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雪中红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雪中红鱼范文1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 宏观 微观
现在的高中生在学习数学时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具体如下:老师上课一般都会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和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有的同学不重视知识、方法的产生过程,不重视对概念的理解,对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不能灵活运用;有的同学上课不能专心听课,对知识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不重视基本方法技能,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从学生试卷的自我分析上看,会做而做错的题不在少数,且出错之处大部分是运算错误,并且是一些极其简单的小运算,我所教的学生中就有一个这样的孩子,头脑聪明,思维敏捷,常常是老师提出的问题其他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他已经脱口而出了,但是考试的时候却从来没得过高分,因为那些基础的甚至是做过的原题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究其原因总归是眼高手低,轻视基本技能,进一步学习的条件不具备,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高中数学的概念多,理论性、抽象性、连贯性强,计算要求高,需要在对知识的理解、问题的分析、类型题的记忆上下工夫,要多动手、多积累、多思考、多总结,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不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三角公式的变形与灵活运用,空间概念的形成,排列组合问题及实际应用问题等,
面对如此多的问题,这里我提出宏观听课,宏观复习,宏观把握知识点和题型,微观调整,微观计算,微观推理,
雪中红鱼范文2
一是积极宣传预防知识。根据中心校的预防要求,积极印发急性传染性结膜炎预防知识,发放到全体师生手中,宣传该疾病的传染源、途径、流行特点、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等,告知师生该病可防可治,不可怕。
二是全校排查、找出校内病源。汪沟小学成立专门疾病防控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安排专人就目前各班级进行全员地毯式排查,查找已发病人员或者疑似病例。
三是严格隔离、切断传染源。通过门卫二十四小时检查和校内地毯式排查,从源头上切断传染源。学校安全办就防范“红眼病”外来性病源输入,严格把关,切实把预防措施落到实处,对于外来人员中的疑似病例,在讲清利害的同时必*须坚决堵到校门外,坚决切断输入性病原在校园内传播。同时对于校内排查出的疑似病例,积极采取措施进行严格的隔离治疗。
雪中红鱼范文3
大学生们热衷于西方节日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针对此种现象,一些高校在西方节日期间封校,组织学生观看中华传统文化宣传片,然而这种做法也引起了褒贬不一的反应。作为教育工作者,这一现象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深思。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的加速、学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们需要各种各样的理由放松解压,再加上西方节日期间商场的大力度活动、媒体的广范围宣传,过洋节的人越来越多。中西节日本身的特点也促使了这种现象的发生。中国节日和农耕文化密切相关,习俗繁文缛节,常常包含祭祀和祈祷仪式,不受青年人的欢迎。中国人的节日大多是一种家族式的聚会,正式、繁琐且气氛庄重。传统的节日期间要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讲求的是节约、环保、安全,这也淡化了传统中国节日热闹的氛围。中国传统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都是法定假日,大学生们大多选择回家,校园里无法营造节日氛围来宣传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而在西方的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感恩节等节日期间,年轻朋友们聚在一起,气氛轻松、没有压力、是一场节日的狂欢,甚至带有浪漫的气息,年轻男女之间可以互表爱意。学校也会组织一些活动,比如庆祝圣诞节和元旦节的“双蛋”晚会。而且中国节日中所要求的文化底蕴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现在还有多少年轻人还拥有写毛笔字、对春联等文化功底呢!传统中国节日里的很多活动也不容易普及,比如端午节的赛龙舟活动对场地的要求很高,重阳节的登高活动对于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们就是一个奢望了。
造成节日“西风东渐”现象的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教育方面的原因。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地球村趋势的加剧,必然造成各国之间的频繁交流。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作为世界交流通用语言的英语成为了中国教育中三大主科之一,和语文、数学相提并论。由于语言学习的特点,很多人英语成绩不理想,英语在职称晋升、职位提升、出国升学等人生重要的阶段阻碍了人们的发展,导致很多中国人在下一代的教育中,不想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社会上的各种英语培训机构异常火热。英语四、六级考试、托福、雅思、GRE等也加剧了学生们的考证热。种种原因归结到一起,必然会造成西方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文化的融汇对于其传承和弘扬是有益的,只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才能彰显出传承弘扬中的文化的魅力。但如果一味地娱乐西方节日,对于中国节日所承载的文化数典忘祖,就是对整个人类文化遗产的一种背弃了。
大学英语教学承担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大责任,然而在过去的英语教学过程中,重文化引入、轻文化输出现象严重,导致在大学生群体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普遍化,被寄予厚望与重托的高素质人才普遍缺乏英语交流过程中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因此我们要采取措施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大学生传承与弘扬传统中国文化的能力。
二、提高大学生传承与弘扬传统中国文化能力的手段
(一)树立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
中国教育对于英语的过分重视引发了种种问题,在教育领域中我们正在对这个问题逐步地进行修正。现在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中国成语大会”就是很好的媒体层面的导向,学生们在娱乐竞技的同时,不但可以学到很多传统中国文化知识,还能引导社会大众对于传统中国文化的重视。
对于西方文化,我们不要谈之色变,当前在某些文化领域内西风东渐的趋势主要还是由于我们对于自己的文化宣传力度不够,宣传的目标不是外国人,首先应该是我们自己。我们要了解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不是崇洋媚外,是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或者“师夷长技以制夷”。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原则: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自己来拿!可以很好地指导我们正确地对待西方文化。我们要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与保护,在深入学习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民族文化的前提下,使学生对本民族文化形成强烈的自豪感,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提高传统中国文化传承力和竞争力。
(二)建设大学英语课程师资队伍
我们常常在感叹中国泱泱大国,具有五千多年的优秀历史文化的同时,感到语言的空洞和苍白,这种不自信源自于我们对于传统中国文化知识的匮乏。建设一支综合知识全面,精通传统中国文化、熟知西方文化,并且具有跨文化交际视角的英语教师队伍,才能直接地、有效地传承弘扬优秀的传统中国文化。英语教师应该不断地通过自学、进修、培训等方式加强自身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并且提高自己传播本民族文化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利用英语讨论中国文化的兴趣。英语教师是向学生传播西方文化的引路人,教师的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传承与弘扬传统中国文化的重要责任,英语教学对于传统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责无旁贷。对于已经系统地学习了英语发音、语法、翻译、写作等基础知识,基本了解了西方文化的大学生们,在英语课堂中,我们可以用英语向学生们传授传统中国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协调本国文化与异国文化在实际应用中的差异的能力。弥补英语教学中完全以外国文化输入为中心的缺憾,把培养用英语准确、流畅地介绍祖国文化的能力放在同等重要地位,不仅让学生了解到英美文化,也学会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合理引导学生既不崇洋媚外、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不可一世。通过文化的对比,使学生能够学会鉴赏本国文化、尊重别国文化,进而培养面向世界的文化意识。使英语教学从单一的语言输入提高发展到双向的文化交流,使学生成为文化交流的积极参与者。
(三)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英语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学习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在信息化时代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技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充分发掘有效的教学资源,寓教于乐,使学生能够在英语这种交际性强、注重听说能力的课堂上真正获益。一些好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影视作品也要充分利用起来,比如动画片《花木兰》、《功夫熊猫》、以前的《末代皇帝》等好莱坞影片,同时也应该反思为何这些深受全球观众喜爱、富含传统中国文化元素的影片都是非国产的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和东方色彩的中国武侠片《卧虎藏龙》也是一部很好的英语教学素材电影。《刮痧》这种体现中美文化冲突的电影也能加深学生对于中医刮痧的理解和美国文化的领悟,有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在英语氛围中了解掌握传统中国文化,才能与世界交流的同时传播弘扬我们的文化。在讨论某些话题时,教师还可以进行跨文化比较讲解。比如在介绍西方的情人节(St. Valentine’s Day)时,不妨将其和中国传统的七夕节(Double Seventh Day)进行对比,向学生用英语讲述美丽悲凄的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教师进而引申从单词的角度讲解cowherd(牛郎)和cowboy(美国西部牛仔)相关的背景知识,还可以从短语的角度介绍英语中的Milky Way和中国文化中的“银河”的区别与关联,让学生知道在牛郎织女的故事中,王母娘娘为了棒打鸳鸯牛郎和织女,用她头上的玉簪划出了一条银河。而在英语中,银河的相应语言表达为Milky Way。根据希腊神话传说,诸神之王宙斯的私生子赫克力斯在吸取天后赫拉的奶水时,被她猛力一推,奶汁喷到天上形成了“奶路”。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引申和讲解,学生不但可以领略本民族文化的广博底蕴,了解到传统的中国情人节比大家现在热衷的西方情人节具有更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内涵,同时也学会了一些英语表达方式的含义和用法,在将来的跨文化交流中,不但可以介绍中国文化,也不会由于误解一些词语的含义而造成交际障碍。
除了教学方法和内容要进行改革,教材也应重新选择。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文化交流英语》(姜怡、姜欣总主编)介绍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涵盖了10个中华文化板块:舞台艺术、笔墨艺术、建筑艺术、文学艺术、饮食文化、节日习俗、名胜古迹、服装饰品、修身养性、思想意识,每课还对相应题材的外国文化进行了介绍并配有各项技能练习,可以从不同角度比较全面地满足学生对于英语的多元化要求,在巩固和拓宽原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能力。考核方式也要摒弃以往的英语考试形式,现在大部分大学生都会涉及到的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中翻译题目的改革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从2013年12月到2015年6月,翻译题目中的传统中国文化要素日益突显,考查内容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如中国饮食、宴席、中国茶、中国结、中国画、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还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汉朝和丝绸之路。对于这些改革后的题目,即使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扎实,没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也是会极大地影响成绩的。大学英语的课程考核中可以在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设置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题型,让学生用英语这个“交际工具”进行作答,不但可以考查英语单词、短语、句型、篇章、语法等,还可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雪中红鱼范文4
【关键词】《红楼梦》;林黛玉;薛宝钗;比较
在薛宝钗出现的第五回中,书中就对林黛玉与薛宝钗的形象进行了比较:“(薛宝钗)年纪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不及。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下无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
一、玉带林中挂――林黛玉形象探究
贾宝玉与林黛玉第一次见面时对林黛玉的感觉是“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对林黛玉在整书的形象――多心、灵慧是一个高度概括。曹雪芹对林黛玉的才气在文中进行了浓墨重彩的刻画,尤其到了海棠诗社成立后,对林黛玉的聪慧描写达到。别人作诗往往搜肠刮肚、冥思苦想,林黛玉总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或抚梧桐,或看秋色,或和丫鬟们调笑”,似乎心全不在此,却在香尽之时“提笔一挥而就”,她过人的聪慧灵气可见一斑。
相比于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林黛玉丧母来到贾府,依傍外祖母和舅氏姐妹生活,寄人篱下的遭遇使本来就多心、敏感的她更加步步留心、处处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在贾母房中吃饭时,贾母在正面榻上独坐,两边余有四张空椅,王熙凤拉林黛玉上座,林黛玉不肯就坐,十分推让了一番,后来在贾母的肯定下才告了座。在贾府的生活中,她是孤独的,除了对贾宝玉的真情,她处处收敛自己的感情,如履薄冰。[1]
在林黛玉在贾府生活的后期,她逐渐改变了初来时的敏感、少言谨行,慢慢展露出她的另一方面――恣意孤傲,追求自由,这也是她鲜明的性格特征。在当时的年代,在贾府这样一个腐朽没落的封建大家族中,林黛玉是其中最为渴望挣脱束缚,追求自主人格的特殊形象。但林黛玉并不是深刻的思想家,她对封建社会并没有清晰的认识,[2]也并不是在反对奴隶社会的层次上进行反击,而是对自然人性的一种渴望,对封建势力、虚伪的人际关系的厌恶使她表现出赤子之心。在《红楼梦》中,是唯一一位与贾宝玉在灵魂上相契合的知音。也正因为她的真实性情、不屈从于封建势力,才使敏感、多疑的她赢得了无数人的喜爱。
二、金簪雪里埋――薛宝钗形象分析
薛宝钗是《红楼梦》最重要的女性角色之一,在第三十七回,薛宝钗替史湘云安排螃蟹宴,向史湘云道出自己的处世之道:“又要自己得便宜,又要不得罪人,然后方大家有趣”。这种处事方法伴随薛宝钗的一生,是她善解人意、大方宽容的精神源泉。薛宝钗的形象所传达的是儒家传统的伦理道德,是以“仁”为中心思想,以“礼”为行为规范的典型代表。薛宝钗的感人之处就在于她将做人的道理发挥到极致,安守本分,识大体,顾大局,在人际关系的协调以善良为基本,又有难为可贵的理性。[3]
第二十二回薛宝钗过生日,唱戏摆酒,众人都来祝贺。贾母问她喜爱听什么戏,喜欢吃什么食物,她“深知贾母年老之人,喜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物,便总依贾母素喜者说了一遍”,使得“贾母更加喜欢”。从这些待人接物的细节上,便可见出薛宝钗的为人处世之道,她的善良、体贴都使她的形象更加完美,典型。[4]
三、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林黛玉与薛宝钗的形象比较
在对贾宝玉的感情上,两个人都心怀爱意。但是在表现上却各有不同。林黛玉对贾宝玉的纯真爱情是真挚而勇敢的,在封建礼教森严的贾府中,依然能做到表里如一,充分表现出林黛玉的赤子之心。如此敏感的她在爱情中并不顾别人的言语,全心全意对待贾宝玉。[5]但是由于林黛玉的敏感、多疑,使她本意接近的行为反而疏远了与贾宝玉的关系。最终在得知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后,不惜以命殉情。而由于薛宝钗所受的封建传统教育,使薛宝钗形成了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由自己做主的观念,认为与贾宝玉谈情说爱是一种不道德、违背伦理的行为。所以,薛宝钗选择了隐藏自己对贾宝玉的爱意,不仅与贾宝玉保持距离,还刻意远离。虽然最终薛宝钗成为了贾宝玉名义上的“宝二奶奶”,却终是“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她根深蒂固的伦理思想最终成了她的婚姻,却也败了她的爱情。[6]
《红楼梦》通篇都用了大量的隐喻,在林黛玉和薛宝钗身上更是如此。对林黛玉的判词是两株枯木上挂着一围玉带,而薛宝钗的判词是雪中的一股金簪。此处便揭示了两位女性的悲剧命运,都是不得其位,遗憾终生。林黛玉的性格是冷漠、多疑,却真实、赤城,而薛宝钗隐忍、大方,端庄贤淑。林黛玉的一生更重情重义,为爱情甘愿失去性命,薛宝钗更顾全大局,她不会为了个人感情牺牲生命,而是一个传统儒家思想的坚定守卫者。在日常生活中,在面对个人感情与伦理规则相冲突时,她总是不自觉地选择压抑个人感情遵守伦理原则。这是一种对传统儒家思想的高度认同,并且是一种积极主动地信仰。在四十二回中,林黛玉因行酒令而提到《西厢记》《牡丹亭》中的诗词,薛宝钗立即进行训斥,并用自己年幼热衷于《西厢记》《元人百种》等“闲书”,后在成人之后,在封建家长的教育下“改邪归正”的体会进行教育。可见长期的封建传统教育环境已经使儒家思想在薛宝钗的心中根深蒂固,宁可不识字,也不要因“杂书”移了性情。[7]
相较于林黛玉的真性情,薛宝钗是一个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她的性格中充满了丰富而复杂的矛盾纠葛,与林黛玉相比,她温柔大方,沉静淡泊,是典型的大家闺秀的形象。但是她受封建礼教的束缚深重,无形中将封建礼教的思想融入到做人的准则中,将封建社会的功利主义与儒家的伦理道德融为一体,是一个性格丰满、真实的人物形象。
结束语
林黛玉与薛宝钗两位是《红楼梦》中大放异彩的重要人物,这两个人物形象的比较对于《红楼梦》的主旨理解具有重要意义。以为支持一方贬低另一方对于深入原著是无益的,读者应对林黛玉与薛宝钗的性格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客观地看待这金玉之缘。
【参考文献】
[1]赵云瑾.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薛宝钗、林黛玉人物形象比较分析[J].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19(05):42-43.
[2]方铁桥.浅析《红楼梦》如何用诗词塑造人物形象――以林黛玉和薛宝钗为例[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11,23(06):17-18.
[3]胡文炜.评《红楼梦》后四十回的宝黛形象[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2(06):22-23.
[4]丛培欣,丛培梅.浅析林黛玉、薛宝钗形象[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01):17-19.
雪中红鱼范文5
关键词:文化特质;现代化;探讨
随着人类经济的发展,世界逐渐处于一个连接的主体,这个主体要求,每个国家都是整体里的部分,缺一不可。在整体里要学会用宏观的视野看待每一个部分的特质。所谓“质”,就是事物本身的规定,也就是事物的隐含意义与表现形式,所谓“特质”就是一个事物的本身性质而显现出来的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点。相对的,文学也有其本身的特质,文学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通过文字的形式,描述或者记录现实生活,将鲜明的个性通过一定的社会生活,事物规律塑造一个典型的形象。
1、中国文学的特质
文学不仅是文学家探讨的对象,它代表的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生产、社会生活、地理因素、文化背景、习惯风俗,并由这一系列的因素决定着它的价值体系。中国文学不仅有自己汉字奇特的辅助,它独特的文学观念也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其根源可以说是孔子有关的儒家文化。这种思想深深刻在民族的性格和心理上。也正是荀子那种正统的观念深得民心,将修身为国家奋斗的精神为入世核心。在思想上人们偏向于政治主体和道德伦理,尽管这些思想有助于文学位置的提高,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渐渐的沦为政治的附庸品,失去了文学的纯真性与继承性。但值得庆幸的是,很多中国的文学家都秉承记录真是的故事、写自己所感所想。将刻苦的训练和技巧的境界结合起来,强调一种天然浑成的自然的美。在平淡无奇中创造神奇的雕刻。与西方文学相比,中国文学侧重含蓄温婉、而西方文学则锋芒毕露、直截了当;中国文学在题材上喜欢描写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将叙事作为辅,很多诗人都喜欢将游历的事迹借文章抒发出来,文人们都侧重写实,在诗歌中人们善于将多种抒情手法叠加运用,在写自己悲伤情调时,全篇没有一个字提及,但是却将人生的感悟融于文章中,写作的巧妙皆显现其中。文人们还喜欢借景抒发自己的情感,将真实情感放入所叹的事物中,宣泄内心所沉积的情感。
2、日本文学的特质
同处亚洲经济强国,日本虽然人少但却有着自身发展的设备特征,其文化也是不可替代的独一无二,在文学特质上它的文化历史悠久,且源远流长。很多文学在基础上大多借鉴了中国的,受中国文学影响颇大:
每个国家都处于经济链的联系中,作为典型的东方文化的日本,自然而然成为人们探讨的话题,对于文学的含义自然有很多种定义,文学是文化发展到最绚烂多彩的历史的融合,是当时文化、社会背景的影像,随着时间、人物的推移,日本在发展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思想、文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思潮。一个国家的文化、风俗都与它的地理条件、社会背景有关,日本就是这样的,尽管地形窄小,但科技却精良。它的文学形式也继承其地域特征。在形式上大都是短小、结构简介单纯的,也许在很久以前,它的形式就定型了。其中以短小的诗歌形式较为出名,后来发展为较长的连着的诗歌,排比等。到今天仍然很受关注。在某种意义上、文学形式与语言文字有关,日语的音节单一,迫使诗的形式不用具备押韵的限制,从而导致日本的诗文很容易与它的散文混淆,其形式和散文如出一辙。其中日本的随笔、日记文学很深得人心,在文体上不仅讲究优美,字词上也精挑细选。散文的发展促进了小说的发展,在十一世纪刚开始是,日本小说结构还不完善,在人物链接时还不是很恰当,叙述过程及其单一。随着人们的慢慢改进,其小说结构短小精湛,这一特点是他最为突出的特征,成为当时写小说的一种传统。作家在短小的结构中追求精炼,这种艺术的表现手法,往往就是短短的三两句短歌和俳句,就能准确的表达他们的生活和情感。随笔和日记也是以短小易记为主。
3、中日文学特质的发展
中国文学历来敢于进取,用于突破自身的封建思想,就拿诗歌的发展来说,有四言诗一直发展到七言诗,这是个喜欢推陈出新的的民族,在散文、诗歌都是千姿百态,五彩斑斓的,在题材上材料丰富、体裁也是多种多样像长、短篇小说等等。总在不断的发展不断地求新。中国文学要想在时代的发展中站住脚跟,就应该学会去伪存真,善于对过去的思想加以升华,学会去除糟粕,取其精华。现如今中国文坛出现很多自由学派,在平等竞争时,不仅把中国文学贯穿发展始终,应学会豪放派等的百花争鸣,也应该放宽政策,让文人们的思想自由创作,这样才能让文学流远源长。但是创新应以本国文学为基础,而不能总是从洋。摒弃本国文学,贪图索取其他国家的思想,应该采取借鉴的态度,从中吸取我们所需要的。
4、结语
世界在不断发展变化,人的思想也应该跟上世界的步伐。倘若总是以短浅的目光丈量世界,你就会被这个世界淘汰。作为支撑的文学来说也是这样,只有不断更新理念、不管加强题材的创作,才能让它立于不败之地。文学是作者世界观、价值观、生命观的简单缩写,是对当时的文化背景、社会形态的描述。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与发展,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如今的文学大多成为迎合某些读者的趣味性作品,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价值。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应该将我们是思想素养提高到某种高度,从宏观的角度看世界、看发展、看文学。而不只局限于目前短浅的写作利益。
文学更多的是精神的东西,是人们理性与感性的碰撞磨合,它属于人类的精神艺术产品,是督促人们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己的一个心理活动。文学是对整个时期文学活动的系统把握。它以现实为基础,通过总结和探究超乎现实的东西。好的文学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不管中国文学还是日本文学,我们都应该用理性的态度、用宏观的视阀探究其特质。
参考文献
[1]刘明利.日本传统文化中唐文化的烙印[D].山东大学,2009.
[2]王一川.“全球性”境遇中的中国文学[J].文学评论,2001(6).
[3]田文文.《中国文学》(英文版)(1951-1966)研究[D].华侨大学,2009.
雪中红鱼范文6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9―0025―01
红色体育作为我们国家为数不多的原创运动项目之一,它的开展不仅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加强了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操,又让学生在不断锻炼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体育素质,实现了身心健康,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途径。将红色体育运动项目融入到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更能体现“健康第一”、“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学”的教育理念。
一、红色体育的特点与作用
1. 红色体育的特点。中国的红色体育是应的需要而产生的,是随着的胜利而完成其历史使命的一种体育类型。其基本特征是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广泛的群众性以及充分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其特点有:大众化的体育特点;红色体育是服从党的政治路线,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为宗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军事化的体育特点;红色体育运动项目易于运作和组织,不受场地的约束;民族化的体育特点;自力更生的体育特点。
2. 红色体育的作用。红色资源的作用独具特色,蕴涵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厚重的先进文化、丰富的革命精神、高尚的人格魅力,具有超越时空的强烈感染力、说服力、震撼力和强大的教育功能,对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德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中小学开展红色体育运动是对学校体育运动项目的补充,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手段,是贯彻落实我国三级课程管理的体现,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红色体育在甘肃省中小学开展的可行性分析
1. 具有天然的红色土壤。甘肃省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在甘肃省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红色体育项目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中小学学生经常会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学校定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已成惯例,为融入红色体育项目提供了现实。
2. 所需的条件非常吻合。相比传统的学校体育项目,红色体育选择贴近生活、革命故事、灵活多样、因地制宜的活动形式和内容。这些运动项目都取之于英雄事迹和革命生活,其项目简单易于组织,对场地要求不高,对体育经费较紧张的甘肃省各中小学来说,不会加重学校的经济负担,非常适合在中小学里开展。
3. 项目特色鲜明,趣味性强。红色体育项目提倡趣味性、教育性和竞技性相结合,项目设置新颖,特色鲜明,易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各学校可以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陋就简、方便易行、轻松有趣地开展红色体育活动。
4. 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校教育应当贯彻“健康第一、育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树立全面完善的体育课程。因此,将有特色、有内涵的红色体育运动项目在中小学开展是可行的,它能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5. 与学校工作一脉相连。把红色体育融入学校体育工作中,有利于促进红色体育与学校体育的相互发展。学校体育教育的对象是广大学生,他们是历史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学校的根本目标,红色体育具有教育和锻炼价值,不仅能丰富学校体育内容,还可以促使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
6. 对师资队伍的要求低。红色体育对师资队伍的专业知识要求低,绝大部分体育教师都能够胜任红色体育教学工作。红色体育是将中国革命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感人故事等“红色元素”巧妙融入到体育项目中,专业体育教师在完成传统体育教学的基础上,完全有能力实现红色体育的教学要求。
三、在中小学开展红色体育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