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结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语法结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语法结构

语法结构范文1

关键词: 英语A级考试 语法结构题 应试技巧

1.前言

英语A级考试的全称是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Practical English Test for College),也可简称为PRETCO,它所面向的是修完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所规定的全部内容的高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和成人高等专科教育各专业的学生。该考试的目的是检验高职高专学校的英语课程的教学水平,考核高职高专学生是否达到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基本要求》所规定的教学目标,以及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的实际水平。

《基本要求》对A级在词汇和结构方面所规定的能力要求是:能正确认识并恰当地运用词汇表所规定的3400个英语单词及相应的词组,能熟练运用语法结构表所列的语法知识点。[1]

2.语法结构题的应试技巧

语法结构题是A级考试的第二部分,本部分的分值占总分的15%,测试时间为15分钟,共分2部分:Section A和Section B。Section A部分的题型为选择题,每题0.5分,10题共五分,考查考生对语法、单词和词组的辨析、搭配和运用能力;Section B部分的题型为填空题,每题1分,10题共10分,考查考生对题目中所给出的词的掌握,根据句子的含义、语法结构和够此方法填写单词的正确形式。[2]下面谈谈Section A的应试技巧。

语法题的测试范围主要有:动词的时态和语态、非谓语动词、主谓一致、虚拟语气、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情态动词、被动语态、倒装句、强调句、独立主格结构和省略句等。词汇题的测试范围主要有:词义辨别、词性搭配、习惯用法、短语比较,以及动词、名词、形容词和副词四大类诗词之间的转化,等等。语法结构虽然考查面很广,但实际上历年的考点还是有很多重复的,虽然考题有变化,但是考查的总是那些语法点。下面我就这些考试中反复出现的考点进行总结。

2.1固定搭配题

此类题目在历年考试中每次必有一题,每次都不相同,通过研究历年的试题只能确定该试题的类型,对于应试的技巧作用不大。如2003年12月16题考查的是in和a hurry的搭配,2004年6月22题考查的是worry和about的搭配,这类题目完全取决于日积月累的英语知识,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留意动词和介词的搭配。

2.2动词的时态

动词时态很复杂,但是在这里最常考查的只有一种时态:完成时,并且考查的方法和方式也比较简单。

考法1:由By包括by the end of引导的时间状语,该句的时态是完成时,什么完成时取决于By包括by the end of后面的时间,该时间如果是现在,该句的时态就是现在完成时;如果是过去,该句的时态就是过去完成时;如果是将来,该句的时态就是将来完成时。2004年6月第20题:By the time you get to shanghai tomorrow,I for Chonggqing.选择C)shall have left。该语法也出现在Section B中。

考法2:Since,首先要确定Since的用法,因为since可以表示自从,引导时间状语或者时间状语从句;也可以表示因为或者既然,引导原因状语从句。因此确定Since表示自从时,Since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用过去式,主句用现在完成时或现在完成进行时,现在完成进行时比现在完成时的差异是:它强调动作的延续性。例如2006年6月第20题:Ever since I arrived here,I in the dormitory because it is cheaper.选D)have been living。2008年6月第32题:My mother has enjoyed better health since we came to live in this beautiful seaside city.注意:这里有的同学会搞不清主句和从句的时态,知道该用完成时,但不知道哪里用。

考法3:时间状语是in the past...years或者for+时间段,该句子要用现在完成时。例如2009年6月第31题:She described the ancient city in detail because she had lived there for years.2008年12月第33题:In the past five years,traffic problem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2.3语态

被动语态类题目很容易做错,因为很多考生花费大部分的时间来关注该题目的时态了,有时忽视了语态或语气的选择,所以做错了。其实只要在做完题目后,把题目再看一遍,确保题意有逻辑即可。例如2007年12月第30题:A telephone user may pay a fixed monthly charge and is allowed/be allowed to make an unlimited number of local calls in the month.2008年12月第31题:The hospital,which is equipped with modern facilities,is one of the best in the employer needs.

2.4非谓语动词

A级最常考的非谓语动词包括不定式、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考法可以按照非谓语动词充当的成分分为4类。

2.4.1非谓语动词作定语

非谓语动词作定语位置可前置或后置,在A级考试中后置的较多,幸运的是A级不考查非谓语动词的位置,只考查该用哪一种非谓语动词,这要取决于该动词与所限定名词之间的关系是主动和进行的关系,那就用该动词的现在分词;如果该动词与所限定名词之间的关系是被动或完成的关系,那就用该动词的过去分词。如2008年12月第29题:Finally the woman found her lost child with the help of the police.第27题:It was in his childhood that he read most of the books written by Mark Twain.

2.4.2非谓语动词作表语

非谓语动词作表语,其应试技巧与作定语的相似,取决于该动词与主语的关系,主动就用现在分词,被动就是过去分词。2008年6月第30题:The lecture was so boring that many of the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fell asleep.

2.4.3非谓语动词作状语

非谓语动词主要作时间状语、原因状语和伴随动作。技巧是:取决于该动词与主句主语之间的关系,主动和进行关系是现在分词,被动或完成关系是过去分词。2007年12月第20题: up at the clock on the wall,the secretary found it was already midnight.选A)Looking。如果现在分词的动作先于主句主动词,那么就要使用现在分词的完成式。如2006年12月第18题: to find the proper job,he decided to give up job hunting in this city.选D)Having failed。

2.4.4非谓语动词作宾语补足语或主语补足语

技巧是:宾语补足语取决于动词与宾语之间的关系,主语补足语取决于动词与主语之间的关系。其实宾语补足语和主语补足语只有一线之差,把有宾语补足语的句子变为被动语态,宾语补足语就变为了主语补足语。如2008年12月第22题:The scientists wanted to keep people about the breakthrough in their experiment.选B)informed。2008年6月第24题:Scientists should be kept of the latest development in their research areas.选C)informed。

3.结语

A级考试的语法结构题所涉及的考点还包括其他方面,但由于篇幅所限,我今后将进一步探究其他方面的应试技巧,为应考学生和教学同仁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委员会.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纲.

语法结构范文2

oncompatibility and simplification;(4)conclusion.The authorholds that Chinese grammatical struc

tures reveal a tendencyof simplification in form and a tendency of compatibility insemantic impl

ication.Simplifications and compatibility areinterdependent in accordance with pragmatic princip

les.

本文讨论汉语语法结构,用的是现代汉语的语料。

在汉语语法结构中,有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事实,这就是语义蕴含上的兼容性和形式选用上的趋简性。

一 兼容性

同样一个语法结构,可以包容多种意义。所谓“同样一个语法结构”,有概括程度不同的种种情况。以简

单的短线结构为例来说。

(一)结构槽为XY

X和Y都是变项。前后槽框X和Y,它们所装载的词语是可变动的。这样的结构槽,形成“主谓”“动宾”“

动补”“定心”“状心”等等结构。这是一类概括程度特别高的结构,X和Y之间的语义关系多得无法全部列举

。四十多年前,《中国语文》连载的《语法讲话》中就指出:“动词和宾语的关系是说不完的。”实际上,不

仅动宾结构如此,动补、主谓、定心、状心等结构何尝不是如此?它们的语义关系都只能粗线条地描写个大概

(二)结构槽为XA

X是变项,A是常项。X在前,槽框里的成分可以变化;A在后,槽框里的成分固定不变。例如“X边”,X是

变项,“边”是常项:

(1)司机和他的车停在路边,他打一桶清水,兜头泼在车上,车一下新了。(红柯《奔马》,《小说月报

》)1996年第11期77页)

(2)去什么地方玩都可以,就是不能到河边去玩,不能爬到树上去玩。(余华《我的故事》,《小说月报

》1996年第11期84页)

“路边”“河边”有所不同:“路边”是路上靠边的位置,属于路,车并没有停到路的外边;“河边”是

岸上或地上靠河的位置,不属于河,人并没有进入河水里头。

(三)结构槽为AX

A是常项,X是变项。A在前,槽框里的成分固定不变;X在后,槽框里的成分可以变化。比如“铲X”,“

铲”是常项X,X是变项:

(3)深圳金鹏首场以一绝妙的传球铲球成功,获得初胜。(徐勋林《冲甲之路》,《羊城体育》报1996年1

0月18-24日)

(4)第11分钟,金鹏后卫铲人犯规,被判任意球。(同上)

“铲球”“铲人”有所不同:“球”和“人”都是铲这个动作所涉及的对象,但是,铲球是倒地把球铲出

,是攻防的一种方式;铲人是把脚铲到对方球员身上,是犯规的动作。再比较:

(5)书记三天两头跑县城,说是跑项目,贷款花了几大笔,可就没见个影子。(韦晓光《摘贫帽》,《中

篇小说选刊》1996年第5期72页)

(6)里面坐的,显然是些常在那条公路上跑车的司机。(梁晓声《司马敦》,《中篇小说选刊》1996年第6

期57页)

上例都是“跑X”。“跑县城”是往县城跑,“县城”表方所;“跑项目”是为获得项目而奔跑,“项目

”表目的;“跑车”是开着车跑来跑去,“跑”和“车”之间有使动关系。

(四)结构槽为AB

AB都是常项,槽框里的成分都固定不变。例如:

a.

村里1——村子里头。(村里有几棵枣树。)

村里2——村政府或村领导。(村里不准他外出。)

b.

考司机1——考验司机的水平或胆量。(在这路上开车,可要考司机了!)

考司机2——通过考试,成为司机。(我想考司机,将来开出租车养家糊口!)

c.

我的书画1——我收藏的书画。(我的书画都是重金收购的。)

我的书画2——我创作的书画。(我的书画都是离休后学着乱涂的。)

我的书画3——我表演写字画画。(一开始是他的魔术,接着是我的书画。)

此类结构槽,采取同一语表形式,形成相同或基本相同的结构关系,可是具体的语义内容有所不同。再比

较下例中两个“是的”:

(7)“你说,今天你们打牌,汪翠娟赢了钱是吗?”“是的。不过,她只赢了几千元,数目并不大。”(

陈浩泉《选美前后》,《花城》1985年第3期207页)

(8)四平的女人不解地说:“好好的,永生家的送你鱼干吗?”……她歪着头提示说:“一样样地想,比

如,准生证……”四平村长说:“永生的儿子都六岁了,还要什么准生证。”四平的女人说:“建房证呢?”

四平村长说:“永生的房子是去年春天才盖的,再要建房证,不可能。”……女人说:“这不是,那不是,总

得有个是的,你再想想永生家的求你办过什么事吗?”(张继《村长与鱼》,《小说选刊》1996年第11期108

页)

前一例,“是的”是“是+语气助词”,“的”起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后一例,“是的”是“是+结构

助词”,实际上等于说“总得有个是是的”。

汉语里相当多的结构槽在语义蕴含上具有兼容性。概括性越高,兼容能力越强。

二 趋简性

表示同样一种语义蕴含,尽管全量形式和简化形式都可以采用,但说起话来人们更多地选择简化形式。简

化有多种多样的途径和办法,比较明显的有以下几种。

(一)谓词隐匿

把体词和体词之间的谓词隐去,剩下“体词+体词”的结构槽。比较:

(9)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鲁迅《药》)

(10)一手钱一手货!(电视连续剧《金融潮》)前一例谓词“交”显现,后一例谓词“交”隐匿。又如:

(11)县长大中华,局长红塔山,科长红山茶,乡长牡丹花。一天两三包,自有人给他。(楚良《故乡是非

》,《小说月报》1996年第8期77页)

(12)一任穷知县十万白花银是封建时代,现在,一个县长多少钱?(同上82页)

前一例等于说:县长抽大中华,局长抽红塔山,科长抽红山茶,乡长抽牡丹花。一天抽两三包,自有人给

他。后一例等于说:封建时代一任穷知县得(收入)十万白花银,现在,一个县长得(收入)多少钱?

(二)结构移变

把比较复杂的结构槽加以简化,使之移变成为比较简单的结构槽。比如:

(13)往年棉花卖议价,……(楚良《故乡是非》,《小说月报》1996年第8期79页)

(14)她猛一抬头,发现窗外已经漆黑一片,而窗里却明亮如昼。(王安忆《我爱比尔》,《小说月报》19

96年第5期30页)

前一例的“卖议价”,是由复杂形式“用议价的方式卖出去”移变而成的简化形式。后一例的“窗里”,

是由复杂形式“以窗为界线的屋子里”移变而成的简化形式。这里的“窗里”,不能说成“窗中”,不同于“

窗里嵌着一弯月牙”中的“窗里”。

(三)成分扣合

把相同的成分扣合在一起,使之为另外两个或几个成分所共用。比如:

(15)贺兄,我找得你好苦哇。(古龙《金刀亭》1207页,中国友谊公司1990)

(16)你害得我不够吗?(陈浩泉《选美前后》,《花城》1985年第2期215页)

“找得你好苦”由“找你,找得好苦”扣合而成。其中“找”同宾语性成分“你”和补语性成分“好苦”

相对待,为二者所共用。“你好苦”并非整个儿充当补语。“害得我不够(吗)”由“害我,害得不够(吗)

”扣合而成。其中,“害”同宾语性成分“我”和补语性成分“不够”相对待,为二者所共有。“我不够”并

非整个儿充当补语。一部电视连续剧中,一位男士对一位女士说:“小姐,我也忍得你很久了!”这是同样的

结构。

(四)分句删减

把复句中的某个分句删减掉,形成较为特殊的特定复句句式。通常是删减三个分句中的第二个分句。例如

因为他找到了后台,他才免受处分,否则他过不了这一关。

因为他找到了后台,否则他过不了这一关。

既然他人品不好,就不应该重用他,你为什么却让他升官呢?

既然他人品不好,你为什么却让他升官呢?

前一例,删减了中间一个分句“他才免受处分”,于是出现了“因为”和“否则”同现的特定复句句式;

后一例,删减了中间一个分句“你不应该重用他”,于是出现了“既然”和“却”同现的特定复句句式。转贴于

语法结构的选用,从全量形式到简化形式的过程,是趋简的过程。其结果,使汉语语法的结构形式在总体

上显现出趋简性的特点。

三 趋简兼容的思考

(一)趋简与兼容,互为条件

一方面,结构形式的趋简,导致结构语义的兼容。比方说,李小松给朋友打电话:“春毓吗?我李小松!

”等于说,我是李小松。又比方说,“我”给大家分配联络的对象:“你汪国盾,他萧宇汤,我李小松。”这

时等于说,我联络李小松;假若是给演员分配剧中角色:“你汪奶奶,他萧大伯,我李小松。”这时又等于说

,我演李小松。这样,“我是李小松”“我联络李小松”“我演李小松”等等都可以采用趋简形式“我李小松

”;“我李小松”这个结构槽,自然就兼容了多种语义关系。

另一方面,语义兼容的可能性,又提供结构趋简的可能性。比方,“人称代词+名词”的语义容量,为人

们在不同意义上选用这一形式成为可能。例如:

(17)苏青爱上了大兵的消息,像疯狂的子弹击中了历史所。绝大多数人都对这样的爱情感到不可思议。

“他高中生,你研究生,差距太大了。”

“这有什么,只要我喜欢。”(王石《雁过无痕》,《中篇小说选刊》1997年第3期132页)

上例的含义是:“他是高中生,你是研究生”。假若换个语境:“他找了个高中生?咳!他高中生,你研

究生,差距太大了。”其含义便成为:“他只找了个高中生,你却找了个研究生,差距太大了。”

事实表明,汉语语法重于意而简于形。在结构形式的选择上,常用减法;在结构语义的容量上,则常用加

法。能不能认为,汉语语法在形式上显现为减法语法,而在涵量上显现为加法语法呢?

有艺术家说过,中国的国画,是一种减法绘画。山水画上,往往留有大块空白,许多意思就隐匿在空白处

里。汉人的绘画语言和汉人的有声语言、文字语言似乎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里面,是不是还有我们还没有认

识清楚的学问?

当然,任何事物都不会处在绝对化的关系之中。趋简和减法,兼容和加法,也不是绝对的。有时,趋简的

形式也不一定兼容多种内容;反过来说,一个结构形式所兼容的意义也不一定都来自趋简。它们之间错综复杂

的联系,还需要做深入的研究。

(二)趋简与兼容,服从于语用原则

我们使用汉语,一贯遵守一条语用原则。这就是:借助言语背景,言语尽可能经济简练。

首先是借助言语背景。离开了言语背景,某种特定结构与某种特定语义的联系往往会得不到落实。比方,

如果离开上文所举例子的言语背景,“局长红塔山”的意思是多可的。趋简形式依赖言语背景的程度,决定于

人们的常识。常识性越弱的事情,所用趋简形式对言语背景的依赖性就越强。比如“教室”和“馆子”都表示

方所,但如果要说“吃教室”,那么,跟说“吃馆子”比较起来,就必须更多地交代言语背景。

其次是尽可能经济简练。“尽可能”就是能简则简。比方在结构移变中,简掉一个字是简,简掉许多语词

也是简。看下面的例子:

(18)让小弟去找一下阿楠的父亲,看看他们知不知道这件事。(裘山山《无罪辩护》,《中篇小说选刊》

1966年第5期93页)

(19)可如果你朝中有人……在换届时就没有人提出你的年龄问题,于是你就可以再干一届。一届就是四年

。四年就是一任美国总统。(钟道新《权力的成本》,《中篇小说选刊》1996年第5期127-128页)

(20)病房里摆四张床,同病相怜,一会儿就熟了。一床初产,孩子大,老秤十斤十两,于是一刀切开。(

王小克《梦幻人生》,《钟山》1990年第5期92页)

前一例,“知不知道”是“知道不知道”的结构移变。这一说法,有“破词”的嫌疑,因此有学者提出过

批评。然而,汉语语法的趋简性有一股强烈的冲击力,根本不管是否破词的理论,人们就是喜欢使用“可不可

以”“愿不愿意”“同不同意”“喜不喜欢”这一类的结构槽。中间一例,“四年就是一任美国总统”,由“

四年就是当了一任美国总统的时间”移变而成,“尽可能”地压缩掉了不少语词。由于背景明确,因而意思清

楚,而且显得俏皮。后一例,“一刀切开”指的是用手术刀把腹切开,把孩子取出来。压缩掉的语词更多,更

体现了尽可能经济简练的原则。

近来有个“吃床饭”的说法。例如:

(21)倒是袁副局长解了围,说:“我看就吃床饭。”

“吃床饭?”大家一脸的问号。

袁副局长不紧不慢地把“吃床饭”的吃“法”道了出来。“吃床饭”就是在发票上提高住宿费,把剩余部

分的钱,用来当伙食。

大家听了都说“吃床饭”这法子好。

仅仅“吃床饭”三个字,容纳了多少内容!由于有明确的交代,它的意思是清楚的。如果使用久了,大家

都熟悉了,就会像“吃筷子”之类一样,人们不会有“一脸的问号”的。

两千多年之前,孔子(前511-前479)就说过:“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意思是说,言辞

足以达意就够了。所谓“辞达而已”,实际上也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语用原则。后来,《世说新语·文学》主

张:“辞约而旨达”。再后来,苏轼(1037-1101)也指出:“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与谢民师

推官书》)。可见,汉语的遣词造句,汉语语法结构的使用和发展,深受语用原则的影响。这一点自古如此,

反映了汉族人使用汉语的共同心态。

(三)趋简与兼容,增加了研究难度

语法结构形式和语法结构涵义,如果总是单纯的一对一的关系,自然容易描写,容易说明。然而,汉语的

许多语法结构,由于形式的趋简而合一,由于语义的兼容而繁复,于是就造成了错综复杂的局面。研究汉语语

法结构,往往可以看到:一般与特殊同现,正规与异常共存,清晰与模糊俱在。

首先是一般与特殊同现。以存现句中的动宾结构槽来说,其中的宾语一般是不确指的。比如“山那边来了

两个人”,“两个人”并不确指张三李四。但是,也有特殊现象。例如:

(22)那里果真坐着苏廉和王若姬。(晓苏《黑色背景》,《小说月报》1996年第8期84页)上例的宾语是

确指的。规律性何在,如何解释?

其次是正规与异常共存。以“X里”和“X中”这两个结构槽来说:如果是动词,通常进入“X中”的结构

槽,比如“谈判中,审议中,手术中”,不说“谈判里,治疗里,手术里”,这是正规情况。然而,也有这样

的现象:

(23)如今这小子竟然有胆回国,只能往死里整治他。(梅毅《赫尔辛基的逃亡》,《中篇小说选刊》1996

年第1期173页)“往死里整治”,“死”是动词,但只能说“死里”,不能说“死中”,这便是个别的异常情

况了。规律性何在,如何描写?

再次是清晰与模糊俱在。在一个结构槽所兼容的种种语义关系中,可能有的是清晰的或相对清晰的,有的

是模糊的或相对模糊的。以“NN地VP”这个结构槽来说,比较:

烟头纸屑地扔了一地。

烟头纸屑地弄得屋子乱糟糟的。

烟头纸屑地满地都是。

前一例,“烟头纸屑”和“扔”关系清晰,它们在逻辑上有直接的动宾关系;中间一例,“烟头纸屑”和

“弄”之间,不存在逻辑上的动宾关系,它们之间压缩掉了一些东西,关系略显模糊;后一例,“烟头纸屑”

和“满地都是”之间,压缩掉的东西更多,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更加模糊了。规律性何在,如何分析?

其实,以上的概括还不足以充分说明问题的复杂性。如果面对这样那样的具体事实,还可以遇到各有特殊

性的麻烦。比方说,一般以为,动词重叠形式后边不会再出现结果补语。可是,据储泽祥(1994),《红楼梦》

《儿女英雄传》里就已发现了这样的说法:

(24)现在人多手乱,鱼龙混杂,倒是这么一来,你们也洗洗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下》1334页,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25)这个话,你们姐儿俩竟会明白了?难道这个什么“右传”“左传”的,你们也会转转清楚了?(文康

《儿女英雄传·下》603页,上海书店1984年)

“洗洗清”“转转清楚”都是“动词重叠形式+结果补语”。近年来,这样的用法渐渐多了起来:

(26)你的头有点乱了,让我替你做做好。(徐卓人《秀发》,《小说月报》1996年第8期100页)

(27)他们这是干的什么事嘛!我去跟他们说说清楚!(孙春平《古辘吱嘎》,《中篇小说选刊》1996年第

6期144页)

1996年7、8月间的一个晚上,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乒乓球两位女选手的擂台赛,笔者还听到了这样的说法

(28)桌面上有了汗水,服务员跑上去揩一揩干净。(中央电视台乒乓球赛解说人的口头说法)

这里动词重叠式中还多了一个“一”字。所有这类现象的形成,恐怕也是来自趋简性的结构移变:“做做

”和“做好”一压缩,就成为“做做好”;“揩一揩”和“揩干净”一压缩,就成为“揩揩干净”。然而,这

么一来,动补结构槽自然就更加复杂了。

总之,趋简和兼容,减法和加法,增加了汉语语法结构分析的难度。趋简程度越大,兼容内容越多,线索

就越杂错,头绪就越纷乱,因而分析就越困难。

四 结束语

要更加深刻地认识汉语语法结构的兼容性和趋简性,还必须分门别类更加细致地弄清楚各种各样的事实,

做好事实发掘的工作。

目前,事实的发掘仍然是汉语语法研究的最基本的工作。在我们看来,汉语语法事实的发掘起码包括以下

四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从众多的事实中发掘出值得研究的事实;第二,从值得研究的事实中发掘出规律性;

第三,从所得的规律中发掘出理论问题;第四,从发掘规律和理论的过程中总结出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事实

发掘的程度,反映研究的深度。离开了事实的发掘,谈不上理论的建树,也谈不上汉语语法研究的成熟。

参考文献

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法小组(1953)语法讲话,《中国语文》第1期。

中国语文编辑部编(1956)《汉语的词类问题》第二集,中华书局。

陆宗达(1956)关于语法规范化的问题,《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学术会议文件汇编》,科学出版社。

储泽祥(1994)交融中的VVA叠动动结式,《双语双方言(三)》,汉学出版社。

邢福义(1991)汉语里宾语代入现象之观察,《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邢福义(1996)方位结构“X里”和“X中”,《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邢福义(1997)《汉语语法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邢福义,男,海南省人,1956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

导师。200多篇。已出版著作20来部,其中个人专著10部。代表作为《语法问题探讨集》《语法问题

发掘集》《语法问题思索集》《邢福义自选集》。主要研究现代汉语语法学,也研究逻辑、修辞和文化语言学

语法结构范文3

关键词: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语法结构 对策

一、引言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是为反映和评价高等学校专科层次(高等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成人高等专科教育)修完英语课程的在校生英语应用能力而设立的标准化英语水平考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高级应用性人才,其英语教学应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方针;既要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也应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关涉外业务工作的能力。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就是为了检验高职高专学生是否达到所规定的教学要求而设置的考试。考试以《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简称《基本要求》)为依据,既测试语言知识也测试语言技能,既测试一般性语言内容也测试与涉外业务有关的应用性内容。

考试的第二部分是语法结构(structure)考试,这项考试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测试范围包括《基本要求》中的“语法结构表”所规定的全部内容。该项考试主要以句法结构、语法、词形变化为主,以多项选择、填空的形式出现在考生面前。

二、对语法结构测试的分析

该测试主要是测试学生对语法结构、句法结构和词性转换的掌握程度,也是整个试卷中失分最严重的一项。在考试统计中就该项而言,正确率为100%的人数占全体人数的2%,正确率达到80%以上的占人数的4%,达到60%以上的占人数的16%,达到40%以上的占人数的77%,一条不正确的占人数的1%。由此数据可见,该项对于学生而言是多么的薄弱。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归根结底有几个原因:1.高中时的语法基础不牢;2.句子意思看不懂;3.单词不记或者记不住,单词的意思、词性没有很好地掌握住。

下面本文针对上面三种情况作一分析。

第一,学生高中时的语法基础掌握不牢。在该考试中有各种各样的语法知识要点,以虚拟语气为难点。虚拟语气在高中的语法知识中是重点、难点,这就造成了学生这部分知识的薄弱问题。笔者在分析了试卷后,总结出在该考试中常考的虚拟语气有两种情况:1.在出现了表示命令、要求、请求、建议等词语的情况下从句需要用(should)+V.例如:The chairman put forward a proposal that the two sides (should)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on a long-term basis. 2.在“I wish/hope...”这样的句子中,前面用一般现在时态,后面用过去时态;前面用过去时态,后面用过去完成时态。例如: I did not go to the party, but I do wish I had been there.

以上两种虚拟语气是在该考试中经常出现的。有的学生混淆甚至记不住,导致考试时无从下手。还有一些其它的语法知识点,比如考到定语从句、主语从句,这些学生都有不知从何下手的感觉,这归根结底就是英语高中时的基础不牢。

第二,句子意思看不懂。在该考试中有许多句子看似简单其实暗藏玄机,有迷惑性,如果没能炼就火眼金睛,那么很容易被考题所迷惑导致选错答案。例如:The party the students looked forward to was held yesterday afternoon.就该句而言,有许多学生提出,look forward to后面不是接doing吗?为什么会是was held?这个就是被题目所迷惑了而导致的错误。分析一下,hold的发出者是the party而不是the student,而look forward to的发出者是the student,所以中间的the students looked forward to相当于一个插入语,当我们把the students looked forward to去掉的时候该句仍然成立:The party was held yesterday afternoon.这样一来学生就明白了为什么用was held 而不用holding了。再举个例子:All I can say is that he has always been good to me even if I make mistakes.这个句子中有学生要问,明明是all为什么要用is呢?仔细分析这个句子,这里的all指代的是say的内容,而say的内容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表示抽象的概念谓语动词当然用单数,其次由于后面的表语从句用的是一般现在时,所以主句谓语动词也用一般现在时。如果这样分析就不会很草率地作出错误的决定。

第三,单词记不住、记不牢、词性不了解、中文意思混淆。这一类的错误在考试中占一大比例。很多学生单词不好好地记,认为差不多就行了,那什么叫差不多呢?多少是差不多呢?这样一来导致遇到词性转换,或者多个词组比较选择时就凭空揣测,想当然地瞎选。看下例:This medicine is highly (effect) ______ in treating skin cancer if it is applied early enough. 在这个句子中应该在划线处填写effect的形容词形式作表语,应该填effective,有好多人填了efficient。有人问了,effective和efficient不都是形容词吗?为什么后面一个不行呢?看下这两个形容词的意思,前面是“有效的”,后面一个是“有能力的、有效率的”,虽然都是形容词但这两个中文意思完全不一样,这就是单词的中文意思没有弄清楚导致的错误。有的学生on business (出差)和in business (做生意)搞不清楚,凭自己的想象乱选一气。还有一些常用的介词词组,例如by,get,on等。这一类的错误主要出现在一些不认真背单词的学生之中,容易导致词性转换出错,失分很严重。

以上一些都是在英语应用能力语法结构考试中常出现的问题和失分的分析,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些原因来共同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使得学生不再在这一项上失分。

三、对语法结构考试的一些对策

首先,要把高中的语法知识好好地拿出来复习一遍,在我们现在所用的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实用大学英语》中每个单元的text A后面都有Grammar Review。需要学生自己主动地复习这些语法点,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也可以带着学生一起温习一遍,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到考试的时候就不会乱写,至少知道这个题目考的是什么语法知识。

其次,要在平时讲解课文的时候在有语境的情况下讲解语法知识点。例如:定语从句与主谓一致,在“one of+复数名词+定语从句”结构中,one前如果有the 或者the only等限定词和强调时,定语从句中动词用单数形式,否则用复数形式。这些枯燥的知识最好结合文章或者句子的讲解,这样学生能理解得更透彻。要经常复习这些语法知识,因为时间一长很多学生会忘记得一干二净,所以教师有责任经常提问学生一些常考的语法知识点。

再次,要求学生弄懂每个词组、单词的意思,不能一知半解,尤其是那些常考的或者常用的介词短语,由于这些短语很容易混淆,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弄懂弄明白,例如:put off(推迟),put up(张贴),put aside(放置一边,保留),put down(镇压),要把每个词组的意思弄明白,这样再怎么考,学生都能应付自如。

最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作为教师,尤其是大学教师不应该还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应该更多地启发他们,引导他们去学习,最重要的是教他们如何去学习。在分析了学生所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教师要注意不能把所有知识磨得太碎再给学生,要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学习,要让他们自己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四、结语

在高职高专的英语教育中,加强语言的实用性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一些基础的语法知识还是需要掌握的。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好语法知识也是需要教师自己去施展才能的,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认真贯彻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达到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测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谈芳.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详解.学林出版社,2008.7,第四版.

[2]任荣军.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考试全真模拟试卷.知识出版社,2009.1,第一版.

语法结构范文4

关键词 缩略语 结构 语法

一、现代汉语缩略语的界定

缩略语其实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有生活化的广义缩略语和学术上的狭义缩略语之分。广义的缩略语要求较低,只要是从长音节缩短为短音节的,都可以属于广义上的缩略语。而狭义的缩略语要求较为严格,要求由长音节缩略后,必须形成一个能够被大众普遍认可和接受的固定词,并且这个词不会随意改动,有一定的特指性。

在发展早期出现过少数的缩略词用语,但是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和认可。我国著名汉语学家林汉达首先对缩略语做了定义,林汉达老师认为缩略语并不能算正式的词汇,只是为了交流方便而形成的词汇表达方式。随着时代的逐渐发展,关于缩略语的争议也在不断增加,直到1982年,郭良夫先生将缩略语细分为“缩略语”和“缩略词”两种,缩略词属于词汇的范畴,而缩略语属于短语的范畴。缩略语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网络化时代的影响,人们在网络上的语言越来越通俗和简短,为了更快、更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流,缩略语在当今社会的应用更加广泛,并且与时代的变化和社会文化相适应。

二、现代汉语缩略语迅速发展的原因

(一)社会信息量不断增加

缩略语在语言早期就已经存在,比如我们用“炎黄”来代替传说中的“炎帝”和“皇帝”,但是应用并不多见。随着社会步伐的加快,人们每天需要传递的信息也在不断增加,新概念和新事物层出不穷。在词汇和事物最新兴起之时,人们往往先用较长的语言词汇来对其进行描述,以便于表达清晰并且与其他事物进行区分。但是随着人们对新事物的逐渐熟悉,为了更高效地表达,人们很自然的选择缩略语来提高沟通的效率。比如空气调节器缩略为“空调”,非典型性肺炎缩略为“非典”,这些都是应用非常广泛的缩略语。

(二)双音节词的表达优势

在汉语的表达应用中,双音节词是非常占优势的,据资料统计,在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能够占到75%,但是随着表达信息量的增加,词汇的音节量也在加大,人们更习惯用双音节进行表达,只能对多音节的词汇进行压缩,被压缩的为双音节的词汇居多。因此,按照现代汉语双音节化的基本规律,缩略语的表达应用成为现实,并且应用越来越广泛。再加上现代年轻人,追求创意和新奇,很多时候对缩略语的应用并不完全是为了便捷,而是一种时尚,对语言的更新和创造。年轻人对缩略语的应用带动了新的语言风潮。

三、现代汉语缩略语的语法构成

(一)现代汉语缩略语的结构

现代汉语的缩略结构可以是联合式,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字缩略语并列联合构成的,比如三纲五常是有两项进行并联,三纲指的是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而五讲四美三热爱内容就更丰富了,是由三项内容进行的联合。还可以是主谓式或者动宾式,分别由主语和谓语,动词和宾语构成缩略。比如整顿三风,就是动宾式,宾语三风是学风、党风、文风的简称。

(二)缩略语的类型特点

通过缩略而形成缩略语是最常见的缩略语类型,即把两个词语合成的词汇进行缩略表达。元词语之间既可以是并列关系,比如文艺指的是文学艺术,抽检指的是抽样检查;也可以是修饰关系,比如彩色电视机缩略为彩电,硕士生导师缩略为硕导等;还存在词语之间是支配关系,也可以说是动宾关系,比如说节能指的是节约能源,应试指的是应对考试。

两个组合的词汇,可以取前词的第一个语素,后词的第二个语素组成缩略语,比如泰斗是泰山和北斗的缩略,取了泰山的第一个语素,北斗的第二个语素。也可以取前一个词的语素来代替整个词组,比如清华大学的缩略为清华,只取了第一个词汇的语素。还有一种形式是数字压缩而成的缩略语,比如指的是日本侵华发生的,发生的7月7日,而压缩成。或者中国学子熟悉的211工程,指的是21世纪重点建设的一百所大学的计划,也是取的重点数字缩略而成。

四、现代汉语缩略语的语法特点

(一)常用缩略语已经词汇化

缩略语在当今社会是非常常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很多常用的、使用频率较高的缩略语已经慢慢词汇化,也就是说使用这种缩略语反而成为了一种书面化和通用的表达,而原本的词语已基本不再使用,比如说初中的全称应该是初级中学,地铁的全称为地下铁路,想一想生活中实际情况,是不是我们已经习惯用缩略语来进行表达,用他们的全称反而会不习惯?说明很多常用的缩略语的使用已经不受限制,成为非常正式的词汇表达。

(二)利用现代汉语的仿词造词功能

很多缩略语的形成利用了现代汉语的仿词功能,在形成一个缩略语之后会衍生出一系列的缩略语,形成一些固定的词语系列。比如在治疗的疗前面加上一个名词或动词词素,可以表达不同的治疗方式,有食疗、放疗、化疗、理疗、电疗等,形成了一系列的缩略语表达。再比如还有在天空的空后面加入一个特定的语素,可以构成空姐、空警、空乘、空少、空嫂等,都是表示更航空有关的人物名称。这些都是利用现代汉语的仿词功能形成的。

(三)汉语缩略语存在着含义的不稳定

很多缩略语在表达上受到时间、空间和不同语境的限制,在不同的语境的表达下,很可能指向不同的含义。比如熟悉的“三包”,普遍指的是商家对商品的售后服务,对商品实行“包修、包换、包退”,但是在物业管理领域,三包指的却是“包绿化、包清洁和包秩序”。由此可见,缩略语的词汇含义并不稳定,在不同的语境和表达下,很可能指向不同的含义。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缩略语也可能出现形式的变化,比如“邮政编码”最开始有邮编和邮码两种缩略形式,但是现在社会邮码的使用率明显下降,逐渐抛弃了邮码这种缩略表达,而只使用邮编一种缩略形式。

总之,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和快节奏的生活,使得缩略语越来越频繁的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缩略语的出现和变迁也是社发展变化的一种侧面反映。但同时缩略语的大量应用也给语言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问题,需要更多的学者对缩略语进行语文认知和语言规范化的研究和管理。

(作者单位为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鹏.现代汉语数字缩略语语法构成教学启示[J].科教文汇,2009(36).

[2] 孙崴崴.现代汉语缩略语的认知研究[J].读写算(教研版),2015(23).

[3] 刘晓静,赵雪,张晓磊.现代汉语缩略语结构及语法特点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1).

语法结构范文5

通过对信息结构理论研究成果的梳理以及对信息结构的发展历程的回顾,发现国外的语言信息结构的理论研究水平明显比国内高,通过汉语信息结构的分析,不仅为汉语言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又加速了汉语言的交际传播速度和扩大使用的范围。

信息结构概述

信息结构的成分从受话者的角度出发,分为已知与未知两种。信息结构的模式,除了基本已知—未知模式外,还存在着另外五种模式,它们是未知—已知;已知—未知—已知;未知—已知—未知;未知—未知;已知—已知。这六种模式是仅限于句子来说的。例:

(1):“已知—未知” 我的名字叫做张三

(2):“未知—已知” 谁是张三啊?

(3):“已知—未知—已知” 那个好人经常做很多工作

(4):“未知—已知—未知” 谁 踢 谁?

(5):“未知—未知” 例句经常出现在很多新闻稿中

(6):“已知—已知” 亨利是个人,你猜。(因此你可能见过他)。

但是以上六种模式虽然是以句子的形式出现的,但是它们的出现都是在一定的大语境中的。汉语的句式较灵活些,汉语存在句中,句子中的一些语法成分,譬如 宾语、介词宾语,不管表示的功用如何它们都可以主位化。例如:

(7):a:有白天,也有黑夜

b:白天有,黑夜也有

(8):a:他骑着自行车进城去了。

b:自行车,他骑着进城去了。

(9):a:他觉得自己对女儿的婚事做得了主。

b:女儿的婚事,他觉得自己做得了主。

例(7)句中宾语直接可以提前变成了主语,例(8)中表示具体的工具的“自行车”可以直接提前以示强调,例(9)中把谈论的宾语主位化,这也体现了汉语句式的灵活性。

汉语信息结构分析方法

·语音聚焦方法

汉语本身结构松散,信息中心的突出完全可以凭借句型变换表现,但有时也可以通过声调或者重音来表示,但是其表现形式与英语相比还是不明显。

而在汉语中,因为汉语是声调类的语言,由四声即由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构成的,声调的不同也会导致不同信息焦点的产生。

(10):你们和了。—信息中心“你们和好了”

(11):你们和了。—信息中心“你们打牌和了”。

在汉语中,除了借用声调该手段外,有时信息焦点的表达还会采用重音该手段。

(12):问:今天有什么消息? 答:王二买了电脑。

(13):问:谁看了电影啊? 答:王二看了电影。

很明显,尽管例12.13回答的句子的语法结构相同,但是它们的重音却不同,第一句的答句需要重读的是“电脑”,第二句的答句的重音在“王二”。

因此,汉语用语调来区别词义,而区分句类更多的是借用重音此手段。

·句法方法

一个句子的信息中心,即是句子的焦点所在。由于句子的新旧信息结构一般都是根据思维模式的接受程度和语言的线性规律来进行排列的,所以往往靠近句子末尾的地方信息含量就越新。

根据思维模式的一般规律,由熟及生是我们说话的一种惯用方式。由熟信息慢慢引出新信息,信息的内容慢慢叠加。一般来说,信息焦点往往位于句末,而这一表现在汉语中跟明显。例如:

(14):.失败是成功之母。

(15): a:谁把花瓶打碎了?

b:(是)弟弟。

以上的例子的焦点已经标示,可见在一般语句中,信息焦点都位于句末。其中最明显的是一般疑问句。这是与疑问句的具体语法特征相关联的,在有疑问词的疑问句中,其答句中疑问代词所在的位置一般都是与信息焦点相对应的。所以针对疑问词的发问,信息焦点显得十分醒目。

倒装句,很明显也受到信息结构的制约,因为在特定的语境下已知信息一般为句子中的谓语或其余部分,它们与新信息相比传递的信息量很小。在句中主语是新信息或者是要强调的信息,这些成分不能占据末尾焦点的位置,但中心也因此得到突出。

汉语当中没有与英语一模一样的倒装句,这是因为汉语的倒装句较英语来说信息结构简单些,英语的倒装句多见于书面,而汉语一般多见于口语,书面语中的汉语信息结构大体和英语的信息结构相同都是从已知到未知。

(16):春天来了,静悄悄的。

汉语口语的倒装结构现象则不同,这时汉语出现很多无主语句,该信息分布是从分量重到分量轻,即是从未知到已知的。

这里所指的修饰语,从语法性质上来看,可以看做宾语或者从句提前或者谓语提前,它们的成分可以是形容词、副词等等,但是这里的修饰语并不是从语法层面上来看的,它是用来修饰已知信息成分的,所以简称为“修饰语”。

(17):真有趣,这故事片。

(18):别吵,你。

(19):他回来了,我听说。

(20):难受死了,撑得。

语法结构范文6

一、人体的环节与运动链

1、环节:是指人体的某一部分(如:头、躯干、上肢和下肢)或肢体的某一部分(如:肩、肘、手、髋、膝、足等)。能以关节为转动轴进行运动的部分称之为环节。拿法是运用各种手法,制约环节使其整体失去反抗能力的技术。

2、运动链:把若干环节借助关节使之按一定顺序衔接起来便成为运动链。它是传递肌肉力量的结构。根据运动链的结构特征可分为开放链与闭锁链两类。

(1)开放链:两个以上环节组成的运动链,其终端(最后一个环节)游离,称为开放链。例如,两臂就是典型的开放链。(2)闭锁链:是指首尾相连形成闭合状态,末端没有游离的环节。在闭锁链中,某一环节的运动,通常会引起另一些环节的运动,各环节之间都有着力学的相互传递关系。例如:两脚站立在地面上时,两条腿就属闭锁链。腿部肌肉收缩产生力量作用于地面。地面反作用力又施于两腿,会引起两条腿各部环节的运动。当一脚抬起时,该腿也就成为了开放链。拿法主要是制约开放运动链各环节(特别是末端的两手)的技术。

二、关节的种类与特征

骨与骨以结缔组织相连结构成关节,根据连结的性质和活动情况,关节可分为不动关节、半关节和可活动关节三类。我们通常讲的关节是指可活动的关节。人体主要的关节有: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六大关节。

1、关节的运动:人体的关节运动一般都是旋转运动,即围绕着某个关节轴来进行的。关节运动可分为五种:(1)屈伸,(2)水平屈伸,(3)内收,(4)外展,(5)旋转和环转。

2、关节的分类:按关节运动轴的数目是关节分类的常用方法,此方法可将关节分为:单轴关节、双轴关节和多轴关节三类。

(1)单轴关节:通常指运动环节,绕额状轴(左右轴)做屈伸运动(如:滑车关节和车轴关节等,指关节就是典型的单轴关节)。

(2)双轴关节:双轴关节的活动性较单轴关节大,分为椭圆关节和鞍状关节。双轴关节可使运动环节进行屈伸、内收、外展和环转运动(如:桡腕关节、拇指腕掌关节等)。

(3)多轴关节:多轴关节有三个以上的运动轴,使构成关节的骨可作多种方向的运动(如:球窝关节、杵臼关节和平面关节,肩关节是典型的球窝关节)。

3、关节运动幅度与运动特征:关节运动幅度是指从一个动作开始到结束时,某一关节处两个运动环节之间运动范围的极限角度。影响关节运动幅度和稳固性的因素有:(1)关节面大小的差异,(2)关节囊的厚薄与松紧度,(3)关节韧带的多少与强弱,(4)关节周围的骨结构,(5)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以及伸展性和弹性等。

关节运动的特征:关节在围绕运动轴转动时,都可表现出在一定角度内为相对最强点,超过这一角度时则为相对最弱点,在最弱角度时是拿法应用的最佳时机。

三、肌肉在骨骼上的配布规律

肌肉在骨骼上的排列方式都是以相互对抗的形式配布于关节运动轴的两侧。也就是说,关节的任何一个运动轴总是有与肌拉力方向相反相成的两组肌肉群。单轴关节一般只有屈和伸两组肌群(如指关节等);双轴关节有屈伸、外展和内收肌群(如腕关节等);多轴关节除了具有屈、伸、外展、内收肌群外,还有回旋和外回旋肌群(如肩关节等)。

人体肌肉的配布特征还与直立行走以及劳动特点有关:例如人体上肢肌由于劳动的需要,故屈肌比伸肌力量强大;手部肌肉较足部肌肉分化程度高,且灵活;为维持直立克服重力的影响,颈背部、臀部以及大腿前侧和小腿后侧肌群的伸肌力量较屈肌大并且发达。

四、了解肌拉力线和关节轴的关系,确定不同肌肉的功能

第一步:要熟悉肌肉在骨骼上的起点与止点。

第二步:了解肌肉工作的定点与动点,来确定肌肉工作的条件。以肌肉起点为固定点的称近固定;以肌肉止点为固定点的称远固定。肌肉在近固定或远固定条件下收缩,虽属同一组肌群收缩,但表现出的力学变化却不一样。

第三步:确定肌拉力线,方法是从肌肉动点到定点的连线。

第四步:确定肌拉力线与关节运动轴的相关位置。

以上四步,是了解不同部位肌肉在引起关节运动时发挥作用的主要方法。需要提示的是:人体各环节的位置在运动中是经常变化的,这就意味着肌拉力线与关节运动轴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环节在这一位置时可能是相对最强点,当到了另一位置时可能就是相对最弱点。

五、肌肉工作的协调关系

人体各环节的运动,无论是简单运动还是复杂运动,都是由许多肌肉在神经系统支配下共同活动的结果。根据肌肉在运动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把它们分为原动肌、对抗肌、中和肌和固定肌。其中,原动肌在完成某一动作中起主要作用,借助它的主动收缩完成运动;而对抗肌与原动肌作用相反,它起着调节原动肌收缩的作用。环节运动时,要求各肌肉群之间要有一个协调关系,但这种协调关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运动的需要而起变化。

六、单关节肌与多关节肌的工作特征

肌肉根据跨过关节的数目可将肌肉分为单关节肌和多关节肌。跨过一个关节的肌肉叫单关节肌;跨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关节的肌肉叫多关节肌。

1、单关节肌工作:单关节肌的功能一般情况下,只对单一的关节起作用,完成屈或伸运动。但实际上,促使环节运动的肌肉数量很多,而且它们对骨杠杆所起的力学作用可随着杠杆位置的变化而不同。因此,在实际的环节运动中,多数情况下是以多关节肌工作为主要特征。

2、多关节肌工作:多关节肌是指跨过二个或二个以上关节的肌肉。所以多关节肌要比单关节肌长些。多关节肌工作时,如果仅对一个关节起作用,则比较有利,发力大,引起环节运动幅度也大,对该关节的伸展性也充分,这是多关节肌比单关节肌优越的地方。如果在完成环节运动时,同时作用于两个关节或多个关节时,就会感到力量不足。当对其中一个关节发挥作用后,对另一个(或其余)关节就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种现象称为多关节肌的“主动不足”。另外,当多关节肌被拉长伸展时,已在其中一个关节被拉长后,在另一个(或其余)关节就不能充分拉长,这种现象又称为多关节肌的“被动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