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寒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寒食范文1

全文: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

寒食范文2

柳弓苇箭觑不见,高红远绿劳相遮。

女婵童子黄短短,耳中闻人惜春晚。

逃蜂匿蝶踏地来,抛却斋糜一瓷碗。

一日踏春一百回,朝朝没脚走芳埃。

饥童饿马扫花喂,向晚饮溪三两杯。

莓苔井上空相忆,辘轳索断无消息。

酒人皆倚春发绿,病叟独藏秋发白。

长安落花飞上天,南风引至三殿前。

可怜春物亦朝谒,唯我孤吟渭水边。

枋口花间掣手归,嵩阳为我留红晖。

可怜踯躅千万尺,柱地柱天疑欲飞。

寒食范文3

个读书的贫士寂寞的感受。按“清明”二字看,这天应该是晴好天气才对,王羲之与一伙朋友兰亭雅集的这天正逢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于是曲水流觞,饮酒作诗,各抒怀抱。他们过的是上层生活,自然对时光的流逝感慨系之,发出“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不知老之将至”之叹。历朝历代,不管社会发生如何大的变化,而古今之人情往往是相通的。

清明,原本是个节令,与“修禊”或“扫墓”有什么关系呢?

今人可能已忘了,在清明节的前两天,还有一个寒食节。前面王禹清明诗中的“昨向邻家乞新火”就是指寒食节禁烟禁火之事。寒食节有一个很感人的故事:两千多年前,晋文公重耳经过十九年的流亡生活,终于回国即位,在论功行赏时,每个追随者都有份,却忘了个功臣介子推。《左传》上说:“晋侯赏从亡者,介子推不言禄:禄亦弗及……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介子推曾直紧跟晋文公,在流亡途中还割过股肉给晋文公充饥,这晋文公大概是由于倮忙昏了头脑,行赏时人人都争着要,没想到这介子推这么清高,不但不要,却隐居到绵山里去了,后来晋文公要亲自去山里找他,找不到,为了想让他从山里出来,竞焚火烧山,结果是介子推与母亲抱木而死。这故事让人听了有说不出的滋味。晋文公做了这蠢事后懊悔不已,便拿绵山做了祭祀介子推的地方,来纠错扬善。这天正好是阴历三月五日,便定为祭日,并禁止人们是日举火,也就是说这天吃冷饭冷菜,于是有寒食之俗。我小时只知这天是“鬼节”,有点不寒而栗。后来清明节的祭扫活动大概就是这么演变过来的。

寒食范文4

微花耿寒食,始觉在他州。

自闻鼙鼓聒,不恨岁月流。

乱代有今夕,兹园况堪游。

云移树阴失,风定川华收。

曳杖新城下,日暮禽语幽。

寒食范文5

三月光阴槐火换;

二分消息杏花知。

寒食雨传百五日;

花信风来廿四春。

寒食芳辰花烂漫;

中秋佳节月婵娟。

槐火光阳春替换;

杏花消息雨传知。

节传榆火;

前村闹杏花。

扫墓犹循旧规;

游园可觅芳丛。

悯介推而禁火;

怅崔护之题门。

杨柳旌旗春*晓;

海棠时节曙光新。

禁火今年逢节早;

飞花镇日为谁忙。

寒食雨传百五日;花信风来廿四春。

寒食芳辰花烂漫;中秋佳节月婵娟。

槐火光阳春替换;杏花消息雨传知。

杨柳旌旗春*晓;海棠时节曙光新。

火今年逢节早;飞花镇日为谁忙。

广市卖饧,箫声吹暖;前村禁火,雨意催晴。

杏酪榆羹,当来次第;石泉槐火,梦到赏时。

春回大地,九千万里寒食雨;日暖神州,二十四番花信风

百六日佳晨,杏酪榆羹何处梦;甘四番花信,石泉槐火为谁新。

星稀月落长天晓;日暖风和大地春。

残月晓风杨柳岸;淡云微雨杏花天。

烟销皓月临江浒;日出晴霞亘海门。

雨过平添三尺水;风寒为勒一分花。

寒食范文6

1、禁烟冷食: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著,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

2、拜扫祭祖:寒食节扫墓祭祖

百姓上坟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3、寒食饮食: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

4、寒食插柳: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

5、寒食踏青:也叫踏春,盛兴于唐宋。

6、寒食秋千:秋千原为古代寒食节宫廷女子游乐项目。

7、寒食蹴球:盛行于唐

8、寒食咏诗:寒食节时,文人们或思乡念亲,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灵感顿生,诗兴大发,咏者甚多。

此外,寒食节时期还有赐宴、赏花、斗鸡、镂鸡子、牵钩(拔河)、钻木取火、放风筝、斗百草、抛堶(瓦石器玩物)等许多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的社会生活。

寒食节具有以下特点:

1、节日形成早。源于春秋时,介之推被焚于介休绵山。晋文公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寒食,以寒食寄哀思。到唐代时已形成全国性法定节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形成最早的节日。

2、延续历史长。距今二千六百四十年,期间各历史时期、节日期限不等,

3、文化内涵深。由尊崇介之推忠君爱国,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清正廉明的政治抱负,隐不违亲的孝道品德发展为聚民心、凝国魂,体现中华民族根祖文化的重要节日。并形成饧、青精饭等系列养生长寿的寒食食品。

4、节日活动多。拜扫展墓、禁烟、祭祖、寒食、插柳、踏青、蹴鞠、秋千、赏花、斗鸡、馈宴、咏诗等。

5、流传地域广.

回顾历史的发展,寒食节已经成为我国古代社会文明的脉络之一。因此,从历史研究、社会研究和旅游观光等多个社会活动层面来看,寒食节所具有的独特的价值值得人们注意。

1、社会、历史价值寒食节是春秋时晋文公为纪念介之推而设的节日,距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

唐玄宗顺应民意,颁诏将寒食节拜扫展墓编入《开元礼》中,并定为全国法定长假,丰富多样的寒食活动,充实了社会生活,增进了社会人际和谐关系,对缓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不断前进起了重要作用。

通过寒食文化的交流、融合,对促进民族团结和政权巩固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

寒食节蕴含的介之推忧国忧民、忠君爱国、清明廉洁的政治抱负和“功不言禄”、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是古代社会伦理准则,是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纽带,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寒食文化以忠孝为核心的内涵以及由忠孝延伸而来的诚信,是介子精神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民族根祖文化的基础,也是维系民族、家庭团结的道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