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范文1

1.了解罗布泊的今昔及变化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2.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联系现实,关注环保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难点

体会直抒胸臆、引用数据等在文中的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30年,弹指一挥间;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然而,30年,却也可以让一个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美丽仙湖变成一个令人恐怖的死亡之地!今天,我带来了自己学生时代购的一本《中国地图册》(1966年第1版),其中还有这样的表述:“本区湖泊……以罗布泊最著名,湖水浅,湖面变化极大。”那时,它还名副其实――是湖泊。然而,这样的一个仙湖,却消逝了!相信每一个用心读过这篇文章的人,都不会无动于衷!今天,让我们走进文本,走近罗布泊。

二、整体感知

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用不同符号圈点勾画)

过去的罗布泊:

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

――令人向往之!

那是怎样令人心动、令人心醉的一种美啊!如此美景,同学们想不想欣赏一下?(想!)我也想,并且是好想好想,想时光倒流,去亲眼目睹一下罗布泊的迷人风姿,再退一步说,即便不能,我也希望可以借助多媒体,通过图片,来一番视觉享受――然而,这一切都已不可能!我所能做到的,仅仅是――出示“今日罗布泊”图片。今日的罗布泊又是怎样的一种惨状啊!请同学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现在的罗布泊:

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罗布泊,天空中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

令人恐怖。死湖、干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胡杨林成片死亡。

――怎一个“痛”字了得!

变化的原因:

改道、盲目……

“盲目”,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头脑里根本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盲目”,就是目光狭小,只图本地区利益,不顾整体利益。“盲目”,就是不懂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不懂上游将水抽干了,下游的河道就会干涸,罗布泊就会干涸,周边生态环境就会严重恶化,乃至沙化。

――一切都是人为!

三、语言品味

课文为什么具有震撼人心、振聋发聩的力量?

引导学生探究这篇报告文学怎样把罗布泊的今昔情景写得历历在目,把罗布泊消失的原因说得明明白白,为什么能使读者对罗布泊的消逝痛惜不已。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使学生明白文章怎样才能写得生动具体。

从根本上说,罗布泊从美丽的仙湖变成令人恐怖的荒漠,是令人震惊的。从写法上探究,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大大强化了感彩,引用的大量数据触目惊心,直抒胸臆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1.对比手法

罗布泊:昔――今。

作者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都作了鲜明而具体的描写,显示了巨大的落差,造成了文势的跌宕,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2.拟人手法

(1)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人类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

比较:一棵棵胡杨树,只剩下奇形怪状的枯枝。

效果有什么不同?揣摩作者是怎样借胡杨林来倾诉痛惜之『青的。

假设你就是其中的一棵胡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你会向人类说些什么?

例:人类啊!我是号称“活着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下一千年不烂”的胡杨啊!然而顽强如我,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也终究难逃一劫!是谁,把我和我的兄弟姐妹逼上绝路,推向痛苦的深渊?是你们――自以为可以主宰一切的人类!我抗争!我控诉!同时我也要警告你们:人类啊,你们这是在自掘坟墓,醒醒吧!而如今,谁能救我?谁能救我的兄弟姐妹?

(2)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这里同样赋予罗布泊以人的感情,令人痛心!

3.排比手法

(1)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

连用四个“盲目”,遗憾之情、谴责之情大大强化。

(2)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发出了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声,表达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呼吁之声,振聋发聩。

4.直抒胸臆

(1)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

直抒内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有力地烘托了罗布泊的惨状,强化了生态被破坏的悲剧。这样的抒情让人共鸣,让读者也深深地痛心,深切地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果,觉悟到只有保护环境才能保护人类自己。

(2)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一针见血地指出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破坏生态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

5.引用数据

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多立方米。

一系列数据具体、确凿,充分说明人们是怎样盲目地拼命地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的,正是这种盲目行为,造成了罗布泊的荒漠化。

四、拓展延伸

出示资料:

1.甘肃月牙泉“喊渴”(2005年9月13日)

甘肃敦煌月牙泉在上世纪70年代占地22亩,水最深处达9米。由于地表水减少、地下水下降,月牙泉如今水面仅有8亩,水深不足3米。据介绍,如不采取更加有力措施进行抢救,30年后将不复存在。(新华社)

2.由于水位急剧下降,2006年4月8日,原先生长在月牙泉边茂盛的红柳、沙枣树也已枯死,枯枝横亘在沙海中,静静地诉说着月牙泉往日的神话。4月9日的实测数据显示,月牙泉最大水深仅为1.0米,保护月牙泉迫在眉睫。(新京报)

请写下你读后的感受。

例:看了这两则材料,我的心再一次被深深刺痛了。《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吴刚振聋发聩的呼吁之声“救救月牙泉!”言犹在耳,让我天真地以为,这样的悲剧不会再重演了吧!然而,事实再一次无情地击碎了我的梦:“如不采取更加有力措施进行抢救,30年后将不复存在。”又是一个30年!30年,让罗布泊由仙湖变成了荒漠;30年,美丽的月牙泉真的也会从我们的眼中消失吗?我无语……

五、课堂结语

出示:田震的《月牙泉》

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

有美丽的月牙泉。

它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

星星沐浴的乐园。

从那年我月牙泉边走过.

从此以后魂绕梦牵。

也许你们不懂得这种爱恋,

除非也去那里看看。

看那,看那,月牙泉。

想那,念那,月牙泉。

每当太阳落向西边的山,

天边映出月牙泉。

每当驼铃声声,掠过耳边

仿佛又回月牙泉。

我的心里藏着忧郁无限,

月牙泉是否依然。

如今每个地方都在改变,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范文2

一、转变角色,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

在新的教育理念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应积极转变角色,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去,彻底改变“满堂灌”“一讲到底”的落后的教学方式,做到三个“精讲”――核心问题精讲,思路方法精讲,疑点难点精讲;三个“不讲”――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内容不讲,不讲也会的内容不讲。一般情况下,教师连续讲课应控制在5~10分钟,做到精讲、互动,力求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都发挥最大效益,只有这样才能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培养他们的自主精神,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使其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那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创设情境,促使学生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还可以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比如,在《济南的冬天》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你最喜欢哪部分内容?请选择你喜欢的方式(独立或合作)来完成。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同学,可以说一说;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喜欢朗读的同学,可以尽情地读一读;还可以试着用一个精练的词语概括一下济南冬天的特征。然后把这部分内容汇报一下。”10分钟后,七八个学生展示了自己的收获,有的用精彩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描绘了济南冬天的美景,有的画出了几幅栩栩如生的图画,有的动情地朗读了一段自己喜欢的课文,还有的则用精练的词语概括了济南冬天的特征。学生学习的兴趣很浓厚,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也更加深入了。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以探究学习为主,突出学生自己探究知识,培养他们的探究学习能力,应是高效课堂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而质疑和探究,既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生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创造能力得以培养的重要手段。如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课时,我先用课件展示过去水草丰盈、绿林环绕的罗布泊图片和现在寸草不生、死寂荒凉的罗布泊图片,请学生畅谈自己观看图片后的感受。接下来我说:“同学们,罗布泊曾经是美丽的仙湖,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水如明镜。20世纪70年代,仙湖却消逝了,成了一个令人恐怖的地方。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呢?《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文章给了我们明确的解释,让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吧!”然后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研读探讨,深入透彻地理解文意。学生通过观看课堂上展示的罗布泊古今对照的图片和对重点语段的品读探究,在自主探究学习中理解了文本内容,与作者产生了共鸣,从整体上感知了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强烈的忧患意识。在整体感悟并分析了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后,让学生联系现在的生活环境,展开讨论,并谈谈人类对现实环境的破坏情况,以及对人类面临如此悲剧应如何去做的看法,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也达到了教学目标。

四、恰当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

高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有现代多媒体的“一席之地”。多媒体综合了图片、文字、声音、影像等技术,便于学生直观感受,还能根据需要回放再现,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更加有利于学生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增强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范文3

【关键词】初中语文;导入方法;开展活动;兴趣;培养

目前,许多中学生对汉语学习持消极态度,或放弃,或应付,或恐惧。要真正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汉语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在教学中唤起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兴趣中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那么,汉语教学应该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下面就中学汉语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建议。

一、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景,对于课堂教学起着很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学生都喜欢在轻松、愉快、活泼的课堂中学习,因此教师要采用多种激励手段和新颖的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唤起学生们求知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一个被动者变为一个主动者,把学习汉语的兴趣充分挖掘出来,如:《美丽的西双版纳》这篇课文,如果开始就平铺直叙讲述全文,必然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分散,但是如果老师创设情境,点缀趣味,学生则乐在其中。我在教学《美丽的西双版纳》这篇课文时,我先给学生播放乐曲―傣族民歌《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创设情境导入,然后我再深情导入:优美的旋律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似乎将我们带入了那苍茫的热带雨林(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景观),神秘的宗教氛围,鲜见的少数民族情调更是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走进西双版纳。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端,而云南又被称为彩云之南,想必同学们已经从歌曲中领略到了。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李舵的《美丽的西双版纳》,亲自感受那如诗如画的美丽风光吧。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这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课后,我还和学生一起搜集西双版纳风光、西双版纳风情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给自己的父母介绍西双版纳,也让父母与自己共享西双版纳风情,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2.多媒体展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材料的趣味性和美学价值是学习的最佳刺激。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以图文并茂、声像并行、动静结合的表现形式,大大缩短了人的思维领域中对抽象事物理解的距离,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据”,文章的题目又好比画龙点睛,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因此,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课题处生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课文,边读边想,边想边交流、议论。这样从课题直接导入,可以使学生一下子抓住重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譬如:我在教《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课文时,我先用多媒体展示课题: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同时展示画面:今日罗布泊的风化图。罗布泊曾经是一个湖,而且是一个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消失了。我们自然要问:罗布泊曾是一个怎样美丽的仙湖?什么时候消失的?为什么会消失?罗布泊的消逝带来怎样的后果?教训是什么?这篇课文将满足我们求知的欲望。这一设计,诱发了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悬念导入,苏霍姆林斯基说:“思维是从吃惊开始的。”学生越惊奇就会越想知道,思维就会越积极。疑是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思、有究,才有所得。运用此法必须做到:一是巧妙设疑。要针对教材的关键、重点和难点,从新的角度巧妙设问。如教《孔乙己》这篇课文时,一开始便介绍: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鲁迅自己也称“孔乙己”是他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个人物。孔乙已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这样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造成悬念,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开展活动,拓展兴趣

兴趣是在实践中产生并发展的。汉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整体素质的重要方式。开展汉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有重要作用。例如,在课堂的前几分钟,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会话、讲个小故事,或者表演买东西的过程,进行小记者采访,演讲等等,让学生在同学面前自由地展示自己的才能,树立学生的成就感。平时应经常开展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社会调查等活动。

三、要融洽师生感情,激发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提出课堂气氛主要是教师行为的产物。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作为一名汉语老师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真诚关怀和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尊重他们信任他们,让学生没有心理上的压力巧妙拨动学生情绪之弦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教师应经常与学生交流,如谈心,一起玩耍,对他们的生活方面表示关心等。由于师生感情融洽,不仅使原来学习兴趣浓的同学更爱学习,而且也带动了原来学习兴趣不够浓的一些同学。由此可见,教师与学生建立了一定的感情,在一定程度上就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学生表演,激发兴趣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范文4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初探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44-01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成功的导入设计如同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钥匙,能营造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消除其它课程的延续和心理杂念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应追求导入艺术化,为课堂教学整体艺术化创造一个良好开端。下面笔者就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几种导入法和大家作以交流。

一、图片导入法

初中语文课文中有许多篇章都可以用图片导入,如《赵

州桥》、《故宫博物馆》、《海燕》、《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等。就说《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吧,可先用幻灯打出几幅图片,看看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蓝天下都是黄沙,一滴水也看不见(图1):今天罗布泊,土地都已近盐碱化了(图2);这棵树叫胡杨,因为干涸,它死掉了(图3);从前的罗布泊,都是水(图4),然后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能配合图6画面的文段。

二、视频导入法

随着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视频导入越来越受到师生的喜爱。如由鲁迅先生故居图片导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由壶口瀑布的波澜壮阔导入《黄河颂》;由铿锵有力的腰鼓导入《安塞腰鼓》;由优美的孔雀舞蹈导入《观舞记》;由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导入《观潮》……在教学《蒹葭》时,多媒体投影薄雾中的水边芦苇,芦叶萧萧,茫茫苍苍。低声播放背景音乐――钢琴曲《水边的阿蒂丽亚》――清新

自然的背景画面,悠扬恬静的音乐,充满课堂的每一个角落,使学生体验了情境美,奠定了本课的基调。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教师务必及时凭借画面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性的语言文字的“回放”和“还源”――回归文本,探究作者是运用哪些语言材料和艺术手法,来塑造人物或者描绘景物的。否则,就难免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三、语言导入法

语言是表达感情的主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用优美、生动的语言,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诵,把学生带进教材内容的情境之中。日本心理学家泷泽武久用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感情,则学生的思维理解、记忆等认识机能会受到压抑阻碍。因此,语言感情对一堂课的导入是很重要的。如:学习《纪念白求恩》一课时,针对七年级学生,笔者选用朱子奇的《白求恩纪念歌》,用富有感情的语调朗读:“秋风吹着细雨/延水奏着哀曲/从遥远的五台山/传来了悲痛的消息......”把学生引入对白求恩逝世的悼念情境之中。

四、故事导入法

如在教学《范进中举》时,笔者是以故事形式导入的:“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头悬梁,锥刺股’这个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叫苏秦。苏秦是一个说客,开始的时候去游说秦王,没有被重用,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嫂子见了耻笑他,妻子不给他做饭......苏秦这才发愤读书,悬梁刺股,终于游说赵王成功,挂六国印而衣锦还乡。这一次,嫂子爬着去见他,苏秦很奇怪,问嫂子何故。嫂子回答:‘为叔叔的位尊而多金’”。故事讲完,笔者说:“在这篇节选小说里,范进是前恭后倨,而他的老丈人胡屠户是前倨后恭,两个人产生不同情况下的强烈对比,因为什么?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呢?”,以此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悬念导入法

一上课就给学生设置悬念或疑问,引发学生思考,诱导学生探索新知。如在学习《藤野先生》一课时,可这样导入:“同学们,七年级时我们学习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忆起自己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老先生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范文5

关键词:作文教学;范读;写作技法

一、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在进行诵读的时候对所要诵读内容的期待,无疑会激发他们内心中积极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无疑会让学生心理产生强烈的阅读冲动,并且想要深入了解自己所诵读内容背后的真意与情感。所以,在课堂中,在诵读开始之前,教师要积极地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诵读兴趣,这对他们坚持多次诵读深入挖掘背后的情感与思想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虽然语言本身并非蜜糖,但是却有着能够黏住学生身心与思想的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他所描述的无疑是语言本身所带来的悬念与好奇心。教师在课堂诵读中启发学生的同时,带领他们进入诵读的美好意境,无疑可以带给他们不少乐趣,形成强烈的期待感。

以课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为例,课文中前几段是这样描述罗布泊的文字“1980年,中国著名的科学家彭加木在那里进行科学考察失踪;16年后,探险家余纯顺又在那里遇难,更给罗布泊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罗布泊,天空中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可是,从前的罗布泊不是沙漠。在遥远的过去,那里却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罗布泊,“泊”字左边是三点水啊!”这段开头的描述无疑设置了一个很好的悬念,学生肯定很想知道曾经美丽的罗布泊到底发生了什么,那么他们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强烈的阅读需求,想要通过诵读来寻找到答案。在《生物入侵者》这一课,无疑也可以使用这种设置悬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来进行诵读,更好地让他们进入诵读,寻找到能解答自己疑惑的答案。

二、教师范读,读出神韵和美感

诵读是对一个人朗读能力的锻炼,也是美的创造过程,能够激发人们美的感受与享受,让人领悟和体会到美感。因此,养成好的朗读方式,不仅能给人带来愉悦的心理感受,熏陶人的情操,对获得成功满足感也十分重要。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通过领导范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跟随教师的情感节奏积极投入课堂,引领学生展现范读的神韵和美感。朱自清先生曾经强调过,教师以范读的方式引领学生跟着练习、背诵,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课堂变得更加富有感情与情趣。教师范读要从提升自身朗读水平开始,设置良好的情景,以便提升教学效果,在学生中间也塑造良好的与课堂形象。比如:《好嘴杨巴》这篇文章,教师可以查询相关资料,了解天津人说话的特点,模拟课文中的风俗引领学生进行诵读,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体会到文章中的乐趣。

声情并茂的诵读会逐渐积累学生的诵读知识和技巧,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也能够很好地启发学生发挥自身能力,尤其是中学语文中的散文,对散文的阅读是理解其感情挖掘背后真意的重要方式,也是学会欣赏分析散文的关键。比如课本中朱自清的文章《春》,学生通过轻柔、缓慢、富含感情的诵读,能够充分感受到朱自清所描绘的春花、春风、春雨,咀嚼出散文的独特韵味。

三、创造性朗读,想象揣摩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而言,学习生活中的兴趣是激发其参与性和积极性的好帮手,学生对诵读活动产生兴趣,能够更好的自主进行读书探究。语文教学过程中,诵读能够促使学生集中精神,紧抓其学习焦点,在课堂中塑造良好的氛围,学生能够获得乐趣从而产生兴趣,在良好的环境内自主感悟,分析探究文章真意,是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对开发学生综合素质全面锻炼的重要要求,也是适应教育改革潮流的重要教学实践。在课堂中,让学生积极创新,依靠自身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尽量做到创造性朗读,这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当然,我们也不能片面地推动诵读活动的优势,将其作为课堂中的重点,语文教学涉及多个方面,因此,需要有机结合,难易相辅,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消化不良”的现象。比如:《好嘴杨巴》这篇课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创造性诵读中,可让两个学生前后分别诵读一次,让两个人对自己所诵读的课文中人物内心活动加以分析,尤其是课文中几个特殊的部分,比如:李鸿章“啊”“哼”后的心理活动分别是什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想象重新自由发挥诵读,最后,根据分析出的心理活动按照原文再重新诵读一次。这样一来,无疑在获得乐趣的同时也把握了人物心理活动,同时获得了一种分析文章感情的好方法。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范文6

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大改革即是学习方式的变革,其中探究式学习策略运用与实践尤其凸显。所谓探究式学习策略,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其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策略运用与实践,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师(特别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启发式教学 自主、合作、探究的门径

启发式教学,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的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强调学生要有主动、积极、能动的学习状态,强调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创新。我们初中语文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就课本中的某些问题展开积极思考,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多角度地进行分析判断,增强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

1、多用启发方式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或介绍写作背景,或表情朗读,或巧妙设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时,一句隽永精警的名言诗句,一个简短而寓意深刻的寓言童话,一首流传千古的古诗或时尚的音乐,甚至一片随风而落的秋叶。都能成为教师手中的道具。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言、行、色等声情并茂的诸多形象,多角度多方面地吸引学生,穿插读、议、讲,在有疑难之处点拨解答,于无疑处设疑深究,做到对课文有理解,对生活有感悟,在字里行间读出作品中的喜怒哀乐、悲苦酸甜,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如教高尔基《海燕》,引用列宁:“面包总是会有的。”

2、 强化基础储备 让学生“动”起来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新课标》),因此,语文是一门表现人的思想情感和人文素养的学科。缺乏足够的知识基础储备,学生是无法维护其正常思维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对于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是极为重要的。若没有充分的思考基础――语文基础知识和生活感受的积累,而想展开有效的启发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那是无法想象的。 如教《湖心亭看雪》,先引导学生运用字词典或电脑扫

二、培养问题意识 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喜悦

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张载曰:“学则须疑”,先哲们强调的都是学习既学且疑。质疑问题是自主、合作、探究的起点,没有问题或发现不了问题,就谈不上所谓的自主、合作、探究。语文学习中,要鼓励学生敢疑、多疑;阅读中要引发学生品味思考、发现问题,在探究中找到答案,体验解决问题时“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一是要引导学生保持强烈的问题意识。语文学习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方法。例如执教《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入课后,安排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到昔日的罗布泊仙湖之美表现哪些地方?同学们纷纷发言:“从前的罗布泊不是沙漠。在遥远的过去,那里却是牛羊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然后再引导学生去探讨仙湖罗布泊消逝的客观原因和根本原因,以及它的现状与未来。

二是要炼就一双发现问题的“慧眼”。《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分享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如教《观沧海》先引导学生讲曹操的故事,再去领会作品的内涵。

三、创设认知情境 让学生思维飞翔认知需要是学生学习中最稳定和最重要的动力。

在学习一个新知识点时,教师要创设认知需要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觉学习是解决新的问题的需要,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诱发其探究意识,激活其思维的发散性。

1、创设认知矛盾的情境在现今语文课本中,常常有一些感人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常常有一些不同常人的壮举。可以让学生本身固有的思维方式与故事中人物的事迹进行比较,探究矛盾根源。如语文课《蜡烛》(俄西蒙诺夫):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士兵的坟头。借此可以启发学生穿越时空,去目睹那悲壮而崇高的一幕,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2、创设认知冲突的情境 教师提供可先择的几种答案,使学生感到不知该选哪一种答案才对,激活学生的探究思维。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一些以物作为题目,但实质上是写人的文章。对于这类课文的教学,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读课文题目,再出示被选答案:a、专门写人,b、专门写物,c、既写人又写物,d、表面写物实际写人。如《安塞腰鼓》(刘成章)《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等,使学生的认知产生了冲突,教师便引导学生探究,到课文中找答案。

四、更新观念 让学生跳出“怕”作文的怪圈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新课标》)例如写作课,尤其是我们农村学生,一提起作文就头疼。针对上述情况,我与课题组的同志一起进行了几项实验:写作课,不一开始就作文,先引导同学们看资料、探究交流、绘画做游戏等,然后再动笔写。如写生作文(把绘画与写作结合起来);乐中作文(把欢乐的游戏、活动与写作结合起来);趣味作文(把课本上的经典词语、成语连缀起来,写诗歌,抒写学习、生活感受,或编小故事等);想象作文(鼓励学生写理想、写幻想、写梦想、写奇想),我在11级2班,搞那个《“小太阳”与“未来诗人”作品选》就很成功。

总之,探究式学习策略运用与实践,注意课文“三维目标”的确定,教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有的放矢,针对不同课文,探究学习的切入点,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自学、学会运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c语言

下一篇行政法学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