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战国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战国策范文1
关键词:《战国策》策士形象
一、能言善辩
战国之间的战争虽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武力国力的强弱,却不能否认在权衡与攻守之间,谋臣策士的筹划与计谋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策士的“能言善辩”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了各国之间的实力消长。
(一)善用比喻、寓言
战国时代,君德浅薄,多庸主暴君,游士为说服君相,说辞大都不以直接方式,往往引类譬喻,借动物、植物或人们生活中习见的其他事物为喻,循序渐进地达到辩说的目的。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具有特色的寓言故事能够更轻易地打动对方。
这些多姿多彩的寓言故事使得《战国策》其书更加瑰丽隽永。在众多寓言中,诸子寓言多用于阐明见解,《战国策》寓言则同当时的内政外交密切联系,更注重实用性,内容丰富,艺术手法多样,向世人展现了形形的人物形象。[2]
(二)以退为进
齐国将求九鼎,周王再次使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周赖大国之义,得君臣父子相保也,愿献九鼎,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所以备者称此。今大王纵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以退为进,先表明东周愿意献上九鼎的诚心,随即将矛盾转移,使齐王自己弃之。此乃二辩。
战国时代风云激荡、群雄逐鹿,作为日渐衰弱的东周忠臣颜率,为了应对混乱的局势,在对人性的深刻把握基础上,和对游说即能的熟练驾驭下,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口才,三言两语就挽救了一个国家的尊严和利益。
(三)以史为镜
唐太宗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2]历史是一面镜子,史实可供人们借鉴,同时也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在《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秦策一)中,他便用到了大量的史实来作为论据。
这一连串的史实充分说明了战争对于大业的重要性。苏秦游说秦惠王的奏章上呈了十次之多,但终究未被采纳。这是一次失败的案例,却不能否认苏秦在这次游说中,成功运用史实来增强了说服效果。
相比之下,蔡泽的游说更为有力。在秦策三中,蔡泽被赵国驱逐,后决定西行入秦,在拜见秦昭王以前,他发出豪语激怒范雎,自称能取代范雎的地位。范雎与蔡泽对话中,蔡泽说,“夫四时之序,成功者去。夫人生手足坚强,耳目聪明,而心圣知,岂非士之所愿与?”、“质仁秉义,行道施德于天下,天下怀乐敬爱,愿以为君王,岂不辩智之期与?”。
随后蔡泽列举了商鞅遭车裂、白起被赐死、吴起为肢解、文种迫被杀的四个历史事件来说明自己提出的“功成身退”的主张是正确的。范雎听完蔡泽这一番有理有据的阐述后,对他极为赏识,而后蔡泽亦取代了范雎,成为了秦相。
二、才智超群
战国时期的人物大多是足智多谋的,他们具有非凡的才华,不少策士除了为自己保全利益,逢凶化吉。还能为君王提供奇谋良策,让他们能够转危为安。我们暂且不论这些策士的动机和心理,但是他们具有聪明的头脑,细致的谋略是毋庸置疑的。这些远见卓识,为战国策士添上了智者之范。
在《汗明见春申君》(楚策三)中,汗明则是一位很有打算的策士,他拜见春申君,却足足等了三个月才得以接见,他先是以尧舜的实例来为论据,后又讲述了一个“服盐车而上太行”的千里马遇伯乐的寓言故事,其最终目的却是要春申君做自己的伯乐。而其结果就是汗名以雄辩的才华被春申君赏识,从而得到重视。
三、左右逢源
战国说客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在各种利害关系中,在各种矛盾冲突里,既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又要保全自己的利益。他们要比常人更会揣摩、更能把握物的整体性、联系性、关联性。《战国策》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便是东周策中的《东周欲为稻》了。“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东周患之。”这是东周所忧虑的事情。而西周要做的也正是抑制东周的发展。
说话需要谋划,脱口而出的东西是最没有价值的。说话一定要说到点子上,一定要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说话前要深思熟虑、谋局排篇。像苏秦一样句句都迎合西周君的心思和利益,使西周君觉得“放水”最符合自己的利益,然而这恰恰落入了苏子的整体战略安排之中。
这件事情最终以西周放水作为结局,而苏秦亦得两国之金也,实在是左右逢源的典范。
四、功利性质
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时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由分离趋向统一的时期。社会动荡是会引起思想上的触动的,在《战国策》中,笔者是宣扬追求功利的。《战国策》中强调着一种通过智能的发挥来求取财富的过程。
《战国策》的思想观念,就其主流来说,与《左传》等史书也有截然不同之处。“战国之时,君德浅薄,为之谋策者,不得不因势而为资,据时而为画。故其谋扶急持倾,为一切之权,虽不可以临教化,兵革救急之势也。”[3]战国时代,是春秋以后更激烈的大兼并时代,过去还勉强作为虚饰的仁义礼信之说,在这时已完全被打破。国与国之间,如今讲的是以势相争,以智谋相夺。那些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策士,也只是以自己的才智向合适的买主换取功名利禄并不为怪。
参考文献:
[1]杜鹃,《战国策》谋臣策士的语言艺术,新闻爱好者,2009年4月上半月,语言文字版
战国策范文2
《论战》之所以经典,是因为给人许多启迪。股市新兵需要指点,老兵也需要温故而知新。
首先,要明白趋势不同于走势。许多人坚定不移地走基于价值的投资路线。比如有些股票已经贵到离谱。他们仍在那里鼓吹还要上升,这就令^怀疑他们别有用心。曹先生对技术走势也抱有戒心,并且认为技术分析在某些特定的时期会失去效用。但他并不否定技术,反而在理性分析经济发展基本趋势的基础上,合理运用技术分析,在相对确定的方向上不断加大下注力度,以获取较为安全的收益。
其次,要明白趋势是由基本面决定的,离开基本面就无趋势可言。当美股、港股、A股同样在K线图上表现出牛市特征时,为何曹先生一直说只敢确定A股处于牛市,而不愿意对港股做出肯定判断,更明确认为美股不过是熊市反弹?原因就是大陆经济基础走好是不争的事实,而次贷危机对美国的伤害非短期可以消化得掉。技术分析派如果不能明白技术分析最终必然要服从于基本面的道理,误判局势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第三,基于趋势的投资者与基于价值的投资者并非属于截然对立的武林门派。反之,二者之间有很多交叉地带,也有许多值得互相借鉴的地方。无论是基于价值的投资者,还是基于趋势的投资者,都在很大程度上以经济的高增长和企业的成长性为投资的出发点。再便宜的股票,如果成长性一塌糊涂,也不值得买人。这一点,巴菲特和芒格完全改造了格雷厄姆的投资理论。也就是抛弃了单纯以清算价值衡量股票贵与贱的防守型投资理念。因此,对基于价值的投资者而言,如果仅仅考虑到价格问题,而忽略了企业的成长性,也就是价值的核心来源,那么就是伪价值投资者。对于趋势投资者而言,如果仅仅根据技术图形的走势做出决策,而不考虑投资对象的成长性,那么,趋势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风险之大,自不必说。所以,曹先生追求的趋势,建立在经济基本面向好、行业基本面向好、个股成长性向好的基础之上,绝非单纯依赖于技术分析。
最后,无论是牛眼投资法,还是止损不止盈。都是将盈利最大化、损失最小化的具体手段,操作上宜因人而异。也就是说,尽管曹先生可以将这些技术用得活灵活现,但个人投资者用得怎样,还要看自身造化。投资哲学上可以取长补短,但在交易系统方面还是要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加以改造,否则,就有可能出现“彼之蜜糖、我之砒霜”的效果。这一点,不可不察。
战国策范文3
竞争激烈的企业市场就像是混战的战国,要想投身于电子商务大潮中,和全国甚至全球用户做生意,就必须学商鞅内理流程,仿苏秦外联上下游。实在不行,找一个更专业的靠山。
商鞅变法:内理流程
“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只要对国家有利,对百姓方便就不一定效法古代。废井田、开阡陌、统一度量衡、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商鞅变法建立的中央集权制保证了秦国自身的发展壮大,也为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而目前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对企业内部资源整合也是为企业继续保持竞争优势所实施的变法。企业内部信息资源整合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打破旧世界,重新上套一体化系统,另一种是实现已有各信息系统之间的联通,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要寻求各自不同的方式实现内部整合。
例如,中国石化通过企业门户网站来实现各渠道信息整合。中石化在多年的信息化建设中,开发了业务处理系统、办公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企业内外网站等诸多系统,为不同部门、不同业务服务,但系统间没有有效集成,存在大量信息孤岛。中国石化通过门户网站把多种软件业务应用、人员和信息资源统一到一起,实现统一采购管理,加速企业技术、产品的更新及进入市场的速度,充分利用了企业现有资源。
还有某生产车用柴油机公司,是我国的重点骨干企业,由于用户多、产品型号多,设计、生产组织和成本控制难度大,企业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较高。而原有多种信息系统整体集成性差,数据不一致。公司通过对原有系统进行彻底改造和资源整合,使企业的规范化和流程化管理、生产计划的科学制定、准时化生产组织、库存管理、财务和成本数据的动态反应、服务效率和质量等企业经营各环节都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流程梳理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尤其是对大型制造企业集团来说,因为其集团内部组织结构庞大,内部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非常复杂,内部就构成一个小型供应链。因此更需要将内部流程梳理清楚,让内部员工按照标准来操作。而规范的业务流程,用IT系统进行固化和优化才能事半功倍。另外,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内部流程规范统一了,让客户在标准流程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在减少客户工作量的同时,也可以有效引导客户与企业合作。
传统的ERP是一个以管理会计为核心的信息系统,识别和规划企业资源,从而获取客户订单,完成加工和交付,最后得到客户付款。换言之,ERP将企业内部所有资源整合在一起,对采购、生产、成本、库存、分销、运输、财务、人力资源进行规划,从而达到最佳资源组合,取得最佳效益。
要做到电子商务要求的企业内部信息资源的整合,就要求企业ERP系统要与企业的CRM、OA、HR等系统能够平滑对接,无缝结合。同一经营活动,由于出发点不同,平台不同,财务、销售、生产等各部门往往会出现决策结果差距大或决策时间长的问题,这样必然会大大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建立统一的信息决策平台,实现公司快速决策,正确地指导公司经营活动是发展电子商务企业的诉求。
要使ERP系统与OA、CRM、HR系统有机的结合而不是生硬的拼凑,尤其是在不同时期建设的系统存在着标准不一致、数据格式不同时,整合这些信息的关键是实现跨系统的数据交换。这样,企业的应用才能内外兼修,才能实现真正的企业协同。
但要谨记的是,企业内部整合绝不是IT的整合,而是管理的整合!IT系统固然重要,但决定因素在于人。
苏秦合纵:打通 供应链
苏秦凭借诱人的策略和极佳的口才,用合纵之策劝说六国形成统一战线,一致对抗秦国。从而使六国不再内耗,与秦抗衡。
同样,企业做好了内部整合,变法成功实施后,只能说企业为电子商务做好了初步的准备。事实上,企业电子商务还有重要一步,就是合纵――企业外部供应链联合,将企业与外部的供应商和用户集成起来,形成一个集成化供应链网。
集成化供应链网强调围绕企业的完整链条的打造,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它包含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能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从原材料的供应开始,经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加工、组装、分销等过程直到最终用户,它不仅是一条联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都带来收益。外部供应链联合管理的焦点要从面向供应商和用户取代面向产品,增强与主要供应商和用户的联系,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产品、工艺、组织、企业文化等),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一致性,实现信息共享等。
在外部供应链联合中,供应商管理库存和共同计划预测与库存补充的应用是企业转向改善、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的典型例子。通过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企业就可以很好地与用户、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实现集成和合作,共同在预测、产品设计、生产、运输计划和竞争策略等方面设计和控制整个供应链的运作。对于主要用户,企业一般建立以用户为核心的小组,这样的小组具有不同职能领域的功能,从而更好地为主要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处于这个阶段的企业,生产系统必须具备更高的柔性,以提高对用户需求的反应能力和速度。企业必须能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既能按订单生产,按订单组装、包装,又能按备货方式生产,这样一种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对资源进行不同的优化配置的策略称为动态用户约束点策略。延迟技术可以很好地实现以上策略。延迟技术强调企业产品生产加工到一定阶段后,等待收到用户订单以后根据用户的不同要求完成产品的最后加工、组装,这样企业供应链的生产就具有了很高的柔性。
供应链管理跨越了企业的围墙,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开发和分享市场机会。随着合作形式从收集信息到制定决策的不断提高,合作程度与信息共享程度不断增加,所产生的经济价值也会增加。据统计,合作性预测可以使预测的准确性提高15%,合作性计划可以使库存减少15%,节约运输成本3%~5%。比如,Nabisco是一家全球性的食品生产商,Wegmans是一家美国的食品零售商,两家公司在计划、预测和供货方案等方面进行了合作,使销售收入上升了约30%,而供货时间却缩短了17%。
在供应链中,各企业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其中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对整个供应链产生巨大的影响。大家对过去发生在供应链中并导致整个供应链严重后果的事件可能还记忆犹新。1993年,日本半导体原料供货商―住友化工工厂发生大爆炸,对全球半导体供货产生严重影响;2000年台湾发生大地震,造成全球计算机配件价格上涨;2000年3月美国新墨西哥州飞利浦公司第22号芯片厂发生火灾,使爱立信损失4亿美元的销售额。这些事例生动地说明了供应链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性。
张仪连横:借力打力
张仪的连横之策使得六国争相与秦国交好,取得他们认为合理的利益。这个做法在当年看来直接导致了秦国的统一和六国的消亡,但拿到今天仍然有极为广泛的意义―自己经济实力有限的企业,完全可以靠一颗大树,通过借力打力,实现跨平台营销,实现跨越式发展。
如果一个农民在自己家门口卖东西,有多少人买?恐怕没几个人知道。如果他去固定的集贸市场呢?因为集贸市场是大家默认的交易地点,有很多人去买东西,商家当然能有大量的用户。
阿里巴巴为什么能缔造神话?因为它在做电子商务,它把要买东西的、要卖东西的统一在了网上,让买和卖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阿里巴巴网站上大部分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如果让这些中小企业自己做一个电子商务网站,也不是不可能,因为现在做一个宣传自己的网站要付出的代价并不大。但关键是,做好网站容易,让别人知道这个网站可比较难。而如果只是摆了一个架子,却藏在深闺人不知,那所谓的电子商务网站也就没法做电子商务。于是,阿里巴巴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通过大力宣传以及实际的回报,让40多万家中小企业在上面露脸,而买家也慕名而来,检索、寻价,最终形成了电子商务。
可以说,中小企业单打独斗显然不行,如果能够背靠一颗大树,大家都在集散地里进行交易,那电子商务就不再成为难以逾越的大山。
不过应该看到的是,目前像阿里巴巴这样“泛”的电子商务网站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于是,各种类型的细分电子商务网站成为了各行业用户关注的焦点。钢铁,有专门的钢材信息网;纺织,有纺织信息网,在这些行业网站上,行业内的企业不仅仅可以进行商务交流,更可以实现技术交流、互通有无。而有定向需求的用户,则可以在上面找到更专业、更具体的信息。
如果说以前的阿里巴巴像个大集贸市场,或者是大超市的话,现在的专业电子商务网站则更像专业市场,比如专业水暖批发、家具零售等,面对有定向化明确需求用户的电子商务集散地。
比如,中国钢材信息网主要为钢铁生产企业、经销商、最终用户及其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市场资讯、网上交易、企业网上宣传、企业上网解决方案、企业营销管理软件、仓储管理软件开发等服务。网站上提供的信息除了常见的行业咨讯、钢厂报价、国际市场供求信息、企业报价等,更有板材专区、建材专区、型材专区、优特钢专区、矿石专区、废钢专区等专业化强、信息量大的专业化区域,让各种能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企业和希望获得专业化产品的用户有了在网上见面的机会。相比较阿里巴巴,钢材信息网明显更有针对性,受众虽然窄,但是针对性强。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电子商务网站大多数还仅限于电子贸易,也就是说,买卖双方在网站上交换信息,互通有无,之后在线下交易。至于甲方的要求数量乙方能否满足,乙方内部能否理清流程,能否根据甲方的供货要求及时排出生产计划,并按时交货,这些线下功夫,恐怕不是目前电子商务网站所能反映的。这方面,只有靠厂家自己进行内部信息整合和流程梳理。
可以预想的是,未来第三方电子商务网站也会给众多中小企业留出接口―就像大型企业自己做的电子商务门户网站一样,采购者不仅可以在第三方电子商务网站上查到厂商信息、产品信息,而且可以从查询入口直接下单、直接进行网上交易。只是,这样的要求,对传统电子商务网站来说,是个机会,更是一个挑战。
放下架子
一个朋友的父亲前两天从浙江打电话来。寒暄几句后转入正题,说最近他退休之后被返聘到一个纺织厂当顾问。前两天,他们企业的一个年轻人把文件共享了,老板觉得这是一个创举,方便了企业管理,让顾问奖励该年轻人。朋友的父亲问的是,这个工作量有多大,奖多少钱合适。
战国策范文4
本文概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道德的内涵:一是务实的道德倾向,二是互惠互利的道德倾向,纵横家务实的道德观念往往体现为一种积极的上进意识;阐释了战国时期先秦纵横家道德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原因:政治因素,商业因素,生活因素。
【关键词】
纵横家;道德;务实;互惠互利
学者在论述先秦道德观念之时,多侧重于对儒墨道法的研究,而对于纷繁复杂,纵横捭阖的战国时期的纵横家们的道德观念却少有论述,尤其是作为纵横家之书的《战国策》里所内隐的道德观念更是少有论述。纵横家们特殊的社会活动,让学者很少从道德方面去研究其内隐的具有时代特色的道德观念。然而战国时期作为一个伟大的历史变革时期,该时期礼崩乐坏局面的出现具有客观必然性,作为战国时期最为活跃的纵横家们的道德观念则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他们的道德观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历史变革的必然性。由于战国时期独特的社会背景,诸侯之间纵横捭阖,纵横家的道德观念则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许慎《说文解字》谓:“德,升也。从彳,德声。”又释“悳”谓“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由此看来德必然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外得于人即是从外部、别人那里学习得到;内得于己,即可以解释为自身的修养道德、德行品质、道德。战国时期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造就了战国时期游臣策士独特的道德价值观念及其理论体系,即偏重于“外”,偏重于从外部、别人那里得到恩惠、恩德。然而相对于当时其他各家的理论学说而言,纵横家的道德观念并没有成书的理论,其思想大多零散的见于其说辞和辩论之中,战国士人更多的是用实践和行动来践行他们的道德观念。现以《战国策》一书为基础进行了简单的统计,其中“德”一字曾在62篇中出现,多为恩惠、恩德、使受益之意;“道德”一词连用的有四篇,皆为道德品行之意,具有纵横家独特的风貌。
一、 纵横家务实的道德倾向
1、务实的道德倾向
《战国策》中的纵横家们本身都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素质,其高超的辩论艺术和计谋策略,都为世人所关注。战国纵横家们也讲“德”,不过他们所讲的德是实实在在的“德”,不是原来高高在上具有极大神秘性的“天德”“圣德”。纵横家苏代也说:“臣以为廉不与身俱达,义不与生俱立。”(《燕策一》)明确地阐明了纵横家不贪图虚无的名声而更在乎的是实实在在的富贵。纵横家道德观念的主要特征是把德从天的外衣中剥离出来,透出个体人的本质,倡导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广大的游臣策士开始主动出击,一切凭自身谋略立足,追求理想化的自己,开掘自身的潜力,凭借自己的能力为国为君所用,变被动为主动,因而纵横家的说辞往往都是锋芒毕露,咄咄逼人。在儒家看来,道德伦理与社会政治之间没有什么区别,“以政为德”(《论语·为政》),就可以“王”天下,儒家心目中仁政典范的周代,就是“至德”的完满体现。个人只要通过伦理道德的修养历练,身体力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等道德伦理规范信条,就是参与了社会政治活动,根本不必要再通过做官从政的途径。
2、互惠互利的道德倾向
自古以来,儒家的忠、信、仁、义、礼等传统道德规范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这种道德思想的影响力几乎是无法令人抗拒的。先秦时期,儒、墨、道、法诸家所做的仅仅是站在不同的立场对它进行新的阐释。而纵横家以功利主义的态度对待这些道德规范,否认这些规范至高无上的权威性,而仅仅把它们视为实现一定政治目的的工具,他们的道德观实质上是一种超人主义道德观。《战国策》中有多处提到与纵横家的道德观念密切关联的“德”与“道”,多为恩惠,恩德、使受益的意思,必是双方互利共赢,达成一致目的。
除此之外还有具体的实例可以论证纵横家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实施互利互惠的原则,《战国策》中多有纵横家在立足本身利益的前提下,运用巧妙的游说和机智的辩论,使双方在顾全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找到一个可以统筹兼顾的点,达到两方甚至是三方的共赢。纵横家道德以“互惠互利”作为最高的政治目的,在积极投身于战国时期的实际社会政治生活中,面对战国时期产生的新的问题和新的社会秩序,寻求到了自己的道德伦理信条规范,从而指导纵横家的社会政治行为,其中有些部分的确顺应了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战国纵横家务实的道德观念往往体现为一种积极的上进意识。他们不满足于当前的生活状况,努力地通过自身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本领,且之前必经历过一番苦难,从而达到一种“所在国重,所去国轻”的无法取代的地位。最鲜明的例子莫过于苏秦,苏秦游说秦王失败,落魄归家,只能发奋夜读,直至“封为武安君,受相印”。就是个体道德观念成功脱离天与命的束缚,将其成功因素自觉的归因到个体本身的务实与进取。
《战国策》书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纵横家,他们利用自己的言论为反对强权而努力,比如鲁仲连,比如荆轲等,他们在国家面临极其危机之时,往往都能挺身而出。较之当时的儒道的长于说教的道德思想,纵横家的道德思想,尤为实际可用,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纷繁复杂的战国时代,纵横家直接体现个体道德素质的“德”较少,大部分道德是在政治外交方面来展现的,就国家与国家方面,维护本国的正当利益,实现与邦交国的互惠互利,都是纵横家们在德方面的表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当然,纵横家尚利的道德价值理念,往往会有一定的缺陷,隐藏其中的是道德的缺陷,值得非议。
二、纵横家德观念形成的原因
1、政治因素
“礼崩乐坏”是务实尚利道德思想产生的社会政治基础。纵横家们处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代,打破了殷商时代的天命论和天圣论的传统理论。脱离了传统理论束缚的人们已经充分意识到“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道理,在精神上和社会地位上都获得了一次大解放。战国时期诸侯国合纵连横需要大批有计谋有策略的贤士,错综复杂的纵横外交活动也就应运而生了。 (刘向《说苑·政理》)这一切使士人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他们夙夜苦学,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理直气壮地追求社会地位和物质利益。
2、商业因素
商业的兴起是务实尚利道德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各国为了图强,纷纷变法改革,为工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人们普遍认识到商业的易富性,于是商人活跃起来。战国时代的商业其实已非常发达。商业的生产方式引发了社会上普遍的重利思潮。在重利思潮的影响下,纵横家的一切政治活动甚至从政的动机,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商品经济的烙印,表现出浓重的重利倾向。
3、生活因素
纵横家的道德价值取向与其生活体验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纵横家大多出身贫贱,来自民间,往往亲身饱尝世态炎凉,人性的私欲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告诫了他们生而为人决不能忽视权势与富贵。苏秦贫而出游,大困而归,受到亲人的辱笑;张仪游说诸侯,因为贫贱竟被诬为盗窃楚相亡璧的小偷。纵横家认为趋利避害、去贫就富贵就好像人固有一死一样,是一种必然的本性,同时也体现了一种向上进取的精神状态。《战国策·齐策四》载谭拾子之言曰:“事有必至,理有固然。事之必至者,死也;理之固然者,富贵则就之,贫贱则去之;此事之必至,理之固然者。”
总之,对于纵横家的“道德”观念作为研究者应当给予客观和中肯的评价。
【参考文献】
傅剑平.纵横家道德论.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1.
展立新.论纵横家对传统道德的叛逆.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3.10.
杨建猛.从战国策看纵横家的思想和文风.贵州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战国策范文5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四》(下引文字出此不注)。是章,不少读者误作史传,以为实有其事,初中语文《教参》的分析不能不说是极有影响的:
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进行并吞,由此引起了两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这篇文章记叙唐雎出使秦国,义正辞严地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终于折服秦王的经过,表现了唐雎不畏****的精神。
其实,秦王是否有必要设计这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政治骗局”?两国之间是否存在这番惊心动魄的“外交斗争”?一介之使唐雎是否可能轻而易举“折服秦王”?探究有关史实,结论只能是否定的。
战国末期,天下纷争,游说之士活跃于政治、外交舞台。唐雎是魏国的策士,《战国策》对其人其事之记载,真假参半虚实有之。该书详录唐雎四次游说之辞,兹据于鬯《战国策年表》编年如次:
秦昭王四十一年(前266),齐楚攻魏,魏安厘王遣唐雎入秦求援,唐雎以“亡一万乘之魏,而强二敌之齐楚”为由,说动秦王发兵救魏,“魏氏复全,唐雎之说也”。
秦昭王五十年(前257),魏信陵君窃符救赵,志得意满居功自矜。“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唐雎以此语诫之,信陵君幡然醒悟谦恭“受教”。
秦始皇六年(前241),唐雎说楚春申君合纵,“相万乘之楚,御中国之难”,“为天下枭”(《战国策·楚策三》),率诸侯合力抗秦,事未果。
第四次,即受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该章载录秦王“灭韩亡魏”之语。始皇十七年(前230)韩灭,后五年魏亡,故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廷见秦王嬴政事,《战国策年表》系于始皇二十二年(前225)。
按照《战国策》的记载,唐雎活动于战国末期约四十年间(前266-前225),其一生行事多与抗秦存魏攸关,从《战国策》所录其人言辞看,此人乃一“辩其谈说”(《荀子·儒效》)的策谋之士。《唐雎不辱使命》的记载与唐雎的这一身份似乎也没有扌干格难通之处。然而,《战国策》关于唐雎的记载却存在一个难以弥合的破绽:
魏人有唐雎者,年九十余,谓魏王曰:“老臣请西出说秦,令兵先臣出,可乎?”魏王曰:“敬诺。”遂约车而遣之。唐雎见秦王,秦王曰:“丈人芒然乃至于此,甚苦矣……”
这便是《战国策》所载唐雎首次使秦事。是年唐雎“九十余岁”,自称“老臣”,秦王则以“丈人”呼之。照此推衍,十年后说信陵君,十五年后说春申君,唐雎已过百岁,至为安陵君使秦而面见秦王嬴政,上距说秦昭王四十余载,唐雎已为一百三十余岁之朽然老丈矣!元代吴师道《〈战国策〉校注补正》析曰:“唐雎为魏说秦时,九十余,至与信陵君语,相去十年,为安陵使秦……上去说秦四十二年,决不存矣。”吴氏之说切中肯綮。《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唐雎,其人之存殁已属一大疑问,遑论奉命出使慑服秦王了。一百余岁之老朽面折廷争折冲樽俎,而令秦王惊惶失态俯首听命,这只能是编排出来的一幕滑稽剧,而绝非真正的历史。在这一点上,《战国策》的记载是不能自圆其说的。①
退一步说,即令两次使秦的唐雎非为一人②,该文的历史真实性依然是大可怀疑的。
安陵,即鄢陵。安、鄢古韵同属元部,可行通用,《唐雎不辱使命》亦见《说苑·奉使》,其文“安陵君”作“鄢陵君”,可见其地实一。杨宽先生《战国史》所附历史地图于“安陵”下括注“鄢陵”,亦可证之。安陵原为魏之属地,秦昭王二十四年(前283),秦相穰侯魏冉兴兵击魏,斯时鄢陵已入秦境:
(魏昭王)谓穰侯曰:“君攻楚得宛、穰以广陶,攻齐得刚、博以广陶,得许、鄢陵以广陶,秦王不问者,何也?以大梁之未亡也。今日大梁亡,许、鄢陵必议,议则君必穷。为君计者,勿攻便。”
此为秦昭王二十四年(前283)事。由引文可知,早在魏冉攻魏之前,迫于秦之压力,魏国已割鄢陵以增广穰侯之封域定陶。也就是说,唐雎为安陵君使秦前五十八年,安陵已落秦人之手。秦庄襄王三年(前247),魏信陵君有言:“无忌将发十万之师以造安陵之城。”可见此时安陵之归属尚无变化。没有材料可以证明,此后安陵复归于魏,又成“魏的附庸小国”。诚如历史地理学家顾观光所云:“鄢陵久为秦有,而安陵至战国末尚存,此则传闻异辞,当在阙疑之列矣。”(《七国地理考》卷五)
从时间、地点、人物的矛盾情形看,《唐雎不辱使命》事出虚妄,当可定论。当代学者缪文远先生在《战国策考辨》一书中断定,是章出自秦末汉初纵横家之“拟托”。朱东润先生也认为:“本文情节当出于虚构,不能视为真实的历史记载。”(《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逊上编第一册137页)斯诚不刊之论。倘对该文内容深入剖析,这一点可以看得更为清楚。
首先,基本情节不合事理。作为一方域仅“五十里”之小国,当天下板荡之际,只能成为臣服大国强国的附庸,事实上是很难作为一个“国家”独立存在的。即令魏国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尚存”,以秦王横扫****之兵威,但遣偏师一支以击,弹丸之地旦夕可下,何须卑词“易地”,自讨没趣,进行一嘲外交斗争”?秦王举措固然令人费解,而唐雎之行则愚昧至极。皮之不存,毛之焉附,魏国既灭,安陵岂能以“五十里之地”对抗虎狼之秦?即令以“劫秦”手段换取秦王一纸承诺,在“兵革不修、诈伪并起”“氵昏然道德绝矣”(刘向《战国策书录》)的战国末期,缺少实力保障,这种承诺也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战国策》注者鲍彪认为:“唐雎之使愚矣!虽抗言不屈,岂终能沮之乎?”战国策士的游说活动皆有明确的功利目的,唐雎怎么会“知其不可而为之”呢?
其次,人物形象有欠准确。该文的两个人物唐雎和秦王,与真实的历史人物之间存在着鲜明的反差。历史上的唐雎,是一位纵横捭阖巧舌如簧的策士,并不是专诸、聂政、要离之类的玩命角色。“伏尸二人、流血五步”的恫吓,“挺剑而起”一拼死活的架势,非唐雎一类的策士所愿为所能为。而作为唐雎对手的秦王嬴政,绝不是懦弱无能易于就范的庸主,那种色厉内荏前踞后恭的性格,和喑口恶叱咤一统天下的嬴政的个性特征难以吻合。只要读一读《史记·刺客列传》就可以知道,面对荆轲锋利的匕首,猝然之间,秦王“乃以手共搏之”,可见其人身手矫健处变不惊,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角色。那种“色挠,长跪而谢之”的形象,和历史上的秦王嬴政没有任何共同之处。
复次,重要细节严重失实。矛盾的彻底解决依靠了那柄来历不明的“剑”。《史记·刺客列传》:“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秦臣尚不可带剑入殿,作为敌国使者的唐雎,焉能持剑立于朝堂之上?何况,其时秦国正与东方诸国全力相搏,面对来意不善的敌国之使,焉能如此麻痹大意?
由此观之,《唐雎不辱使命》不仅违背了历史的真实,作为文学作品,也违背了生活的真实;其文出于虚构“拟托”,而且虚构“拟托”的手法也实在算不上高明。
战国策范文6
摘要:《史记》中的成语历来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但多是讨论《史记》中成语的形成方式以及句法构成,在讨论《史记》中成语的来源时缺少具体而明确的语料支撑,也忽视了成语的使用对《史记》所起到的作用。因此,本文即从《史记》中的成语入手,先考证其成语的具体来源,再论述其作用。
关键词:成语;《史记》;来源;特点;作用
司马迁的《史记》作为中国文学作品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史记》相比前代的史书作品如《尚书》、《国语》、《战国策》等,其最大的文学成就在于司马迁对人物的刻画,作为纪传体史书的开端,司马迁以人物为中心,从人物的语言神态、行为动作、思想品质、生平遭遇等几个方面入手,展开历史的画卷,将历史性与文学性高度统一起来。而在对人物的刻画过程中,成语的运用不得不说是其中的一大亮点。司马迁以高超的语言技巧,用简洁而凝练的文字,或承袭前人引据史料,或自成体系善于创造,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
一、《史记》成语的来源
《史记》中的成语来源于前人著作典籍据统计有五十二个,绝大多数来自于《史记》之前的史书如《尚书》、《左传》、《战国策》等,也有少部分取自于前人优秀的散文奏疏如贾谊《过秦论》、李斯《谏逐客书》等。下面就笔者的统计逐一作以说明:
(一)《战国策》
1.百发百中(《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
出自《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
出自《战国策・赵策一》:“前世之不忘,后事之师。”
3.以一当十(《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
出自《战国策・齐策一》:“必一而当十,十而当百,百而当千。”
4.废私立公(《史记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第四》)
出自《战国策・燕策一》:“寡人闻太子之义,将废私而立公,饬君臣之义,正父子之位。”
5.犹豫不决(《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
出自《战国策・赵策三》:“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
6.披坚执锐(《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二》)
出自《战国策・楚策一》:“吾被坚执锐,赴强敌而死。”
7.天府之国(《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出自《战国策・秦策一》:“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8.痛入骨髓(《史记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出自《战国策・燕策三》:“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9.前倨后恭(《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第九》)
出自《战国策・秦策一》:“苏秦曰:‘嫂何前俾而后卑也。’”
10.势不两立(《史记卷七十五・孟尝君列传第十五》)
出自《战国策・楚策一》:“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楚,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
12.不遗余力(《史记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
出自《战国策・赵策三》:“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
13.图穷匕见(《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第二十六》)
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14.无可奈何(《史记卷一百二十・酷吏列传第六十二》)
出自《战国策・燕策三》:“太子闻之,弛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二)《左传》
1.退避三舍(《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2.唯唯否否(《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第十三》)
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
(三)《礼记》
1.亡国之音(《史记卷二十四・乐书第二》)
出自《礼记・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又:“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
2.发扬蹈厉(《史记卷二十四・乐书第二》)
出自《礼记・乐记》:“发扬蹈厉,太公之志也。”
3.喜怒哀乐(《史记卷二十四・乐书第二》)
出自《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5患难与共(《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
出自《礼记・儒行》:“儒有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礼相示也,爵位相先也,患难相死也。”
6.流言蜚语(《史记卷一百七・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
出自《礼记・儒行》:“久不相见,闻流言不信。”
(四)《国语》
1.山崩川竭(《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
出自《国语・周语上》:“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征也。”
2.众口铄金(《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第十》)
出自《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五)《韩非子》
1.一鸣惊人(《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
出自《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2.论功行赏(《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
出自《韩非子・八说》:“计功而行赏,程能而授事。”
3.良药苦口(《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
4.道不拾遗(《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
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国无盗贼,道不拾遗。”
6.危如累卵(《史记卷七十九・范雎蔡泽列传第十九》)
出自《韩非子・十过》:“其君之危,犹累卵也。”
7.兔死狗烹(《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下》:“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
(六)《老子》
1.天道无亲(《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第一》)
出自《老子》第七十九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2.无为自化(《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出自《老子》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尤物将自化。”
(七)《庄子》
1.一日千里(《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
出自《庄子・秋水》:“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
2.白驹过隙(《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出自《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s,忽然而已。”
3.善始善终(《史记卷五十六・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出自《庄子・大宗师》:“善妖善老,善始善终。”
(八)《荀子》
1.后发制人(《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
出自《荀子・议兵》:“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2.变心易虑(《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第十》)
出自《荀子・儒效》:“四海之内,莫不变心易虑以化顺之。”
3.博闻强志(《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
出自《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
4.顺风而呼(《史记卷一百二十四・游侠列传第六十四》)
出自《荀子・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九)《淮南子》
1土崩瓦解(《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出自《淮南子・泰族训》:“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前交趾,后幽都,师起容关,至蒲水;士亿有余万,然皆倒矢而射,傍戟而战。武王左操黄钺,右执白旄以麾之,则瓦解而走,遂土崩而下。”
2.攻城略地(《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
出自《淮南子・兵略训》:“攻城略地,莫不降下。”
(十)《墨子》
1.不可胜数(《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
出自《墨子・非攻中》:“百姓之道疾病而死者,不可胜数。”
(十一)《论语》
1.社稷之臣(《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
出自《论语・季氏》:“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2.季孟之间(《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
出自《论语・微子》:“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
3.言信行果(《史记卷一百二十四・游侠列传第六十四》)
出自《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nn然小人哉。”
4.无所不至(《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出自《论语・阳货》:“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十二)《楚辞》
1.短兵相接(《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
出自《楚辞・九歌・国殇》:“车错毂兮短兵接。”
2.延年益寿(《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
出自《楚辞・高唐赋》:“九窍通郁,精神察滞,延年益寿千万岁。”
3.怀瑾握瑜(《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
出自《楚辞・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4.弹冠振衣(《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
出自《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十三)《谏逐客书》
1.随俗雅化(《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
出自李斯《谏逐客书》:“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悦耳目者,必出地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2.土壤细流(《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
出自李斯《谏逐客书》:“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十四)《过秦论》
1、同心并力(《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
出自汉贾谊《过秦论・下》:“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
2.瓮牖绳枢(《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
出自汉贾谊《过秦论・上》:“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m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3.揭竿而起(《史记卷四十八・陈涉世家第十八》)
出自汉贾谊《过秦论・上》:“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通过以上对于《史记》中成语来源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出《史记》中有些词语首见于《史记》以前的古代典籍,这些词语在当时不一定是成语,由于以后不断地使用,就成了汉代成语宝库中稳定的一员。从《史记》如何继承和使用它们的情况来看,又分为三种情况:首先是《史记》从古代著作中,以一个固定词组的形式作为一个意义完整的单位,完全继承下来;其次是古代著作中的一个句子或一个词组,经司马迁在实际运用中加以修改提炼,后来在语言发展中约定俗成,逐渐发展为成语;还有就是古代著作中的一句话或一段话,《史记》继承其原意,文字上有较多的加工,后在长期运用中逐渐凝炼为四字格的成语。
二、《史记》中成语的特点及作用
(一)《史记》成语的特点
可以说,《史记》文学成就上的闪光点主要在于对人物的描写,作为代表着古代历史散文最高成就的文学著作,它所撰写出的一系列人物传记,以历史和当时的人物为中心,在宏观描绘历史画卷的同时,也微观地表现出个别人物的具体情态。这其中,对于成语的使用则是一大亮点。
首先,《史记》中的成语有一部分是根据故事传说而来的,这些丰富的文学素材通过书面文字的记叙或者是人民群众的口耳相承,而变得为大家所熟知,从而有了广泛的受众群体。《史记》在运用这些故事的时候,往往会对其进行文学性的加工,使得《史记》出于表意的需要,在用这些历史故事时,用最精炼的语言把它们概括成后世常用的成语典故。这一类成语使《史记》的叙述更加形象传神,因为读者一看到它们,自然而然就会在脑海里浮现出一个个生动完整的故事。而成语背后的故事又是那么耳熟能详,无须多费笔墨,仅靠简单的几个字,就可令人对作者所要传递的信息和言外之意能够心领神会,《史记》的语言也因此而更为简洁精炼。
其次,《史记》中的成语数量颇多,内容涵盖面广。《史记》有五十余万言,形成了成百条成语,数量颇多,内容涵盖天文、星象、地理、动物、植物等。《史记》中的内容包罗万象,使得书中各式各样的成语层出不穷。《史记》成语从内容来看,以表现人物特点为主。它是以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成为它的一大特色。“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从王侯到将相,从权贵到平民,从君子到小人,从政治大家到文人学士等都能在《史记》中找到相应位置,表明了司马迁对那些人物的态度。对人物细致生动的刻画,呈现出丰富的人物特点,是《史记》成语的另一大特点。
(二)《史记》成语的作用
1.《史记》中成语使用的意义
1.对前代文学的继承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道:“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又说:“余述历黄帝以来至于太初而讫,百三十篇。”由此可见,司马迁的著史抱负是宏伟的,他要著述的是一部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一直到当时社会的长篇巨制,时间跨度长达三千年。《史记》的思想内容和编撰体制也反映了司马迁的著史抱负:从记述的人物看,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从反映的社会面看,既有反映政治、社会生活的纪传,也有反映文化、科技、军事、经济的八书;从涵括的疆域看,既有汉朝的统治区,也有匈奴、南越、东越、朝鲜、西南夷、大宛等异族生活区。而司马迁要建造这样一部囊括中外、贯通古今的历史“大厦”,就需要大量的历史资料作为“砖瓦”。在当时“诗书往往间出矣”、“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身为太史公的司马迁可以“史记石室金匮之书”,查阅大量的文献。但是在早期发展的各民族中,它们最初的历史总是以‘口耳相传’的方法流传下来的。《史记》通过运用成语记述等方式最大程度的保存了这些宝贵的文学遗产。
另外,先秦文献资料先天不足,后来又大量散失。如《尚书》所的各种文告,不载日月,算不上合格的历史著作。《春秋》是以鲁国十二国君为编年线索的大事纲要,它记事非常简单,类似于今天报纸的新闻标题,且还残缺不全,严格地说来,也难以称为一部合格的史书。到战国时期,史官制度渐趋完备,史料也渐趋丰富,但“秦拨去古文,焚灭诗书,故明堂石室金匮玉版图籍散乱”,保存下来的史料极为有限。楚汉之争的战火又进一步破坏了先秦的文化典籍。司马迁的《史记》某种程度上是对于这些文献典籍的筛选和总结,其中成语的使用也可以说是对于前代文学的继承。
2.对后世文学作品的影响
《史记》是传记文学的典范,也是古代散文的楷模,它的写作技巧、文章风格、语言特点,无不令后代散文家翕然宗之。从唐宋古文家,到明代前后七子、清代的桐城派,都对《史记》推崇备至,他们的文章也深受司马迁的影响。《史记》在语言上平易简洁而又富有表现力,把许多诘屈聱牙的古书词句译成汉代书面语,还适当地引用成语,口语、谚语,显得生动鲜活。
《史记》中的成语扩大了汉语语言的词汇量,出自于史记的成语故事也成为后代文学的源泉和养料,《史记》的许多成语故事在古代广为流传,成为后代小说戏剧的取材对象。元代出现的列国故事平话,明代出现的《列国志传》,以及流传至今的《东周列国志》,所叙人物和故事有相当一部分取自《史记》。明甄伟的《西汉通俗演义》,也是大量利用《史记》中的材料。《史记》的许多人物故事相继被写入戏剧,搬上舞台,据博惜华《元代杂剧全目》所载,取材于《史记》的剧目有180多种。据李长之统计,在现存132种元杂剧中,有16种采自《史记》的故事。(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杨树增,《史记》语言的艺术特征[J].东北师大学报,198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