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田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走进田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走进田园范文1

利用农村素材,走进田园生活,指导学生进行主题系列写作,有利于提高农村孩子习作兴趣和习作水平。田间劳作,拓展素材;野外活动, 丰富素材;农家节庆,汲取素材。

写作;农村素材;田间劳作;野外活动;农家节庆

生活教育就是要用真正的生活体验来教育。农村教师若能充分利用农村广阔的天地,带领学生走进田园生活,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主题系列作文,让学生逐步练就一双慧眼,学会发现素材、积累素材、运用素材,那么,农村孩子习作兴趣和习作水平的提高指日可待。

一、田间劳作,拓展素材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农村孩子劳动技能的培养提供了天然的场所。而在劳作中,那些景、物、人、事,都可以成为孩子写作的素材。

例如,金秋正是收获忙碌的季节,我们开展了以“我是父母的小帮手”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布置学生利用周末时间,下田帮家里收割稻谷。学生自愿结合组成4―6人的互助小组,选定组长。在组长的组织安排下,按计划结伴到成员家里,分工参与劳动,有的帮忙煮点心,有的割稻谷,有的搬运谷穗,有的帮助大人打谷等等。事先,教师提醒他们在劳动中多和家长沟通,增长知识,学习经验,还建议他们劳动与玩乐结合,劳动之余做稻梗口哨,堆草屋,烤芋头、地瓜片……由于在劳动实践中,学生有了深刻丰富的体验,回校后,学生一改往日作文课上“万马齐喑”的被动局面,像麻雀似的争相发言,不吐不快。

二、野外活动,丰富素材

语文老师往往也是中队辅导员,因此我们可以把少先队活动与作文指导相结合,以达到一箭双雕、事半功倍的效果。队员们走出学校,走向田野村边,参观、调查、访问、查找资料,亲身体验并感受生活,就丰富了作文题材,拓展了写作空间。

比如我们组织野炊活动:从工具和材料的准备活动开始,学生就兴趣盎然。在阳光明媚的周末,大队人马徒步前往目的地。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孩子们分工合作准备午餐,有的垒灶,有的洗菜,有的拾柴禾,有的煮饭炒菜。山野间充盈了他们的欢声笑语。袅袅炊烟中,香气扑面而来,师生品尝并交流自己制作的美餐,评选小厨师……收拾“战场”后,或采摘野果或登山比赛,大山又沸腾了!

少先队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还可以参观访问一些专业户。比如,我们带学生参观养猪场,可以通过实地观察,了解生猪养殖的过程,感受猪宝宝的可爱;也可以通过采访主人或工人,了解创业的艰难和劳动的艰辛;还可以参与劳动,以加深体会,又可以进行多次的作文训练。

少先队的活动正是以体验为途径,注重过程的,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载体。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仔细观察、注重感知、学会积累。长此以往,孩子们必将拥有一双慧眼,能拨开迷雾,发现闪光的金子。

三、农家节庆 汲取素材

农村有特别浓郁的传统节日氛围,喜欢过年过节的孩子们一次次地亲历节日的忙碌、热闹、快乐,所留下的深刻印象长大以后依然记忆犹新,那些情景会常常出现在梦境里。只要我们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多角度地体验这些节庆生活,生活就像敞开的聚宝盆,信手拈来便是素材。

在中秋节前夕,可以布置学生从网上下载有关中秋节来历和古人如何度佳节的资料,收集有关中秋节的诗句;向学生发放“节日调查表”,来了解以往学生和家长是如何过中秋节的……以“中秋乐”为主题的习作就有了很多素材了,《中秋的来历》《月儿圆圆》《草头炖番鸭――美味去乏力》《团聚》……纷纷粉墨登场。

走进田园范文2

随着冬天里最后一场瑞雪的融化,随着融化的雪水渗入贫瘠和肥沃的土地里,随着土地里的小草紧张而又激动地探出了小脑袋,春天迈着她那轻盈的脚步,已经悄然而至。

最先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的是学校里的那个小池塘。那久违的明媚的阳光轻柔地抚摸着池塘上面那层冰冷的、无情的坚冰,将池塘唤醒。一阵微风拂过,池面上微微荡漾着波纹——那是几道不易觉察的波纹,池塘中的小鱼也浮到水面上呼吸新鲜空气。它们都感谢着春天的赐予。

还有教学楼前边和后边的两排冬青,它们已经经历了不知多少个春夏秋冬,虽然看上去显得有些苍老,但依旧是那么倔强。那些叶子不知经过了多少次风霜雨雪的洗礼,虽然看上去有些衰败,但颜色依旧是那么翠绿。在这些翠绿的叶子中间一些嫩绿的小叶子也胆怯地露出了头。它们都感谢着春天的温暖。

“草长莺飞二月天”,不错的,在这乍暖还寒的早春里,一些勇敢的小鸟也以它们轻盈的舞姿在操场的上空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它们是最能歌善舞的,一边飞还一边婉转地唱出动听的歌声。这些歌声是欢快的,与去年秋天那凄凉、悲伤的歌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们追逐着、打闹着、玩耍着、嬉戏着,在早春的天空中,沐浴着春光,尽情地欣赏着久别了一冬天的万物。它们都感谢着春天的无私。

由于是初春,花几乎都还没有开。但是,自从学校一开学,整个校园就活跃起来了,运动场上的奔跑跳跃,楼道里面的有说有笑,教室里面的缕缕书香,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都显现着一张张天真的笑脸。他们是最美的花朵,是祖国的希望。他们都感谢着春天的。

走进田园范文3

一、利用农村自然资源,营造活动环境

1.利用农村资源,打造“十万个为什么”

大千世界浓缩在孩子的眼中就成了神秘的“万花筒”,他们常常被林林总总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孩子的好奇心若能得以较好的培养和发展,就会化作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在农村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种子便是其中种类繁、数量多的一种。于是,笔者把各类种子投放到区角活动中,设置为“丰收角。”一方面可以装饰物体、进行种子作画;另一方面又可以让幼儿进行观察、比较、分类。活动的创设引起了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孩子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活动的主题也应运而生了。

这些贴近生活的活动来源于农村资源,它使好奇好问走进了孩子,使孩子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写成了一部自然的“十万个为什么”。

2.利用农村资源,做生活的“魔术师”

电视节目上精彩的魔术一直是孩子心中非常神奇的东西,为了提高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笔者在区角活动中有意识地开设了“神奇魔术角”,加入了诸如“美工”、“生活劳动”等版块,给孩子充分动手操作的机会。

在活动创设中,笔者收集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布块。首先引导孩子在观察后进行分类,然后对不同材质的布块进行加工改造。其次,为孩子准备了麻线、树枝、瓜壳等各种辅助材料,让孩子自由创作,做成俏丽的裙子、可爱的褂子等。这样,原来单调枯燥的区角在“魔术师”的变换下,成为有趣的“魔幻城堡。”而孩子在活动中,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同时还发展了孩子的审美能力。

3.利用农村资源,疏通信心之源

在农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不仅仅是让幼儿接触、使用这样一些材料,而是以此为媒介,使孩子在玩玩、想想、做做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获得成功需要的满足。像是玉米的秸杆,这是在农村收获季节最常见的材料,把它们投放到区角里做成一些以插、接为主要手法的作品,如花篮、鸟笼、汽车、眼镜等,一下就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和探索欲望。于是,给孩子提供充足的秸杆和一些辅助材料,在教师作品的暗示下,孩子们积极与秸杆互动起来。一时间,各种各样的秸杆制品成了展示角里最亮丽的风景线。

4.利用农村资源,唤醒沉睡的“爱迪生”

对幼儿来说,能动的、富有变化的环境最具有挑战性,能使孩子始终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教师应所探索农村资源在区角活动中的开发与利用,紧紧追随孩子发展的步伐,与孩子共同前进、共同成长。

蔬菜是农村一年四季都有的农作物。笔者首先提供各类蔬菜让孩子进行观察,在孩子的眼中,颜色形状各不相同的蔬菜便成了一件件生动活泼的物体。同时,在孩子想象的基础上,又提供了一些辅助材料,以促使他们互动。在区角活动中孩子将自己的想象通过自己的创作,表现了各种各样、千姿百态的物体造型,大大提高了孩子的审美能力。

二、挖掘农村社会资源,拓宽活动天地

农村的社会资源表现在丰富的民间素材上。民间素材蕴涵着丰富而深厚的教育和文化价值,积极的开发会丰富教育活动内容,培养孩子亲近社会、尊重和热爱本土文化的情感。

1.游戏引路

民间游戏广为流传,深受孩子喜欢。笔者在组织孩子开展游戏的过程中,引导他们探索利用民间游戏的角色、规则、动作,初步进行合作能力的培养,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发展合作能力,从而体验人与人相互交往、合作的重要和快乐。

2.歌谣升华

走进田园范文4

运营商重组对统一通信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随着5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中国电信业正式进入了全业务运营时代。

那么对于一直专注于统一通信平台的研发和市场开拓的远特通信来说,运营商重组后的发展需求无疑对统一通信市场形成强有力的推动。远特通信现有的统一通信平台着眼于用户的应用服务层面,包括电子传真、网络呼叫中心、超级总机等一系列产品,远特通信积累了大量的客户服务经验和技术优势,能为运营商重组后拓展新业务的需求提供了更多的增值服务选择。能为运营商重组后拓展新业务的需求提供了更多的增值服务选择。远特通信与北京网通的战略合作充分证明在宽带商务中提供全方位的电子传真业务是提高运营商网络服务能力和增强企业互联网利用能力的有效方式。

远特统一通信市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国内部分厂商都处于产品和服务的调整期,促使用户对统一通信应用逐步了解和尝试,也为统一通信相关企业提供了发展的动力。

远特统一通信平台、将电子传真、网络呼叫中心、超级总机、电话会议等多种沟通方式融合,为企业通信提供即时与非即时相结合的整合解决方案全方位的服务。尤其是FAX99电子传真平台,拥有全国200多个城市的电信号码资源,拥有120万注册用户。成为中国最大的网络传真运营平台。此平台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节约成本,而且提高了效率。

民生银行就体验到了远特统一通信应用的绝对优势。民生银行信用卡部以前收发传真都是应用的传统传真通信方式,十几台传真机一起工作,非常容易造成用户资料的丢失。在应用远特的FAX99电子传真系统之后,传真过来的用户资料可以立即存档,实时跟踪非常方便,而且也没有占线的事情发生。当银行做一些用户推广时,只需鼠标一点就能将相关理财方案发送到目标客户处。

截止2007年底,全国已有多家合作伙伴与远特紧密合作,这些合作伙伴包括了民生银行、阿里巴巴、慧聪、淘宝网、雅虎邮箱等众多知名企业。

与SaaS平台结合锋芒四射

2008年春节过后,远特通信将自己的第一款产品―FAX99电子传真正式放在SaaS平台上,网络传真开始走向了SaaS平台。远特的网络传真全部有落地的号码,放在此平台上有一段时间了,现在看来总体运营状况非常好。远特的产品对于阿里巴巴来说也是新尝试,阿里平台上有大量的中小企业用户,他们对于传真的需求也是非常迫切的。

在企业生态链中,生存问题始终是企业最基本的需求,也是中小企业面对市场压力时最原始的需求。传真是企业营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传真的出现彻底颠覆传统传真的格局,更贴切中小企业用户需求。

走进田园范文5

几年后的今天,我园申报了省级规划课题《农村幼儿园体验式“田园教育”的实践研究》。作为其中一员,在专家领导的引领下,在与同事不断切磋和学习中,在自己的实践研究中,我对“田园”教育有了新认识。其实“田园”教育有着深刻的内涵和广阔的空间,它不仅仅是幼儿亲近田园、掌握田园知识和技能的好时机,对幼儿来说更是一种体验,是培养幼儿各种能力、情感和社会性的过程;“田园”也不仅仅只是亲历和体验田园,还包含与田园有关的文化及对田园的表现表达等等。实施后,我发现“田园教育”原来也可以有声有色,生机勃勃。

反思相同的两个课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反差呢?原来是新课改实施后,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发生了转变的结果。

一、从重知识技能的获得转变为更重情感能力的精心培育

反思过去田园课程实施时,我的目标定位始终是幼儿获得了哪些知识和技能。在开展“种植蚕豆”活动时,我的目标就是巩固幼儿对数量4的掌握,于是我事先挖好坑,让幼儿在每个坑里放4粒蚕豆,然后盖好土。使用的就是这种落后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内容和手段的单一,我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

现在,我们不仅重幼儿知识技能的获得,更关注幼儿的能力情感的培养。能力和情感更具有隐性效应和长期性,也许我们暂时看不到幼儿在能力和情感方面的提高和发展,但我们知道能力和情感状况对幼儿一生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在“田园教育中”,我们不仅关注幼儿在知识技能方面能否得到发展,更关注幼儿能力和情感的发展。现在我们进行蚕豆种植时,我引导幼儿自己完成挖坑、下种、盖土等一系列的播种过程,再在旁边插上标签,告知幼儿这颗蚕豆就是自己的蚕豆宝宝。此活动不仅巩固了幼儿对数量的掌握,更为幼儿今后细心照顾蚕豆的生长创造了条件,进而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培养了幼儿爱护植物的情感,也让幼儿深刻地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从重知识技能的获得到更重能力情感的培养,不仅拓展了“田园教育”的内容,使“田园教育”更具生命力,也使“田园教育”越来越有活力。

二、从重教育结果效应转变为更重过程的细心关注

过去课程研究的实施中,我关注的只是教育结果,能给幼儿带来什么效应。考虑到我们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农民和农业专业户,更不只是为了幼儿好玩,想到此课程的开设似乎对未来意义不大,因此,我选择了半途而废。

现在,我们的“田园教育”不仅要重结果能给孩子带来什么,更重教育过程中幼儿的体验,重幼儿的参与,幼儿的亲历。通过田园这一载体,让幼儿在田园中,去观察,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让幼儿自己去探究,丰富幼儿的经验,让幼儿在实践中总结,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发展。

只有亲历“田园”,幼儿才会关注“田园”,了解动植物生长的过程及变化,发现问题,才会进一步探究,才有机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只有亲历“田园”,幼儿才会爱上“田园”,才能建立幼儿与动植物间的感情,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和爱的情感,进一步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当幼儿看到自己精心种植的植物半途夭折时,那种伤心、难过之情令人感伤);只有亲历“田园”,幼儿才会恋上“田园”,深切地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进而珍惜劳动成果……

在这种思想的引领下,我们的教育手段、方法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我们的教学方法不再是传授法,不再是填鸭式,而是以幼儿为主体,引导幼儿自己探究,实现自主学习,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支持者。活动中只要是幼儿力所能及的,我们定会让幼儿自己去尝试。认识农产品时,我们会激发幼儿通过看、摸、比、品尝等多种方法进行比较,获得自己独特的经验,此探究过程比结果更有意义。注重过程的“田园教育”使“田园”课程更生动、更丰富多彩。

三、从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转变为更重幼儿主体地位的落实

“田园教育”开展得轰轰烈烈,更得益于教育主体的转变。过去课程研究的实施中,我总是将教师放在首位,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搀着幼儿走。活动都是教师预设的,教师用自己的眼光来观察,从自己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没有现成的课程利用,仅靠教师的预设,难免会走入黔驴技穷的境地。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觉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索式的师生互动。现在,“田园”课程实施时,我们会始终将幼儿放在首位,充分认识到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是活动的主人,课程来源于幼儿兴趣和生活。

记得在一次田园观察时,幼儿发现了一个田园中的“外来户”――荠菜,有小朋友说是草,有的说是菜,当知道是荠菜后,幼儿又有了疑问,我们没有种,这荠菜从哪里来?出现了新问题,老师没有直接告知,而是让幼儿自己先寻找答案。于是,小朋友们有的问家长,有的向奶奶(保育员)请教,很自然地生成了“荠菜哪里来”的活动。组织活动时,教师先让幼儿交流自己寻找到的答案,然后组织幼儿观看视频“种子的旅行”,认识荠菜的种子,再让幼儿交流对荠菜种子来历的认识,整个过程孩子们都积极参与、兴致盎然。在以幼儿为主体的理念指引下,我们还生成了“荠菜变身”、“我们的青菜宝宝”、“泥土里的宝贝”、“植物生长的有利环境”等等许多课程。这些问题从幼儿身边来,是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幼儿更投入、更积极,教学效果更好。以幼儿为主体,“田园教育”之路越走越宽。

走进田园范文6

尚瑛琨

树林中,一条小径若隐若现;小溪里,几只鸭子游戏水中;田野上,几亩菜地绿油油的,如同一幅油画展现在眼前。

走进树林,扒开枯草,会发现几朵明媚的紫色小花;站在槐树下,嗅着槐花的香气,无比的惬意。用手摸摸湿润的泥土,又松又软。一阵风吹过,大树唱起了歌,“沙沙沙,沙沙沙!”

来到小溪边,把手放入溪水中,再扬起来,胳膊上如同一串水晶链,那么晶莹剔透,又清又凉,我陶醉了。走进溪水,那感觉真爽!如同一双柔软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双脚。

奔到田野里,望着那一片翠绿的菜地,放松了我的双眼与神经。漫步其中,摸摸那水灵灵的西红柿;瞧瞧那深紫色的小茄子;摆弄一下绿绿的油菜叶……这丰收的景象衬着蓝天,那么美妙,那么和谐……

田园小景,如同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令我目不暇接。此时此刻,只有一句发自内心的感叹:我来到了“世外桃源!”

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