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朗诵技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散文朗诵技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散文朗诵技巧

散文朗诵技巧范文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B-0093-02

为适应高校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选拔要求,普通高级中学在培养播音主持艺术生时,应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合理设置相关课程,使学生具备相关艺术专业的基本素养。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教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不同的课程设置,展现的是不同的教学理念,培养出来的是不一样的专业人才。普通高中播音主持艺术班的课程设置也该有别于其他班级的课程设置。结合多年的工作体验,笔者就普通高中播音主持艺术班的课程设置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影响普通高中播音主持艺术班课程设置的因素

众所周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播音主持专业培养出来的正是第三产业人才。播音主持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语言文学、播音学以及美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他单位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工作的复合型应用语言学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目前已成为高校热门专业之一。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广阔,未来的就业方向为影视传媒、文化团体、大型企事业单位、网络媒体、IT产业的新闻播音、节目主持、庆典主持、宣传、策划等。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要对普通高中播音主持艺术班的课程设置有重要影响。

高中阶段,播音主持艺术生只要能通过高考艺考,具备升入高校深造的基本素质即可。可以说,高考艺考内容直接决定了普通高中播音主持艺术班课程的设置。一般来说,播音主持艺术专业高考艺考不分阶段进行,考试内容为:自我介绍、朗读指定稿件、朗诵自备文学作品、即兴评述、才艺展示。部分高校自主招考则分两个阶段进行。初试阶段考试内容包括:自我介绍、朗读指定稿件。复试阶段考试内容包括:朗读指定稿件、朗诵自备文学作品、即兴评述、才艺展示并回答主考提问。自我介绍、朗读指定稿件、朗诵自备文学作品等环节考查的是学生的语音面貌和对作品的理解与表达能力;即兴评述、回答主考提问等环节考查的是学生在无文字依据的前提下,快速思考并表达的能力;而才艺展示考查的是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普通高中在设置播音主持艺术班课程时,应综合考虑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要和高考艺考内容,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设置,力争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二、普通高中播音主持艺术班课程设置

普通高中播音主持艺术班的课程设置,应有别于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设置,不必像高校专业设置那样细而全。笔者认为,为培养出能通过高校遴选的合格人才,普通高中播音主持艺术班的课程设置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课程

播音主持类人才未来的就业方向,决定了他们要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与交流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文化知识的积累。相当一部分的播音主持艺考生为了能通过艺考,完全放弃学校教育,依托于校外机构的专业培训。结果,他们在语音面貌上虽然会有较大的提高,但是,在自由交流与表达上显得力不从心。而且,在文化高考中,这类学生也会明显处于劣势。可见,播音主持艺术生也必须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在播音主持艺术班的课程设置中,文化课的安排不容忽视。只有让播音主持艺术生在高中阶段就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才能使他们在未来的职业岗位上如鱼得水、如虎添翼。

普通高中在文化课程设置上是具有优势的,学校应该安排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为播音主持艺术班的学生授课,播音主持艺术班的文化课教学课时也应该与非艺术班的教学课时保持一致。播音主持艺术生参加文科知识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其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所以,文化课程设置可以倾向于文科方向的安排。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体育等科目,作为必修课应该贯穿学生高中三年的学习。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可将声乐、器乐、舞蹈等科目设置为选修课,同样贯穿学生高中三年的学习。

(二)语音基础课程

作为未来的语言类职业工作者,播音主持艺术生应该能说一口纯正、圆润的普通话。良好的普通话语音面貌,是播音主持艺术生立足职场的根本。为了提高学生的普通话语音面貌,普通高中播音主持艺术班从高一开始就应该开设语音基础课,每周两节课,高二、高三可增加到每周四节课。授课方式以讲练法为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先从音素的练习开始,进而到单、双音节的练习,再进行文章的诵读等。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促使学生逐步消除方言音,矫正发音,最终达到拥有纯正语音面貌的目的。

语音基础课程包括基础发声、朗诵、即兴评述等内容。高一阶段可开设基础发声课,内容包括气息的掌握、发声技巧、普通话正音等;高二阶段可开设朗诵技巧课,内容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自备稿件的朗诵技巧和训练,新闻稿件等指定稿件的朗诵技巧和训练等;高三阶段可开设即兴评述课,内容包括话题审题、话题评述结构、话题材料的准备和选用等,同时,进行综合考场模拟训练,以提高学生应试的能力和技巧。

(三)实训课程

基于专业特点,高中播音主持艺术班应该安排实训课程,使学生更快地成长起来。为让学生在面对听众或观众时不怯场、能圆场,学校应积极为学生提供上台主持的机会,校园广播电台、校园电视台及各种校园文艺活动可以作为学生的实训平台。

实训课程可以从高二开始设置,由专门的教师负责实训指导,不必挤占学生正常的教学时间,可利用课外时间来进行。学生分批次轮番进入学校的校园广播电台、校园电视台等部门实习;学校举办文艺活动期间,让播音主持艺术生上台担任主持人。让学生在实训中提高能力,比教师单纯地教授相关知识的效果要好得多。在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进行相关技巧指导;实训结束后,指导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促使学生更快地成长。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播音主持是一项操作性极强的工作,只有通过不断的实际运用,学生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这样的实训课程,不但能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场发挥和应变处置能力。

(四)形体课程

播音主持工作是面向大众的工作,从业者的形象、气质颇为重要。而良好形象、气质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能在高中阶段就让播音主持艺术生接受形体的训练,会使学生受益匪浅。

散文朗诵技巧范文2

一、通过《史记》选读教学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众所周知,文言文教学在于培养学生获得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及热爱祖国的文化遗产的情感,后面说得太大了,什么叫热爱?我想通过学习,对文言文本身感兴趣了,就是一种热爱。但如果连文言文阅读的能力都没有具备,正如在学生中所传的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周树人,互怕“文言文”,以畏惧害怕的心情去阅读,那又何谈“兴趣”,何谈“热爱”?

所以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能力摆在了文言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的位置,而能力的基础是知识,没有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将是一句空话。在高二上学期教授苏教版《史记》选读的时候,我非常注重学生文言文知识的积累。面对如此大篇幅的《史记》教学,我并没有采取提问式的以人文性、文化性为导入的高位化教学,因为如果没有最基本的文言知识作保障,学生连文章都没读懂,那一切都将成为“空中楼阁”,所以,我采取了以下方式:

(一)生读:对于文言文教学,尤其像《史记》这样大容量的文章,不需要学生全文阅读,因为他们记不住,与其全文阅读,还不如默读。所以,我一般采取学生读一段,看两分钟消化的方式。

(二)点名提问:请一位学生起立,回答老师所提出的关于文言实词与虚词的问题,此时不需要学生连起来翻译。只要求学生就重点文言实词、虚词根据书下注解与以往所学能做到翻译即可。

(三)连贯翻译:在学生理解重点文言实词与虚词的基础上,由学生或教师连贯起来翻译本段,当消化完一段后,再接着往下讲。通过实践,我发现这样的教学不仅是可行的,更是高效的,当学生理解全文,掌握重点实词与虚词后,文言文人文性与文化性的展开也就有话可说了。

二、通过《唐诗宋词选读》教学熏陶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唐诗、宋词、元曲、汉赋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而尤以唐帝国兴盛的标志“唐诗”与宋王朝繁荣的体现“宋词”为盛,让学生沉浸在诗词的王国之中,涵咏品味、鉴赏吟诵,从而热爱中国的古典诗词,是语文教师的责任所在。

诗无达诂,《唐诗宋词选读》共选唐诗31首,宋词32首。考试要求考其中的唐诗与宋词各14首,共计28首。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中国的古典文化,我从超功利性的角度讲授了44首,学生沉浸在诗歌的王国中,逐渐品味到了诗歌鉴赏的方法。

三、通过《现代散文选读》培养学生散文阅读的能力

散文,是指除韵文以外的一类文体,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面对散文教学,不同人有不同的办法。或用多媒体播放文章段落分层及中心意思,或以问题的形式将文章肢解的七零八落,或将文章束之高阁,离开品味的环节,直接进入到看似热闹,实则已脱离文本十万八千里的小组讨论。我采取的主要方式如下:

(一)整体感知,品读课文。《现代散文选读》所选文章均为经典课文且篇幅不长,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是在短时间内认识与理解课文的最佳方式,而教师的范读又是最接近学生的,所以每篇文章我都会以整体范读的方式让学生去整体品味,其中包括了重读、弱读、连读与停顿及换气等多种朗诵技巧,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也更好的感受老师品读的方法。

(二)品读优美语句,例如《把栏杆拍遍》“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我想,这段话无论在用语上,还是气势上,都堪称一流。又如《翡冷翠山居闲话》中的那句,“你不妨摇曳着一头的蓬草,不妨纵容你满腮的苔藓”,若换了一般人,就写乱发与胡茬了,但徐志摩毕竟是大师,这样的语句怎能错过品味?

(三)归纳总结,不超过20个字,即将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归纳。例如读罢《绝地之音》可概括出,“通过绝地之音的魂牵、邂逅、探寻、捕捉,彰显.生命力”,《春末闲谈》学完后可总结出“统治者的愚民政策必然失败,历史将由人民创造”,而《可以预约的雪》告诉我们与菅芒花不同,人生不可预约,但我们要热爱生活。

散文朗诵技巧范文3

【关键词】学前教育 幼儿文学 语言教育 教师口语整合模式

《幼儿文学》、《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师口语》三门课程是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幼儿文学》以婴幼儿文学和婴幼儿心理学理论知识为基础,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懂得作品鉴赏,学会婴幼儿文学作品的创作和改编,形成理论为指导、作品鉴赏为基础、写作训练为提升的三方面有机结合的基础课程特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以下简称《语言教育》)是研究0-6岁儿童语言发生发展的现象、规律及其训练和教育的科学。该课程重视语言活动实践、组织和幼儿园基本语言活动类型的指导策略等。《教师口语》是以普通话为基础,以艺术语言为手段,提高幼儿教师口语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语言水平的课程。三门课程有独立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培养不同的专业能力和素养,课程系统性强,知识结构牢固,分开教学固然有极大优势,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三门课程在部分内容上交集点非常多且相辅相成,联系紧密。在分别教学中,出现了选用的教学材料相互之间关联性小,教学内容重复,资源浪费以及学生实际操作效果欠佳等状况。为了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笔者所在院校针对实际情况,进行了三门课程部分内容渗透融合的教学探索,探索整合教学模式,力图寻找一种科学、经济又有效的教育路径,综合全面地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在实践中获得最大收益。

1.以幼儿文学为出发点的内容整合

1.1以幼儿文学作品为教材线索,融合渗透朗诵和活动设计。

《幼儿文学》《语言教育》《教师口语》交集点集中在对幼儿文学作品的教学部分。学前专业师范生在幼儿园语言领域应达到的实践水平是:能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符合幼儿审美情趣和认知水平的文学作品;再以文学作品的鉴赏、理解为基础,进一步设计欣赏、朗诵、表演等相关语言活动;最后把整个活动方案转化成实际教学活动。完整的过程,涉及到三门课程的核心知识架构,即:对文学作品的鉴赏理解、语言发展规律的把握,活动方案设计能力和艺术地表现作品内容及组织巧妙的教学语言。由于实际运用的需要,三门课程得以在幼儿文学知识及技能运用上实现教学内容的融合渗透、资源高效利用。

以幼儿文学作品为教材组合的基础,重新整理教学内容的结构和框架,涵盖对幼儿文学作品的理解、加工、设计以及对幼儿文学作品的鉴赏、改编、艺术再现、活动设计等。

幼儿文学主要讲授的文学体裁有:儿歌、幼儿诗、婴幼儿童话、婴幼儿故事、婴幼儿图画书、婴幼儿散文、幼儿戏剧几大类别,每一种类别重点介绍其概念、发展、特征、分类和引导鉴赏,在此基础上选择不同类型的作品,作为朗读、朗诵、戏剧表演的内容,在幼儿教师口语课程中重点分析情绪情感的处理方式和表达技巧。幼儿戏剧的改编与表演融为一体。几种类型再放置于活动指导课程的文学作品欣赏、早期阅读活动指导、看图讲述指导类型,设计相应的活动和游戏。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层层深入,将幼儿文学作品从理解到艺术再现,再进行幼儿园活动指导贯穿始终,使理论学习尽快地融入实际,指导实践活动。以幼儿诗歌《小弟和小猫》为例,柯岩的这一首幼儿诗,以活泼风趣的笔调,巧妙地再现了生活中一个寻常的场景。整合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着力引导学生了解的是作品的情趣、想象、人格化小猫的巧妙作用以及“满头满脸都是泥”的顽皮小弟的生动形象。接下来与学生一起分析该作品如何以有声语言生动再现,怎样用表情语气对比出诗歌开头的顽皮的弟弟形象和最后呼喊“妈,妈,快来给我洗个澡。”的害臊、可爱的弟弟形象;人格化小猫的语言、语气如何设计等。最后,根据教学活动设计要求,对本作品进行系列活动设计,如:欣赏活动,绘画活动《我有一个淘气的弟弟》《我有一个爱干净的弟弟》,谈话活动《爱清洁讲卫生》等。幼儿园活动设计实际是深度挖掘作品内涵,并以幼儿能理解的方式组织教学,没有对作品的理解,就谈不上好的活动设计。

1.2以幼儿文学为基础知识,以活动设计为实践运用,调整开课顺序。

三门课程的理论基础是幼儿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等方面的知识。朗诵、表演、活动设计是在此基础上的逐层深入,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充分考虑的文学基础的重要性,将幼儿文学课程安排在最前面,学生在充分理解作品,掌握了作品鉴赏方法之后,才能够顺利的处理情感和抓住作品精髓设计相关活动。幼儿文学课程之后,幼儿教师口语和语言活动指导是几乎同步进行的,为的是能够在学生学习表现作品的同时掌握如何在进入幼儿园之后令孩子们通过系列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感受作品,理解作品,进而体验文学作品的美和情趣。

2.调整教师教学内容安排,改编考核模式

2.1三门课程教师的信息互通和教学交流

由于三门课程有自身的学科特点,讲授课程的教师仍由三位老师分别承担主要课程内容。在整合教学材料部分,三位教师会共同就在作品选择、理解鉴赏角度、情感分析等方面需定期沟通交流,力求在作品的处理上做到贯通一致,避免学生的无所适从。

通过经常长期的磨合和信息的交流,三门课程逐渐由两名教师担任,其中就整合部分的教学内容而言,一位教师能贯彻一致最好。通常在语言教育课程活动设计时,教师将作品如何赏析,情感如何把握、如何做朗读技巧的分析一并与学生进行了讨论并以艺术地声音和综合手段表现出作品,需改编的作品会按照教学的实际需要做调整。由此可见,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需要懂文学、懂作品,懂艺术表达,更需要了解幼儿、深入教学前沿,知道幼儿文学在幼儿园的实际运用才能够使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得到更好的执行,切实提高学前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

2.2三门课程的综合考核方式

《幼儿文学》《语言教育》两门课程的考核方式在分科教学的情况下常采用笔试、做考卷等方式进行,侧重对理论、方法等的记忆。《教师口语》课程因其课程的特殊性,常采用个别朗读的方式作为考试形式,体现对艺术语言技巧的掌握。实施整合的教学模式之后,课程在考核方式上有了较大转变。首先,淡化了理论知识的记忆而强化了实际的分析和应用;其次,变个人技巧展示为集体合作,使作品呈现在很大程度上变得形式多样而富有表现力。最后,考试以小组进行实践操作的方式进行,改变了笔试的方式,也使学生从关注课本知识、强化记忆的状态改变为全面关注作品内容和表现手法,关注实践运用。具体的考核程序是:分组搜集作品,分析作品内容,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交流作品的联想与想象等,同时设计集体表现作品的方式,如配乐朗诵、幼儿戏剧表演等,最后是展示对该作品的活动设计,以说课或实施教学的方式完成。对于这样一种实践型的,完整贯通的考核方式,在实际运用中大大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增强了学生关于幼儿文学作品理解表现指导的成熟思考。

3.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优势

3.1三位一体教学成效与学前教育实践结合更加紧密。

长期以来,三门课程在学前领域中承担着重要的专业素养培养重任,希望学前教育师范生在儿童文学素养、分析鉴赏能力、作品表现力、活动设计能力方面均能掌握系统的知识架构,将来能为孩子们介绍更多更优秀的文学作品,使幼小的心灵尽早的浸润于文学的温暖殿堂,教师设计恰当巧妙的方式使幼儿感受文学的魅力,语言的精彩,情感的共鸣,游戏的快乐,形成对真善美的追求和最初的道德价值判断。传统的完全分开授课方式使这股力量无形间有所削减,整合教学模式可以从作品鉴赏到最后的组织幼儿活动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在课堂上掌握的内容可以即刻运用于幼儿园实践当中。如大三的学生在进入幼儿园实习以前,已经起码掌握了若干诗文的背诵、故事的讲述、幼儿戏剧的改编与表演,并根据这些内容设计了若干语言活动指导,学生进入岗位后能较快地开展活动,为自己赢得了信心,增加了勇气。

3.2整合的教学实践有利于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优势明显。

综合能力的提升在考核这一环能更加充分地展现出来,用学生自己的话来形容:“这样的考试让我既兴奋又紧张,既可以大胆利用各种资源搜集信息,又不能抄袭,必须得自己消化领悟,才能实施。这样的考试对我将来的工作有更直接的作用。”

3.3三位一体教学内容分合适度。

诚然,三门课程的部分整合,不能抹杀和取代三门课程各自的系统性,因此在教学改革实施阶段,我们只做了部分的融会贯通,这也是根据实际需要所作的调整,即讲授三门课程的时间是分开的,部分内容是整合的。幼儿文学的发展史、作家作品的广泛介绍、创编改编的基本技巧,语言发音基础、基本朗诵技巧和幼儿园多种语言活动指导类型都是不能缺少的独立内容。

本教学改革的意图是为从实践出发,寻找一条综合教学的思路,探索一种新的课程结构。专业的学习是为了实际的运用,课程的设置不能只从相对独立的专业体系出发,也需要考虑从工作实践出发,探索最佳的内容和方式。换一种教学角度和思路,换一种课程建构模式,走出一片新的教学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1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论幼儿文学》主编瞿亚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1月第一版

[4]《幼儿教师口语》主编钱维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

散文朗诵技巧范文4

关键词: 中职语文 人本关爱 注意问题

21世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扎根广大教育者的心间。教育要关注人的生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广大教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也为此付出了实际行动。大家目标一致,要打造魅力课堂,强化教学效果。但是,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很大的差距。由于中职学校和中职学生自身的一些原因,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习惯差,学习动力不足,自信心不强,各种行为表现都不尽如人意等问题。这是既成的事实,也是造成中职语文课堂气氛沉闷的主要原因。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让中职语文课堂焕发生机,广大中职教师付出了很多心血,做了许多工作,也写了许多这方面的论文。我认为,中职学生是最容易被家长和社会忽略的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特别需要被关爱、被重塑。当教师的人本关爱能够使学生内心的潜能得以真正开发时,其表现出来的则是另一种积极上进的精神状态。课堂是中职学校师生接触和交流的主要场所,因此,中职语文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利用好课堂这个场所,在课堂上大做文章,在课堂上开展人本关爱工作,帮助学生找回自信,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作为,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并参与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生机,从而提高中职语文教学效率。那么,中职语文课堂上人本关爱应注意把握哪些问题呢?

一、尊重学生是人本关爱的基础

中职学校的绝大多数学生因中考失利而来到职校,不管他们过去有怎样的学习经历,作为教育对象坐在教室,我们都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他们。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赞可夫说:“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和尊重儿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尊重的力量是相互的,教师在中职语文课堂上以尊重学生为前提,才能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敬重与热爱,这为教师在课堂上开展人本关爱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师才能在中职语文课堂上更有效地开展人本关爱工作,才能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燃起学生进步的火花,才能让课堂充满生机。

(一)尊重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

中职学校的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普遍比较薄弱,对此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比如,朗读课文时经常读错字,写作业时知道大体的意思却无法通顺地表述出来,一份简单的请假条也写得不规范,等等。面对这类学生,教师的困惑是不可避免的,但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作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要努力改变这种现状,要做的事情很多。知识的传授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但决不像运动场上传球那样,这边教师把知识传授过去,那边学生把知识接过来。教师要改变教学面貌,充分尊重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用教师的实际行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千万不能有侮辱学生甚至体罚学生的行为发生。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中职语文课堂上人本关爱的对象是个性各异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观察和研究学生的性格、品质、兴趣爱好等个性特征,对不同个性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待。教师不能埋怨学生不聪明,不能强求每个学生都能考出高分,不能指责学生动手能力弱,更不能强行要求学生步调一致地按照教师的主观意愿行事。只要教师拥有一颗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关注、关心、关爱学生,就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有可爱的一面。

(三)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

在一个班集体里,总有学生不满足于现状,渴望某些方面的改变。这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用人本关爱手段解决这一问题。当学生提出正当、合理、健康的需求(哪怕是个人的需求),教师对学生的需求应表示尊重,千万别说:“你错了。”如果某些学生提出的合理需求一直得不到满足,心灵备受煎熬,日积月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像火山一样喷发,一发而不可收。这会给教师在课堂上有序地开展教学工作带来强大的阻力。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心灵,懂得心灵的健康成长比知识的成长更重要。

二、激励学生是人本关爱的策略

阿尔道夫・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励的方式方法很多,有赏识激励、目标激励,也有语言上的激励、物质上的激励,等等。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各人采取的方式方法都不一致。针对大多数中职生不够自信的特点,教师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善于用激励的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信,要让学生们扬起自信的风帆,昂起自信的头,在学习征程中劈波斩浪,驶向成功的彼岸,成就自身的发展与进步。

(一)挖掘课本资源,点铁成金。

在中职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多角度地看待每一位学生,细心观察,主动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基本情况,让学生对自己的处境和社会形势有充分的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挖掘课文的资源进行引导和激励。比如,在学习中职语文课本(基础模块)第6课《石缝间的生命》,文中写到的蒲公英,“虽深埋在石缝间狭隘的间隙里,它们已经不能再去为人们作佐餐的鲜嫩的野菜,却默默地为攀登山路的人准备了一个可靠的抓手。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锤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中职学生作为被家长和社会忽略的特殊的弱势群体,其处境与蒲公英类似,虽然有许多学生不能考上重点大学,但通过职业学校习得一技之长,可以出人头地,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以为社会作贡献。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激励,让每一位学生都要有所触动。全体学生经常经受这样的精神洗礼,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敢于昂起头来走路。

(二)唤醒学生的用语要恰如其分。

中职学生由于没有升学的压力,在课堂上时常会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这时,教师的唤醒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课堂上带有提示性的唤醒要注意语言、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细节,切不可用“你怎么又犯老毛病”“你怎么老这样子”“都跟你说了多少遍了”等语言,这容易导致学生逆反的心理和破罐子破摔的心态,更忌讳用挖苦、讽刺的语言和怒不可遏的态度对待学生。这本身就与人本关爱的宗旨背道而驰,也不利于教师在课堂上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中职教师在课堂上要懂得用智慧和爱去唤醒学生,可以通过一个手势、一种目光的示意,甚至一次摇头,让学生重新投入课堂学习之中。当教师懂得宽容、包容学生,就能很好地找到打开学生心灵世界的那把钥匙,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那么,课堂上就会焕发生机与活力。当然,宽容不等于纵容。

(三)用榜样的力量进行鼓舞。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的中职学生身上更是有许许多多的缺点与不足,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事实。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应善于发现学生心目中的榜样,用榜样的力量对学生进行鼓舞,引导学生摆正心态,转变学习态度,通过自己的努力,向心目中的榜样靠近。本着“提高就是一百分,进步就是好学生”的理念,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社会现实为依托,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帮助学生设定目标、制订计划,引导和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学习,用实际行动朝进步的方向前进。

三、打造魅力课堂是人本关爱的关键

中职学校的学生有自身的学习特点,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若不掌握学生的学习动向,若不认真备课,若不在课堂教学上下工夫,那么,对学生的人本关爱从何谈起呢?教师在平时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个教学的主要场所,倾心打造魅力课堂吸引学生,这是中职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人本关爱的关键所在。

(一)课堂上教师的人格魅力吸引。

中职学生对各科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教师的魅力,教师的为人处世和在课堂上与学生接触的林林总总,都能决定是否吸引学生。绝大多数的语文教师不可能有影星般靓丽的外表,也不可能像明星那样光彩照人,但应具备特质。首先,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良好的精神状态同样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感染学生积极上进。其次,要有幽默的语言。课堂是师生心灵交流的主要场所,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能调节课堂气氛,能打破师生之间的鸿沟,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充满生机。再次,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充满激情。教师的语言如果没有激情,就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无法激发课堂的活力。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不仅准确恰当,还要用抑扬顿挫的声调调节课堂气氛,增加课堂的魅力指数。最后,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素养。所谓“学高为师”,教师的魅力在于睿智,在于渊博的学识,在于掌握与时俱进的时代新元素,在于能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学得充实、过得开心,在于让学生憧憬美好的未来。

(二)课堂上多媒体教学吸引。

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教师提供教学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图像、声音等,有着极大的优势。教师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积极作用,根据课堂的实际需要,适当、适量地予以使用,为课堂教学增加一些魅力指数。

1.利用多媒体中的范读刺激学生的听觉神经。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少不了教师的示范朗读,教师朗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的深入与否,特别是一些国学经典,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大量诵读。有的教师能读出感染力,引起学生的共鸣,有的教师没有足够强的朗诵功底而平铺直叙,加之受本地方言的影响,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现在利用多媒体课件中专业人员的朗读教学,学生就能够很好地把握朗诵技巧。范读中那标准的发音、抑扬顿挫的声调、准确的停顿等。它不仅渲染了课堂气氛,而且最大限度地刺激了学生的视听神经,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诵读能力。

2.利用多媒体的信息储备,丰富教学内容。

当多媒体技术与互联网融合时,许多教育资源得以共享,这给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满足了学生对教学内容丰富性的要求,而且在激发学习兴趣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多媒体教学将文字、图片、声音融为一体,能够展示给学生各式各样的直观内容,能够把文字变成生动的画面,能够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复杂的东西简单化,能够把静态的事物动态化,改变之前教师费尽口舌而学生听得迷迷糊糊的状况,使语文课堂充满情趣与活力。比如,在课堂上播放景泰蓝制作的视频、电影《阿甘正传》、话剧《雷雨》等,让学生尽情欣赏,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课堂上的教学设计吸引。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设想和计划,它是为了实现某个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结合班级学生的特点,而开展的一项教与学的活动过程。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优秀的教学设计,可以让你得心应手地操纵课堂,尽情展现魅力课堂,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之前,我担任财①财②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为了改变财①班的课堂气氛沉闷和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如财②班的现状,我特意将泰戈尔的散文诗《职业》一课放在财①班进行公开课教学。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凡开设公开课的课堂学生都会很认真、很专注。只要教师有的放矢,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就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面对二十多位听课的教师,学生可能会有些紧张,有些压力。因此,在课堂朗读教学环节,我按之前的教学设计进行,先让平时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起头带动,以缓解其他学生的压力,让课堂教学顺利有序地进行。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置简单易答的问题,让学生在被提问时有话可说,避免出现学生站起来时答不上来的尴尬。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题,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如下几个问题供学生们探讨:①你认为职业有贵贱之分吗?②小贩、园丁、更夫这三种职业低贱吗?③选择平凡的职业和树立远大理想是否矛盾?④你认为选择职业的标准是什么?在拓展训练阶段,我提出的问题是:“我心目中的理想职业是――”,用简单的几句话说说你的理由。拓展训练这个环节是整节课最放松的时刻,几个大胆的学生最先站起来发言。当一个学生用略带幽默的语言大声说“将来要当会计师,理由是――数钱”,大家一阵哄堂大笑,将这种融洽的气氛推向,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在我的鼓励下,平时在课堂上从不发言的学生也主动站起来说出自己的心声,勇敢地迈出胆小怯场的一步。整节课教学气氛浓厚,师生配合默契,在我的引导下,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不仅正确认识了作者的职业理想,而且树立了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在这节课接近尾声时,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泰戈尔的一些经典名言,比如,“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等,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也激发了学生对泰戈尔的关注。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人本关爱的重心

中职学校的学生由于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学习热情需要时时激发。在课堂上除了尊重爱护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经常将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带入课堂之外,还要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这种别样的课堂形式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有事可做、不无聊,让教师的谆谆教导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投入语文学习之中。

比如,“记住父母的生日”是基础模块(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本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我提前布置学生用1周的时间搜集父母的一些感人事迹,制作好贺卡(礼物)。在学校用两节相连的语文课开展这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首先,学生要明确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内容、具体做法、分工情况等,让学生加工完善已经制作好的贺卡,在课堂上写祝福语。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看看他们能给父母奉送什么样的生日礼物。其次,学生的成果展示,让学生学会欣赏别人的作品,体会付出劳动后收获的喜悦,之后学生评价他们的作品。再次,学生分享父母的爱,你将如何用实际行动表达感恩?让学生多想想父母的艰辛与不易,子女应该珍惜今天,好好学习,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懂得感恩回报。之后让每一位同学上台表达对父母的祝福,借此机会培养学生的孝心和爱心。再次,全体诗朗诵《感恩父母的爱》。最后,教师小结本次活动的亮点与不足,引导学生多想想自己父母的艰辛与不易、多感受父母的伟大,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尊重,更要学会反省自己在学校的表现,改掉不良的行为。其实,学生能每天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主动地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养,用好的表现、好的成绩让父母喜上眉梢,能做到这一点就是目前你们给父母最好的生日礼物。

本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比较符合学生的具体实际,可操作性强,教学设计有针对性。这种别样的课堂能够让学生感兴趣,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很好的表现,都准备了别具一格的作品,展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展示了他们的朝气与活力。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收获不少,触动很大,感悟颇多。许多学生都表示从今以后要好好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用技能打造未来的人生之路,争取创造美好的未来,这样能更好地回报父母。可见,只要教师关爱、关注和引导到位,就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扫除学生的学习障碍,教会正确的学习方法是人本关爱的核心

(一)找准对策,解决学生厌学、学习障碍的问题。

教师平时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学生厌学、学习障碍的问题加以梳理。学生是基础差,学习能力低、不刻苦,还是想学,但找不到良好的学习方法;是目标不明确,得过且过,还是习惯差,已经成为习惯;是性格柔弱,没有主见,服从家长的安排,随遇而安呢,还是家长不抱希望,学生跟着感觉走;是习惯差,已经成为习惯,还是偷懒,在学校混日子,破罐子破摔。等等。是学生自身的内在因素,还是家庭、学校、社会等外在因素的。这些因素纷繁复杂涉及面广,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只有找准原因,才能找准对策对症下药,做到爱在细微中,严在当严处。必要时请求家长、学校、社会等多方面配合,共同促成学生从思想上转变,以实际行动投身学习。这项工作非常艰巨,但只要教师有付出,学生就会往好的方向转变。

(二)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陶行知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针对中职学校的办学宗旨和中职学生的自身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做好“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后复习――及时总结”的关键环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在课堂上要以“读”为突破口。要求学生多读课文,鼓励学生大声地有感情地用抑扬顿挫的腔调朗读课文。这样,日积月累,语感有了,朗读的底气足了,自信心不断增强,学习就有了趣味。有了趣味,就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才能有所收获,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其次,要学会独立思考。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学习语文时要善于利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文本解读,形成看法和评价。再次,要加强写作练笔。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不仅博览群书,还认真观察、敏于思考、勤于动笔。在平时的语文课堂学习中,不仅要求学生认真完成课本中的写作练习,课后还要养成写作习惯。可以有感而发地写一二段文字或摘抄一些优美的语句,只要学生有去做了,久而久之,写作水平自然就会提高。最后,学习语文要联系生活。要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习的意义,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学习语文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让生活更有兴味,为了将来能更好地工作。

参考文献:

[1]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2009.5.

[2]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课本(编者的话),2009.5.

[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职业》课件),2009.6.

上一篇内控制度

下一篇毕业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