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写的古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屈原写的古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屈原写的古诗

屈原写的古诗范文1

中国古诗中写到月亮的,不计其数。我想,没有人能把古人吟月的诗统计完全。我写过《李白和月亮》,那只是冰山一角,也许可以续写很多诗人吟咏月亮的专题文章。月亮出现在中国人的诗中,决不是单纯的写景,有人望月思乡,有人咏月抒情,有人借月讽喻,有人。。。。。。 有的时候,不同的心情,不同的际遇,诗人笔下的月光便有不同的涵义。在《诗经》中,便已出现写月亮的诗句:“月出皎洁兮,佼人撩兮。”3千年来,一代一代诗人用绮丽想象和斑斓文笔,把月亮写的千姿百态,展示了中国人的浪漫和想象力。

在古诗中月亮有很多别称,比如‘夜光“(屈原:夜光何德,死则又育。)”“故兔”(李白:阳乌未出谷,故兔半藏身。)“玉轮”(李贺:玉轮轧露湿团光。)“玉兔”(辛弃疾:著一登楼瞻玉兔,何人张暮遮银厥。)这些月亮的别称,有些只是留存在古诗中,能引起现在人的联想,有的至尽仍在被用,比如”婵娟“”玉兔“。

吟咏月亮的诗篇多如繁星,但是深想一下能被世人一代一代的流传,成为有生命的文字的,还是有限的。写景的吟月诗句,写的清净阔大,意境深远的有很多,可是我认为最好的应该是:”湖光秋月两相和,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诗中描绘的另人神往。

一个外国的评论家,在读了中国的月诗后,都赞不绝口。

谢谢大家,希望大家帮我评评。

屈原写的古诗范文2

一、“渲染、衬托、对比”的特性

渲染,是指诗人对某个环境或景物的描绘,目的是刻画人物或景物的形象,或突出某种环境的独特。如南宋刘过《唐多令》的“芦叶满汀州,寒沙带浅流”,写故地重游的环境,渲染了一种疏清凄寒的气氛,为下文奠定抒情的基础。

衬托分为映衬、正衬和反衬。袁枚《马嵬》的“石壕村中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就是用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悲剧和石壕村中百姓的离乱苦难互为映衬,收到了强烈的抒情效果。正衬与反衬相对,所谓“烘云托月”“绿叶托红花”为正衬。如李顾《送魏万之京》:“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本来离别的友人已伤悲,更何况闻离歌、微霜降、鸿雁愁?诗人正是用这些意象来衬托内心的悲伤。反衬是指情与景的关系,所谓乐景衬哀情,正是这类技巧。如陆游的《幽居初夏》:“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前面写的是乐景,尾联“叹息”两句落脚“伤悲”,这就是反衬,景致越美好,越添伤悲。

对比,如马戴《落日怅望》的“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滞留,辞家久未还”,把云、鸟远去之快跟自己滞留之久作鲜明对比,突出思乡之情深。

二、“渲染、衬托、对比”的辨析

首先,渲染与衬托不同。《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渲染”为“比喻夸大的形容”。可见,诗人运用“渲染”这一表现手法,并不囿于事物的表象,而是创造意象并通过夸张,使内心的感情更为凝重。写“悲”,用“无边落木萧萧下”“哭声直上干云霄”(见杜甫《登高》和《兵车行》)。写“喜”,用“会须一饮三百杯”“一夜飞渡镜湖月”(见李白《将进酒》和《梦游天姥吟留别》)。无论写何人何事都极尽夸张,或渲染环境,或渲染事件,放纵地为抒情服务。而衬托,无论是正衬、反衬,都突出一个“衬”字。或以宾衬主。如《咏梅》的“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写出梅花的洒脱,抒发诗人的主观感受。或互为映衬。如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的“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一者把古台“摇落”的悲伤感叹写出来,二者兼含自己的思乡之心因“秋入”而更为悲伤。此诗巧妙地把古今之景变为悲伤之情,互为映衬。或动静互衬,声色互衬,情景互衬。如陆游的《幽居初夏》“水满有时现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以动衬静,以声衬幽。而反衬,实为情景之交换,所谓乐景反衬悲情,是因为诗人出于主观感受而产生的独特情绪,并非景物变化之过。如姜夔的《杏花天影》“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诗人当时的情感是旅途之“苦”,却用“莺吟燕舞”来反衬,景愈乐,情愈苦,是一种艺术性的表现手法。总之,渲染的目的是加重情的份量,有雕饰之意。而衬托,不论是何种形式,都存在主宾关系或情景关系。

其次,衬托与对比不同。请看2009年安徽省高考题《小重山・端午》(元・舒):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屈原写的古诗范文3

周慧,杭州市青春中学语文教师,中学高级教师,首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教师,下城区首届初中骨干教师。

不知何时,我已习惯了在空闲时沏上一壶清茶,挑选一本诗词,细细地品味;亦不知何时,我已习惯了漫步于字里行间,体会那些难以遗忘的情怀。

依稀可见,屈原跳入汨罗江时,眼角的泪珠与那抹难言的释然。透过那颗晶莹的泪珠,却是少司命轻抚秋罗吟唱小曲时如花的笑靥;却是湘夫人静立湘江边,望着清澈的江面寄托哀思;却是山鬼站在山崖上,美丽的眼波掠过郁郁葱葱的森林,呢喃心语;却是屹立于天地间,凛然不惧的亢长《天问》;却是传唱千古、震慑人心的《离骚》一曲。轻轻走到江边,拾起早已破碎一地的心灵,所有的一切都证明,在不久的将来,楚国将会和那些在战火中消失的国家一样,湮灭在历史的烟海中,万劫不复。“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虽然曾不止一次地告诉自己,放弃是最好的选择,只是哪怕再坚定的语气,又如何比得上自己心底的那片山河呢?去矣,去矣,犹见江山幻影。人生不过南柯一梦,但得此情常驻,死亦何惧?闭目,前倾,星殒,袍袖挥拂间,浮华散尽。

依稀可见,李煜漫看一地落花,忆起早已远去的家国时,唇边的苦涩和深沉的哀伤。李煜的词自是极好的,我之爱他的词,却是惊艳于那婉约与花间的相融。香艳的词句掩不住清丽的风骨,悲伤的片语仍荡漾着丝丝的风流婉转。只是每当看到“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之类的词句时,还是忍不住感叹他投错了胎。以他这般性子,便当做个悠闲放荡的文人墨客,如何又成了高高在上的君王?这个柔弱的“男孩”又如何能撑得起南唐的江山,“后主”二字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但历史终究是容不下“如果”的。若李煜当真离了这位子,也就遇不到娥皇和小周后,也就写不出这些千古名篇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曾经的人和事早已灰飞烟灭,唯有这抹哀愁仍流连于天地间,不愿离去。李重光呵,不知在你生命的最后一刻,是否忆起了那些繁华与快乐,是否忆起了你与娥皇、小周后的美丽邂逅?

依稀可见,纳兰容若手执书卷,独坐窗前,眼光掠过喧嚣的尘世时,孩子般的眼眸和难掩的寂寥。容若是康熙时的权相明珠的长子,标准的翩翩贵公子,但他笔下的文字却如那些落魄文人一般,凄美到了极点。也曾想过他或因爱妻之亡,好友知己之离而郁积成疾,终撒手于世,但却渐渐觉得容若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生活过于美好,而导致对遗憾久久不能忘怀。正如容若的好友顾贞观所说的那样:“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若不是他不知“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若不是他作茧自缚,对已经失去的无法释怀,他又怎会在三十一岁那年去世?我至今仍惋惜于容若的未经磨砺,但他的词总能让人把满腔遗憾化为淡淡的惆怅,流淌开去。“相看好处却无言”背后是他对旧时情人的深深怀念,“当时只道是寻常”背后是他对亡妻卢氏的无尽思念,“人生若只如初见”背后是他对人间悲剧的哀叹悲戚。容若就像一个小孩,因为失去了心爱的玩具而难以释怀。有时候,执念太深,就会看不清现在。

轻嘬一口茶,那些笼罩在烟海中的情思渐渐清晰。我之爱诗词,是因为每当真正读懂它们时,就能看到那些埋葬在岁月中的往事。寥寥数行字,却如那杯茶,千百年来,还是香。

何以攻玉

面对一位初二学生写的《漫游古诗苑》,作为老师不由得赞叹和欣喜。

赞叹的是从作文的字里行间,充分感受到作者对古诗词的热爱以及宽广的阅读面和令人惊喜的鉴赏能力。仔细回味这篇文章,依稀可见作者那孜孜不倦、遨游中国的古诗词文海的身影。有人把阅读古诗词当做完成学校、家长的任务,有人只不过是走马观花般“到此一游”,在书林里留下一抹脚印,而本文作者显然在古诗词中悠然自得,融入主人公的意境,加上作者的“真知灼见”,可见作者对古诗词方面的爱好一览无遗。无论屈原还是李煜,那种忧国忧民的豪迈,和人生烟花的凄美与无奈,都充分体现了作者一路阅读过来的历史长河人物心境的呈现,既有同情又有欣赏,既有悲愤又有惋惜,这是赞叹。

欣喜的是作者此文宛若一曲高山流水,跌宕起伏的江南春曲,整体流畅,一气呵成,不可不谓具备了一定的文笔功底,用词自然而丰富,尽显了一定的历史功底和文字的驾驭能力。

屈原写的古诗范文4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诵读;教学现状

1 高中生学习古诗现状:

1.1 高中生对古诗学习持非常冷淡的态度,更不愿意开口诵读古诗

他们认为形式过于严整、言语过于含蓄的古诗缺少时代特征,并且还时常引用典故,含义非常晦涩,理解起来很困难。特别是长一点难一点的古诗,比如屈原的《离骚》,诵读起来是既费时又费力,既难懂又难记,所以他们日渐对诵读古诗持一种冷淡的态度。究其原因主要是高中生理解古代文学史乃至历史知识的能力不强,古典文学的底蕴不深。他们中的很多学生受到当下流行文化和快餐文化的毒害颇深,以致于他们阅读品位急剧下降,诵读范围也日渐狭隘,他们觉得相对于哼唱流行歌曲来说诵读古诗已经不够现代甚至完全落伍了。

1.2 高中生学习古诗的动机不纯,除了应付考试别无其他

他们学习古诗很多情况下不是为了鉴赏美,更不是为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大多数学生学习古诗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因为高考语文试卷中诗歌鉴赏题有11分,古诗文默写题也有5分。所以我们很少看到有学生是因为喜欢古诗,觉得古诗美才去诵读的。这种不是源于学生自身的内部动力去学习古诗的动机,不仅不会给学生带来任何精神上的愉悦,反而会带给学生沉重的心理压力。他们即使勉强去诵读,也只是为记而读,有声无情;为读而读,声情游离。

2 教师教学古诗现状:

2.1 教师的教学方式十分呆板僵硬

他们为教而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诵读古诗的热情。很多教师在教学古诗时,习惯于篇篇逐字逐句串讲,似乎要把一堂古诗鉴赏课上成一般的文言文教读课。其实古诗不同于文言文,高中阶段的古诗鉴赏更要求学生充分地诵读,因为诵读能使学生认识字、读准音、理解文,而且还能帮助学生赏析诗、陶冶情、升华理。但是教师并没有把诵读古诗放到重要地位,导致了高中生诵读的热情还不如小学生,这样一来古诗鉴赏就不能走上感性化道路,只能走理性化道路,最终将走向死胡同。

2.2 教师为应考而教,肢解古诗,忽略了诵读的作用

《考试大纲》对于“古代诗文阅读”有这样的规定:“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F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所以说教师在肢解古诗中,完全忽略了诵读的作用。而且高考把古诗鉴赏题的分值增加到11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教师在古诗教学中更加侧重于书面表达,着重讲解的是一些技巧性的内容,而忽视了有声语言的训练,致使诵读在高中的语文课堂上被减少甚至省略了。

3 原因探究

3.1 缺少充足的诵读时间

高中生的早读时间普遍偏少,一般是隔一天才轮到一次语文早读,一次只有25分钟,每个星期也就75分钟,每学期算20个星期的话,一年的早读时间加起来也就3000分钟即50个小时,这区区的50小时对于高中生诵读语文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更何况很多学生在语文早读课上很少开口去读,最多只是看看书或者做做习题而已,所谓的语文早读己名存实亡;其次即使安排学生读书,也往往是只求形式而不求实效,所以造成了有安排却到不了位,有形式却无多大成效的局面。

3.2 没有明确诵读的目的

很多学生甚至有些教师都认为诵读只是机械的“死记硬背”,这是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实际上,诵读跟一般意义上的朗读和背诵不同。诵读是一种心、眼、口、耳并用的出声阅读活动,它能够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成

有声语言,把文字形象转化成听觉形象,再现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包括言外之意。

然而学生没有明确诵读的目的,因而也就缺少诵读的主动性,他们即便诵读,也只是在教师的驱赶下为读而读,并没有用心用情、发自内心地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诵读势必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

3.3 诵读空间狭隘

事实证明,绝大多数同学虽然喜欢诵读,但也只是喜欢而已,他们缺少具体有效的指导,所以很难体会到真正的诵读趣味。再加上其它的课外阅读,诵读的空间就少之又少了。并且他们的古典诗词藏书大部分都来自于自己的父母,相对那些课外参考书来说真是少得可怜。同时在高中阶段,教师要求学生反复诵读的也就是《考试大纲》当中规定的需要默写的篇目,即便有选修课本作为补充,里面的内容也很少,而且不做刚性要求,所以导致学生脑子中的知识储存量不多,不能做到厚积薄发。

3.4 考试内容局限

一方面高考语文试题对诵读内容的考察主要体现在默写题上并且分值不多,要求学生反复诵读的就是《考试大纲》当中规定的需要默写的篇目,根本反映不出学生平时的诵读情况。另一方面高考语文采取笔试,没有口语测试,所以很难反映学生的诵读水平,体现不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水平。特别是在高考升学率的压力之下,教师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摇曳多姿富有感染力的范读和组织学生诵读,学生也提不起诵读的兴趣,于是在高中语文古诗诵读教学上双方都感到力不从心,最后的结果就是学生很难通过诵读去品味诗词语言,领悟诗词的情趣意趣乃至理趣。

那么到底如何才能搞好诵读教学呢?首先,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诵读的兴趣,教会学生诵读的方法;其次,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鼓励学生有发散性思维,不要用唯一的答案来束缚他们的头脑,同时也不要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唯一标准;最后,重点把握高中语文古诗诵读的方法,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悟形象、品味语言、体会感情等等。

屈原写的古诗范文5

一、诵读

纵观古人习文,诵读为第一要义。诵读古诗词有助于学生欣赏其优美意境,领会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接受艺术熏染。

古诗词是富有音乐性的语言艺术,教师有必要向学生介绍古诗词的节奏和韵律。如诗歌的节奏与句式有密切关系,一般四字句是两拍(“二二”式),五字句是三拍(“二二一”式),七字句是四拍(“二二二一”式)。划分节奏不可以只看句式,还要联系意义的表达。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两句诵读的节奏就应该是“二一二”式。关于押韵,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不同韵脚对内容的影响,体会不同韵脚的美感效应。如李商隐的《锦瑟》中押“弦、年、娟、烟、然”等字的“n”韵,显出迷惘、悠远、深沉,营造出梦幻般的氛围。

二、赏读

新课标教材明确提出:“鉴赏诗歌应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同时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

1.读中悟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抓住诗歌中的意象,明白行文的大意,为进一步研读文本奠定了基础。如读王维的《山居秋暝》,在清丽的语言中,学生感受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心情。

2.读中积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诵读,非常有助于学生积累。学生在诵读中积累了经典言语,培养了文言语感,沉淀了文化智慧,形成了人文情怀。

3.读中体情。学生通过对古诗文的反复诵读,能感受到充溢于作品中的真情。读李白的《蜀道难》,在诗情的跌宕起伏中,感受到失望与希望,也就读懂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感情的激荡。

4.读中升格。这里的“格”,是人格的“格”。语文教学有着教化无痕、熏陶感染的育人功效。学生读《离骚》,受到屈原精神的感染,培养了追求真理的决心和毅力。

三、想象

古诗词教学读写结合中的写不同于一般的作文,它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读,是读的延伸,是阅读过程当中产生的观点和思想感情的表达。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拥有一个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在鉴赏过程中不断探究并发现文本的魅力。

1.艺术改写,锤炼语言。如在教学《孔雀东南飞》时,让学生任选诗中自己感兴趣的一个诗节或片段,动笔成段或成故事,用散文诗般的语言描述诗歌的意境,诠释诗歌的情感。又如,在教学《邶风·静女》时,让学生发挥想象,在原诗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改写成白话诗或小故事。

2.微型话题,多角探究。如在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提炼出自由探究的小话题:美在动静结合,美在选词炼句,美在语言的音乐美,美在侧面烘托,美在视点转变等。教学《旅夜抒怀》时,提炼出自由探究的小话题:从诗人内心独白的角度写,从电影镜头的角度写,从舞台布景的角度写,从对诗人说话的角度写等。

四、鉴赏

笔者曾参加过高考语文评卷工作,从中了解到,许多考生能大概弄懂诗歌的大意,但还是拿不到高分,主要是在准确表述这个环节出问题。因此,在平时古诗词教学中要做到读写结合,必须要求学生根据古诗词阅读鉴赏题型的考查方式,将思考角度、答题步骤、答题相关术语等内容形成文字表述,多练多总结,才能提高准确表述的能力,才有可能从容应对高考古诗词阅读鉴赏题,从而拿到高分。

屈原写的古诗范文6

古诗词又回到了语文课堂上,语文老师会说:“这首诗必考,你们没有好好看《诗词大会》?不要求你们像武才女一样,但是要考的一定要背下来。”

古诗词在教材中

孔子独自站在屋里发呆,他的儿子孔鲤小心翼翼从走廊路过,孔子叫住他,问:“学诗了吗?”孔鲤怯声回答:“还没有。”“不学诗就不会表达。”孔鲤赶紧跑回去学诗,以提高自己说和写的能力。孔子所说的“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指出诗所承载的教育、教化功能。

现在社会中,诗的作用被语文教育替代了。作为语文教育重要载体的教材,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语文学科建设和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古诗词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部分,在语文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呈现了阶梯状的发展,从无到有、从简到繁、从单一到多样。1949年到1956年,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材中,古诗词一直未被选中,直到1956年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才有《悯农二首》《桑妇》《田家》等古诗的纳入。初中教材中《唐诗十首》、《词和曲六首》、《木兰诗》等古诗词的编入,才标志着古诗词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中正式出现。其中,《悯农二首》的作者李绅未必人尽皆知,但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可谓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小时候,家长带着孩子到田间地头,指着太阳说:“告诉你,什么叫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什么叫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回家后,每次吃饭都会想起剩下的几句。

到2000年之后,《小学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的要求也发生了诸多变化,每个阶段对古诗词的背诵都有明确的规定,并在附录里列出了80篇古诗~背诵篇目。初中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在附录里列出了50首背诵篇目。根据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小学阶段要求背诵古诗词70篇,初中阶段背诵古诗词50篇。

《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都非常重视古诗词的教学及古典文化的传承,从最初的语文教材没有古诗词选编,到现在明确规定篇目,语文教育中的古诗词比重在不断增加。然而,相比于其他的文学体裁,古诗词并不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体裁,很多学生仅仅是对古诗词的故事背景和影音资料感兴趣。同其他文科类课程一样,古诗词教育受困于考试的要求。毕竟,古诗词在语文考试中占不了多少分。

古诗词在考试中

“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请以是篇验之。”这是《唐诗三百首蘅塘退士原序》中的话,常被当作劝学名句。现代语文古诗词考察中,可以认为是“背熟古诗词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考。不信试之。”

现代语文教育对古诗词的考察可以认为是以背诵为主、赏析为辅,和古代有很大的不同。从唐代开始的科举考试打破了传统的社会阶层固化的壁垒,其中进士科的地位尤为尊贵。进士考试最初是以六朝时期流行的骈文为主,这种体裁辞藻华丽、内容空洞。考生们于是就搜集历年考试题目,汇编成册,类似我们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将它们一一背诵下来,考试的时候只需“搜诀略尽,临时剽窃,窜易首尾”。考生们死记硬背,考试流于形式。到了唐玄宗天宝年间,诗赋的考察成为了进士录取的主要标准,这也为唐代诗歌的繁盛提供了一个特殊的契机。

在现代语文教育中,古诗词的存在方式是阅读,考试的要求是识记,就是根据《课程标准》中推荐背诵的篇目,直接进行名句默写。其次还有理解和综合分析,通过古诗词阅读,积累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古诗词也就成了现代人了解古代人生活状态的载体。毕竟,现代的主流文学体裁是白话文,古诗词早已潜移默化的进入了各种文学体裁中,它本身就成了一个精美的艺术品,供人赏析。

备受恩宠与冷落的诗人们

唐代“以诗取士”,以至于唐代“三百年中能诗者,不啻千余家”。陈寅恪先生曾经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由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纂的《全宋诗》共收录9225家,3785卷,27万多首诗,4千余万字。在唐宋古诗词的基础上,元、明、清三代虽然文学体裁各有侧重,但也是名家辈出、精彩纷呈。

在现代古诗词教育中,语文教材作为其重要载体,语文课堂作为其重要的场所,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进行诗词选编,难免会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问题。古代那些才华横溢的诗人,有些受到语文课的恩宠,有些则遭遇冷遇。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分布就朝代而言,集中分布在先秦、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清几个时期,不涉及两汉和明代。其中唐朝收录35首,占总量的一半以上,宋朝次之,共收录19首。其余朝代古诗词选编数量较少,而以元曲著名的元代古诗词仅有一首选入。这样的选编似乎印证了“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刻板印象,给学生以一种诗词只有唐、宋的错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收录数量最多的依然是唐、宋两代,共收录68首,占总量的79%,五代诗词最少,仅收录1首。在众多入选语文教材的古代诗词作家中,李白、杜甫和苏轼无疑是最受课堂宠爱的。在义务教育阶段,这三位名家共有32篇作品入选,其中李白最多,有13篇。在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白那首《静夜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