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感言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分手感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分手感言

分手感言范文1

【关键词】 干眼症;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护理

干眼症是由于泪液质和量的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和眼表的损害。屈光手术后的干眼症主要为角膜神经末梢受损、角膜知觉障碍引起反射性泪液分泌异常或泪膜功能受损所致的眼部干涩、易疲劳、烧灼感、眼部刺激征明显、视功能波动或视力减退[1]。其症状常见于手术后第1天至数周开始,从而影响着患者的视觉质量,甚至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因此,作为专科护理人员了解干眼症的发生原因,配合医师做好干眼症防治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对改善患者局部症状,消除顾虑,提高视觉质量,确保手术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现将我院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895例,其中男483例,女412例,年龄18~55岁,术前球镜度-1.50 D~-16.50 D,排除青光眼、眼底病变、圆锥角膜、结缔组织病等。

1.2 诊断方法

以术后患者主诉症状为主,并行反射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荧光素染色等以确定是否为干眼症。

2 护理干预

2.1 术前干预

术前仔细检查、详细询问、严格筛查以排除严重干眼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屈光手术患者对改善术后视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术后不仅要求看得清楚、舒适、持久,同时还要获得近视力及满意的视觉质量,以此满足日常生活及工作学习的要求。因此,进行干眼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术后的干眼有一定的认识和重视。

2.2 术中干预

术中严格掌握局部用药次数及用量。若术中过量、过频使用表面麻醉剂可造成角膜上皮和基质细胞的毒性作用,从而导致角膜上皮缺

损及上皮内生等。故局部使用表麻剂不宜过多。并可使用透明质酸钠、甲基纤维素等剂,以防角膜瓣干燥。同时嘱患者局部滴用表面麻醉后待手术期间闭眼休息,可防止角膜干燥。

2.3 健康教育

当术后出现眼部干涩等干眼症状时,可对患者产生负面心理影响,患者可表现出迫切需要改善症状及了解其相关疾病的自我保健知识。对此,护士应配合医师给予耐心的健康指导,讲解疾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并告之患者大部分干眼症经过积极治疗术后3个月可消失,以消除患者的紧张、疑虑及心理压力,使之能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以利改善症状,促进早日治愈。

2.4 局部干燥

为改善眼部干涩等不适症状,可选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以减少对角膜上皮组织的毒性作用,增加眼表的度,缓解眼部的不适。慎用或避免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类眼液,因其可致泪膜破裂时间缩短及泪液分泌减少加重干眼症状。

2.5 环境干预

冬春季节气候寒冷、空气干燥、风沙较大,泪液蒸发过快可加重干眼症状。故指导患者行户外活动外出时,可戴防护眼镜,并减少在烟尘环境停留的时间,以改善眼部症状。对室内使用空调或供暖设备时,室内空气较干燥,可加重眼部干涩等不适。因此,室内可使用加湿器,放置绿色大叶植物或观赏金鱼等,以调节空气,增加空气湿度,改善眼部症状。

2.6 饮食起居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不熬夜。勿用眼过度,如长时间看书报、电视、上网及操作视屏终端等。并指导其增加瞬目次数,避免长时间睁眼引起泪液过量蒸发泪膜破裂时间缩短,影响泪膜质量致眼部干涩症状加重。禁烟酒,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营养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牛奶、鸡蛋、胡萝卜、韭菜、菠菜、西红柿、豆制品、干果类如杏仁、花生、瓜子、核桃等。可适量补充改善神经、营养角膜的维生素A、C、B、E、β-胡萝卜素等。注意补充水分,还可饮茶,因其具有“清火明目”之功效。忌食辛辣刺激性强及油炸煎、烧烤[2]的食物。

2.7 疾病干预

对患有睑缘炎或睑板腺功能紊乱者因其可使泪液蒸发过强导致干眼症。因此,应积极治疗眼疾,注意眼睑卫生,给予局部热敷以软化睑板腺分泌物,随后轻轻按摩以促进分泌物的排出。局部酌情滴用抗生素以控制病情,改善症状,减少泪液的蒸发。

2.8 风险干预

术前详细询问病史,严格筛选患者,对50岁以上或停经人群应慎行手术。对强烈要求行角膜屈光手术者应尊重患者的知情权,手术前实行告知义务及签字制度,使患者充分了解手术后可能存在的潜在干眼症的风险,以防范及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术后积极治疗眼部炎症,因准分子激光手术后的慢性炎症可引起炎症源性的细胞因子基质降解酶的聚集,从而上调了其他炎症介质,导致眼表炎症的损害,较高的细胞因子浓度又进一步加重角膜的神经损害,从而降低角膜敏感度及泪液的分泌[3],致干眼症发生。

2.9 用药干预

许多全身用药可减少泪液的分泌,加重干眼症状。因此,尽量避免或慎用其药物如降压药、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抗心律失常药、抗胺药及镇咳止痛药及阿托品类药等。因其均可引起干眼症的发生或加重其症状[1]。

参考文献

1 葛坚.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9-146.

分手感言范文2

一、听赏中体验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倾听者是通过每一次的悉心聆听,让美妙的旋律缓缓流进心田,从而唤起内心丰富的联想,润泽自己的心灵。在我们的欣赏课中,“听”永远是无以取代的“主角”,其它任何形式(如说、唱、看等),只能适可而止。在实际教学中,我做过以下的尝试:

1.巧听,让音乐“听而不厌”。音乐课上,老师会让学生反复听音乐,有时就会出现一种“听觉疲劳”。在教学第七册《彼得与狼》(交响童话)时,我让学生先通过听辨不同的乐器音色来辨别每个角色;再听辨每个角色的演奏乐器,并认识各种不同的乐器实物或图片,然后让学生在听赏中了解故事情节,用肢体动作或音乐语言体验和感受交响童话的魅力。这样变换方式,让学生“百听而不厌”。

2.慧听,让音乐“品出滋味”。慧听,就是能解读音乐的构成,了解作者的意图,发表自我的观点,生成内心个性化的理解。“慧听”,应成为欣赏教学的一种特色、一座桥梁、一道风景。学生的每一次聆听若能带着不同的问题,设计有体验的活动,结合其它辅助形式,就能让一堂欣赏课变得深入且有声有色了。

如第七册《金蛇狂舞》(民族管弦乐演奏),乐曲在演奏中运用了铿锵有力的打击乐器――“锣鼓”,渲染出端午节赛龙舟时热烈而欢腾的气氛。其实,“锣鼓”在乐曲中起到了指挥的作用,它是乐曲的灵魂。那么,怎样做能使学生体会到“锣鼓”的作用呢?首先,我让学生感受“锣鼓”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并想象次数多与赛龙舟有何联系;接着,让学生感受“锣鼓”的节奏特点,如果演奏得快,说明划桨动作和龙舟前行的速度快,如果演奏得稳,说明划桨动作稳、频率快;然后,让学生设计表现打击乐演奏的动作,让他们体验为什么这些地方要用打击乐,就是为了突出“锣鼓”在赛龙舟中的作用,明白“锣鼓”是取胜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在音乐中体验“锣鼓”的魅力,明白作者的意图,理解作者是利用赛龙舟激励人们向前的意志。

二、歌唱中体验

唱歌教学是音乐教育的自然基础。法国诗人舒巴尔特说过:“人的喉咙是创作的第一个最纯洁、最卓越的乐器。”我认为,歌唱最易使学生直接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充分表达发自内心的情感。在歌唱中体验,不仅要用心唱,更要用情唱。

1.用心唱,让音乐“走进心灵”

音乐是触及心灵的,它是一种内心的体验。音乐教育既要求学生身体参与,也不能忽视心灵的参与。

例如:第八册《五月的夜晚》是一首匈牙利民歌。描绘了欧洲春天夜晚的景色。欧洲的春天要到五月才来临,五月的夜晚白雾缭绕,轻纱弥漫,景色十分迷人。在学唱歌曲中,为了让学生进入歌曲意境,教师可抓住“旋律线”这一音乐要素,让学生在唱谱、唱词等活动中反复体验和感受旋律线的特征及作用。唱谱时,让学生边唱谱边用手臂划出旋律线,学生通过手臂的上下摆动,体会出在重复手法的运用中旋律变化的特征,感受出五月夜晚白雾缭绕、轻纱弥漫的迷人景象。

唱词的过程也是对旋律的再体验过程。让学生结合春天的夜晚,将旋律的起伏与心情的波动联系起来,体会旋律线在帮助人们表达情感时的作用。此时,笔者还出示了一幅画面,配合着歌曲旋律,让学生边欣赏边演唱,学生的内心感受被充分调动了起来,歌声中表达出他们对五月夜晚由衷的赞美。几遍之后,大多数学生已能体会出旋律线的特征,或上下波动,或舒展流畅,优美的旋律早已进入内心,激荡心灵,学生们仿佛身临其境,歌声中表达出他们对匈牙利春天的无限憧憬。

2.用情唱,让音乐“展示个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一位学生在学会《五月的夜晚》后,有了这样精彩的发言:

“这首歌曲一共有五个乐句,第一句和第二句的旋律走向呈先上行再下行的特点,但三、四句中的每一个音符都带有保持音记号,而且歌词和旋律结合得很完美。所以力度处理可以由渐强到渐弱;第三句和第四句的旋律走向呈先下行再上行。这样的旋律和歌词让人感到心满意足、心旷神怡,所以我认为这两句的力度记号可选择‘强’。而最后的结束句比较短小,并带有跳音记号,结束音是‘3’,又给人一种未结束感,作者好似要告诉人们:五月的夜晚有着那么多美不胜收的景色,白色烟雾弥漫在果园里,苹果树上开满了晶莹的花朵,丁香花也在夜晚悄悄地绽放了,真让人回味无穷、意犹未尽啊!所以我选择了“渐弱”。他边说边情不自禁地演唱起来。他的歌声和发言一样精彩,打动了周围的每一个人。

“情”从人“心”来。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用情唱歌,将自己的全身心,投入到歌唱之中去,歌唱者的个性就一定能在歌声中得到展示。

三、在活动中体验

体验音乐就是要让学生在广泛体验的基础上主动参与表现音乐,用各种方式或唱或跳或奏来表现音乐、体验成功,体验音乐的美妙。

在欣赏教学中,若增强学生对“动”的体验,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欣赏打击乐《鸭子拌嘴》。可以让学生先玩一玩大钹、小钹、双响筒等打击乐器,发挥他们的联想,让他们尽情地敲乐器,学鸭子,然后根据音乐,让学生按自己的理解为其编一个完整的故事并上台表演,使得课堂上笑声不断、情绪高涨。由此看来,我们在音乐课中可以借助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动”的乐趣,使之身临其境,通过体验,变被动为主动。

四、联想中体验

联想中体验,就是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在想象的情景中,产生联想和体验。黑格尔曾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联想。”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适时点拨,点燃学生创造性的火花,促其展开丰富的联想,会收到令人惊喜的效果。

再如《五月的夜晚》(匈牙利民歌)。这个多民族国家的人们能歌善舞,而很多舞蹈动作具有一定的寓意,或如“流动的水”,或如“起伏的山脉”、或如“宽广的平原”,以表达人们对生活的体验、对家乡的眷念。教学中,我结合奥尔夫教学法以语言进行体态的引导,激发学生在联想中以各种动作体验不同的生活主题。借助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教师语言的引导下,学生的体验在想象与联想中随心而动,从而尽情地感受匈牙利人民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分手感言范文3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FGR;新生儿体重

[中图分类号] R71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1)33-59-02

Clinical Study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in Treatment of Fetal Growth Restriction

ZHU Qinghua WU Wenxue HAN Qingping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Pingyang County in Zhejiang Province, Pingyang 325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in treatment of fetal growth restriction. Methods All 56 pregnant women with FG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with 28 cases in each. Group A received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and group B received low molecular weight dextran Salvia miltiorrhiza treatment. The pregnant women with preeclampsia were given antispasmodic and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Results The height of the uterus, fetal biparietal diameter, femur length, head circumference, abdominal circumference, umbilical S/D values, changes in the amniotic fluid index, fetal biophysical score, birth weight, neonatal asphyxia of group A and group B were different (P<0.05). Platelet count and coagulation parameters of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t (P>0.05). Conclusion The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helps to improve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FGR. The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has good safety for the mother and fetus.

[Key words] Low molecular heparin; Low molecular dextran; Salvia miltiorrhiza; FGR; Neonatal weight

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是严重威胁胎儿发育质量及远期影响儿童和青春期的智能、体能发育的产科并发症[1],其病因复杂,与胎盘血流灌注不足、遗传、感染、内分泌等多方面因素有关[2],目前临床上常用补充氨基酸、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丹参来治疗,但疗效甚微。我院通过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改善胎盘血流灌注治疗FGR,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4月~2009年12月在我院定期产前检查并在我院分娩且确诊为FGR的孕妇56例。诊断标准依据乐杰主编的《妇产科学》(第7版)[3]中的相关标准,患者符合诊断后,根据知情同意的原则,自愿加入研究组,排除标准:①有明确的低分子肝素过敏史或过敏体质者;②患出血性疾病者;③肝功能异常者;④预期24h内手术或分娩者。根据进入研究的先后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孕妇年龄、孕周、胎次、妊娠合并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孕妇在常规侧卧位休息、加强营养、吸氧30min 2次/d的基础上,A组予低分子肝素钠(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429,规格:0.4mL/5000IU)5000IU深部皮下注射[4,5];B组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上海华源长富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787)加丹参(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3020529)[6]20mL,1次/d,各组均以7d为1个疗程,对合并有子痫前期患者同时给予解痉降压治疗[7]。每疗程结束后休息1周,再继续下一疗程。

1.3 观察指标

①测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疗程及终止妊娠前宫高、体重增加情况;②专人彩超监测治疗前后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头围和腹围及脐血流S/D值的变化;③对母亲、胎儿安全性的观察: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开始1次/3d查血小板(PLT)、凝血指标(PT、APTT和FIB)的变化,每日行胎儿电子监护(NST),然后进行胎儿生物物理评分;④记录新生儿体重、胎龄、1min Apgar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应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平均每周宫高增长及胎儿生长情况

A组平均每周宫高增长、双顶径、股骨长、头围、腹围的增长值,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后羊水指数、脐动脉血流变化及胎儿生物物理评分变化

A组与B组治疗前后羊水指数、脐动脉S/D值、胎儿生物物理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新生儿情况比较

经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后,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增加,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降低,胎龄显著延长(P<0.05),尤其是对于合并子痫前期患者,见表3。A组中有1例合并子痫前期患者,孕周30周,治疗前羊水指数55cm,用药后第3天胎心消失,2d后引产,死胎重950g;B组中4例合并子痫前期患者因血压不稳定,病情加重于孕34~35周行剖宫产终止妊娠,1例因产程异常行剖宫产,新生儿出生后2h因蛛网膜下腔出血转新生儿ICU病房。

2.4 副作用

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FGR的过程中,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3.1 FGR的治疗现状

FGR的病因复杂,主要涉及胎儿、胎盘及母体三方面,而胎盘的血流灌注不足是最常见的原因[8]。生长受限的胎儿处于一个不利的生长环境中,对缺氧的耐受力较差,常常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甚至胎死宫内。目前临床上治疗FGR的方法很多,文献报道[6]用加强营养、吸氧、活血化瘀、丹参和小剂量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改善胎盘血液循环,治疗FGR取得一些效果,但对于因病毒、遗传因素所致的内因性均称型FGR的疗效相对较差,故不能全面有效地降低围产期胎儿并发症的发生,这种情况迫切需要探索一种能够彻底改善FGR围产儿预后的治疗方法。

3.2 低分子肝素治疗FGR的机制

FGR的病理生理过程是胎盘螺旋小动脉末端在进入绒毛间隙前出现血管硬化,绒毛内血管床减少,间质纤维增加,绒毛间血栓形成和胎盘局部梗死[9],导致胎盘物质转换能力下降。另外,FGR时凝血功能亢进,全血及血浆黏度增大,细胞变形能力下降,血流阻力增加,胎盘灌注减少,营养物质运送受阻,导致胎儿生长受限。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10]凝血机制异常与FGR的发生密切相关,LMWH具有抗凝、抗血栓作用[11]:①与抗凝血酶Ⅲ结合形成复合物,阻断凝血连锁反应,抑制血小板凝聚,并促使血管内释放内源性纤溶酶原,从而改善子宫胎盘血液循环,改善胎盘功能,使胎儿血液循环量增加。②低分子肝素的抗血栓机制:低分子肝素可提高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浓度,促进血栓溶解;还可使内皮细胞释放内源性肝素物质,加强抗血栓作用,以防止胎盘血管梗死,保持循环通畅。③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生物活性转变成游离型,促进胎儿发育的作用。④降低脐带血流阻力,促进胎儿生长。

3.3 低分子肝素钠治疗FGR的疗效及安全性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应用低分子肝素组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得到显著改善,新生儿体重显著增加,其平均每周宫高、双顶径、头围、腹围增长明显,脐带血流S/D值显著下降,增加胎儿体重,减少胎儿窘迫及围生儿死亡,从现有的化验结果看,应用此剂量的低分子肝素对孕妇的凝血功能及反映胎儿宫内状况的各种指标均无明显影响,因此,临床应用本剂量的低分子肝素是安全的。

综上所述,低分子肝素钠有助于改善FGR孕妇的治疗效果,且对母亲和胎儿安全性均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叶艳贞,陈建宇,刘建玲,等. 胎儿生长受限与抗心磷脂抗体的相关性[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9):36-37.

[2] 陈素青,刘宏改. 低分子肝素治疗胎儿生长受限56例疗效观察[J].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5):556-557.

[3] 乐杰. 妇产科学[M].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30-131.

[4] 金丰梅,陈映婷. 低分子肝素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07.35(22):4985-4986.

[5] 董熙萍,徐永萍. 低分子肝素对胎儿生长受限的治疗作用[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2(9):531-532.

[6] 鄂丽,李妍. 参麦联合丹参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观察[J].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7):632-633.

[7] 刘力华,王忠,陈国斌. 在妊娠期高血压中使用低分子肝素可以提高子宫动脉阻力指数预测子痫前期和胎儿生长受限[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2):284.

[8] 黄引平. LMWH在预防和治疗胎儿生长受限中的作用[J].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7,16(6):403-405.

[9] Bar J,Mashiah R,Cohen Sacher B,et al. Effect of thrombophylaxis on uterine and fetal circulation in pregnant women with a history of pregnancy complications[J]. Thromb Res,2001,101:235-241.

[10] 张清珍,马春艺,李云娣. 胎儿生长受限的相关因素及预防[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4):1091-1092.

分手感言范文4

关键词:尿常规检验;干化学法;手工法;对比分析

随着经济及科技的发展,医疗技术也在突飞发展,临床中医疗设备及技术更新换代迅速,尿常规检查由传统的手工检测转变为干化学检测,其转变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为患者服务的速度并减轻了医疗工作者的工作量[1]。本文对比了尿常规检验干化学法和手工法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进行尿常规检验的尿液标本200份,所有样本均用一次性新塑料尿杯收集且为住院部患者的晨尿。男性110例,女性90例,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为(48.6±3.4)岁。将尿液送检后分别采用传统的手工检测和干化学检测两种方法进行检查。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手工检测。将收集的尿液样本混合均匀后取10mL,采用离心1500r/min进行分离,分离5min,将清液吸出,剩余0.2mL沉渣残余摇晃均匀,再用混合均匀的尿沉渣用吸管放入尿沉渣定量分析板中,采用高倍显微镜进行常规检测,记录所见细胞数量。观察组采用干化学检测。采用质控物质控合格后,对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测定。测定过程中先将尿液样本进行混合,待均匀后,用尿液离心管取10mL尿液样本,并将试纸上的试剂全部侵入样本中,2s后取出,同时沿着试管边缘将试纸边缘划过,为预防交叉污染,采用滤纸将多余尿液吸取。最后将试纸放入传送盘,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检测,结果仪器会自动打印。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对本次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

2结果

对照组检测出的白细胞呈阳性的概率为20%、尿蛋白呈阳性的概率为22.5%、红细胞呈阳性的概率为18%;观察组检测出的白细胞呈阳性的概率为18%、尿蛋白呈阳性的概率为15%、红细胞呈阳性的概率为24%。两组方法检测的结果无明显差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在临床中,尿常规作为医学三大常规检验之一,对患者的身体进行初步了解采用尿常规检测必不可少[2]。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尿常规检测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检测方法也有传统的手工显微镜检测转变为半自动、全自动的仪器化检测[3]。本文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尿液样本进行检测分析。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在半自动仪器尿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通过测定尿中部分化学成分,通过仪器打印出尿常规检测结果。在医学实验室尿液自动化检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采用仪器检测不仅操作简单,而且速度非常快。但若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中间环节出现失误、使用不当、其他因素影响等情况出现,直接影响分化仪器结果的准确性,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误差,从而有可能出现误诊,延误治疗,错过最佳治疗时机[4]。因而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仪器的性能、原理、影响因素、注意事项等一系列知识,从而正确操作仪器,使其得出的结果更加准确、可靠。但大量尿液干化分析仪分析数据显示,尿液干化分析仪具有一定弊端。一方面主要体现在尿液干化分析仪是根据细胞胞浆有的脂酶从而对尿中的白细胞数目进行检测,但是在粒细胞中,淋巴细胞浆中没有检测所需的特定酯酶,从而导致检测结果出现误差。另一方面患者大量采用抗生素,抑制了粒细胞胞浆中的酯酶发生反应,从而导致检测结果呈现假阴性。且有些检测中白细胞数量较少,导致分析仪试纸敏感度较差。而本文探究结果中显示尿液干化分析仪的白细胞阳性率低于手工法检测的白细胞阳性率。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尿液干化分析仪在医院中的应用不断提高,几乎代替了手工检测法[5]。本着对患者负责任的态度,医师应自觉动手检测患者的尿常规数据,从而有利于医师对肾脏疾病患者进行确诊治疗[6]。

本文探究结果:对照组检测出的白细胞呈阳性的概率为20%、尿蛋白呈阳性的概率为18%、红细胞呈阳性的概率为22.5%;观察组检测出的白细胞呈阳性的概率为18%、尿蛋白呈阳性的概率为15%、红细胞呈阳性的概率为24%。两组方法检测的结果无明显差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文献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尿常规检验采用干化学法和手工法二者检测效果均较为显著,都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将二者同时应用于尿常规检验中,有效的保证了尿常规的真实性,为临床的治疗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刁殿琰,王玉洁,盖蔚丽.尿常规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的相关性分析[J].吉林医学.2013(18):3653.

[2]王国红,张国权.尿常规干化学分析仪法与手工法结果对比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1(05):116.

[3]郭慧,王萍,李海蜀.干化学法UF-10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结果与手工法检查的一致性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11(02):168-169.

[4]龚见习,宋万英.1000份尿常规干化学法和手工法检验结果对比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3(01):105-106.

分手感言范文5

一、突出问题

1.教科研的意识淡薄。

农村乡镇学校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大,加之长期以来办学条件较差,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的学历和受教育层次相对较低,教育信息闭塞,教学任务重,压力大,工作忙,无暇顾及搞科研。所以学校管理层力不从心,教科研一直没有列入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内容之中,教科研纯粹是少数教师单打独斗。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在青浦经验等课堂教学改革的学习与推广中,许多学校从改变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下功夫,学校教科研之风悄然兴起,但偏远山区学校仍然受条件制约,教研活动很难实施,教师的教研意识难以培养。

2.教科研层次较低。

许多学校的教科研主要徘徊在校内听评课等低层次教研活动中,除了县教研室组织教师走出去听讲座、听报告、观摩优质课外,很少有学校把“走出去、请进来”列入教研计划中,教研活动处于保守状态,就连县域内教育教学的交流也很少,教研活动“近亲繁殖”的现象十分突出,许多学校的教研活动主要以督促检查教学环节为主,只有少数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缺乏指导与交流,校本教研成果少之又少,更谈不上指导教学。

3.教科研队伍素质不高。

目前,我县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上教育基础理论和科研基本知识缺乏,教科研能力不强,一些教师对从事教育科研必需的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学习掌握不够,如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学等,对教育科研的基本要求、基本程序、基本方法了解比较少。对科研问题选择论证能力,科研计划设计能力,科研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能力,科研成果的分析、总结能力,研究过程的监控和协作攻关能力等都需要进一步提高。个别教师对课题申请书的填写、研究论文报告的撰写都不够规范。课题的选择缺乏创新,甚至脱离教学实际等。

4.教科研管理缺少机制。

我县农村中小学教科研活动正处于自发、自由状态,缺少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教育科研的领导管理体系不健全。近几年在省、市教科所的领导下,县教研室做了很大努力,部分学校的教科研有了起步,但不能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乡镇教管中心、乡镇学校没有建立教科研领导管理机构,不能形成上下贯通的教科研网络。一些学校虽然有了机构,但总体规划不够,管理不力。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健全,对于课题的申请、立项、审批,课题成果的鉴定、评审,研究过程的监督、指导、检查等制度不完善,造成实验结果迟迟不能形成,一些课题出了研究成果,不能及时认定和推广。

二、措施

1.有意识培植教科研意识。

县教研室是培养教师教研意识的主要部门,教研室要规划好全县五年甚至十年教科研目标,建立教科研网络体系,建立健全教科研制度,在省、市教科研管理部门的支持下,组织教研员或必要时邀请专家进校指导,鼓励教师参与到教学研究中来,帮助乡镇学校建立健全科研机构,在全县广大教师队伍中树立教育科研的思想,真正确立科研兴教观念,强化科研意识,切实把教育科研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生产力认真抓好。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自己搞好教育科研的真正意义在于深入研究教育对象,准确把握教育规律,自觉调整教学行为,在实践中钻研、积累、升华。让教师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努力培养教师走出教书匠的狭隘意识,让农村教师感受教科研的乐趣,逐步向实现全县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推动县域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科研创新型、学者专家型教师的方向发展;指导乡镇学校通过教科研办特色学校,提高办学知名度。

2.规范制度,实施监督机制。

为规范教育科研课题的管理,县教研室要制定《会宁县教研课题管理办法》,对课题的立项原则、立项步骤、审批管理办法、过程监控、课题经费、成果的鉴定及奖励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要求所有教育科研课题必须在每年年底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和年度总结材料上报备案。教育局要把教科研课题纳入学校领导的年度考核中来,对自动撤销立项课题或中断课题研究的学校领导不能晋职晋升及凭优选先,并责令下一年度继续申报立项、结题。为促进群众性教科研活动的广泛开展,县教研室对层次不同的学校要下达相应的教科研课题指标,县直高中、初中、小学每年至少要申报、立项十项以上课题,并结题;乡镇初中、中心小学每年至少要申报、立项五项以上课题,并结题,同时要加大教科研在评估标准体系的权重。在对教师的考试评价尤其是职称评审中,将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作为重要指标,凡承担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并提供有一定份量的阶段性总结和研究报告的教师,视为教育科研成绩优良。对科研课题完成好的学校、教师视其课题的级别分别予以奖励,条件许可时予以科研经费的倾斜。发挥好教育科研在学校评估、教师评价中的杠杆作用,提高学校和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初步形成教育科研工作的良好氛围,培养和锻炼一大批教学、科研骨干。

3.典型引领,发挥教科研辐射作用。

县教研室要有意识培养一批学科配套、素质优良,教研、专兼结合的教育科研队伍,要注意发展和培养科研骨干教师,指导他们选题攻关,增长科研才干。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提高他们的科研素养。要把学校教育科研方法内容纳入教师的继续教育中,加强培训。以重点中学为龙头,充分发挥他们的科研优势,辐射带动其他农村薄弱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实施教科研校校联络机制,以强带弱,共同提高。

4.实施教科研布局结合,资源共享。

各乡镇、学校要根据研究课题的总体规划,针对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组织各方面研究力量,加强纵向和横向的协作,科学分工、密切合作,形成合力攻关的优势,重点突破一批研究课题。在教科研力量不足等情况下,要整体规划本乡镇、学校教科研资源,合理设置教科研机构,协调好本乡镇学校与学校的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协同开展教科研活动,或协调好本辅导区(我县有5个辅导区,每个辅导区由5―6个乡镇组成)教科研机构、教科研人员的关系,实行乡镇校专业联手、科研联手的教研队伍重组。县直高中与高中、初中与初中、小学与小学可以实施队伍重组,充分发挥教科研人员的理论信息优势和实践经验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提升全县教育科研的整体水平。

分手感言范文6

【关键词】: 手术患者;切口感染;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438-01

手术后切口的感染时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外科最常见的医院感染[1]。切口的感染导致切口愈合时间延长,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和经济负担,还可能引起许多其他并发症有严重者可以引起全身的感染[2]。切口感染主要坏死因为在围手术期足够量的细菌通过多种途径进入手术部位而导致的感染。因此,在围手术期进行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减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我院手术治疗的24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措施,术后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患者,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我院行手术治疗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120例患者男72例,女48例,年龄区间为19~65岁,平均年龄(36±4.25)岁,行阑尾手术患者22例,胆囊手术18例,妇科手术患者15例,骨科手术患者26例,胃肠手术患者18例,脑外科手术19例,其他手术2例;对照组120例患者男68例,女52例,年龄区间为16~64岁,平均年龄(37±5.24)岁,行阑尾手术患者24例,胆囊手术19例,妇科手术患者16例,骨科手术患者24例,胃肠手术患者17例,脑外科手术19例,其他手术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手术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对手术的讲解,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器械的规范消毒,手术切口常规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护理。对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心理以及睡眠等进行评估,并进行相关性的护理。(手术中护理。护理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手术器械消毒,仔细观察患者切口部位的无菌情况,防止切口处的感染。(手术后护理。护理工作人员按要求进行切口的护理,并指导患者进行相关性恢复训练,维持病房的清洁和通风。时刻观察切口的变化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统计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以及手术情况,并观察手术后切口感染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

2. 结果 经统计,各类手术均有切口感染,其中阑尾手术切口感染2例,妇科手术感染有2例,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4例,骨外科手术1例,脑外科手术切口感染2例,其中Ⅰ类切口感染2例,Ⅱ类和Ⅲ类切口感染分别为9例和10例。240患者共有21例患者切口感染,观察组为手术期综合护理后切口感染3例,常规护理患者切口感染18例,观察组切口感染率为2.5%,对照组切口感染率为15.0%,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手术切口感染手术室相关因素有许多方面,本文结果来看,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与患者本身的身体状况、免疫力、患者器官功能衰退已经手术时间过长、住院时间过长等相关。由于Ⅱ类和Ⅲ类切口的感染机会大于Ⅰ类切口,因此前两类切口的感染率较大。切口感染还与患者年龄的大小有关,年龄越大的患者抵抗力以及免疫力较低,还由于年龄过大器官功能衰退,因此年龄较大的患者在手术后切口感染率大与年龄较小者[3]。患者切口的感染率还和患者手术的方式以及手术时间长短有关,手术过程中由于无菌技术不规范,手术中护理工作不熟练增加手术时间同时也增加手术切口的感染机会,患者住院时间越长,切口护理工作不到位也会增加感染机会[4]。本文研究发现,围手术期进行对手术患者综合护理手术切口感染率仅为2.5%,明显低于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对患者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可以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几率。

综上所述,要对手术室相关因素导致的切口感染引起重视,对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能减少切口感染机会,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Klevens RM,Edwards JR,Richards CL JR,et al.Estimating health care-saaociated infections and deaths in U.S. Hospitals[J].Public Health Rep,2007,122(3):160-166.

[2]张红伟.手术室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控制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2): 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