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尊师的名言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尊师的名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尊师的名言

关于尊师的名言范文1

1、一日之师,终身为父。这句话出自《鸣沙石室佚书太公家教》。

2、为学莫重于尊师。这句话出自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3、君子隆师而亲友。这句话出自《荀子修身》。

4、疾学在于尊师。这句话出自《吕氏春秋劝学》 。

5、事师之犹事父也。这句话出自《吕氏春秋劝学》 。

6、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这句话出自《吕氏春秋劝学》。

7、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这句话出自葛洪《勤求》。

8、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这句话出自《荀子大略》。

9、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为之尊也。这句话出自李觏《广潜书》。

关于尊师的名言范文2

关键词:儒家思想;语文教学;德育

毫无疑问,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一座宝库。语文作为一门传统学科,应当主动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努力发掘儒家思想精髓,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让优秀的思想文化重新焕发出它的生机,融入国人的血液。

一、儒家思想的内涵

在人类历史上,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础的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代文明。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有些东西已经成为历史的糟粕,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了,但传统儒家思想的精华并未过时。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中包含许多具有持续生命力的永恒的哲理和有益于人类文明的精华。儒家文化及其价值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因素,那些关于做人、处事和立国的名言早已深入人心,并在潜移默化中传布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这正是中华名族的民族精神所在,也是对中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内容和方法。包括:爱国主义、诚信守正、仁爱思想、孝亲尊师,以人为本、明荣知耻。儒家认为“天地君亲师”是最重要的人伦纲常,“孝亲尊师”是做人的根本。

虽然物换星移,社会演进,但儒家思想,如,和谐持中、克己复礼、义利和合、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等等,在现代社会依然陶冶着青少年的道德情操,启示着人们应如何做人,如何修身养性,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

二、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儒家思想精髓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

1.创设和谐的人文环境,营造儒家文化气息,创设温馨和谐的教育环境是对学生进行儒家思想熏陶的重要一环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语文教师作为德育的实施者和主导者,在教学中要把言传与身教结合起来,注重自己的德性修养,在日常教学和生活实践中对儒家传统思想身体力行。“若安天下,必先正其身。”待人接物温和自然,举止态度谦恭庄重,教学中能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为人师表。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严于律己,严谨治学,做学生的道德楷模,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校园文化建设也属于语文教学的范畴。如,在校园路灯宣传牌上、宣传橱窗里定期张贴和更换儒家经典名句和故事。在学生中组织儒家传统文化的各种社团,营造出浓厚的儒家文化校园气息。提示语可以提醒学生向上、向善,名人格言、警句可以帮助学生审视自身。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都会受环境的影响,学生会在老师、同学的影响下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2.优选国学读本,开展课外阅读

孔子认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具备儒学观念,时刻准备把儒家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首先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精心选择好儒学读本,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

《三字经》包容了极其丰富的内容。讲学习的重要性,讲伦理道德、名物常识、经史诸子、朝代更替,并用古人勤勉好学的故事启迪教育学生。《弟子规》讲的就是如何做人,就是教人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做一个知书达理的人。对学生学好规矩、树立做人的标准起着积极的作用。

确定书目后就要合理安排时间引导学生阅读,可以以亲子阅读的形式调动家长的积极因素,每天让孩子背诵50字左右。在学校,可在早读中抽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诵读。背经典范文会让学生受益匪浅、终身受益。也可开展读书报告会,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除上述之外,我们还可以设置校本课程传播儒家思想,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儒家思想。

语文教材中古今中外的许多优秀作品无不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显现着儒家思想的印记,字里行间洋溢着高尚的道德情操、朴实无华的生活态度、平凡而伟大的人生哲理。自古以来,语文教育总是与儒家思想密切相关。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发掘儒家思想的精华对学生进行渗透教育,正顺应了这一要求,也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在操作中只要把握好学生的身心特点,深入探究教育方法,持之以恒,一定能收到“内化”的效果,对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推动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关于尊师的名言范文3

《论语》中的师生相互了解,都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对方。孔子熟知每个学生的长处和弱点,并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子路和冉有向孔子请教了同一个问题: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是不是应该马上去做呢?孔子却作出相反的回答。他对子路说:家里父兄在,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再说,哪能马上去做呢?而对冉有却是加以肯定:应当马上就去做。原因在于冉有平时做事优柔寡断,需要壮胆;而子路勇于作为近乎鲁莽,需要适当地引导。孔子了解他的学生,却并不因此而厚此薄彼,而是针对各人的特点加以引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实现自身的完善,扬长避短。不仅孔子了解学生,孔门弟子亦能对老师作出十分到位的评价。《论语》中记载的颜渊、子路、子贡等人对孔子的评语,虽各有异同,却都反映出他们对老师为人治学的独到认识,并且,了解越是深入全面的学生,往往更能认识孔子及其学说的伟大之处,从而领悟学术与为人处世的真谛。颜渊曾喟然叹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也许这是众多弟子对孔子的评价中最精当的一条,也是颜渊之所以成为孔子最得意门生的原因之一。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是因材施教与尊师重教的前提。而在现代教育的实践中,往往学生对老师的学术理想知之甚少甚至没有了解的愿望,有时甚至只是一味希望从老师那里拿到一个较高的分数,而忽视了与老师的沟通交流,忽视了学习乃至学术的真正意义。在这样的前提下,难以形成和谐的学术氛围,师生之间的隔膜最终会影响到教学乃至学术的发展。

孔子对学生的深入认识显然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我们不禁要问,他了解学生的方法又是怎样的呢?大致可以归结为两条:第一,是“听其言”。这是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因为“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而“听其言”,一是被动地听,二是主动地与学生交谈。例如在《论语・公冶长》中,孔子让颜渊和子路“各言尔志”,子路的回答即是那句著名的“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而当子路表示“愿闻子之志”时,孔子也给出了回答:“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在同弟子的交谈中,不仅能耐心听取弟子的想法,也乐于给出自己的见解,在看似随意的闲谈中加深了对学生的了解。第二,是“观其行”。在发现宰予昼寝这一言行不一的行为后,孔子曾表示:“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擅于全面细致地观察学生的行动,以此得出更为全面可靠的认识。总之,孔子能做到深入学生之中以了解学生。

孔子不仅擅于对学生“听其言,观其行”,其自身更能做到“知行合一”,把自己提倡的思想理念融入教学过程和一言一行中。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他也能用“仁爱之心”关怀学生。颜渊死后,孔子“哭之恸”,别人对此感到不解,孔子回答道:“我不为这样的人伤心,还为什么人伤心呢?”(“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满口大道理的“圣人”形象,而是一个脉脉温情的亲切长者,他的心中亦充满常人的悲喜。这

样一位亲身践行学术理想与人生追求的老师,又怎能不深深影响和感染他的学生,促使他们在崇敬之余,心甘情愿地追随老师的足迹,树立同样崇高的理想和信念。难怪孔子会说颜渊“视予犹父也”。

《论语》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论语》中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不迷信权威,执着追求学术至理。在《论语》中常常会出现师生围坐、共同探讨的画面,师生、同门之间为各种观点争论、反驳、质疑而无所顾忌。孔子不以师长的权威压制学生,也不因为自己的博学而轻视学生,而是赞成让学生“各言其志”,而评价对于自己的言论“无所不说(yue)”的颜渊,却发出“回也,非助我者也”的感叹。因此孔门弟子对老师虽然崇拜,却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而不是言听计从,唯唯诺诺。平等的师生关系不仅不会损害师道尊严,反而会带来学生对老师的尊重与钦佩。孔子周游于陈、蔡之地,在最困顿的时候学生们依然追随着他,正是出于对老师人格与学术双重魅力的折服。并且,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形成谦虚谨慎、博采众长的治学风格,推动学业的精进,带来诸多启发,实现教学相长。孔子在鲁哀公六年经过叶公家时,叶公向他请教关于孝道的问题,在谈到叶公家乡一个孝子时孔子说:“我们家乡的正直人跟此人不同: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正直也就在其中了。”子路听后到孔子居室直截了当地指出孔子的错误,他说:“正确的道德标准应当是非分明,而不应互相隐瞒过错。不然,怎么理解表明人的美德的名言――‘闻过则喜’‘有过则改’‘大义灭亲’呢?”孔子被子路问得语塞,但并不生气,经过一番思考之后,称赞了子路的正直坦率,承认自己的失言之错,并请他转告叶公。从这件小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和他学生之间那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的好风气。孔子重视学生对教师的帮助,他与学生之间经常对一些问题进行争论,自己也自我批评,承认错误,善于听取学生意见,促进了师生关系。日后儒家学说的惊人包容力也许正发端于此。

面对今天少数地方出现的尊师重教成为空谈的现状,《论语》中的师生关系带给我们诸多启示。正所谓“亲其师,则信其道”,学生对老师的尊重能够促进其产生对知识的敬畏,匡正学术风气。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培养学生尊师重教的意识,已经成为当下素质教育、情感教育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内容。

《论语》中的平等不仅仅体现在师生之间,还体现在同门弟子之间。孔子对待不同的学生,无论是平民出身的曾参父子还是贵族出身的南宫敬叔,无论是穷困的子张还是富有的子贡,无论是对自己恭恭敬敬的颜渊还是敢于指责反对老师的子路,都能做到平等相待,对错分明,从不厚此薄彼。孔子判断对错向来对事不对人,客观地评判学生的长处与不足,他不因为欣赏一个学生而忽视他的缺点,也不因为学生在某件事或某个方面的失误影响其他方面的评价。比如孔子赞赏子路的“不嫉妒,不贪求”,子路听说后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孔子便又说,仅仅这样,怎么能够好得起来?孔子能从每个学生身上找出优点加以肯定,比如他把弟子分成几类:品行优秀的是颜回、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有政治才能的是冉有、子路;擅长外交应对的是宰我、子贡;精通古代典籍制度的是子游、子夏。老师的客观精神无疑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发掘其自身价值,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

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对老师教诲的领悟与实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在得知宰予昼寝后,孔子感叹道:“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而颜渊常常“退而省其私”,自己刻苦钻研并对老师传授的内容有所发挥,终于博得孔子“回也不愚”的赞赏。师生之间的最佳状态便是相互促进,如果只是老师单方面地努力传授知识,学生对此毫无钻研热情,举一不能反三,久而久之,即使再认真负责的老师也会失去教学热情。教与学是密不可分的两方面,直接影响着师生关系的发展,老师传授知识,学生用心学习,以体现对老师的付出的尊重,师生关系才会朝着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孔子与其弟子的关系亲密如同父子,但他们还是很注重言行的得体,并未因此而失去对彼此礼节性的尊重,这样才能保持师生关系长久的和谐。在《述而篇》中子贡想询问老师对两父子争夺卫国君主之位的看法,他并没有直接发问,而是借用伯夷叔齐试探孔子对卫君的态度,巧妙地解决自己的疑惑,同时避免了正面的争论。而《先进篇》中,孔子在和曾皙、公西华等人探讨人生理想时,面对子路的自大,孔子当面只是微微一笑,事后曾皙问起,才说出自己的看法。在师生相处的过程中,双方都要注重言行得体,恪守一定的礼节。在《述而篇》中孔子说道:“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只要学生主动给我一点见面薄礼,我从没有不教诲的。孔子强调“诲人不倦”,但“诲人”的前提是学生懂得基本的礼节,表现出对老师起码的尊敬,即要讲“礼”。

孔子心目中的“礼”是内心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当然也应该体现在师生关系之中。而在当今,媒体曝光的学生对老师种种无礼的行为,各种蔑视、诋毁甚至是侮辱的事件,让我们看到其背后暗示的种种危机。虽然我们早已脱离那个视师道尊严为绝对权威的时代,《论语》中的师生相处之道对于营造和谐氛围仍有颇多借鉴意义。毕竟,即使再亲近的关系如果失去对彼此的尊重,也会变得无处附丽。

《论语》向我们展现了两千五百年前的师生关系,反观现实,它启发我们思考的同时更引起不尽的反思:孔子极力推崇周礼,以此作为立身和约束弟子的行为规范。按照周礼的要求,等级制度被摆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上。所以我们可以推知,当时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应该是森严、不可逾越的,尤其是学生对老师,是应当绝对尊重的。然而《论语》中却给我们呈现了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而今天的我们,正在努力营造和谐社会,与《论语》的时代相比,师生之间失落了什么,需要我们从历史沉淀出的经典中寻回?这应当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深思考的命题。

参考资料:

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

2.徐志刚《论语通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3.王少孚、李玉峰《和谐社会视阈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4.卢国强《大学生养成教育模式的构建》,《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关于尊师的名言范文4

【摘 要】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对现代科技和网络的了解较多,然而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这种反差,为现今的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和难题。语文教学“文道统一”的提法古而有之。如何把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中,使之与教学活动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摆在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学科渗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空前冷遇。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孩子吃的是肯德基、麦当劳,看的是日本、韩国动画片,过的是洋人节,这样下去连自己是中国人都快忘记了。目前外语学习越来越红火,孩子从幼儿园起就学英语,但是对准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却不够重视。现在有的大学生连写书信都感到困难。《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基于语文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的课程性质,重视并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既是学科性质所担负的责任,更是历史所赋予的神圣职责。作为语文教师,面对传统文化遭冷落的现状,应该自觉地做中华传统文化的捍卫者和传承人,抓住课堂这块阵地,在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担当起保护传统文化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崇高使命。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1. 抓住课堂主阵地,进行人文熏陶

1.1 激发学习兴趣,创设文化课堂。要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当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自觉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才能转化为学生的品质与素养。可以在班里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一角”,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还可以通过导语激趣,丰富传统文化知识。如《采薇》一课导入时问学生关于战争能联想到的成语有哪些,学生说出很多,如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尸横遍野、狼烟四起、兵荒马乱、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等,再告诉学生本诗虽写战争,但没有硝烟,加入背景介绍,这样既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还增加了成语和历史方面的知识。

1.2 反复吟咏诵读,培养文学素养。文以载道,经典古诗文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处世为人的哲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都蕴含其中。著名的语言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要培养孩子纯正的文学趣味,就要从读诗开始。”在诗歌教学中,让学生养成反复咏唱诗词的习惯,使他们更好地感知诗词的音乐美、建筑美、韵律美;通过指导学生掌握赏析诗歌的方法,进一步启发学生对诗词的审美情趣并强化他们的审美意识,引导他们品味诗词的意境美,体会到中国诗词质美意深、洗炼如金的妙处,感受中国文学的丰富多姿、包罗万象,培养学生的诗歌感悟能力和文学素养。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为了读出味道会对诗词进行品味、鉴赏,如学生读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时,读到“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一句时,读得太平淡。在了解了作者的处境及古人登高抒怀的习惯后,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学生才明白此处直抒胸臆,是因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所以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这样再读就可以把握好感情基调了。

1.3 挖掘教材内涵,提高人文素养。 在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或真实生动地展现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或热情讴歌我们民族的精神,或精彩地描绘美丽多娇的祖国山河,因此,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例如文言文,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文言文,将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教学的同时可以对教材内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加以挖掘。例如讲授《离骚》时引导学生学习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讲授《逍遥游》时引导学生理解庄子独善其身、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讲授《师说》时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讲授《游褒禅山记》时引导学生做任何事要有志向,不盲从,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等。这样,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内涵,逐渐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1.4 穿插民俗知识,领略民族文化。在语文教科书经典文本中,涉及民俗文化的内容众多,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这些民俗知识,可以让学生领略民族文化风情。例如很多文言文及诗词中涉及的“取名与冠字”、“送别习俗”以及“谦称、敬称”和语言避讳等知识,对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很有帮助。例如《鸿门宴》中关于酒席宴饮中主客座次的排列也反映出古代中国特有的礼仪习俗。《林黛玉进贾府》中贾府对林黛玉的接待,反映了封建贵族家庭生活和人际交往活动中的礼仪礼节。还可以恰当有效地运用对联这种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样式进行教学,例如:用对联导入课文,介绍作家作品及时代背景;用对联来概括文本内容,评价文本人物;用对联来归纳分析文本的风格等等。这些民俗知识教师不讲,学生也能读懂文本,但是,如果学生忽略这些民俗文化,就不可能真正领略文本的内蕴美、文化美和民族精神美,而对于文本主题的认识或多或少会有些影响。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若能巧妙穿插这些民俗知识,有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2. 利用课外语文活动,渗透传统文化 (1)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是学生增强素质另一途径。可以配合教学安排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故事比赛,收集剪报,做手抄报,演讲和辩论等等。这些活动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熏陶,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比如为了打造校园书香文化,笔者曾在所教班级举行过多次读书汇报会,同学们兴趣盎然、争先恐后谈论自己的阅读体验。有的说他读出了李白的浪漫、苏轼的旷达,有的说他读出了鲁迅的犀利、沈从文笔下《边城》里的人性美等等。像这种简易式阅读活动可以是班级性的,也可以是全校性的,内容可就某部书、某个人物,或作品中某一情节,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这样既扩展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又推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

(2)开设研究性学习,如: “《论语》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价值探究”, “语文教学中的传统山水文化”, “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知识的引用”“对联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等,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拓宽知识面,使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

关于尊师的名言范文5

关键词:愉快教学;外部环境;师生关系;课堂氛围;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48-02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意思是说,学习之后时常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的事吗?其实,不仅仅通过复习掌握知识是令人愉快的,学习过程本身也应是愉快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愉快教学。最早的教育学家孔子先生早就有关于愉快教学的理论流传至今:“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圣人的观点至今依然有其积极意义。新课改出台数年,各地皆在课堂上不断尝试用新的教学法去实施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其中屡试不爽者便是愉快教学。纵观名家名师的公开课,无论是魏书生老师的课,还是余映潮老师的课,课堂上的气氛总是轻松愉悦的。所以,无论什么样的教法,在课堂氛围的制造上,让愉悦的情感贯穿始终是一堂课成功的标志。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愉快教学呢,笔者心怀“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态度,不断探寻求索,下面简谈一下自己在实践中的具体做法,权作抛砖引玉。

一、创设优良的外部环境

种子在肥沃的土壤中容易生长;在贫瘠的土壤中就难以成活,土壤就是种子这个主体的生长环境。同理,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荀子》中亦有言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古训不可忘,我们一要注重环境对塑造人的影响。大而言之有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的影响,小而言之有班风建设、教师素养等对学生也是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中一条学长的名言,会让人精神为之一振,教室里一张励志的图片,让人精神焕发,教师那渊博的知识、幽默的谈吐中散发出的人格魅力,更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求知的渴望。虽是外因使内因起作用,但,外因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它是使学生产生愉悦感的前奏。行走在文化氛围浓郁的校园,走进书声朗朗的教室,看到可亲可敬的恩师,一种愉悦之情无形之中漫上心头。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新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如同一个导演,学生则像是演职人员,而教材则是剧本。导演如何调动演员的内在潜力,很快地进入角色呢,最主要的是导演要把自己打造成名导,使自己具备号召力。所以教师先要不断学习,以期提升自身的素质,甚而是要在本校打出知名度,树名师形象,这是有号召力的前提。其次,教师要了解每一位演职员的情况,对于他们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内在潜力等都要及时掌握并科学调配,统筹安排各项事宜,真正做到能主导一切。对演员的情况全面掌握,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发展,这是人文关怀的体现,更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教师要全面掌握学生情况,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学生要因尊师敬师而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师生双方携手共进,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密切配合,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成功出演一幕幕高效的课堂演出,使演出在愉快的氛围中开启、进行、谢幕,教学效果才能提高。

一位好的教师,如同一个好的导演,但它更要是一位有大爱的老师。师生关系中,师的分量更重一些。陶行知先生把教育说成是爱的教育,也就是有爱才有教育。教师的成功首先要有一颗爱心。“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灵的深处。”教师要处处关爱学生,平待对待他们,不偏不向,公正和蔼,让学生能“亲其师”然后再“信其道”。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保证教育教学的高效。

三、制造愉悦的课堂气氛

课堂氛围创设的主导依然是教师。首先,提倡教师将微笑作为最美的妆容,微笑进课堂、微笑对学生,彰显教师的亲和力,让学生没有距离感和畏惧感,敢于亲近老师,敢于有话就讲,能够畅所欲言。再次,教师讲课过程中,用语要生动活泼,时尚新鲜,用自己巧妙的讲解与点拨去点燃学生的求知欲,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自己的讲课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爱的播洒。最后,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教态更加亲民,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能够如春风化雨般给学生以启迪,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动听地击打在学生的心上,让学生有如沐春风之感,打造出学生想往与期待的语文课。愉快教学的最佳境界古已有之:孔子带他的学生们去春游,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这优美的春光里,他请学生畅谈自己的志向,于是乎弟子们各述其志,老师心情愉快地在一旁评论指点……多美的画面,多美的情境,多么和谐的师生情,多么愉悦的课堂氛围!教育家孔子不仅告诉我们教学的理论,更以身示范,创设出这样经典样板式的课堂氛围。

四、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关于尊师的名言范文6

关键词:均衡;品德;课堂;教学;知识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在2012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教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待遇的教育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制度。教育均衡发展就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课堂教学情况让学生获得教育效果相对均衡,接受教育条件相对均衡,享受教育资源相对均衡。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那么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怎样做才有利于教育的均衡发展呢?《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在第七条意见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中指出“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人认为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就是让学生获得知识、接受知识、探索知识和思维能力等相对均衡,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均衡发展。

在具体的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得到均衡发展呢?本人认为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等途径诱发学生学习求知欲来促进学生获得知识的均衡发展,通过因材施教与学相结合来促进学生接受知识的均衡发展,通过互动式教学来促进学生探索知识的均衡发展,通过解题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均衡发展四个方面来进行。

一、通过创设情境等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欲来促进学生获得知识的均衡发展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在第七条意见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中指出“要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如果只是死板的说教式的知识灌输的过程,学生不是通过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和分析问题,那么只能是让学生昏昏欲睡,学生也就缺乏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的。并且思想品德课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学,关键是要启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心灵上产生共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很大程度取决于他们的情感投入。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求知欲,让学生真正投入到课堂中去,才能促进学生获得知识的均衡发展。

在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我认为通过适时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来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尤为重要,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发生努力学习的内在动力。我的做法是依据九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年龄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营造适当的生活情景、游戏情景、表演情景、竞争性情景和音乐情景等把学生引入情境,揭示主题,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它们很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有效促进学生获得知识的均衡发展。如在学习有关改革开放的内容时,播放《春天的故事》,让学生体会改革开放的成果来之不易等,这样把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上升到感情层次,达到思想教育的较好效果,也有效促进学生获得知识的均衡发展。

除了创设情景,我认为教师还可以通过采用讲故事、猜谜语、引用名人名言、图片展示、实物演示、谈话激趣、榜样激励、现身说法以及多媒体等多种形式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启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也可以在教学中巧妙地预设疑问,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避实就虚地设置悬念,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急于探知其中的奥秘。也可以鼓励学生谈自己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当众提出来,然后发动同学们一起“会诊”,从课本中寻找“药方”,等等。这样让学生感到平日以为枯燥无味的思想品德课还能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浓,求知欲就会越来越强,学习也就越来越有动力,也就能有效促进学生获得知识的均衡发展。

二、通过因材施教与学相结合来促进学生接受知识的均衡发展

到九年级,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知识的难度加大,学生出现的成绩差距也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课中出现厌倦和厌恶,部分学生缺乏运用思想品德课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能力,而部分学生则对思想品德课相对感兴趣,这并非只是教学本身的错误,更多的是学生个体本身的特点所造成。因为每个学生有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家庭教育,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智商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均衡教育不只是单纯的统一型的教育,这就要求教育者面对众多的受教育者实施多样化的教育、个性化的教育,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实事求是、因材施教,为智力水平不一、志向不同的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和成才的机会,缩小学生个体在学习和掌握思想品德课知识的能力差距,促进学生接受知识的均衡发展。

通过因材施教与学相结合,我的做法就是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动机、学习热情等各方面的因素将学生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教师在学之外,再对划分的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采取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个别辅导,布置不同的练习和作业,进行不同程度的帮助温习旧知识等。如布置作业时针对层次好的优等生可以布置灵活多样的拓展性作业,对基础薄弱的学困生和中等生就多布置以夯实基础为主的作业,特别是对学困生要采取适当降低要求,多鼓励,少批评,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遇,增强自信心。另外,有的学生善于演讲,教师就要创造机会让他展示,有的学生善于表演,教师就应该给他一个舞台,有的学生善于思考,教师就给他深邃的问题,让他思考,这样在课堂上他们能真正展现自己内在的潜力,赢得大家和老师的赞赏。这样通过因材施教,顾及各类学生的差异,让落伍的学生能得到提高,让尖子生也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使多数学生各展其长,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让每个学生获得的教育效果大致均衡,共同发展,集体提高,有效促进学生接受知识的均衡发展。

三、通过互动式教学来促进学生探索知识的均衡发展

互动式教学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拥有发言权,更能激发学生个人本身的潜能,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解放,让学生可以探索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它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有利于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愉悦,不仅使学生爱学而且会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探索知识的均衡发展。

九年级思想品德课互动教学中我认为教师应该结合教科书的内容多增添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和社会现象,充分地挖掘课堂教学资源,同时要注重九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事例相结合,交给学生探讨。尤其是思想品德课教材中一些重要的学习内容或一些易混淆、易发生错误的理论、观点和认识问题等,或学生有的对理论本身怀疑,有的对现实有不同观点的,教学中可组织学生辩论、讨论,使其在讨论、辩论中寻求到正确答案和结论。互动教学过程中,可以是师生进行对话,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辩论、讨论。师生间应该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尊师爱生风尚,教师要关爱学生,宽容大度,摒弃师道尊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从而避免出现不学生在课堂上不敢说或不愿说等现象,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总之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多动脑、动口,想办法让他们活起来、动起来,在自主和谐的氛围里接受教育,有效促进探索知识的均衡发展。

四、通过解题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均衡发展

阅读感悟能力对九年级学生至关重要,它能有效加深理解课文,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潜力,增强想象力、思考力。到了九年级,大多数学生都有了一定的阅读感悟能力,但有些学生对识记知识还可以、但理解记忆、阅读感悟能力思维力还比较差,必须靠教师的培养训练帮助才能有所提高。我认为通过多训练解答材料分析题的方式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是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均衡发展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