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员工离职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员工离职表范文1
问:
我公司最近收到一封某公司的公函,告知我单位一名员工与其存在劳动关系。该公函中严正指出该员工掌握公司的技术秘密,若擅自利用该人员掌握的技术秘密,将承担法律责任;另外,若明知此人未与原公司解除劳动关系而雇佣,将承担相关损失和连带赔偿责任。
我当时很诧异天外飞来的这封公函,因为入职时该人员提供的入职材料都是齐全的。于是翻出半年前入职时该人员提交的离职证明,和寄来的公函加以对比,两个公章明显不同。
后来与原单位人事部门了解到,由于当时该人员离职前签订培训协议,但未满服务期而离职,未给公司培训赔偿且并未办理离职手续,也并没有通过人事部门开据离职证明。原公司多次试图联系解决,该人员予以拒绝。后了解到此人已经在我公司工作,就提交我公司此书函,并希望尽快解决,若是再不解决将提交法院处理。
公司迅速开会讨论此事,因诚信问题,最后还是考虑不再雇佣此人。
也咨询了12333,若其离职证明是伪造或公章属偷用,可以按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欺诈为由,认定劳动合同无效。后来和当地的劳动局仲裁室联系,说是可以不用仲裁认定合同无效,公司可以和员工直接解决。公司自行解决的话,也要证明离职证明是伪造的或是公章是投机取巧取得的,才能以“欺诈”为由认定合同无效,让此人离开的心服口服。
问题是:
1. 那么如何证明呢?是由原公司书面证明还是该名员工书面证明?
2. 除了证明离职证明系伪造的书面材料还有必要准备其他书面材料吗?
3. 有没有其他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
崔律师解答:
个人意见,供参考。
解除与此人的劳动合同关系要准备好合法的理由,经合法的程序。
1、事实:此员工入职时提供的离职证明确属虚假。
建议继续取证:
(1)与原单位再次电话沟通,了解当时其离职的真实情况,并予以录音,如对方配合,可要求对方出具一个当时此员工离职时的书面情况说明;
(2)与此员工面谈,让其对于入职时的离职证明予以解释,并对原单位发来的函件予以解释,进行录音取证。
(3)如此员工不承认此入职证明系虚假,公司可委托鉴定机构,对其上公章进行真伪鉴定,拿到鉴定结论。
2、理由:
(1)以严重违纪为由解除劳动合同。此员工的行为属于提供虚假入职材料,你可以看看你们公司员工手册,是否有对此种行为的明确处理,是否在规章制度上有相应的约束,是否属于严重违纪可解除的情形。
(2)以员工欺诈,导致劳动合同无效为由,终结用工关系(注意,此处是“终结用工关系”,因为劳动合同无效,不能再讲“解除劳动合同”)。
员工离职表范文2
[关键词]公立医院;财务绩效评价;指标设置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18-0078-03
1 公立医院财务绩效评价指标设立的必要性
2009年新医改实施以来,国家对医院的投入越来越大,越来越关心。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收入的增加,政府投入的加大,不管是政府还是医院管理者都希望对医院业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医院财务绩效评价是医院业绩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设立医院财务绩效评价指标、权重、标准十分必要,它可以考核公立医院的财务绩效水平的改进程度。卫生管理部门公布医院财务绩效指标标准后,就可以算出各医院财务绩效水平的高低,便于找出医院运行中的薄弱环节,提高医院绩效整体水平。
2 公立医院资产及目标的特殊性
公立医院的资产属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属于各级政府管理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国有企业的资产属于经营性国有资产,根据国务院“三定”方案规定,非金融性的国有资产归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金融性资产分别归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等管理。公立医院与国有企业因为管理国有资产的属性不同,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也大不相同。公立医院承担了大量的政府职能,财务管理的目标不是利润最大化。
3 公立医院财务绩效各类指标权重分析
公立医院改革的目的是在保证医院公益性的前提下,提高服务效率,实现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最大化,而非追求利润最大化。公立医院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应该加大资产质量指标的权重,促进医院资产保值增值。新《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医院原则上不得借入非流动负债,确需借入的,应按规定报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审批,并原则上由政府负责偿还,此举大大降低了医院债务风险,公立医院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应该降低债务风险指标的权重,并且只需考核医院短期债务风险。实现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最大化,要求医院改善就诊流程,提高医院业务量。医院业务量的增长必然带动医院经营的增长,所以医院应加大经营增长指标的权重。医保资金支付方式改变,取消药品加成收费制度等都对医院成本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院运营水平的高低,医院应该将赢利指标改为成本管理指标。各类指标权重总计100,资产质量指标权重为32,经营增长指标权重为27,成本管理指标权重为23,债务风险指标权重为18。
4 公立医院财务绩效各类指标选取及权重
公立医院管理的资产属性、提供的医疗服务与企业均有明显不同,所以每类指标中的基本指标也不同。
4.1 资产质量指标
(1)总资产周转率指标权重为12。医院属于资产密集型单位,拥有大量的医疗设备、业务用房、流动资产,考核医院总资产的运营状况非常重要。新《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医院固定资产要提折旧,无形资产要做摊销,使医院的资产总额更加真实地反映了医院资产状况。医院医疗收入和其他收入使医院自身经营能力的反映。总资产周转率=(医疗收入+其他收入)/平均总资产。总资产周转次数越多,表明医院运营能力越强,资产质量越高。
(2)应收医疗款周转率指标权重为10。应收医疗款借方余额反映的是医院尚未回收应收医疗款金额,主要包括医疗保险机构欠费和病人欠费。随着全民医保体系的建立和病人自己负担水平的降低,医疗保险机构对医院的欠费会越来越多,挤占了大量的医院资金,所以应收账款周转率在医院财务绩效指标中转换为应收医疗款周转率。应收医疗款周转率=(医疗收入+其他收入)/平均应收医疗款余额。应收医疗款周转次数越多,表明医院应收医疗款流动次数越快,资金占用水平越低。
(3)存货周转率指标权重为10。医院为满足患者需要储存了大量的药品、卫生材料,占用医院大量资金。医院既要降低存货的资金占用,又要及时满足患者需要,对医院存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应充分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合理设置最佳库存量,降低医院存货金额,提高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医疗支出中的药品、卫生材料和其他材料支出/平均存货。存货周转次数越多表明医院存货流动速度越快,资金占用水平越低。
4.2 经营增长指标
医院经营增长表现为医疗收入增加,净资产增加,劳动效率提高,但是固定资产净值率不能下降,这表明医院经营步入了良性轨道。
(1)净资产增长率指标权重为9。净资产是医院总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是医院可以自行支配的资产,净资产的高低决定着医院发展潜力的大小,也是医院经营成果的重要标志。净资产增长率=(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期初净资产×100%。净资产增长率越高反映医院净资产增值情况越快,发展潜力越大。
(2)固定资产净值率指标权重为9。固定资产净值是医院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固定资产净值的高低同样决定着医院发展潜力的大小。考核固定资产净值率可以降低医院管理者只重眼前利益,不重长远利益现象。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100%。固定资产净值率越高反映医院固定资产更新程度越快,发展潜力越大。
(3)人均业务收入增长率指标权重为9。医院发展人员因素很重要,医院收入增加不能只靠设备增加和人员增长,只有人均业务收入增长率高于业务收入增长率才说明医院劳动效率得到实际改善。医保付费方式改变要求医院实行精细化管理,提高劳动效率,控制人员不必要的增长。人均业务收入增长率=(本期人均业务收入-上期人均业务收入)/上期人均业务收入×100%。人均业务收入越高,反映医院劳动效率越高。
4.3 成本管理指标
医院成本管理是指医院通过成本核算和分析,提出成本控制措施,降低医疗成本的活动。医院成本核算是指将其业务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核算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过程。医疗收入由门诊收入和住院收入组成,门诊人次和住院人次好统计,关键是归集和分配门诊支出、住院支出。
(1)百元收入药品、卫生材料消耗指标权重为8。百元收入药品、卫生材料消耗反映医院的药品、卫生材料消耗程度,以及医院药品、卫生材料的管理水平,它既关系到医院赢利水平,又关系到患者看病费用。百元收入药品、卫生材料消耗=药品、卫生材料消耗/(医疗收入+其他收入)×100%。降低患者看病费用就要降低百元收入药品、卫生材料消耗的比重。
(2)管理费用率指标权重为8。管理费用率反映医院的管理效率,管理费用归集一定要准确,医疗辅助科室、后勤服务保障部门支出一定要记入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率=管理费用/(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其他支出)×100%。管理费用率要和同期同行业进行比较,促进管理效率提高,成本节约。
(3)住院收入成本率指标权重为7。住院收入成本率反映医院每住院病人收入耗费的成本水平,住院收入成本率也要和历史同期进行比较,促使住院成本率下降。住院收入成本率=每住院人次支出/每住院人次收入×100%。加强医院成本控制、促进节约,降低患者住院费用。
4.4 债务风险状况
新《医院财务制度》对医院长期负债进行了严格限制,所以主要考虑医院短期债务风险指标。
(1)流动比率的指标权重为9。流动比率越高反映医院短期偿债能力越强,流动比率过高可导致医院闲置现金的持有量过多,必然造成企业机会成本的增加和获利能力的降低,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控制在2左右比较适宜。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医院存货流动性较强,可以适当降低流动比率为1.5为宜。
(2)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为9。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从现金流量角度来反映企业当期偿付短期负债的能力,该指标越大,表明医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越多,越能保障医院按期偿还到期债务。但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不是越大越好,该指标过大则表明医院流动资金利用不充分,赢利能力不强。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医院现金流动负债率应为1左右为宜。
5 公立医院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应用
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及权重确定后,就可以计算各医院财务绩效改进程度。各单项指标得分=该指标权重分×(指标本期实际值/指标上期实际值),指标总得分=各单项指标得分。
通过计算我院2011年财务绩效水平比2010年有所降低主要表现在净资产增长率下降,人均业务收入下降,这两个指标都是经营增长类指标,说明我院净资产增速下降,劳动生产率降低,医院应加强这两方面的管理。
卫生管理部门根据各医院年度财务及经营管理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年度、级别、专科等统一测算,制定国内各类医疗行业财务指标标准。各单项指标得分=该指标权重分×(指标实际值/指标标准值),指标总得分=各单项指标得分。有了统一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就可以对不同医院的财务绩效情况进行评价,更有利于发现各医院存在问题的具体财务指标,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员工离职表范文3
关键词:经济运行指标 公益性 监测
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温州市卫生局选取若干个经济运行指标,每月对下属市级医院的社会效益、发展潜力、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监测,并作为年终医院重点工作考核的一项内容,即掌握了下属医院的财务情况,又能促使市级医院间寻找差距,交流管理经验,实行一年多来,受到医院管理层的好评,本人就温州市卫生局对下属医院经济运行指标的监测,谈几点体会。
一、经济运行指标的选取
目前,我国对医院财务状况进行考核的指标体系零散、不成体系。作为政府部门来说,要求公立医院提供让老百姓满意的医疗服务的同时,还要要求公立医院保持良好的运营和服务效率;但要兼顾医院自身、医院员工、患者群众多方利益,选取哪些经济运行指标作为监测和考核的内容,体现医院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兼顾的指导思想至关重要,因此,经过多方论证,我们选取了八类十五项经济运行指标作为监测和考核的对象。
二、经济运行指标监测的实际运用
(一)结余和风险管理指标
1、业务收支结余率
业务收支结余率反映医院来源于财政项目收支和科教项目收支结余之外的收支结余水平,选取该项指标作为监测对象,是基于虽然医院有一定的财政补助收入,但其占医院总收入的比例很小,如2013年度温州市属五家医院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收入的5.52%,其中还有近一半为基建项目补助,因此医院的主要收入源仍靠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药品零差价以前),实行该项监测后,在关心业务收入增长的同时,医院领导层每月更加重视医院成本支出的控制,因此,在医疗市场步履日益艰难和在温省属医院的竞争下, 2013年市属五家医院业务收支结余率相比上年增长了近7成。
2、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反映了医院的资产中借债筹资的比率。2013年市属五家医院平均资产负债率38.34%,同比上年增加近8个百分点,通过分析得知,其中两家医院因财政拨款未到位,基本建设由卫投筹集的款项在应付款中入账,相应地增加了负债数额。在监测考核中我们也得知,目前温州市级医院材料和药品付款周期为上述两项库存物资入库后三个月,相应提高了医院现金流,流动资产利用效果较好,但也提高了医院的资产负债率,我们建议,虽然平均38.34%的资产负债率在合理的水平之内,但医院为保证医院持续发展也应合理控制负债规模。
(二)收支结构指标
1、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
在日常监测考核中,我们要求五家医院严格执行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如三级甲等医院药占比为45%以下,中西医结合医院和中医院(剔除草药收入)及精神类专科医院该占比不超过50%,实行该限额指标对控制“以药养医”,遏制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减轻病人负担有着重要的意义。
2、管理费用支出占比
在考核中,我们要求市属医院该项指标不高于上年同期水平,促使医院降低管理费用或减少管理人员,引导医院“减员增效”,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当然,在考核该项指标时,同时要求各医院严格执行财务制度,统一管理费用入账口径。
3、人员经费占比
在监测考核中,我们要求该项指标不高于上年同期水平。但从近两年的考核来看,该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上升。监测中,我们要求医院 通过提高医疗技术含量,打破科室奖金按照收减支结余提取模式,改为按照工作量计算奖金的模式,逐步实行工作量绩效制度,杜绝与检查收入、药品收入挂钩,从而使人员经费支出维持在合理的区间。
(三)医疗费用控制指标
医疗费用控制指标中主要监测考核门诊、住院均次费用。该部分指标既属于社会效益指标又属于经济效益指标,也是限额指标,控制好这两项指标的不合理增长,医院就应认真执行《医疗服务价格标准》和卫生材料加价规定的前提下,合理组织医疗收入,即要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又要确保合理诊治、合理用药,真正做到减轻病人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四)经济效益指标
经济效益指标中我们监测的是百元医疗收入卫生材料消耗。该指标反映的是医院每百元医疗收入中卫生材料成本的含量,以及医院对卫生材料的管理水平。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导致了卫生材料使用的数量、金额和品种的增长。温州市市级医院卫生材料费占业务支出的比例从2011年11.77%上升到2013年12.94%,而其中平均48.13%为不收费卫生材料,百元医疗收入卫生材料消耗越高,表明对医院获利能力影响越大,也加重了患者负担。
(五)资产管理效益指标
由于按固定资产的净值计算该指标,2012年实行的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对该项指标监测更加具有可行性,我们对该项指标的考核要求是百元固定资产业务收入不低于上年度水平,通过该指标的分析,可以改进发现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六)发展能力指标和人均消费指标
在发展能力指标中我们选取的是净资产增长率和业务收入增长率,而人均消费指标中选取的是人均个人薪酬增长率,基于对医院绩效管理以及有益于医院原始积累的考虑,在监测中我们要求净资产增长率和业务收入增长率应大于人均个人薪酬增长率,医院的结余允许存在,但结余应用于自身发展,而不是用于分配。
(七)工作效率指标
1、人均业务收入
从实际监测的效果来看,相对医院业务收入的增长,笔者认为人均业务收入的监测更具有现实意义,因为医院人均业务收入的比较更能体现职工劳动效率的程度,以及可以挖掘的职工潜力。
2、病床使用率
该指标反映病床的一般负荷情况和病床的利用效率,从一定层面反映出医院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3、平均住院日
该指标是对诊断和治疗是否及时、正确和有效的综合反映,也是医疗资源是否有效利用的体现,加快病床周转次数,提高病床使用效率,才能缩短平均住院日,这也是减轻患者负担减省医疗资源浪费的有效途径。目前,温州市级医院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均已达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标准。
三、合理运用经济运行指标监测
在评价与监测医院经济运行指标时,要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温州市属医院的经济运行指标监测基本已达到上述要求,但实际监测工作还要与时俱进,紧跟公立医院改革指导思想,要在工作中不断完善。第一要坚持经济运行指标监测公立医院公益性原则;第二要保证经济运行指标核算的准确性;第三经济运行指标数据的来源要真实,有些医院为应付考核修饰监测指标,在医院his系统中对门诊人次、出院人数、职工人数和出院病人平均占用床日等非财务衍生的指标做了粉饰,这就需要监测者利用职业技能和判断,挖掘数据的真实性;第四经济运行指标的选取、核定要有时效性,在医改过程中,新医改举措连连,如何适应医改要求,这就要求在经济指标的选取上要做到与时俱进,符合医改和医院发展的要求。在一些省市已实行公立医院药品零差价制度,而切断了药品收入这一重要收入来源,医院必须要调整收入结构,如要切实开展医疗新技术新手段,提高收入含金量,这就要求医院在收入结构上改变思路,2014年温州市市级医院就增加了检查收入和手术收入占比这两项监测指标;温州市卫生局今年开展重点学科年活动,我们就加入了科研经费增长率指标,用以考核医院是否重视科研的经济投入。第五,不能忽视医院经营特点,同行业同级别比较是财务分析、经济运行指标监测使用比率较高的一种分析方法,但具体到每家医院,由于整理医疗技术水平、开展的诊疗项目、医院经营发展战略和理财原则的不同,使得经济运行指标间存在差别,为此,在分析经济运行指标时,不能忽视医院自身的医疗特色和经营能力,否则,用行业标准来判断有可能得出错误的判断。
参考文献:
员工离职表范文4
2、电源模块,给电能表提供工作电源。
3、计量模块,利用对电压和电流采样,通过计量芯片转换为实际电能的数字数据(电能脉冲)输出。
4、显示模块,用来显示电量和相关数据。
5、通信模块,用来和主机通信,数据传输的通道。
6、安全模块,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7、时钟模块,为系统提供实时时钟,作为电量冻结、费率切换的依据。
8、存储模块,用来存储电能表参数、电量、历史数据等。
员工离职表范文5
关键词:公共资源改革创新
公共资源是社会公有公用生产或生活资料的来源,其配置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全社会的效率和福利。由于公共资源管理权高度集中于政府,一个国家或地区配置公共资源的水平和效率,已经成为评价政府执政理念、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党的十七大以来,国家多次提出,“要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规范和完善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等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各项制度。”同时,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行分散管理的公共资源招投标制度日益暴露出管理成本较高、管理不规范、腐败易发等问题。改革公共资源招投标管理体制,更好地实现公共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既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也是拓宽从源头防治腐败工作领域,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诉求,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政治价值。当前,全国各地纷纷展开了公共资源招投标管理体制改革。
一、公共资源招投标分散管理体制已不适应发展的要求
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公共资源配置基本以计划、政策等行政审批方式配置为主。1999年,中国开始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改革,推动公共资源配置从单一的行政审批逐渐向公开市场配置结合行政监管过渡,逐步形成了按部门管理权限,分别开展公共资源招投标管理的模式。当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经济状况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行公共资源招投标管理中职能交叉、管办不分、公权私用、假公济私问题屡禁不绝,分散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公共资源招投标管理体制已经迫在眉睫。
(一)传统分散式公共资源招投标管理体制的弊端
目前,传统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分散招标,多头操办”的管理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已经暴露出诸多弊端:
1、资源浪费、管理成本较高。公共资源招投标管理分散在多个部门,出于对自身既得利益的考虑,各个管理部门都设有自己的规定和办法,分别建立了自己的招投标市场和管理体系,在办公场所建设、硬件设备购置、人员配备等诸多方面存在雷同、重复现象,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
2、管办不分,无法有效监管。在现行模式中,公共资源交易的管理部门既是招投标发起者,也是具体的行业监管者,实际操作者与监控管理者往往是一家单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这种管办不分、职责不清的体制,使纪检监察只能对招标现场监督,难以介入其他环节,起不到应有作用,这样既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造成资源不能共享,也容易滋生腐败。
3、交易程序不规范,难以确保招投标的公平、公正。由于管办不分、全程监督的缺失,导致许多公共资源交易不规范。有的建设单位与业主规避招标,应该招标不招标,拆分工程、变公开招标为邀请招标;有的是量身定做,排斥潜在投标人;有的是控制评标,业主影响专家评审、干扰评标过程;有的是围标串标、出借资质、合谋陪标;有的是低价中标后变更合同,使招投标工作流于形式,扰乱了市场秩序,导致不公平竞争,导致“豆腐渣工程”屡禁不绝。
4、行业保护抬头,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分散的部门管理模式,因各类招标平台在业务上存在交差重叠,导致出于生存和发展壮大自己的目的,各交易平台总是依据“传统”或“新规”在拓展自己的“地盘”,排斥本系统之外的其他具备资格的主体,行业保护和行业垄断问题日益突出,降低了公共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效率。如政府采购项目中有工程项目,工程建设招标平台也受理一些政府集中采购项目,导致两大类平台之间的竞争和内耗。
(二)当前国内公共资源招投标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
为了加强对公共资源招投标的管理,维护公平有序的交易市场秩序,从源头上减少和遏制腐败,国内很多省区进行了很多探索。综合看来,现有探索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集中的交易平台,实行统一、规范交易。公共资源交易涉及主体多,监管内容复杂,横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等多个领域,需要统一协调、统一实施和统一监管才能顺利完成。2002年,浙江省绍兴市率先成立全国地级市中第一个集中统一的招投标平台,把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土地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国有资产转让、药品及医疗设备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活动集中纳入中心交易,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监督。2008年12月,按照一个中心城市设立一个市场的原则,江西省和南昌市共同组建了“省市合一”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统一规范交易程序,统一设置受理区、评标区、候标区、监控区、办公区,并统一规范收费标准。2010年,浙江省成立省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工程建设、货物和服务采购等公共资源配置活动集中进场交易,加强统一监管。目前,全国已有江西、浙江、安徽、宁夏、广东等多个省区市建立了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2、广泛运用网络和信息技术,加强招投标监管。为避免人为等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创造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很多地区积极探索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等手段,加强监管,进一步规范交易行为。例如,天津市将工程建设、土地交易、产权交易、政府采购、药品采购五个市场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与市行政许可服务中心的监管系统对接,建成了“5+1”交易监管平台,对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实行全方位的监督;河南省新乡市交易中心基本实现了从项目交易的受理登记到成交确认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大力推行电子化招投标,逐步实现招标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工程图纸、投标文件的无纸化运作和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评标。
3、构建公共资源交易网络,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为加强交易服务和监管设施建设,避免重复和浪费,江西省以整合资源为基础,充分利用各地现有的行政服务中心场所,建立了覆盖省、市、县、乡的四级公共资源交易网络,所有县市建成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98%的乡镇建立了公共资源交易站,实现了工程建设、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土地出让等公共资源交易的统一进场交易,并将村委会投资2000元以上的工程项目都纳入中心交易,较好解决了以往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存在的“暗箱操作”、逃避监管等问题。
4、建立统一的管理规范,遵循共同市场规则。各地在公共资源建设过程中,均特别重视共同交易管理规则的确立。例如,2010年成立的安徽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立健全了“统一的信息、统一的咨询服务、统一的交易服务、统一的评标专家、统一的信用评价、统一的投诉受理和统一的监督管理”七大统一规则。
二、现阶段各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建设实践
1、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大,实现了公共资源招投标的集中、统一管理。各地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筹建之初,就开始就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管理规则进行了研究。目前,已经制定了符合当地情况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管理制度和五类公共资源的分类交易规则,管理框架基本确立,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的“三大转变”,即由政事不分向管办分离转变,改变了审批和操作为同一主体的现象;由分散交易向集中交易转变,原分散于省市部门的公共资源交易项目一律集中统一进入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由分类监管向综合监管转变,改变了行政职能部门监督的单一方式。
2、“管理上一个主体,运行上一个载体”的模式,进一步规范了招投标行为。通过公开、规范的程序,提供集中的交易平台,初步遏制了一些不规范交易行为。中心业务范围内的公共资源交易基本实现高进场交易,并严格查处应进未进、越权审批协议转让等行为,招标投标市场竞争秩序混乱的局面得到了初步治理,有效防止了对公共资源配置的违规干预和幕后交易,实现了“阳光操作”,起到预防腐败的“防火墙”作用。
3、通过整合资源、集中交易,降低了公共资源招投标管理的行政成本。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成后,随即取消了原来的建设工程招投标、国有产权交易和国有土地招投标等分散交易场所,通过建立统一交易场所,有效地防止了有形市场的重复建设,极大地节约了行政成本。同时,集中统一交易场所,仅需一套管理服务人员,通过管理资源共享,大幅降低了交易管理成本。
4、统一进场、电子监察,强化了对各类招标采购活动的集中监管。通过部门集中办公,为职能部门招投标主体的行为实施监督管理提供了方便,有助于行政监督部门加大监督力度以及提高监督成效。同时,中心还把纪检监察部门的电子监察系统与中心同步规划建设、同时运行,实现了电子监察对公共资源交易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督,进一步提高了对公共资源招投标行为的监管。
5、建立中心管理机构与机构的互动模式,提高了公共资源招投标管理效率。为了不断改进管理和服务方式,各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已经初步建立了与相关的监管部门和中介机构的沟通协商机制。通过定期沟通交流,协商制定了有关的进场交易流程及规定,并针对机构代表提出的问题,属中心权限范围内的,当场提出解决方案,对需要多部门配合解决的,认真记录并上报相关部门协调解决,为进一步做到进场规范操作和提供更好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力地保障并促进了公共资源招投标效率。
三、进一步完善公共资源交易招投标平台的几点思考
虽然各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已经初步建成,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管理主体不到位、交易规则不健全、运行效率不够高等问题。构建竞争有序、管理规范、运行顺畅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体系,仍需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突破。
(一)强化对进场公共资源招投标行为的管理
要进一步明确、细化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管理规则和交五类公共资源交易的交易细则,确保做到各类与交易有关的服务活动统一在交易平台进行;各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进入交易平台开展监督;各类招投标信息统一按规定公布。要强化管理,确保改进场交易的项目100%进场交易,凡在场外交易的项目,要依法依规追究责任。所有进场交易项目首先到综合窗口登记;经过登记的项目可进行专家抽取,进入评标程序;评审结束后,交易结果由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做进场交易确认。凡未经确认的项目,不得结果,拨款部门不予拨款,有关部门不予办理建设、开工、使用等后续手续。
(二)进一步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制
按照“综合监管、一个中心”的模式,充分发挥综合监管、行业监管、执纪执法监管的作用,形成管理有序、监督有力的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制。一是综合监管,由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公室对有关部门、综合交易中心及交易各方进行监管;二是行业监管,由有关部门负责对公共资源交易进行行业管理和行政监督;三是执纪监管,由纪检监察机关对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各有关部门和综合交易中心实施执纪监督。各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所监管的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和交易活动在公共资源中心公开、公平、公正进行。
员工离职表范文6
【关键词】公立医院 经济管理 绩效考核 指标体系
一、效绩考核体系的重要性
绩效考核管理最先是在国外的企业中衍生而出的,随着医疗改革的提出,这一管理理念也运用到医院的经济管理中去。公立医院实行效绩考核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的医改中,强调了公立医院应该更加注重公益性质,而效绩考核管理恰恰能更好地、客观地反映出公立医院在经济管理的情况和管理的不足之处,以便于在作出决策时,能很好提供了可以参考的资料。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是符合一个管理现代医院的重要办法之一,有利于增强医院的经济管理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医院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员工的工作作出评价,不但使得员工自身能对自己的工作能力有所了解,也可以为管理层的领导们了解其管理方式的状况,从而可以不断的进行调整和完善管理方式,使得员工的优势得以发挥出来。
二、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弱化
目前仍存在许多公立医院对自身性质的不明确,存在两极化的现象,一是单方面的追求医院盈利最大化,二是追求社会效益的极大化。公立医院单方面追求极大化利益,把自身定位成一个盈利性的医院,这一做法就与私立医院没有差别了,只虑考虑医院自身的利益,而忽视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不被允许的。例如,公立医院的医生给病人开药方,只开最贵的药,或者做最贵的身体检查等等,并不是依据病人的自身病情而开药,而是想法设法抬高医药费用。对于另一种极端化的表现,是指公立医院认为应该把医院自身的全部财务资金最大限度的应用在为社会提供福利的方面,这显然是把医院的公益性绝对化了。这两个现象是非常极端的,忽略了客观事实,这样下去公立医院是无法发展下去的。
(二)公立医院缺少预算工作
公立医院缺少制定预算计划,要么就是只有简易的预算计划,并没有起到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会计人员只是机械性地记录简单的支出项目,对于资金应该如何合理使用,没用作出良好的预算,会计账单的记录缺少完整性,只有支出项的部分,缺乏事前预算计划和事后账目核计的部分。
(三)资金运转能力低下
公立医院对于财政下拨的资金,资金的使用能力底下。一是缺少有效、合理的长期性投资。往往公立医院只能进行一些短期投资,没办法着眼于长远的目标,降低资金的使用率。二是缺少科学的决策,资金投资途径窄,回报率底下,亏损的风险同时也会增大。
(四)公立医院财务紧缺
公立医院的主要经济来源是政府下拨的补收入,然而政府却对公立医院的投入较小,医院仅仅只能靠这些维持部分员工的工资支付,其他方面的开支全都由医疗收费和药品提成来填补、周转,使得公立医院发挥不出其自身的公益性质。再加上因为资金的管理能力欠缺,造成了资金结构的不合理,容易造成公立医院负债累累。
(五)缺少内控机制
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公立医院在设备、药物、固定资产采购方面能力欠缺,事前没有做好预算准备,对于采购的物品没有计划,事后缺少物品的逐一核对,监管不严格。其次,医院领导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不重视,使得财务部门缺少实际的职能,会计人员没办法发挥出其专业的知识技能。最后对于内部审计的环节,许多公立医院根本就不存在内部审计,或者只是流于形式的内部审计,在实际中并没有发挥出审计的作用。
三、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因此应该通过绩效考核管理的手段来解决公立医院在经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公立医院能较好的发挥出自身的公益性质,同时也避免了资金的浪费,主要还是可以提高员工们的工作效率,为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关于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的意见》(财社[2009]66号)提出了,“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对医疗机构及其提供的医疗服务进行量化考评,并将考核结果与政府投入相结合”。所谓绩效考核,是指不同对象对医院的医疗服务进行全方面的考评。例如病人对医院的评价、投资人对医务人员或者医院本身进行评价等等。
(一)如何制定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指标
在制定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指标应该充分根据医院的在市场的竞争中所处的位置,以及目标来制定。通常来说,公立医院具有三个主要任务:医疗服务、科研、教学。所以在制定指标是也要围绕着着三个主要任务展开。
首先是经济效应指标。政府一般只对公立医院下拨专款,例如突发的紧急事件、科研项目资金、教学设备采购等的专项资金。在政府对公立医院下拨的资金中,公立医院只能依靠自身的运转来维持医院的日常开销,在保证不损害病人利益又保证医院能较为合理的开展医疗服务工作的前提下,同时也确保公立医院的经济利益提高,这对于一个公立医院来说,是需要良好的经济管理能力的,所以应该作为首要的绩效考核指标。只有确保了经济能力的提高,才嫩更好的开展医疗服务工作,也确保了公立医院能发挥出自身的公益性。
其次是医疗服务质量指标。公立医院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工作,将这一指标作为考核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医务人员出现了医疗事故,应该根据情节的严重情况对相关的负责人进行惩罚,扣除相关的考核分数,因为考核分数与工资等员工待遇相挂钩,因此这样与医务人员的个人利益相联系在一起,所以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责任心。
再有是科研水平和教学成果的指标。科研水平的不同说明了公立医院在我国医学界的地位高低,科研水平高说明公立医院医资力量雄厚,在国内医学界有较高的地位,因此,这一指标的制定可以促使公立医院加强关于医疗方面的科研,不仅可以解决老百姓的看病问题,也可以推进我国医疗工作的进步。教学成果指的是医院可以为将来培养更多的人才,鼓励公立医院的员工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在日常工作的同时也做到完善自身能力,加强对员工的专业素养的培训,提高公立医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的自身优势。
(二)成立绩效考核委员会
公立医院应该聘请专业的人员对绩效考核进行管理,成立绩效委员会。绩效委员会在对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全权管理和监督。建立每一个医务人员的绩效数据库,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并记录。实行轮流换岗制度。避免存在某写员工利用职务之便,做出违反乱纪的行为。
四、总结
综上所述,公立医院提高绩效考核的管理是为了确保医院能在科学的管理下运营,并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实现民有所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