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法规速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法规速递范文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保税核查办法》
本办法是为了规范海关保税核查,加强海关对保税业务的监督管理而制定,对保税核查范围及程序等做了具体规定,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运输工具舱单管理办法》
海关总署于2008年3月10日审议通过该办法,分别对进境舱单、出境舱单及舱单变更的管理等做了具体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公告
海关总署关于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分类管理办法》所涉及法律文书和报表格式的公告
《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出台后,海关总署根据守法便利原则,独立于《企业分类管理办法》之外单独制订的相应差别管理措施,配套相关法律文书和格式文本。
海关总署关于调整成品油进口环节消费税的公告
规定自2008年3月5日起,对进口溶剂油、石脑油、油、燃料油(蜡油除外)恢复按法定税率征收消费税;自2008年3月5日起至2010年12月31日止,对石脑油暂免征收消费税。
海关总署关于新型大马力农业装备及其关键零部件进口税收政策的公告
对国内企业为开发、制造新型大马力农业装备而进口的部分关键零部件所缴纳的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自2008年1月1日起实行先征后退。公告对大马力农业装备范围、关键零部件、具体操作程序以及溯及力做了具体规定。
海关总署关于延长黄大豆进口暂定关税实施时间的公告
实施终止期从2008年3月31日延长至2008年9月30日。
海关总署关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企业双重身份管理问题的公告
对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企业中双重拥有“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报关企业”身份的企业的身份选择以及开展业务的方式和范围等做了明确规定,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海关总署关于开征磷钾肥出口关税的公告
自2008年4月1日起至2008年12月31日止,对过磷酸钙和钾肥征收30%的出口暂定关税。
海关总署关于废止部分海关公告和规范性文件的公告
由于2008年4月1日起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实施,一些和企业分类管理有关的海关公告和规范性文件予以废止。
商务部、海关总署《对台湾地区天然砂出口许可证申领程序及相关事项》公告
为加强资源性商品出口管理,规范出口经营秩序,特公布此事项,自2008年3月10日起执行。
商务部《公布2008年化肥进口关税配额分配情况》公告
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有关承诺和《化肥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暂行办法》进行公布。
商务部、海关总署《2008年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公告
法规速递范文2
一、研究对象
按照《江苏省村庄规划导则》的分类标准,将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外的村庄划分为城郊型和乡村型两种类型。乡村型村庄根据主导产业及现状资源条件,分为种植型、养殖型、旅游型、工业型、保护型等村庄。本次研究重点选取具有普适参考意义的工业型、种植型、旅游型乡村。
二、发展路径
1、武家嘴村——航运造船起家,实现跨越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初武家嘴村依托紧邻石臼湖的优势,发展水上运输,并形成了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管理的水运事业。90年代随着浦东的开发,武家嘴村把握机遇大力发展水运造船业,将全村滩涂建为造船厂,并开辟了通往上海、南京、宁波深水港的32条集装箱内支线。同时,随着造船工业的快速发展,石臼湖已不能满足该村船舶制造的规模,武家嘴村决定走出本地,由湖边向江边发展。2002年武家嘴村与长江航运集团合资组建长武江海船务有限公司,于南京市郊的八卦洲和浦口建设两处船舶制造基地。2003年依托南钢的大量外矿运输业务,武家嘴村、南钢集团共同组建股份制鑫武海运集团。2002年该村在高淳县城区征地241亩建设武家嘴新村。至此,武家嘴村的主要生活、生产功能均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实现了村庄发展的异地城市化转型。
武家嘴村最突出的发展特色在于“把握区位优势,发展特色产业,集体经济主导,主动突破瓶颈”。武家嘴村依托区位优势发展水运造船特色产业,并以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管理,促使其不断发展壮大。面对机遇和挑战,克服地理瓶颈将产业空间由湖边发展到江边、海边,在城市中建立起现代化生产基地,带领村民生活向城市化发展过渡,完成自身的城市化。
2、蒋巷村——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
蒋巷村以农业起步,在先天农业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上世纪60年代通过大力治水改土工程改良土地,实现农业的快速发展;80年代,蒋巷村瞄准市场先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建材加工业,迅速跃升为该省的龙头产业,提高了村庄经济实力;进入新世纪,蒋巷村在大力巩固拓展工业的同时,以工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反哺农业,打造农民新居、农业规模化生产以及生态种植园,并建立起一系列景点设施,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
蒋巷村的成就与当地政府扶持和推广分不开。早期农业经营分散,规模效益不高,当地政府及时提供涉农优惠政策,引导蒋巷村依托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带动了广大农户增收。工业方面,当村级龙头企业遭遇金融危机以及其他企业的激烈竞争时,政府部门主动对接企业,实行增值税转型政策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将其推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旅游业方面,该村旅游资源并不突出、旅游吸引力较低,政府一方面大力推广宣传,一方面积极开展旅游业税收优惠措施,支持和鼓励企业开拓市场,大力扶持其乡村旅游品牌。
蒋巷村在资源条件相对贫瘠的情况下,走出了一条“改天换地、农业起家、工业发家、三产协同”的创新发展之路,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并通过工业经济反哺农业、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互动发展,带来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
3、大山村——本底良好、政府拉动、旅游慢村
早期大山村由于处地偏僻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缓慢,但生态环境保持良好,2005年高淳确定“生态立县”的发展方向,重点打造“国家生态示范区”,在此机遇下大山村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生态旅游转型之路。在政府主持和出资下,大山村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对建筑风貌进行改造,打造田园风光特色,扶持农家乐专业户,一跃成为本省内的乡村旅游示范点。2011年,随着桠溪镇被评为“国际慢城”,大山村作为“国际慢城”的核心组成部分,具备非常突出的发展条件和优势。通过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休闲农业,打造高标准的乡村旅游业。为保障旅游配套服务业的高水平化,桠溪镇政府出台了统一的农家乐资格认证标准,并出资对环境整治进行改善和提升。目前村内已建成16家特色农家乐,可同时接纳上千名游客,每户年均收入达30-40万元。该村还通过招商及合资的方式开发休闲精品旅游项目,打造特色旅游产品,扩大“国际慢城大山生态之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大山村在本底条件和区域环境基础上,通过政府扶持,以“整体打造、标准管控和庭院经济”的重点,实现了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政府主导的整体打造有效地保证了旅游产业的整体质量,强调政府对旅游硬件设施的标准性把控有效避免了接待设施的参差不齐,推广庭院经济充分利用村民房前屋后的院落以及零星的土地、水塘,形成果蔬种植、家禽养殖、居住、餐饮接待等复合功能,打造出家家门前有绿树、户户门前有花香的生态经济循环发展模式。
4、张阳村——农业起步、发展苗木、拓展旅游
同大多数村庄一样,张阳村早期发展仍以基础农业起步,该村用地较为平坦,水资源丰富,气候温暖湿润,农田规模集中,粮食产量也较高。良好的农业条件为张阳村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70年代初期以前,张阳村依托10多个矿山宕口大搞矿业开采,以采石、采矿为主导产业,当时大量山体破坏严重、植被遭到砍伐,路面坑洼,造成了严重的污染。80年代,随着张公洞风景区的打造,部分村民意识到市场先机,上山挖来木桩制成盆景,受到游客青睐。越来越多的村民投入到苗木盆景的制作中,张阳村开始了规模化的苗木盆景栽培,在政府的帮助下,建立起专业的花卉苗木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示范作用。随着花卉苗木品牌的扩大,以及张公洞、玉女潭等旅游景点的知名度上升,张阳村开始转型为乡村休闲旅游与自然观光旅游。2003年该村成立了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开辟了1000亩的花卉盆景基地,打造以苗木、吊瓜、茶叶、杨梅、青梅、板栗等六大特色的种植基地5000多亩。培养出龙潭苑树桩苗木基地、伟达开心农场、瑞龙潭生态园等集观光旅游与农事体验为一体的旅游景点。张公洞、玉女潭的开发更是吸引了大量省外游客,张阳村前后投入4000多万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整治环境景观和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形成了以景点观光、农业体验、养生度假为主的休闲旅游业。
张阳村的发展路径经历了由农业起步,高污染的矿业开发治理到特色化农业生产再到休闲旅游业四个阶段,其特色在于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旅游资源,打造苗木盆景特色产业,借助景区效益推广乡村旅游品牌,并在此基础上以苗木产业为依托积极融入区域旅游的大圈子,形成了农业、苗木、乡村旅游三业并举的发展格局。
三、发展思考
通过以上四个案例发展轨迹的梳理,不难看出村庄的发展与特色产业的培育和政府扶持紧密相关。虽然广大农村先天条件各不相同,但发展路径的选择应在深入分析区域发展态势和自身条件基础上,以农业为基础,努力寻求与自身发展相匹配的特色产业,借助资源优势构建“一村一品”,打造特色产业和品牌效应,从而实现一产基础上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南城镇化模式的回顾与前瞻——以苏州为例;周艺怡、张京祥、曹荣林;《城市问题》(2002年第6期)
法规速递范文3
第二十四章一般原则
第二百三十七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涉外民事诉讼,适用本编规定。本编没有规定的,适用本法其他有关规定。
第二百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本法有不同规定的,适用该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第二百三十九条对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的外国人、外国组织或者国际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办理。
第二百四十条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应当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的语言、文字。当事人要求提供翻译的,可以提供,费用由当事人承担。
第二百四十一条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应诉,需要委托律师诉讼的,必须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律师。
第二百四十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或者其他人诉讼,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寄交或者托交的授权委托书,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证明,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或者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后,才具有效力。
第二十五章管辖
第二百四十三条因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被告提起的诉讼,如果合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签订或者履行,或者诉讼标的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或者被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有可供扣押的财产,或者被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设有代表机构,可以由合同签订地、合同履行地、诉讼标的物所在地、可供扣押财产所在地、侵权行为地或者代表机构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百四十四条涉外合同或者涉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用书面协议选择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法院管辖。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管辖的,不得违反本法关于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第二百四十五条涉外民事诉讼的被告对人民法院管辖不提出异议,并应诉答辩的,视为承认该人民法院为有管辖权的法院。
第二百四十六条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履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六章送达、期间
第二百四十七条人民法院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当事人送达诉讼文书,可以采用下列方式:
(一)依照受送达人所在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中规定的方式送达;
(二)通过外交途径送达;
(三)对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受送达人,可以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受送达人所在国的使领馆代为送达;
(四)向受送达人委托的有权代其接受送达的诉讼人送达;
(五)向受送达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设立的代表机构或者有权接受送达的分支机构、业务代办人送达;
(六)受送达人所在国的法律允许邮寄送达的,可以邮寄送达。自邮寄之日起满六个月,送达回证没有退回,但根据各种情况足以认定已经送达的,期间届满之日视为送达;
(七)不能用上述方式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公告之日起满六个月,即视为送达。
第二百四十八条被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状副本送达被告,并通知被告在收到状副本后三十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申请延期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第二百四十九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有权在判决书、裁定书送达之日起三十日内提起上诉。被上诉人在收到上诉状副本后,应当在三十日内提出答辩状。当事人不能在法定期间提起上诉或者提出答辩状,申请延期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第二百五十条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的期间,不受本法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的限制。
第二十七章财产保全
第二百五十一条当事人依照本法第九十二条的规定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
利害关系人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条的规定可以在前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
第二百五十二条人民法院裁定准许诉前财产保全后,申请人应当在三十日内提讼。逾期不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财产保全。
第二百五十三条人民法院裁定准许财产保全后,被申请人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财产保全。
第二百五十四条申请有错误的,申请人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财产保全所遭受的损失。
第二百五十五条人民法院决定保全的财产需要监督的,应当通知有关单位负责监督,费用由被申请人承担。
第二百五十六条人民法院解除保全的命令由执行员执行。
第二十八章仲裁
第二百五十七条涉外经济贸易、运输和海事中发生的纠纷,当事人在合同中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书面仲裁协议,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仲裁机构或者其他仲裁机构仲裁的,当事人不得向人民法院。
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
第二百五十八条当事人申请采取财产保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涉外仲裁机构应当将当事人的申请,提交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裁定。
第二百五十九条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仲裁机构裁决的,当事人不得向人民法院。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第二百六十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
(一)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
(二)被申请人没有得到指定仲裁员或者进行仲裁程序的通知,或者由于其他不属于被申请人负责的原因未能陈述意见的;
(三)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与仲裁规则不符的;
(四)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
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执行。
第二百六十一条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双方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重新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
第二十九章司法协助
第二百六十二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按照互惠原则,人民法院和外国法院可以相互请求,代为送达文书、调查取证以及进行其他诉讼行为。
外国法院请求协助的事项有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人民法院不予执行。
第二百六十三条请求和提供司法协助,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途径进行;没有条约关系的,通过外交途径进行。
外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使领馆可以向该国公民送达文书和调查取证,但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并不得采取强制措施。
除前款规定的情况外,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主管机关准许,任何外国机关或者个人不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送达文书、调查取证。
第二百六十四条外国法院请求人民法院提供司法协助的请求书及其所附文件,应当附有中文译本或者国际条约规定的其他文字文本。
人民法院请求外国法院提供司法协助的请求书及其所附文件,应当附有该国文字译本或者国际条约规定的其他文字文本。
第二百六十五条人民法院提供司法协助,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外国法院请求采用特殊方式的,也可以按照其请求的特殊方式进行,但请求采用的特殊方式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第二百六十六条人民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如果被执行人或者其财产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当事人请求执行的,可以由当事人直接向有管辖权的外国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也可以由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或者按照互惠原则,请求外国法院承认和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仲裁机构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裁决,当事人请求执行的,如果被执行人或者其财产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应当由当事人直接向有管辖权的外国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
第二百六十七条外国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承认和执行的,可以由当事人直接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有管辖权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也可以由外国法院依照该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或者按照互惠原则,请求人民法院承认和执行。
第二百六十八条人民法院对申请或者请求承认和执行的外国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按照互惠原则进行审查后,认为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基本原则或者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裁定承认其效力,需要执行的,发出执行令,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执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基本原则或者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不予承认和执行。
法规速递范文4
随着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及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流域治理与开发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
这一区域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接近或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水污染问题突出;经济社会用水挤占了生态、环境用水,部分河流出现断流,河流下泄水量减少,湖泊、湿地及河口萎缩;部分城市地下水超采,水土流失依然十分严重。流域内部分堤防建设标准偏低,未达到规划防洪标准;山洪灾害防治、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滞后。
《辽河流域综合规划》、《松花江流域综合规划》的相继批复,开启了松辽流域治理的新时代。与以往规划相比,本次规划修编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根据国家现阶段和未来的发展要求,由以往流域规划以流域治理开发、重大工程论证为主,转向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强保护、严格管理为主,更加注重协调好流域人与水的关系、人与河流的关系。
辽河流域
防洪减灾:
妥善安排防洪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既重视重点河段、重点城市防洪,也重视一般河段防洪及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明确了由防洪、治涝组成的辽河流域防洪减灾体系总体布局。
加强重点河段和一般河段堤防的达标建设;新建一些具有防洪任务的水库,新建、改扩建重要分洪枢纽,改扩建跨河阻水建筑物、治理河道险工并开展河道疏浚清障;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力度;加强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以堤防为基础、以控制性水利枢纽为骨干的防洪减灾体系。
以提高治涝标准为目标,按照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原则,通过对现有涝区进行整修加固、挖潜配套,完善排水系统,使涝区达到5年一遇治理标准。有条件的地方适当提高治涝标准。
水资源综合利用:
——到2020年,以提高城乡供水保障水平为重点,在退还现状地下水超采和挤占的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等不合理用水基础上,通过现有水源挖潜配套、当地水源合理开发和大伙房输水、绰尔河引水、吉林省中部城市群引松供水等跨流域调水工程等措施,辽河流域用水总量控制在181.64亿立方米以内;到2030年,通过强化节水,用水总量控制在186.67亿立方米以内。
——加快现有大型灌区和重点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在农业生产用水不增加的原则下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减少水田种植面积,合理发展牧业、旱作农业。到2030年,流域内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到3620万亩,其中现代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的面积约1200万亩。灌溉率达44.9%以上。
——合理有序开发浑河、太子河等水能资源条件相对较好的河流。规划1万千瓦及以上水电站10座,新增水电装机约14万千瓦,年新增发电量3.4亿度。
——到2020年,完成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大凌河引水工程建设,加快绰尔河等引水工程前期论证工作,适时开工建设。到2030年全流域调入水量约30.31亿立方米。
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保护:
——通过实施工程和非工程相结合的水资源保护综合防治措施,实现辽河流域水环境良性循环。重点地区包括东辽河、西辽河、辽河干流、浑太河及其重要支流,入河排污口集中的水功能区,流域重要城市,流域重要饮用水源地,供水调节水源地及输水干线。
——划定二级五类地下水功能区198个,并确定各个地下水功能区的水量、水位和水质保护目标及方案。到2020年,浅层地下水超采区超采量压减至0.91亿立方米,深层承压水原则不开采,将现状开采量0.78亿立方米全部压减;到2030年,浅层地下水超采量全部压减,深层承压水作为应对突发事件的资源储备。
——严格控制水生态敏感河段的开发活动,实现水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西辽河重点调整种植结构,强化节水措施,禁止天然湿地范围内的土地开发活动;东辽河重点实施水污染防治措施,改善河流、湖库水质,保障河道生态基流,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增加林草覆盖率。辽河干流重点强化水污染控制,加强建设河滨植被缓冲带,保障河湖、湿地生态水量,保护好重要湿地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限制在浑太河河源区和上游河段建设拦河筑坝工程。
松花江流域
防洪减灾:
加强干支流和重点城市堤防建设,加快胖头泡、月亮泡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治理河道险工险段,扩孔改建阻水桥梁,完成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任务,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和重点涝区治理,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力度,建设流域防洪预警系统和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预报系统。
水资源高效利用:
在强化节水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吉林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呼玛河引水和文得根、毕拉河口水利枢纽等工程建设,加强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建设,构建“东水中引、北水南调”的流域水资源配置布局。大力发展现代高效节水农业,加快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尼尔基、哈达山等水利枢纽配套灌区,实施节水增粮行动。
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保护:
全面开展流域主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强化水资源保护措施,严格控制污染物入河量,加强饮用水水源区保护。严格控制水生态敏感河段的开发活动,科学实施重点水库生态调度,建设必要的水生态修复工程,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以黑土资源保护为重点,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流域综合管理:
法规速递范文5
关键词:核电常规岛主厂房;极限安全地震;弹塑性变形验算;
中图分类号:[TL48] 文献标识码:A
概述
核电工程的常规岛主厂房,是核安全无关物项(抗震Ⅲ类物项),但它往往与核安全有关的重要物项(抗震Ⅰ类物项)相邻。为了确保抗震Ⅰ类物项的安全,一般保证在极限安全地震SL-2作用下,常规岛主厂房能够保持结构的完整性(不倒塌)。
本文提出并论述说明对于常规岛主厂房,利用民用规范的抗震计算方法和计算程序进行在SL-2地震作用下结构完整性的简单校核计算方法。
常规民用工程与核电厂的抗震设计要求
2.1常规民用工程的抗震要求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以“三个水准”为抗震设防目标的,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在设计中采用两阶段设计实现上述的设防目标,即:第一阶段设计是承载力验算、第二阶段设计是弹塑性变形验算。
2.2核电厂的抗震设计要求
在HAD102/02《核电厂抗震设计与鉴定》中规定,与核安全有关的重要物项要考虑:SL-1(运行安全地震)和SL-2(极限安全地震)。在SL-1地震水平下,与核安全有关的重要物项应保持正常运行状态,要求结构处于弹性范围。在SL-2地震水平下,对于与核安全有关的重要物项而言,验收准则要比SL-1时有所降低,一般允许进入弹塑性范围。
2.3常规民用工程与核电厂的抗震设计要求对比
(1)二者的所考虑的地震水平的超越概率不同。例如根据《建筑抗震设叶规范》,当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时所对应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g,此值与SL-2地震峰值加速度0.2g的含义是不同的,前者对应的是475年一遇的地震,而后者对应的是10000年一遇的地震。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核电厂所使用的设计反应谱不同。核电厂设计中使用较多的是美国NRC的RG1.60反应谱或厂址特定反应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给出了地震标准反应谱。
以8度区、第二组、Ⅱ类场地为例(基本加速度值为0.2,阻尼比为0.05),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给出的计算公式可得水平方向加速度如表1所示。
表1 8度地震区、Ⅱ类场地标定的加速度反应谱 g
地震影响 周期
0 s 0.1s 0.4s 2s 6s
多遇地震 0.07 0.16 0.16 0.035 0.025
相应地,用0.2g标定的RG1.60反应谱(阻尼比取为0.05)所得到的结果如表2所示。
表20.20g标定的RG1.60反应谱g
阻尼比 控制点放大系数
0.03s 0.11s 0.4s 4s
0.05 0.20 0.522 0.626 0.094
二者的对比曲线图,见图1所示。
图18度地震区标定的加速度反应谱与RG1.60反应谱对比曲线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RG1.60反应谱远大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标定的反应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O.2g,与核电厂设计基准地震动O.2g的含义是不同的:一方面是超越概率有所不同,另一方面,对于相同的设计地震加速度0.2g,核电厂的抗震设计安全要求高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安全要求。
简化计算方法的基本思路
常规岛主厂房作为抗震Ⅲ类物项,抗震设计一般按国家民用规范进行设计。为了保证在SL-2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完整性,在建和已建常规岛主厂房设计方法有:采取将抗震设防烈度提高度1度的方法;也有采取中震弹性的计算方法。均提高了厂房的抗震设计要求。但给厂房结构带来多大的安全性与保守性没有一个量化的概念,能否说明厂房在SL-2地震作用不倒塌呢?这就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论证说明。
首先,应保证在进行结构弹塑性变形验算时采用的罕遇地震作用水平应与SL-2地震作用水平相当(或者说前者不低于后者)。
其次,在罕遇地震作用不低于核电厂SL-2地震作用水平的基础上,利用民用规范的结构抗震计算方法和工具进行结构完整性校核计算(结构弹塑性变形验算)。
简化计算方法的主要步骤
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计算方法和工具进行常规岛主厂房在SL-2地震作用下的完整性验算的主要过程可以归纳如下:
(1)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确定特征周期Tg、确定结构的阻尼比;
(2)将厂房的抗震设防烈度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
(3)将以设计基准地震SL-2峰值加速度标定的反应谱与以抗震设防烈度提高后的罕遇地震标定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反应谱进行对比,确认在周期0s至主厂房结构第一自振周期(最大周期—T1)范围内前者被后者所包络;
如果出现不能包络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抗震设防烈度,重复上述步骤,直至确定包络关系。
(4)确认包络关系后,利用民用规范的结构抗震计算方法和工具进行罕遇地震下弹塑性变形验算,校核结构的完整性,以层间位移是否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作为判断标准。
简化计算方法的应用实例
以某工程为例,结构按中震弹性进行抗震计算,对常规岛主厂房在SL-2地震作用下厂房保持完整性的校核计算方法进行论述说明。
(1)厂址与核安全无关的抗震设计参数: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场地土类别I1类;场地特征周期为0.40s(罕遇地震作用时)。
(2)极限安全地震(SL-2级):
厂址特定SL-2级基岩水平向峰值加速度值为0.12g。水平向和竖直向加速度反应谱(5%阻尼比)参数值见表3所示。
表 3厂址特定SL-2级基岩加速度反应谱参数(5%阻尼比)
周期值(sec) 0.03 0.16 0.40 1.20 4.00
水平向加速度反应谱(g) 0.12 0.36 0.24 0.12 0.033
(3)厂址SL-2级地震反应谱与不同烈度的罕遇地震反应谱的对比:
厂址SL-2级地震反应谱与7度、8度的罕遇地震的反应谱进行对比分析,见表4及图2所示。
表4 厂址SL-2与7度的罕遇地震反应谱值(5%阻尼比) g
周期(s) 0.00 0.03 0.11 0.16 0.40 0.80 1.20 2.00 4.00
厂址特定SL-2 0.12 0.268 0.360 0.240 0.180 0.120 0.098 0.033
7度大震 0.225 0.308 0.500 0.500 0.500 0.268 0.186 0.117 0.097
图2厂址SL-2与7度的罕遇地震反应谱值对比曲线图(5%阻尼比)
通过上表可知:7度的罕遇地震能将厂址特定SL-2级反应谱完全包络。
(5)计算程序的计算步骤:
结构计算采用的计算程序PMSAP。在PMSAP参数修改菜单中输入:按中震弹性设计、指定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0.12g,地震设防烈度定义为7度。此时程序会按照6度中震弹性进行结构抗震计算,同时按照7度大震进行结构的弹塑性变形验算。
从输入地震参数的角度看,设防烈度提高后罕遇地震的加速度峰值和反应谱曲线都可以包络SL-2地震的相应参数,并且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在此基础上进行罕遇地震下弹塑性变形验算,如果结构的弹塑性层间位移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就可以判定在厂址SL-2地震作用下,被验算结构不会倒塌。
几点说明
(1)简化计算方法的出发点是为了充分利用常规民用设计规范的计算方法和工具进行常规岛主厂房在SL-2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完整性校核计算,并不能说明计算中所用的提高设防烈度后的罕遇地震与SL-2之间在地震安全性上的对应关系。
(2)设防烈度后提高后的罕遇地震与SL-2相比,不论在峰值上和反应谱形状上都具有保守性,如果计算结果不能满足层间位移的限值要求,并不能说明被验算厂房在SL-2下一定不满足完整性的要求。
(3)如果计算程序采用SATEW,就可以认为定义罕遇地震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使其与SL-2级地震反应谱尽量的吻合,不至于有较大包络。
总之,本专题所述的简化论证方法完全是为了充分利用常规抗震设计方法而提出的,应用时必须依据厂址的具体情况进行地震输入的包络性判断。
参考文献:
法规速递范文6
关键词:物流形态 演变历程 资本有效运作
物流形态的演变历程、特点及存在问题
(一)物流形态的演变历程
从物流执行者主体上划分,物流形态的演变规律是从自营物流开始的,有的学者也认为第一方物流就是由卖方负责的物流(袁雪妃,2013)。在经济活动初期,在劳动生产率极其低下、社会分工还未健全的情况下,物流管理的专业化分工还未完善而形成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
伴随着商品流通环节的出现,人们之间的买卖过程需要把商品从卖方运送到买方的过程,由买方负责的物流就是通常所称的第二方物流。
20世纪中后期,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分工越来越精细化,物流成本支出逐渐加大,专业化理论在物流组织中的应用,使得物流领域进行了专业化的模块分工—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随着竞争的加剧、科技的飞速发展,物流领域由此产生了“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指由买方与卖方以外的物流企业以合同方式委托其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它是物流形态演变中最重要的模式,并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作为“第三方利润源泉”的第三方物流蓬勃发展的同时,在物流领域内又出现了第四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的概念最早于1998年美国埃森哲咨询公司提出:它是指基于拥有不同资源、技术和能力的供应链集成商,它调集和管理自己的以及具有互补性的服务提供商给予一个综合供应链解决方案。第四方物流的规模较大,进入门槛较高,一般处于网主优势的寡头地位,综合服务能力较强。
(二)我国物流形态演变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1.我国物流形态演变的特点。第一,我国物流产业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飞速,“第三方物流”形态成主导地位。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处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时代,虽然在当时没有物流的概念,但是商品交换的流通环节属于我国物流发展的初级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零售商业和连锁商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买方市场的形成,物流业竞争更加白热化。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物流业同时对外资开放。外资企业最初以合资、合作状态进入我国物流市场,随着过渡期的结束,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呈现独资企业形态。目前,我国物流市场已经形成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三足鼎立的态势。
第二,物流产业融合加快,快递物流高速增长。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大萧条,导致银行等金融产生动荡,物流企业出现了破产,资金链断裂和股市暴跌的现象,同时波及国内物流市场,持续了30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出现了拐点。2009年《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重要发展的服务产业,与货物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产业等产业融合迅速加快。有的学者认为出口为主要贸易的物流出现了增速放缓、运力过剩、运输和仓储等利润下降等问题,但是以快递为代表的与消费有关的物流却逆势上扬。
2.我国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第一,物流专业化程度与强国地位不匹配。以规模化、网络化、集约化、专业化为标志的现代物流体虽已经建成,但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物流市场(丁俊发,2010)。第二,物流开放与竞争格局不和谐。早在20世纪80年代,跨国物流企业就开始进入我国,随着政府放松管制,国外物流企业加速在我国的物流市场布局,不仅在快递、航运物流、汽车物流等高端市场领域占据了主导,而且向传统物流领域进行渗透和扩张(张子健,2009)。第三,区域物流发展与物流产业发展水平不均衡。由于生产力发展不均衡,地域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在物流发达地区,比如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物流发展水平较高。相对于中西部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物流的信息化程度有待加强。
物流资本有效运作探讨
物流资本运作就是物流企业从战略的高度整合资源,实现物流产业与资本的良性互动,从低效顺畅流向高效,从而使资本保值增值进行重新配置,为物流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我国物流企业还处于第一方物流和第二方物流阶段,物流资本的运作主要是从内源性融资开始的。由于当时属于“自产自销”阶段,向外融资的可能性非常小,物流企业只有从自身出发节约成本。迄今为止,“第三方物流”在资本运作中,大多数物流企业选择了外源性融资,即通过上市发行股票、发行企业债券、租赁、银行借贷、私募市场募集资金以及通过商业信用等方式筹得更多资本。
目前,物流企业面临的问题有:一是中小物流企业“融资”难;二是物流基础设施土地政策“征地”难;三是大型物流企业整合物流设施资源“并购”难;四是健全覆盖生产、流通、消费的农产品信息网络的“共网”难;五是物流企业“上市”难;六是仓储配送和货运等环节与运输企业营业税不统一导致的“税率”难等。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政府出台了大量的法规和规章加强对物流企业的帮扶力度,同时物流企业必须打破旧的思维观念,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创新理念,树立价值链竞争的投资意识。
(一)并购
我国物流市场也经历了并购整合的过程,以改变我国物流企业“散、小、弱、差”的局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政府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壮大物流企业。我国物流企业主要采用两种并购整合模式,一种是横向并购整合;一种是纵向并购整合(余朋林等,2012)。全球经济经历了五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由于网络时代和知识经济潮流引发了换代性产业革命,就是第五次并购浪潮。每一次并购都使市场集中度大幅度提高,引发资本集中和市场经济从此进入寡头竞争时代。以快递物流为例,世界上最大的物流快递企业1907年成立的美国联合包裹公司(简称UPS)以及1971年成立的美国联邦快递公司(简称FedEx),通过并购整合资本并占领了全球主要市场份额(冯立果,2008)。
(二)上市
物流企业上市是获得资本最大化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纵观我国上市公司中,物流企业通过上市公司,公开募集股份,增发新股、配股、股权回购等权益性资本手段,通过交易系统向所有投资者发行股票,并在不同交易所挂牌交易(A股、B股、H股、红筹、N股、创业板等)。还有的物流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等债务性资本进行上市流通,例如可转换债券。还有极少数企业通过借壳上市,即通常所指的买壳上市,此种方式虽然具有周期短、融资快等优点,但是也存在极大的破产风险。以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为代表的国有物流企业选择直接上市,对整合资源、提高物流资本集中度、壮大国有物流企业起到较大作用。
1.邮政速递物流上市相关问题研究。邮政速递物流的发展经历了开创期、成长期的单一市场垄断状态,在改革发展期中明确了市场经营策略,把行业内监督监管权限回归到国家邮政局,彻底打破了“政企合一”的快递物流行业的发展格局。邮政速递物流的服务是连接生产者、销售者和终端用户最直接的窗口。邮政速递物流的发展经历了开创期、成长期、调整期、改革发展期和资本市场运作期五个阶段。
设立速递物流股份制公司的基本原则是各省邮政公司作为股份公司发起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充分考虑各省邮政公司对速递物流业务的历史贡献,建立全国一体化的速递物流管理和控制体系。
根据重组改制方案的总体安排,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以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为平台对其原有速递物流相关业务、网络、资产、人员进行重组,并与31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公司共同作为发起人,将重组后的中国邮政速递公司改制为“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改制重组方案包括四个方面:业务重组、资产重组、人员重组以及机构重组等。一是进行业务重组,确定速递物流重组改制业务范围,对纳入重组范围的业务进行梳理,防止出现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等问题。二是进行资产重组,确定纳入重组改制范围的资产边界、土地房产确权办证、长期投资的规范,报批土地处置方案,完成资产的过户。三是进行人员重组。按照人随资产走、人随业务走的原则确定人员重组方案,在职人员劳动合重新签署及社保关系的转移,确保人员的独立性。四是进行机构重组,主要是对中国速递和中邮物流的整合,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对各级公司架构进行梳理。
2.邮政速递物流上市存在的问题。第一,关于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问题。邮政速递物流上市给国有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有一些学者提出了邮政速递物流上市必须避免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问题。中国速递物流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在首次公开发行A股招股说明书(申报稿) 中提到可以完全避免同业竞争的问题。作为速递物流的主要控股股东就是邮政集团,邮政集团承担着以普遍服务等为核心的邮务类业务和金融类业务,不存在与速递物流公司相融合的邮政业务。邮政速递物流公司与邮政企业存在着经常性关联交易问题,涉及到了服务互供、物业租赁、设备车辆租赁和商标许可使用等。但是为了公平竞争,维持市场稳定,邮政速递公司与邮政集团分别签订了许可使用协议,并就定价原则与交易原则进行了约定。
这个问题正是其它快递物流公司所担心的问题。其一,法律法规的滞后性。虽然新修订的《邮政法》提出了普遍服务与竞争性业务分业经营,国家规定给予邮政集团普遍服务基金,但是对于资金的使用情况的相关法规细节没有规定,容易造成此类问题发生;其二,行政监管的严重缺位。行政监管方式主要分为事许前可和事后处罚,事中往往容易成为监管盲区。目前,作为速递物流公司最大的控股公司邮政集团公司在《中国邮政电子业务发展规划》中要整合传统邮政业务,即邮政电子挂号、邮政报刊、集邮等业务整合到电子商务网站中,那么作为“最后一公里”投递环节是否使用EMS称为业内最关心的问题,迫切需要监管到位,否则会出现关联交易损害股民和其他快递公司的利益。
第二,关于风险管理问题。邮政速递物流公司拥有35个全资二级子公司,1个二级境外控股子公司,5个二级参股子公司存在下属公司众多,业务庞杂,资产规模和营运规模庞大,作为网络型综合服务业务提供商,业务范围涵盖31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及港澳台等地区,并通达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成了全国独一无二的强大的营投网络和较为先进的信息网络。邮政速递物流公司遇到了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带来的风险,面临激烈市场经济竞争的风险,成本上升导致利润下降的风险以及财务风险等。
参考文献:
1.汝宜红.现代物流[M].清华大学出版杜,2012
2.喻丽辉.现代物流基础[M].清华大学出版杜,2012
3.袁雪妃.现代物流产业组织形态变化规律与变革机制研究[J].物流管理,2013(2)
4.编者.拐点处的突围[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3(1)
5.丁俊发.中国物流业六大变数[J].大陆桥视野,2010(11)
6.张子健.物流一体化振兴之道[EB/OL].(2009-05-21)http://.cn/review/observe/20090521/14136256506.shtml
7.王坚.浅谈资本运作的发展[J].企业天地,2011(3)
8.余朋林,梅巧萍.第三方物流企业资源并购整合研究[J].中国市场,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