,它们不是主要的练习形式。从学习迁移的角度来说,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学习的可迁移程度很小,所以,似不应把检测题型当成主要的训练形式来使用。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目前的字词练习,只是字词教学的一个方面,并且是很小的一个方面。如果为了适应考试的题型,把大量的精力用于这些练习,在教学的精力分配上是不合算的。

解开字词教学的疙瘩

我们认为,人教版小学语文大修订教材的处理,其本意并不是要削弱字词教学,相反,它力图摆脱为了应试而进行的低效率训练,使字词教学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要适应字词教学的这种变化,其基本途径应是以应用促认知,把应用和认知结合起来。具体到实际教学中,我们建议关注以下方法:1.加强习作评改中的字词纠错。习作是对字词的具体应用,忽视习作中的字词纠错,等于放弃了对字词应用的检验。重视“认”“辨”,忽视“用”,未免有些本末倒置。

2.在阅读教学中,多做成段的听写、多做笔头复述。成段听写与笔头复述,是发现学生字词掌握真实情况的十分简洁的做法,通过这两种手段,我们可以发现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字形,是否真正理解了词的意思。其简洁之处在于,听写之后,学生可以自己对照课文找出问题;既使在创造性的笔头复述中,课文原文也给学生的遣词造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字词教学范文3

【关键词】 兴趣 方法 书写

字词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这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很清楚的问题。可是,尽管我们想了很多去攻破这一重点,效果还是不太理想,学生出现的错别字还是那样多,说明了字词教学的有效性不高。字词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低年级没有掌握好字词,以后的语文便会很难开展,所以我们必须切实抓好低年级的字词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激发兴趣

字词本身是枯燥的,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比较消极和被动。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束缚思维的发展。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玩中学”,让我们的字词教学便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了。我们可以从两个方法尝试。

1.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创设生活化情境。将识字内容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构建一个开放自立的课堂,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我在家里贴字卡》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现家具的摆设,把学生带进生活场景中。再如教“尖”字时,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什么东西是尖的,再让学生说说“尖”的东西有什么特点。这样学生便很容易记住了“上小下大”就是尖。

1.2开展好玩的游戏,激发兴趣。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玩乐,喜欢表现,加之年龄较小,能集中注意力听讲的时间很短暂。因此,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不同的新鲜好玩的、喜闻乐见的游戏来刺激他们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字词,使枯燥的识字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使学生在自然而愉悦的状态下学习,有益于开发孩子的智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我们在教学中常见的识字游戏如下:夺红旗、找朋友(为生字宝宝找各种各样的朋友,如拼音朋友、词语朋友、反义词朋友、近义词朋友、形近字朋友、同音字朋友)、生字开花(一个字根,带出一串相关的字,如:青:请、情、清、晴、蜻),我来当医生(易读错、写错、多音字乱用、):字型小魔术(利用学生学过的汉字通过加、减、换、添一笔、减一笔等方法帮助学生记住生字的字形。)、编字谜、编顺口溜;遇到难写的字,教学生编、背顺口溜,效果不错。例如:“乌”鸟儿没有了眼睛,眼前一片乌黑。

其实我们老师就是魔术师,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班级的特点,或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创设出更多的帮助学生学习字词的游戏。

2注重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如果让学生被动、机械地记忆,学生很快就会厌倦,只有在识字过程中让学生逐步掌握识字的方法,形成独立识字的本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识字,体验成功的快乐,才能让学生的兴趣持之以恒,让单纯的兴趣变成学生的一种心理满足,形成学习的内驱力。因此,在识字教学中,除了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外,还要适当渗透一些识字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识字能力。如在教学《保护庄稼好卫兵》这一课,课文中有很多形声字,如:情、请、晴、睛,可以告诉学生声旁表音,形旁表义,学生很容易能记住他们了。在教《合在一起成新字》时,文中的生字都是会意字,这些字体现了汉字本身的一些构字规律,可引导学生学习字音和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然后再根据这些方法去认识其他会意字,平时多注意引导学生逐渐领悟,使成为识字的一些方法,除此之外,还要时常提醒学生,遇到不懂的字要多查字典,或者问老师同学或根据图画,以及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猜测等技巧,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识字的好习惯。

3扎扎实实抓书写

当学生掌握了字的音、形、义后,不认真写还是不行的。有错别字的原因之一就是写字时只动了手,没有做到眼到、心到,写字就成了机械的任务,收效甚微。所以要指导学生认真书写。写字能促进辨认字形的精确性,并加强对字形的记忆,提高识字效果,使识字和写字相互促进。字词识记需要不断复习才能巩固,每学完一课,我都会要求孩子做好听写本课生字新词的准备,对于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要求人人过

字词教学范文4

关键词:字词教学;工具书;说文解字

字词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任何文本的理解、鉴赏、体验和感悟,最终都应该以词语的理解为基础,而任何思想感情的表达、写作能力的提高也离不开词语的理解和运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三个学段的阅读目标中,都要求“能借助词典”“结合或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及自己的积累、推想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因此,教师应根据课标要求和文本的特点、学生理解需要,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理解、积累和运用词语的能力。下面就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大道至简――运用工具书理解字词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目标中就明确要求,能借助字典词典“理解生词的意义”。查字典是理解字词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也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途径之一。我在执教《渔歌子》一课中,对“不须归”中“须”这个词的理解的时候,是这样教学的:

师:“不须归”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

生:不想回家。

生:不用回家。

师:在字典中,“须”的解释有三种,你认为在这里应该选择哪一条更准确?

生:第二条,须要,必要。

师:把它带入词语中,不须归就是――

生:没必要回家。

师:可见理解词语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解释带入词语中,这是我们在查字典理解字词常用的方法。

从以上案例来看,查字典的方法不仅仅使低年级学生在识字教学中发挥着作用,对中高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同样具有意义。这些词语相对来说带有一个关键字,这个关键字在整个词语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这个关键字眼在理解上往往容易发生歧义,对于这个字的理解如能准确掌握,往往整个词语的意思就迎刃而解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运用查字典的方法,引导学生直接查找,并联系上下文从中选择相关意思,加以理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这也是在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二、意由境生――创设情境理解字词

情境教学法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它不仅仅是用于课文内容的讲解理解,也不是仅仅表现为多媒体音乐的渲染、影像的呈现,准确地说是一种教学活动的组织,一种对文字的外显。这样的教学手法,有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运用自己的体验来理解和运用词语。例如,在教学《科里亚的木匣子》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小伙伴们围着科里亚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对于这个词语的理解,光通过工具书(例如小学生使用的字典)的查找,学生具体理解和感悟,因为“嘴”“舌”二字都被赋予了引申义。这种情况下,我运用了情境创设法来帮助学生具体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义。

师: 科里亚左挖挖、右挖挖、前后都找遍了,就是没有找到匣子,他心里可真是疑惑极了。小伙伴们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生: 科里亚,你会不会记错了?

生: 哎呀,科里亚,也许法西斯把你的木匣子挖走了。

生: 肯定是你记错了,现在找不到了吧?

生: 木匣子可能长了脚偷偷跑了。(众笑)

……

师: 是呀,小伙伴们纷纷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有关心、有担心,也有善意的嘲讽,你一言我一语,这样的情境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

生(齐):七嘴八舌!

以上的案例看出,可以用创设情境法来理解的词语大多出现在写景、状物或渲染某种场景的课文中,本身就有情节性、情境描述性,而且这些词语具有形象性特点,适合于学生通过表演,或者是老师教学组织再现出来,学生是否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真切地进入那情那景中去,是能否理解该词语的关键。很多名师都擅长运用这种方法,比如于漪老师用自己的神采奕奕的精神状态告诉孩子们什么是“饱满”,于永正老师组织几个孩子上台表演小稻秧,理解什么是“争抢”,这些成功的案例在向我们传递这样一个信息:语文是靠丰富的词汇,体现其形象性的特点,在教学中挖掘词语中生动的意象,展现在课堂上,会让我们的语文学习具有更多的生活气息、人文气息,让课堂活泼起来,生动起来,轻松起来。

三、说文解字――运用造字的规律理解词语

中国汉字是极具魅力的,音形义的结合是其有别于拉丁文等其他文字的重要特点。这应该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对汉字的由来构成做了科学的解释,这些字虽然在岁月流转与文化传承中在音、形、义方面有了一些变化,但是我们依旧可以从中找到教学的契机。在教学过程中,只要能抓住汉字构形本身所具有的客观理据进行分析,往往能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例如,在教学《白杨》一课中,学生对“边疆”中“疆”的写法比较容易错,尤其是在书写中容易把“弓”字旁下边的“土”丢失,还容易把“疆”与“僵”“缰”混淆,但是借助“说文解字”的思路,观察字形,我们可以找到字词理解的教学切入点。下面是我对这个字的教学流程:

师:看,先写左边的一个弓,这可不是打仗用的弓箭的弓,而是古代丈量土地的丈弓,所以下方有一个土字,右边由三横和两个田字组成,代表田地之间有界限划分。所以这个疆字,就是丈量土地,划分出区域界限的意思。我们可以组成哪些词?

生:边疆、疆土、疆域。

师:(出示新疆的地图)在我国大西北幅员辽阔,古代被称为西域,自古为我国固有领土,曾经多次受到外国侵略者的入侵,1884年,清政府收复边疆之后,在这里设立了一个行省,因为这片国土重新回归,所以改称这里为“新疆”。

以上的教学,教师把“疆”字的造型,通过说文解字的办法进行了一一分析,这种庖丁解牛式的解析,使得学生关注到了易错的部件,教师又借助汉字的表意功能,对这个易错部件“土”的含义进行了解析,达到了形近字区分的教学目的。同时,教师并不满足于此,在学生组词“边疆”“疆土”“疆域”之后,出示了新疆的地图,解释了“新疆”这个名称的由来,为下文学生理解父母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意义设下铺垫。

这样的字词教学,通过字理知识的分析,能够充分挖掘字本身蕴含的教学资源,将原来看似相对独立的书写、析义、读音等各项知识点的学习相互联系,进一步整合,构建成完整的有机联系的学习系统,并使得字词教学不仅扎实有效,更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了促进作用。

四、纵横捭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这是我们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尤其在中高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应作为学生着重掌握的语文学习方法。尤其在语义较复杂的情况下,就词解词理解起来颇为费劲,如果依据文章脉络思考,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语境,便能顺当理解词义,因为词义往往就隐含在其中。

请看《落花生》一课对第一自然段“居然”一次的教学。

师:请问“居然”是什么意思?

生:竟然。

生:果然。

师:看来同学们对这个词语的理解有不同,我们仔细地读读书吧,我们是在什么情况下收获花生的?

生(读书思考):我们是在后院的荒地中收获花生的。

师:观察这个“荒”字,谁来说说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生:上面是个草字头表示草。

生:中间的有个“亡”表示没有。下面……

师:下面部分是“川”字变形而来表示水,那这三个部分连起来表示?

生:没有水的地方,连草都不长。

师:对,这就是荒地啊,原本寸草不生,可是我们却在这里收获了花生,你会有什么感受?

生:特别意外。这个“居然”就是表示事情发生得很意外。

师:对,“居然”表示意料之外。

字词教学范文5

视角一:字词教学要链接儿童的真实生活。

案例:《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片段。

师:生字词的读音大家已经过关了,不知同学们对课文里的“芳香”、“欣赏”两个新词的意思了解多少,可以互相交流交流吗?

生1:我理解“芳香”的意思,它是指很浓的香味。

生2:我预习时查了词典,词典上的意思是“多指花草香”。

生3:我联系课文第四自然段,理解文中的“芳香”指的是高尔基的儿子在岛上种的鲜花盛开后,散发出来的阵阵花香,我想这些花的味道一定很好闻。

师:你读到“芳香”的时候,闻到了“芳香”的花味了吗?

(学生摇摇头。)

师:真的没有?那我请大家想一想:我们曾在哪里感受过“芳香”的气味呢?

生:我想起了在中秋节的前后,我们校园里的桂花全开了,整个校园弥漫着浓浓的桂花香味,我现在知道这就叫“芳香”。

生:我也想起了我家的茉莉花,春天茉莉花开了,在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它的花香。

师:现在你们再来读读“芳香”,看看有没有不一样的感觉。

(学生齐读“芳香”,一个个似乎都沉浸在花香之中。)

师:“欣赏”这个词语,你怎么理解?

生:“欣赏”的意思是观赏,看一看。

师:是一般地看吗?

生1:不是一般地看,是很仔细地看。

生2:“欣赏”不是一般地看,也不是很仔细地看,而是带着喜爱的心情领略美好的事物。

师:“欣赏”就是带着喜爱的心情去领略美好的事物。这是词典里的解释,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带着喜爱的心情来“欣赏欣赏”咱们班陈晨同学的一幅书法作品――“友天下士,读古今书”。

(教师手指挂在墙上的一幅字。)

师:谁来说说自己“欣赏”这幅字后的感受。

生1:我觉得陈晨同学的这幅字写得很漂亮,看了以后心里觉得很舒服。

生2:我觉得陈晨同学的这幅字写得很有劲,看了以后自己也好像提起了精神。

师:我们大家欣赏美好的事物,如一幅字,一幅画,一段音乐,就会产生出不同的美好的感觉,这就叫做“欣赏”!现在,就让我们翻开书,一起走进文本,欣赏欣赏这篇优美的课文吧!

解读:小学语文教学应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才能进行有意义的语文学习活动。因此,字词教学除了课堂、课本之外,还有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也就是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在这一段学案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芳香”、“欣赏”这两个新词时,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走进词语的意境之中,仿佛嗅到了“芳香”的气味,深入体验了“欣赏”的情感。在这个课堂上,每一个字词都呈现着自己鲜活的生命,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变得触手可及,变得熠熠生辉。教师如此引领儿童借助自己的生活体验去学习字词,不就是为词语解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不就是以学生为本的字词教学吗?

视角二:字词教学要鼓励儿童与文本对话。

案例:《这儿真好》(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这篇课文讲述了生活在荒岛上的小熊孤零零的,后来,他通过植树造林,把荒岛变成了绿岛,吸引了许多小动物来和他做朋友。课文结尾有这样一句话:“小熊高兴极了,不停地说:‘欢迎你们!欢迎你们!’”这句话中的“极”是个生字,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呢?请看以下两位老师不同的处理方法。

第一位老师的处理方法。

师:小朋友们,小熊看到这么多朋友都来到小岛上,他的心情怎么样呢?谁来读读这句话?

(学生读。)

师:“高兴极了”是什么意思呢?谁来换个词说说。

生1:“高兴极了”就是“很高兴”的意思。

生2:就是“非常高兴”的意思。

师:还有其他说法吗?

(没人能回答。)

师:还可以说“特别高兴”、“十分高兴”。

(见没有学生会回答,老师自己说出了其他答案)

师:谁来读出小熊的“高兴极了”。

(学生读句子,但都读得干巴巴的。)

第二位老师的处理方法。

师:小朋友们,小熊看到这么多朋友都来到小岛上,他的心情怎么样呢?谁来读读这句话。

(学生读)

师:哪个词让你体会到了小熊此时此刻的心情?

学生:“高兴极了”这个词语表达了小熊当时的心情。

(老师出示词卡:“高兴极了”,指名多人读。)

师:小熊高兴极了是什么样子的?你能看着图说说吗?

生1:他笑得嘴巴都合不拢了。

生2:他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线了。

师:你们都观察到了小熊脸上的表情,再看看他的动作,你会有新的发现。

生1:我看到小熊的手都舞起来了。

生2:他高兴得蹦起来了。

师:是啊,他高兴得手舞足蹈了,这就叫――(学生接读)高兴极了。

师:(采访学生)小熊,小熊,你现在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

生1:现在我有朋友了,所以特别高兴。

生2:现在,小岛上很美,我生活得很幸福。

生3:我每天可以和朋友们一起玩,十分开心。

师:小熊,你想不想把这份快乐和我们大家一起分享?哪只小熊来读一读这句话。

(学生读句子。充满感情,仿佛把自己当成了这只快乐的小熊。)

解读:卢梭曾说,人的所有官能中,理性是最后发展的一个。在儿童时期,感官最敏锐,应该借助眼观耳听、口读心诵,充分发挥儿童身体的官能。此案例中的第二位老师从儿童的视角出发,鼓励学生与文中的小熊对话,捕捉小熊快乐的神情,开心的动作,激动的心情。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由衷地表达出对小熊“高兴极了”的描述。紧接着引导学生与角色进行对话,让学生设身处地与小熊同喜怒、共哀乐,在移情换位中进行体验,变旁观者为当事人,变感受他人情感为自我流淌情感。这样的词语教学符合儿童学习的内在节奏,深化了儿童对语词的理解。而第一位老师显然是在用成人的视角引导学生学习词语,教师试图引导学生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高兴极了”,殊不知,这对一年级的孩子而言,只是“用不懂的词来解释不懂的词”,目标达成度较差。

视角三:字词教学要关注儿童的精神成长。

案例:一位老师教学《最佳路径》(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一课中的“催促”一词,是这样组织教学的。

师:同学们看看偏旁,“催促”这两个字都和什么有关?

生:老师,这两个字都和人有关系。

师:怎么这两个字都是人字旁,谁来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1:“催促”至少要涉及两个人。

生2:“催促”就是一个人叫另一个人赶快行动。

师:说得好!你能不能说说平时谁催促过你,他为什么要催促你?

生1:早上,妈妈催促我快点起床。

生2:爸爸催促我赶紧坐车上学。

生3:妈妈催促我赶紧完成作业,一会儿我们要去看电影。

师:时间是宝贵的,大人要我们抓紧时间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其实我们自己也可以催促自己,督促自己,学会做生活的主人。再看文中写的是谁催促谁?

再看,一位老师对于《爱如茉莉》一课中“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句的处理。

教师展示一幅画,画面中的母亲安详地睡着,嘴角挂着甜甜的微笑。父亲伏在床边一只手紧握住母亲的手,一缕阳光从窗外射进来,画面是那么静谧美好!

师:看了这幅画,你想到了哪些词?

生1:我想到了温馨的氛围。

生2:我想到了美好的生活。

生3:我觉得画面是那么让人感动。

生4:我想到了恬静的环境。

师:(出示文中的句子: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轻轻地读一读这句话,你觉得这里的“探”能不能换成“射”或者“照”?

生1:我觉得用“探”更好些,因为这样就把阳光写得有生命了。

生2:我补充一点,这里用一个“探”字不仅写出了早晨阳光的轻柔,也反映了此刻的病房非常安静,这样的情景很动人,连阳光也不想打搅爸爸和妈妈,悄悄地探了进来,作者的心情更是如此。

生3:我还认为画面的主题是爱,爸爸妈妈这种朴素美好的爱就像茉莉一样,散发着缕缕清香,在这种香味的熏陶下,阳光也变得温柔了,所以才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照着……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好像也闻到茉莉的清香了!谁能把这句话所表达的情感读出来呢?(老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9自然段,体会爱的美好。)

解读: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关键字词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认为,学语文,必须求得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语文,既要丰富和优化学生的语言系统,使之拥有适合年龄阶段的言语能力,又要完善和丰富学生的精神境界,使他们的情趣、情思越来越丰富美妙。第一则案例中,老师不仅很好地引导学生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还适时对学生进行了惜时教育,关注了学生的精神成长。第二则案例中,教师的字词教学已经深入学生的精神领域,经过几个来回,有力地唤起了学生对爱的感动与颂扬。“探”这个词在学生的心灵里鲜活了起来,精神和语言水融。总之,教师鼓励儿童用自己的方式来观察,用自己的心去体会,从儿童的视角解读字词,本质上是对作为独立生命个体的儿童的一种尊重,也是对儿童学习方式的尊重。这样就能让孩子们在富有诗意的字词学习中积淀一份真挚的情感,收获一份沉甸甸的思考,化作一种由衷的行动,这或许就是字词教学的“返璞归真”。

小学语文教学由字词教学始发,并由它坚实地托举起句、段、篇的教学。字词教学是我们研究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倡导从儿童的视角解读字词,不仅是强调字词教学要与儿童的天性结合;更重要的是想让理解字词成为学生的一段“生活”、一份“体验”、一幕“对话”、一种“感动”……成为融入阅读教学中的一股“智慧的琼浆”,从此滋养学生的阅读历程,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字词教学范文6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字词教学

小学学段的学生,往往生性比较活泼好动,并且他们的好奇心及求知欲望比较强烈。针对这一学段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辅以教学,会较之传统手段有很大的改观。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更注重学生听、读、说的能力培养,让他们在语言感知的基础上逐渐提高语文素养。对此,笔者在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过程中借用了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了初步探究,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一、创设情境,进行识字教学

认识汉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开始阅读和写作的根本所在,更是小学语文教师在低学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一阶段的学生往往刚刚进入小学学习的节奏,由于年龄的关系,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地集中,对于事物的关注时间比较短暂。基于此,单纯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这时候信息技术手段的作用就凸显出来。在教授学生识字的时候,笔者试着巧用情境法,具体实践如下。针对汉字中的很多象形字,首先将它们分类整理出来,然后制成PPT,配合相应的情境,予以展示。例如在学习“日月水火土”等简单汉字的时候,将它们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相关意象结合起来。如“火”这个字,首先在多媒体课件上显示“huǒ”,接着问学生是否认识这个字,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进行识记。这时候,多媒体展示一个火苗燃烧的画面,当这一情境出现的时候,很多学生就会根据课件上展示的拼音主动地将汉字读出来,甚至有的同学还眉飞色舞,模仿着火燃烧时候“呼呼”的声音。有的同学还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告诉大家这个字更容易识记的办法:“火”字就是“一点一撇”,然后下面一个“人”字,也就是当人生气的时候,将两只手举起来,就是发火了,然后发出“呼呼”的吼声(教师可以在学生解释的时候,配上相关的影音动画)。这样的识记方法能够加深学生对汉字的印象,给他们创设了一个仿真的学习环境,恰到好处地解决了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问题。

二、巧设游戏,进行识字教学

很多时候,机械化、单一情境化的汉字识字教学会显得枯燥无味,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尤其是对于活泼易动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对此,结合他们喜欢游戏的特点,笔者在课堂的教学中设置了一些小游戏穿插其中,将知识的学习跟愉快的小游戏结合在一起,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部分的成语,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设置了一个“小朋友摘果子”的小游戏,教师在课件上展示出需要填空的“四字成语”,在树上面挂着很多苹果,每个苹果上面都有一个汉字,这些汉字就是四字成语中空缺的汉字,一只小猴子拿着篮子站在树下面,然后让学生进行成语填空。学生抢答进行填空,并将自己选择的准确的汉字用鼠标进行点击,一旦正确,树上的果子就会被小朋友摘下来放到篮子中去。这样,学生在游戏过程中,通过这种有趣的小游戏完成对汉字的识记和填空,一方面锻炼了他们的反应速度和竞争意识,激发了他们十足的学习劲头;另一方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运用演示,进行识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