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教学反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教学反思范文1
陆云燕
生物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主要是研究生命的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生物,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类文明的进步乃至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在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作为一名生物老师为应变生物科学与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知识,形成科学求实的态度。我应更新教育思想、响应教学模式的变革、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便不断取得新的教学成果。
要上好一门课程,第一步就是要研究教材,不只是研究所教年级的教材,而是要研究整个中学阶段的全部生物教材,这样才能知道在整个初中阶段,需要学生掌握哪些生物知识,知识体系是怎样安排的,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需要学到哪些知识,哪些能力需要得到培养和提高等。在教学中,我通常先让学生学习课本上的章节基础知识,在把教材中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安排糅合成专题。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以系统贯穿的方式进行归纳教学,最终让学生走出课本,达到在生活实例中用生物知识解释生命现象的目的。这样既能让学生从容的应对灵活多变的生物试题,又达到将生物知识回归生活的目的。当然,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了很多的活动,除实验活动外还有一些课堂小游戏、调查、竞赛等等,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
研究教材,了解学情。从整个初中生物教材教学来分析,以及许多生物教师的教学体会和学生的考试情况来看,学生对人体的物质运输这部分内容掌握得不大好,也是教师较为棘手的教学内容。按课本章节内容进行传输式教学则内容比较抽象零散,而如何最终将这盘散沙贯穿起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接受知识,并达到知识的自我复述,则是本章节的教学难点和目的。针对这一情况,我对本章节的教学进行反思。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就是学生要学习的内容,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要求学习者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
从结构上来分析,人体的物质运输这部分内容基于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内容之间。而有关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内容,比较贴近生活,内容也较细,学生较好理解。而有关循环系统的内容,较为抽象,也是本教材的难点。但循环系统既是对前面所学的消化系统和血管、血液、心脏等知识的深化,又是后面学习呼吸、气体交换、排泄等章节的前提和关键。具体表现在人体消化系统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和呼吸系统吸入的氧气需要经过循环系统运送到身体的各组织细胞,而人体所产生的代谢废物也需要通过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等的协调活动排出体外,因此本章内容起到了联系各部分知识的作用。系统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就要求将每一阶段的教学都放到总的教学系统中加以分析。这就是本章节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
从重点、难点来分析,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本节内容中的重难点是概述血液循环过程及血液在循环过程中成分的变化,这一条目标达不成的话,整个教学过程的效果就会变得几乎为零。而这部分知识又较为抽象,是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中不具备的,教学设计中必须认真加以研究,这是教学难点。但是,只要教学设计合理,教学难点应该是不存在的。
二、教学对象分析
我们所实行的是班级授课制,同一班级中的学生往往年龄相近,认知结构相似,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也十分接近,对血液循环知识都比较陌生。但这并不能否定和排除学习者个别差异的存在,如已有知识基础的差异和学习接受新知识能力的差异。为使教学活动对每一个学生更加有效,就有必要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分析。将这种差异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如根据差异来提出难、中、易不同层次的问题,以达到促进后进生,提高优生的目的。
三、教学策略的设计
针对以上分析,接下来我在教学策略上做如下调整和改进:
(一)、让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让他们在自己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去自学课本和观察分析循环系统图。通过观察,学生看着课本都能够自己寻找出物质运输的途径,这是他们在认知上的共同点。
(二)、自我展示。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确定体循环和肺循环途径、结果和意义后。我又要求每位同学绘出循环的路线,由于学生的能力、知识储备有差异,因此我允许他们在绘图时进行讨论,取长补短,避免知识信息的孤立。最后让学生进行自己的绘图和知识结构成果展示。尽量多的给他们机会,并且在同学展示的过程中,允许其他同学提出疑问和指出优缺点,教师在一边起到点拨引正作用。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知识的讨论中,学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为了能够参与到讨论中来,他们就会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逐渐将抽象知识集体化,系统化。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潜能,也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充分发挥学生搜集、整理、加工资料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将血液循环知识形象化、故事话。在进一步学了肺部的气体交换和组织处的气体交换后,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血液循环电子模型,让学生观看血液循环的动态过程。紧接着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血液,表述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走过的路径和进行的物质交换,此过程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我请学生起来自由表述时,有表述细致的也有表述简略的,但只要思路正确,我们都给予表扬和鼓励。学生能达到自我表述血液循环路径,认识血液循环的结果和意义,也就攻破了这一章节的教学难点,达到了教学目的。
记得在表述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同学的故事化表述,他说:我是血液,是城堡主人的运输员,在左心室等待命令。当左将发号命令(左心室收缩),动脉瓣打开,我就面红耳(鲜红)赤充满动力(富含氧)的从主动脉涌出,流到组织处毛细管去看望前方战士,当我看到一线战士正在分解有机物为城堡提供能量而累得气喘息息时,我慷慨的把我携带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给了他们,同时扛走了妨碍他们工作的代谢废物。就这样我脸色暗沉(暗红)疲惫不堪(缺氧)的缓慢离开,从上下腔静脉我回到了右心房(完成了体循环)。接着房室瓣打开我到了右心室,右将看我过于劳累,特许我去外休假几日,接到通知我就欣喜若狂的从肺动脉涌出,到达了我理想的度假村(肺),在这里我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吸收着氧气,丢去了二氧化碳,在氧气的滋润下我暗沉的肤色恢复了红润。度假即将结束,我的红细胞携带着所能带走的氧气,我又面红耳(鲜红)赤充满动力(富含氧)的从肺静脉回到了左心房(完成了肺循环)。接着房室瓣打开我再次回到了左心室,等待号令,即将开始我下一次使命。这样的故事化表述将抽象、枯燥的血液循环知识变得具体、生动,瞬间提高了学生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表述同学的知识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肯定。
因此,我们应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提高终身学习能力。
(四)、习题处理。新的教学评分标准改革,生物学科在学业水平考试中所占分值低,因此,学校安排的课时量也少。而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均衡理解学习和强化练习也是难题之一。比如,在血液循环这一章节中,为了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加强学生的理解记忆,在绘图和学生表述过程中就占用了大量时间。而面对大量的习题资料,在不加重学习负担的前提下,如何高效的练习强化也是必须思考和处理的。在这里我的处理原则是:练习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当然,选择高效有用的习题,让学生走出题海战术,就要求教师课后对资料习题和历年考题做深入的研究,把握精、准度。
(五)、积累教学经验。每位老师都有其独特的教学方式,多听其他老师的课,总有一些是适合我借鉴和学习的。通过日常听课和学习,我才能认识到自己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积极参加一些学科的培训,特别是加强一些常用教学软件的学习和使用,才能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生物教学反思范文2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师反思;教学观念
一、教师反思的含义
人类一直注重反思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在教师的学习与研究过程中,反思也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国内,第一个对教师反思予以探讨的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熊川武教授,他认为反思性教学,即:“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地研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二、生物教师反思的特征
生物学科作为自然科学,其学科特点对教师反思的要求不同。
1.生物教师反思要具有研究性
在面对纷杂的高中生物知识时,教师不仅仅要做到熟悉教材,还要“吃透”教材。例如:在高中生物“激素调节”一节,虽然教材中明确地呈现了内容,学生自己也能通过自学获得相关知识,但是,由于本节内容难度不大,并建立在初中生物学的基础上,所以,会出现两种可能,设计不好学生不感兴趣,设计好就可能会上出新意,上出精彩。然而,人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激素的分泌,激素反过来也会调节人的生理,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所以,教师可以尝试做心理健康教育的拓展教学,这种设计可以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增强学生的兴趣,加深知识印象,学生会轻松愉快地突破本节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最终实现“快乐教学”和“快乐学习”。但是,如果仅凭空想是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教师需要通过切身的实践和深刻的研究才能获得具有独创性的教学风格。
2.生物教师反思要具有自我性
反思总是指向自我的,反思者本人既是反思的对象,又是反思的承担者。
3.生物教师反思要具有实践性
在教学中,“对实践的反思”发生在课前对课堂教学的思考和计划上,发生在课后对课堂发生的一切的思考中。而实践中反思发生在实践过程中,即:实践者试图提出和解决当时的问题。在教学时,教师经常会碰到出乎意料的反应和直觉,所以,教师总是要考虑这些反应以调整教学策略。
三、生物教师反思的方法
新课改后,生物教师一定要认清课改的真面目。很多人认为课改就是变换教材教书,这是不正确的。高中生物新课改不仅要改教材,还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改进。如果新一代的高中生物教师不能摸透新课改的新思路,不能做到及时和切实的进行教学反思,那么,素质教育便得不到推行。
培养教师反思能力的途径有多种,既可以采取教师个体独自反思,也可以形成反思实践共同体,还可以将教师个体反思与群体反思这两种方式配合使用。下面简述几种教师反思的具体方法,以供参考。
1.写作反思日记
目前,教师反思运用最普遍的方式是写作反思日记。很多研究表明,独自的个体反思方法是促进教师反思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反思日记是指教师认真思考、分析和总结自己一节课的教学活动,同时做出记录,发表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2.进行反思对话
反思对话是一般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讨论进行的,反思对话可以分析讨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分享好的教学方法与理念,是一种教师集体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多交流、多对话,有利于及时地反思、及时地解决问题。但是,现在很多老教师保守自己的经典教育方法,新教师无法从其中吸收养分而进一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学校加强年轻教师与老教师之间沟通,营造一种良好的对话情境,以支持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实施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是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通常是指运用技术手段将教师教学的真实情况录制下来,然后让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观摩自己的教学片断,在其他教师或教育专家的帮助下,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4.建立档案袋
档案袋是包含着许多专题形式的档案。档案袋可以记录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在运用这种方法时,教师首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确定反思的专题,并进行分类;然后在每个专题下,教师组织、总结自己的记录、经验等,并进行深刻地反思。
反思理论的兴起,是当代教学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反思理论在教师教育领域无论是作为一种思潮,还是一种运动,我们都要充分认识反思的重要意义,加强教师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的培养,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的转变,进一步推动教师改革和课程改革的进行。
参考文献:
生物教学反思范文3
【关键词】教学反思 生物化学 高职药学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生物化学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1]。
1. 反思内容
1.1 教学对象的反思。随着近几年高职院校扩招,药学专业学生有:文、理科学生、普通高中、三校生等,他们的基础理论知识都有个自不同的特点。面对多层次的学生情况,这给生物化学这门课的教学带来了棘手的问题。现如今药学专业是岗位针对性很强的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是在药品生产、调配处方、等业务工作。这就要求在生物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找到课程在专业设定上的作用及意义。
1.2 教材的反思。目前,高职药学专业的生物化学课程的教材用的是潘文干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的《生物化学》十二五规划教材,在用这本教材对高职药学专业学生教学的过程中,和药学相关的章节知识点联系的比较少,或者是没有,这就对教师的个人素质和备课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编撰一套高职药学专业的特色生物化学教材已是一件迫在眉睫的问题。
1.3 教学目标的反思。生物化学的主要任务是了解生物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如对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及结构进行分析,以及它们特定的结构关系生物化学的一门基础课程。而对于高职类药学专的学生而言,基础知识及教育背景的限制,给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的很大困难。对于一位生物化学老师来说,积极的课后教学反思将对提高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1.4 教学内容的反思。生物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课,课程设定的章节共有13章,但是作为高职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需要掌握和熟悉的章节统计共为9个章节,故而在上这门课的过程中,章节知识的筛选、重难点的选择、章节课时设定都要考虑到学生在日后药学专业课程的作用。
1.5 教学方式方法的反思。多生物化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多采用的是多媒体和板书综合的方法,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更多的老师在上这门课的时候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用多媒体,板书和多媒体有其各自的优势和不足,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恰当的协调两种教学方式之间的转换,让学生在熟悉更多知识的同时,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
2.生物化学教学反思的意义
多层次的教学反思能让生物化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活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突破了学生的认知障碍,突破了难点,优化了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使学生从情感上乐于学习、爱学、主动去学的愿望。使枯燥单调的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变得丰富生动。
生物教学反思范文4
摘 要: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实验的学科,生物的概念、定律往往都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来源于实验、实践,又反过来指导我们的生产实践。因此,在生物教学中重视实验教学,不仅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需要,同时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锻炼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创新和探究的能力。
关键词:生物实验;实验教学;反思
生物学是一门集实验性、实践性及科学性于一身的自然科
学,生物的概念、规律往往都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来源于实验、实践,又反过来指导我们的生产实践。生物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帮助学生实现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飞跃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生物教学中重视实验教学,认真做好实验教学,不仅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需要,同时由于实验本身的直观
性、形象性和趣味性,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锻炼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创新和探究的能力。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更应该体现出来,这是培养学生基本素养和基本技能的一个突出手段。
在多年的实验教学工作中,根据课程设置、本地实际开展了相关的实验,我对生物实验教学的一些想法反思如下:
一、利用实验教学,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由于其心理和认知特点,对生物实验课有着很大的兴趣,课前常满怀好奇与期待。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上放手让学生去操作、去模仿,要相信学生,允许学生实验中的失误与失败,鼓励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知识点,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进而总结得与失,直至实验成功,要让学生从实验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但在放手实验时,学生要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实验、去探究,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否则学生会盲目地去实验。只有这样才能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积极性。
二、实验中要规范操作,认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基本实验技能
实验前准备要充分,先了解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在预习时指导学生抓住每一步的关键,并在每个实验步骤中规范操作,这样才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如在学习使用显微镜时,取镜的方法,安放的位置,左右眼的分工,强调两眼同时睁开,要注意纠正学生用右眼观察或闭着右眼的习惯;选择物镜时,是转动转换器选择物镜,应及时纠正学生直接转换物镜的错误操作。这样让学生从一开始操作时就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观察也是一种能力。实验的过程中往往会伴随出现相应的实验现象,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分析,是达到实验目的、探索实验结果的关键。但学生在实验中往往重视过程,忽视观察、分析,实验做完了却没有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如在观察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时,要观察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进行比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观察的目的。
三、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做好生物实验
教材是国内发行,各地都可使用,但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由于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同一个地方由于所处的季节不同,准备所需的实验材料的难易程度也就不同,所以实验中要结合实际巧用实验材料。比如《观察花的结构》时已是冬季,根本找不到桃花,因此就用本地很常见的大白菜花来替代;用米汤代替《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中所需要的淀粉糨糊,让实验简单易行。验证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时,银边天竺葵理论上是理想的实验材料,但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发现银边天竺葵的绿色部分很难脱色,达不到理想的实验效果。我用卷心大白菜替代银边天竺葵,在晴天的午后采集大白菜,马上实验,用卷心大白菜的卷心部分白叶和外面的绿叶分别替代银边天竺葵的银边和绿色部分,实践证明,实验的现象非常明显,能得到很好的实验效果。本实验中需注意的是卷心大白菜要用刚采摘的,防止有机物转运,采摘的时间是一天中光照几小时待绿叶部分有机物有一定的积累后,所以我选择在晴天的午后。
总之,生物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生物实验是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还有许多有待大家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和摸索。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把生物科学以生动、形象、直观的方式揭示在学生面前,一定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同时将课标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理念体现在生物教学中。
参考文献:
生物教学反思范文5
关键词:教学反思 高中生物
一、教学反思的含义
教学反思,即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反思能力决定着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有关研究证明,成功的和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和创造性地反思他们教学中的重要过程,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因此,“教学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十分简洁地提出了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教师如果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其发展将大受限制。
二、教学反思的内容
1、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成功的教育制度,成功的教育者,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秉赋优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类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性格各异的学生争奇斗艳,各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天地与机会。
2、反思教学活动是否“沟通”和“合作”
成功的教学过程,应该形成多种多样的、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境和沟通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教学便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都作为平等的一员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
3、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着“内伤”
要反思自己是否在刻意追求所谓的“好课”标准的同时,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讨论是否富有成效?有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的变化?学生的创造性何在?对这些“内伤”必须认真回顾、仔细梳理、深刻反思、无情剖析,并对症下药,才能找出改进策略。
4、反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也是教材的建设者。本次课程改革中的一些改革理念仍具有实验性质,不是定论,不是新教条,不是不允许质疑的结论,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发展和完善。因此,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可以在“课后反思”中作为专题内容加以记录,既积累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
5、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于不经意间产生出“奇思妙想”、生发出创新火花,教师不仅应在课堂上及时将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来的信息捕捉、加以重组整合,并借机引发学生开展讨论,给课堂带来一份精彩,给学生带来几分自信;更应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提炼,既为教研积累了第一手素材,又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教学的宝贵资料,以资研究和共享。
6、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三个维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讲,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适用性更广,持久性更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必须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三、教学反思的运用
1、潜心研究,调整反思
调整反思,即观察、反思新的教学方法或补救措施的实际效果。可以说,调整反思是尝试改进的延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研究原有的问题是否已经较好地解决,如果已解决,教师则应针对尝试改进的成功方法,主动寻求进一步强化的方式和手段,以巩固自己已经形成的好的教学行为,防止原有问题再次出现。如果发现新的问题,谨慎地追寻新问题的实质,针对新问题再次尝试另外的教学方法或其它改进措施。所以要成功地调整反思,教师不仅要悉心研究自我的教学行为,而且还要悉心揣摩学生的心理价值取向。
2、悉心沟通,尝试改进
成功地寻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往往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程度有关。如果缺乏沟通,即使发现问题,也较难把握住问题出现的原因,更难提出较好的改进方案。
师生间沟通的方法很多,可以是言语的,也可以是非言语的。应该说,课堂教学中,言语与非言语交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明确教学中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可行性的改进方案。同时,通过教师的言语与非言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可以很好地感染学生,以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一发现沟通过程中的问题,就立即想法去纠正。
3、用心体会,发现问题
生物教学反思范文6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科学观念的改变,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应该重新审视科学教育。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作为一位生物老师,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和方法来学习生物学,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生物课堂教学是和生活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能得出很多的结论,生物教学要扎扎实实抓好生物概念、生命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讲清生物的各个概念、含义、特性等,理清知识的区别,找出知识的联系,打好生物基础,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在教学时间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老师们往往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实验课程的开展。然而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生物教师在课堂上增设更多的实验操作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受到旧式教学理念的影响,许多初中生物教师还没有做到领会新课程体系的改革精神,没有掌握以实验操作为核心的教学方法,仍旧沿用着单方讲授的方法来教学。这就容易人为分离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也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讲解“细胞内部的结构”一课时,教师要带领学生利用显微镜等设施,来观察洋葱等物质的表皮细胞,这样才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关于“细胞”的生动形象。如果教师为了节约课堂时间,不让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只是单纯讲解细胞的构成,那么就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我上初一的课程时,我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制作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在后来的复习过程中,学生很轻松的掌握了这部分的知识点。但我在教接手的下一届学生时,由于他们在初一的时候没有做过相关实验,我花了很多时间复习,也没有达到很理想的状态。由此看来,做实验并不一定是浪费时间,还应该是节省了教学时间。受到传统观念的制约,.师生之间欠缺有效沟通。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被限制在课堂提问和回答问题上。除此之外,师生之间没有更深层次的沟通。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就很难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困惑,也就做不到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例如,在学习“自然界中的生物链”一课时,学生可能会产生许多疑问:生物链是没有尽头的吗?自然界中的细菌也能参加到生物链中去吗?如果教师不注意倾听学生的疑问,那么课堂效果就会打折扣,学生也就很难真正理解生物链的含义
在教学中,作为教师首先要有有效备课和有效教学的能力。要求教学目标明晰、具体、精确,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应达到怎样的“度”,需要准确了解。有效备课要求对学生学情的把握,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在生物学中常常会涉及到一些农作物的生产种植等方面的问题,对于城里的孩子们来说,原本一些常识性的现象,他们却不一定明白。那么,备课的时候就要充分的考虑到这些,避免在课堂上出现老师认为很简单的问题,学生却是一片茫然。所以要求生物老师引导学生学习要联系生活,指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各种现象,组织学生用身边的例子进行讨论,得出结论。教师也要充分利用课件、实物等,有时简单的也可以画简笔画来进行知识的讲解,甚至肢体语言也充分利用起来,例如在讲解呼吸的过程时,我就让学生用手指的肌肉和手指形成的笼状来模拟肋间肌和胸廓的变化,用高压锅里气体的运动方向让学生明白压力与气体流动方向的关系。提高初学者的感性认识和探究兴趣,使学生学有所思,充分理解,避免死读硬记。同时,有效备课更要强调“如何让学生对学习这些知识保持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