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栽培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栽培管理

栽培管理范文1

关键词:花椒;栽培管理

1花椒的适生环境

花椒属芸香科花椒属植物,有温中散寒、燥湿杀虫、行气止痛的功效,还是重要的食品调味原料。它喜阳光,耐干旱、瘠薄,特别适宜于梯田地、边隙地、荒地、果园四周等处栽植,是一种集生态效益与经济价值于一体的兼用树种。

花椒适宜在年平均气温11~15℃之间,年降水量500mm左右,海拔高度在800~2200m的地区栽植,对土壤要求不严。花椒喜光,在阴坡、隐蔽条件下结实差,不耐严寒、霜冻,当年生苗气温降至-18℃枝干即受冻害,15年生以上大树在-25℃整株死亡,花期易遭晚霜危害。

2育苗

2.1种子采收

一般8~9月份是花椒收获的季节,也是花椒育苗采种的大好时机。巧家县当前推广的品种有青椒和大红袍,主要以青椒为主,采种树应选择树势强壮、结实多、品质优良的中龄树。采收时选用成熟充分、果实外皮紫红,种子外表蓝黑色、饱满、无病虫的花椒作种用,一般比商品椒采摘迟一周左右,种子不要曝晒,以免影响发芽力。

2.2种子处理

新采的种子,先用清水选去秕籽,然后用温水配制成1%的碱水或1%的洗衣粉溶液,浸泡2d(用水量以淹没种子为宜),反复搓洗种皮上的油脂,直至种子表面呈灰白色为止,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种皮上的碱液,拌入草木灰即可播种。

2.3苗床选择

花椒从幼苗开始就要求阳光充足,苗床地应选择背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播前精细整地,打碎土块,做到上虚下实。结合深翻整地,每亩施入腐熟的有机肥4000~5000kg,尿素8~10kg,过磷酸钙30~40kg,草木炭50kg或硫酸钾10~15kg。在精细整地的基础上做畦,畦宽1~1.2m,畦长6~10m。

2.4播种方法

在准备好的育苗畦内开沟,沟间距20~25cm,沟深4~5cm,沟宽8~9cm,沟底踏平,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沟上培土,翌年开春后,检查发芽情况,当少量种子破土时,刮去上部覆土,留下部覆土3~4cm,当种子80%以上破口时,再刮一次土,留1~2cm。每亩播种量5~6kg。播期应在土壤封冻前,一般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花椒产区可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采种后立即播种。

2.5苗期管理

花椒秋季育苗,种子出土时间长,较春播出苗早,因此,在干旱地区或苗床土壤粘重的地方,播后可采用地膜或麦草覆盖,干旱时可喷水,但不能大水漫灌,要经常保持苗床土壤湿润。

2.6出苗后的管理

①间定苗,当幼苗长到3~4cm高,有3~4片真叶时进行间苗,苗高达到10cm时定苗,苗距5cm左右,每亩留苗2~3万株;②及时灌水排涝;③适时追肥,促苗早发;④中耕松土,改善土壤通透性,清除苗床杂草;⑤防治病虫害,保证花椒幼苗健壮生长。

2.7嫁接苗培育

2.7.1接穗的采集

选择树势强壮、优质丰产、无病虫害的壮年椒树优株,采集芽子饱满的发育枝作接穗。

2.7.2嫁接时期

立春前后10d是花椒嫁接的最佳时间。

2.7.3嫁接方法

(1)切接法:将砧木根径在1~2cm左右的1年生以上的苗木取在室内,用枝剪从根径2~3cm处剪断,用嫁接刀从砧木的切口处沿砧木的木质与皮的交接处向下横切一刀(选择树皮光滑的侧面),长1~2cm,选择合适的接穗切成3~5cm长的穗条,有芽2~3个,用嫁接刀从基部1~2cm处斜向下切一刀,这就切成了一个长1~2cm的楔面,然后在切面背面沿下部切0.5cm的小切面,从背面中间向下轻削一刀长1~1.3cm(深达木质部),迅速把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内,用薄膜绑紧扎实,当天嫁接的当天要育在苗圃地里加强管理。

(2)插皮接:又称皮接,春季要求砧木上水必需离皮,把接穗下端削一个马耳形大削面,长1~2cm,入刀部要陡些,深达髓部,再平直地向前斜削下去。接穗上部留2~3个饱满芽,削去大部分,然后将马耳形切面背面两侧各轻削1刀,深达韧皮部;把砧木苗沿基部上方2~3cm处用枝剪切断,选择树皮光滑的地方,由上向下直划一刀,长2cm左右,深达木质部,顺刀口用刀尖向左右挑开皮层,立即将接穗插入,接穗插好后,用塑料条扎紧绑好即可。当天嫁接的苗木当天要栽植在苗圃地里加强管理。

3造林

3.1栽植时间

花椒在春季和秋季均可栽植。春栽于土壤解冻后至苗木萌芽前进行,秋季栽植宜在雨后进行。

3.2栽植密度

为便于花椒采收,株行距为(4~5)m×(5~6)m,每亩22~33株为宜。

3.3苗木选择

选用苗高60cm以上,地径0.6cm以上,具有3条以上10cm长侧根,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的优质壮苗。随起苗、随运输,苗木出圃时打捆后用编织袋包装,运输途中遮篷布,尽可能减少水分散发。

3.4整地方式

塘的长、宽、深为60cm×60cm×60cm,打塘时表土放在一边,底土放在一边,将表土与腐熟的农家肥拌匀后回填塘下面。

3.5定植

栽植时将苗木扶直树身放入塘中心,严格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步骤栽植。栽植深度宜比苗木原土痕深2~3cm。栽后浇定根水,水渗完后封土。

3.6覆地膜

以定植苗为中心,将周围耙细做成浅锅状,并覆盖80~100cm见方的地膜,从而达到保湿、增温的效果,以利苗木生长。

4管理技术

4.1土壤管理

4.1.1深翻除草

为提高土壤肥力,从秋季开始,一直到土壤封冻前为止,在花椒树冠下浅挖、树冠外深翻,以少伤根为宜,这样既除草又提高土壤肥力。

4.1.2施肥灌水

施肥的方法有穴施、环状沟施、短条沟施。施肥的沟穴都应挖在树,施肥后应立即盖上土。施肥分基肥和追肥,从摘椒后直到次年春季发芽前,均为基肥施用期,但摘椒后立即施基肥最好。基肥以有机肥料为主,施入量依据树龄大小和产量高低而定。一般6~7年生的树结椒1kg左右,单株可施5~15kg圈肥,并混150~250g过磷酸钙。追肥每年施2次,第一次4月下旬或5月初,追施一次人畜粪,配合施以钾肥,促进新梢健壮生长。第二次在6月下旬或7月初,追施一次速效氮每株50~500g促进当年增产。花椒较耐旱,但在降水不足500mm的地区需要结合施肥适当灌水,椒园不能积水。在秋末冬初霜降至寒露土壤将封冻时,进行灌水可提高地温,防止冻害。

4.1.3培土

培土对山地花椒尤为重要,高寒区可增加土温,减少霜冻,冬春旱可减少水分蒸发。

4.2整形修剪

整形因花椒为灌木型喜光树种,其理想的树形主干要低或无主干,各骨干枝分布均匀,目前采用自然开心形、多主枝丛状形。

4.3修剪

花椒在整个休眠期都可进行修剪,方法分为疏剪和短截两种。疏剪是从枝条基部剪去,主要疏除过密枝、徒长枝、交叉枝、重叠枝、纤弱枝、干枝和病虫枝等;短截是剪去枝条的一部分,主要短截衰老的主、侧枝和枝干的冻死干枯部分,促发新枝,更新树冠。

5病虫害防治

5.1花椒虫害

蛀干类害虫主要有柳木囊蛾、花椒窄吉丁、橘褐天牛等,防治方法可用 40%氧化乐果或5%溴氰菊酯50~100倍液,涂抹危害部位,棉球沾药堵塞虫孔,保护和利用本地寄生天敌,清除枯死枝条进行集中烧毁;枝叶类害虫主要有:①铜色潜跳甲的危害,该虫以幼虫蛀食花梗和嫩茎,造成花序枯萎变黑无收成。防治方法在萌芽期用2.5%溴氰菊酯1000倍液、50%西维固可湿性粉剂100倍液、50%对硫磷胶囊800倍液喷树冠。②花椒蚜虫,该虫以成虫和若虫刺吸嫩叶和嫩梢汁液,被害叶多皱缩卷曲,花及幼果受害严重者引起果实脱落。防治方法第一次在5月上、中旬显蕾期用 40%乐果乳剂 800倍液(或 40%氧化乐果 1200倍液)加奈乙酸钠 1.4g,混兑成 10×10-6混合液。第二次在6月上、中旬用500g40%乐果乳剂800倍液,加磷酸二氢钾500g配成混合液喷施,达到防蚜、保蕾、增产的目的。③花椒瘿蚊的危害,以幼虫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危害刺激细胞形成虫瘿。用40%水胺硫磷或80%敌敌畏1000~1500倍液喷冠杀成虫。

5.2花椒病害

花椒主要病害有锈病、流胶病、桑寄生等,防治方法:①加强椒园管理,合理施肥和合理修剪使其通风透光;②花椒落叶后将病枝彻底集中烧毁;③ 搞好植物检疫,严禁用有病害苗木造林;④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科学防治。

参考文献:

栽培管理范文2

关键词:月季;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modern China rose, all over the world, its rich color is gorgeous, florescence is longer, with a strong city of Tianjin, was named the city flower, and respectively summarized cultivation management and pest modern rose plants and potted pest control.

Key words: rose;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pes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S688

月季属蔷薇科,蔷薇属多年生植物,原产我国,由于月季花色丰富艳丽,花期较长,适应性强,被天津市列为市花。

1.月季的生态习性

月季属温带原产的落叶植物,有一定的耐寒力,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栽时需埋土保护越冬,其他地区可露地自然越冬,喜阳光,对日照长短无严格要求,因此可以不断开花,盛夏季节多停止生长,开花也少。冬季如进入高温温室则呈常绿状态而继续开花,但对来年生长不利。对土壤要求不严,喜中性和排水良好的壤土和黏壤土,能耐弱碱.在沙土和酸性土中生长不良,耐肥力强,需经常补充肥料才能不断开花。

2.栽培管理

2.1繁殖方法:多采用扦插、嫁接繁殖(本文不加以详细介绍)。

2.2栽培方法:分为盆栽和陆地栽培。

2.2.1盆栽:养好盆栽月季,要掌握好盆、土、水、肥、光、害六个环节。盆栽月季以腐殖质丰富呈微酸性或中性沙质土壤最好,不宜用碱性土,PH值以6-7为宜,盆土按埌土,腐叶土、腐熟粪、沙土按5:2:2:1配置。

2.2.2露地栽培:露地栽月季,根系发达,生长迅速,植株健壮,花朵微大,观赏价值高,在管理时根据不同的类型,生长习惯和地理条件来选择栽培措施,栽培地选择地势较高,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土壤微酸性。栽培时深翻土地,并施入有机肥料做基肥,栽培密度直立品种为75厘米x75厘米,扩张性品种株行距为100厘米x100厘米,纵生性品种株行距为40厘米x50厘米,藤木品种株行距为200厘米x200厘米。月季适生于肥沃、疏松、腐殖质丰富且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最好,ph值6-7.5为宜,在向阳、通风、肥沃的土壤上挖坑,用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覆土5-8cm盖住基肥,以免烧根,栽后将土踩实。

2.3浇水:栽植后及时浇水,浇水掌握见干见湿原则,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大雨后及时排水。

2.3.1盆栽月季盆内不可有积水,水大易烂根,盛夏季节一般一天浇水一次,最好在上午8点-10点时进行浇水,大雨过后及时倒盆防水,保持盆内无积水。

2.3.2露地栽培月季灌水可结合施肥进行,结合土埌墒情及时浇水,补充土埌水分,大雨过后及时排水,以免发生涝害。

2.4施肥:月季喜肥,施肥应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则。

2.4.1盆栽月季入春后最好每隔一周施肥一次,施肥以腐熟的农家肥或饼肥最好,切忌施生肥、浓肥。

2.4.2露地栽培月季冬季施一次基肥,以腐熟的有机肥最好,在盛花期后还应追肥,施用N.P.K复合肥,以保证后期新梢生长和开花的需要,但秋季施肥不宜过晚,防治秋梢旺盛,不利过冬。

2.5修剪:修剪分为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

2.5.1冬季修剪应剪去枯死枝、病虫枝、交叉枝、细弱枝、残老枝、徒长枝及机械损伤枝。

2.5.2夏季修剪以花后修剪残枝后修剪,以减少养分的流失。

2.6中耕除草:及时除草可使植株通风透光,减少杂草与月季争夺营养。

3.夏季月季的管理

夏季,盆栽月季多处于休眠和半休眠状态,如何打破休眠,复壮养护,促使月季夏日开花不断,成为夏季管理的重点。

3.1适当遮阴。平均气温20~25℃时,最有利于月季的生长开花,当温度超过33℃,月季即处于半休眠状态,因此,夏季最好从上午8时到下午4时把盆花搬到树下或棚架下的通风处,接受散射光照,给月季创造适宜的生长开花环境。3.2多施肥、水。月季开花次数多,需要供给充足的养分和水分,才能保证旺盛的长势。进入夏季,其蒸发量和消耗量都大,生长迅速,开花期应每隔10天追施一次薄肥,也可将豆饼、禽粪用水浸泡,经封闭发酵后掺水作追肥,使植株花繁叶茂,打破月季夏季休眠状态。浇水宜用晒过的水,以减少盆土与水的温差,如用过冷的水,会刺激根系,影响植株的正常发育。3.3多喷水。月季在33℃以上即处于半休眠状态,在平均气温20-25℃时最有利于生长,因此,夏季除适当遮荫外,还应多喷水,最好在上午和下午各喷一次水,创造湿润环境,促进花叶生长。3.4疏枝修剪。月季开花后应在花下第3片复叶以下剪掉,以促发壮实新枝,及早现蕾开花。弱短枝先剪、高剪;健壮枝后剪、短剪,以促弱抑强,促其开花整齐。长枝条修剪长度不宜超过二分之一,避免腋芽萌发迟缓。此外,每茬留花不宜过多,盆栽月季以3-5朵为宜。留花过多,养分过于分散,花小且影响下茬花。

3.5松土除草。结合清除盆面杂草,可用细铁丝耙,轻轻在花盆四周破土表层,增强盆土的疏松通气性能,促进根系的正常生长。

4.常见病虫害防治

4.1月季白粉病防治方法:引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戊唑醇1000-1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500-800倍液喷雾防治。

4.2月季黑斑病防治方法:及时摘除病叶,冬季修剪重剪,以减少病原,药剂防治50%多菌灵500-8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一般7-10天喷雾一次,最好几种药剂交替使用。

4.3蚜虫防治方法: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1.2%烟参碱乳油2000-3000倍液或40%氯化乐果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4.4红蜘蛛防治方法:可用克螨清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或1.8%中保杀螨1500-2000倍液防治。

通过以上的栽培管理方法可使月季生长旺盛,花色艳丽,花期长,以致达到最佳的观赏价值。

参考文献:

栽培管理范文3

关键词:泡桐;适生条件和生长发育特性;栽培管理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5-118-03

泡桐(Paulownia)是我国特产的速生用材树种,材质坚韧,结构均匀,不翘不裂,耐腐耐磨,易于干燥和加工,不易传热,不遭虫蛀,声学性能好,绝缘性强,是制做家具,农具,乐器,胶合板,建筑和航空模型等优良用材,为人民群众所喜爱。泡桐的叶,花,果,皮均可入药,叶和花营养丰富,是良好的饲料和肥料,种子含油,可制肥皂。泡桐在太湖县有多年栽培历史,且生长良好,是全县主要乡土树种之一。2012年安徽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实施后,太湖县林业部门明确指出,在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创建和植树造林过程中,要注重乡土树种的栽植,扩大乡土树种种植比例,一方面要保护乡土树种种质资源,另一方面要更好地开发利用乡土树种,增加栽种效益,充分挖掘发展乡土树种的潜力。笔者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泡桐栽培管理技术,现介绍如下:

1 太湖县基本情况

太湖县位于大别山南麓,地跨东经115°45′~116°30°,北纬30°09′~30°46′,地势由西北向东南成阶梯下降。境内西北部地形起伏剧烈,东南部稍平缓。地形以中山、低山、丘陵为主,境内成片母岩主要是花岗岩,片麻岩,土壤种类主要是棕壤、黄棕壤,土壤呈微酸性反应。属中亚热带北缘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日照时数1 936.7h,年无霜期249d,年平均降雨量1 368.4mm。全县总面积203 067hm2,林业用地面积110 892.2hm2。泡桐在我县以片状分布为主,全县15个乡镇多是零星分布。全县的地形和自然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泡桐的发展。

2 泡桐适生条件和生长发育特性

泡桐喜温暖气候,耐干旱的性能较强,在年平均气温12~22℃,年降水量400~1 200mm,大气相对湿度60%以上,背风向阳处,生长良好,最低气温在-25℃时,易受冻害,气温在38℃以上,生长受阻。垂直分布一般在500m以下,最高可分布到海拔2 400m。

泡桐为强阳性树种,从苗期就表现突出,若有上方庇荫,会严重生长不良,甚至死亡。故泡桐林冠下不能天然更新。若有侧方庇荫,会明显偏冠,故多散生和间作,营造片林不宜太密。泡桐具有明显的喜肥性。在土壤疏松,加强水肥管理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其速生特性。泡桐喜土壤疏松.湿润,怕积水和地下水位过高。地下水位3m以下,生长正常,1~1.5m,生长势差。泡桐林地积水,往往造成严重根腐,雨季有3~5d积水的地方,泡桐栽植不易成活。

泡桐对土壤酸碱度很敏感,土壤pH6~8的范围内,生长正常,pH6~7.5生长最好,pH8以上,生长不良。

泡桐具有非常速生的特性。1~2a生的埋根苗,1a可生长3~6m,最高可达8m,以后每年可生长1m左右;粗生长1a可长3~5cm,生长好的可达6~8cm,一般7~8a年成材;立地条件及管理好,5~6a可成材;差的10a则可砍伐利用。泡桐根系发达,在地下水位不高的沙质土壤上有二层根,常以数条强大侧根爪状向下伸展,越向下根幅越大,深达100cm以下。据调查:泡桐的吸收根系,86%分布在40cm以下的土层,这种特性有利于农桐间作,而不致与农作物根系发生矛盾。

3 栽培管理技术

3.1 育苗 泡桐主要的育苗方法,有播种育苗和埋根育苗。

3.1.1 播种育苗 (1)采种。选干形通直,生长旺盛,无病虫害,10~20a生的采种母树。9~10月蒴果由绿色变成黄褐色,尚未开裂,及时采集。蒴果采回后,晾5~7d,果皮开裂,种子脱出,除去杂质,装袋干藏,出种率5%~6%。(2)播种前,种子先进行催芽处理。可用浸种催芽或日光催芽,温度保持25~30℃,并保持种子湿润,待少数种子萌动时播种。播种常在3月,若提前播种,需用薄膜覆盖。播种量0.5~1kg/667m2,拌细沙或草木灰播下,播种前要灌足底水,水落后,趁墒条播或撒播。条播的条距30~40cm,播幅5~10cm。播后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再用稻草或稻壳覆盖。苗期管理要细致,4月中下旬以前,长出1对真叶,苗高不到1cm,苗根浮浅,要注意保苗。应保持床面湿润、疏松、预防低温。5~6月长出4~5对真叶时,可在床面均匀覆细土2-3次,促进根系生长。同时进行间苗、补苗,注意病虫害防治。6月下旬定苗后进行1次追肥,7~9月进入速生期,每10~15d供水肥1次,9月下旬后,苗木封顶,逐渐木质化、停止管理。、

3.1.2 埋根育苗 (1)应选择地势平缓,灌溉方便,背风向阳,土壤肥沃疏松,地下水位较低的地方作苗圃。整地施基肥后作成垄式苗床,垄间距离1m,垄高20~30cm;在休眠期采根,种根最好用1~2a生苗木出圃后留下的根或修剪下的根,也可选择幼林健壮母树上粗1.5~4cm的根,剪成长17~20cm的根穗,上平下斜,晾晒3-4d,以防霉烂,然后繁殖。也可秋冬季挖根,稍加晾晒,用层积法贮藏越冬,翌年2~3月再取出繁殖。(2)埋根方法有直埋,斜埋和平埋3种。以直埋为好.按一定的株行距(0.8m×1.0m或1.0m×1.0m),将种根大头向上,直立穴内,上端与地面平,填土踏实,顶部封一个碗大(15cm左右)土包,以防冻保墒.根粗0.5~1.0cm的细根和少数分别不清上、下头的根条,不必截成小段,也可浅沟横埋。春季埋根后20d左右,即开始发芽出土,发芽前扒去土丘,提高地温,晒土催芽。苗高10cm左右时,抹去多余萌蘖条,每根株留1壮条。以后及时摘除腋芽,结合间苗进行移栽,株行距不小于1.5m×1.5m。干形不良的植株,移栽后,可进行截干。埋根后到出苗前,除特别干旱,不需灌水。(3)5月上旬到6月下旬,为缓慢生长期,苗木地上部生长缓慢,其生长量仅占总生长量的10%~15%。但根系生长较快,应根据天气情况,适时灌水,除草松土,并在苗木基部培土,促使生根,为进入速生期创造条件。6月底到8月下旬,为苗木旺盛生长期,高生长占总生长量的70%~80%。此时是培育壮苗的关键时期,应每隔15~20d追肥1次,结合施肥进行灌水,以充分发挥泡桐的速生特性。8月下旬以后,不再浇水施肥,以免引起苗木后期徒长。

3.2 造林

3.2.1 造林地选择 根据泡桐的适生条件,造林地最好选择土层深厚,湿润,肥沃,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无风害的壤土或沙壤土的”四旁”或缓坡。

3.2.2 整地 四旁植树,一般是随整地随造林,多采用穴状整地,深、宽、长的规格是100cm×100cm×100cm。农桐间作的农耕地上,经过全面整地和施肥,造林时,可按照穴状整地规格,挖穴造林。

3.2.3 造林密度 泡桐造林密度,通过多年试验:以林为主的株行距5m×10m,每667m2为14株;农林并重,株行距5m×20m或5m×30m,每667m2为7~4株。泡桐的行向以南北行为主。

在路旁、渠旁成行栽植时,单行株距以3~5m为好,双行的株行距,可采用3m×3m或3m×5m的三角形排列。

在村旁、宅旁,可因地制宜进行带状或块状栽植,一般株行距为3m×3m或3m×4m,5~6a后,进行间伐,可提供农用材。

3.2.4 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季节,从秋季落叶后到翌春发芽前均可进行,一般以2月下旬到3月中旬为宜。栽植所用的苗木,为1a生苗或2a根1a干的平茬苗,一般苗高1~2.5m,地径1.2~2.5cm。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培育通直高大的树干,可采用截干造林的办法,据试验,截干后,比不截干的,树高生长量大1.0~1.5倍。泡桐不宜栽太深,以埋至离根颈深10~15cm为好。把树苗垂直放入穴中,填表土埋根,使根系和土壤密接。在风沙干旱地方,栽后封成小土丘,以利保墒。在适宜地地方,每两株之间,可混栽1~2墩紫穗槐,以增进土壤肥力。

在农耕地上,栽植泡桐,实行农桐间作,具有防风,防沙,防干热风,防晚霜等自然灾害和调节农田小气候的作用,可以促进农业高产稳产。同时,各种农业技术措施,对泡桐的生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故泡桐间作,能互相促进,达到桐粮双丰收。

3.3 抚育 幼树每年进行松土、除草2~3次,在早春修去树干1/2~1/3以下的侧枝。泡桐在幼年时期,易受冻害或日灼为害。冻害多发生在早春雨雪后,日灼多发生在高温干旱时期。于初冬和早春,在树干上涂刷白涂剂或捆上草把,都是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

为加速泡桐生长,培育通直高大地树干,还应做好以下抚育管理工作:

3.3.1 修枝 泡桐定植后2~4a开始修枝。修枝要首先除去影响接干枝生长的枝条。并将过多过密的直立枝除去,要勤修少修,去大留小,对“二层楼”枝条,应在2a内将原下部树干上枝条全部除去。

3.3.2 摘蕾 泡桐在8~9月花芽分化后至翌年春3~4月开花时,花蕾消耗养分很多,一株10a生以内的泡桐,1a开花重量达数kg,如能在10月至翌年春2月间摘除花蕾,有利于泡桐干材生长。

3.3.3 平茬 定植后生长不好的幼树,可在早春2月平茬。封土成丘,待萌发10~15cm高时,留1壮芽,其余抹去。并配合松土施肥,可以重新长成健壮幼树。平茬的泡桐,树干通直,基部没有明显的弯曲,提高了泡桐的经济利用价值。

3.3.4 抹芽接干 泡桐栽植后,当年春季即从苗干上萌生很多侧芽,待侧芽生长到3~5cm时,在靠进苗木顶端,保留一个健壮的侧芽,作为培育主干的对象,下部留1~2对侧芽,使其形成侧枝,制造养分,抹去其余侧芽,同时剪去冻枯的顶梢,以利保留芽向上生长。第二年春,在前一年留芽的对面顶端,再选1个健壮的芽,作主干培养。经过两年抹芽,主干高度一般可达6m以上。

3.3.5 目伤接干 对主干低矮,尚无明显接干枝时,可用目伤法促进不定芽长出接干枝。方法是:(1)选芽目伤。春季发芽前15d左右,选与主芽最近的芽眼,距芽眼2~3cm大侧枝基部割一伤口,长为侧枝周长的1/2,深达木质部,宽1cm,将皮揭去。(2)前堵后截。砍去目伤枝上过多枝条,只留目伤芽前第一对分枝,同时疏去树冠内的直立枝及下部部分轮生枝;(3)培养主干。以后分年于冬春自下而上疏去轮生枝,将侧枝逐步剪去。至新主干向上生长至一定高度后摘心,蓄留树冠培养粗度,至合格时采伐。

3.4 病虫害防治

3.4.1 泡桐病害 主要有泡桐丛枝病,是泡桐的严重病害,对苗木和幼树的生长影响很大,病株轻者生长缓慢,重者甚至死亡。

防治方法:(1)培育无病苗木。选无病母树的根作为繁殖材料或用种子育苗。(2)树枝初发病时应及早剪除。(3)选用抗病树种。据调查,白花泡桐较抗病。(4)试用药剂防治。带病根插穗用50℃左右的温水浸10min。病株用石硫合剂残渣埋在病株根部土中,并用0.3度石硫合剂喷洒病株,能抑制病害发展。(5)在生长季节不要损伤树根、树皮和枝条。

3.4.2 泡桐虫害 泡桐叶甲是泡桐的重要害虫之一,成、幼虫危害泡桐叶片。

栽培管理范文4

文冠果喜阳,耐半阴,对土壤适应性很强,耐瘠薄、耐盐碱,抗寒能力强,-40℃可安全越冬;抗旱能力极强,在年降雨量仅150mm的地区也有散生树木,但文冠果不耐涝、怕风,在排水不好的低洼地区、重盐碱地和未固定沙地不宜栽植。

文冠果在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地上生长较快,2~3年生可开花结实,5年生的园内挂果率达94%,盛果期单株可产种子20kg左右,文冠果的栽培管理很简单,病虫害少。一般早春开花前结合施肥进行春灌和保墒,花谢后适当灌水可以减少落果,封冻前进行冬灌,在雨季要进行排水,防止烂根。对过密枝加以适当修剪,使树冠通风透光,提高结果量。

1 盆栽管理

盆栽宜选择2年生幼苗,上盆后浇透水并追肥,文冠果当年生枝条很软弱,造型圈枝较容易。当侧枝长40cm左右时,进行疏剪留4~5个侧枝进行圈枝;以后选留3个侧枝作为骨干进行固定,每年春季重剪1次,留下2个枝为长枝,1个枝短截作为预备枝,以后逐年轮换更新修剪,秋后回缩枝条,矮化造型,促进开花结果。

2 园地选择

应选择土壤深厚,湿润肥沃,通气良好,无积水,排水灌溉条件良好,pH值7.5~8.0的微碱性土壤,按经济林标准,进行集约经营管理。

3 栽植

栽植时株行距为2~3m,挖穴规格一般为60~80cm2见方,挖穴时表土、心土要分开,同时每穴施入土杂肥70kg左右、碳铵、过磷酸钙0.5~1.0kg,栽植分春栽和秋栽,春栽在土壤解冻后萌芽前,秋栽在苗木落叶后上冻前,栽植深度适当浅栽1~2cm,能提高成活率和新梢生长量,根颈部分是一个敏感区,若埋于地表2cm以下,极易造成根茎腐烂。

4 管理

栽培管理范文5

品种介绍

杂交海石竹“饰品”(Armeria hybrida“Ornament”)株高30 cm,花色由各种鲜艳颜色混合,叶片常绿。

海石竹“罗裙” (Armeria maritime“Laucheana”)株高20 cm,鲜艳的粉红色花朵,花簇花期长。

海石竹“启明星” (Armeria maritime‘Morning Star’)株高约15 cm,株型紧凑,叶片深绿色,花色艳丽、深玫红色,多花,花期长,无需春化处理,第一年可开花。

可植于岩石庭院,作容器栽培,亦可作花境

生长习性

多年丛生状草本植物,性喜阳光充足及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栽培土质以富含有机质的腐叶土为佳。排水、光照需良好。性喜温暖、忌高温高湿,生长适温为15~25 ℃。

形态特征

海石竹植株低矮,丛生状,株高20~30 cm。叶基生,叶线状长剑形,花为粉红色至玫瑰红色,全缘、深绿色;春季开花,头状花序顶生。花茎细长,小花聚生于花茎顶端。呈半圆球形,紫红色,花茎约3 cm。

繁殖方法

播种繁殖

若要5月份开始开花,则在1月份播种;若要越冬之后的春季开花则在7~8月播种(露天栽培),或8、9月播种(玻璃、薄膜温室里)。用蛭石轻轻覆盖花种并保持均衡的湿度,20~21 ℃下需7~10 天出芽。子叶完全展开后(生长期Ⅱ)将温度降至17~20 ℃,并降低土壤湿度。播种后6~8 周将1 株苗移植到8~15 cm的花盆内,或将2~3 株苗一起移植到10~12 cm的花盆内,上盆基质用松散而颗粒粗大的壤土,pH值保持在5.8~7.0。温度为13~17 ℃,3~5 ℃下无霜越冬,或在露天应用织物覆盖也可以越冬。温度为15~18 ℃时需10~11 周才能春季开花,7~12 ℃低温将减缓生长而导致延长生长周期。当温度低于7 ℃时则会停止生长。

分株繁殖

秋至冬季为适期。分株时把丛生苗挖出,用利刀按每株1~2 头芽分开,植于盆中,加强养护,注意冬季保温即可。

栽培管理

栽培基质 以富含有机质的腐叶土为佳。

温度和光照 生长适温为15~25 ℃,生长期要求光照充足,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夏季以散射光为宜,避免烈日暴晒。温度高时要遮荫、降温。

肥水管理 海石竹需肥量不多,所以栽培时约2~3 周施一次肥即可。浇水要适量,气温高、水温低或者久旱后在温度高时浇大量水,会对海石竹的根系造成损害。

病虫害防治

常有锈病和红蜘蛛危害。

锈病 为害叶片和花茎、发病初期在叶、茎上产生疱状斑点,即病菌的夏孢子堆。发病中期表皮破裂后散出黄褐色粉末,即病菌的夏孢子。有时整个叶片变成黄色,寄主生长后期,产生黑色长椭圆形或短线状的冬孢堆。冬孢子堆生在表皮下,不突破表皮。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均多生于叶背。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盆栽宜选用疏松、排水良好的培养土,大面积栽种时,要选择地势高燥、排水畅通的地方。注意通风透光,勤除杂草,合理施用氮磷钾肥,避免施氮肥过多等。清除病原,深秋或早春彻底清楚并烧毁病株残体。化学治疗,生长期喷63%代森锌600倍液防治。发病后,喷具有内吸杀菌作用的23%粉锈宁1500~2500倍液或96%敌绣钠250倍液或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红蜘蛛 红蜘蛛以卵越冬,越冬卵一般在3月初开始孵化,4月初全部孵化完毕。 红蜘蛛的防治方法:虫害发生严重时,用1.8%阿维菌素乳油7000~90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或使用15%哒螨灵乳油2500~3000倍液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也可用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1500倍液,20%螨死净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8%齐螨素乳油6000~8000倍进行防治。如果在农药中加入新高脂膜增效,就会收到非常理想的效果。

栽培管理范文6

关键词:木薯;栽培;管理

广西南宁市武鸣县木薯产业发展迅猛,全县木薯种植面积约283333hm2,鲜薯产量为77.5万t,成为继粮食、甘蔗之后的第3大农作物。全县现有木薯加工企业35家,每年总产量分别占广西木薯淀粉生产能力的50%、变性淀粉生产能力的28%、木薯酒精生产能力的25%。

1 选地和整地

木薯栽培对于土壤条件要求很低,适应性强,只要是不积水、石砾不太过多、土壤不太贫瘠、不常受台风袭击的地方都可以栽培木薯,最好是选择在有林段保护或者避风的地段栽培。

同时,应该根据不同的地形来进行整地,在垦地的时候务必要保障不能造成水土流失,不能在坡度在20°以上的山坡栽培木薯,如果是15~20°之间坡度,应该最好等高垦耕或者开成梯田种植。

2 选砍种茎

应该选择无病虫、切口有乳汁、不损伤、充分老熟、新鲜、芽点完好、茎粗节密的主茎中下段作为种茎,在选好种茎之后,应该将其砍成茎段,长度控制在10~15cm左右,注意砍种茎的时候要注意保持芽点完好、无破裂、切口平滑,只有这样,木薯才能苗粗快长,发芽快,产量高。而那些已抽芽、皮芽受损、髓部中空、没有充分成熟、叶节稀疏、茎干纤细的种茎,栽培之后往往会出现产量低、结薯少、幼苗细弱、出苗慢、发芽率低等问题,所以我们一般都选择充分老熟、新鲜、芽点完好、茎粗节密的主茎中下段作为种苗。

3 种植方法

目前木薯的种植方式分为3种,分别是直插、斜插和平放。直插方式,结薯的抗风性、抗旱性都较好,入土较深,出苗整齐且时间早,但是薯块的大小往往会出现不均匀的情况,收获困难,种植也费工,因此,很少在大面积木薯生产中应用。斜插方式,收获方便,薯块朝一方伸展,出苗快,保证全苗,出苗率高,但是这种方式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其抗风性较差。平放方式,浅生易收获,可四周结薯,但是薯块全埋于土中,出土发芽困难,通透性差,抗风性较差,易引起缺株。要及时间苗,间苗的原则是间弱留强,间密留疏,间中间留两头。

4 施肥

木薯在生长的过程中,对于氮、钾、镁、钙、磷的吸收较多,氮、磷、钾的比例为5:1:8,每生长1t的木薯,那么它们将从土壤里吸收300g镁,600g钙,500g磷,4.1kg钾,2.3kg氮。我们以平均667m2产1.5t块根来看,大概需要从土壤里吸收6.2kg钾,750g磷,3.5kg氮,如果木薯的茎叶不回田,那么每667m2消耗的钾将达到8.1kg,磷将达到1.6kg,氮将达到7.4kg。所以,为了不明显降低地力,同时又保障土壤的肥沃程度,每年应该每667m2至少应增施18kg氯化钾,5kg过磷酸钙,17kg硫酸铵。

另外,木薯在种植之后往往会由于湿度过大、雨水过多、低温干旱、种苗贮藏过久、插条过短等原因而出现缺株的现象,为了保证全苗,那么应该在植后20天开始,30天内完成补苗工作。种植户严格按照木薯高效栽培技术要求,加强木薯中后期田间管护,确保木薯丰产增收。

5 病虫害防治

木薯在栽培过程中很少出现病虫害,即便出现,也不严重,也不会影响到木薯的产量,偶尔发生的有细菌角斑病、细菌性枯萎病,可以采用50%氯溴异氰尿酸喷雾来进行防治。危害木薯幼芽、种茎、叶片的害虫主要是螨虫、蝼蛄、地老虎、金针虫、大蟋蟀等,可以采用甲磷铝、杀螨剂、甲铵磷、杀虫双等药物诱杀。另外,木薯前期生长慢,株间空旷,杂草生长迅速,要及时防治杂草,可用“红而远”除草剂250ml/667m2兑水60kg喷雾。

6 大力发展木薯加工业

木薯加工业是提高木薯经济产值的重要方式,以武鸣县为例,为了加快木薯加工企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武鸣县大力调整木薯加工企业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加快高新技术应用步伐,积极引导帮扶有实力、有市场竞争力的淀粉企业实施技改项目。尤其是去年以来木薯、淀粉价格稳升,农民种木薯增收较大,调动了群众种木薯的积极性,2012年全县木薯种植面积达到了28364hm2,良种化程度达96%,增产丰收已成定局,使得淀粉厂老板主动地抓住机遇,想方设法引资金、引人才、引技术,加大投资实施技改,上新生产线。

7 木薯的收获加工。

(1)收获:收获期多在当年11月至翌年2月。小规模生产用人工收获。起畦栽培的可用畜力犁松土收获。也可先砍去茎秆,然后在拖拉机上装上带有翻土板的犁头翻土,再用人工收拣。(2)加工:木薯块根不耐贮存,收获后及时交售或切片干燥制作干片。

参考文献

1 陶光灿,谢光辉,H kan rberg,熊韶峻.广西木薯茎秆资源的能源利用[J].中国工程科学,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