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信息类专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气信息类专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气信息类专业

电气信息类专业范文1

1 反向闭环滚动优化改进设计

反向设计是针对传统的正向设计而言的[2]。正向设计是课程导向的,而反向设计是从需求开始,由需求决定培养目标,由培养目标决定毕业要求,由毕业要求决定课程体系。每学年执行一次教学评价环节,评价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估学生工程能力,4年为1个周期。根据学生工程能力评估结果,适当修改毕业要求,决定指标点等,实现内环滚动优化改进。同时,4年为1个周期,根据国家社会、教育、行业发展、学校定位和学生发展及家长和校友期望,修订培养目标,执行外环滚动优化改进。为对整个反向闭环滚动优化改进设计过程监督和指导,学院成立了“11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家工作组,专业建设委员会。

2 以成果导向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满足内外部需求,培养目标的表述要精准是确定培养目标应遵循的两条原则[3]。成果导向教育的反向设计是从“需求”开始的。内部需求取决于教育教学规律、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定位(包括人才培养定位)以及教学主体(学生与老师)的需要等,这些需求是传统教育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然而,外部需求(需求主体为国家、社会和行业、用人单位等)往往是传统教育教学设计容易忽视的。国家与社会的需求为宏观需求,是制定学校层面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的主要依据;行业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为微观需求,是制定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的主要依据。国家与社会的需求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多方面的需求,这种需求具有多变性和多样性的特点[3]。

如图l所示,权威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与企业提供岗位的供求关系差异。

面对不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和固定成本,自动化的步伐在中国备受关注。目前中国是全球制造业中心GDP占全球制造业的30%,现在公司一直在密集谈论工业4.0,实际上大多数企业尚未完成工业3.0自动化阶段。主要是因为缺乏大数据分析能力和分析平台,限制了企业的管理、生产向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对自动化专业过去3年( 2014-2016)就业情况调查,毕业生188人,考研40人,就业132人,就业率为91.5%。其中有一人考取政府公务员,其余人全部就业于企业。专业就业率在90%以上,可以说是比较良好的。但是在就业过程中,仍然有两个主要问题无法回避:(1)本科生入职薪酬普遍较低,应届本科生工作前两年的平均月薪在三四千元左右。(2)毕业生希望就职岗位与企业提供岗位差别较大,很多毕业生属于勉强就业或者为了就业而就业。自动化专业根据就业现状、学校定位和社会需求,制定了具体的毕业要求和新的培养目标。

3 根据毕业要求设计课程体系

根据毕业要求,执行理论教学与实践融合模式,根据“认知一实践一创新一创业”4个阶段实验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细分为阶梯状的5个不同层次,构建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教学体系。

3.1 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的基础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决定着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决定学校输出的人才质量。为此,学院依托学校“大化工”优势资源,根据毕业要求设置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不断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加强课程之间逻辑衔接。基于OBE-CDIO教育体系,制定教学大纲,撰写教案。

3.2 实践教学

沈阳化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信息类的7个本科专业属于工程类专业,工程类专业对实践教学要求颇高,通过实践教学这个环节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为保证学生们的综合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学院实践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有效保障,遵循跨学科整合、理论实践融合、资源优化共享的实践教学理念,将实践教学体系分为“认知一实践一创新一创业”4个阶段,并进一步根据学科要求将实践教学细分为阶梯状的5个不同层次,分别是:认知阶段,这一阶段是第一层次,这一阶段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并且引起学生的兴趣。第二层次是实践阶段,也是验证专业基础理论的实验。第三、第四层次是学生的创新阶段,是在第一、第二阶段基础上进行的小项目综合实验。第五层次是系统性的实验,也是创业的准备阶段,主要是由多个小项目组合的综合实验及设计,主要是由前面阶段训练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综合能力。

4 “三化”育人的培养举措

学院自动化专业为学校的特色专业,以自动化专业为示范,采取“学中做”和“做中学”相融合的方式,首先开展了“三化”育人举措的实践工作。自动化2016级学生,3~4名同学组成家庭,由自动化专业老师和选出的其他专业部分老师担任家长,每个家庭随机选择1名老师为家长。由于家长跟了解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和技术需求能很好地跟踪和把握,因此家长也是家庭中所有孩子的导师。导师要在业务学习上进行指导,要适时安排专题报告,在孩子的实验的5个层次中给孩子指导,尤其在项目和系统设计中发挥关键引领作用。

在协同化育人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校企合作式育人机制建设尤为重要。具体采取的方式为:(1)聘请企业专家为专业建设顾问,负责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制定的指导。(2)聘请企业专家为兼职教授.指导毕业论文,讲授企业和行业技术知识,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和专业理论培训,以及职业规划培训。(3)在企业建立生产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深入到企业现场,了解和实践工程技术。制度在企业中力量是强大的,制度的变革能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能促使人才的进步,要想不断完善校企合作模式、提高制度的发展,必须做到大胆创新,敢于突破。

电气信息类专业范文2

论文关键词:专业社团;电气信息;建设与发展;管理机制 

 

高校专业社团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专业性、自发性、开放性、随意性等特点。专业社团组织的内在发展规律和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其他组织无法替代的作用,它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优化学风建设;有利于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指引学生成功迈向社会的第一步。专业社团活动能培养拔尖人才,同时由于其普及面广,也容易把专业活动深入到班级、学生中去,变成学生自发的行为,能创造浓厚的学术、学习氛围,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近年来,高校学生社团以较快速度实现了规模化发展,据资料显示,有些高校社团学生参加率达到70%。其中,专业社团已成为学生社团的主要形式,大学生专业社团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 

专业社团作为有专业背景的团队,其成立的初衷就是以促进学生就业、创业为目标,在延伸第一课堂、丰富第二课堂、加深专业知识理解、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创业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专业社团在筹建的过程中就有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具体项目、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学生可以在学院为他们提供的实践环境中结合社会需求,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就业、创业的经验。同时在社团实践中,能促进不同专业学生的交流,开阔知识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有助于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提升学生创新、就业能力。 

一、现状与工作基础 

台州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电子科技协会原名家电维修协会,成立于1992年3月,至今已有近20年历史,协会自建立以来,得到了学院领导的极大鼓励、帮助,特别是在协会开展各种专业活动时,实验室都尽量提供元器件与场地支持,并指定专业教师作为协会指导教师提供长期的帮助与指导。 

协会会定期组织协会成员在校内外开展免费维修活动,达到“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协会宗旨,赢得了社会内外人士的好评。值得一提的是,协会成员通过协会提供的平台在历届的竞赛中取得了优良的成绩,每年都有学生获奖,其中包括全国电子竞赛一等奖,浙江省电子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多次,智能机器人竞赛全国一、二等奖多次,获得多项浙江省大学生创新项目,同时也为电子系学生的高就业率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为我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电子科技协会起到了较好的第二课堂作用,为电子专业学生实践课内知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010年以来,我校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为了配合“电子信息工程”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与发展需要,加大了对电子科技协会的支持。一方面,为协会分别提供了200平方的长久性专用的活动场地,及所需的基本学习、办公设施;另一方面,配置了用于电子制作的6套基本仪器(电脑、直流电源、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同时提供了平时活动所需的各种元器件材料。此外,学院领导还专门研讨制定了初步的社团运行方案,并为协会配备了4~5个专业指导教师。 

二、存在问题 

1.社团活动缺乏创新意识 

目前,高校各种社团活动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涉及面窄。这种局限性,无法充分发挥社团的育人功能。随着我校办学理念的不断提升,社团的活动应站在创新的起点上,以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方向为立足点,使社团活动特色化、个性化、创新化。 

2.指导教师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社团在创立之初,都有相应的指导教师支持,但是由于联系不紧密,指导教师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虽然前期给社团指定了4~5位指导教师,但具体的运行机制还在摸索中,如何充分发挥每位指导教师的作用依然是最值得探究的课题。 

3.经费不足 

充足的经费保障是维系社团发展的命脉,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经费主要靠学校划拨、收取会费和社会赞助。但是这三方面的收入非常有限,社团除了支付必要的活动开支外,已经所剩无几,无法开展更多的活动,经费严重不足。虽然目前学院给予经费大力支持社团活动,但是这种支持是阶段性的,不可能是常规性、长久性的支持。 

4.内部机制不完善 

学生社团的性质决定了社团作为群众性组织,有较强的自发性,虽然社团在校团委和学院团委的监管下运行,但在实施过程中社团本身往往没有严格的内部规章制度和管理程序,使得社团内部管理松散,缺乏激励机制和民主机制;同时由于自身知识构成及水平的有限性,绝大多数的社团负责人缺乏经营建设的理念,并没有为社团的下一步发展做好相应的规划;再加上社团干部更换交替,社团活动没有延续性,各种资源及成果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严重影响了社团活动质量,制约了社团的发展。 

5.会员流失现象严重 

近些年来,“电子科技协会”在大一新生入校时招新会员后人数可以达到100人左右,但是到大二后,基本都只剩下协会的十几个干部还在撑着,其他学生基本上都已不参加活动,使得协会没有出现新老交替、老生带动新生的良性发展局面。这一方面是由于协会的活动形式简单、缺乏创新,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没有一个好的激励及奖罚机制造成的。 

6.学科竞赛参与不够深入 

在历年的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协会会员虽然都是竞赛的主要成员,但是并不参与各种选拔、组织工作;同时,参赛的学生都是另外由教师单独辅导的,且参与面不广,以致于每次轰轰烈烈的国家、省级竞赛,在协会内部没有造成较好的氛围,错失了为新老会员提供观摩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教师每年在选拔、组织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不必要精力。 

三、建设措施 

针对“电子科技协会”存在的问题,我们希望探索出一套有效的专业社团建设运行方案。通过举办、参加各种技能大赛与培训,开展与专业特征相结合的社团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各种专业和社会活动中发现、培养、发展自身的特长,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创新能力与综合技能等多种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和就业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建设工作。 

1.充分发挥指导教师作用 

专业教师对于社团活动及过程的建议、参与、监督与评价,对于专业型大学生社团的建设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也是专业型大学生社团建设区别于其他类型社团建设的特点之一。专业指导不仅要在课题选择、研究方法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帮助,更要贯穿整个学术风气营造的全过程,对学生学术研究的各个阶段进行监控和评估。对于指导教师,制定相应政策,计算其工作量,将其工作实绩作为岗位聘任、评优评先的条件之一。创造条件,提高专业社团指导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水平性,让学生对专业社团充满信心,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在专业社团里是一定会得到锻炼和学到知识的。 

2.以课题为训练途径 

指导教师出课题,每个指导教师带领5~6个科研小组。一年级新生以小课题为主,以接触本专业基础知识,增强动手能力为目标;二、三年级学生以综合性、设计性课题为主,为校立科研项目和省级创新项目做准备,如果是院级项目,只要指导教师通过其论文,结题时可颁发结题证书。另一方面,课题的选题配合人才培养计划的进度,以便用于课外的课题来激发学生的课内学习兴趣。 

3.积极拓展经费来源 

在现有的经费来源基础上,一方面积极组织协会会员申报各级学生项目,既可扩充经费又可以有实际的项目来进行训练;另一方面组织、训练有一定基础的协会会员依托教师的横向项目资源,对外承接一些简单的电路设计与加工项目,除了补充经费来源,还可以较早的接触社会实际工程。 

4.全方位的参与学科竞赛 

与电子相关的各级各种学科竞赛逐渐都交给“电子科技协会”来组织,教师只提供指导意见,这样可以赋予协会更多的活动内容,有利于协会营造学习氛围、宣传自身,有利于会员的稳定,便于协会的长期发展。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来慢慢过渡,需要一个好的流程与机制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5.成果展示与评价 

协会努力以各种形式传播学术知识,扩大协会影响。如定期邀请已经毕业的老会员结合工作实际与新会员进行交流,将协会的成果定期展示,扩大影响;在专业社团开展的活动中,对于专业的优势项目可作为传统保留下来,同时要开拓创新,并且充分考虑每次活动的学生参与度、影响范围、创新性等;每次社团活动后,都要不断总结、反思、做到既有一定的模式,又有突破与创新;对于各种成果,尽量要以、专利申请方式突显出来,以便增加学校的认可度,为社团争取更多的外部资源。 

6.建立社团管理制度和骨干培养的长效机制 

由于社团是学生以兴趣、爱好自愿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众团体,要建立有规模、有深度、有发展潜力的优秀社团,有效的社团管理体系是必不可缺的。社团骨干的培训也应作为管理体系中的一部分得到重视,加强学生社团骨干的培养,对社团骨干进行定期的、系统的培训,通过提高社团骨干的素质,可促进社团健康、有序地发展。社团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档案、毕业会员的资料都要有一整套的管理机制,才能让社团有持续稳定的发展。 

电气信息类专业范文3

关键词:电气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专业方向

一、基本情况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在2013年《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导》(US News and World Report,简称USNews)电气/电子/通信(Electrical / Electronic / Communications)专业本科排名中名列第4[1],综合排名第46[2],在校本科生3万。该校的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ECE系)下设两个专业,电气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EE)和计算机工程(Computer Engineering,CompE)。两个专业涵盖了7个专业方向,如表1所示。由此看出,伊利诺伊大学的专业口径非常宽,EE专业既包含强电领域也包含弱电领域,弱电领域包括了信息大类多个专业方向,它们几乎对应国内高校不同的院系。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实际上反映了美国大部分高校EE专业划分的特点。

以下主要介绍EE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分析过程以华中科技大学相关专业2010年培养方案情况为对照,便于了解中美两国高校的差异。

二、课程体系分析

1. 分类课程要求

由表2分类课程要求看出,伊利诺伊大学毕业学分要求为128分[3],基础科学、数学和人文社科等通识教育课程有56学分,占总学分43.8%,而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学分要求为182分,超过伊利诺伊大学42%,即使除去英语、政治等相关课程的学分,还是高出伊利诺伊大学不少。目前国内大学本科毕业学分要求超过美国高校是较普遍的现象。华中科技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占总学分的42.3%,与伊利诺伊大学相近。

2. 专业课程要求

专业必修课和限选课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伊利诺伊大学的专业必修课数量略多于限选课,如果考虑20学分的专业任选课要求(见表2),那么必修课学分与选修课(含限选)学分基本相当,学生选课的自由度比较大。专业课的总学分约为67分。

反观华中科技大学,必修课数量远远超过限选(5门)和任选(2门)课。必修课为93学分,专业课总学分约为105分。显然,学生自主选课的余地远小于伊利诺伊大学,这种状况在国内其他高校也较为普遍。专业课总学分要求超过伊利诺伊大学近57%。

从表3所列课程看出,伊利诺伊大学的专业必修课都是电气、信息学科非常基础的课程。实际上5选3的限选课也都是很基础的课程,并且至少能覆盖3个专业方向。不仅如此,还明确提出了6学分非本系的专业课程要求(见表2),体现了该校对本科生宽广知识面的培养要求,这也是美国高校的普遍特点,使毕业生有更好的社会适应性。而华中科技大学的专业必修课更多地反映了通信与信息专业特征,专业要求更“专”。这是国内高校与美国高校在专业设置上的差异导致的必然结果。

根据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EE专业典型的学习流程[4]可知,表3中的课程关系如图1所示。由此看出,EE专业课程从ECE110开始,其后主要有两条相关度较高的课程路线:(1)ECE110 ECE190 ECE290 ECE385和ECE391;(2)ECE110 ECE210 ECE329、ECE313等。前一条主要是数字系统和计算机软、硬件的相关内容;后一条主要是信号处理方法、场与波、工程应用概率及电子电路等相关内容。ECE110是EE专业的导论课,也是该专业的基础平台课程。顶层的5门课是5选3限选课,第6学期才开始学习这些针对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

另外,ECE340半导体器件课程的基础主要是物理等相关知识,所以不需要ECE110作为前提。ECE 445是四年级的一个设计项目实验课程。

3. 典型课程介绍

这里仅对伊利诺伊大学的其中7门EE专业核心必修课和限选课做简要介绍。

(1)ECE 110 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导论(Introduction to Electrical & Computer Engineering)。该课程在第二学期开设,为4学分必修课,不仅有随课实验,而且更重要。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较早接触到电气元件及它们在系统中的应用,并通过分析和设计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课程综合介绍电气和计算机工程中精选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涉及电路、电磁学、通信、电子学、控制、计算等知识。实验和讲课重点放在设计与实现一个自主移动小车的项目上。

课程主要内容:绪论;直流电路;电磁铁,直流电机;二极管、三极管;传感器、反馈和控制;数字逻辑;脉宽调制和通信;基本计算机组成。

实验内容:实验仪器设备;I-V 特性,KVL/KCL;小车电机;二极管及二极管电路;三极管;简单的导航电路;调试;分叉循迹导航;脉宽调制;子电路合成(系统集成)。

特点:很特别的专业导论课程。内容庞杂,涉及很宽的知识面,体现了宽口径,大平台特点。实验是先实现系统的各个子单元,最后再合成完整的小车系统。

(2)ECE 190计算系统导论(Introduction to Computing Systems)。第三学期开课,4学分必修课,有随课实验。教学目标是提供计算机基本组成以及编程的基本概念,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基础。主要内容为计算机中数的表示;C语言的基本概念;数字电路:门电路,组合逻辑,存储器,时序逻辑,时钟;LC-3(Little Machine 3)微机冯诺依曼模型(最原始的处理器),包含其构成实现方式,机器指令,汇编指令,汇编程序设计,I/O基本原理,堆栈;C语言的原理,深入到实现机理,而不仅仅是如何使用C语言;数值计算导论;现代

计算机发展新技术简介(发展趋势)。配有5个上机实验。使用教材:Yale N. Patt and Sanjay J. Patel, Introduction to Computing Systems: from bits and gates to C and beyond, 2nd Edition, McGraw-Hill, 2003.

特点:涉及数字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C语言三门课程的内容,软硬件结合紧密,C语言的学习不再“虚”。是一门比较综合的课程。

(3)ECE 290 计算机工程I(Computer Engineering I)。第四学期开课,3学分必修课,有随课实验。教学目标是培养设计和分析组合及时序逻辑网络(电路)的能力,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主要内容包括信息的表示;开关代数;组合网络分析与设计;时序网络分析与设计;二进制算术运算及算术逻辑单元;计算机组成和机器语言编程;输入输出;控制与设计。配有7个硬件描述语言仿真实验。使用教材:Mano & Kime, Logic and Computer Design Fundamentals, Prentice-Hall, 1997.

特点:大部分内容类似国内数电课程,但延伸至计算机组成。与ECE190有部分重叠内容,但不同的是重点放在硬件设计上。

(4)ECE 385 数字系统实验(Digital Systems Laboratory)。第五学期开课,2学分必修实验课。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包括作为控制器使用的微计算机在内的数字系统的设计、构建和调试能力。实验内容包括组合逻辑电路;存储单元;竞争冒险;电路(电气)特性(负载、延时等);简单组合网络(加法器、多路器等);简单时序网络(计数器、移位寄存器等);同步和异步时序机;处理器和控制器;作为控制器使用的微处理器设计。既有单独的实验,又有大型的项目设计实验。课程的前半部分使用标准TTL芯片、导线和实验板进行实验,后半部分使用CAD工具和VHDL进行FPGA实验。使用教材与ECE 290相同。

特点:从最基本的触发器实验到最后的设计项目均以数字系统(计算机)为目标,传统的数字电路已融入数字系统中。既有传统硬件实现又有可编程器件实现。

(5)ECE 210 模拟信号处理(Analog Signal Processing)。第四学期开课,4学分必修课,有随课实验。教学目标是运用数学工具分析和设计信号处理系统,最后获得对调幅无线接收机透彻的理解能力和设计简单滤波器的能力。内容包括信号和信号处理系统例子;模拟线性时不变系统;电路和线性系统;直流电路分析回顾:KCL、KVL、受控源;电容器和电感器元件;运算放大器电路;通过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表征和求解LSI系统;复数和复变量函数;阻抗、相量和正弦稳态;频率响应和多频率电路;傅立叶级数;傅立叶变换;调幅无线接收机;卷积;冲激和冲激响应;采样定理和数字信号处理概述;稳定性;拉斯变换和传递函数;微分方程的拉斯变换求解;微分方程解的通式;有源滤波器设计。配有5个实验,包括调幅超外差接收机的实现。使用教材:E. Kudeki and D. C. Munson, Analog Signals and Systems, Prentice Hall, 2008。

特点:是第1门数学特征明显的ECE专业核心课程。以ECE110课程中电路概念及分析为基础开始课程学习,然后进展到傅立叶和拉普拉斯变换等更抽象的世界。课程的学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数学基础(微积分和微分方程)。课程以电路、模电的基本电路和调幅无线接收机的物理系统为依托,完成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内容涉及电路、信号与系统、模电等知识,也是一门较综合的课程。

(6)ECE 391 计算机系统工程(Computer Systems Engineering)。第五学期及以后开课,3学分限选课。教学目标是为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系统工程获得解决问题所需的编程技能。课程介绍现代计算系统发展的核心概念,重点放在系统软件上,学习如何实现硬件之间、硬件与应用程序之间,以及应用程序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包括输入输出的语义、同步、中断、多任务、虚拟化等内容。

特点:类似于操作系统课程,含有x86汇编的内容。

(7)ECE 342 电子电路(Electronic Circuits)。第六学期及以后开课,3学分限选课。介绍模拟和数字集成电路的设计。内容包括基本电路分析;二极管;三极管;逻辑电路;放大器电路。使用教材:A. Sedra and K. Smith, Microelectronic Circuits, 6th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特点:重点在电路原理设计上,而非版图设计。大部分内容与我们的模电课相近,但包含少量门电路。

4. 课程设置特点

通过上述课程介绍得知,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EE专业课程设置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宽口径、分层次的课程体系。如果将华中科技大学(也是目前国内高校的普遍情况)开设的电路、模电、数电、微机原理、软件编程(C语言)和信号与系统等课程称为传统课程体系,那么可以看出,一方面,伊利诺伊大学EE专业入门性质的一些基础课程不按传统知识纵向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构建,而是突破传统知识的自身体系,以横向联合方式构建。如ECE110、ECE210、ECE190、ECE290等课程,它们在内容上与传统课程的关系如表4所示。其中前三门课程内容都涉及3门以上传统课程的知识,如ECE210涉及电路、模电和信号与系统3门传统课程的相关知识,ECE110课程中甚至还涉及电磁学、通信和控制等领域的知识。这样设置的课程,知识构成不再是单一的、割裂的,而是连通的、综合的,为实际应用系统的设计建立了良好的知识架构,更加符合学习者知识构建的需要,也更符合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另一方面,将传统课程内容拆分到不同课程中,在不同课程中实现知识的层次递进。如电路和模电知识在ECE110和ECE210课程中的递进,数电和微机原理知识在ECE110、ECE190和ECE290课程中的递进。这种分层递进的方式更加符合认知规律。另外也容易将过深、过专的内容分解到专业方向选修课中,便于在有限的时间内真正落实宽口径、重基础的培养方案。

当然,这种课程设置的缺点就是有些知识的学习达不到传统课程内容的深度或广度。例如,虽然ECE110和ECE210两门课都涉及模电知识,但未达到传统模电课程的深度和广度。还有电路理论课程也有类似的问题。为了解决这类问题,伊利诺伊大学后续开设了相应的限选课,如ECE342,以弥补之前的不足。对这一问题的处理实际上反映了更高层面的问题,即哪些知识对本科生来说是更重要的。但也有些是相反的,例如数电知识在课程中反而更深更广了。

(2)颇具特色的专业导论课。ECE110是大学第二学期开设的电气与计算机工程专业导论课,与我们泛泛而谈的专业导论课有本质的区别。该课程配有专门的实验项目,课程围绕项目展开,最终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具有自主循迹移动功能的小车系统。实际上麻省理工学院和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也有类似的专业导论课程。

该导论课以一个具体的实际项目为背景,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因此课程内容涉及很宽的知识面。学生不仅要了解相关知识,而且还要对其有一定深度的掌握,才能顺利完成实际项目。该课程使学生在一年级后就能对本专业基本知识构成和应用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可以大大激发他们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同时较早使学生体验实际工程项目设计、开发、实现的全过程,践行了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优点非常突出。当然,开设这样的专业导论课具有较高难度。

(3)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除了不少课程配有实验外,ECE210课程表现更为突出。该课程名称为“模拟信号处理”,课程内容涉及电路理论、信号与系统和模电知识。与传统的信号与系统课程不同,该课程有很强的具体物理系统支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理论不再那么抽象。当然数学知识是它的前提。

(4)软件与硬件紧密结合。ECE190课程名称为“计算系统导论”,也是非常特别的课程。既不是传统的C语言课,也不是微机原理,更不是数电课程。课程内容涉及数电、计算机组成原理、C语言三门传统课程的有关知识。C语言内容占比略大,但重点不在语言本身,而是强调计算系统的构成及实现原理,即关注的是计算机实现的本质问题。课程的软硬件结合紧密。后续课程ECE290计算机工程I则是传统数电课程向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延伸,更注重计算机的硬件实现。

通过对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EE专业课程体系及典型课程的分析研究,并与华中科技大学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加以对比,得到以下结论:该校EE专业口径宽泛,专业课程设置注重基础和知识面的宽广度;知识横向联合、分层递进的课程体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开设的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专业导论课,使学生更早地对所学专业有清晰的认识,并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奠定了基础。选修课(含限选)学分与必修课学分基本持平,与国内高校相比,学生自由选课的余地大很多,本科毕业学分要求远低于国内高校。

参考文献:

电气信息类专业范文4

【关键词】电子信息;培养;改革

一、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1.优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通过大量的社会调查分析,明确社会对电子信息专业毕业生的理论知识、职业技能、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绘制能力矩阵图,建立培养所需职业能力的课程理论、实践教学模块,针对性地设置相应的课程,尽量使学校的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一致。

2.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国内大多数高校电子信息专业课程体系是根据本学科知识体系的特点制定,过分强调学科、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新课程体系主要依据培养方案制定的能力培养要求建立课程模块,设置相应的教学课程。

3.构建高效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按实验技能培养与职业资格培训相结合构建“一体化、分层次、开放式”的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一体化”指实验技能培养与职业资格培训的同一化;“分层次”指实验(实训)课程由基本技能训练型、综合设计型和研究创新型三个类型层次的实验项目组成;“开放式”指实验课程要具有一定数量的实验项目供学生自主选择,实现实验开放教学。

二、教学方法改革措施

(1)采用“平台+模块+竞赛”模式,实现“开放式”教学,强化训练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搭建四个创新实践平台。建成电子信息综合实践创新平台,围绕典型实践项目,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现场调试和操作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把知识内化为素质,外显为能力。现代电子设计实践平台:针对具体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亲身经历设计电子产品的全过程,给学生构建良好的“创造、创新”实践环境和氛围。“机器人”综合实践平台:通过系统模块配置、模块设计、软件编程、制作、调试等环节的实施,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拓展专业综合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创新、实践和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嵌入式”开发平台:围绕嵌入式应用开发的处理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及开发工具开展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将学生的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应用实践结合起来。3G通信综合实践平台:参照通信企业建设实践环境,依照通信企业的需求,与权威的通信企业合作共建,给学生提供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专业化、系统化的实践创新平台。

(2)成立电子科技创新协会,鼓励大多数学生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放实验室实习基地,为学生自主实践提供平台;以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各类竞赛为契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和实践的欲望。

三、教学方法改革与模式创新

电子信息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突出了电子信息专业特色,优化了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强化了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拓宽融合了专业口径;实现宽口径、厚基础、实践能力与创新思想好、理工结合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专业基础理论与知识构架更加科学合理,实践能力与创新思想明显提高。

教学方法改革首先是教学思想的改革。由于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课时紧张,学生接受能力不一,致使课堂教学大都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单向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知识获取过程中是一种被动获取,严重阻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发展。因此,针对不同课程特点,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的重要课题。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主要采用启发式、情景教学法、动态显示法、引导讨论等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课程的教学采取项目课题教学法与企业顶岗实训法为主要教学模式,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借助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和多媒体课件,把抽象的电子信息课程知识具体形象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倡导课堂讨论与师生的交流,通过交流触发学生的思想和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主题,除此之外,改革和完善课堂外的教学工作也很重要。教师课前精心准备教案,课程多人参与备课的讨论;精心布置与批阅作业;改革考试考核的方法;采取基础知识与实践考核并重的系统考核评价模式;对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也进行系统的评介。

参考文献:

[1]谢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科技广场,2011.7

电气信息类专业范文5

关键词:虚拟仿真技术;电气工程类专业;应用

0引言

在电气工程类专业中运用虚拟仿真技术,不仅可以让学生全面详细了解电力工程的运行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能保证师生的安全[1]。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就虚拟仿真技术在电气工程类专业中的应用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1虚拟仿真技术在电气工程类专业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1.1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

虚拟仿真技术是一项基于互联网基础上的信息技术,在电气工程类专业教学中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可以为学生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间进行实验提供相应的条件。与此同时,在电气工程类专业教学中运用虚拟仿真技术,还可以开放优秀的实验教学资源,给社区、企业以及兄弟院校等提供教学服务,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

1.2实现不可逆以及不可及过程

电气工程类专业的实验教学面临着强电的威胁,很多实验必须要在极端或者高危的环境下才能完成,操作过程也是不可及或者不可逆的,对学生相关技能的训练需要高消耗和高成本,不仅危险而且能够被学生掌握和吸收的知识和技能少之又少。但是如果在电气类专业教学中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就可以有效改观这一局面,虚拟仿真技术可以为电气工程类专业教学提供经济、安全、可靠的实验手段,既能消除强电威胁,又能促进学生把握和吸收相关专业知识。譬如,在高电压虚拟仿真实验当中,学生可以近距离观察高压放电的情景,还可以反复观看[2]。

1.3教学环节更加灵活

在电气工程类专业教学中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灵活选择实验内容。同时,学生还可以随着学习进度的变化回顾以前的学习内容,或者跨越教学层次进行提升。在这种虚拟化的教学情境之中,学生真正掌握了学习的自,不仅得到更多创新实践和接触专业实验的机会,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也得到有效的提升。教学环节更具有灵活性,学生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

2虚拟仿真技术在电气工程类专业中应用策略

2.1转变传统教学思想,建立科学的教学目标

电气工程类专业教师还要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的教学目标,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够让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3]。由于学生在兴趣爱好、学习进度以及专业方向上等各个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就需要不同的学习和实验平台,同时,这些平台之间必须要有较强的联系。尤其当教学资源出现学科交叉的时候,老师要按照系统构建、综合设计、理论应用三个层次构建虚拟实验教学平台,将虚拟仿真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例如,电气工程类专业老师可以从基础课程实验、综合实验和生产练习这三个方面制定实验教学综合培养计划。基础课程实验主要包括专业的课程实验和工程设计基础训练;综合实验主要包括课程设计和工程设计综合训练;生产实习主要有毕业设计和创新设计训练。

2.2构建互通互融教学理念,完善课程教学体系

在电气工程类专业中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可以给老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提供安全的环境和可靠的保障。其课程教学体系可以细分为专业基础课程实验、工程设计基础以及专业课程实验。其中,专业基础课程实验还可以细分为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综合实验,专业课程实验可以细分为综合实验和课程设计。老师需要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设计教学平台的教学资源,在资源当中有效贯穿课程内容。同时,要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目标建立教学层次,利用横向连接的方式将不同平台的教学资源有效结合起来。在注重因材施教、专业培养的同时要保证教学平台之间互通互融,同时还要保证教学层次之间呈现出一个相互补充的状态。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电气工程类专业的老师要敢于打破学科专业的界限,建立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3以教学环节为导向,创建合理的实验教学平台

第一,创新与实践训练平台。针对电气工程类专业的教学特色,利用虚拟仿真技术结合“新型传感器”、“工业自动化”、“机器人”、“航空航天”、“智能电网”等专业领域的先进技术建立虚拟化的仿真系统,从而加强学生对有关学科先进成果以及专业知识的理解。第二,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平台。该实验平台主要包括工程设计综合训练、综合实验、课程设计等集中的教学环节。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构建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平台,一切的不可能都会变成可能。虚拟仿真技术可以给学生创建一个近似真实的虚拟环境,从而实现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也能有效实现生产现场和实验室的无缝对接。第三,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创建该平台主要是为了进行基础知识教学,通过仿真技术对一些技术原理以及基础科学进行验证,让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和相关技能。除此之外,虚拟仿真技术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开展实验,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3结论

在电气工程类专业中应用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让教学环节变得更加灵活,同时还能让一些不可能的实验转化为可能实现的实验。电气工程类专业教师要重视虚拟仿真技术,首先要转变传统教学思想,建立科学的教学目标,其次要构建互通互融教学理念,完善课程教学体系,最后要以教学环节为导向,创建合理的实验教学平台,将虚拟仿真技术的价值和功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黄文力,苗满香.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32-33.

电气信息类专业范文6

关键词:电气类专业 实践能力 实验 实习 毕业设计

理论与实践脱节是高校理工科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院校都加大了实验室的建设力度,增开了与理论课配套的实验课,并加强了实习、实训环节。本学院的电气类专业就开设了电拖、电力电子、电子设计自动化、继电保护等31门实验课。这对专业课的学习有一定帮助,使学生对较抽象的理论知识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但由于电气类专业的特殊性,其知识的应用与现实中的生产、生活结合较为紧密,且对安全性、可靠性有较高的要求,一旦出现失误将可能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所以仅靠实验课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一、提高电气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必要性

实践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问题。本人在到学校从事教学工作之前,曾在科研院所从事过多年的技术工作,这期间也参与过新员工的录用、面试。在与诸多应聘者的接触中,明显的感到本科毕业生对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较差,他们对一些基本的电气知识尚能应对,但如让他们看一些简单的电气图纸或设计一个基本的电机控制回路,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完成。这也是招聘原则中“有工作经验者优先”的原因。

目前,我国的电力事业发展迅速,如我们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近年来也都兴建了许多水电站、发电厂。而供配电更是做到了村村寨寨,甚至在还靠溜索过河的怒江大峡谷一带的崇山峻岭中都能看到矗立的电杆。这也使得电气类专业就业形势较好,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实践能力,在毕业后更快的进入角色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二、电气类专业现有实践能力培养环节存在的问题

目前本学院作为学校的学分制试点单位,电气类专业标准学制为4年,实行3-6年弹性学制,可提前或推后毕业。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专业教学培养方案规定的160学分方能毕业。其中,全校公共教育课程52.5学分,文理基础课程14学分,专业教育课程93.5学分。而专业教育课程的93.5学分中包含了实验课程的27.5学分,毕业论文(设计)6学分、毕业实习4学分、专业课程实习2学分、社会调查与实践2学分。实践环节的总学分为41.5分,占了总学分的四分之一,专业课程学分的三分之一还多。从学分设置上来看,实践环节占的比例并不小,但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未得到明显提高。就本学院而言,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实验课程基本涵盖了所有的专业理论课,可以说几乎每门专业理论课都配套有相应的实验课。而实验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对理论课讲述的知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学生在做实验时完全按照《实验指导书》来操作,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尝试。也就是说实验课仅仅起到了理论课教学的辅助作用。并未完全发挥其实践能力培养的作用。

2、毕业论文设计,在实践能力培养中是一个重要环节。学生从选题到毕业答辩至少有六个月的时间。而由于带设计的老师多数都没有实际的应用课题,同时又受到经费、科研实验设备等的限制,毕业设计的题目往往局限于一些简单的设计任务,而完成论文的主要途径是查阅资料,也就是说毕业论文多数都只是没有实践支撑的理论上的研究。

3、毕业实习、专业课程实习应该说是学生接触到现实生产的最有效的手段。而在实习过程中,合作单位考虑到生产进度、学生安全等因素,往往不愿意学生参与到实际的工作当中,使实习过程仅限于参观,听讲座而流于形式。

4、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较为优越,多数学生依赖性较强,缺乏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在主观上他们更乐于接受学校给他们安排的学习计划。做实验时他们按部就班,只希望顺利完成早点离开;做毕业设计他们会去网上搜索、抄袭,草草的完成论文了事;毕业实习,他们会把他当做一次旅游的机会。这也是学生实践能力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对加强电气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几点建议

为了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本人对电气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正确对待实践教学环节。

2、发起、组织一些兴趣小组或社团,并对他们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指导,让他们去从事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如维修电器,普及用电安全知识等。

3、实验室应该在教学计划外的其他时间定期开放,并安排指导老师值班,使学生能有条件自己去做一些实验,去加强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