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的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余秀华的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余秀华的诗范文1

关键词:余秀华;现代性;困惑;焦虑;伤痛

一、余秀华诗歌中的现代性因素之一:困惑

第一,不用语言表达的困惑。不用语言表达,仅仅只是通过动作的描绘,就能够让人领会到这种困惑的存在。正如她在《向天空挥手的人》中所写到的那样:“风把她的裙子吹得很高,像一朵年华/随时倾塌/突然,她举起了手,向天空挥动/一直挥动。直到一棵树把她挡住”。手向天空挥动是一个十分具有仪式感的动作,但是这种富于仪式感的动作是不知因而何来的“突然”而起的。她的悲伤是无所从来的,一切动作、情景无不勾勒出了一个令人困惑的景象――这悲伤从何而来、这挥动是为了什么。正是因为有了向天空挥手的动作,才将这种困惑表达得透彻,她自己困惑、读者也困惑。

第二,炼字表达困惑。一个“怔”字,表达传神,正如“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这里的困惑也是“怔不知所起,一怔再怔”。这个“怔”字出现在她的诗歌《后山黄昏》之中:“一个人坐到满天星宿,说:我们回去/一棵草怔了很久/在若有若无的风里/扭动了一下”。

草学会了思考,因而才会“怔”了很久,草思考的是什么,这令人困惑,而更加困惑的是它还怔了很久,直到风吹来才扭动了一下。是诗人自己的困惑感染了草,还是草的困惑被诗人发现,这是一个“庄周梦蝶”的循环,在这个循环中,始终挥之不去那种困惑感。

第三,提问表达困惑。这些问题在《一只乌鸦正从身体里飞出》:“问题是一只乌鸦飞出后,身体去了哪里/问题是原地等待是不是一种主动的趋近/问题是一只乌鸦飞出以后,再无法认领它的黑/――不相信夜的人有犯罪的前科/最后的问题是一副身体不知道乌鸦/飞回来的时刻”。这只乌鸦象征着什么,又为什么会从身体里飞出,飞出之后又将去向哪里。这一系列问题就像一个未知而迷人的谜团一样,它困惑着诗人也困惑着每一个读诗的人。

二、余秀华诗歌中的现代性因素之二:焦虑

(一)来自时间的焦虑

焦虑的一个来由就是感受到了时间的转瞬即逝、瞬息万变,在这样流动的时光中抓不住任何东西,一想到这里,焦虑就油然而生。在《今夜,我特别想你》中,余秀华写到这样的句子:“只是一想到你,世界在明亮的光晕里倒退/一些我们以为永恒的,包括时间/都不堪一击/我哭。但是我信任这样的短暂/因为你也在这样的短暂里/急匆匆地把你土地的一平方米/掏给我”。

诗人明确写到了时间的短暂,思念一个人的感情引动诗人对于时间短暂的审视,因为短暂而焦虑,所以哭了。然而,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尽管是处在这种焦虑中,诗人还是选择就将自己交付给这样短暂的光阴,栖身于这样转瞬即逝的时光中,一切的交流都是迅捷的,只因“你”也生活在这样短暂的、留不住的时光中。无论是诗人还是诗人所思念之人,甚至是诗歌之外的每一个读者,无一不是活在这样短暂易逝的时光中,只是或许没有发觉,而被诗人发现,所以诗人焦虑,所以现代性就在诗人的焦虑中跃然纸上。

(二)来自言说的焦虑

中国古人早就发出无数关于“言不尽意”的慨叹,而余秀华也敏锐地体会到言说的无力,她认为这种言说是“荒凉”的,诗人对于这种焦虑的表达也浸润着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这种焦虑之感在《掩埋》中表达地十分透彻:“那些花终于不再开了:如虚构的潮水退去/土地呈现本色:荒凉啊/荒凉的爱,荒凉的表达和身体里的次序/唉,一说到爱,就有濒临死亡的危险/除此,没有第二条表达途径/――她对这肉体和灵魂又一次不满/如同一次地震,让一个人死去,让一个人活着/让第三个人从废墟里诞生/她亦生亦死/唉,我什么也表达不了/危险的是这样的夜晚拒绝危险/发生”

这首诗中充满着无数的隐喻,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艾略特的《荒原》,只不过《荒原》想表现的是现代人的精神失落,这首诗想表现的却是一种“失语”状态,即人无法通过言说来表达自己。“花”的意象泛指语言可以表达的一切事物,或者构筑的一切存在之物。当这朵“花”不再开的时候,语言构筑的世界如同退潮的海水,出海底的地表――荒凉的地表。荒凉的地表指涉的是语言背后无法触及的人的思想。只有爱可以超越表达的荒凉,然而这样的爱是危险的,因为它冲击了语言的秩序。但是,困锁于语言囚笼的人们除了爱没有第二条途径去突破这种言说的局限。诗人发现了这样的困局,所以她才会对这灵与肉表达不满。地震的隐喻更加明晰,天翻地覆,现有的境遇被完全颠覆,新的言说方式诞生。但在此之前,人们无法表达,因为言说的局限和语言的秩序过于强大,它拒绝任何敢于挑衅的情况发生。这在诗人看来才是真正的危险,言说无法触及人之思想的局限。

三、余秀华诗歌中的现代性因素之三:伤痛

(一)肉体上的伤痛体验

在《五月之末》中,余秀华这样写道:“一朵花开够了就凋谢,但是我不能/――衰老是多么残酷的一件事情,我竟如重刑犯/保持缄默”。她以一朵花短暂而绚丽的一生来衬托自己漫长而沉重的生命。衰老是每个人都必然面对的生命体验,生老病死,自然规律,而诗人却形容自己诗歌“重刑犯”,为什么”?是不是意味着诗人自身残疾的境况就是一副枷锁,使得她对于自己的生命都无法发声,所以只得保持沉默。对于自身生命的把握和清晰认知,对于自己身体的隐性书写,在夹杂着伤痛的验中,诗人表达出对自己生命状态的清晰认知,因而愈发沉痛,伤痛也愈发明晰。

(二)精神上的伤痛体验

肉体上的伤痛只是余秀华诗歌中的一部分,精神上的伤痛,才是她诗歌中表现更加明显的现代性因素。在《你只需活着》中,她对于活着的伤痛体验明显是精神上的:“要说幸福,这恰恰是,刚刚好。/而我却一直深怀哀伤。如此隐匿,而我自己也说不出口的/活着,如一截影子,从天空落进水里/一辈子子一起的人无法相爱,独自成活/是谁无法让我们对这样的人生说:不!”。

这是活着的、精神层面的痛苦。一截从天空落进水里的影子,形单影只、孤独寂寞,这是身为一个人在精神上的孤独。然而,更为痛苦的还在这之后,那就是这样的人生竟然是一个无法拒绝的人生,而只能选择默默承受。面临这种痛苦的人生境遇而无法采取任何行动,只能逆来顺受地活着,这才是真正的痛苦。

(三)情感上的伤痛体验体验

在《我想迟一点再写到它……》中,余秀华这样写:“我想迟一点写到一个人,迟一点抬头看见星空/我想让这心中的块垒再重一点,直到塌下,粉碎我/多么绝望啊:我遇见了最好的/却不能给出一句赞美”。这种伤痛来自于无法自由表达对于美好事物的赞美,这对于热爱生活、热爱美好事物的人来说,无异于是一种酷刑,所以诗人才会发出“多么绝望啊”的感叹。的确,与最好的擦身而过却只能默默离去,这种体验就是一种伤痛,由此可见余秀华对于伤痛的捕捉是何等细腻。

参考文献:

[1]余秀华.摇摇晃晃的人间:余秀华诗选[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5.

[2]余秀华.月光落在左手上:余秀华诗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法]安托瓦纳・贡巴尼翁,许钧译.现代性的五个悖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余秀华的诗范文2

《晚间新闻令人胆寒》是美国作家蒂姆・高特罗的一个短篇小说,讲一位嗜酒的火车司机,在火车发生事故后害怕背上酒驾的罪名而逃逸的故事。作为一个多年来驾驶着同一列车走着同一条线路的火车司机杰西,自己也搞不清楚什么原因导致这辆载满易爆丙烷气体的火车失事了。也许是因为他喝酒,也许是“某个车轮的轮缘爆裂”或“某段路轨发生断裂”。杰西在受惊害怕下,下意识地选择了逃跑。他原本是想找个地方躲起来消消酒气,然后再回去说明情况。但这一跑,推倒了他人生的多米诺骨牌。经过晚间新闻的层层播报,他上了头条,一夜之间家喻户晓,在媒介的推波助澜之下,大家对他失踪的推测版本越来越多,他的罪名也一步步地升级。最后连他的家庭背景,婚姻危机及他小时候的照片都翻了出来。恐怖的晚间新闻将他逐步塑造成了一个危险的犯罪分子,甚至惊动了SWAT(美国特种武器战略部队)。杰西躲在汽车旅馆,每天看着新闻里的自己,晚间新闻塑造出的那个“杰西”让他大惊失措,也将他逼入了绝望。在戴上手铐的那一刻,他感慨地说,“我觉得自己像是两个不同的人。”

是的,一位是常年跑同一条线路的经验老到的火车司机杰西,一位是媒体塑造的嗜酒如命的“危险犯罪分子”杰西。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短短的几天时间,他的形象发生了如此大的颠覆。两者的形象,反差又何其之大?比起火车事故带给他的害怕,晚间新闻制造出来的威力,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你把一块石头投入池塘的时候,你就制造了涟漪。”这是神父在杰西决定自首前对他说的一句话。这是令人玩味的一句话。在这个资讯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里,到底是谁在向池塘投入石头,谁又在制造涟漪?

这些天,我的微信朋友圈里陆续被“姚贝娜”、“庞麦郎”“余秀华”三个名字刷爆,仿佛全世界的人都在谈论他们。尤其是引爆网络的余秀华,随着媒体的持续关注,已经成为了2014年最为疯狂的公共事件。不仅大学教授在转发她的诗歌,连清洁工阿姨、农民工也加入了进来。余秀华是谁?脑瘫、湖北农村妇女、女诗人、中国的迪金森……这些如此不谐和的标签杂糅在一起,并画上等号,足以让网络疯狂。他们不仅仅是在关注她的诗歌,更关注她作为诗人的身份――农妇、脑瘫、婚姻不幸者和她的私生活以及那首著名的《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些和诗歌不相干的才是媒体的兴奋点。他们一次次地围绕着这些东西去发酵新的兴奋点。恐怕事情的发展远远超出余秀华自己的想象。她相继登上各大媒体的头条,上了中央电视台,去了中国人民大学进行诗歌朗诵,出版社纷纷争着出版她的诗集……这已经不是她自己能掌控的事情。事实很多人是通过“脑瘫女诗人”“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而知道她。作为一个优秀女诗人与生俱来的异质,则被遮蔽掉了。他们关注的已经不是诗歌,而是带着诗歌的噱头制造出来的娱乐八卦。即使是在诗歌朋友圈里,余秀华也变成了一种很具攻击性的武器。他们动辄将余秀华挂在嘴边,“你写的还不如余秀华的”“人家脑瘫也比你写得好”。

平心而论,比起之前在网络上爆红的“梨花体”“羊羔体”“乌青体”,余秀华的诗歌有着良好的语言和艺术天分,甚至有人将她誉为中国的女诗人“迪金森”。在余秀华在微信朋友圈走红之前,我从湖北作家陈应松的朋友圈分享了余秀华的诗歌。那是我第一次阅读这位陌生人的诗歌。她的诗歌让人有种如沐春风的新鲜感。那是她尚未走红,关注度仅限于文学圈内。谁也没有想到,短短一个月后,全中国的媒体都在围绕着这位女诗人展开疯狂的报道。蜂拥而至的记者每天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围着她,以至于她不得不向记者自嘲,“一来记者就死兔子”。这个时候的余秀华恐怕和高特罗笔下的杰西有的一拼了。

余秀华的诗范文3

有人评价2015年是“微信诗歌元年”,以年初余秀华的爆红为标志。2016年,诗歌继续影响生活。以余秀华为例,这一年11月,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获得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长片竞赛单元评委会大奖;12月,又在国内获得纪录片学院奖最佳摄影奖。这部以余秀华为拍摄对象的纪录片,成为2016年度中国纪录片的代表作。

余秀华刚火的时候,人们将她和美国诗人迪金森并称,负面评价如火如荼。而今,以作品说话的她验证了一个诗人应该有的高度。

同样是诗歌,另一部纪录片《我的诗篇》,以六位打工诗人为拍摄者,记录了他们在这个时代的命运。叉车工乌鸟鸟、制衣厂女工邬霞、充鸭绒工吉克阿优、爆破工陈年喜、煤矿工老井、原富士康流水线工人许立志,用诗歌抒发悲欣,吟咏爱情,呈现了广阔的社会图景。

当然,吴晓波担任总策划本身就具有超越诗歌的关注度。再加上罗振宇、梁文道、汪涵、吴小莉等的“加油打气”,这部纪录片成为过去一年的一个文化现象。

罗振宇说:“诗人如果无法从商业那里获得利益,那是诗人的无能……”这句话同样引发了争议,许多人撰文批判。诗人花脸说:“让商人谈文化本身就是一种讽刺,理想和现实、完美和功利、出世和入世都会发生冲突。”

已逝诗人张枣说:“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作为人间最玄妙的“无用之用”,诗歌究竟带来了什么?其实,没有用处才是最大的用处,恰恰是这个越来越功利的时代,为我们提供了闲适的土壤。

过去一年,我参加了大大小小很多诗歌活动,或为个人,或为工作。我问过很多诗人,为什么写诗。他们给出了很多答案,有的冠冕堂皇,有的戏谑笑之,我感到不满意,细想一下,确实都有道理。因为,写诗,根本就没什么原因。就像落满南山的梅花,和一生中后悔的事有什么关系呢?

诗歌继续拥抱时代,它不仅是微信公众号里的几个短句,不仅是睡前读的那一首诗,不仅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它还以细微的方式融入普通人的生活。有一天我躺在床上,两岁的儿子在客厅摆弄玩具,一个玩具里的童声传进我的耳朵:“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认识这首诗20多年了,唯有此时才被深深震颤,诗意栖居的静态中,千秋万里的江湖岁月倾泻而下,这是只有诗才有的情怀。

新年初,我收到远在昆明的花脸寄来的三副扑克,这不是简单的扑克,三副各不相同,分别是:2017诗年x、写给爱情的诗、写给孩子的诗,每一张扑克上印一首诗,每一副52首,相当于三本诗集。诗歌成为娱乐的载体,这是一种创意,谁说只有净手端坐才能读书?叼烟斜倚打扑克,同样是进入诗意的过程。

诗歌的边界不断扩展,其标志是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次活动上,我听到诗人孙磊说:“鲍勃・迪伦存在两个方向的给予。他给予了文学一个更大的场,他告诉我们文学不仅是语言的,即使不转化为语言,难道诗歌就不存在吗?”诗歌可以是声音,也可以是别的许多形式,有什么关系呢,诗意本来就是随意的。

余秀华的诗范文4

关键词:《文苑英华》;唐人选唐诗;唐诗学;演进

中图分类号:I2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4)01?0181?05

选本批评是中国古代诗歌批评中常见的方式,对诗学研究影响较大。陈伯海认为:选诗、品藻和叙事,“是唐诗学的最原始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1](178)。朱易安则认为:“事实上这个研究范围和方法以后仍然是整个古典唐诗学的主要部分,即使到了明代后期,出现了胡应麟《诗薮》、许学夷《诗源辨体》这样具有比较完整理论体系的唐诗学研究著作,也仍然如此。又如许学夷的《诗源辨体》,原本是一部大型诗选,后因财力人力有限,只刻印了诗论部分,才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样子。”[2](30?38)唐代有大量唐人自行编选的唐代诗集,据陈尚君先生《唐人编选诗歌总集叙录》统计约在100种左右[3](185),惜大部分逸散。较早将“唐人所选唐诗”选本结集刊行的是明代嘉靖时佚名所辑《唐人选唐诗六种》,收《箧中集》《国秀集》《河岳英灵集》《中兴间气集》《搜玉小集》《极玄集》。明末毛晋补《御览诗》《才调集》两种,成《唐人选唐诗八种》。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又增《唐写本唐人选唐诗》《又玄集》两种,共10种结集成书。傅璇琮先生又增补了《翰林学士集》《丹阳集》《玉台后集》《珠英集》4 种,删去了似为抄录而非编选的敦煌写本唐诗,共计收录13 种,辑成《唐人选唐诗新编》。学界对“唐人选唐诗”现象较为关注,也有不少研究成果,但较少将之与宋代的唐诗选本比较,从选本批评角度考察唐宋人选唐诗的变化。宋初编纂的《文苑英华》虽是诗文总集,但编纂人员分工各不相同,实际上又各成体系。若单独抽出《文苑英华》诗部分,也可视为诗歌总集,故施蛰存在《唐诗百话・历代唐诗选本叙录》中将它归为第一部宋人唐诗选集。以《文苑英华》选唐诗与唐人选唐诗比较,能具体微观地把握唐至宋初唐诗学的演进特点。

一、题材意识的增强

《文苑英华》属于“分体编录型”诗文总集,分赋、诗、歌行、杂文等38体,诗分天部、地部、帝德、应制、应令附应教、省试、朝省等25类,“以诗歌外在目的分类的有应制、应令(应教附)、省试、酬和、寄赠;以诗歌内容分类的有天部、地部、帝德、朝省、音乐、人事、释门、道门、隐逸、寺院(塔附)、行迈、军旅、悲悼、居处、花木、禽兽(虫鱼附);两者兼有的有送行、留别;以诗的体式为类的有乐府”[4](140?144)。整体而言《文苑英华》诗主要依据题材分类,除了帝德、应制、应令附应教、释门、寺院、酬和、寄赠、留别类外,其它各类都有二级子类,如表1所示。

表1中所示《文苑英华》诗二级子类达281类之多,大致可分为自然景物类,如日、月、中秋月、玩月、山、终南山等;社会时政类,如巡幸、扈从、奉使、讲阅、征伐等;神仙道化类,如游仙、神仙、怀仙征君、居士、处士等;宫殿亭台楼榭类,如阁、亭、园、幸宅、上阳宫、九成宫、华清宫等;乐器歌舞类,如琴、筝、笙、琵琶 、箜篌等;人际交往感怀类,如送人省亲、哭人、哭僧道、哭妓等;动植物类,如牡丹、桃花、杏花、凤、鹤、鹰、乌、鹊等,足见唐诗题材的丰富。可以说唐人是在创作中扩大了题材范围,宋人则是从文体类型上增强了题材意识。从诗歌类目来看,不少题材与日常生活有关,这种意识反过来指导宋人进行创作诗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宋诗日常生活化特点的形成。

相比较而言,唐人编选诗集题材分类意识并不强。“唐人选唐诗”十三种在编纂体例上大致有四种模式:一是以句式类分,如《翰林学士集》选录的诗歌分四言和五言两类;二是以地域类分,如《丹阳集》就按延陵、曲阿、句容、江宁、丹徒五地区别,选录诗人诗歌;三是倾向内容类分,如《搜玉小集》从内容上看似按应制诗、边塞歌行古诗、闺情怀人、岁时应景、行旅述怀等类型编纂,但并未明确标明;四是“以人为纲”选录诗歌,结构为“作家―诗作”。如《河岳英灵集》分上、中、下三卷选录诗人24人,卷上首起常建,收其诗十五首;次为李白,收其诗十三首;再下为王维、刘虚等,分人录诗,卷中、卷下皆相类。《中兴间气集》卷上首标钱起,收其诗十二首,次为张众甫,收其诗三首,再次为于良史,收其诗二首……其他“唐人选唐诗”选本如《玉台后集》《珠英集》《箧中集》《国秀集》《御览诗》《极玄集》《又玄集》《才调集》等都采用此编纂录方式。“唐诗人选唐诗”十三种选本中,仅《搜玉小集》有以题材类分的倾向,可见《文苑英华》诗编纂体例与“唐人选唐诗”选本编选体例之异。

《文苑英华》按题材不同分门别类进行诗歌编纂,除了受《文选》以及类书影响外,还与《文苑英华》欲为世人提供学习范本的编纂目的有关。诗歌以题材分类,可以满足不同创作兴趣的民众学习需要。《文苑英华》以后的宋人编唐诗亦喜欢以题材分门别类,如谢枋撰《分门别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分时令、节侯、气候、昼夜、百花、竹木等十四类,收诗二百余首。赵孟所编《分门纂类唐歌诗》分天地山川、朝会宫阙、经史诗集、城郭园庐等八类。宋敏求所编《李太白文集》诗歌部分亦主要以题材分歌吟、赠、寄、别、送、酬答、游宴、登览等类。《文苑英华》对诗歌的分类方式无疑启开了宋人“分门别类”编选总集的风气。

二、品诗气度的宽宏

正如胡震亨《唐音癸鉴》卷三一所云:“唐人自选一代诗,其鉴裁亦往往不同。”现存的“唐人选唐诗”选本选录标准与侧重点各异。《翰林学士集》限于宫廷唱和,所收诗歌均为应制或应令之作,君臣同题唱和,群体参与性强。《珠英集》集中收录武则天时期参与编纂《三教珠英集》的“珠英学士”宫廷诗作。《搜玉小集》编次杂乱,仅能从收录内容上大体判断似依题材分类收录诗歌。《筐中集》编录风雅寄兴之作。《河岳英灵集》选诗“文质半取,两挟”。《国秀集》则以“ 婉丽”“”为文学之旨趣。《中兴间气集》倡导“风雅之作”。《又玄集》《才调集》崇尚清丽闲逸。此外,“唐人选唐诗”选本中,《河岳英灵集》《国秀集》《筐中集》明确将人品作为选诗标准。殷在《河岳英灵集序》中称:“把笔者近千人,除势要及贿赂者,中间烁然可尚者,五分无二……如名不副实,才不合道,纵权压梁、窦,终无取焉。”[5](107)殷选诗将“势要及贿赂者”“不合道者”都去除,这显然是以人品论诗。楼颖《国秀集序》言:“道苟可得,不弃於厮养;事非适理,何贵於膏粱?”[5](217)也是将“合道”作为选诗的标准,与殷主张类似。元结《筐中集序》云:“自沈公及二三子,皆以正直而无禄位,皆以忠信而久贫贱,皆以仁让而至丧亡。异於是者,显荣当世。谁为辩士,吾欲问之。天下兵兴,於今六岁,人皆务武,斯焉谁嗣?”[5](299)叹所录七人品高人微,故而集诗让世人知晓。《四库全书总目》曰:“诗至唐,无体不备,亦无派不有。撰录总集者,或得其性情之所近,或因乎风气之所趋,随所撰录,无不可自成一家。”“盖求诗于唐, 如求材与山海,随取皆给。而所取之当否,则如影随形,各肖其人之学识。”[6](1727)所言虽是批评唐诗选本之不足,但也道出了唐诗选本风格不一的原因。“唐人选唐诗”选本体现出唐诗的丰赡,但由于时代风气、选家性情等诸多因素影响,整体宏观考察唐诗的意识不强,限于某一类人、某一地域选诗,未免显得促狭。

相对而言,《文苑英华》对唐诗态度更具包容性。《文苑英华》与风格不一的“唐人选唐诗”选本均有重诗。其重合《翰林学士集》所录诗人9人诗11首;重合《珠英集》现存残卷6人诗55首;重合《搜玉小集》30人诗35首;重合《丹阳集》12人诗16首;重合《河岳英灵集》23人诗126首,重诗占《河岳英灵集》所录诗歌的55%;重合《国秀集》56人诗48首,重诗占《国秀集》诗歌总数的22%;重合《箧中集》6人诗7首;重合《中兴间气集》23人诗90首,重诗占《中兴间气集》诗歌总数的63%;重合《极玄集》重20人诗77首,重诗占《极玄集》诗歌总数的77%;重合《御览诗》21人诗33首,重诗占《御览诗》之歌总数的12%;重合《玉台后集》39人诗13首,其中唐代诗人27,诗12首;重合《又玄集》122人诗120首,重诗占《又玄集》诗歌总数的40%;重合《才调集》99人诗181首,重诗占《才调集》诗歌总数的17%。《文苑英华》选诗基本上不考虑人品,所选的一千余位唐代诗人,身份不同,品德各异,既有纸醉金迷的君王,也有心系国运民瘼的仁人志士,有无心政治的方外之人,也有关注自我情绪的女子等等。这显示出宋初对唐诗兼容并蓄的接受态度。这种包容性使得唐代不同风格的诗歌精华集于一处,有利于满足喜好不一的学习者需求。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战乱局面,推行文治,给宋人整理和继承前代文学成果提供了便利条件,可以说《文苑英华》选录唐诗就是在对唐诗的整体考察下进行的一次全面总结,这种收录视野和条件是“唐人选唐诗”选本所不具备的。《文苑英华》选诗比唐人选唐诗更具包容性,但并不是说《文苑英华》选诗散漫无章,其诗选的倾向性也较明显。从《文苑英华》与“唐人选唐诗”选本的重合情况来看,《文苑英华》与《国秀集》重诗比例最小,原因之一在于《国秀集》选诗突出小作家,《文苑英华》并不以此为重,故而对《国秀集》所录的诸多诗人都未认可。诗风倾向上,《文苑英华》的态度也很明显。《中兴间气集》重诗之“理致清新”,其所选诗歌六成以上都被《文苑英华》选录;姚合的《极玄集》以“清丽”为宗,其所录诗歌近八成都被《文苑英华》选录;绮艳诗风以《御览诗》、《才调集》为代表,这两集中所选录的大部分艳诗,《文苑英华》均予以剔除,从中可见《文苑英华》对清丽诗风的重视。

三、诗教功能的突出

宋太宗下令编纂《太平御览》《文苑英华》等几部大书时,曾说:“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需用文德致治。朕每退朝,不废观书,意欲酌前代成败而行之,以尽损益也。”[7]《文苑英华》编纂期间的雍熙元年,又言“夫教化之本,治乱之源,苟无书籍,何以取 法?” [8](571)可见其编纂用于教化的意图很明确。而实现其教化目的的途径则是将《文苑英华》编纂成范本形式,指导时人习文,“使沿者得其余波,慕味者接其雅唱”[9](1022)。《文苑英华》是宋初文教政策的产物,较之“唐人选唐诗”选本而言,其诗教功能更为突出。“唐人选唐诗”选本批评标准各异,但均未如《文苑英华》那样是在君王强烈的文教意识指导下编纂而成的。《文苑英华》突出唐诗的诗教功能,有如下特点。

(一) 对唐代帝王诗作的地位明显提高

选录帝王诗作是《文苑英华》选诗的一大特点,其收录唐代帝王诗有:唐太宗李世民诗67首,武则天诗1首,唐中宗李显诗1首,唐玄宗李隆基诗36首,唐德宗李适诗1首。《文苑英华》诗分25类下有281子类,每一子类若选入帝王之诗,会将其置于类首,如天部“日”子类,唐诗首位唐太宗。“唐人选唐诗”选本无此观念,仅有《翰林学士集》收唐太宗诗,选录数量极少,且附于许敬宗诗作后。《文苑英华》选录帝王诗人诗歌数量较前人大量增加,且排序上有以君王为首的特点,这些都体现出《文苑英华》突出君王地位的诗学意识。

(二) 偏向发挥诗歌教化之“美颂”功能

《文苑英华》选唐诗强调教化,但是偏向发挥诗歌教化之“美颂”功能。从内容上来说,应制奉和、酬唱赠答、送行游览等内容的诗歌选录较多,对现实批判性较强的作品则收录较少。如杜甫《三吏》《三别》未选;张籍、王建、元稹等人的新乐府很少收录;姚合《武功县中作》30首未收录。韦庄《悯耕者》《汴堤行》《睹军回戈》《喻东军》《重围中逢萧校书》等反映晚唐动乱社会情况的诗均未选录。这种倾向从《文苑英华》对柳宗元诗歌的态度也可得以验证。柳宗元的诗作现存一百六十余篇,大多为贬谪之后所作,借登山临水以抒写离乡去国、身居蛮荒的悲哀与愤懑,诗风或 “哀而酸楚”或“发纤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清人施补华说:“柳子厚幽怨有得《骚》旨,而不甚似陶公,盖怡旷气少,沉至语少也。”[10](982)而《文苑英华》对于有此特点的诗歌均不录,仅收其诗《观庆云图》这一首。《观庆云图》以颂扬为主,祥和雍雅,与柳宗元其他“幽怨”之作截然相反,这与宋初文臣崇“颂美”的审美心理分不开。

再如白居易,《文苑英华》重视白居易的新乐府,选录了其新乐府50首中的21首,但也是有所抉剔的。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凡闻仆《贺雨》诗,而众口籍籍,已谓非宜矣。闻仆《哭孔戡》诗,众面脉脉,尽不悦矣;闻《秦中吟》,则权豪贵近者相目而变色矣;闻《乐游园》寄足下诗,则执政柄者扼腕矣;闻《宿紫阁村》诗,则握军要者切齿矣。大率如此,不可遍举。”[11](2793)白居易所列举的这些诗歌中,《哭孔戡》《秦中吟》《乐游园》《宿紫阁村》均比《贺雨》言语激切。《文苑英华》只选录了《贺雨》归入诗体。夏夷中、皮日休、杜荀鹤、陆龟蒙、曹邺等晚唐诗人创作了不少伤时讽世之作,《文苑英华》收录较少,如所收皮日休诗22 首,现实批判性较强的《正乐府十篇》和《三羞诗》就未选录。

四、诗人地位的升黜

选本可以反映出诗人在不同时期的接受变化情况。《文苑英华》录诗超过百首者有:白居易(254 首)、李白( 228 首)、杜甫(194 首)、刘长卿(181 首)、王维(155 首)、卢纶(154 首)、贾岛(153 首)、郑谷(151 首)、宋之问(145 首)、刘禹锡(143 首)、皎然(142 首)、罗隐(142 首)、温庭筠(139 首)、许浑(136 首)、张籍(120 首)、张说(118 首)、赵嘏(121首)、刘得仁(112 首)、张九龄(113首)、张乔(112首)、方干( 111 首)、李峤(105 首),不少诗人在“唐人选唐诗”选本中地位并不突出。

以白居易、李白、杜甫为例,三人在“唐人选唐诗”选本中地位并不高。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卷一十五“极玄条”云:“《姚氏残语》云:‘殷为《河岳英灵集》,不载杜甫诗;高仲武为《中兴间气集》,不取李白诗;顾陶为《唐诗类选》,如元、白、刘、柳、杜牧、李贺、张佑、赵嘏皆不收;姚合作《极玄集》,亦不收杜甫、李白,彼各有意也。’”[12](441)“唐人选唐诗”十三种中,《又玄集》仅收白居易诗2首,《才调集》收白居易诗27首,在韦庄、温庭筠、元稹、李商隐、杜牧、张沁、李白等人之后,其他选本未见有选白诗者。《河岳英灵集》收李白诗13首,位居王昌龄、王维、常建、李颀之后;《又玄集》收李白诗4首,居杜甫、武元衡、贾岛、姚合等人之后;《才调集》收录李白诗28首,居韦庄、温庭筠、元稹、李商隐、杜牧、张沁之后;其他选本未收李白诗。而杜甫诗仅被《又玄集》收录7首,其他选本不收杜诗。而《文苑英华》对三人极为重视,选录白居易诗254首、李白诗228首、杜甫诗194首,列《文苑英华》所录唐人诗作的前三位。又如张说、李峤和方干,仅《国秀集》收录张说诗4首、李峤诗4首,《又玄集》收方干诗3首。这些被唐代选家选录较少作品的诗人,在《文苑英华》中得到了极大的肯定,可见宋、唐人对唐代诗人的接受之别。

参考文献:

[1] 陈伯海. 唐诗学引论[M]. 北京: 知识出版社, 1988.

[2] 朱易安. 略论唐诗学发展史的体系建构[J]. 文学评论, 1998(5): 30?38.

[3] 陈尚君. 唐代文学丛考[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4] 何水英. 文苑英华续文选特征及原因探析[J]. 文艺评论, 2012(2): 140?144.

[5] 傅璇琮. 唐人选唐诗新编[M]. 西安: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6] 永, 等. 四库全书总目[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5.

[7] 李攸. 宋朝事实[M]//卷三圣学, 《丛书集成》本,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35?1937.

[8] 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编[M]. 北京: 中华书局, 1995.

[9] 王应麟. 玉海[M]. 南京: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7.

[10] 丁福保. 清诗话[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3.

余秀华的诗范文5

    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一起感悟经典中华古诗文的无限魅力。

    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诗文浩浩殇殇。我们在这汉字织就的锦绣中穿行;我们在这生命汇成的河川里徜徉。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它以洗练的语言、高远的意境、深邃的内涵, 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颂,传达着中国文化特有的神韵,是中华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它犹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它又如秋日的硕果,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从《诗经》到《楚辞》, 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 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思无尽,诗无尽。因为思念,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多了一处永远的精神家园! 因为深情,使我们的血管里澎湃了一种潜藏的浪漫!那些积淀着智慧结晶、映射理性光辉的言论著作,那些浓缩着丰富情感、蕴含着优美意象的诗词曲赋,就像灿烂的星河熠熠生辉,令人神往:这里有浪漫洒脱的李白;这里还有忧国忧民的杜甫,这里有江南的钟灵毓秀;这里也有塞北的广袤苍凉。这里有牧童村娃的天真浪漫;这里也有悯农诗人的谆谆教诲。

    读千古美文,同经典相伴。诵读经典,我们就是在和圣人进行心灵的聚会。我们在诵读中,饱览中华美丽的山川河流,我们在诵读中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和文化,我们在朗诵中汲取和传承民族的精神!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校“中华古诗文诵读比赛”至此已经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我谨代表学校向全体师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无私奉献的全体教师和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次“中华古诗文诵读比赛”, 是我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构建书香校园,彰显华文教育办学特色的一项重要活动。学校对此非常重视,制定了详实可行的活动方案,由教务处牵头,学校各部门积极配合,在人力物力上给予充分的保证。各班主任利用课余时间积极督促同学们精心准备参加比赛的中华优秀古诗文,从选题诵读到服装道具、从舞台效果到舞美音乐都倾注了全班师生的才智和心血。两位主持人也精心为每个比赛节目准备了贴切的诗文串词。这次活动由于全体参与到其中的师生们前期准备的充分,加上今天同学们出色表现,保证了活动的圆满成功!学校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是同学们,同学们既是活动的参与者更是受益者,在此我对同学们提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同学们把古诗文诵读和学会做人结合起来,用古诗文为自己补充生命的元气,做一个有根的人。中华古诗文博大精深,小至修身齐家的朴素道理,大至治国平天下的宏图大略,无所不有,只要我们时常与经典作伴,以圣贤为友,细心诵读,用心体会,其丰富的营养就能渗入我们的血液,成为我们生命的养料。二是希望同学们把古诗文诵读与专业学科学习结合起来,通过学习古人的思想与情怀以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我们提倡诵读古诗文绝不是要回到古代去,中华古诗文淳厚优美、富于智慧,积极投身于古诗文诵读活动,既能有效促进课堂学习,又是对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科学与人文并重,经典与时尚同行。三是希望同学们把中华古诗文诵读活动和愉悦身心结合起来,在中华古诗文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感悟中华古诗文,养成健康纯正的审美趣味。同学们远离家乡亲人,平时学习紧张、心浮气躁,心情郁闷时,诵读古诗文就是缓解思乡之情、愉悦身心的一剂良药。古诗文是艺术精品、民族瑰宝,也是中华文化精髓。诵读古诗文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回顾我的成长历程,许多优美的诗文依然了然于胸,诗文中丰厚的精神内涵一直让我深受鼓舞和感动。如爱国诗人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泰戈尔的“天空没有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这些优美而深刻的诗文无不让我深受启迪。

    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中华经典的万世情怀,还在我们心头荡漾。吟诵经典,让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吟诵经典,让华夏文化撑起我们人格的脊梁。丝丝管弦,演不尽古风的流光溢彩。悠悠书声,诵不完古韵的悠扬铿锵。“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习近平主席上个月到暨南大学考察时,殷切希望我们华教人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我希望每一位师生都能以此次比赛为契机,加入到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吟唱的行列中来,陶醉于《诗经》的浪漫,感悟于《论语》的智慧,折服于唐诗宋词的华美,通过对中华优秀古诗文的诵读,让每一位师生心灵受到真、善、美的洗礼和熏陶,更加了解和热爱中华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余秀华的诗范文6

【关键词】诗歌欣赏 陌生化 诗无达诂 什克洛夫斯基

热闹的央视《诗歌大会》于语文教育喜忧参半。喜者,诗歌热总比游戏热好,背诗歌总比背试卷好。忧者,娱乐热往往是短暂的、误导的――能背多少诗歌和提升诗歌审美能力是两码事,就如买几箱红酒藏家里和能够品出红酒味道、吃出餐桌文化来是两码事一样。

当今中小学诗歌教学,比《诗歌大会》境界也高不了多少,基本上还是老三件:一是背诵,二是解释,三是抄写。中间一环,是教师的重头戏,但说是解释,其实也就是翻译――用大白话或者是教师惯有的话语系统把诗歌说一遍。古诗就译成白话;现代诗,就提炼中心思想,大都在社会学(作者生平、社会背景、思想意义等)、修辞学(对仗、比喻、夸张等)、写作学(开头、结尾、照应等)、音韵学(平仄、押韵等)层面花功夫。这些当然是需要的,但诗歌教学最重要的审美,却常常被忽略,审美的诗歌教学在一线课堂基本付之阙如――因为不少教师这方面功底缺欠,把诗歌教学整得了无生趣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学一点美学,提高自己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对于改变诗歌教学的尴尬状况,十分必要。

我们先举一个例子,杜甫《秋兴八首》中有“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一句,是语文界争论的老话题。照字面看,这话讲得不合逻辑,准确的说法应该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为杜甫辩护者,有的从音韵学说事,有的从语法学或者训诂学说情,还有的说,这诗回忆长安景物,作者要强调昔日繁华,就说这香稻、碧梧非寻常之物,是鹦鹉啄余的香稻和凤凰栖老的梧桐(鹦鹉在古代乃宫廷宠物,梧桐是文化的“神树”),强调的是名词性质的“香稻”和“碧梧”。如写成“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则侧重描述鹦鹉、凤凰的动作,意义不同。这些说法不无道理,都可成一说,但窃以为,拿美学原理来解释,可以给我们一些别样的启发。

我们知道,寻常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是内容的载体,追求简洁明了,但诗歌的语言和形式则不同,不仅是承载思想内容的工具,它本身就是审美对象,因此必须避免平淡和直白。传递信息类的文章,选择最为人熟悉的词汇和句法,而这恰恰是诗歌要刻意避免的,它要变异,要精心修饰,迷恋于词汇和句法的花样翻新。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曾提到,这种变化能够使作品变得庄严和新奇,从而引起读者的兴奋。人都喜欢新鲜感,对语言和表达形式的感受也是一样。诗人擅长的就是赋予日常用语一种特别的含义和气质,所以一定程度上,我们与其说是被诗歌打动,不如说是被异于常规的事物所打动。形式主义美学家什克洛夫斯基(Shklovsky)也说,人类是“见异思迁”的动物,永远在追求事物的新鲜感,但事物总会恢复常态,会被人熟视无睹,对其的感受会变得惰性和“自动化”,审美疲劳便油然而生。艺术家的责任,就是要不断使事物以新的面貌呈现,打破人们惯常的感觉。将作品变得“陌生”,形式复杂化,从而增加欣赏的困难、延长感知的时间。审美不重目的,感知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的目的,感受和理解变得困难的过程,也就是审美感觉酝酿诞生的过程,这是美学“陌生化”概念的重要含义。

当我们了解这些美学原理,再来看“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就很好理解:如果说成“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这样的表述虽然逻辑顺畅、通俗易懂,但我们阅读的时候思维是“轻车熟路”的,过程被压缩,审美的感觉来不及发生。同样的例子还有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中的句子,“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如果按常理写成“绿笋风垂折,红梅雨绽肥”就是小学生的作文了。

古体诗这样,现代诗亦然。“村妇诗人”余秀华,生在农村,因为脑瘫,没怎么读过书,只能用一个指头敲键盘写字。但余秀华喜欢诗歌,热衷于创作诗歌。她的作品《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被《诗刊》后,引起文学界一片哗然――有的被其语言天赋打动;有的惊叹,原来“麻辣烫”的事情可以入诗,可以写得这么别致,这么美。该诗其中一段是这样的:

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按常理,“穿过大半个中去睡你”上得台面的说法应该是“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看你”,但因诗歌叙述的是漂泊在外的农民工故事,留守村妇千里迢迢去看望丈夫,前一种表达就符合他们的身份和语言习惯(当然也尽量符合诗歌的身份),质朴滚烫、直击人心,文字的粗野、原始的力量弥漫其间,与一般所谓诗歌的“雅”相比,更有奇崛的新鲜的刺激,就好比我们吃惯了甜、软、苏的杭帮菜,突然来了口四川火锅,舌头被吃了一惊,全身的感觉器官都惊悚起来。

在余秀华的诗集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井台》:“许多井散落在地里/ 哪一口枯了,风声四起/ 哪一口丰盈,拍一拍就溢出蜜……”“散落”一词很有神韵。再比如《打谷场的麦子》:“五月看准了地方,从天空垂直打下……”用词造句,都很有想象力。这些诗歌的主人,包括上面说的杜甫,未必学过美学,也不一定知道什克洛夫斯基,但他们对于诗歌的审美,都有“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觉。

当然,和别的文学样式比起来,诗歌更应该强调“不可解”和“个人化”。早在西汉时期,董仲舒就提出“诗无达诂”的说法,为阅读与诠释《诗经》立下原则、设置方式。特别对于古典诗歌,作者已逝,事过境迁,风物迥然,作品要表达的意义永远无法还原――最多只是无限地接近,所谓解释或者讲解,无法也不必完全忠于原作。凡经解释,或多或少,都会客观或主观地根据时间的、场合的需要,有目的地附会曲说,以今言释古语,断章取义只是程度不等,谁都不能避免。另外,诗歌阅读是个人行为,就如一次私密的个人旅行,过程的感受结合自己的生活和情感经验,是不足为外人道的。诗歌不是用来背诵甚至不是用来解释分析,而是用来感受、品味和想象的,这本身就是诗歌美学的追求。美学中有“认知诗学”流派,他们的观点之一是,作家呕心沥血的作品并不是“自足”的,它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系统,而是打造了一个筐,创设了一个开放的平台,其中的内容和展演的节目,需要读者带着自己的知识储备、生活经历、审美情感去填充和丰富,阅读的过程是作者和读者共同构筑另一个世界的过程。这是一个“二度创作”的过程,最后,作品变得更丰满、充盈、鲜活,也同时走出一个被改变了的读者。所以认知诗学圈内有一个叫“写读连续体”(writing and reading)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