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清明古诗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清明古诗词范文1
陕西省咸阳市文物保护中心精品库房之中摆放有一件青花象舆人物故事图瓷罐(图一),经专家鉴定,为元末明初青花瓷珍品。
此罐通高34厘米。整体厚重浑圆,丰肩,鼓腹,腹自上而下渐收,平底,矮圈足。通体施青花纹饰,纹饰层次分明,自颈部至足部以三道卷草纹带将整个画面分为颈、肩、腹、胫四层:颈部为一周狭窄的缠枝纹带;肩部为缠枝莲纹;胫部有一周栅栏式变体莲瓣纹,互不相连,莲瓣内绘有杂宝图案;腹部为这件青花大罐的主题纹饰,为象舆人物故事画,共绘有七个人物,其中五人骑于马上,一人徒步指引象车,一人坐于车内,整体反映的是人物出行的场面。
象舆人物故事画中,第一个人骑在马上(图二),左手执弓,右手勒着马缰。从服饰、装束上看,为少数民族装扮。他头戴貂皮长毛大帽,身着束腰袍服,脚穿长靴;头发卷曲,头部朝向后方,根据面部表情,应是招呼后面的队伍跟上来。依据旁边的山石造型,应该是到了该转弯的地方。第二、第三个人分别骑一匹黑马和白马(图三),行进在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底下。两匹马的身上皆有华丽的装饰,两人的服饰、装束与第一个人基本相同,左手握着缰绳,右手持有类似于鞭子的物件。两人一边骑马一边相对交谈。第四、第五个人也分别骑于马上(图四),行进在枝叶繁茂的树林之间,服饰、装束与前面几人的风格基本相似,然而身着宽松袍服,未束腰带。一人戴帽,另一人头发松散扎绑,垂于脑后。两人一边骑马一边相对弹奏表演。前面之人转身回首,用双手认真专注地打着节拍;后面之人附和前面之人,热情洋溢地弹奏着琵琶。第六个人并未骑马,而是徒步指引着象车前行(图五),右手拿着类似于牵引大象的工具。此人装束打扮也为少数民族风格,上身着宽大披风,脚上穿尖头皮靴;整个身体转对象车,头发上绑有一圈绷带,脸上长有络腮胡;目视大象,表情生动传神,形态自然灵动,正在认真地指引着象车前行。第七个人坐于象车之内(图六)。大象形象敦厚健壮,但也不失可爱,身上配有华丽的装饰,长鼻下垂向内勾起,眼睛炯炯有神,注视着牵象人,正在卖力地拉着后面的车子。车子也经过了精心的装扮,挂着轻纱帷幔,从帷幔被掀开的地方,可以看到车上端坐一妇人,虽然相貌看不太清楚,但从装扮、服饰上可以观察出此人并不是少数民族女子,而是汉族妇女;而且她的年龄已不年轻,应该是中年妇女的形象。依旁边的山石形势,车子正从一山凹处出来,只露出了半个身子,给人感觉这支队伍后面还有很长,画面上出现的只是队伍中最典型和重要的几组图画。
这件青花大罐的主题纹饰反映的是人物出行场面,是一支浩浩荡荡的行进队伍。整体画面疏密有致,布局匀当,绘画的人物较多,个个形态自然、表情生动传神,每组图画递进有序。画面中又以山石掩映,大树、修竹杂衬其间,为元末明初青花大器中罕见的人物故事题材纹饰。
那么,这件青花大罐的主题纹饰到底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人物故事呢?目前我们所见到的元代青花人物故事的大件瓷器也不过几十件,而且相当一部分流失海外,国内所见者屈指可数。元代青花人物瓷器的出现,是在宋元文学的通俗普及,特别是在杂剧的广泛传播的前提之下产生的,主要的历史故事图纹有“鬼谷子下山”“周亚夫屯军细柳营”“萧何月下追韩信”“蒙恬将军”“三顾茅芦”“西厢记”“尉迟恭单鞭救主”“薛仁贵阵营图”“昭君出塞”等。这件青花大罐主题纹饰所反映的人物出行场面与“昭君出塞”图较为相似,所以也有专家提出这件瓷器的画面可能就是“昭君出塞”图;也有人认为应该与“蔡文姬归汉”的历史故事比较符合。笔者现在缺少足够的资料来说明此图具体是什么历史故事题材,不能妄自推断。在此将这件青花大罐的纹饰呈现出来,期待方家研究探讨,从而确定其真正历史内涵。
清明古诗词范文2
一、正确地理解古诗词曲的内容
解读一首文质兼美的古诗词,把握其内容是非常必要的。首先,熟悉与作品相关的背景资料。读诗,不仅读内容,还要读作者,读写作背景。这里的背景,一方面指宏观的社会现实,另一方面还有诗人个人的身世、荣辱、人生经历等。因为,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容,为揣摩诗作情感打下基础。我们在赏析唐代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一诗时,必须先要明确这首诗歌的缘起。公元810年,元稹因弹劾不法官吏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这对一直在政治上颇有抱负的元稹来说,不啻是一场沉重的打击,他因此忧郁了很长时间。时隔五年后,诗人的好朋友,同样身为大唐著名诗人的白居易也因事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元稹惊闻这一变故后,提笔慨然写下此诗,来表达自己为朋友蒙受不白之冤的愤懑和对朝廷奸佞当道,残害忠良的控诉。了解了这个背景,我们自然就很容易把握诗人的情感倾向,回答题目也自然能比较深入地进行分析。其次,概括诗词曲的大意。对于诗歌的解读,千万不能字斟句酌,过分地求“甚解”。诗歌本身就是高度凝练的,主要凸显的是意境美。如果用大白话的文字去直接翻译,会使诗歌的内涵大打折扣。所以翻译诗歌,力求神似,达到意会即可,当然,对诗词中比较精辟、传神的字词的解析除外。再次,注意诗体及作家风格。中华民族的诗歌文化源远流长,其流派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同流派的诗歌所体现的风格也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作家的写作也是自成一派的,自然也是根据各自的独特风格来赏析的。最后,体味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态度。“一切景语皆情语”,古诗词的精髓就在于它用最少的文字营造了最优美的意境,传达了最深刻的情感。例如,2011年陕西中考语文试题的古诗赏析题第二题:在《农家望晴》和白居易的《观刈麦》中,两位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此题以课内外衔接的形式考查对诗歌主题的理解。题干中说到了与《观刈麦》思想感情上的相同点,降低了此题的难度,即解题时可从《观刈麦》一文出发进行考虑,再与本诗做印证性理解。从诗人角度讲,将农事入诗,表达了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现状的关注。诗人对劳动人民贫苦生活的同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二、品析诗词曲的语言
首先,从遣词用语、修辞等方面揣摩、推敲、理解诗词曲中重点词、重点诗句的含义。一首优秀的诗歌,诗人必定在选词用语等方面费尽心血,力求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至高境界。里面的一字一句必然是意蕴无穷的,尤其是那些历来都被人们所吟咏的妙词佳句,更是神来之笔,让人折服。还记得那句“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吗?还记得“夹岸桃花蘸水开”的“蘸”字吗?这些,都值得我们用心去感悟、去品评。其次,从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运用技巧中品味诗词曲在语言上所寄寓的深意。一直为苏轼的“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而深深折服。东坡此诗似伤春而实为惜春,一点也没有颓废的调子,只是纯美的欣赏与人生哲理的透视。何尔见到如此“繁花”便“惆怅”?是因梨花“淡白”似“雪”,那时的诗人本沉浸在春天的喜悦中,看到此情此景,想到今日似乎有点“人生看得几清明”,清明意味着开始,那我们是否该珍惜这人生中难得的“清明”呢?作者感叹人生的无常,生命的短暂。最后,还要品味欣赏诗词的表现手法。《回乡偶书》中的对比手法是明显的:“少小”与“老大”,“乡音无改”与“鬓毛衰”,“儿童笑”与“我”回家的悲凉心情,这几组对比表达出了诗人对人世沧桑的感怀。
清明古诗词范文3
一、拓宽渠道 经典进入课堂
课堂教学是开展特色教学的主渠道,我校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做到了“五个一”,即:每天一次诵读、每周背一首古诗、每周上一节国学课程、每周听一次古诗词鉴赏、每学期进行一次竞赛活动。经历从吟诵到品读、从鉴赏到应用的多思过程。
我们把每天的早自习的晨读时间定为师生诵读经典诗词的时间,学校根据各年级实际推荐了30首经典诗词,要求学生在一学期内全部会背诵。每周开设一节学习古诗词的校本课程,已阅读为主,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每天利用“欣赏”时间(每天10分钟)对一首经典古诗词进行鉴赏品味,很受学生欢迎。每学期进行一次古诗词诵读和背诵活动,学生兴趣盎然,效果很好。
二、统筹兼顾 营造诗教氛围
1、分层要求不同年级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学前、一年级以诵读《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国学经典为主,2---5年级在吟诵经典诗词的基础上进行诗词鉴赏。(以小学生必备70首古诗为主)
2、组织编写校本教材
我们在开展古诗词进校园工作中,坚持与课堂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紧密结合,积极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目前,我校编写的《古诗词进课堂》一书,已作为校本教材投入使用。
3、坚持与德育教育相互融合
走廊文化凸显“诵读古诗文辞,打造书香校园”特色,以不同形式展现给全体师生,让他们耳熏目染,时时刻刻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
每逢重大节日,学校都把古诗文融入到有关活动中。如五一劳动节举行以赞美劳动和劳动人民为主题、母亲节、父亲节以歌颂亲情为主题、清明节以缅怀先烈为主题、教师节以赞美教师为主题、国庆节以歌颂祖国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优秀诗词书法展览等活动。各班级在班队会课中也组织相应的活动,以强化学习经典诗文的效果。
清明古诗词范文4
关键词:流行歌曲;渗透;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171-01
说古诗词教学难,是因为古诗词都离我们的生活太远,很多词语的意思已经发生了变异、转移或者已经扩大、缩小了意思指代范围;许多语法现象也已经消失。所以在遇到古诗词教学时就会感觉难以下手。于是,许多教师就照着教学参考书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对古诗词没有任何兴趣。"这就是我们许多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感觉特别头疼的问题。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做好了,可以让学生文学感受能力、知识广博度、文学鉴赏能力以及写作水平都会再上一个台阶;做不好,学生的文学水平就永远处于一个停滞期,发展起来举步维艰。
那么要培养学生古诗词的兴趣该从那些方面着手呢?我对好几届学生的调查观察以及我在教学中的实践发现,学生对于流行的文化比对古典的文化更容易接受。尤其是流行歌曲,他们很喜欢把那些琅琅上口的歌词一字一句地抄在笔记本上拿来欣赏。这种情况说明,我们的学生对文学并不是没有欣赏能力的。既然他们对现代的流行歌曲的歌词可以欣赏,为什么说他们不会欣赏同样具有音乐性的古诗词呢?这喜欢流行歌曲歌词、对流行歌曲酷爱的现象应该是我们进行古诗词教学的一个契机了。要改变学生对于古诗词的难懂印象就不能走传统路线了。我们可以把古诗词教学与现在的流行音乐歌词合起来进行教学,先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来比较古诗词与现代流行歌曲歌词的异同,说明文化的传承。并且每次只讲一个方面,让学生在铺天盖地的流行歌曲欣赏中去自然地联系古诗歌。
比如,我在教学《虞美人》时,脑中灵光一闪,突然想起歌曲《一江春水向东流》(上网查询,是邓丽君演唱的)。于是我问学生:"谁会唱《一江春水向东流》?"学生一哄而起:"老师,你给我们唱一唱吧。"我问学生:"真的不会唱吗?"学生都说不会。"那我就唱了",学生热烈鼓起掌。我虽不是准腔准调地唱完,竟然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老师,教我们唱吧!"其实我也是音乐盲,只是跟着卡拉OK学哼了几句,教学生唱歌岂不比范读更难为,但既然学生兴趣那么高,只得顺应民心吧。于是放弃课堂教学预设,变成为教唱歌曲的"音乐课"了。 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在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就这样学会了《秋水伊人》(《蒹葭》)、《明月几时有》(《水调歌头》"王菲演唱的现代版的《明月几时有》")、《别亦难》(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等。应该承认,这些词曲谱得实在好,切合诗词意境,曲调抒情优美,便于吟唱。虽然被我的跑调糟蹋得失色不少,但学生还是认真跟唱,其乐融融。 过吟诵学习诗词是自古以来的研习策略,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词的美妙之一就在于其音韵美,诗词的教学的终点不应该是停留在分析和理解上,而要定位于能将诗词深情并茂的吟诵出来。这对于一首曲子来说也是一样,音乐和词文虽好,但如果没有歌唱出来,就无法传达感情。而通过唱歌悟词、评曲品词,最终实现词曲再创,这就是熟读唐诗三百首所表达的境界。例如在教学苏轼的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时,可以唱一曲许嵩的《清明雨上》,二者同表达了天人相隔的凄凉和遗恨之情。
当然,我们教师不能把流行音乐的歌词当作救命稻草滥用于古诗词教学。我们应该带领其区分其中精华的部分与糟粕的部分。毕竟古诗词是音乐性的文学,我们既然是把歌词与它结合起来了,那么就先读歌词,以歌曲的节奏来读,再让学生以某个节奏来读古诗歌。这样的朗读中,让他们去体会音乐与文学结合的魅力。让学生在生活中自然地受到浸润,以提高其文学感受能力,扩大文学视野。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落实到动手能力。所以写作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在以写歌词的形式进行的训练中表现出的认真程度、文学水平、忍耐能力以及想象能力是惊人的。教师可以以此为主要形式进行训练,辅以古诗词的鉴赏写作赛。在这些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写作,一起交流。
流行歌曲渗透于古诗词教学的尝试引起我两个疑问、思考:语文课变成学唱流行歌曲的音乐课合适吗?流行歌曲渗透于古诗词教学,会不会冲击语文学科本身的言语教学,影响学生对文本的领悟、探究呢?经过反思、探究,我认为流行歌曲渗透于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在于:
(1)音乐可以强化记忆,以唱促背,学生避免死记硬背古诗文之苦,在乐学会唱中也就记住了诗词。
(2)音乐调节了学生的大脑思维与疲态,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丰富了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因为音乐本身具有消除疲劳、缓解心理压力,调动和平抑情绪等作用。
清明古诗词范文5
一、利用古诗词导入
课文的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精彩的导语,是奠定教学基调、营造课堂气氛、搭建师生互动平台的有效手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偏爱于用古典诗词作导语,折一枝红杏而引来满园春色,掬几朵浪花而激荡一江春水,感觉受益颇多。例如在讲授《故都的秋》时,我引用学生较为熟悉的赞美秋天的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大家齐声朗诵,热情高涨,仿佛把醉人的秋色带进了课堂,“赞秋”自然成了这堂课的“主旋律”。
二、利用古诗词解析文意
语文教学,对文意的理解和赏析容易流于形式,泛泛而谈。大而空的分析和说教,不仅单调枯燥,其结果也常常如过眼烟云,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恰到好处地穿插运用古典诗词,可以营造诗情画意,给课堂带来清新怡人的春风。比如在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时,如何理解“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句话的含义,我引用了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等佳句,学生兴趣盎然,文言的学习一扫往日愁云,第一次有了诗意的绽放。屈原的《离骚》学习难度较大,如果在疏通词意的基础上,借用较为浅显的古典名句来对应解释,可以化繁为简,相得益彰。例如可用“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对应“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对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对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等。寥寥数语,简洁明了。
三、改写诗词,加深理解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古典诗词曲转化为自己笔下的文字,是一条可供探索的好思路。如我将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改成一首小诗——《甜蜜的忧愁》:“巴山夜雨敲打骤急的鼓点/声声催问何日方是归期/委屈的是西窗下的红烛/灯花滋长难言的寂寞/但两相依偎/却是眼中不变的风景。”我把它打印在字幕上,学生兴致很高,他们发现原来烂熟于胸的古诗,竟也能变成如此生动而具有浪漫气息的文字。我建议把李清照的《一剪梅》改成一首现代诗,学生作业交上来后,我不禁大吃一惊,其中佳作,真是层出不穷。有一学生这样写道:“荷花残了/秋意凉了/盈盈细步/独上兰舟/云中的飞雁/邮寄相思的信笺/又传递远方滚烫的心意/西楼的月光下/孤独的人儿彻夜未眠/流水是两颗心的泪泉/总也割不断的愁/搁在眉头/又放在心头。”能写出这样的文字,我们还能再苛求什么,它胜过洋洋千言的讲解。
四、灵活运用,提高写作能力
古诗词在指导作文训练时亦可大有作为。继承古诗词的极致,不只在于记忆的多少,更在于使之成为源头活水。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把古诗词渗透到作文教学中,学生很受启发。首先是语言的美化功能,强化古诗词的应用,可以打破作文程式化的语言模式,为行文镀上亮丽的光泽。优秀的作文,常常展示了作者扎实的古诗文基础,写作时总能信手拈来,给读者“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审美享受。其次是对主题的升华功能,古代诗歌中的好多哲理诗本身就是点石成金、升华主题的好素材。例如“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适用于“志存高远,投身社会”的主旨;“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适用于“志行高洁,保持本真”的主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适用于“奉献社会,不求回报”的主旨。恰当的引用诗句,无疑会给文章锦上添花,提升作文的思想品位,进而增加得分的“亮点”。
再者,让学生在“温故而知新”中体验到古诗用时更有趣。带学生春游时来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扫墓遇雨吟句“清明时节雨纷纷”;来了新同学“笑问客从何处来”;风筝飞舞的日子,互相说句“忙趁东风放纸鸢”。让诗走进生活,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是“诗”,从而启发学生把诗写进文章里。如此,在简单应用中得到无穷乐趣,形成古诗阅读的良性循环。
清明古诗词范文6
古诗词的画面有的恬淡自然,有的华美壮丽,有的安谧幽静,有的雄伟壮阔,怎样把诗词的画面美体会出来成为教学的一个难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了一些体会意境美的做法,现列举如下。
一、绘画体味法
绘画体味法就是在读熟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把诗描写的景物画出来,通过图画体现诗的意境美。此法适合于小学生。小学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逻辑思维能力弱,如果让他们在诵读理解诗意的过程中把诗词描写的景物画出来,这样体味诗的意境美就容易多了。
例如: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 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歌大意:晴天的西湖波光粼粼多么美好,雨中的山峦苍茫也很奇妙。若把西湖比作绝代佳人西施,不管淡妆浓妆总是如此多娇。
画面解析:从题目看,诗人用一首诗描绘了两幅画面,即“西湖初晴图”和“西湖后雨图”,“西湖初晴图”是“淡妆”,“西湖后雨图”是“浓抹”,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都做到了恰到好处,如西施般婀娜妖娆。
绘图品味画面美:在充分朗读背诵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让学生把“西湖初晴图”和“西湖后雨图”画出来,画完之后先自主将两幅图进行比较,体会诗作的画面美,再全班进行交流展示。在绘图展示交流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想象力特别强,“西湖初晴图”有同学是这样画的:天幕拉开,白云片片,湖中荷花盛开,荷叶田田,一片碧绿,湖水荡漾,波光粼粼,湖边大堤杨柳依依,远处群山苍翠,画面清新迷人。“西湖后雨图”更是超乎了课前的预想,“小荷青翠,雨滴点点,一艘小船停在湖边,三两行人撑着花伞驻足赏景,远处群山连绵,笼罩在雨雾之中,给人以虚无缥缈之感”,绘画鲜艳优美,令人陶醉。
二、文体转换体味法
“文体转换体味法”指的是在诵读理解古诗词的基上进行再创造,即把诗改成词,把词改成诗,把古体诗词改成现代诗,或把古体诗词改成文笔优美的散文。这种做法适宜于中学生。
例如:
清明
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画面解析:这首诗写的是清明时节,春雨绵绵,诗人赶路在外,心中伤感悲愁,于是想借酒释解,便问路寻找酒家,恰好遇一牧童。牧童热心告诉:远处杏花似锦,酒旗飘飘的村落就是。诗的前两句,画面凄迷感伤,后两句,画面鲜明生动。
将唐诗改为元曲的小令:原诗主体变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把改后的诗与原诗比较发现,“纷纷”由修饰限制“雨”变为了修饰限制行人,突出了路上行人之多,进而让“欲断魂”这种悲愁的画面更加厚重。“有”由修饰限制“酒家”,变为了修饰限制“牧童”,“有牧童用甜美声音,热心指点酒家的所在”,增添了诗作画面的暖色。通过文体转换,让读者近一步体味到了诗作的画面美,获得了情感熏陶。
三、概括评价法
概括评价法指的是在诵读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分析景物描写进而概括出诗词的画面特点。
例如:(2012山东卷)阅读下面宋诗,回答问题。
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问题:开头两句描写了怎么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