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人才培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人才培养

创新人才培养范文1

知识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是在世界经济逐步走向一体化的经济,也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初期奉行知识就是力量的新年不同,“知识就是资本”的信念更加深入人心。知识有两个重要的特征:其一是时效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内容需要不断更新,否则其就会陈旧而失效。一方面人们需要不断创新知识,另一方面知识的存量和拥有者的实力对比时刻都在变化,此消彼长或相反之,所以需要不停地创新,以便保持自己的优势,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二,是知识的无限增殖性,也就是知识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产生新的知识,用的越多,产生的新知识越多,这是知识要素特有的非线性倍增效应。

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如下:

(一)经济促动要素的转变。蒸汽机技术和电力技术曾是工业经济的促动因素,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采用,人类社会正迈入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大门,作为高新技术发展依托与被依托的只是信息,以及生产、传播和运用知识信息的人力资源,业已取代了技术、资金在经济活动中的主动地位,知识信息和人力资本已成为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化的促动要素,成为社会进步的先决条件。

(二)产业结构的调整。知识经济时代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的同时,服务业的比重大大提高,整个产业的知识、技术含量提高,即实现轻型化、边缘化饿知识信息技术密集化。汽车本来是传统行业,但它是人们出行的代步工具,也对提高生活质量和办事效率有重要作用。产业结构调整不是不要汽车,而是提高其电子信息含量。1970年美国汽车电子装置的价值为25美元/辆,1990年已上升到1383美元/辆。制造业的核心是装备业,虽然是第二产业。但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仍将快速发展,即使高级技术产业也需要它来装备,只不过其知识含量提高更快而已。

(三)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新增长论经济学家罗默、卢卡斯等人指出,由于知识可以通过“外溢效应”在几乎不增加额外投资的前提下反复利用,因此知识可提高投资回报,并反过来促进知识的积累。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增长将由外延增长为主向内翰增长为主转化,即经济增长主要不是靠投资和就业的增加而是靠技术和知识的投入。”这种转化将导致物质生产方式由工业经济时代的规模化、集约化、综合化和标准化,转向多元化、灵巧化、专门化、柔性化和分散化。

(四)经济效率标准的转变。工业经济时代的效率标准时劳动生产率,知识经济时代的效率标准则是知识的生产率,即知识生产、传播和转化速率与效率,它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实效性,缩短新旧知识的更迭周期。

(五)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工业经济时代80%的劳动力是生产一线操作工人,以美国为代表的知识经济型国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述数字已被知识阶层或从事知识生产、传播与应用的人数取代,传统意义的工人阶级队伍正在萎缩,这种转变将引发政治领域的链锁式反应。

综上所述,与过去社会发展时代相比,知识经济时代所具有的诸多前所未有的特征预示着社会发展范式将产生全方位的转变,这种转变将依赖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来完成。

二、创新人才具备的条件

20世纪初,美国经济学家熊彼得曾对创新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创新是指新技术、新发明在生产中的首次应用,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或应变函数,是在生产体系中引进一宗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可见,创新意味着开拓、批判和推陈出新,意味着人的智力活动比体力活动更具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杰出人才的创造性智慧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大,它可能影响一个产业,影响一个国家,甚至开辟人类的未来。比尔·盖茨在信息革命方面的贡献,不仅是他个人财富连续四年蝉联世界首富,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人们对自然世界与人类世界关系的认识,改变了世界经济、产业的发展观念和就业结构,改变了并继续改变着世界不同地区的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关系。在知识经济时代,个人杰出创造性的发挥可能超过一个政府、一支军队、一场战争的作用。所以能发生这样的奇迹,是因为知识的创新和创造性的知识运用,使得生产力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它可以不依赖原料、资金,使经济发展具有低成本性、迅速扩展性、跨国性和广泛的影响性。

所谓创新人才是指具有敏锐洞察经济走势、准确分析市场、善于创造、及时把握与合理应用新知识、科学决策与调度等能力的人才。在这类人的能力结构中,智力要素占主导地位,属于智力型、理论型和管理型人才,而非体力型、经济型人才。表现在思想观念上,创新人才应有多元价值观、自我实现的人生观、民主化的政治观、强烈的竞争意识、紧迫的危机感、开放灵活的处世态度。表现在心理素质上,创新人才应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具有创新思维的习惯或思维定势,有坚强的心理承受力,开朗活泼的性格,具有丰富、善良、真挚的情感。表现在身体素质上,创新人才应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并适时进行自我保养。表现在能力结构上,多方面能力相结合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包括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口头表达意见与文字的能力,规划和组织活动的能力,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应用数学逻辑思维的技巧和能力,一级结合实际情况应用技术的能力等。表现在知识结构上,在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中,理论知识是基础,应用知识是关键,有形知识是基础,隐形知识是关键,专业技术知识是基础,信息传播知识是关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高科技产业的研究者、决策者和管理者个人基本知识要求:①高等数学;②计算机基础知识;③研究开发某一领域的实践经验;④现代管理方法;⑤法律、经济、经济史和本国历史等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三、城市培养创新人才的举措

(一)营造创新人才辈出的环境。观念在创新系统中起着引导和驱动的作用。首先要认识创新的意义,创新能力是人类应付各种挑战的需要、发展前途息息相关,必须使创新意识扎根于每个人的头脑。其次,提高承受创新的心理能力,正视创新对传统构成的挑战,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鼓励一切创新倾向。再次,确立创新理论的指导,要研究创新的意义,研究创新的条件、创新组织以及如何构建完善的创新系统,预见未来的走势等。

(二)创新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教育创新系统以后已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核心,创新人才应当是健康的人文精神、丰富的科学素养和活跃的创造力的统一体,必须具备系统而完备的知识结构,拥有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熟悉多种研究领域的前沿。要求教育内容是综合的、系统的,方法要不断更新,不断补充各领域科学研究的新成就。当务之急是调整、革新教育内容,增强学科之间联系和知识的系统性。应该进通常的教育方法,向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鼓励其新的想法,营造平等的人际关系,发展师生间的合作。将先进的通讯、信息处理技术引进高校,并普及网络技术,改善教学手段,盘活教育资源。

(三)完善教育创新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制度创新是建立创新系统的前提,只有制度创新才能解放教育生产力,为其他具体创新活动提供制度保障。在微观方面,必须给教师、管理者更大的自,给教师试行新的教学法、选择新的教学内容的权利。给教师、管理者公正的评价,保持和激发创新积极性。改革现有的评价制度,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建立竞争机制和流动性用人制度,保证真正具有创新能力者人尽其才,保证先进思想不断涌入教育机构。

(四)在宏观方向构建一个终身教育体系。知识经济引发的知识爆炸性增长,已使任何人都无法将某一阶段学习所获得的有限知识成功地运用于整个人生,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为此,每个城市必须:第一,从立法上保证终身教育的实施,规定接受终身教育史市民一项基本权利;第二,从制度上保证终身教育的实施,建立综合性的学习网络,除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外,还应发展各种民间的学习活动、体育活动以及信息产业活动。学习地点是多样的:家庭、学校、图书馆、文化中心、博物馆、艺术馆、企业、职业培训中心等。有必要建立终身教育、学习系统,协调有关部门的关系,整合教育资源;第三,发展成人教育。加强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和自学考试等教育形式,使人们容易活的学习机会;第四,开展各种不同学历的可比性认证评估体系,以使非正规的或间断性学习所获得的文凭具有合法的效力。

创新人才培养范文2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突破;多维度

一、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困境分析

目前,各高校在表面上都很重视创新人才培养,但是在实处上都有想使力却使不上的感觉。我们认为,使不上力、落不到实处主要是因为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有三道难跨的“坎”,存在三大困境。

1 制度缺失,管理缺位,导致创新人才培养“行动难”

创新人才培养成效不大的深层次原因是大学制度缺失。现在大学中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冲突日趋激烈,学术权力被削弱,行政权力严重侵蚀学术权力,使得学术权力行政化,这从本质上违反了学术运行的内在机制,导致了学术行为的异化,学术资源配置不合理,出现了学术评价不公,产生学术不端现象,阻碍了学术研究活动特别是创新性研究活动的开展。这些无疑大大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使得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难以真正开展。

当前,高校管理并没有按照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进行改革,而是采取“修补式”的变化,仍沿袭旧的管理方式,与创新人才培养对管理的要求相差较大。这种管理无法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激发人们的动机,无积极性、无动机的行动是被动应付式行动,是有效性不高的行动,因而它阻碍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开展,导致创新人才培养行动难。管理缺位主要表现在:管理者角色错位,管理缺乏个性、人本性和激励性。

2 资源不足,导致创新人才培养“落实难”

培养创新人才对各类资源的支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高校存在着资源瓶颈,导致创新人才培养难以真正落实。首先,创新型教师资源缺乏是创新人才培养“落实难”的主要症结。我国高校教师普遍存在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不强,即使有些教师在科研上有创造性突破,但在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也是感到束手无策。丘成桐指出:“许多老师只懂讨论第三流的问题,学生不会钻研出第一流的学问。”教师队伍的创造力不高直接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其次,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容体系贫乏。为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各个高校纷纷对课程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总体而言,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容体系改革的力度和深度还不够。当前,大学在课程目标上,仍旧以重视发展大学生的认知能力为主,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不够。在课程内容上没有处理好专业性与通识性的关系,仍过于专业化,缺乏通识性、实践性,创造性和个性化内容也不多。

再次,培养创新人才所需的创新基地缺乏。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可能培养出创新人才的。课堂教学只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翼,课堂之外的创新实践性教学则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另一翼,创新实践与学习创新知识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样重要。目前,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课堂一翼尚未丰满,创新性实践教学一翼则更是稚嫩甚至还没有形成,这大大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第四,办学经费紧缺。培养创新人才除了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合理的课程设置,科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外,还必须要有充足的物质条件作为保障。然而,我国高校自从1998年起连续几年大规模扩招以来,教师和教学资源都相当紧张,用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投入比例相对较低,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上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3 环境失调,导致创新人才培养“持续难”

环境失调在宏观的社会环境和微观的校园环境两方面都存在。从创新人才成长过程来看,当前大学入口前(高校招生)环境、大学教育环境以及大学出口后(社会引纳入才)环境都不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目前,大学招生仍是以分数为绝对标准,因此大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指向是强调应试性,教学过程重心落在如何引导学生获取高分上。这种环境产生了学生思维定势,制约创新能力的形成,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无处落实。

就高校内部环境而言,校园创新环境发展还不成熟甚至还没有形成。制度上,高校的自依然较少,高校缺乏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制度保障;高校的教学管理刚性较强,灵活、多样化、个性化的弹性管理较弱。机制上,创新机制缺乏,尤其在评价机制方面,还没有真正建立与创新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师生评价机制。各种评价呈现出较强的功利性,无视创新的特点,对师生作简单统一性要求,缺乏灵活性、宽容度和自由追求的环境。这样一来师生容易产生急功近利,容易滋生学术腐败,大大压抑了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动力。从校园文化上来看,明显缺乏一种创新的文化环境。学校较注重物质文化层面的建设,往往忽视精神文化层面的建设,学术平等、学术自由气氛贫乏。

二、多维度谋求创新人才培养新突破的对策

正是上面所述的三大困境,制约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必须正视这些困境,探寻解决之道,系统地多维度谋求创新人才培养新突破之对策。

1 提高师生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认知力,保障创新人才培养扎扎实实地迈出

谋求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突破首先要提高师生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认知力。首先,应大力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大讨论。创新人才不是只有一个统一的大而化之的定义,社会的发展需要多种多样的人才,因此创新人才需求也是多样化的。传统的大学是探讨和传承高深学问的场所,是少数人活动的地方,培养的也是当时的社会精英,人才培养规格单一。因此,我们应突破思维定势,根据社会各行的需要和学校本身的特长,准确定位,思考自己能够培养哪一类创新人才。理论层面上,人们对创新人才的研究已从紧紧围绕“创新”概念的分析走向对知识能力结构的全面分析。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与认知层面有关,而且与人格、社会等非智力因素有关,关键是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根据学校的层次、特色来认知和开展创新教育活动。

其次,要正确认识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几种关系。一是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和任务;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相互促进,素质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只有在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基础上,才能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二是创新素质与基础知识之间的关系。目前有些高校想在创新上做足文章,强调创新,而不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事实上,人的创新素质的养成恰恰需要深厚而宽广的基础知识的作根基。三是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差异性。高等教育是专业性教育,高校类

的差异性决定了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的不同。四是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创业教育要使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逐渐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要教会学生由被动接受就业者成为主动就业者,引导学生成为就业岗位的创造者、学会自我创业、自我发展。

2 创新大学制度,改革管理模式,形成有效激励机制,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执行力,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自觉开展

制度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制度创新就应在培养、考试、评价、学术等方面有突破,要体现出创新人才培养的个性特征,力求在统一性基础上实现个性化,即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在培养制度上,完善学分制,放宽学生对课程和专业选择的权利,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改选专业。在考核评价上,高校应该在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下,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个性品质发展的考核。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引导学生个性的培养,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自主发展创新能力。在学术制度方面,减少行政干预,还原大学学术活动的本来面目,真正实现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将创新人才培养纳入学术活动中去,让学生在自由的学术舞台上发展自我。

制度是一种静态的规范,要使制度发挥更为有效的作用,应该在这种规范性框架下建立一系列的动态运行机制。其中激励机制对自觉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对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执行力有重要作用。高校应从内激励、外激励和环境激励三个层面统筹建设,形成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激励体系。内激励主要涉及创新人才培养过程的主体即学生和教师,可从提高主体激励认知力,结合教师生涯规划和专业发展,引导学生做好学业、职业生涯规划和前途发展计划等多层面入手引导师生提高自我激励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自我激励的自觉行为。外激励起到的是一种鼓励、他律的作用,是激发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来起作用,可从建立科学的教师考评制度,设计科学公平的学生发展评价体系,改革奖学金制度,创新教师培训制度、促进教师发展等层面建立科学公平公正的激励制度,保障外在激励有效施行。环境激励是一种“隐性”的激励。良好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内激励和外激励发挥作用的基础,可从培育崇高的大学理念,建设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以创新行为为核心的校园行为文化,创造良好创新人才培养的物质条件等方面建设。

3 系统开发和优化配置创新人才培养资源,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力

创新人才培养资源大致可分为知识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物质资源。当前,创新人才培养资源相当短缺,已成为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我们认为,应该运用系统的观念和方法,加快开发和优化配置创新人才培养资源。

以学科和课程体系为核心的知识资源开发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学科,二是课程体系,三是教学内容。学科由课程组成,课程由知识内容组成。建设过程是一种由学科向教学内容自上而下的过程,而在人才培养时,则是一种由教学内容向学科的自下而上的知识获取过程。开展创新教育离不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学科建设取向在于发展交叉、边缘学科,创建高水平的学科群。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发展也是创新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密不可分,学科通过课程来实现知识的分类和传授。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旨归的课程资源开发应在遵循学科发展内在规律基础上,以社会时展的需要、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为依据,打破学科课程间的壁垒,加强学科和课程体系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课程设置应实现三个转变和三个统一:即从“认知性”向“创造性”转变、从“专业性”向“综合性”转变、从“统一性”向“多样性”转变;有生命力的经典知识与现代前沿知识的有机统一、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统一、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的有机统一。落实到具体做法上:一要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度来设置课程;二要在整体上要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优化课程结构;三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协同关系;四要科学设计整个课程模块,提高选修课培养创新性、个性化人才的功能;五要加强教材建设,将课程体系改革落实到教材上,使课程体系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以创造性教师为核心的高校人力资源开发,关系到创新人才培养的成败。创造性教师资源开发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转变师资队伍建设理念。应实现从单纯的教师补充引进向以学科、团队建设为核心的多成员聚合式引进转变,从主要重视学历考察向注重学历的同时更加注重能力考察和发展的转变。二是营造有利于创新型教师成长的环境。高校应从学术自由、竞争合作、探索创新等层面营造积极创新勇于创新的氛围;从教学管理制度、教学岗位职责要求、教学评价方法、教学激励措施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以保障和激励创造性教师的发展。三是形成提升大学教师创造性教学能力的动态协同机制。我们认为关键在于建立国家、学校和个人三方协同机制国家应该从制度和政策上为大学教师创造性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明确标准和正确的指引。学校应为本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提供平台和条件。个体应注重强化自主提升的意识和行为。

技术资源开发主要在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寻求突破,创出校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物质资源开发在于创建一批能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校内校外实验、实践活动基地,保障创新人才培养有效开展。

4 培育创新人才成长环境,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持续力,保障创新人才持续发展

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应凝聚在创新平台的搭建上,高校除了建造大楼外,更重要的在于创新基地和创新实验室的建设。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关键在于培育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大学精神,营造崇尚创造、自由创造的氛围。高校应大力加强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创新组织结构,消除行政权力对学术的侵蚀,使学术组织能够按照学术活动内在本质要求顺畅运行,形成学术自由,教授治学,兼容并包,宽容错误,自由探索的良好治学和研究环境,让学生在自由的学术空间发展自己。同时,改革评价制度,消解功利化短视行为,让师生能够潜心治学、开展科学研究。此外,建设良好校园人际关系,特别是师生间的合作平等关系,实践证明要使教学活动富有成效,教师与学生间的应建立起和谐的教学交往关系。

参考文献:

创新人才培养范文3

关键词:创新人才;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要。从发展的角度而言,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创新人才的培养,影响着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因此,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大势所趋,是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科技进步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一、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

(1)因材施教,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没有一成不变的最优化模式,因为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改革措施,都不可能违背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此,要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高校必须为学生提供发展的特色平台。清华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从1998年开始,学校就先后成立了数学物理基础科学班、化学生物学基础科学班、计算机科学实验班、钱学森力学班等。学校不制定统一的模式,而是充分尊重学科门类之间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采取多样化的措施和选择。清华学生已经是同龄人中的尖子,为什么还要实施这样的特殊培养计划呢?这是因为,清华大学的学生整体上是非常优秀,但是每个学生的个性不一样、特长不一样,对于有志于学术发展的学生还需加强引导。为了引导和激励有志于攀登科学高峰的优秀学生充分发展,使其成长为相关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中国人民大学也提出“要为优秀学生的成长提供优质土壤”。他们大学践行“道术结合、文理交融、中西会通、知行统一”的培养理念,开创各种创新实验班,这种教学有利于根据学生的特点与个性特长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这一举措突破了长期以来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着力发掘优秀生的潜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2)交叉复合,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强化模式。这一模式能适应新时期知识复合、学科交叉、技术集成的发展趋势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在中国人民大学,学科的交叉融合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创新和创造的过程既是一个不断分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整合的过程。促进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不仅仅是发展新知识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专业课和通识课的结合会带给学生更广泛的看问题的视角。例如把经济学思考方法与数学工具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出同时具备坚实的经济学、数学理论功底和创新思维,能够与国际接轨的现代高级经济学人才。在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古生物学等交叉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已经开始付诸实施。学科之间知识组合的模式是无限的,这就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了无限的舞台。人才独特的知识结构、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将有助于学生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华南理工大学每年从二年级理工科在读学生中选拔学生学习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在完成两年工业工程专业的本科课程学习后进行细分:部分学生直接从工业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获得管理学学士学位,部分学生免试直接攻读工业工程专业的硕士学位,两年后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这种交叉复合培养模式,不同于普通的主辅修、双学位教育,而是在高质量专业教育基础上强化学生感兴趣、有能力接受的另一专业。通过整合各高校多学科的教学资源,突破原有的专业局限,注重各专业知识的强化延伸和综合运用,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创新实践教育,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体系。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与难点。近年来,一些大学通过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管理、创新实践教学等途径,形成了包括社会实践、生产实践、创新实践、教学实验等课内与课外结合的立体、网状的实践教学体系。清华大学开展实践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从实验教学、综合实践和创新实践等方面,实现校内校外相结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贯通、科研和教学资源共享,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协调与全面发展。在华南理工大学,学校试行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他们组建产学研创新人才实验班,低年级学生在校接受基础教育和通识教育,高年级学生进入各种创新实践基地,开展探究式学习,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校先后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广东省和盛律师事务所等共同培养创新人才。

(4)科学评价,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现有的学生评价制度、考试制度过分讲求整齐划一,评价内容不科学,评价方式单一、粗糙,压抑了创造性思维的成长,学生把通过考试作为唯一目的,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改革现有的评价体系。在实践过程中,天津大学建立了新的创新人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单纯按学习成绩评定优劣,向既注重学习成绩,又关注综合能力、整体素质和发展潜力上转变。在工科高层次班以及优异生、保研生选拔和奖学金评定中,引入综合测评环节,逐步完善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加强考试方式和方法的改革,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根据课程性质适当增加大作业、小论文调研报告等考核环节,合理评价学习效果。清华大学近年来围绕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探索和完善多元化、综合性的人才选拔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招生模式,不拘一格吸纳选拔各类优秀学生。在培养环节,不断完善免试推荐研究生的选拔机制,更多地关注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发展潜质等方面的评价。复旦大学从内容、标准、方式上对现有考试模式有计划地进行改革,使之从主要反映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转移到综合体现知识水平、能力强弱、素质高低的轨道上来。同时,还对选拔优秀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奖学金等制度进行改革,使之更加符合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5)开放办学,采取多种方式联合培养国际化人才。现代大学已经置身于国际化的办学环境,经济全球化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使人才参与全球竞争成为可能。因此,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与国际交流能力就成为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四川大学与多个国家的几十所大学先后开展了几十项本科生、研究生的联合培养项目,采取在国内、国外分阶段培养的模式。这些项目的开展,对于促进学校教育与国际接轨、推动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教育教学改革方向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树立创新的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个性特质。创新能力包括创新精神和创新方法。创新精神是一种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敏锐的创新意识、勇敢的开拓精神和坚定的科学态度等。创新方法是一种智力因素,主要包括逻辑方法和想象、直觉、灵感等非逻辑思维方法及各种创新技能飞从前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我们可以发现,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应树立如下创新的教育思想:一是以创新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为指导。一般而言,创新人才多具有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求异思维等品质,创新人才培养必须以创新教育为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二是要用创新的理念指导教学建设。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方面都需要创新的教育理念指导,否则,即使外在的教学条件进行了改善,但教育者大脑中未有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仍保留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这样也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三是改革传统人才观,树立创新人才观。必须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保障机制,把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作为创新人才的基本要素,为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思想观念上的准备。

(2)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当前,各高校无论在认识上和实践上都已突破了前苏联狭窄的专业教育模式,普遍注重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以及毕业后适应工作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培养。但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上,一些学校在实践中又陷入误区,对二者进行厚此薄彼或非此即彼的选择。实际上,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既需要通才又需要专才,培养创新人才关键问题是实现二者有机结合,并贯穿于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不能因强调通识教育而弱化专业教育,也不能因强调专业教育而使通识教育流于形式。一方面要切实通过管理体制与组织结构创新,实现二者有效结合。另一方面,要切实改变专业课程教学模式,除专业知识传授外,还要让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接受探索和创新训练。所以,大学应不断探索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实施厚基础、宽口径专业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促进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以高水平的科研带动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以高水平的科研带动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高水平科研对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引领和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高水平前瞻性的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带动本科新专业的建立和建设,引领人才培养的方向。二是将高水平学术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丰富。三是以良好的科研学术环境为学生开展研究型、探索性学习提供平台。可见,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二者之间必须有效协同、资源共享,才能体现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优势。没有高水平的科研活动就不能带动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和教材建设,许多优秀科研成果也就无法转化为教学内容,无法提升课程质量和水平。所以,当务之急是通过学校管理制度创新,形成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科研团队、科研设施、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在启发式讲授、批判性思维、思考式讨论和培养学生创新中的积极作用,以高质量的科研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4)通过教学改革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要培养创新人才,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建立新的教学模式。一是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变革“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综合采用启发式、发现式、学生参与式等教学方式。教师在讲授基本理论基础的同时,要重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着力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要进行教材和课程设置改革。教材与课程设置作为知识传播的直接载体,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教材和课程结构也应该不断得到优化。在课程改革方面,应打造精品课程,强化学生基础知识体系,同时应当突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体现按层次分流培养的理念。三是推行跨学科教育和综合化课程教学改革。跨学科教育和综合化课程教学改革能适应现代学科发展趋势,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越来越明显,因此,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要加强学科交叉,走多学科综合培养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柯文进.现代大学制度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北京教育研究,2007(z1).

创新人才培养范文4

1人才培养模式

在组织相关人员在对国内、外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方式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行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模块+项目+交流”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平台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和大类学科基础课程;模块即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项目是指项目训练、科学研究和项目开发;交流指优秀学生参与校际、国际间的交换培养和学术交流。同时开展丰富的各类讲座、课外阅读、学科竞赛、课外科技活动、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专业技能证书考试等第二课堂活动。强调理论教学为基础、实践训练为载体、第二课堂为拓展、项目和交流为提升,注重学生个性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创新。通过优化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立柔性教学计划。发挥实践训练的载体作用,营造个性发展的实践空间。统筹规划第二课堂教学,打造校园创新文化,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内与课外全程全方位支持学生个性发展,使创新人才得以充分发挥其潜力和才能,为高素质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成长条件。

2制订科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2]

2.1借鉴国内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获取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中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胡章芳 潘武(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 重庆 400065)知识能力,实际操作技能、工程综合设计等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交际、团队协作与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创新研究能力为目的。

2.2创新性人才培养规格必须满足素质结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三个方面的要求。

2.3培养目标: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具备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并在光网络传输及光纤技术、光信息处理及光电技术等方向形成自身特色的、可从事光信息理论与技术、光电工程、通信工程、光电子器件技术以及相关的电子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3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体系

课程结构体系包括公共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模块(专业或专业方向课程)、实践环节(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课外科技活动)等组成。根据专业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特点和学生实践能力训练的需要,按照基本技能训练、设计和综合技能与系统工程能力训练以及创新能力培养三大模块,构建一个“三层次、六类别”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如图1所示。该实践教学体系中三个层次依次递进,第一层次为基本技能培养,由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和基础实验组成。第二层次为设计综合能力培养,它由若干课程设计和综合系统设计组成。第三层次为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通过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进入实验室或进入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研究自己拟定的课题和学生创新基金项目,参加老师的科研项目,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如“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等以及参加“全国光电杯”等多元化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构建创新实践教学平台

主要旨在实现“四大互动”,搭建系统性的科研和创新实践平台。科研实践是科研工作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手段,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必须加强科研实验环节。为此,需要教师、院系、学校、地方政府、企业多方共同培育科研实践基地,搭建系统性的科研和实践平台。实现以下四大互动尤为重要:

4.1教师互动[3]专职教师、兼职教师与行政管理教师双向互动,实现专业教师和行政管理教师、辅导员的及时沟通、紧密结合,进一步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制定相应的科研评价机制以激励学生,及时开展学术研讨活动,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4.2师生互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实施差异施教策略,正确评价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其寻找知识与智慧的最佳结合点,重视发挥“怪才、偏才”的作用,通过运用“诱导式、问题式”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善于思考,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发散性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通过现代化网络手段掌握重要信息的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交际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努力使学生朝着富有个性化特点的科研创新人才方向发展。可通过吸收学生参加教师课题研究来培养其科研能力,具体来看,可选择部分二、三年级学生为科研助手,参与教师、学校的相关科研项目,指导学生科研入门,同时也鼓励学生一、二、三年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开设相关讲座培训,对学生进行指导。

4.3院系互动[4]学院可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广泛宣传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每年可定期举办科研活动,如论文交流会、新产品展览会,开展设计(制作)大赛和科普知识竞赛,宣传发动学生参加国家(省、部)级科技竞赛活动等,籍此来营造科研氛围,丰富学生第二课堂,不断增强学生的科研意识与创新意识。同时改变以往主要以“理论考试”分优劣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创新教育激励机制”的正面引导作用,建立经常化、制度化的学生科研活动评奖评优制度,表彰科研活动“先进个人”,重奖有突出贡献者,保护和激发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4.4学校、地方、企业互动为了在学生中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需要学校、地方政府、企业三大系统双向互动。例如通过参与高校勤工助学,成立大学生创业园等来创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还可通过学校与联系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方式,来拓展创新创业实践空间;通过在校外建立“基地化、项目型”大学生专业实践基地等途径,开展调查研究及创新创业实践工作。若能通过以上各种途径广泛开辟学生科研与创新创业实践的“新阵地”,必将有助于活跃学生思维,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

5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完善一支由校内教学、科研及管理优秀教师和校外合作企业、公司聘请骨干科技人员组成的教学、工程实践及科学研究创新能力训练队伍,从而确保在课程教学、工程实践认知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等环节得到加强。采取措施加强教师个人自身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建造产品和系统的能力,营造在专业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工程实践中开发这些能力。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包括:1)教师利用假期到工业界去工作。2)与产业界的工程师在科研和教学项目中合作。3)把工程经验作为聘用和提升对教师考核的条件。4)校内适当的科技开发活动。

6建立创新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系统

1)成立由学科责任教授、课程责任教授组成的教学与实验团队,负责课程体系和实验体系设计。根据学院本科专业规范,学科责任教授组织制订专业方向课程与实验体系实施方案。课程责任教授组织教学与实验的实施。2)课程主讲教师由遴选方式产生,引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3)实行开放式管理,所有师资、实验资源统筹调配,实现资源共享。师资管理(成果等信息)、教学管理、仪器设备管理等均有规章制度,并全部实现网络化管理。4)开放实验室。为实现“实践教学开放、内容开放、科技活动开放”等目标,建立相应的管理模式。利用网络化实践教学管理与服务系统实现可能限度的开放,以使学生完成课时内未做完的实验,或对实验课内的实验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让学生参与应用型、综合型、研究型实验项目、新实验装置的研究与设计工作,以及让学生做开放的自选题实验。5)开放课外科技活动基地。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从事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指导,搭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平台,使学生通过在实习实训基地、课外科技活动基地的磨练,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挥。6)每年组织优秀本科生在实验室参与科研团队研究实践与国内外学术交流。组织遴选适合本专业教学实验的科研成果,并实施教学实验环境转化工作。7)每年由教学指导委员会遴选教学改革专项,组织探索、研究,并将成果进行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范文5

[关键词] 挑战杯 大学生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导下以人才培养活动为主体,为实现培养目标所设计形成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作为时代的产物的创新人才也急需建立规范的培养模式。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地质大学根据社会的需要,从学生的个性与发展的角度,使能力的培养逐步取代知识的传授而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内容,积极广泛借鉴现有成果,构建有学校特色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一批批高质量的创新人才。

一、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综述

十多年来,中国地质大学始终把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理清了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总结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途径。

1.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

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传统的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上,高校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科学思维为重点,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注重基础课程安排,确保学生自由选择选修课。在教学计划内,将全校的课程划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主干课程平台、专业选修课程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等模块。在培养形式上,实现“多模式、多层次、多途径”推进。理科专业,以培养基础科学研究型人才为目标;工科专业,以培养宽口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文法经管类专业培养知识面宽、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可以部分学院为试点,建立本硕连培班,或者有计划地实施“3+1”、“7+1”方案、实施“订单式”培养人才方案。

2.“BEST OF BEST”等形式是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科学尝试

随着学科专业化的不断凸现,基地班等作为培养创新人才平台的优势也日益彰显。高校从带动整个教学改革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建设基地,多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得以建设。基地班培养的人才基础厚、后劲足,60%以上的学生考取研究生,成为专注学术的研究性、创新型人才,受到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普遍好评。同时,试验班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才的重要形式。试验班强调学科交叉和融合,强调外语的专门训练,强调个性化培养,成为大学生创新型人才成长的重要基地。

3.以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为载体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方法的新探索

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是大学生通过参加有组织的课余活动而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一种教育教学形式,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而大学生科技活动以其参与面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新颖以及与专业知识学习联系紧密等特征,成为大学生课外活动的主体。特别是国家和省级的“挑战杯”竞赛活动以其层次高、规模大、范围广、质量优等特点和空前的影响力、号召力,极大地吸引了广大学子投身第二课堂学术科技活动,较好地发挥了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创新教育功能、实践教育功能和专业教育等功能,普遍增强了大学生投身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热情和信心,浓厚了校园科技学术氛围,培养了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涌现出很多高质量的优秀学术科研成果,很好地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创新人才,成为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二、“挑战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逻辑解读

从课外科技活动衍生和发展而来的“挑战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下简称“挑战杯”模式),继承了“挑战杯”竞赛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宗旨,又在培养时代急需的创新人才课题上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成为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参考。

1.“挑战杯”模式的形成

学校为推进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制定了各种政策,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以“挑战杯”系列竞赛为龙头,以资助类竞赛为主体,以科普类讲座,以及学术交流为基础的“金字塔”型科技格局。同时,通过多年举办和参加“挑战杯”竞赛,逐渐形成了建立在“大学生科研立项”基础上的项目遴选制度。

依托逐渐稳定的科技活动格局和日益成熟的“挑战杯”项目遴选制度,学校“挑战杯”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体。伴随“挑战杯”课题确定、项目研究、竞赛的开展与成果转化,承担“挑战杯”课题研究的大学生也完成了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培养、创新实践的开展和创新成果的凝练这些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过程。

2.“挑战杯”模式的运行过程解读

“挑战杯”模式以创新人才的培养为目标,以“挑战杯”竞赛的开展为主线,突出了创新意识、创新实践和创新成果之间的良性循环。该模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将“挑战杯”竞赛开展的过程与创新人才培养内容紧密衔接,不同阶段与培养重点的呼应既体现了专业性,又将其实用性和可行性展露出来。

(1)“挑战杯”项目遴选激发创新思维的培养

“挑战杯”项目在遴选制度的支持下,充分依托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和湖北省优秀科研成果等载体而出炉,即通过“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计划”遴选具备潜质的优秀学生组成贮备人才;通过湖北省优秀科研成果申报组成储备项目;学术导师有意识的让有潜力的学生参与到自己的科研项目中来。将两条线索结合起来组成“挑战杯”竞赛项目遴选机制。

“挑战杯”模式作用在创新人才培养的初级阶段,表现在:一是强大的宣传攻势营造了浓厚的创新氛围,释放和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冲动。二是透彻的政策解析、深入的项目扶持,选拔和保护学生头脑中的创新“思想”。在模式的第一阶段,两种手段的紧密配合,学生的创新思维随着“挑战杯”项目遴选得到很好的培养。

(2)“挑战杯”项目开展促进创新实践的落实

学生把自己的创新思想变成现实的创新实践是整个“挑战杯”模式最重要的部分。创新实践与“挑战杯”项目研究是同步的。“挑战杯”项目研究促进创新实践的落实主要是从不同研究阶段培养的创新能力体现的。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宏观控制能力是关键,这从“挑战杯”项目进度与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中体现出来;实地调研与分析能力主要从数据与材料的搜集与分析中得到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对团队成员分工安排和控制活动结果这两方面得到提升;创新成果的表达对文字表达和编辑整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3)“挑战杯”比赛与成果转化成就创新成果的产生和创新人才的诞生

“挑战杯”竞赛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竞赛将长期研究得出的结论和形成的作品转化成对实际生产生活有用的成果。在“挑战杯”模式下,创新成果也就是项目研究的最终结果。当然,研究的结论并不等于创新成果,也并不表示创新人才的培养画上句号,因为创新成果的产生依赖成果的转化,这就要我们构筑通畅灵活的转化渠道。

创新成果的产生是创新人才浓厚的创新创造意识、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务实的创新实践的有力证明。学校自参加“挑战杯”竞赛以来,始终保持着湖北省领先地位和发起单位的资格。截至2007年,我校创新人才累计获得学生专利70多项;在国内各类核心、重点期刊杂志上发表了学术论文40余篇;在省级和国家级比赛中获得的奖项若干。在2005年,学校创新学子参加了代表世界机器人足球最高水平的FIRA世界杯机器人足球决赛,夺得仿真5:5项目冠军,展示了地大创新人才的风采。

三、完善“挑战杯”模式,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

虽然“挑战杯”模式在培养创新人才的工作上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也在日益走向成熟,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尤其是机制的完善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后,还应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1.从项目遴选和创新思维培养上下功夫

“挑战杯”项目遴选和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所需的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就是氛围、平台和经费。围绕这三点,我们要做的是:首先,要加大宣传,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目前,很多学生、教师对“挑战杯”还很陌生,因此有必要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使全校教师、学生、社团、教研室,以及各个职能部门均对其有足够认识。其次,要继承创新,进一步完善创新平台。要在“挑战杯”主要依托的青年科技节、科研立项、“挑战杯”系列赛事等常规活动的形式、参与群体、效果评价等方面做更多探索,使这些平台能更大的发挥作用。再次,强化资助,保证科技活动顺利开展。一要设立固定的课外科技活动基金,作为课外科技活动日常活动的开支和对重点项目的支持;二要广泛地争取社会的支持,获取外界对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资助。

2.从项目研究和创新实践上抓落实

要使“挑战杯”项目研究顺利进行,使创新人才的培养落实在实践层面上,在机制完善方面要做到:一是建立健全教师指导机制。主要形式为:认真进行选题立项指导。专业老师可根据自己的阅历和专业知识,准确地把握某一领域的前沿问题,总结出有突出价值的选题;科研过程指导。指导老师向学生介绍研究领域的前沿资料,引导同学对问题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指导学生撰写学术论文。二是巩固物质保障基础。学校要充分利用好校内已有的资源,包括实验室、图书馆等,除保证正常的教学外,尽量为学生科技活动服务;积极发挥各创新基地的作用;以大学为基地,与企业、科研单位联合建立科学园或研究园,使其成为大学科研的有效基地;充分利用校外的教学、实习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三是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在学生奖励机制方面,可考虑将学生课外科技成果与推荐免试研究生相结合、与综合测评挂钩或设立创新学分等。在教师奖励机制上,学校设立优秀指导教师奖,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对于有本科生参加自己部分课题的教师可以优先立项等。

3.从创新成果转化与扩散中出成效

“挑战杯”模式的成功运作,需要创新成果来证明,这就要建立必要的成果认定转化机制。为了使该模式能取得更大成效,利用成果的展示来发挥扩散效应也是必需的。在成果认定转化上,学校应该尽量为优秀的科研作品提供转化的渠道信息,如论文的发表、专利的申请,科技查新等,在学生无力承担相关的费用时,学校要积极出面协调,保护成果不至于流失。另一方面,对于极具市场价值的成果要尽快采取措施,提供必要的基础平台,将其推向市场,使其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上做出具体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挑战杯”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地大校办字[2006]61号

创新人才培养范文6

让拔尖创新人才“冒”出来的发现与选拔机制。学校坚持“培养从选拔开始”,经过5年的探索,我们发现在“翱翔计划”中表现出众的学生一般都具备以下特征:品德端正、热爱科学、有科学禀赋(包括有敏锐的科学知觉、较强的信息能力、良好的思维策略、懂得反思)、学有余力和良好的个性素质。为此,京源学校设计了新学员发现、选拔的五个环节:一是老学员的示范引领、激发兴趣;二是开展小课题研究;三是陈述小课题研究构想;四是带学生到野外去开展预研究;五是组织面试选拔学员,通过这些环节让优秀学生“冒”出来。

发挥基地学校作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每年为了让新学员尽快“到科学家身边自主成长”,京源学校作为基地学校做好三项基本工作:一是“落实三导师制”,即有效地将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指导专家、生源校指导教师和基地校指导教师组织起来形成一支动态的培养团队。二是“开发五类课程”,即基础性课程、过渡性课程、科研体验性课程、实践考察课程和小课题研究课程,三是“培养四步骤”,即学员“到科学家身边自主成长”的基本步骤:(1)“逛”实验室——选择、确定实验室;(2)“近”实验室——到基地校参加选修课程学习;(3)“泡”实验室——开展小课题研究;(4)“出”实验室——写规范研究论文、上翱翔科学论坛。

借助“翱翔计划”,助推教师发展。京源学校借助“翱翔计划”提供的高端平台,大力推进学校课程建设,提升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发与指导能力,把一批青年教师推上校本课程开发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沿,使他们在参与翱翔计划,指导学生课题研究活动的实践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学校引进了一批具有专业特长的教师,如天文教师、化学博士、文学博士等。学校积极参与“翱翔计划”的多项开拓工作,如与高校实验室对接;进行基地课程开发;翱翔学员课题论文辅导等,提升了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与水平,扩展了学校教育资源,搭建了普通中学与高校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桥梁。

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支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