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难忘的泼水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难忘的泼水节范文1
关键词:赏曲激情 朗读感悟 感受风情 拓展运用 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420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在阅读教学中主要是读的实践,因此,阅读教学要坚持以读为本,使阅读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教师要营造自主学习、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激发读书兴趣,点拨读书方法,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班学生对泼水节了解不多,的时代离现在的少年儿童有一定的时间距离,学生不容易理解和人民之间的那份感情。我揣思着:对小学生而言,"情"的感染更有效于"理"的说教。我以"情"为契机,利用情绪的感染性特征,让学生在"情感"中学习,并以此加以实践。
三、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又初步的感受。
过程与方法:养成善于观察、乐于积累、自主识字、合作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在读中感受傣族人民和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准备:
查阅有关泼水节、及少数民族节日的资料。
四、教学策略:图文结合,品词析句,自主探究识字,学生多层次、多形式地反复朗读课文,感受泼水节的热闹场面和人民的兴奋心情。
五、媒体使用一览表 :
六、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激趣引入,情境导入激感。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曲吗?让我们来欣赏一支好听的歌曲,会唱的同学可以轻轻地跟着唱。(录音机播放歌曲《金孔雀轻轻地跳》。)谁能告诉老师,这首歌中唱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事情?(湖北教育网台展示中国政区图,教师简单介绍关于傣族的知识)
2、多媒体播放傣族风情图片,师旁白:在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有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傣族。每到傣历6、7月份,火红的凤凰花盛开的时候......这一天,人们要互相泼水以表示对他人真诚美好的祝福。
3、学生畅所欲言:"欣赏完这组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4、(课件出示第7 8自然段)情境导入:"是啊,傣族人民也和你们一样有着许多的话儿要说,让我们一起回到1961年的泼水节,来听听他们的心声吧!请同学们一起读!"
5、示题质疑:"多么幸福啊!多么令人难忘啊!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如此难忘呢?(板书:在难忘下面加?)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难忘的泼水节》!"(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交流识记生字情况。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识记生字。(出示课件)
(1)认读生字词。(自己试读、指名读、齐读)
(2)开火车读生字。
(3)多种形式识记生字。
A、教师动作演示,学生猜字。B、听老师叙述猜字。C、学生自己想方法记住其他生字。
(三)、感情朗读、理解感悟
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师:为什么说这是一个难忘的泼水节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后指名说)
2、你了解吗?谈谈你查阅的的资料。(课件出示的照片)
3、(VCD播放有关的记录片):生活俭朴、品德高尚,他抽出宝贵的时间,从遥远的北京来到云南,和傣族人民一起过这个泼水节。这,怎能不让傣族人们难忘呢?
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让我们带着对的敬爱之情,去体会傣族人民当时的高兴心情。
2、让我们回到1961年,回到那激动人心的场景中,和傣族人民一起迎接的到来。(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
(2)傣族人民是怎样迎接的到来的?
(3)学生交流、体会,教师指导朗读。
(4)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傣族人民为什么要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
(6)就要来了,人们禁不住欢呼起来。
3、来了,来到欢乐的傣族人群当中。(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1)看图:你发现了什么?
(2)看图、听老师读课文,想象当时情景。
(3)学生自己读课文,思考:与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
(4)在泼水节上,是怎样做的?傣族人民是怎样做的?
(5)总结:清清的水,代表着吉祥、幸福,传递着总理与傣族人民之间深厚的感情,那就是爱。
4、课文学到这里,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
5、齐读最后三段。
(四)、总结全文释疑解难。
①解疑:"你知道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那么令人难忘吗?"
②"我们的总理关心人民,我们的人民爱戴总理。他们的心与心永远紧密相连着。"
(板书:心连心)
③"1961年的泼水节,对傣族儿女来说,确实是一个永生难忘的节日!"(板书:难忘)
(五)、课文拓展,感受少数民族的节日风情。
1、交流:哪位同学能向我们介绍一下你知道的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
2、学生介绍。
3、老师展示湖北教育网台,学生阅读并欣赏少数民族欢度节日的图片。
(六)、积累运用
出示演示文稿: 1.完成课后"我会填"的练习。
2.照课文内容写句子
一手......一手......
一边......一边......
附:板书设计:
11 难忘的泼水节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难忘的泼水节范文2
一、创设趣味问题,保持学生兴趣
兴趣的产生,源自于对事物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必须对周围事物产生疑问,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思维能力,从而取得有效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开发和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据文章内容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和质疑,引导学生围绕标题提出疑,让学生透过标题看到背后的内容,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例如,在教学《小小的船》时,教师在开讲之前,可以先提出问题:“你们有谁知道小船的模样?”然后鼓励学生质疑:为什么“月牙儿”被称作“小小的船”?为什么说“小小的船”从天上来?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疑惑,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继而形成阅读课文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可见,通过质疑教学,可以让学生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问题逐层递进,引导深入理解
小学生的思维规律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因此,在设计问题时,教师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这一认知规律,注重问题的逐层递进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清晰的层次感,从而稳步掌握知识,打好知识基础。语文教师要按照由单一到综合的设计原则提出问题,并根据不同的目的设计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层层剥茧,逐渐明白问题实质。例如,在讲解《难忘的泼水节》时,教师就可以针对文章标题设计问题:你们对泼水节有所了解吗?这是什么地方的节日?是哪一个民族的节日?文中所提到的泼水节是哪一年的泼水节?当学生初步阅读文章之后,就能找出其中的两个答案: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节日,文中的泼水节指的是1961年的泼水节。然后教师顺势引导:为什么这一年的泼水节是令人难忘的?学生通过仔细阅读文章,从中找出正确答案:因为这一年的泼水节是敬爱的与傣族人民一起度过的。接着教师继续提问:“是怎样与傣族人民过节的?”以此来引导学生再次阅读文章,并真正理解“难忘”这一词语的内涵。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设计逐层递进的问题,能够突出学生的认知规律,实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三、鼓励学生质疑,锻炼思考能力
难忘的泼水节范文3
一、让学生质疑问难,可引发深入学习的动机,发展思维,增强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发现问题提出来,即是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也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从问题开始。每发现一个小问号,这个小问号就像一个小钩儿勾住学生的好奇心,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问题愈多,好奇心愈强,兴趣愈浓,注意力就愈集中,思维就愈活跃。在老师的调控引导下,学生进入一个个“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之中,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情绪高涨,其乐无穷。
二、让学生质疑问难,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习惯是人才素质的标志。良好的习惯让人受益终身。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边读边想”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阅读的一种好方法。要求和激励学生质疑,可促使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脑子转起来,思维活起来。“学而不思则罔”,要发现问题,就必须一边读一边想,一边领会一边揣摩。否则读了之后,脑子里只有一片空白,发现不了问题。只有做到了边读边思,读后才有获。此外,让学生质疑问难,还可培养学生抠词抠句咬文嚼字,悉心揣摩比较推敲的良好读书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促使学生自觉持久地进行阅读实践,并逐步内化成阅读能力。
三、提出要求,促使学生发现问题
1. 有意识地引导激发,变无疑为有疑。
刚开始,学生常常读后无疑,教师可在指导学生读书过程中有选择地让学生的思维在某句上定格,发现问题。如读了“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一句后,问:看到这种现象有疑问吗?又如读了“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中直掉下来。”后,让学生针对这句提出问题。
2. 授课前让学生先预习,并针对预习提出要求。
要让学生:边读边想,尝试读懂课文,记下没弄懂的问题,提出有困惑、有异议的和自己感兴趣想知道的问题。明确的要求避免了自读的肤浅性,促使学生把“读”和“思”结合起来,把读引向深层。探索属于读书,使注意力更集中,思维更活跃,更易发现问题。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问爱问
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会异常活跃。教师应放下架子,以“先知先觉的朋友”或“服务生”的身体出现,创造一种推心置腹交谈交流的气氛,学生才敢无拘无束地把自己对文章的各种感觉、怀疑带到课堂上来。对于出了问题的学生,教师都有应给予表扬。不管所提的问题是有思维价值的,还是幼稚可笑的,都应肯定学生动了脑,在思考,维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平时向学生强化这样的观念:能提问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是爱动脑的孩子。对每一个有思维价值的疑问给予奖励,对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生封以美名,让学生以能问、善问为荣,从而乐之爱之。
五、教给学生质疑的途径
在培养质疑能力的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总结方法,找出途径。
(1)对题目提出疑问。如《劳动最有滋味》――为什么说劳动最有滋味?《爬山虎的脚》――爬山虎是植物,它的“脚”是指什么呢?
(2)对不懂的词句提出疑问。如“也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三味书屋》)“坚定的信念”指什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对词语的选择运用提出疑问。如上述《“绿色的办公室”》中对“隐蔽”、“化装”、“躺”几个词的运用提出疑问。
(4)对重复语句提出疑问。如“多么幸福,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泼水节!”(《难忘的泼水节》)为什么要重复说“1961年的泼水节”?
(5)对句式的选择提出疑问。如:“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不说成“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幸福哇!”(《难忘的泼水节》)
(6)对打比方提出疑问。如“字横着,很像一个还没有开放的花骨朵,又像一支小小的火把。”(《三味书屋》)“字”为什么会又像花骨朵,又像火把呢?
(7)对反义词的运用提出疑问。如《温暖》一文中,“深秋的早晨是寒泠的,却送来了春天般的温暖。”为什么是寒冷的,又是温暖的呢?
(8)对人物的行为提出疑问。如《苦柚》一文中,卖柚子的小姑娘为什么说自己的柚子确实不在好吃,苦味很浓?伯父为什么明知柚子苦,还要买下呢?
(9)对标点符号提出疑问。如《“绿色的办公室”》的课题为什么要加上引导?
(10)对时代背景提出疑问。如上述《“绿色的办公室”》一文中,列宁为什么要化装成割草工人,当时的社会情况是怎样的?
难忘的泼水节范文4
[关键字]质疑问难 发现问题 示范
让学生质疑问难,有利于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学的主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对学生的学起主导作用,教应为学服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发扬全体学生主动精神,自主意识。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读书为主”。授课前先让学生读书自学,提出疑难困惑。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来组织教学,教学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就能减少,针对性,实效性增强。这样,问题由学生提出,在老师的调控下进行的教学,就可以使教学动机和学习动机得以同意,确保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使教真正有效地为学服务。
让学生质疑问难,可引发深入学习的动机,发展思维,增强学习的兴趣。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活的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发现问题提出来,即是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也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从问题开始。每发现一个小问号,这个小问号就像一个小钩儿勾住学生的好奇心,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心里渴望,“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问题愈多,好奇心愈强,兴趣愈浓,注意力就愈集中,思维就愈活跃。在老师的调控引导下,学生进入一个个“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之中探讨自觉提出的问题,情绪高涨,其乐无穷。
让学生质疑问难,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习惯是人才素质的标志。良好的习惯让人受益终身。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边读边想”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阅读的一种好方法。要求和激励学生的质疑,可促使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脑子转起来,思维活起来。“学而不思则罔”,要发现问题,就必须一边读一边想,一边领会一边揣摩。否则读了之后,脑子里只有一片空白,发现不了问题。只有做到了边读边思,读后才有获。此外,让学生质疑问难,还可培养学生抠子抠句咬文嚼字,悉心揣摩比较推敲的良好读书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促使学生自觉持久地进行阅读实践,并逐步内化成阅读能力。“无疑者须教之有疑”。质疑问难能力需要培养和训练。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
一、提出要求,促使学生发现问题
1.有意识地引导激发,变五疑为有疑。刚开始,学生常常读后无疑,教师可在知道学生读书过程中有选择地让学生的思维在某句上定格,发现问题。如读了“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一句后,问:看到这种现象有疑问吗?又如读了“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中直掉下来。”后,让学生针对这句提出问题。
2.授课前让学生先预习,并针对预习提出要求:边读边想,尝试读懂课文,记下没弄懂的问题,提出有困惑、有异议的和自己感兴趣想知道的问题。明确的要求避免了自读的肤浅性,促使学生把“读”和“思”结合起来,把读引向深层。探索属于读书,使注意力更集中,思维更活跃,更容易发现问题。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问爱问
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的心里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会异常活跃。教师应放下架子,以“先知先觉的朋友”或“服务生”的身份出现,创造一种推心置腹交谈交流的气氛,学生才敢无拘无束地把自己对文章的各种感觉、怀疑带到课堂上来。对于出了问题的学生,教师都有应给予表扬。不管所提的问题是有思维价值的,还是幼稚可笑的,都应肯定学生动了脑,在思考,维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平时向学生强化这样的观念:能提问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是爱动脑的孩子。对每一个有思考价值的疑问给予奖励,对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生封以美名,让学生以能问、善问为荣,从而乐之爱之。
三、多示范,多比较,使学生善问
敢问不难,善问不易。一个人的手指也有长短,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水平各不相同,所提问题质量也就高低不同,如学生在自学《“绿色的办公室”》一文中,我向学生示范质疑①“列宁化装成割草工人”一句中,为什么用“化装”,而不用”化妆“?②”只容得下一个躺在里面”一句中的“躺”能否换成“睡”字?讨论之后要予以小结:可以对词语的运用和选择提出疑问。阅读时,要留意文章的字、词的运用,养成咬文嚼字,认真推敲词句的好习惯。经过老师示范和小结后,学生再读此文,发现了新问题:“隐藏在圣彼得堡西北的拉兹里湖畔”一句中的“隐藏”能不能换成“躲避”?“他埋着头”一句中,为什么不用“低”,而用“埋”字。
四、教给学生质疑的途径
在培养质疑能力的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总结方法,找出途径。
1.对题目提出疑问。如《劳动最有滋味》――为什么说劳动最有滋味?《爬山虎的脚》――爬山虎是植物,它的“脚”是指什么呢?
2.对不懂的词句提出疑问。如“也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三味书屋》)“坚定的信念”指什么?这句话什么意思?
3.对词语的选择运用提出疑问。如上述《“绿色办公室”》中对“隐蔽”、“化装”、“躺”几个词的运用提出疑问。
4.对重复语句提出疑问。如“多么幸福,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泼水节!”(《难忘的泼水节》)为什么要重复说“1961年的泼水节”?
5.对句式的选择提出疑问。如:“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不说成“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幸福哇!”
难忘的泼水节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提问;有效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6-0172-01
教学中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要求,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的重难点以及学生实际,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思考回答,是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手段。理答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生要组成部分。理答不仅是一种教学行为,更重要的,还是一种评价行为。它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即时评价,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与思考。以下将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地提问。
一、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的要点
新课程的教学活动强调师生的共同合作,使教师和学生的不同见解或主张互相碰撞,达到使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改造的教育目的。而使学生与教师互相碰撞、和谐互动的关键环节之一就是教师的提问。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设计提问的要点如下:
(1)问题应环绕教学的主要目标,能体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问题的深浅和难易要适合年级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低年级可多提一些有助于理解词语和课文内容的问题,中、高年级逐步多提些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3)提问的类型要灵活多样,可以多角度、多思路设计问题,切忌提问程式化。
(4)提问要适时。只是设计好问题,如不能在课堂上适时地进行提问,仍然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教师课前虽已精心设计问题,但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视教学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甚至改变课前所设计的问题。这也就是要讲究提问的艺术性。如发现所提的问题,学生一时难以回答时,教师可给予提示或暗示,或让学生再次深入阅读思考后回答。如因学生缺乏某一方面的知识,经启发后仍不能正确回答时,教师应直接代答。发现问题过易时,教师不必再令学生重复回答。总之,教师要针对学生对所提问题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提问的方式或内容,以增强提问的效果。
二、提问的整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
整体性就是提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其量少而精,但问域宽阔,给学生的思考空间很大,使得学生须要综合处理某些范围内的全部信息才能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尽量创设能统领整堂课的问题情境,在这个情境里,提出的几个问题,应该彼此关联,环环相扣,协调一致地为整体教学内容服务。
在注重整体性的同时还应使提问具有启发性,即:问题要提得具体实在,不要让学生觉得摸不着头脑;问题要集中在一个焦点上,不要让学生无所适从;要让学生感觉到问题与他已有的知识结构相联系,感到有信心有能力解决。如在教学《小鹰学飞》一课中,教师提问:“小鹰在三次学飞中,它的心情与想法各有什么变化?”这样一问,问题就能“关照”全篇,要求学生自由探索,整体把握,带有很强的启发性,使学生不会感到无处下手,无法解决。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1.掌握了提问的原则,可以帮助我们围绕教学目标和课文重难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提出能开发学生思维潜能,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提出令学生感兴趣的新颖巧妙的问题,提出能教会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特殊问题,同时,可以帮助我们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筛选:舍弃单调陈旧的,选取趣味浓厚的;舍弃直露性的,选取含蓄性的。
2.紧扣课题精心提问。文题大多是根据文章的写作对象、写作内容或写作主题来命名的,因此题目是文章的“窗户”,通过这个“窗户”,去吸引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从大体上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关键内容是阅读教材中能体现主题的点睛之笔,抓住“题眼”、“诗眼”、“文眼”,再分析全文,将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如人教版第四册第11课《难忘的泼水节》一文中,老师要抓住课题中的“难忘”一词去提问,为什么这个泼水节是难忘的呢?从而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寻求答案,让学生知道1961年,和傣族人民共同欢庆了富有情趣的泼水节,所以说这个泼水节是难忘的,教学目标就自然轻松达到了。
3.在内容的重复处精心提问。在一些文章中,有些词句会反复出现,以强调某种情绪或表达某种主题,但这些词句往往是散落在文章之中的,大多数学生关注不到,所以就需要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并深入思考。如人教版第九册《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在文中反复出现,多处呼应,因此可设问:“为什么文中三次出现类似的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引领下,潜心会文,就会逐渐感悟这对父子在爱的浸润下,父亲对诺言的坚持以及儿子对信念的坚守。
4.教师和蔼可亲的发问、平等的发问、向学生学习式的发问,会打破师生间的界限,使语言交际渠道畅通,造成和谐、民主的答问气氛。如进行点名读词时,老师可手握着一张张卡片,不要生硬提问:“我点到谁,谁就站起来读卡片选词。”而应热情地发问:“我送给谁一张卡片,就请你来读词,好吗?”一个“送”字,似乎像礼物一样送到学生面前,学生听了心里暖洋洋的,打消了点名的紧张感,从心底里愿意接受这份应答的礼物,苦中有乐,学中有乐。总之,由重教转为重学,教学观念转变,精心改革提问,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充分调动起来,一扫沉闷压抑的气氛,形成生机勃勃的课堂气氛。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问和答的作用就是:教师应教会学生敏锐地发现问题,大胆地提出问题,并敢于提出独特的意见和看法;教师应注重启发诱导,使“教”的过程变为“导”的过程,让小学生在求得发现的同时提出疑问,使之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问题之后愉悦身心的享受者。
参考文献
难忘的泼水节范文6
一、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想象,让他们与课文中的主人公同悲同喜,唤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也许并不难,只要教师在教学时稍加指导,多加练习即可。但要达到有感情,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因为小学生阅历浅,知识面窄,感悟能力不足,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他们很难体会到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所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最有效地方法就是教师的范读。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教学课文朗读时,先让学生听录音,把语言读准,把重音停顿读好,然后做好示范,让学生把重点句子读好。如在教《北京》一课最后一自然段的朗读时,我指导学生看完课件后,范读“北京真美啊!我爱北京,我们爱祖国的首都”读出北京的美,读出自己对祖国首都的热爱之情。学生看着课件画面,也情不自禁地朗读起来。
二、合作探究的点评朗读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朗读也是如此。要想使学生对朗读的主动性能保持下去,关键在于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朗读中去,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引导,促进学生对朗读进行主动探究。让学生在朗读中去领会,去发现,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朗读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欲望,发挥学生朗读的主动性。在教学朗读时,大多教师可能都会主观地去肯定学生读得正确读得好的地方,指出他们读得不好的地方加以纠正,其实小学生自己也能进行一些初步的评读,如教学《难忘的泼水节》一课时,当一名学生读完最后三个自然段时,我让其他学生评一评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有个学生站起来说“他读的时候很流利,但没有读出感情来。”这时我追问:“你能有感情地把这部分读给大家听吗?”这位同学很乐意地答应了,当她读完后,我再请其他的同学点评,有学生说:“她读这部分时读出了傣族人民与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感,快乐感,让我们仿佛也加入了1961年的那个泼水节!”这时我让全体同学读这几段,他们声音响亮,感情充沛,好像都沉浸在那个快乐的泼水节之中,效果非常好。
三、情感体验的角色朗读
教师教学生朗读课文时,旨在培养将无声的文字符号转化成有声语言再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分角色朗读通过让学生担当不同的角色引导他们想象,体会人物的心理,情感,也能让他们读好课文,培养朗读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去把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在活跃的气氛中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四、身临其境的配乐朗读
音乐往往能使人在一定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领悟。教师如果能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选择与朗读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在教学古诗时让学生配乐读,更能让学生体验到古诗的美学感染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如在教学《匆匆》等优美的抒情散文时,配乐朗读可以有效地增强文章的节奏感,学生能更好地领悟散文所具有的音乐美,进而加深他们对文本的理解。
五、创设意境的想象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