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诗歌的名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诗歌的名言范文1
按我们的理解:
二、方案应围绕贯彻教育方针,推动素质教育,发展学生、教师和学校进行设计的实验。方案应以开发和应用研究为主,一般不主张搞纯理论和思辨性质的研究。
三、所谓新颖性,指历时性即原创性。但是,第一线学校的研究很难做到这一点。我们主张深入分析自己的需求,针对自己的特征,形成具有个别性的问题,这样的课题就会显示出一种特性,从而拥有独特性。有特别清晰的个别性就会显现出新颖性。
四、所谓独创性就是共时性,特指在同类研究中思路不同,方法有异。根据和利用实际主客观条件,设计为新颖性课题所适用的技术路线就为独创性预设了基本条件。因为,反映实际条件的方案不易雷同,实际是最丰富的独创。只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不易落入窠臼。实际是无法克隆的。
五、所谓实用性主要指可*作性,即能够摹仿,基本上可以摹仿。教育教学实验是很难照搬的。如果第一个方案能够供别人认识学习,就可能在新的条件下运用,设计者可以*作,其他人也可以摹仿了。能够摹仿才能验证,教育的规律也才能逐渐被认识和确认。
六、二至三年的检验时间是必要的,也是最低限的。时间的计算可以是自己研究过程的全部时间,要二至三年;也可以是自己的实验时间加推广验证的时间,即两段时间之和。
七、关于方案的上述品质的证明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另一重要,或至关重要的方面,方案的可行性和特征需要材料加以支撑。一般而言,研究者需要用研究报告、工作报告,以及研究工作的对象所受的影响来确认,这包括一组材料。这组材料用来说明研究工作的过程,以及该过程所体现的方案的方方面面。其他人阅读这组材料,从中就能辨认出研究的目的、对象、方法、变量或措施、研究所引起的变化发展及相应的历程;证明变化和发展的事实和数据;提出课题的意图;研究所涉及或引用的理论,等等。
八、研究过程前后的方案可能不完全一致,这是教育教学研究的特点,即所谓行动研究。最初设计方案件时,极可能存在不完整,不清晰、不确切、不适用的想法和点子,经过研究之后问题得到了改进。这种改进要反映在最后方案里,主研者因此需要将原方案改写成更为科学、实用的方案,成为最终方案,这也体现出检验。一般最终方案要在实验中后期写就。
九、教育教学研究符合学习模式,即边学习边研究。这也是方案需要进行修改的原因之一。对于一项研究,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和精力也是研究水平的保证条件。
十、教育教学研究的成果不一定是在研究过程全部结束之后才可能发表,在研究进程常常中就能够写出一些作品。因为,有些属于思想性质的成果是通过交流获得认同的,这是东西不必,也不可能得到实验的证明。
十一、教育研究多半有四种人参加,即出思想的,找选题的,搞*作的和写材料的。他们各有分工,各有所获,在工作报告中应该加以反映,这也是教育研究的一种期望。
十二、教育教学研究已经形成了评奖的惯例。但是,以获奖为目的的研究和为了工作以及理论的目的的研究应该加以区别。我们强调研究过程,就是要使三种目的统一在比较客观、真实、具体的情景中,以便鉴别我们的研究成果。
关于诗歌的名言范文2
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不单单是学校德育处的工作,作为学校的教学一线老师更应该做好这项工作。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对学生实行德育教育工作的渗透。由于文化课程都具有连贯性,从传统文化方面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可以达到“一案多感化”的效果。下面两则学校学生的德育问题能让各个学科老师从传统文化方面给予渗透德育教育。例1:针对学生随意糟蹋粮食、不勤俭节约的不良习惯问题。自古以来,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语文老师应该给学生讲述学生的表现是一种不爱惜粮食,随意糟蹋粮食的不良行为。让学生们温习一下《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小学就学习的诗歌,希望学生能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语文老师还可以归纳一些关于勤俭节约的名言警句。例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语文考试题中让学生写一写关于勤俭节约的名言警句、古代诗歌,甚至一些作文题目等。这种以考试题型出现的形式会让学生对勤俭节约的理解更加深刻。在思想品德课上,思想品德老师给学生讲述古代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为了争夺肥沃的城池就是为了能够寻找到一块让百姓安居乐业的地方,不言而喻古代一些战争就是为了粮食而战。例如,为什么湖南湖北平原地区一直是兵家决战的地方,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里是古代种植粮食的主产区。
二、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由于小学生处于活泼好动、涉世未深的年龄段,往往对是非好坏较难辨清,常常的一些举动令老师感觉不可思议。因此,结合学生实际不断地渗透传统文化也是我们德育工作的做法。例2:针对学生随意破坏学校公共财物,如在课桌上乱涂乱画、随意雕刻以及学校墙壁门窗随意乱踢的问题。对于这两种破坏公物、随意损坏公物的行为常规的口头劝说或者惩罚效果不佳。教师对学生的这种行为除了应该及时制止外,还应该从传统文化方面对其进行渗透教育。正所谓“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中华民族历来有崇德重德、尚德倡德的传统,道德对于个人修身立业和国家长治久安有重要作用。教师从学生的不良破坏行为入手,让学生知道个人的不良行为会影响到个人的素质。如果社会上大家都有这种不良行为,社会还怎么发展?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三国刘备教给儿子的做人道理名言:只要是善,即使是小善也要做;只要是恶,即使是小恶也不能做。对于学生用石头砸音箱、随意丢弃饭勺的恶行为,对学生来说只是一件小事情,可是学生一旦养成这种见到公物就想搞破坏的不良习惯,势必会让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再者从学校来说,学生今天砸课桌椅,后天损坏学校多媒体设备,以后随意打架斗殴……这样势必影响学校的正常的教学秩序,最终还是会影响到学生的自身的学习。这里通过给学生讲述一些古代关于损坏公物、丢弃公物的行为与个人的道德素养联系起来,进而延伸到国家兴旺本身是很不错的传统文化教学案例,再以个人是行善还是行恶很自然地讲述该如何做人的道理,这些传统名言警句本身具有很好的说服力,为德育教育注入了强有力的文化深厚根基。
三、结语
关于诗歌的名言范文3
爸爸特爱剪报。有一天晚上,我嗓子又干又疼,妈妈说要带我上医院,爸爸摇摇头,从剪报中的民间偏方中找到治疗嗓子的偏方:打个鸡蛋放入盐水中服下即可。我喝下后,不一会儿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过了几天,嗓子好了,不疼也不干了,可我却对剪报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爸爸便开始指导我,我也开始了我的剪报之旅。
在别人看来,剪剪贴贴,又有什么乐趣呢?其实是你不了解剪报,剪报的乐趣是无穷的。剪报的乐趣在于选。报纸上的内容很广,有优美的诗歌、有幽默的故事、有优秀的作文等等,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我的剪报内容可分为:故事选集、名人名言集、古诗词集、谜语集、脑筋急转弯集、英语小作文集、英文漫画集……总之,种类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
剪报的乐趣在于贴,从报纸上剪下的内容,有长的、有方的、有大的、有小的,还有一些不规则的图形,必须想办法把它都配的整齐、好看,使人不觉的凌乱,所以必须设计好,然后再在一些空白的地方贴上一些小花、花边、丝带。布置完成后,会有一中成功的喜悦。
剪报的乐趣在于用。日积月累,不知不觉我已经收集了很多剪报了。我的剪报还很有用呢,有一天,我和同学们玩猜谜语,我出了一个题目:什么东西减十还是十,加十还是十?别人都不会,我只好公布答案:“手套”。同学们都夸我说:“你真牛,我们连见都没有见过。”还有一次写关于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的文章,我立刻想起剪报中马克思的名言: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什么坦途可以走,只有那些不畏艰难、崎岖,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最后我的文章得到老师的夸奖。我将我知道的这一切都归功于我的剪报。
关于诗歌的名言范文4
讨论会开始了,同学们你争我抢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同学说了校园的变化给我们带来了那些好处,还有的同学把以前的校园和现在的校园做了鲜明的对比 …… 老师说:“好了,好了,你们别急,一个一个慢慢说。
刘闯说:“从前的教室里没有多媒体,现在装了多媒体让我们的教室里变得更主动 、有趣。而且走廊上还有许多关于篮球、诗歌和名言的知识窗口,这能让我们学到许多课外知识。”
"现在我发现许多地方都撒了草种,我相信,等这些草种都长出来的时候会把我们的校园打扮的更美丽。”殷松挺不急不慢地说
关于诗歌的名言范文5
随着课外阅读的进一步推广,儿童诗这种形式也日益受到关注。它内容生动有趣,文字流利自然,节奏明快活泼,非常适合儿童念唱和朗诵,同时短小精悍,充满丰富的想象,又童趣盎然,非常适合学生写作。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诗的年龄,他们的想象丰富,思维活跃,他们对生活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新鲜感。他们常常在大自然中,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和发现能打动他们心灵的东西,他们童言无忌常常不经意地流露出“天然去雕饰”的诗性来。笔者近日执教了一节儿童诗创作课,旨在探索儿童诗仿写、创作的一般课堂模式,探索如何有序引导激发出儿童天生的诤陛。
二、现场扫描
第一阶段:观摩儿童诗赏析创作课《蜗牛》,教学流程如下:
1.赏析台湾童诗作家林良的两首儿童诗《蜗牛》,学生以诵读、品析诗句的趣味性橹鳌
2.欣赏两位小学生的儿童诗作品《蜗牛》,学生模仿写诗句。
3.观赏不同地方、不同时间的蜗牛的各种形态,选择感兴趣的一幅画面创作儿童诗《蜗牛》
第二阶段:教研大组长评课。
1.这节课的亮点。一个内容――关于蜗牛,学生熟悉且喜闻乐见;两种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活泼和谐的课堂氛围和充满灵气的思考;三个层次――①赏诗,欣赏名家的诗情;②仿诗,感受同伴的诗心;③创诗,挥洒自己的诗意。
2.用复盘的方式来看这节课.第三阶段:听课教师畅所欲言,发表对于童诗的看法。要大胆地把时间还给学生,敢于在低段引进这种文学形式,
三、活动反思
潘新和先生指出:语文教育的极境,当是诗意人生的教育。让孩子写儿童诗歌便是诗意语文的教育。诗意语文,正是要借助儿童无瑕的童眼,为他们的人生亮起一道道真、善、美的风景线。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要有:
1.有读诗的兴趣。耳熟能详的“一杯水”和“一桶水”的理论告诉我们,要培养出爱诗的学生,首先自己得做个爱诗的老师。通过阅读优秀的儿童诗丰富教师的内心世界,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部分;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通过阅读促使教师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实践、探索、总结、反思,使其教育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及专业精神日趋进步、不断完善和提升。儿童诗所抒发的儿童情感,往往洋溢着盎然的儿童情趣,不仅能使儿童们从中获得关照和愉悦,也能把成人读者带回那童心萌动的情景中,重温儿时的梦。所以,教师,必须成为儿童诗的“第一读者。”
2.有选诗的眼光。书店、网店、百度……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任何途径都可以搜到一大堆儿童诗,但到底哪些是我们学生需要的呢?我们在为学生选诗的时候,必须掌握一个原则――不偏食,要把不同国籍、不同作者、不同风格的多样化的儿童诗选出来供学生阅读,这就需要我们有大量阅读的储备。
关于诗歌的名言范文6
关于诗歌起点的探求,由于它在历史方面的不可追溯性和它终极性的困惑,任何研究都只能接近而不能抵达。于是石厉又把诗歌的起源从解释的角度转向诗歌的发生方面,从发生学原理出发,旁征博引,指出诗歌的发生与人类的情感,与音乐、舞蹈、绘画艺术的互通,与劳动的关联,与觋巫与灵魂的通性……等方面进行了论证。石厉关于古典诗歌研究的收获,犹如获得了一把打开诗歌之门的金钥匙,令他开启了一座又一座诗歌的奥秘之门:“诗歌的历史,是人类精神的历史,诗歌的本质也是人类精神的本质。甚至一言以蔽之,诗歌史是成年人的精神史,但是诗歌又不断地承担起孩子们的启蒙任务,所以孩子们在不断学习诗歌的过程中长大成人。”(《中国古诗与文化启蒙》);“真正的文化是超越物质利益或政治派别的最纯粹最通透也是最有普遍性的人类精神形式,它是能够让人类共同理解、共同认同的意志表达,它能够让不同语言的人类互相谅解、互相宽容。比如优秀的诗歌,就是数千年来人类一直信奉的重要文化形式”(《写在中国现当代诗歌的边上》);“谢灵运以前,山水在我国诗歌中,只是一种点缀或背景,而到了谢灵运,山水不仅是诗歌的表现对象,山水还是诗歌的象征本体。山水就像谢灵运的内心世界一样,在他的诗歌中也是翻江倒海。从此,山水成为了中国诗人抒情写意最好的载体,也是寄放情思最好的处所”(《诗岛读诗》)……有诗人撰文宣称,诗是不可发声“读”的,只能在心里无声地“念”。石厉及其他一些研究中外诗歌起点的学者告诉我们,诗几乎是与人类的语言同时产生的,是与人类的劳动相伴而生的。如果诗不能读,在语言与文字之间的“空窗”期,人类如何将诗一代一代传承的呢?民族英雄史诗也许更有说服力,有的民族没有文字或者他们的文字出现得较晚,但他们的英雄史诗早在千百年前就已经口口相传了,不发声读可能吗?再说了,诗与歌是密不可分的,诗与音乐舞蹈甚至祭祀都有关联,而这些关联的部分都有声音,惟独诗不能发声吗?石厉诗论诗评另外的锲入口是哲学美学。哲学美学是石厉所受高等教育的专业。在他被大学哲学系录取之前,已经熟读了黑格尔的《小逻辑》《精神现象学》、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等大部头的哲学著作,还手抄过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和柏格森的《时间与自由意志》……用功用心之深之勤,可见一斑。不仅如此,更在于他如饥似渴地痴迷哲学美学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恰逢如所说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是风云激荡美学激辩思想碰撞火花四溅的年代,他所师从的著名美学家高尔泰、韩学本等正置身其中。
激辩令石厉避免了接受坐而论道的经院哲学,让他见识了也学习了哲学美学的精粹与真谛,信手拈来,便形成了对于诗的真知灼见。高尔泰有句名言:文学是人类伸向未来的触须。石厉继承了高尔泰的思想并有所发展,在他的诗论诗评中不厌其烦地反复论述诗与诗人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命关联。他说:“在诗歌史上,将诗歌自身当作目的和将诗歌当作简单的工具都是极端的认识。诗歌必须是对于对象世界(包括自我生命)的澄明关照,诗歌不能与具体的世界无关,它至少应该与民族的命运、个人的生死有着秘密的诗歌式的通道。至于有人将诗歌又推入另一个极端变成某种简单的、可以操控的工具,那只能是另外的问题,与诗歌所承担的社会历史道义或时代精神并无太大关涉。”(《李瑛:从历史深处走来的诗歌巨匠》)据此,他在大量征引并分析了李瑛创作于不同时期的诗作之后予以定评:“诗人李瑛年轻时的诗歌虽然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中年时以《一月的哀思》一诗蜚声海内外,但他这前后的诗歌,教条的激情遮掩了普遍意义上人生的抒情,也遮掩了他用诗歌的方式认识世界认识生命。进入晚年后,他的诗歌正如古代圣哲所描述的那样,他才完成了他的一系列‘大器’之作。”在汗牛充栋的关于李瑛诗歌的研究著述中,石厉的论评切中腠理,隽永清新,深刻独到,卓尔不群。彝族诗人吉狄马加一直用笫二母语汉语写诗,此种状况一直困绕着纠结着评论界,有人回避这一话题,以免尴尬,有人则不无忧虑地认为母语的消失(或弃用)势必会削弱作品的民族特色及生命信息的传递。石厉则不然,他认为吉狄马加诗歌创作的主要成就主要特色恰恰源自他的第二母语汉语———诗歌对他的第一母语彝语———民族记忆的呼唤与应答:“远山成为他诗歌中一种最令他忧伤、最让他一往情深的呼唤,在那里,有他民族的历史,有将要熄灭的篝火,有他丢失的锈花针,有在黑暗中倾诉忧郁的口弦,有那些永远埋葬在土中朝左边睡去又朝右边睡去的祖宗,有在深夜喝醉了酒的民歌,有在阳光下突然老去的一堵土墙,那是他的梦想、是他‘一个彝人的梦想’组诗永远的象征。”(《远山的召唤———论吉狄马加早期的诗歌》)为此,石厉征引了海德格尔的学说及李白的实例“:而用海德格尔的话说,语言是与人的存在一起降临的存在。后世传说李白熟悉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字,那可能是李白的第一母语。正是第二毋语语境中的诗歌创作,竟让李白占据了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峰巅。”新世纪以来,“诗歌到语言止”不绝于耳,以至发展到散文、小说也“到语言止”的泛滥。
可究竟什么是“到语言止”?论者大多语焉不详,闻者则如坠五里雾中。石厉对吉狄马加诗歌创作的语言学阐释,也许能给我们某种启迪———“可以这样说,与母语保持一种适当距离和陌生感的语言环境不仅能够酝酿创造的激情,而且有助于抵达语境中更深层次的表达,可以达到一般的语言表现难以企及的高度。保持孤独的语境状态能够使语言的创作者深入到语言表现的深处,使他和语言表现的对象之间更加纯净和清晰,没有过多习以为常中迷雾的干扰。所以优秀的诗人在面对自己的母语时,都是母语逼迫下的流浪者、异乡人,甚至是远逝而自疏者。”真是善莫大焉。石厉不仅阐明了“诗歌到语言止”的深刻内涵,更在于为数量可观的以第二母语创作的诗人、作家,消除了起码是减弱了他们的心灵自惭,阻挡了起码是弱化了庸常社会投来的“白眼”。有的评论家名气很大,搞了一辈子评论,出了很多书,到头却落了个“有评论无理论”的定评。石厉则不然,他的诗歌评论没有短平快的应景之作,洋洋大观,是研究性的专论,是把诗人诗作放在时代的社会思潮中,予以动态的宏观的美学与历史的评价与判断———阐释着生发着也校验着他的诗学理论。据此,他用《郑敏的〈诗集1942———1947〉:超越客体的迹象》、《用客体指向自己:更加直接因而更加玄学的风格》、《郑敏近观:走向自然》评价了我国九叶派著名女诗人郑敏的几乎是一生的创作成就;他将女诗人匡文留与美国诗人惠特曼比较,写出了《———匡文留诗歌中的两性情结》;他以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及深厚的诗学修养,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田海的9000行长诗《〈激情中国史〉的两难境地》……石厉不仅是“第三代”诗歌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还是他们的理论代言人,因为他就是创办于1983年秋的校园诗歌刊物《第三代》的始作俑者者。他写于26年前的文章《诗歌第三代》既可看作是这个诗歌思潮的宣言,也可看作是这个思潮的总结,因此也就具有了亲历性及史料价值。他说:“建国以后真正的诗歌第一代是北岛他们,北岛的那些追随者们是第二代,我们是第三代。”北岛之前无诗歌无诗人?有些狂妄!这就是他们亮相时的叛逆姿态。不过,他们的批判可不仅指向解放后的十七年,也指向了北岛们,而且对北岛们的批判还更为犀利深刻———“我们知道,北岛他们的诗歌最显著的特点也是最致命的地方,那就是以理性为诗歌本体。什么现象,什么生命里程都在理性的统摄中进行诗歌式的分析回答。他们反对人之外有一个上帝存在,但当他们创造作品的时候,却把自己填充成上帝的形象,并且不惜以上帝的扮相与读者对话……这就从一个角度纠正了错误,又从另一个角度犯了这种错误。”批判的锋芒够尖锐了,但石厉的如下几句话也许更能击中北岛们的要害:“我并不试图反对理性,但我反对用理性来堆积作品。本来在康德美学中,这种错误早已被澄清了,康德以后西方的一流艺术家绝不会犯这种错误了。”犹如哲学上的否定之否定,对北岛们的否定反而凸显了“第三代”诗人的实践与理论的许多优点及其合理性:比如表现一般人的人生状态以及表现广普意义上的人类感情;比如绝对安于大的现状,不对政治和时代轻易发表那些不成熟的见解;比如去探究人生或生活的细节,发现那些真正支配我们生命与生活的普遍性内核;艺术上主要关心作为人类普遍意义而存在的人的情感和人生经验,在形式上追求节奏的口语化,语言的口语化;作品试图寻求一种自然而然的东西,尽量寻求更高意义上的真实……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闯入文坛的“诗歌愤青”,石厉对于“第三代”诗歌的论述,已相当冷静而客观了。
将一本厚重的文艺评论集以《诗学的范式》名之,足见诗论诗评在石厉心中的分量与位置。如果作者将自己一以贯之的诗歌理念定为规范自己诗歌创作的圭臬,本也无可厚非,但是作为公开出版发行面向广大读者的书,《诗学的范式》就不仅值得商榷而且令人生疑。五四以降的新诗发展已近百年,应该承认中国的新诗仍在探索试验中,离“范式”尚遥遥无期(也许永远不会有范式)。环顾国际诗坛,也无“范式”可言,如果硬要找一种“范式”,那也只是深藏于每一位诗人、诗评家内心的“个人版本”,示人可也,交流亦可也,统一则不可,亦不能。有人曾要建登天的“巴比”,连“上帝”都不同意。道理很简单,世界需要多样性,诗歌更需要多样性。不过,石厉建立在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哲学美学思想、诗人创作的直感体验这“三维坐标”上的诗论诗评,在喧哗嘈杂的当代诗坛,应该说还是独树一帜的———它比学院派的文章多了些直感多了些体验多了些鲜活,它比某些诗人不靠谱的呓语般的“创作谈”多了些科学多了些理性多了些人间烟火,它比某些职业但并不专业的评论家的大作多了些理解多了些感悟多了些对诗质诗艺的抵近。这是石厉诗论诗评的独特价值。这正是石厉诗论诗评的独特贡献。这也正是石厉诗论诗评的独特魅力。
作者:陈德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