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测评系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测评系统范文1
【关键词】德育评价/品德结构/品德测评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
(二)现行学校品德测评的误区
德育评价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品德测评。它是对个体德性状态的测量和评价,即用数据描述德性结构状态,并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然而,目前学校品德测评存在着诸多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测评理念陈旧,重诊断轻发展。目前许多学校仍然把测评作为教师管学生的手段。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在测评中充分体现,测评的发展未能真正实现。
第二,测评内容未能反映品德本质,集中体现为动机缺失。以道德认知代替品德,以孤立的行为代替品德。品德结构包括动机系统和行为系统,对品德结构的完整考察应当整合这两个方面。现行学校品德测评存在着将行为与动机相分离,孤立地考察行为点的现象。
第三,测评方法客观性不强,带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就测评过程来看,常常被动地等待道德行为的出现,不能主动创设有效的道德情境来引发个体进入道德状态。而一些较客观的测量方法,往往又影响到情境的真实性,带来更大的道德失真。
(三)品德测评的数量化与科学化
德育评价的科学性是几代评价工作者所共同追求的目标。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人们自然想到了“科学”与“数学”之间的联系,试图借助于数学工具走进科学的理想王国,这是合理的思维方式。德育评价的数量化探索,是推进德育评价科学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品德测评作为德育评价的核心内容,是对个体带有社会价值倾向的稳定的行为特征加以检测和评定的过程。品德测评的量化,是以数量方式收集有关信息,并对特征加以表述的过程,从而更深入地揭示事物的本质。马克思曾说过,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德育评价的数量化过程,通过对测评对象及其特征信息进行符号化、等值化与客观化,便于采用数学方法与计算机技术进行客观综合、分析与推断,是德育评价步入科学化与现代化轨道的重要标志。这不仅使事物有了简洁具体的表述方式,更重要的是便于人们以一种动态的眼光,发展地看待事物,有利于对事物进行细致分析与深入比较,有助于从大量具体形式中抽象概括出本质特征。测评的数量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测评工作的科学化与现代化要求。
但量化并不等于科学,错误的精确比模糊更不准确,数学作为一种形式是用来表征有着确定数量关系的物质内核的。品德是一种以情感体验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知情行整合结构,品德测评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精神系统,很难用简单的线性数量关系来反映。科学的量化要以对事物本质把握为基础,什么时候可以用数量,如何使用数量,数量表示什么等等,都是极为重要的,脱离了科学基础的量化只会让结果偏离目标更远。要防止把复杂的精神与社会现象简单化,就要坚持德育评价的精确性与模糊性的统一,就要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本研究在梳理品德测评基本理论基础上,试图以现代德育测评理念为指导,以教育心理学关于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建构理论为依据,寻求品德测评的新思路,尝试建立“生态—激励性”品德测评系统。
二、品德结构与测评指标
品德测评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指标,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技术,系统地收集有关的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品德结构状况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那么,品德测评的首要问题是确立测评指标。指标是评定的基本因素,是体现学生品德各个侧面的基本内容。
完整的品德评定需要寻找多个指标,以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来反映学生品德的全貌,这是开展品德评定的基础。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是衡量品德测评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决定品德测评成败的关键因素。这就首先必须把握完整的品德结构,据此确立测评维度。
传统品德结构四元论,将品德结构划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这是从平面视角对品德结构的构成要素所作的静态分析,但这样的分析还不足以把握品德结构的实质。从整体的系统观出发,品德作为个体社会行为内在调节机制,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作出价值选择与规范行为(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的内在条件。品德测评就是要评定这种内部机制调节性能的高低。这种调节系统的心理基础是动机系统与行为系统。动机系统指个体对社会规范的遵从需要,包括个体对社会规范必要性的认识与相应的情感体验,决定着个体社会行为的价值取向。行为系统指个体对社会规范的执行情况,即与需要相符合的行为方式,包括社会规范执行的程序性知识、条件性知识与相应的操作性知识。
诚然,品德结构的调节水平是通过个体外在的道德行为来表现的,所以,外部行为总是测评的重要维度。但由于人的道德行为是受意识控制的,动机是意识的集中指向,动机系统在调节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对德性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而,道德动机应当成为品德测评的重要维度。由于同样的外部行为可以受不同的内在动机驱使,行为表现只有与内在的动机状态相结合,才能构成完整意义上的德性。
依据社会规范内化序列,道德动机分依从性、认同性与信奉性三种典型类型,品德建构便有依从性道德、认同性道德与信奉性道德三种水平。
第一,所谓依从性道德,指行为主体对别人或团体提出的某种行为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认识和情绪时,出于安全的需要,仍然遵照执行的一种遵从现象。它包括从众与服从,是品德建构的开始。依从性道德,是道德动机与行为相分离的一种被动状态,个体迫于外部压力作出规范行为。但依从可使主体获得关于规范行为的执行经验,确立起遵从态度结构中的行为成分,为动机内化创造了条件。依从具有盲目性、被动性、工具性与情境性等特点。
第二,所谓认同性道德,指思想与行为对规范的趋同,包括偶像认同或价值认同。认同的动机不是对权威或情境的直接或间接压力的屈从,而是对规范本身的认识与情感体验。认同性道德是道德动机与行为相统一的开始,个体消除内部情感或意义障碍,取得对规范的心理趋同,并自觉作出规范行为。认同是社会规范内化的关键,是自觉遵从态度确立的开端。认同具有自觉性、主动性、稳定性等特点。
第三,所谓信奉性道德,指个体随着对规范认识的概括化与系统化,以及以规范体验的逐步累积与深化,最终形成一种价值信念作为个体规范行为的驱动力。所谓规范的价值信念,是人们对规范的伦理学意义的认识与体验上升为一种价值需要。信奉性道德是道德动机与行为高度融合的产物。信奉是对社会规范的最高接受水平,是认识与情感的结晶,是稳定而自觉的规范行为产生的内因。此时,作为社会行为的内在调节机制的品德结构已经建构完备,标志着外在于主体的规范要求已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信奉具有高度自觉性、主动性与坚定性,尤其是面临困难时,也能始终如一。
上述三种品德建构水平在行为方式上都符合规范要求,但在行为的稳定性、持久性与自觉性上有差别,这是由动机水平的差异引起的。依从性道德是缺乏内在需要,迫于外部压力而作出的不自觉遵从行为;认同性道德是以初步的规范认同为基础而作出的自觉行为;而信奉性道德是以个体内在的道德信念为依据建立的自觉行为体系。这种以考察内在动机水平为重点的品德测评新视角,有可能将品德测评的科学化进程推进一步。据此,品德测评的具体内容应当涉及动机与行为两大系统,并涵盖三个方面:一是对社会规范必要性的认识;二是与社会规范相联系的情感体验;三是社会规范执行情况。前两项反映品德结构的动机系统状态,第三项反映品德结构的行为系统状态。
三、建构品德测评新体系
(一)现代品德测评新特点
品德测评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体发展的需要。前者常常强调测评的诊断、管理功能;而后者则更多地强调测评的教育、发展功能。这也是传统测评与现代测评的分界线。现代品德测评具有下列特征。
1.发展性。
现代品德测评遵循“以发展性为主,诊断性为辅”的原则。学生正处在发展之中,品德测评的根本目的不是对学生的德性进行终极性的诊断、甄别与分类,而是为了使学生的德性向目标逼近。测评本身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测评要有利于个体品德发展和社会道德提高。注重个体在测评过程中的积极体验,强化自我意识,以调动测评对象的积极性,是实现品德测评的最高目标。
2.主体性。
现代品德测评不同于以往的教育考核、检查,把分类、选拔、管理作为测评的主要目的。品德测评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更好的发展,学生应当成为测评的主人。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品德测评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价自己,评定别人,既可以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又可增强其自我教育能力。
3.生态性。
现代品德测评追求测评过程的生态性,以生动的德育现实为基础,追求在一种生动自然的生活情境中捕捉真实的德性信息,进行发展性的评价。这种测评活动与教育活动之间的界线是模糊的,让学生能够在自然状态中真实地再现自我,并追求测评活动本身的教育发展功能。
(二)现代品德测评新理念
品德测评“生态—激励性”系统的构建,以两大测评理念为支柱,试图给传统德育评价注入新的活力。第一,回归测评的真实感。品德结构的核心是动机,没有对动机的探测和监控,测评就失去了灵魂。没有让被评者进入一种自然状态,测评就不可能达到真实的境界。为此,应采取测评指标内隐化技术,模糊或淡化测评活动与教育活动之间的界线。第二,追求测评的激励性。品德测评强调以客观性为科学基础,同时更要强调其激励性。对于学生来说,测评的最终目的是教育。实现学生的德性培育,是高于一切的教育原则。品德测评的过程应当成为不断激励学生品德发展的历程。
(三)品德测评的生态环境构建
从个体社会行为的发生系统来分析,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发生的以品德结构为内在调节机制的适应。一定的品德水平,表明了道德情境与道德行为以及道德动机之间的确定关系。这使道德预测成为可能,也是品德测评可行性的客观基础。因而,对品德的考察需要结合一定的情境。道德行为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道德动机也是被一定的情境所触发。品德测评离不开道德情境的创设。通过创设情境,主动引发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真实、完整地展示一个人的德性状态。营造测评的生态环境具有如下重要的现实意义。
1.将道德动机纳入测评系统。
品德是个体内在的心理结构,具有内隐性。但内在的品质总是要通过外在的行为得以表现的,这或许也是测评中人们特别关注行为表现的根本原因。抓住行为表现探测德性水平,一直是人们组织品德测评工作的基本思路。然而,由于人本身的复杂性,对行为考察的价值往往取决于对行为背后的动机把握的准确性。只有了解一个人的动机,才能比较准确地解释他的行为。脱离背景的孤立行为是没有科学的道德意义可言的。因而,考察行为特征时,必须结合行为的背景、具体情境来探测行为动因。然而,动机是内隐最深的心理成分,难以捉摸。这使得品德测评具有很大的难度。行为主义只重视外界刺激对行为的制约作用,忽视或否定研究人的动机,这就无法正确解释、预测和评价人的行为。
在心理学上,动机指发动、指引和维持躯体和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在具有特定目标的活动中,动机涉及活动的全部内在机制,包括能量的激活、使活动指向一定的目标以及维持有组织的反应模式。动机是联结刺激和反应(行为)的中介变量,因而必须从可见的外部变量入手来确认动机这一内在变量,即从可测量的外显行为指标和可控制操纵的外部刺激条件这两个客观指标的联系中来考察动机的确定效应。只有这样,才能探明动机状态与刺激条件以及行为变化间的因果关系,从而较科学地评定个体的道德水平。
对动机测量的操作,首先需要向被试呈现各种道德情境,如移情性情境、道德两难情境以及各种诱因刺激情境等作为引发动机的外部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行为观测或问卷测查。如原苏联学者苏保茨基设计的挪球游戏情境,是测评学生在缺乏社会监督的情况下,能否依靠内部精神力量支持,抗拒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测验是这样安排的:发给学生一把小铲、一个罐子和一个装有若干小球的塑料桶。告诉学生如果能用小铲而不是用手把小球从桶中捞到罐子里去,就可获得糖果的奖励,然后主试就离开被试活动的场所。事实上发给被试的是一把无法捞球的小铲,所以倘若学生报告说用小铲把球从桶中捞到了罐子里,则表示被试有欺骗行为(即用手挪球而伪称是小铲挪球),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抵御不住糖果奖励的诱因。
对动机的测量常常需要构建一定的情境,笔者称这种测评为“生态化”测评。常用的生态测评方法有情境观察、情境问卷、情境判断等。
(1)情境观察法。
情境观察法是指创设一种道德情境,让被试置身其中,引发种种道德行为,进而对其进行道德评判的过程。
(2)情境问卷法。
首先假设一种道德情境,让被试想像如果自己处在其中会如何想、如何做,并以被试自陈方式加以表述,区别于情境观察中以行为作为直接的测量指标。
(3)情境判断法。
这类方法首先由主试陈述道德故事,让被试对其中的人物行为表明态度。最典型的是皮亚杰设计的道德两难问题。我国学者李伯黍教授等编制了上海地区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测验。
2.回归品德测评的真实状态。
品德测评的真实性是品德测评中最为重要的问题。由于测评的真实与否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通过情境控制来实现的,因而真实性是与生态性相关的另一问题。品德测评的真实性是科学性的基础,是反映品德测评效度的最为重要的指标,离开了真实性就无从谈科学性。这就需要探讨品德测评的仿真系统。
品德测评仿真系统的营造,实际上是通过生态环境的建构,模糊或淡化测评活动与现实活动之间的界线来实现的。对此可以有三种处理方式。
(1)测量指标隐性化。
采用测量动机内隐策略,将真实的测评指标掩盖起来,让被试处于不自觉的状态之中,以排除动机干扰,达到自然状态。如设计一项团体体育竞赛,看起来是测量体育竞技,实际上是测量团体的凝聚力。哈次霍恩和梅(Hartshone&May)设计的诚实测验,测验情境与儿童日常生活情境很相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品德调查。测试是这样安排的:首先在课堂里实施词汇、算术推理、句子完成等测验,将试卷收回后,复印一份;然后在下次上课时,将未批改的试卷连同标准答案一起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批改并打上分数;最后再将试卷收回,与复印的试卷对照,就可以看出学生是否修改答案以提高分数。
(2)以情绪作为背景指标。
在一定的道德情境中,个体情绪情感体验的变化最真实地反映个体内心的触动程度,应当作为测量的重要参考信息。由于情绪情感常常伴有情不自禁地鼓掌、心跳加快、脸发红发热等躯体表现,因而其测量指标常以“躯体表现观察”与“心理感受报告”两项来反映。
(3)捕捉生态信息。
利用现实情境,选好行为的观测点,真实地反映生活中个体的德性状态。以下是几种可资借鉴的观测点。
第一,从“小节”上搜寻关键点行为。
人的行为在细节上最少雕凿,常常带有无意识性,是内心世界的真实流露,是长期“修炼”而成的素养,也是无法伪装的。因而,通过观察细节可以比较准确地掌握品德。比如,日本某企业选拔品德良好的员工是通过观察“说话声音大小”“吃饭快慢”“打扫厕所”三个指标来完成的。他们认为声音大的人往往自信,吃饭快的人办事效率高,打扫厕所干净的人一般能吃苦。这虽然是通过长期观察积累的经验,但体现了“于细微处见真情”的道理。
第二,在矛盾抉择中评判人。
品德结构作为个体社会行为调节系统,其品德水平是在情境抉择中表现的,尤其是在利益冲突中表现更为鲜明。正如皮亚杰道德认知学派以道德两难题,推测道德判断能力一样。观察矛盾情境中的个体价值选择是确立一个人品性的有效方式。
第三,寻找“灵敏度”指标。
经济学中用“恩格尔系统”来反映人们的生活水平。它指个体用于日常生活消费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70%以上表示生活水平在贫困线上,60%表示脱贫,50%表示达到小康。品德测评中寻找灵敏度指标,即寻找反映品德本质或核心的特征指标。
品德结构是一种以情感为核心的社会行为抉择系统。同情是个体亲和社会行为产生的心理基础。移情能力表示个体的同情心易被唤醒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个体助人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抗诱惑能力是个体道德意志的反应,是用理智把握自我,战胜不合理欲望,遵守道德规范的自律性程度。因而,我们有理由将移情性与抗诱惑性作为德性评定的灵敏度指标。
(四)品德测评的激励机制的营造
学校德育评价的功能是多方面的,集中表现为管理功能和教育功能。这两种功能取向必然导致评价体系建构的不同侧重点。以管理功能为取向的德育评价,评价的科学性以预测力的高低为标准,测评系统的核心是寻找有预测性的灵敏度指标。以教育功能为取向的德育评价,评价的科学性以发展性为标准,评价体系的建构应以营造激励机制为核心。笔者认为,围绕新基础教育的教育生命观,现代品德测评的发展趋势必然是逐步淡化管理功能,日益强化发展功能。这需要在测评的内容与方法上进行一系列改革,同伴激励法和自我反省法便是一种有效尝试。
1.激励性他评。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儿童不仅仅知道,而且体会到教师和集体对他的优点既注意到了,又很赞赏的话,那么,他就会尽一切努力变得更好。事实上,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努力提高道德水平的积极性。品德作为个体内在的自我调节机制,其培育源于个体道德自尊感的唤醒与激发。
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过,要通往儿童的心灵,并不是经过一条洁净平坦的小路,教师只要在路上经常用心做拔除野草(根除恶习)的事;而是要经过一片道德品质幼苗的肥沃田野,教师要在路上像播种耕耘的庄稼人那样,十分小心地保护那些尚未茁壮的幼苗的柔弱根部和向着太阳生长的新叶。孩子身上美好的品质得到发展,恶习就会受到排挤,并在儿童不知不觉中消失。教育者如果仅仅将注意力集中于“根除恶习”,那是培养不出坚定的道德信念的。每一个成长中的儿童都是向往进步、渴望为他人所接纳的,只有善于发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儿童身上所有好的因素,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德性。
维果斯基曾说过,一个人是从别人那里看到自己的,个性是通过别人的反馈而成为现在的样子的。集体的认同是个体产生内在道德力量的最强大动力,这说明德育评价本身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能量。要使德育评价具有激励、扶植良好的德育幼苗的内在机制,就应强调道德他评以评他人的优点为主。这不仅能激起被评者的道德自尊感,更重要的是使评价者学会欣赏、接纳,体验敬佩、分享,孕育宽厚、豁达的心底。
2.反省性自评。
品德结构本质上是一种自律机制,德性的成长伴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品性的锤炼常常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监控的过程。孟子云:“知不足,才能知反也。”对于儿童道德发展中的不足与缺陷,最重要的是让其本人有“自知之明”,而并非要让别人明白,甚至在必要时,为保护儿童的道德自尊感,可以设法不让别人知道。故在道德评价上,应当建立自我反省机制来认识自己的不足。实践表明,让学生写“心理日记”,进行自我对话、自我剖析,可以强化自我意识,不失为一种反省性自评的实践形式。
【参考文献】
[1]周明星.学校德育与美育工作[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
测评系统范文2
'690')this.width='690';if(this.height>'690')this.height='690';" jQuery1245308007578="2">
尚无推广计划,需要新建立推广计划
'690')this.width='690';if(this.height>'690')this.height='690';" jQuery1245308007578="3">
为推广计划和推广单元名称起名字,“推广单元”相当于旧版本中的关键词“组”的概念;推广计划是对地域,投放金额可以分别设置。(总体感觉是从措辞上把用户搞晕)注意左下推广地区的选择
'690')this.width='690';if(this.height>'690')this.height='690';" jQuery1245308007578="4">
选择推广地区
'690')this.width='690';if(this.height>'690')this.height='690';" jQuery1245308007578="5">
点下一步后,进入创意制作;创意制作就是所属推广单元所有关键词的统一的描述,与旧版本相比,逻辑结构产生了根本变化,如图:旧版的系统,当用户搜索所关键词的时候,每一个关键词是显示的对应的关键词的描述,关键词与关键词之间的描述可以是不同的;而新版中,关键词相当于一个大超市,当用户选定这些关键词的时候,用户搜索到关键词,显示的是广告主编辑的“创意”,此时是关键词调用统一的创意(创意可多个),在修改关键词描述的操作上比之前的简便,营销时时性上可以紧跟最新热点编辑创意。但是系统仍然是容易把用户搞晕,特别是使用时间不长的用户。
'690')this.width='690';if(this.height>'690')this.height='690';" jQuery1245308007578="6">
编辑创意标题,描述,新版的方便之处就是右侧可以时时显示真实效果。
'690')this.width='690';if(this.height>'690')this.height='690';" jQuery1245308007578="7">
下一步后,就是为这个创意,或说,为这个“推广单元”选择关键词,就是关键的选词过程
右侧有按关键词推荐和按网站推荐,按关键词推荐,就是提交一个关键词后,比如“推广”,系统会把用户搜索中和“推广”有关的关键词(有搜索量的前提下)列举出来,高级搜索中可以搜索出相应的某个词汇在几月份的检索量最高,还可以排除包含某些关键词的关键词,例如去除所有“推广”相关关键词中包含有“北京”关键词的,不过一般没必要使用。
然后点击系统给出的关键词,会自动放到左侧的列表里
'690')this.width='690';if(this.height>'690')this.height='690';" jQuery1245308007578="8">
这里可以选择按网站内容进行推荐,目前此功能可以扫描任何一个网站,不仅仅是广告主的网站,比如可以选择扫描竞争对手,或者行业网站,例如扫描一下donews上的信息(可贵的是这里是百度的引擎给你扫描网站,告诉你关键词密度和匹配度,这个功能可以做为网站优化使用了)
'690')this.width='690';if(this.height>'690')this.height='690';" jQuery1245308007578="9">
选定关键词后,进入最后一步,设置竞价价格。新版本已经是对于未“深入掌握sem”的人来说是极其难于猜测真实出价情况系统,注意每日最低限额50,没有提示,但是不能低于这个。所有关键词出价选项,这个目前观察貌似是个“陷阱”(狭窄的推论),这个在提交完成后务必进行逐个关键词的修改。如果你的出价低,哪么提交完成后会告诉你多少多少无效,下边的图会显示
'690')this.width='690';if(this.height>'690')this.height='690';" jQuery1245308007578="10">
到这里基本一个完整的流程完成,下边返回管理界面,在这里选择刚才的推广计划和推广单元,点查看后,下边会列表显示所有关键词,在出价列表里,可对每一个关键词修改价格,建议务必修改每个词的价格,以适应自身的推广要求
'690')this.width='690';if(this.height>'690')this.height='690';" jQuery1245308007578="11">
在右侧列表中有“操作”选项,点击“修改设置”(务必!)这貌似又是一个“陷阱”
还记得前边提交关键词的时候,有说三种匹配方式,广泛,短语,精确,这个没有统一的设置,必须是每个关键词单独设置,建议新手和不太了解的情况下,选择“精确”(这个和旧版本的用户搜索对应的关键词的时候才显示基本一致),如果是广泛的话,假设“北京网站推广”这个词,当用户搜索“北京网通”的时候都有可能显示(很大可能,浪费费用),广泛和短语属于高级操作,建议初级选择精准。
'690')this.width='690';if(this.height>'690')this.height='690';" jQuery1245308007578="12">
帐户分析工具到有一些很方便的小工具,大家可以多用用
'690')this.width='690';if(this.height>'690')this.height='690';" jQuery1245308007578="13">
注意推广管理页面,这里的修改设置选项
'690')this.width='690';if(this.height>'690')this.height='690';" jQuery1245308007578="14">
点开
又一个“陷阱”,控制时段和轮显创意修改在这里,注意时段控制的修改,最小单位是4个小时。
'690')this.width='690';if(this.height>'690')this.height='690';" jQuery1245308007578="15">
如果创意过少的话,系统会自动提示,具体创意用户可自行编辑选择
测评系统范文3
【关键词】教学质量;教学测评;性能要求
教学测评是每个学校每学期都需要进行的一项教学考核工作。随着各高专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往所采用的组织学生手工填涂的测评方式操作起来相对来说比较困难,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新的需求,出现了许多新的弊端。例如:组织工作量很大,投入资金相对较多,统计分析效率低,公开展示比较麻烦等等。基于这样的一些缺点和不足,迫切需要建立一个适应当前情况、简单高校、便捷的教学质量测评系统,以满足我校进行网上课堂教学质量测评的需要,使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系统的使用者
1、学生
这里的学生主要是指获得学籍的大学生。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老师信息、培养方案、课程信息以及成绩等基本的信息。这里学生关键是要实施网上选修课程以及对每位授课老师进行教学评价等一些相互关联的信息,以便学校的职能部门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状况以及教师的授课情况。
2、老师
老师主要是负责一门或多门课程的授教活动,他们可以通过系统上传选这门课的学生成绩以及本人最近一个阶段的科研状况与教学成果。
3、督导
督导主要指的是学校的领导以及分管教学方面的主任。通过这样的一个教学测评系统,学校的督导可以确切的了解到每个老师的授课情况以及学生所反应出来的一些问题和建议,通过这样的了解便于学校领导在这方面的决策,可以适当将学生的建议和授课教师进行及时的沟通,从而便于整个学校的管理。
4、系统的管理人员
系统的管理人员主要是承当教学测评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的工作,这里面主要涉及到备份数据、复原数据、不正确的数据的修正以及部分基本数据变化等。在管理系统的平常使用过程中,时而有更正出现错误的数据、革新数据、恢复相互关联数据等一些其它的工作任务。
上面讲述的四个方面的需求,应该自始至终贯穿于开拓发展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里面。在构设时,对于每个功用均要以目标为中心反反复复仔细地斟酌,唯有如此开拓发展出来的系统才可以称之为成熟以及切实可用的软件系统。学生日常信息数据管理体系需要可以归纳总结如同下面所示:
(1)系统应该具备相当完备的决策支持功用,为高等学校规划学生的教育培养方案以及学生发展前景规划提供准确无误的决策方面的扶持。
(2)系统应该具备比较优质的用户界面,尤其可以更加简单、高效、准确迅速地实施好各种各样类目的基本信息的录入工作;对于适宜大量响应的输入数据尽最大可能地要实施大量成批成批的响应。通过这种方式来降低系统管理工作人员实施信息输入工作的工作量。
(3)系统应该供给便捷而且灵巧的查询措施,系统除了要供给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查询措施之外,同时还必须供给部分繁琐的、可以在一定范畴内自由组合的全方位查询,连接到数据库可以具备的相互关联资源,均可以查询到相互关联的结果。
(4)系统应该具有相当完善的检验规范,尽最大可能的防止非故意引起的错误操作,避免有错误数据储存到数据库里面,通过这个能够减少以后的系统维护管理工作。
(5)学生管理模块中的报表数量非常之多,不过常常是每一年或者是每一个学期制作一次报表,在报表形成上面可以适当地放开对于速度需求,尽最大可能地避免数据出现冗余的现象,使得存储介质的内存空间得以大大地节省出来。
(6)系统必须具备优秀的安全性能以及数据的确保机密性能,系统应该具备相当完善的日志管理功用,对数据库进行的每次访问均应该有相应的备案等级在册,为今后系统维护管理提供简捷之路。
(7)系统应该具备比较优越的能够修改和扩展的特性以及能够维护管理的功能。
(8)系统应该具备相当高的性能与价格的比值。
二、系统的性能要求
1、实用性
实用性是任何系统开发过程中都必须考虑的问题,一个没有太大实用性的系统即使开发成功了,功能非常强大也是劳而无功的。而实用性首先必须要考虑的是使用这个系统的用户,从各个用户的角度去考虑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在本系统中首要考虑的便是根据大部分高专院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基础并不是很好,此外很多学生对参加教师评价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很多都只是一个简单的形式,这就充分要求所开发的教学测评系统界面简单、操作方便。
2、安全性
系统中含有很多重要的数据和个人信息,因此对安全性要求非常高,为了防止盗用个人信息以及对评价数据的纂改,确保教学评价过程的公平和公正,教学评价的信息一般都是不方便对外公开的。这就要求所开发的系统能够在充分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自带的维护工具进行日常数据的备份和维护管理,另一方面则需要在系统的实现过程中对各个用户的权限有着明确的分配,确保合法用户才能够在其授权范围内进行操作。
3、可扩展性和兼容性
系统在开发完成之后的一段时间,可能会出现某些功能不能在满足用户的需求,这就全面的要求对系统进行扩展,添加新的功能以满足用户的要求。另一方面,教学测评系统中的一部分数据往往会来自学校里面其它已经在使用的系统,这就要求了本系统的实现能够与其它的系统相互兼容,同时又能够独立的运行起来,这就需要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其他教务系统的兼容性。
参考文献
[1]刘晓刚.相互结合起来网上评教系统的分析与改进[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 11(21):55~57
测评系统范文4
关键词:高等院校 测评系统 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1-0163-01
1 需求分析
高等院校测评系统是结合院校实际,经过广泛听取建议,认真组织研究制定的一种教学评价手段。旨在全面客观掌握教学质量信息,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员团队,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测评前,系统设置好所有将被测评人员的基本信息,学院组织实施测评工作,测评全部结束后,依据汇总的数据信息得出测评结果,学院依据教学质量测评的结果,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师资力量进行优化调配与组合,扬长避短,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同时可以采取奖惩措施、竞争上岗机制以及淘汰制,选拨优秀教师,激励落后教师,动员所有教职员工切实增强责任意识,紧迫意识,推动学院更快更好的发展。
2 系统功能设计
2.1 测评对象
本学年承担教学任务的所有任课教师。
2.2 测评内容
高等院校测评系统分为学生测评、教师测评两个部分。
2.1.1 学生测评主要是学生对教师、辅导员的测评,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教学内容:评价教学内容是否新颖、先进;是否针对教学对象的工作需求;对个人是否具有实用价值;内容设置是否具有系统性;内容量的大小和深度、难度设置是否科学合理。(2)教学手段:教学手段包括授课、讨论、自学、实习等,这些方法的选择和组织是否科学、是否丰富多样。(3)课程计划:各项教学活动是否安排的科学合理。(4)教师责任心:授课教师的教学态度、课程准备、授课辅导水平以及工作的态度是否认真。(5)辅导员管理水平:辅导员日常管理的水平和服务意识。(6)课外活动安排和设施:学校所安排的课外活动及配套设施。
2.1.2 教师测评主要是教学专家组对授课教师、教师对教师的测评
(1)教学设计的先进性:充分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介绍前沿理论动态;理论联系实际,研究分析课程内容的难点、重点和热点。(2)教学设计的规范性:授课目的、内容、手段、时间安排明确;多媒体课件设计规范、清晰、美观。(3)教学设计的新颖性:课堂设计有创意、有特色;授课方法新颖、符合教学对象特点。(4)教学实施的完整性:内容相对独立完整;课堂讲授前后呼应。(5)教学实施的准确性:口齿清楚、观点正确;授课时间把握准确。(6)教学实施的启发性: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注重学生创造性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
2.3 测评等级
院校测评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不合格”四个等级,主要由测评人员参照测评标准进行等级评定。
3 测评数据库设计
院校测评系统主要以数据库为支撑,完成相关信息的录入和存储,可以利用SQL SERVER2005工具软件进行数据库的开发[2]。
教师测评信息数据表中的字段为教师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学历、职称、职务、教学工作、科研工作)、讲授的课程名称、课程教学设计(包括教学设计的先进性、教学设计的规范性、教学设计的新颖性),课程教学实施(教学实施的完整性、教学实施的准确性、教学实施的启发性),教学效果。
学生测评信息数据表中的字段有教师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学历、职称、职务)、课程名称、授课班次、授课时间、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手段、课程计划、教师责任心、辅导员管理水平、课外活动安排和设施。
4 测评系统模块实现
测评系统采用B/S三层体系架构技术。三层开发结构包括数据层、逻辑层、表现层,第一层的Web浏览器主要完成用户接口功能。第二层是Web服务器层,Web服务器接收到用户访问申请时启动相关程序和数据库接口,建立与数据库系统的连接,实现数据库操作,并通过Web服务器将结果送回到客户端。第三层数据库服务器完成数据的存储和管理[1]。这三层结构与EPSS的三层结构信息库、支持机制、人机界面对应。
客户通过匿名登录进入到测评系统,进行测评,测评完毕就可以提交,提交后的数据存储在服务器中,待测评全部结束后,服务器自动进行测评统计汇总,最后显示测评的结果。
5 结语
高等院校测评系统是学院提高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的监督机制,学院通过分析测评结果,进一步优化了教学结构,促进了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了教师队伍的建设,切实提高了高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测评系统范文5
关键词: 大学生综合测评;Web Service;ASP.NET;SQL Server 2005;B/S
0 引言
该系统解决了信息传递不便捷等问题,实现学生管理网络化,方便教师、学生等在网上快速查询学生个人各种信息。使用该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资源,提高管理水平,实现高校学生管理“无纸化”,改变学生素质管理的落后现状,实现评价现代化。
通过分析测评结果,可以总结教学、育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作为调整教学计划、优化教学过程、深化教学改革的参考和依据。此外,综合测评结果可以使每个大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知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在实践中扬长避短,更好地实现自我设计和自我发展,为大学生潜在素质的开发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1 应用技术介绍
1.1 Web Service技术简介 Web Service指的是一种基于Web的分布式技术,可以接收从Internet或其它系统中传递过来的请求;是一种新的Web应用程序分支,是自包含、自描述、模块化的应用,可以、定位、进行Web调用、执行从简单的请求到复杂商务处理的任何功能;是一种无需购买并部署的组件,它被一次部署到Internet中,其它Web Service应用程序可以发现并调用它部署的服务。
1.2 .NET技术概述 .NET是通过中间语言(Intermediate Language ,IL)和通用语言运行环境(Common Language Runtime ,CLR)方式解决跨语言类库、跨硬件操作系统运行、变量边界检查、资源自动回收问题的软件开发、运行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能够更容易地建立网络应用程序、网络服务、窗口应用程序以及主控制台应用程序。
1.3 ASP.NET技术介绍 ASP.NET是一个已编译的、基于.NET的环境,可以用任何与.NET兼容的语言(包括VB.NET、C#和JScript.NET等)创作应用程序,可以无缝地与WYSIWYG HTML编辑器和其他编程工具(包括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一起工作。这不仅使得Web开发更加方便,而且还能提供这些工具的所有优点,包括开发人员可以用来将服务器控件拖放到Web页的GUI和完全集成的调试支持。另外,任何ASP.NET应用程序都可以使用整个.NET Framework,开发人员可以方便地获得这些技术的优点,其中包括托管的公共语言运行库环境、类型安全、继承等。
1.4 .NET与Web Service的结合 由Asp.com主程序负责内部商务逻辑的运算以及数据源的维护,而由Web窗体页和XML Web Services分别公布系统的对外接口,Web窗体页负责向用户呈现系统数据,而XML Web Services则负责呈现系统的对外接口以便于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交换以及以后开发客户端的需要,构成一个Web 应用的完整的对外数据交换体系。
1.5 B/S模式 基于Web的B/S方式其实也是一种客户机/服务器方式,只不过它的客户端是浏览器。B/S结构是对C/S结构的一种改进。在这种结构下,软件应用的业务逻辑完全在应用服务器端实现,用户表现完全在Web服务器实现,客户端只需要浏览器即可进行业务处理,是一种全新的软件系统构造技术,成为当今应用软件的首选体系结构。在系统的性能方面,B/S占有优势的是其灵活性,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系统,只要可以使用浏览器上网,就可以使用B/S系统的终端。
2 大学生综合测评系统的功能设计
2.1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大学生综合测评系统需要完成主要功能模块有:
2.1.1 系统维护管理模块(包括①代码管理;②用户管理;③系统维护)。
2.1.2 数据输入模块 数据输入模块包括学生基本信息、思想道德成绩信息、学习成绩信息、拓展素质信息的录入、修改等。学生基本信息包括学生的学号、姓名、班级、性别、出生日期等;思想道德信息包括各项指标的成绩;学习成绩信息包括必修课、选修课的成绩及课程所占学分,包括补考学生的补考成绩;拓展素质信息包括图展素质指标各项成绩。
2.1.3 数据计算模块 按照各项指标的权重系数计算各表内的及各表之间的数据,并按要求将数据输入指定表。依据学生的各项信息,计算学生的思想道德分数、学习成绩、拓展素质分数和综合测评成绩。各项测评的结果作为学生在校的综合排名和各方面素质排名,作为各种奖学金评定发放的依据。
测评系统范文6
关键词:土地综合测评系统;互联网;农地流转;应用评价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2
一、引言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着空间间隔距离远、信息不对称等诸多问题,导致交易费用高昂,使得熟人介绍、粘贴广告等的传统方式极大地制约了土地流转的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与电子商务模式的创新,土地流转开始与互联网相结合,互联网土地流转行业逐步产生并成型。我国自2008年就出现了第一家农村土地流转网站,截止2016年4月,已有20多家互联网土地流转企业。为了突破上述土地流转的“痛点”,各大互联网土地流转平台纷纷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促进交易实现。以“地合网”为例,该平台应用了由广东华远国土工程有限公司研发的土地综合测评系统,以期对目标地块的综合情况进行分析,科学、客观地评价目标地块的优劣程度,并为目标地块的开发应用寻求较佳的规划方式。下文将就该系统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应用进行评价。
二、土地综合测评系统在农地流转中的应用
1.系统的计算方式
该系统主要以层次分析法(AHP)为基础进行计算。
2.数据的采集录入
①数据采集;服务团队到目标地块进行实地考察取样,根据考察数据与气象、水文、经济、人口等官方年度数据,并结合对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而获得的实验数据,以确定各项指标的数值,进而获得各项指标所对应的分值。
②数据录入;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及其相应分级,“地合网”管理人员登陆到按上述计算方式编制好的系统,将数据录入到系统(选择具体指标数据所在范围的选项),然后运行系统,即可直接生成土地综合测评结果。
3.结果的表达呈现
“地合网”对目标地块综合评测结果的表达包括三部分:
①地块描述;根据服务服务团队采集到的数据,输出目标地块的现状描述。
②评测数值;通过系统运行上述计算方式,算出各项测评数值与测评等级。
③评测图;根据计算出的六个子系统测评数值,绘制六维评测图。
三、对土地综合测评系统的应用评价
本文将根据已有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评价相关指标,从系统的实用性、专业化程度、友好性、稳定性、准确性、运行效率等维度,来对土地综合测评系统的应用进行评价。
1.实用性
系统的实用性高。首先,对于服务提供企业,系统的使用实现了农用地流转过程中对地块价值评估工作的流程化、标准化与科学化,可避免大量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项目成本。其次,对流转供求双方而言,一方面通过规范的估价方式,避免供给方的土地价值被低估;另一方面,系统的结果呈现方式较为直观、容易理解,有利于需求方充分深入了解目标地块的优劣程度及其发展方向,促进流转供求双方的信息对称,降低交易费用。其次,对行业整体而言,有利于行业信息化与行业规范的发展,促进公开、透明、专业的土地流转市场的形成。最后,系统可有效指导农用地流转后的开发方式,有利于提高用地效率,避免因土地规划或开发失误造成资源浪费。
2.专业化程度
系统的专业化程度较强。系统根据地理学、地质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理论基础,从自然、社会、经济范畴选取了六大子系统(共43项指标),较为完整、综合地反映了目标地块的基础环境、土地质量、地形状况、政策规划情况、开发配套情况及所在区域经济状况等在开发应用中的影响重要程度,较为全面。而且,关于目标地块的数据采集,需由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考察取样并开展实验检测而获得。同时,系统采用层析分析法与线性加权和法来计算各项测评分值,较为科学。总之,系统将软件系统的便捷性与土地流转行业的专业性相结合,应用的针对性较强,是行业中比较专业的应用系统。
3.友好性
系统整体上便于操作和浏览,友好性较强。首先,就电子系统本身而言,界面简洁,自动化程度高。系统程序通过后台处理已将每项指标按其数值范围分级设置好分值,也将繁杂的计算过程编制好,系统使用人员只需根据指标数值选择相应的选项,系统则会赋予该指标相应分值,数据录入后M行保存即可自动运行计算并输出所有结果,简化了传统判别方式的操作过程。然而,在系统所需数据的采集方面,需要由专业人员到目标地块现场进行考察取样,并对样本进行实验室分析,这项工作度专业技能要求较高,而且较为繁杂。
4.稳定性
系统的稳定性较强。土地综合测评系统采用成熟稳定的WEB服务器架构。该框架包括所有组成产品均是开源软件,是国际上成熟的架构框架,具有成本低廉、部署灵活、快速开发、安全稳定等特点。经测试,系统运行稳定,能承载200以上用户同时在线使用。同时,系统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和灾难恢复能力,能够定期进行数据备份,防止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数据丢失、破坏与,并防止用户非法获取网页以及内容,记录操作日志,操作可追溯。
5.准确性
系统的准确性有待继续提高。首先,对标地块的三种发展方式(种养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之间的测评分值差异不够显著,这可能由于遗漏了重要指标或专家赋予权重值的过程存在问题所致,影响了对目标地块规划发展指导的实用性。其次,系统最后对目标地块的总体评级是根据测评分值与可流转年限这一指标来进行折算,而并不是将可流转年限作为43个指标之一,折算方式较为简单,影响评级结果准确性。最后,系统没有得出对目标地块流转价格的估价,依然是采用流转供给方报价,没能给流转需求方提供当地市场价格参考。
6.运行效率
系统的运行较流畅。通过利用LoadRunner模拟大量用户操作,检查系统的响应速度以及在多用户情况下的可用性。具体地,录制访问脚本,每10分钟增加4个虚拟用户,持续运行10个小时,10小时运行完成后,每10分钟退出4个虚拟操作用户。测试结果表示,系统运作正常,响应速度在0.5秒内,在网络稳定的环境下,操作性界面单一操作的系统响应时间小于3秒,不存在崩溃或超时的情况,总体运行测试结果良好。
四、对土地综合测评系统的改进建议
1.拓展系统功能,扩大土地发展指导范围
目前,该系统对目标地块的综合测评结论及生成的适宜性报告暂时只有针对农用地的三大开发模式。系统在后续升级中,应当增加对其他土地发展方式的适宜性指导功能,例如集体建设用地对工业、商业等方向的发展适宜性分析,对更多类型的测评目标地块提供更多样的发展建议。同时,系统应增加土地流转价格估值这项服务内容,提高土地流转市场的透明度。另外,建议“地合网”可应用该系统,应企业、单位或个人需求,定制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用户特殊需求。
2.研制自动化检测仪器,降低项目成本
目前,该系统一些基础数据需要实地考察,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特别是,系统的土地质量评估子系统中,数据均需要调研人员利用通过实地考察取样后,经实验室检测来获得。这工作对于几个目标地块或面积较小的目标地块,可按时有效地进行。但在扩大服务范围、扩展测评对象类型后,或目标地块面积较大时,对于收集土地质量数据的工作量将大幅增加,以致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才可完成基础数据的收集及分析。因此,建议“地合网”可尝试研制自动化的土地质量检测仪器,以节省项目成本。
3.改进测评指标与权重值,提高系统准确性
系统的最终结果由六大子系统测算结果进行线性加权求和而得出,所以各子系统中的指标内容、分值及其权重值都会对测评系统的最终结果造成影响。因此,系统的升级要注意改善各项指标的选取和其权重值的调整,以更符合实际的应用情况。而且,对于我国不同地域的目标地块的测评,各子系统中各指标的分值评判也应该依据当地的情况进行调整,使测评最终结果更贴合当地实际。
4.加强数据管理应用,形成行业规范
当土地综合测评系统评价、收集的目标地块宗数达到一定量的时候,便可形成系统的、统计口径一致的云数据。系统在升级及拓展后,通过将原来分散的、格式不统一的、数字化或没有数字化的资料重新整理成为格式统一、完整、相关联的分层分类信息,构建适用于土地和管理管理的大数据分析平台,促进土地流转行业的信息规范化,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规范性。同时,可结合经济发展数据,建立预测模型及评价指标,科学判断土地各类发展的潜力及适宜性。
五、结语
土地综合测评系统在互联网农地流转中的应用,是产研结合的一个典型范例,使得系统应用企业可便捷地形成目标地块的适宜性评价研究成果,并直接用于土地流转行业的服务工作,从而为流转需求方提供较为科学直观、容易理解的参考意见。同时,系统的应用也有利于解决土地流转过程中交易费用高昂等的问题,提升交易效率。然而,系y在友好性与准确性等方面,依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为此,土地综合测评系统可在拓展系统功能、研制自动化检测仪器、改进测评指标与权重值、加强数据管理应用等方面入手,进行系统升级,以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冯家强,梁绮君.土地综合测评系统在农用地质量评价过程中应用的探索[J].商品与质量,2016(21):85.
[2]赵岱虹,蒋文彪,项加铀.土地信息系统评价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1998(4):37-39.
[3]罗必良,吴晨.交易效率: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新视角――基于广东个案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8(02):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