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课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圆的周长课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圆的周长课件

圆的周长课件范文1

1.认识圆的周长,能用滚动、绕线等方法测量圆的周长。

2.在测量活动中探索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及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3.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能运用圆周长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合理猜想

1.认识周长

师:上星期六,叶老师带着侄儿小明到公园玩,来到公园入口处,公园里有圆形和正方形两条路线,我在入口处等,让小明选择一条路线能尽快回到我身边,你们觉得小明会选择哪条路线?为什么?

生:小明会选择圆形路线,因为圆形路线比正方形路线短。

(1)回忆正方形的周长。

师:正方形路线的长度就是正方形的什么?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

(2)认识圆的周长。

师:圆形路线的长度就是圆的什么?(板书:圆的周长)什么是圆的周长?

生:圆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

师: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所以我们可以说围成圆一周曲线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课件演示)

师:和老师一起用手指一指屏幕上这个圆的周长。

2.合理猜想

(1)讨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师:在这个图形中,如果正方形的边长是a,它的周长是多少?

生1:4a。

师:也就是说,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几倍?

生: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

师:可见,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有关。

师:那么圆的周长又和它的什么有关?(生答略)

师:圆的周长和直径有怎样的倍数关系?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屏幕上的图形进行合理的猜想,四人小组可以讨论。(板书:猜想)(学生小组探究,教师参与讨论)

(2)讨论探究。

生1:我认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左右,因为圆周长的一半我估计是直径的1.5倍左右,那么整个圆周长应该是直径的3倍左右。

生2:我也认为是直径的3倍左右,但我是这样想的:将圆周长4等分,每一份都是直径的1倍不到一点,所以我觉得4份合起来应该是直径的3倍左右。

师:刚才我们通过将圆的周长二等分或四等分,从而推测出了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左右。那么究竟是多少倍呢?我们可以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加以验证。(板书:验证)

二、探索验证,得出公式

1.讨论测量方法

(1)提出问题。

师:我们都知道圆的周长是一条曲线,可以怎样用工具测量呢?(要区别公式计算)

(2)反馈。

①“滚动法”:把实物圆沿直尺滚动一周。

②“绕绳法”:用绸带缠绕实物圆一周并打开。

生:可以用“直径×3.14”计算,这样更快。

师:你这是利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现在我们要做的工作是利用工具测量出圆的周长和直径,然后求出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从而说明我们猜想的准确度,进而研究3.14的由来。(课件演示)

(3)小结各种测量方法。(板书:化曲为直)

2.分组测算

(1)明确要求。

师:每个小组手里有1号、2号、3号三个圆形,接下来我们开始4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①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实际测量出这三个圆形的周长、直径并计算它们的倍数关系。②将测量和计算结果填入下面表格中。③为了节约时间,老师建议三人负责测量,一人记录并计算,计算时可以用计算器。

(2)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收集信息。(请小组长负责将本小组的活动停下来)

(3)集体反馈,分析数据。(选取3~4组实验结果,实物展示台演示)

师:分析测量结果,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左右。

师:其他小组有没有不同意见?(误差分析:误差总是存在的,但是我们要规范操作把误差控制在最小的限度)

3.课件验证

师:刚才我们测算的三个圆都保留了一位小数,如果保留的位数多几位是不是求得的商会更准确些呢?请看大屏幕。(课件进行验证)

师:可见,圆的周长除以直径总是3.14159…… 事实上,这个倍数是一个固定的数。

师:这个倍数通常被人们叫做什么,用什么表示呢?(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圆周率,用希腊字母π表示,c/d =π)

4.介绍数学文化(配音/课件)

师:中国古代数学家对找出π值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东汉时期的张衡计算出π≈3.1622。

(2)三国时期的刘徽创立“割圆术”,求得π≈3.14624,并提出以π=3.14作为实用近似值。

(3)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计算π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比欧洲数学家早发现1000多年。

由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在已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的12411亿位,π=3.141592653589793238462 643383279502……

师:了不得,中国古代数学家对π值的研究比欧洲数学家早发现1000多年。现代科技的发展将π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的12411亿位还没有算完,这说明了什么?(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板书:π≈3.14)

5.总结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求下面各圆的周长:d=3,r=2。(学生计算并汇报)

(1)如果知道圆的直径,怎样求圆的周长?

板书:圆的周长 = 直径×圆周率

C=πd

(2)如果知道圆的半径,又该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呢?(板书: C=2πr)如果知道圆的周长,怎样求直径?

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师:我们刚才学习了圆周率的有关知识,下面我们就将这些知识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1)算一算,说一说下面是一个怎样的圆?

①一个圆周长是6.28分米;

②这个圆周长是上一个圆的3倍;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两个圆有什么联系?

生:第二个圆的周长是第一个的3倍,而直径也是第一个圆的3倍。

师:那么半径呢?

生:第二个圆的半径也是第一个圆的3倍。

师:由此我们可以肯定,当一个圆的直径或半径扩大几倍,它的周长也扩大几倍。

(2)小朋友们用软尺测得一棵大树主干某处的周长约4.71米,它的直径约是多少米?(π值取3.14)

机动题:现在我们重新回到公园路线图假如正方形的边长为a,请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两条路线长度的相差数(π取3.14)。

讲评后,教师问:当a=100米时,两条路线长度的相差数是多少?

圆的周长课件范文2

一、探索“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融合

探索“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和教师教学行为的融合是我们“磨”课的切入点。在研究、磨课的过程中,我们启发做课老师的问题意识。尹老师提出了到底该用怎样的方法和思路去体现“用教材教”的问题。研究小组成员带着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了自主攻关学习和合作交流讨论,理清了“用教材教”的理念方法和思路。

大家认为,要在教学中体现“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融合,要改变对教材全面、准确、深刻解读的忽视,改变对从学生的角度解读、呈现教材的忽视,改变迷信现成的教案的做法,认真解读教材。

解读每节课的教材要在全面地了解《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的基础上,在把握学科教材、学段教材、全册教材、单元教材的基础上,精读课时教材。用现代数学的观念去解读主题所包含的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与其他主题之间的关系、与课程目标的关系,解读教材的育人价值。审视、理解和处理教材,创造性地重建适宜于学生学的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的数学知识结构。解读课时教材的顺序可以是精读教材――研读学生――细读《教参》――参考《教案》。

精读教材,教师要走进教材,顺着教材的编排、呈现顺序研读,反复思考教材中的主题图、插图、每句话、每道例题、每道习题,甚至每个词语或符号背后所蕴含着的丰富内涵,全面理清编者用不同的形式所呈现的数学知识及逻辑顺序。准确把握数学知识的内涵,须把握好教材所蕴含的数学模型、教学重点、难点及知识结构;从中读出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教材的来源、去处与思想方法。要发挥教材的优势,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弥补教材的不足,使教材成为更利于学生学的学习材料。

在“圆的周长”的磨课中,我们着重从五方面体现从“用教材教”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有效融合。

一是依据课标精神,重建教材知识结构。《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结构,这种结构形成了数学知识所特有的逻辑序。这就要求教师依据课标精神,能解读并遵循数学知识所特有的逻辑序进行教学;基于对教材基本内容的理解,分析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确定从学习起点达到终点目标的数学知识的链接顺序;准确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为适应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认知规律重建教材知识结构。本课教材所呈现的知识重点是圆的周长、圆周率、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我们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在尊重教材优势的基础上,重构的教材的知识链接顺序是:“圆的周长――探究测圆周的方法――圆周率(及练习)――圆周长计算公式”。重构的数学知识结构,深度地挖掘了教材,强化了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发现知识的同时领略数学思想方法,并能应用它解决数学问题。

二是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圆的周长”的教学中,多采用的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应用学具自主探究学习。为弥补教材这方面的不足,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思维能力,我们基于教材开发了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对教材原有的教学内容做了适当的调整,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了补充和拓展。

例如,导入新课时把握学生的心理起点和知识的逻辑起点制作课件,展示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的圆型喷水池,引导学生认识其中蕴含的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出课题,使数学知识潜移默化地发生在学生感到新奇的生活中,自然而然地使学生产生了学习探究的兴趣。又如在圆的周长概念的教学后,教师补充了学生利用学具自主、合作探究测量圆的周长的教学内容,不惜耗时,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观察思考、交流表达的时空,并制作课件回映缠绕法和滚动法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出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为学生利用这一数学思想方法自主探究圆周率做好准备。这样教师不仅找准了思维方式的衔接点, 实现了数学思想方法的延续,而且使教学实实在在地实现了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做中学” 。

三是活化教材,使学生亲近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利用物质化教学手段――课件、教具、学具或学生熟悉的场景激活教材,化抽象为具体,将固化的知识转化为蕴涵数学知识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场景;展示知识的发生和发展,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片断一)

师:同学们看,老师这里有两个颜色不同的圆,你认为哪个圆的周长比较长,哪个圆的周长比较短,为什么?

生:白色圆的周长比较长,绿色圆的周长比较短。

师:为什么?

生:因为白色的圆比较大,绿色的圆比较小

师:圆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

生:圆的大小是由直径决定的

师:(板书)看来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猜猜看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是什么关系?

生猜:……

师:那么圆的周长到底是它的直径的几倍呢?下面我们再次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验证我们的猜想。先看操作提示……

以上教学利用两个不同颜色的圆形教具活化拓展了教材,不仅实现了知识的有效链接,填补了教材的空白,而且改变了教材的呈现方式,形象地展示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他们深刻的数学思考和自主发现,在潜移默化中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而这一拓展性教学环节是在多次磨课后才形成的,因为一节好课的教材呈现和处理应该犹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而每次课走到这里就使人觉得不自然,故此创新了这段教学内容。

再如,在磨课中我们发现推出圆周率的计算公式后,学生对抽象的圆周率的心理距离还是比较远,真有些一瞬即失的感觉,在此及时巩固学生的认识势在必行。为此,教师又利用教具补充了拓展性练习,引领学生的思维,及时强化了学生对圆周率的认识。(片断二)

师:现在谁来说一说圆周率π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生:π是圆的周长除以直径所得的商。(或者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生答师版,完善圆周率计算公式)

师:①(展示教具)现在谁来说一说这个大圆的圆周率是多少?②这个小圆的圆周率是多少? ③所有圆的圆周率呢?

四是补充新颖的信息,使教材保新、升值。

相对而言,教材的一些信息从出版之后就已经过时了。为使教材亲近学生,使教材保持与时俱进,我们采用生活中或现实中学生感兴趣的一些信息为知识载体,引导学生的学。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前,教师演示教具创设教学情境,即转动学生的纸风车玩具,引导学生观察形成的隐形的圆,使学生感觉到不好用探究到的方法测量这个隐形的圆;接着用课件显示神州7号的近圆运行轨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认识到,在浩瀚的太空中也无法用探究到的方法测量近圆运行轨迹的长度。教学情境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这些事实说明,才发现的测量方法满足不了科技和生活的需要,必须学习探究新的知识。由此引入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的教学。

这样在教学中找准知识的衔接点,链紧数学知识所特有的逻辑序,强化知识的系统性,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习和记忆知识。也实现了“用教材教”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融合。

五是有效延伸教材内容,使学生亲近数学。在课即将结束时,教师在学生意犹未尽的学习中谈话引导:同学们,圆周率不仅可以计算圆的周长,还可以测试或检验计算机的性能呢!在л的研究过程中还有很多有趣闻轶事,课后大家可以自己去查寻,继续你们的探索之旅好吗?教师这一番谈话使教材内容得以有效延伸,引领了学生课外继续自主探究的兴趣、意识和热情。不仅使学生亲近了数学,也亲近了数学教师,将“用教材教”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融合推向了新的层次。

二、探索“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理念和教学行为的融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首先要改变教学方式。要根据教学内容特点、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来选用设境布疑、问题发现、引导探究、合作探究、自学交流等开放式教学方法,搭建自主探究的平台。

华罗庚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引导。教的本质在于引导。要实现教师的有效引导,就要摒弃那种一问一答的所谓的“启发式”,要遵循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认知规律,在纵向上循着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精心设计引导点,横向联系学法、技能与情感体验等精心设计引导语,由浅入深,顺学而导。磨课中我们体验到,“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不仅仅是理念和行动,更是师生教学相长、逐渐形成的一种教与学的能力。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理念和教学行为的融合中突出如下几点。

(一)准备有结构的学具,提供自主探索的条件

学具是引起和形成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自主探索、完成发现、获得发展的工具。因此,提供给学生的学具要有与新知识相同的结构或具有某一方面的共同特征;学具的简洁程度应和学生的心理特征相适应,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具备重演或再现知识的能力;学具要尽可能孕含多种探究的路子,能够激发不同水平的多种思考。例如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就为学生准备了圆形茶桶盖、瓶盖、直径不同的三个圆、细绳、直尺、卷尺、计算器和实验报告单等学具,还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合适的实物做学具,为教师的有效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索创造了条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应用学具创新了多种测量方法,获得了知识和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其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在“圆的周长”的教学中,教师制作课件,激活教材内容,以实际的生活场景作为知识的载体,贴近学生观察思考的主题,利用问题解决教学法,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片断三)

师:同学们,日照有天下第一银杏树,还有亚洲最大的海上音乐喷泉广场,大家看,这个喷泉是什么形状的?

生:圆形。

师:圆(板书在课题位置上)。

师:为了让喷泉夜晚更加璀璨靓丽,设计师准备在喷泉外圈安装彩灯,如果一圈安100盏灯,猜一猜应间隔多少米?

生1:(猜想)。

师:你很勇敢,第一个起来回答问题。谁还想说?

生2:……

师:你真有想象力。

师:我们要准确地知道间隔多少米?要先知道什么条件?

生答师完善课题:圆的周长。

师:同学们,你想研究有关圆的周长的哪些知识?

生:什么是圆的周长?

师:这可是个概念的问题,提得好。

生:怎么量圆的周长?

师:好,那我们可要做好动手的准备。

生:怎么求圆的周长?

师:这个问题很有深度。

以上教学中,教师找准学生的心理起点和知识的逻辑起点,创设了学生“跳一跳,都可以摘桃子”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抓住思维碰撞的生成,及时激励学生的问题发现,激发了学生探索热情。体现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理念和教学行为的融合。

(三)分层呈现教材,引领学生在操作中发现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必须改变“例题、示范、讲解”的教学方式,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为使“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理念和教学行为有机融合,我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自主操作情境,按知识的逻辑序分层呈现教材,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片断五)

师:刚才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都有研究价值。我们先研究什么是圆的周长好吗。

师:请同学们选择一个圆,同位互相指一指它的周长。

师:摸一摸,感受一下圆是一个什么图形。

师:根据摸的体验,谁来说一说,圆是什么图形?

师:圆和我们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一样,都是封闭图形。

师:同学们,咱们把把这个圆画下来好吗?谁来黑板画?

师:根据画圆的体验和思考,谁来说一说形成圆的是什么线?

生:是曲线。

师:(板书)曲线。

师:(指圆)圆的周长是由曲线怎样形成的 ?

生:圆的周长是由曲线围成的。

师:(板书)围成。

师:根据我们刚才的操作体验,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圆的周长呢?(指板书)

生:你的意思是说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是圆的周长对吗?

(师板书完善周长概念)

师:自己小声说一说什么是圆的周长;同桌再互相说一说。

以上教学中,教师既没有讲解,也没有灌输。而是创设了“指――摸――画――想――说”系列数学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通过操作、观察、思考和交流,引导学生自主体验、发现、认识、归纳概括了圆的周长的概念。教师的引导方法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的学法。

(四)创设开放的探究时空,引导学生自主建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使“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理念和教学行为真正融合,和谐共振,教师必须创设开放的自主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已有的生活经验或认知结构,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进行知情和谐的操作探究活动,将通过探索活动获取的数学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思维加工,进而发现规律,形成结论,自主建构。(片断六)

师:刚才我们自主探究了什么是圆的周长,那怎样才能知道一个圆的周长呢?

生:可以用测量的方法。

师:这个办法好。就让我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学具,小组内商讨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如果能给你们方法起个合适的名字就更好了。(教师课件出示操作提示,巡视指导发现)

师:同学们刚才的探究很投入,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各小组的发现测量方法?

生:边演示边说,我们用的是滚动法,先在圆上做一个标记,并对准直尺的零刻度线,把圆在直尺上向前滚动一周,直到标记点与直尺地另一刻度线重合时,读出数据,就是圆的周长。

师:这个小组的同学很聪明,利用圆形物品可以滚动的特点进行测量,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2:我们用的是缠绕法(边演示边说)用丝带绕圆片一圈,做好标记,然后剪断丝带,用直尺测量出丝带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

师:他们方法很巧妙,借助可以拉直的丝带也测量出了圆的周长?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生:还有直接用卷尺测量的方法,用卷尺绕圆一周,和卷尺与零刻度衔接点对接的数据,就是圆的周长。

师:和刚才的测量方法比较,这种测量方法有什么优点?生:更直接简便

师:能用的简便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很智慧。(课件演示)同学们,让我们回顾刚才测量的方法,大家仔细观察,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师边演示边提示:缠绕法的实质是什么?滚动法呢?

生3:缠绕法和滚动法实质上都是圆的周长这条曲线转化成线段进行测量的。

师:把曲线转化成线段,可以概括为什么呢?

生:可以概括为化曲为直。

师:(板书:化曲为直)大家能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测量圆的周长真不简单。

在学生的探究活动前,教师可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具,用课件打出操作提示,提醒、启迪学生的自主探究的思路,帮助学生掌握自主探究的策略。如①明确要探究什么。②选用学具,设计探究思路。③记录探究中的操作、观察、思考、发现和困惑。④整理探究结果等。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教师的引导要适时、适宜、有效、有度,着重帮助解决学生探究中的障碍和困难。自觉做到凡是学生能思考的教师不提示,凡是学生能做到的教师不代替。同时要处理好教学过程中引导与自主、放与收、过程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成为真正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自主探究学习的策略。

(五)引导看书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纲要》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终生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凡是学生利用学习基础、迁移规律能够自学解决的问题,则引导学生自学。本课运用“自学――概括”教学法,引导学生看书自学圆周率的相关知识,其程序是“引出问题――看书自学――研讨质疑――概括整理”。从这个程序可以看出,即使是学生的自学,也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要引导学生掌握看书自学的策略:①提笔看书。看、想、画、记相结合。②整理自学内容。如学到的知识,学中的思考、疑问和困惑,自学知识和已学知识的关系等。

看书自学之后,教师一般提出“自学中你学到了什么?你对什么最感兴趣?由此你想到了什么(或你有什么体验)?”等问题来引导学生的交流研讨,从而概括整理出结论或规律。培养学生看书自学的能力和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六)关注教学细节,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

“细节决定成败”。一节能自始至终高度吸引学生的兴趣,使之有效地参与学习,下课铃响还意犹未尽的课,必是教师实实在在地做好了教学语言、体态语言、板书语言和媒体及教具、学具的协调应用上的教学细节的设计和处理。这种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融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马克连柯认为,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为有效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索,对于教学语言,即开始语、引导语(提问、导答、助答)、过渡语、小结语、评价语和总结语,我们都做了精心设计、预设生成、反复实践和研究修改,使学生领略到教师语言的激情和魅力,激发思维的兴趣,体验思维过程的快乐,引领学生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及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思维能力。

圆的周长课件范文3

【关键词】高效课堂;游戏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0-0121-02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来,“高效课堂”这个词成了教育工作者的新宠儿。无论是看新闻还是听讲座,我们都可见到高效课堂的字眼。早在教育学萌芽阶段,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就提倡“寓学习于游戏”的理念。这里的游戏不只是玩,还是教育学生的好方式。为了更好地打造“高效课堂”,增加师生、生生互动h节,带动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我们可以寓“高效课堂”于游戏。

寓教于乐,“乐”有很多种形式。比如说,寓教于文艺演练、于体育活动、于文化生活、于游艺交际,等等。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今的一根粉笔、一本教科书,都不足以在三尺讲台进行“演绎”了,填鸭式教学学生早已厌倦,试题式教法再也激不起学生的兴趣,游戏能让课堂高效,既有趣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寓教于游戏就是要以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以各种形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这当中要注意把多种形式的娱乐活动纳入一个大的主题教育中去,力求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不断提高活动档次和水平,这样才能增强活动的渗透力和吸引力,才能提高教育效果。就我国小学生数学学习现状而言,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较为被动,自律意识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主动学习的学生屈指可数。打造“高效课堂”,可以将学生被动式学习转化为主动式学习,使数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变得更容易,学习方式变得更简单。

接下来笔者将结合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2~63页和第64页“做一做”第一题,谈谈如何寓“高效课堂”于游戏。

一、“三备”

备课环节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备教材要求教师钻研教材以及相关课件资料,明确教学的三维目标和重难点。在本案例教学中,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要求学生能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让学生在经过动手操作、探究、猜想等活动后体验转化归纳的数学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对比分析和归纳的能力。本案例的教学重点是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教学难点是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和周长公式的推导。

备学生是要依据学生自身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差异性,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兴趣、需要、思想状况和学习习惯等。另外,教师还要预计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时可能出现的积极或消极的态度,再研究应对措施。本案例的教学会有学生动手操作环节,容易出现纪律混乱或一心投入操作环节导致无心归纳等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定一名学生做小组长,管理小组纪律,操作环节结束后,小组长要收回所有相关物品,然后开展讨论归纳环节。

备教法是设计教法,要弄清楚如何组织本节课的各个环节,保证其流畅连贯性,弄清楚如何安排每一个环节或运用哪种方法开展每个环节。本案例教学主要采用实践操作法、讨论法、探究归纳法。

二、“四环节”

上课是教学实施的过程,也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在本案例中,笔者设计了如下4个环节:

1. 创设情境,提出疑问

课件出示情景图:海绵宝宝绕着直径为1km的圆跑一圈,而派大星绕着边长为1km的正方形跑一圈。你认为它们谁跑的路程长?

教师:求路程是求圆、正方形的什么呢?

学生回答是求它们的周长。

教师:那么什么是圆的周长呀?(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学生可能回答是海绵宝宝要跑的路程或围成这个圆需要的长度。

教师:也就是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作圆的周长吧!(板书圆的周长的定义)那你们算算他们的周长。

学生学习过正方形的周长,可以很快地求出4km,那么圆的周长该如何求?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研究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生活且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2. 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思考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

教师:现在我们要测量圆的周长,也就是要测量这个曲线吧?(手在图上比划)我们以前测量长度都是测量的直线,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个曲线转化成直线再来测量呢?大家开动脑袋想想吧!

参考教科书第62页的两个情景,经过一番讨论,教师带着学生总结出两种方法:绕线法和滚动法。(板书方法)课件出示两种方法的测量动画。

设计意图:循序渐进地引发学生一步一步思考并解决问题,打开学生的思维,去接受更多的认知。

(2)小组合作,测量圆的周长。

接着开始游戏时间,将准备好的一元钱硬币作为被测量物品,用毛线或者直尺作为测量用具,4人为一个小组动手测量一元钱硬币,可以采用两种方法测量,记录数据,包括周长和直径,并计算出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填在教科书第63页的表格中。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表格,然后巡视并指导,小组测量完后,指导学生说出他们的测量结果并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操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探究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教师:我们一起观察黑板上你们测量的数据,看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纷纷发表意见,然后教师带着学生一起归纳,得出结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设计意图:观察数据让学生寻找规律,可以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4)认识圆周率并推导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学习教科书第63页圆周率的概念(板书:任何一个圆的周长除以它直径的商都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作圆周率,用字母π(读pài)表示。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1592653……,π≈3.14)

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推导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C÷d=π即C=πd 或 C=2πr。

(5)自主学习教科书第63页下方的方框内容,了解我国的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并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3. 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判断题:

① 圆的直径越长,圆周率越大。( )

② 圆周率就是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

③ 大圆的圆周率比小圆的圆周率大。( )

④ 圆的半径扩大2倍,周长也扩大2倍。( )

教师指生回答,并与学生一起更正。

(2)完成教科书第64页“做一做”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请3名学生在黑板上完成,教师与学生一起更正。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完新知后及时地进行训练,可以巩固新知,加深对新知的认识。判断题则考察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可以及时更正对概念的理解。

4. 回顾全课,归纳总结

教师:这节课你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学生纷纷回答,教师再作总结。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进行梳理,加深对新知的理解。

三、课外作业与辅导

1. 课外作业:练习册上的两道练习题。

2. 辅导:教师巡视,解答学生本节课的疏漏与疑惑。

四、教W反思

圆的周长课件范文4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 多媒体 应用

我们都知道多媒体课件可以化静为动,更形象地展现学习内容的抽象性,尤其是教学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路程问题、圆的周长等内容时利用多媒体教学往往可以把需要用严密的语言精心组织的逻辑性很高的数学用语用一个简单的画面让学生形象掌握。我们都知道多媒体教学在数学课堂的显著作用,但应用多媒体教学时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现就我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时所发现的问题说说在课堂中应用多媒体的关键。

一、突出重点

随着多媒体教学在数学课堂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我们了解到一堂利用多媒体课件上的课,要能让学生达到有效学习,那么我们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就不应是对课件本身,而应是课件所展示的教学内容。如果课件的作用仅仅是使学生对课件中某些动画、声音或效果的新奇产生兴趣,而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却少之又少,那么这堂课中多媒体的应用就偏离了轨道。这样的多媒体教具只是用来作装饰的,它的应用只会让学生产生视觉干扰,造成视觉疲劳,而达不到训练目的。所以我们在设计多媒体计件时要注重选用与教学主题密切相关的能直接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媒体,这样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相关的教学内容中,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二、适时应用

由于在同一定时间内,人能清楚地看到或听到的信息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要注意在课堂教学最关键的时刻使用。如在教学“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通过实物展示充分地认识生活中的圆柱体和圆锥体的实物,再通过观察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相同点及不同点。当学生对它们的基础知识有了一定了解之后,我再利用多媒体展示圆柱、圆锥的展开、旋转、分解等动作,使学生能够形象地将各概念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对于“圆柱侧面的长、圆锥的弧长等于底面圆的周长”这一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学生看得清楚了,自然也就能想明白了。这样在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时,学生就能通过感观认识正确地分析数据、准确利用所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了。再如在教学“图形的变换”时,让学生对由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能变成一副精美的图案之后,教师出示一副由一片花瓣经过旋转而变成一朵完整的花的变化过程,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形成过程,既有利于让学生描述变化过程,又能让学生掌握制作图案的基本方法。所以说,适时地应用多媒体,比泛泛地将多媒体演示应用于整个教学环节过程之中收到的效果更好。

三、以动画为主

在教学关键处,借助电教手段,通过电教媒体的参与,把原本由枯燥的文字表达形式的教材书变成图文并貌、有声有色的活动画面,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教学“相遇问题应用题”时,学生对掌握此类应用的结构、正确分析此类问题中的各种数量关系是个难点。我在教学时,是这样设计动画的:有两辆小汽车,由动画的形式显示它们的几种行动方式,让学生了解这类应用题中的不同说法的意义。第一种运动方式:1.时间――同时;2.地点――两地;3.方向――相对;4.结果――相遇。第二种运动方式:1.时间――同时;2.地点――同一地点;3.方向――相反、背道而行;4.结果――形成一段距离。第三种运动方式:1.时间――一前一后;2.地点――同一地点;3.方向――同一方向;4.结果――后者追上前者。我运用动画手段做了如此演示后,学生掌握了相遇问题的几种特征,而且对这几种情况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继而解答起来就得心应手。

再如,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时,我应用动画手段使小数点向左移动,原来的小数就缩小;小数点向右移动,原来的小数就扩大。通过观察,学生的语言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所提高。

四、注重吸引

当我们在教学某一数学问题时,有时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很快从一个关注点转到另一个问题中,为了能引起学生对新问题的注意,我们可以运用在重要内容处加下划线、标着重号、加动画效果等手段。如在教学“半圆的周长”时,因学生已经学会的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学生在计算半圆的周长时,常把圆周长的一半误认为是半圆的周长。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一是“半”字的影响。二是受圆周长计算方法的影响,在圆周长的一半与半圆周长这两句话上转不过弯来。于是,我就用动画展示将一个整圆一分为二,为了让学生关注切割处的变化,我就在切割处的两条直径上做了“闪烁”的特殊效果,学生一下子就注意到了:将一个整圆分成两个半圆时,两个半圆的周长比原来的一个整圆多了两条直径的长度。再加上我又提出“半圆的周长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这一问题,学生回答正确之后,再在半圆的轮廓上再闪烁一次,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就印象非常深刻了。

圆的周长课件范文5

缺少思想上的互动是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呈现的最严重问题之一。数学是一门严谨的、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问题的起源、解题思路和方法一一展示给学生,但是过度运用多媒体,教师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教学内容的编排。我们的教师虽然把一节课的全部内容都放在了课件中,但课件在播放的时候,一旦操作失误,就要从头再来,不能“随心所欲”。所以说,这样的教学方式无法使教师与学生在思想上达到共鸣,因而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也就少了。

二、解决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问题的策略

1.在导课时应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小学数学教学中,大多数是枯燥的数字,有时候教师为了调节一下课堂气氛也只是利用挂图或其他的画图来创设教学情境,这样的教学导入就会显得苍白无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觉到学习的枯燥。但是,利用PPT课件可以创设出与课题相近而又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潜能,使学生在每节数学课堂上都能快乐的学习知识。比如:在教授小学五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时,笔者是这样借助多媒体进行导课的,在幻灯片上展示《八戒分西瓜的故事》,有一次,师傅唐僧派八戒前去探路,但是等了好久都不见八戒回来,悟空便去寻找八戒,当找到八戒时,他正在美滋滋的偷吃西瓜,悟空上前便说:“我要吃西瓜的二分之一”,八戒一听高兴极了,说:“那我吃西瓜的八分之一”。故事展示到这里,教师提出问题:到底是悟空吃的西瓜多还是八戒吃的西瓜多?问题一出,学生们有的陷入沉思、有的热烈讨论。这样,教师就顺利的借助多媒体导入了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2.在授课时应用多媒体解决教学重难点。多媒体和小学数学结合可以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化为生动的数字游戏,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化为直观的数学知识。只有这样,在具体的教学中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才能使小学数学的教与学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才能加深学生对新授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比如:在讲授《圆的周长》时,笔者是这样借助多媒体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的,为了引导学生探究圆的周长公式,教师在幻灯片中展示了一个画面:画面中一个一元的硬币在直尺上滚动一周,这时学生能借助直尺看清圆的周长是多少。为了加深理解,教师又让学生拿出一根线,绕圆一周,减去多余的部分,剩下的即是圆的周长。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借助多媒体和动手实践的方式更好的理解圆的周长了,在这个过程中多媒体不但使枯燥的知识变生动还突破了教学重点。

圆的周长课件范文6

一、以需要为前提,引发认知冲突,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

需要是产生动力的源泉,要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教学中应创设求知情境,把教师要教的变为学生要学的,使要学的内容自然地纳入知识结构中。

例如,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出示这样一道题“小明家每天吃2千克的大米,两天吃多少千克的大米?”让学生根据要求写出算式,接着又问“3天吃多少千克?10天,50天呢?……”学生开始写得很高兴,2+2.2+2+2……太简单了!随着相同加数个数的增加,又逐渐厌烦了,感觉到又枯燥又累。学生已有知识在这里已经不能满足新的需求了,原有的旧知识和新的需要产生了认知上的冲突。在这在这关键时候,老师设计了这一个问题:能不能找到一个更简单的方法,不要写那么多个“+”和“2”,就能表示出10天、50天……吃了多少千克的大米?这一问题,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学习心理,心中的求知欲望被激活了。紧接着,教师向学生介绍了用乘法来表示的方法,然后先让学生试着用新学到的乘法算式表示。学生的这一试,即惊奇地发现,用乘法算式表示“求相同加数的和”既简单又快速,既使遇上再大的数也不怕了。

这一前一后的体验,着实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从加法到乘法知识的发生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但感悟到乘法和加法的内在联系,也领略到乘法的优越性,体验到了乘法的产生是实际生活的必然。

二、以猜想为基础,创设探究情境,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中,以猜想为基础,创设探究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在教师的指导和适度的帮助下,让自主探究,从而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

例如,《圆的周长》这一课,教师先从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入手,让学生回忆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再引导学生观察。在明确了长方形周长与长和宽有关、正方形周长与边长有关后,让学生猜测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圆的周长与半径有关,有的同学说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还有的同学直摇头,说不知道。这时老师让同学们分组讨论、探究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并说出理由。讨论后,一个小组汇报说:我们组认为圆的周长与半径有关,我们昨天在学习半径时就知道,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半径越长,所画的圆越大,圆的周长也就越大;另一个小组汇报说:我们也认为圆的周长的确与半径有关。说着从衣袋里掏出一段线,线上还吊了一个小球,右手捏着线的一小段,将小球绕了一圈,稍停一会儿,右手又捏着比刚才还长的一小段线又绕了一圈。然后说,大家看到了,第二次我手捏的线段比第一次长,也就是第二次绕的圆圈的半径更长,绕出来的圆圈自然更大,周长也更大,这就证明了圆的周长的确和半径有关。还有一个小组汇报说:“我们认为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边说边向同学们展示了他们组画的三个不同直径的同心圆。“直径越长,它的圆越大,自然周长也就越大。这就证明直径与周长有着密切的联系。”……接着,教师又提出请学生量一量,算一算,看看圆周长与半径或直径究竟有什么关系?于是各小组同学量的量,算的算,终于得出圆的周长确实和半径或直径有关。圆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是半径的6倍多一些。从而推出公式“c=d或c=2r。

这种数学问题设计,以猜想为基础,进行探究,验证的学习方法,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也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以生活为背景,探索数学规律,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

数学是一门规律性很强的科学,它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因此,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探索数学规律,使数学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更能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

人的身高和物体的高度,在一定的光线下,总会出现影子,这是生活的基本常识,也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种自然现象,在这种现象的背后却蕴藏着数学规律。在教学正反比例知识后,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堂课。

首先,老师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影子(如在日光、月光、灯光下都会出现影子,某些液体中的倒影等)。接着出示课件:父子俩一高一矮迎着朝阳走地乡间的道路上,身后投下了一长一短的两个影子。

师问:通过观察身高与影子,你有什么发现?

生答:父亲个子高,影子就长;儿子个子矮,影子就短。

师问:是不是影子长,物体的高度就一定高?

生答:不一定,中午时,高的物体影子不一定比早晚时矮的物体的影子长。

师:影子的长度和物体的实际高度有没有什么联系?请大家到操场实地观察、测量,再得出结论。

学生实地操作:六人一小组,将长竹竿、短木棒及学生的身高和影长同时测量出来,发现:在同一时间,物体的高度越高,它的影子就越长。将测量得出的物体高度和影子长度的数据,用计算器计算,发现物体高度和影子长度的和、差、积都不同,只有商(或倍数)相同。

学生操作后得出结论:

师: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内,物体的高度和影子的长度成正比例关系,这是一个数学规律,大家能不能运用这个规律来计算或测量某些物体的高度?

学生们肯定回答:“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