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艺术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视觉艺术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视觉艺术教学

视觉艺术教学范文1

关键词:动画教学 多媒体课件 视觉艺术原则

检 索:.cn

动画艺术是视觉艺术与新媒体技术完美融合的产物,作为年轻的艺术形式,动画艺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展示出了它惊人的魅力。虽然我国曾经出现过辉煌的“中国动画学派”,并积蓄了极为巨大的市场潜力,但是动画人才的大量缺失一直严重制约着我国动画事业的崛起,因此对于动画教育及教学的关注也成为了一个焦点。

一、视觉艺术与多媒体技术的完美结合

动画作为一门综合的视觉艺术,涉及绘画、造型、影视、文学、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动画的教学同样要求充分体现动画的视觉艺术特征,而在多媒体技术支持下的动画教学,则是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具体体现。多媒体技术与动画教学的联姻,是多媒体技术在艺术教育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动画教学不断深入、教育手段不断创新的必然结果。

教学课件是用于动画学习和训练的重要工具,也是动画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多媒体课件是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支撑,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工具开发出的教学课件,它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集成在一起,具有丰富的视觉表现力,多媒体课件在不同的运行环境下分为单机版课件和网络版课件。使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教学课件正好契合了动画教学要求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性等特点,符合动画教学对视觉层面的要求,其中网络版课件所提供的网络教学环境更加体现了动画教学要求知识更新速度快,共享性、交互性强的特征。多媒体技术在动画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不但丰富了课件的视觉要素和表现语言,同时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为动画教学注入了新活力。

多媒体动画教学课件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首先,多元的教学信息提高了课堂效率。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中,知识的传播主要来源于教师的口头传授与课堂板书,这种信息传播方式不仅较慢,而且缺乏形象感,使课堂信息传播量受到很大的限制,也不符合动画教学的特点与要求。多媒体课件应用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元素材,在同样的时间内向学习者传达更加丰富的信息,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与更高的课堂效率。

其次,丰富的视觉表现力增进知识的获取和存储。多媒体课件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等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的限制,具有更加丰富的视觉表现力[1]。课件通过合理利用多种媒体资源,对抽象的理论及概念进行形象和生动的表现,简化现实世界中复杂的概念及原理(如动画视觉原理),模拟并再现传统课堂教学中无法表现的现象及过程(如视觉残留现象),便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重点、难点的解析与突破,利于学习者认识理论、掌握规律。清晰的视觉形象同时也能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巩固对知识的存储。

再次,内容的交互性激发学习者的主动认知。多媒体课件打破了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为学习者提供了充分的交互机会,丰富的人机对话形式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积极投入和主动思考。多媒体课件不仅是教师课上的教学工具,同时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极佳帮手。

最后,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扩大教学规模。多媒体课件能够提供大量的相关外部资源链接和参考资料,它以超媒体方式对各类资源进行组织和管理,将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相关媒体信息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大大扩充了有限的教学资源。网络课程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动画教学的规模,既使学习者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又为我国动画教育的深入及动画教学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

二、多媒体为动画教学课件提供更加丰富的视觉要素

“视觉要素”在学术文献中解释为形状、线条、明暗、色彩、质感和立体感等,是人们眼睛所能看到的视觉形象,它们是传达视觉信息的基本单位,形状、线条、质感和立体感的配合使用,能起到互相加强的作用。多媒体技术支持下的动画教学课件,拥有更加丰富的视觉要素内容。

(一)文字信息要素

文字是页面内容的重要载体,是教学课件中的老牌视觉要素,也是学习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虽然读图时代的来临,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扩大,对文本信息的依赖性也逐渐减少,但是课件中的课程名称、目录、章节、段落标题、概念陈述等还是必须由书面文本进行表述的。通常在课件中文字要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供学习者阅读,向学习者传递教学信息的;另一类是用于修饰页面、美化课件的,这一类文字多以图片或背景的形式出现。在多媒体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课件中,文字要素还有一种新用途――链接。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是其一大亮点,其中目录导航、章节切换、页面跳转等功能多是通过超链接文本实现的。对于网络课程,超链接文本更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二)图形信息要素

“图”是页面中必不可少的视觉要素,它的视觉冲击力比文字强85%,所以有“一图胜千字”的说法。课件页面中的“图”包含图形、图像、图标、图表等诸多内容。图在视觉传达上能辅助文字、帮助理解,更加具体、真实地的反映文字传递给我们的信息[2]。图标按钮是一种特殊的图形信息要素,它能够像超链接文本一样,通过点击迅速实现导航和跳转功能;并且作为页面中的视觉元素,图标按钮有着多种风格和主题,合理的设计、运用图形按钮,更有着美化课件页面、协调主题风格的作用。动画是一门视觉艺术,动画教学课件中如果没有图形信息要素,我们将无法透彻阐述教学内容,更无法尽显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与魅力。

视觉艺术教学范文2

〔关键词〕视觉;文化;摄影

一、摄影的发展

摄影的发明源于人们对“永久保存影像”的向往和坚持。早期透过针孔成像,人们能将眼前所见景象在暗箱中再现,但影像无法永久保存。之后,配合光学技术及化学材料的改良、尝试,终于在1839年确立达盖尔摄影术,该年被视为摄影术发明年。从此,摄影开启视觉文明的新页,不管是在生活或是艺术领域,都较为深远,直到现在,摄影已成为当代普遍且重要的艺术创作形式之一。

二、摄影特性

摄影兼具科学与艺术性质,其与绘画材质不同,可归为工具机械性、复制性、写真记录性这三种。(1)工具机械性摄影一词的英文翻译———Photography,是希腊文Pho(光)Grapho(描绘)的结合字,也就是利用光来描绘的意思。任何景物被看见都是因为光的反射,聪明的人类想到利用针孔或透镜来聚焦对象反射光,并利用感光材料将反映的影像留存下来。当人们发现化学材料———溴化银与暗箱中的投影产生化学反应,顺利地将影像保留下来,这样光学和化学的结合,促成了摄影的发明。罗兰巴特表示:就技术而言,摄影正位于两种完全不同程序的交汇口:一是化学程序,指光在特定物质上的作用;二是物理程序,指影像透过光学装置形成。摄影比起其他视觉艺术媒介,与科学有更紧密的关联。摄影不同于绘画的手工性质,没有一笔一划展现个人情感、思想的笔触传达画者的情感与个性,是独特、有机的线条,但摄影作品若非经过后期处理,其成像是单纯相机质地,是一个机械技术图形,因此,许多摄影师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除机械复制的性质,如在底片上进行刮、画,在照片上涂抹颜色,试图减低摄影机械性的冰冷感觉。然而摄影独特的机械性质也是有其独特的特色,像是瞬间捕捉、全域清晰等,是手工描绘作品所没有的特质。当摄影从光学走入数字化,不只是相机的影像载体从底片转化为感光元件等结构上的不同,其作品形式也由纸质相片,变成数位影像及动态的影像等丰富的样貌,而且随着工具和技术改良,其工具性格越来越显著,在操作上,数位相机更加人性化并且容易上手,能够立即浏览,自由选择套用不同的场景模式,甚至有自动搜索脸部对焦、美化肤色的美颜相机,摄影越来越简单、容易,但也更工具化。(2)复制性“摄影师艺术形式中,最适合机械复制的一种,因为连复制照片的印刷术都是摄影的应用。”(陈雪圣,1988)。摄影便于复制的特性,在过去可以透过照片和印刷术流通广大,其复制的方式很多,透过光学放大成相片,也可以使用影印将影像列印出来,甚至可以透过印刷机器大量复制,以广告传单、报纸、书籍的形式渊源流传,而当今数位摄影更可以透过网络媒介达到瞬间复制、分享、传播的境界。若以一项传播工具而言,摄影的复制性打破了艺术作品的单一性,卻也走出了艺术碍于时间、空间、经济能力因素,只有少数人能亲眼观赏的局限性。摄影作为一种艺术的创作媒材和技术,其复制性是便于操作“挪用”和“拼贴”手法的,可轻易把不同时空的影像复合成一体,古典和现代可以同时存在,理性和浪漫也可以共存,摄影的复制特性,促成了一个崭新的、更自由的后现代艺术创作形式。(3)写真记录摄影完成主要在按下快门的一个瞬间,与其他描绘工具比较,少了材料感,几乎所见即所得,对于事物写实的记录成为摄影的原始本质,也是被摄物“曾经存在”的证明。在摄影尚未发明前,人们请画家来描绘肖像,但摄影发明后,相片渐渐取代肖像画,成为人们更信任的方式,1840年画家paulDelaroche(1797-1856)第一次看见达盖尔式照片时说:从现在起绘画已经死了!摄影卓越的记录性对绘画界造成强大冲击。相对于绘画和文字叙述,摄影的写真影像提供给人类珍贵的一手资料。工具性、复制性、写真记录性三者是摄影有别于传统绘画的特殊性质,但摄影也跟传统绘画一样,作为一种艺术表现的“创作”空间。从画意摄影、现代摄影、超现实摄影、后现代摄影灯不同流派一路走来,摄影也表现了摄影家的创意,在当代艺术创作中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三、视觉文化艺术教育

随着科技的发展,影像文化已渗透到日常生活,并影响我们的价值观。在视觉文化的氛围之下,后现代艺术教育不在强调技法的熟练或媒体材料的学习,转而重视生活周围事物与艺术教育的关联,以及对各式日常视觉影像的思考与解读,如何将视觉文化与艺术课程融合,是艺术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之一。视觉文化从字义上来看,应该包括视觉与文化二层面的含义,简明的说,应该是“文化”显现在“视觉”形式的层面,可以称为“视觉方面的文化”,其中概括各种视觉影像与意义,即视觉影像所客观存在有属性及其可能衍生的意义。当代的艺术教育主体是学生,教学内容是从环境发掘,课程因与生活环境相连结,兼用不同以往的视觉文化教学策略,开拓更符合学生需要的艺术教学课程,以激发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主体性与自觉,从表面粗浅的认识进入到深入体验生活状态,形成高次元的创造力与判断力。

结绳记事是文字尚未发明前记录历史的形式,后来文字取代结绳,开始以书写的方式记录下国家大事,皇宫和民间也以鱼雁往返的书信方式传递讯息,利用文字将事情的细节一一阐述说明。可以说,文字是早期人与人沟通的主要媒介,然而文字是需要经学习才能理解的,而观看却是张眼就能完成。小孩先学会辨识,才学会说话,文字的发展需要经过学习而来,但张眼既能识物,眼睛是灵魂的窗户,透过双眼接受讯息,虽然听觉、触觉也是我们经验外界的方式,但日益增加的视觉影像更对形塑我们的信念和价值观有决定性的影响。一张影像所能隐含或传递的讯息包括三个层面:(1)摄影现场的故事剧情、事物分类的标签。就是一般人观看影像时,在意识层面上,能够直接看见的内容。影像所携带讯息的内容,只有单纯的意向表面所代表的意义。(2)视觉元素及其结构对视觉感官单纯的刺激,是任何视觉艺术作品所共同具备的内容。(3)影像的符号性意义:是影像可以用最少的视觉刺激,提供最丰富、深刻的视觉讯息部分。第一层提到的是直接看见的内容,单纯表面的意义,而隐含意则是第三点影像的符号性意义,是隐藏在影像符号背后的深刻讯息,像是文化上的、社会上的、或是一般认知上的特殊涵义,必须依据影像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意识形态来解读。因此,解读影像必须对影像的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才不会忽略影像本身所隐含的意义,而且也要关注影像作品的形式美感,那也是影像作品值得欣赏的地方。视觉文化艺术教育是基于“眼见不一定为真”的基础上孕育而生的,所以教育者引领学生对影像进行深入探讨的时候,需要避免被影像的表层意义盲目牵引,在影像解读上,必须要对于影像创造者的意图与影像文本的意义做进一步的了解。影像的意义并非摄影者在按下快门的那一刻的感知,也跟被摄物在所属社会认知下发散的意义、观赏者自身背景等有关。正如邓正清提出:摄影影像的真实意义是由现实世界、摄影者和观赏者所综合而成。因此,培养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影像时,能反省自身、检视自身的意识形态,然后构建自身的主体性、产生自我认同,表现自主,乃视觉文化艺术教育融入摄影教学中的主要目的。而目前由于缺乏引导,学生常忽略视觉影像本身的意识形态,也无从理解为何需对寻常的视觉影像进行质疑,更加不知道如何解读影像背后的意义,可见视觉文化艺术教育对现在的学生而言,的确有实施的必要性,不仅只有学生会忽略影像对自身价值观的影响,对艺术教育工作者而言,如果对影像讯息没有批判思考、没有怀疑的态度来检视生活所见影像也不可能发展出适当的视觉文化课程。

作者:范玲 单位: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吴莉君(译)《.观看的方式》.JohnBerger著

[2]李文吉(译)《.记实摄影》.ArthurRothstein著

视觉艺术教学范文3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师角色;课堂教学

1.艺术设计专业对教师的要求

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专业,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这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艺术设计专业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而且还要具有创造性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不仅需要专业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重要的还要具有理论指导下的独立分析方案、表达方案以及对设计方案向现实的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复杂问题的综合分析解决能力。

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脱胎于“工艺美术”这种以美术为基础的设计,不大重视与技术,经济的联系,不大重视技术和经济对设计的影响,而这也是现代艺术设计作为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所具有的特征,这种状况使得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潜能受到约束。可以说,我国艺术设计存在的弊病的根源在于艺术设计教育。

由于我国的本科教育走的是通识教育的路线,具体到艺术设计专业,技法训练课程占主要部分,缺乏各门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目前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的以项目教学为主导的教学方法能够训练学生对所修课程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要求教师要具有完整的知识的结构体系,能够将相关专业的知识综合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2.专业教师社会角色的转变

目前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主要来源于高校的研究生,普遍缺乏社会的工作经验,有重视理论不重视实践的缺点,大多数教师“闭门造车”这和艺术设计社会性、经济性的本质是相违背的,而在国外往往聘请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的设计师作为高校教师,这种做法除了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外还可以引入一些实际的设计项目,让学生的设计方案真正接受实践的检验,而且可以引入领域内前沿的设计思想。

因此,目前社会背景下的高校艺术设计教师首先是个称职的设计师,传统的“一心读圣贤书”的思想已经不合时宜。应该选派专业教师充实到设计一线然后再回到课堂教学中,同时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

时代的发展趋势决定了未来的艺术设计领域里的教师将不再是单一功能的职业角色,而必将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社会角色复合体。它将集设计家、学者、教育家和活动家等角色于一身,属于复合型的社会开创力量。

3.专业教师课堂角色的转变及要求

在这个展现个人特色的时代,与我们教学过程中的单一化培养模式相违背,同时也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是设计的生命,没有创造性的民族注定不会成为设计强国、文化强国。

在目前信息爆炸的时代,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拓展了我们思维表达方式外,同时也退化了我们独立思考的习惯,我们的学生在获取信息方便的同时也养成了懒得动脑的坏习惯,学生普遍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就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视觉传达专业的图形创意不能仅仅局限于凭空去想象各种图像,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堂以外发现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图形符号,这样做除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可以避免学生通过互联网胡乱的拼凑、抄袭。使学生通过练习,真正了解图形语言的基本法则,学到方法和规律,并在今后的实践中具备举一反三的灵活应变能力。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激发他们从自然和生活中发现美。

如蒙特利尔银行总裁东尼・康伯(TonY Comber)所说:“让学生们在资讯的世界里乱闯,并不一定是他们学习的最佳方法。老师应该成为领航者,提供学习方法,作为学生学习时的重要指导和支持”。

具体到课堂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发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鼓励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相法,因为一个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可能有很多种,最终的方案要通过发挥我们的主动性并综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并筛选。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其他同学分享,不断完善和深入自己的想法。专业教师应该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对方案进行可行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评价和指导。和学生之间保持良好的平等互动的关系,使课堂教学活跃来。

其次,注重学生设计“过程意识”的培养。

课堂上引入实际的项目,并且整个设计过程应该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并将每一个过程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表达出来,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设计艺术的创造过程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创意性思维是其中的主导,每一个阶段都在有目的的达到初期预想的结果,而初期所预想的结果又是经过了我们的不同的思维方式来达到的灵感。教师可以说既是项目的甲方也是整个设计过程的监督者和建议者。

再次,注重所传授知识的系统性和关联性。

这首先要在课程的开设顺序和教学大纲的编写过程中体现出来,注重相关课程的横向联系,模糊各专业方向的界限,对所学知识让学生达到融会贯通。

设计是创造性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以人的大脑为起点的,线性或者非线性过程,有些专业受客观局限性较小,例如视觉传达专业。有些专业可能更倾向于非线性的过程,例如建筑设计。从设计草图到现实作品的转化过程中任何一个客观条件的限制都有可能改变你最初的设计意图。总之,要求专业教师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合理的知识结构。

最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意识。

在理论讲解的过程中,我们往往简单机械对某种风格流派的简单的认识,应该培养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设计历史和设计作品,允许学生的不同观点,鼓励学生论证自己的观点想法,中国有句古语:“不破不立”,首先要让学生敢于质疑,这才是创新的第一步。因为在设计领域并已经存在的设计就不一定是最好的、最合理的设计,设计方案转变为现实要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从这个角度上讲教师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多的充当了“设计艺术评论家”的角色。

4.做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者。

设计作为人类文化发展的见证,在世界文化趋同的大背景下,追求传统和现代的契合是一种创新的重要手法,也是中国艺术设计文脉得以继承和发展的方式之一。我国有着悠久的设计历史,虽然不能称得上现代意义上的设计,但是同样凝聚了我们先辈们的智慧和独特的哲学思想,是全盘西化还是一知半解的对传统符号的应用?是拆毁祖先遗留下的一切还是尊重历史回归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作为文化的传播者高校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总之,在我国艺术设计本科教育以通识教育为主导的模式下,应该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系统的知识网络外同时还应该具备良好的操作能力,不能顾此失彼。

参考文献:

1.《艺术设计十五讲》凌继尧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装饰》2001.5《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再设计》李微

视觉艺术教学范文4

艺术家身处其中,所担负的责任在所难免――作为视觉的提供者,使一切处在加速度中,其结果令人担忧。当前所看到的艺术作品正是处于这一时间与时间感的背离之中。安迪・沃霍尔的同母题重复是对时间感的一次冲刺和进攻,但我们今天看更多的同母题重复作品时,却感到时间的侵蚀与剥离。不禁要反问,我们为何慢不下来?以当前的生活方式和从前的生活方式对比,不难发现,阅读的缺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视觉过剩改变人的观看方式,思维方式随之而变,致使人们无法停下来去感受,一切成为“浏览”,这恰恰又是当前视觉艺术所面临的严重的尴尬。

长久以来,文学无疑是和艺术(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结合最为密切的“伴侣”,视觉作品的浏览化,与文学的缺席不无关系。思维和联想,隐喻与诗意的缺失,视觉作品如何不沦为图片和图示呢?

仅以当代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作一交叉比较,就不难发现文学和视觉艺术长久以来的密切关联。南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百年孤独》,描写了奥尔良诺家族中的一个奥尔良诺上校,他晚年独居于地下室,天天做同样的事情――打造小金鱼,在这个充满隐喻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经典作品中处处充溢着类似的意象――重复、困窘、老重、无意义等等。我们不难想像到台湾行为艺术家谢德庆的作品《打卡》,艺术家谢德庆在一年的时间内自行幽闭于一个空间里,每隔两小时打卡一次(如工薪族每天上班打卡一样)。不难发

现两者间的意象关联,无疑是当代生活情境浓缩化的反应。意大利小说家卡尔维诺的写作方式也许更贴近于视觉,在他的小说《宇宙奇趣》中,主人公名字的设置颇具形式对称意味,比如OWO,是对“镜相”的隐喻:在他的小说《寒冬夜行人》中有一个艺术家形象,一位忠实读者,他对待书不仅仅是阅读,而是通过一切方式去感知体会书,把书做成雕塑或者装置,这种“毁坏”式的“阅读”无疑最贴近于艺术家的感受方式――主动的介入和干扰,甚至是对,性状的篡改,而非被动的接受。

2008年8月上海多伦美术馆策划举办的“第三届全国青年美术展”中,有一位来自杭州的年轻艺术家,叫做张颖,他的参展作品是把自己打包,通过快递公司在开展那天把自己从杭州“运送”到上海的展览现场。艺术家本人表述,他是想通过这一作品体会“物”的感受,不难发现其中对现代人被物化的生存处境的隐喻。而这一隐喻,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已过世的中国小说家王小波在《黑铁时代》里塑造过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行程――在小说家描述的未来社会中,所有人都是被“管理”着的,完成这个“管理”的机构是无处不在的“公寓管理员”,人们在这个管理系统里更接近于商品,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人。所以,这样作为商品形态存在的人是毫无自由的,他们很少跨地域出行,假如需要,也必须通过“邮寄”。于是,小说主人公之一的网络工程师需要为远程客户提供上门服务时,就会被他的“管理员”通过邮局打包托运。有趣的是,笔者亲自问张颖有没有看过王小波的这篇小说时,他的回答却是“没有”。也就是说,视觉艺术家张颖的作品和小说家王小波的小说作品,在这里产生了一个完全默契的暗合。

视觉艺术教学范文5

小组合作,探究周长的计算:

1.猜一猜:

师:我们已经会描这些图形的周长了,那这些图形的周长,谁的最长呢?

生:五角星,长方形,正方形(学生众所纷纭)

2.说一说:

师:那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知道这些图形的周长多少呢?

生:用尺子量,用绳子围再用尺子量

3.要求:

师:下面就要请同学们按小组去完成以下要求:(1.选一选 :选择两个图形进行研究2.说一说 :用什么方法知道他们的周长,怎么计算3.将测量结果和计算结果记在相应的图形上4.理一理:推荐一名成员代表小组汇报发言)

二、案例分析

众所周知:寻求和应用各种策略去解决各种问题,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在这个环节中,我就是努力试图把“问题解决的策略”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因此,我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上是这样的:创设情景,让学生带着"如何比较图形周长的长短"问题,展开求周长策略的探究。结果:学生或利用手中的学具(尺,毛线绳)去寻找、发现,或凭直觉和经验加以推测,提出了诸如“围”,“算”等方法。对于这些方法,我没有简单地加以肯定或否定,而是十分重视小组讨论与交流,让学生从实践的角度对其可行性加以思考、比较和取舍。在策略的比较中,促进了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通过这一环节,我也很想体现本人的“跳出数学教数学”的思想,它带给学生的是:体会到解决问题要从方法、策略入手,通过比较得出最优化方法和策略。这种数学素养不正是我们所倡导的学生全面素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吗?

三、反思

通过这个案例的分析,使我充分认识到:数学教学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所谓方法策略就是在实施创新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创新方法。这是训练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介绍其结果。这样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唯一的目的,同时它也是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方法的手段。

创新思维重要的特征是批判性和发散性。批判性就是不盲目从众,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拒绝复制型思维。创造从怀疑开始,怀疑就是思考,就是批判。思维的发散性,就是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式。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的是抑制甚至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教学时间和空间“集装箱”式的程式化,使师生缺乏个性化的选择和自由;统一的学习方法抹煞了学生的思维个性;标准答案不允许学生尝试错误,更不允许批判思维、发散思维;过分依赖演绎的教学使学生跳不出教材和教师的手心等等。因此在创新教学中要适当调整教材结构和体系,加强创新思维方法和技巧的训练。

与常规的应用题课相比,用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课就是非常规课,是便于学生探究、反思、活动的课。常规的是基础,非常规的是有益的补充,丰富学习活动。这种策略的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过“度”的把握也很重要,如果为“策略”而策略,可能得不偿失,应该把策略的习得融入到问题的解决中。

视觉艺术教学范文6

一、拉近师生距离,鼓励质疑

有些教师坚持着“严师出高徒”的教学信念,平时总是一副严肃的面孔,不苟言笑,各项作业严格要求,犯了错误就严厉处罚,导致学生表面上对老师很尊敬,上课却战战兢兢,不敢回答问题、不敢犯错,下课不敢请教问题,基本不存在师生互动.教师要转换观念,改变刻板的面貌,尽量与学生打成一片,让他们将你当成班级的一份子,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这样,学生才会展示真实的想法,课上才能不怕犯错回答问题,积极参与思考和探究;下课经常跑办公室,请教不懂之处.如此,才是恰当、成功的师生互动.

二、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数学是一门以严密的逻辑思考和精确的计算为基本的学科,条条框框非常严格,而数学题型又非常多,有时候上课只是重复地讲题与纠错,难免显得枯燥乏味,这时教师施展魅力、调节课堂气氛是非常重要的.课堂不一定要每一分钟都走在正题上,不浪费一时一刻,教师有时简单地开个玩笑,则可以拉回一些正在梦游或神游的学生,让他们重新回到课堂.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有助于学生愉快地学习,而人心情好时往往做事效率更高.教师永远不要吝啬给学生笑脸和表扬,学生上课时主动提出问题都是需要勇气的,有些问题在教师看来很低级,也要用耐心解答并给予鼓励,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三、立足实践,体验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

所谓“实践出真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探索能力必须让学生多多参与到探索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让他们亲身感知从现实生活或数学模型中发现问题,并且学会和他人一起合作,在交流讨论中感受智慧的碰撞,合理运用已经具备的知识和理论,积极地进行自我探究.比如,从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中体验一下基本的数据处理能力;在探讨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时,培养一下多角度思考,对多种情况讨论分析的问题解决能力;学会在现实生活的事情中抽象出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培养发现问题中隐含条件的能力和必须的运算或估算能力;在学习探索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时,培养基本的测量、估算、作图及空间思维能力;在学习数据统计时,从搜集、查找数据中,体会抽样的必要性,丰富对概率和频率的认知.

四、创设情境与发散性题型相结合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但是把知识融入到各种不同的情境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例如,在讲“解方程”时,教师可以有效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坐公交车、超市买东西、学校比赛这些学生熟悉的背景做情境,学生很快能进入到情境中,积极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发散性、开放性的题目,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他们思考问题的思路.在讲课时,对于同一知识点,教师可以采取不同题型来考核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遇到此类题目可以不慌不乱,随机应变,完美应答.

五、在培养学生问题解决和探索意识时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