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需求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需求分析范文1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学习;需求分析
本文主要通过对现行教材进行分析,从不同角度探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内在需求,并指出教师如何在课堂上真正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教材是育人之本,它不仅决定着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而且直接体现出培养目标和育人模式。我们中等职业学校现行所使用的教材是否能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教材的实用性,真正满足师生的需求,促进教学的展开和师生的有效沟通,并保证实现职业教育的目的呢?
一、现行教材的情况分析
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本是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的由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编制的一套新型教材,本套教材的特点面向全体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与初中英语教学相衔接,紧扣新大纲,而且所设计的各项教学活动也层层相扣,每个活动均为主要学习文本进行铺垫,使学生的学习水到渠成;本套教材共有四册,以分层教学为统领,以主题教学为主线,以单元教学为框架。每一个单元都有三个板块(Section A、Section B和Section C),每个板块均贯穿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目标,又各自有侧重的分目标。
二、需求分析
1.学习需求分析的定义及理论概述
什么是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国外,外语教学界专家对此含义有不同的解释。Widdowson(1981)认为,需求最恰当的定义是“目标需求(objiectives)”。它指学生目前的学习需求及未来的工作需求,即他们在学完这门课程后能够用这门语言去做什么。Berwick(1989)则认为需求可以看作是外语使用者所处的整个社会环境和社会机制;所谓的在外语学习中有必要或者说最好应该掌握的内容以及外语学习者本人希望从外语课堂中获取什么,即“期望与渴求”。
2.对中职生英语学习的需求分析
(1)目标情景需求分析。在中职英语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大多数英语教师过多注重自己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他们注重语言知识本身而忽视了语言知识所传承的文化信息;课堂上只有教师的信息输入而缺乏学生的主动输出,这些都渐渐扼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以至于他们对英语学习逐渐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恶的情绪。
造成中职学生英语能力滞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呢?有学生自身的问题,有教材的问题,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教师课前没有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没有真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组织教学活动。
(2)学生需求分析。分为几方面:学生情况分析:在中职英语课堂上,老师好像是在对“牛”弹琴,学生大都是被动的听众,不敢也不会随便提问,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在听“天书”。一节课下来,老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大部分学生却不知所云,长此以往,英语课堂变成了老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场所,而学生的知识却是毫无长进。
学生的心理需求:从需求角度分析,学生注重较高层次的需要,即自我表现的需要、认知的需要、自我发展的需要对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情况分析:大部分学生认为他们学习英语的目的是满足未来工作的需要;少部分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还有部分同学认为学英语只是为了完成学业。因此,大部分学生要求的是在以后的工作中,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在实践中能用,够用,所以,我们一定要结合学生的需求,明确我们的教学目标,为实现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英语创造条件。
对课堂教学方法的需求分析:大部分同学希望老师上课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多调动同学积极性,给大多数学生参与和锻炼的机会,学生希望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他们的兴趣,教师要从不同方面满足他们的需求。
对教师的需求分析:93.6%的同学希望老师具有亲和力;77.8%的同学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 68.7%的同学希望老师在教室里营造和谐的、民主气氛;68%的学生认为对英语感不感兴趣主要是看喜不喜欢其英语老师。?作为学生,他们总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和鼓励,因此,我们老师要有一定的亲和力,了解学生,关爱学生,要多和同学们交流,让他们逐渐建立起自信。
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通过对中职生进行英语学习需求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中职学生英语基础很薄弱,学习习惯不好,自信心不足,他们英语学力基础的落差很大。如何针对这样的学生进行英语教学,如何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动机,我们可以试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处理教材,实施分层教学
面对一个班级40多个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虽然我们的现行教材内容设计生活化,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但如果我们推进同一标准的英语教学模式,必然还是会使一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因无法跟进整体教学进程而选择放弃。改变这种状况的最好选择,就是按照学生英语基础的不同层次,实施分层教学。这样确保每节课、每一天、每位学生都学有所得,真正达到教学目的,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2.改进教学模式,实现从“语言知识”到“语言技能”的转变。
根据我们对中职英语课程目标的定位,中职英语课程不仅要夯实语言基础,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言语交际的能力。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在语言教学中要重视语言的输出,即加强说、写能力的培养;真正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欲望,让学生从消极被动的语言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积极主动的语言交流者。从而实现了中职英语教学模式的三大转变,即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转变;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模式转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向注重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的转变。
3.关注学生需求,增强课堂实效
中职英语教师经常忽视自己的教学对象,缺乏对学生学习需求的关注,从而导致教与学脱节,学生的学习效率极低。《英语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交际的语言应用能力”。因此,我们的教学过程必须要首先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做到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
4.合理设置课程、重视实际运用
当前由于缺乏对行业、社会需求的调查,我国中职英语课程的设置与学生的需要和未来的实际工作要求存在差距,我国大部分英语课程仍以传授英语语言知识为主,课程设置中仍偏重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关于实用英语知识的教学内容较少,涉及英语的实践课程就更少;因此,尽管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一定的英语知识,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应变能力较低。为了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其课程设置必须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求;英语课程设置应以需求分析理论为指导,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依据社会发展趋势,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设置适合发展要求的英语课程,以最终实现综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总之,中职英语教学教师课前有必要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充分的、深入的、客观地分析,切实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活动,结合学生自身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使教学活动符合语言习得规律,努力做到通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达到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的目标,以满足现代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阮绩智,ESP需求分析理论框架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9,(3).
需求分析范文2
摘 要:培训需求分析是整个员工培训过程的起点和基础,对培训的开展和管理、保证培训效果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企业培训需求分析的概念、目的、分析工具的阐释,认为基于企业发展战略和所处的阶段不同,企业应采用不同的需求分析方法和培训方案。
关键词 :员工培训 需求分析 分析技术
员工培训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助推器,不仅能提高员工素质和能力,提高生产力,同时也有助于企业文化建设,帮助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一、员工培训与培训需求分析
经过50多年的不断完善,员工培训已经从一种独立的一次性的行为转变为企业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现代员工培训是基于员工长期发展和企业战略来展开。由OECD给出的培训定义认为,培训是“所有与员工为了职业相关的任务进行能力发展的过程”,包含了促进目前或未来能力提高相关的所有培训活动,无论正式或非正式的培训,还是一般培训或特殊培训,不论是否在工作场所实施,都被认为是培训的范畴。
现代培训管理将培训主要分为五个环节: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制订、培训课程实施、培训效果评估以及培训成果转化。培训需求分析是整个培训过程的起点和基础,对培训的开展和管理、保证培训效果发挥关键的作用。
培训需求分析是通过收集组织及成员现有绩效的有关信息,确定现有绩效水平与应有绩效水平的差距,从而进一步找出组织及成员的知识、技术和能力方面的差距,为培训活动提供依据。
二、培训需求分析的重要性
培训需求分析可以帮助解决企业在员工和组织发展过程中能力方面的瓶颈。
第一,帮助了解人员能力与企业目标之间的差距。企业通过招聘获得的人力资源与企业目标总会有所差距,同时,企业需要不断发展,研究新技术,突破新领域,都需要通过员工的创新能力实现。这就需要通过培训需求分析充分了解人员能力与企业目标之间的差距。
第二,更好地了解员工发展计划,帮助员工成长。员工为企业工作不仅是为了薪资福利,保证个人生活和家庭需要,而且需要获得个人能力的提升。在现代组织中,如果仅仅把员工看着是赚钱的工具,而不考虑个人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员工将很快寻求其他的发展环境。
第三,为组织结构实现更高的效率提供参考。培训需求分析可以通过对组织现状和目标的深入研究,分析内部存在的问题,提供帮助组织优化的参考信息,促进组织资源优化流动,实现组织的高效率管理。
第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的沟通与协作。人力资源部门不单单是独立的提供行政支持的辅角色,培训需求分析提供了一个与业务部门深入接触的极佳机会,可以充分了解业务部门,帮助业务部门解决其核心问题。
三、培训需求分析理论模型
培训需求分析的理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有了深入的发展,比较有影响的有Goldstein三层次模型和胜任特征模型。
1.Goldstein三层次模型
Goldstein三层次模型是培训需求分析的经典模型,从组织、任务、人员三个层面对培训需求进行收集和分析。组织分析的目的在于判断组织中哪里需要培训。依据组织的愿景、目标,预测本组织在技术和组织结构上可能发生的变化,确定员工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以保证培训计划和组织战略要求相符。
任务分析的目的在于确定培训的内容是什么。通过分析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确定与任务有关的各项培训内容及其优先顺序和掌握程度。
人员分析的目的在于了解谁应该接受培训以及接受什么样的培训。通过分析员工现有情况和理想要求之间的差距,形成培训目标和内容的依据。
培训需求分析的三个层次各有侧重,组织分析较适用于组织内部整体培训需求调查与确定,任务分析和人员分析适用于主管人员实施岗位培训的需求认定。Goldstein三层次模型没有具体的可量化的指标,缺少在操作层面的具体方法和工具。
2.胜任特征模型
胜任特征模型是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兰德(David C·McClelland)提出的胜任特征概念发展而来的。胜任特征是指那些与工作或工作绩效直接相关的能力、特征或动机等,组织以胜任特征作为测评标准,才能更好地预测实际工作绩效。麦克兰德强调对胜任特征的测量,提出比如获取信息的技能、分析思考的技能、概念思考的技能等20种胜任特征。
基于胜任特征的培训需求分析,主要通过组织环境的判断,识别出企业的核心胜任特征,并在这个基础上确定企业关键岗位的胜任素质模型,同时对比员工的能力水平现状,找出培训需求。
四、小结
需求分析范文3
关键词:能源需求;分析方法;评述;探讨
中图分类号:F2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8-0280-02
一、引言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都离不开能源的支持。自进入工业化时期以来,能源在任何国家的社会与经济生活中都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世界各国大量开采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但仍然供不应求,多次出现全球性或区域性的能源紧缺,甚而导致严重的能源危机,而与年俱增的能源消费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因此,清楚了解能源供需形势,做好影响能源需求因素分析、搞好能源需求预测为能源规划及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对于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能源需求分析方法的发展
20 世纪70 年代爆发的“石油危机”使得各国学者更加关注能源问题的研究,并将各种建模方法引入到能源系统的研究当中。这其中对能源需求的研究又较多,并得出了一些比较实用的建模方法。这些方法大致可以归结为九种,具体包括:
(1)部门分析法,该方法是为了直接预测在一定经济发展速度以及一定技术进步条件下的能源需求量。根据实际情况把国民经济依部门划分,利用能源消费量与经济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使用单位产值能源消费量来综合反映各部门能源消费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模型把国民经济现状作为分析和计算的出发点,直接应用基期年份的产值水平与能源消费量等参数在假定了各部门的产值增长速度与单位产值能耗变化率后,就可预测出各部门能源消费需求量、总能源需求量和增长趋势。部门划分越细,预测的准确率就越高,反之,预测的准确率就越低。
(2)传统时间序列趋势法,从能源消费量的过去和现在的统计数据中,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次序排成一个序列,找出能源消费量随时间变动的规律,以能源消费量作为时间的函数,使时间外延时,能源消费量的预测值可以从函数关系式解出。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能源消费量在将来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同过去的能源消费量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适用于国家、地区或企业从事短期或中期的能源消费预测。当遇到历史数据起伏较大,或者对未来趋势需要研究误差或探讨转折点时,就必须同其他预测方法相结合。
(3)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可以宏观地反映本国或本地区国民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的统计规律。在某一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有一个大体上比较稳定的数值范围。根据历史上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统计数据,计算出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然后利用这个值来预测今后年份的能源需求量,该预测法的基本思想是假设一国或地区在未来预测年份的经济发展趋势与过去的经济发展趋势相比无明显的改变。
(4)投入产出法,能源投入产出分析是研究能源部门与整个国民经济的联系。它从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出发,同时从能源生产消耗和分配使用两个侧面来全面反映能源产品在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运动过程。它不仅能反映能源产品的价值形成过程,也能反映能源产品的使用价值运动过程。
(5)RRS能源因素分析法,是由20世纪80年代初欧洲 Rhys 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因素分析法,接着德国学者Reitler、Rudolph 和Schaefer在其方法的基础上加以完善,把影响工业能源消费的因素分解为四个部分,即工业总产值增长因素、能源利用效率因素、以及其他因素。
(6)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法,神经网络是一种由若干互连处理单元组成的并行计算系统。而前馈神经网络则是神经网络体系结构中的一种,它是指一层中的所有权重直接指向下一个网络层的结点,权重不循环回来作为前一层的输入;前馈神经网络通常使用BP (Back Propagation)算法作为训练方法。BP算法是通过从输出层开始修改权重,然后反向移动到网络的隐层,来进行反向学习。
(7)情景分析法,是从未来社会发展的目标情景设想出发,来构想未来的能源需求,这种构想可以不局限于目前已有的条件限制,允许人们首先考虑未来希望达成的目标,然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一目标所要采取的措施和可行性。
(8)灰色模型法,在控制论中,将已知信息的系统称为白色系统,未知信息的系统称为黑色系统,而系统中既含有已知又含有未知或不完全的信息系统称为灰色系统。1982 年邓聚龙教授创立了灰色系统理论,开辟了控制论新的研究方法。概括来讲,灰色系统理论是以“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对“部分”已知信息的生成、开发,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对系统运行行为、演化规律的正确描述和有效监控。
(9)混沌时间序列法,是由Farmer D.J提出的,Takens用数学为之奠定了坚实基础的重构相空间方法。混沌理论以系统中出现的内在随机现象为研究对象,分析随机现象形成的过程和内在机制,它是关于系统从有序间或变为无序状态的一种演化理论。简单地说,混沌就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或者说是一个确定性系统中产生的近似随机性,这种随机性不是外因加于系统的,而是系统的内禀随机性。
三、能源需求分析方法评述
根据上述能源需求分析方法的研究角度不同,大致可将其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能源需求的预测分析方法,主要基于能源系统本身对能源需求进行研究,其中包括传统时间序列趋势法、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法、灰色模型法和混沌时间序列法。第二类是能源需求的因素分析方法,主要基于整个社会经济系统对能源需求进行研究,其中包括部门分析法、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法、投入产出法、RRS能源因素分析法和情景分析法。
在以往的能源需求研究中,这些方法虽然对能源需求预测和影响因素分析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在建模思想和建模方法上也存在着不足和缺点。对于能源需求的预测分析方法来说,无论较传统的时间序列趋势法,还是较新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法、灰色模型法和混沌时间序列法,虽然在建模方法本身有了新的进展,但是这些单一方法对能源需求预测精度提高的效果却都不明显。究其原因是因为传统的单一方程模型往往只能描述社会经济现象的某一方面,而经济现象本身却比较复杂,因此,这样进行描述和预测的结果往往由于缺乏对经济信息的全面充分利用而导致产生较大的误差。所以,仅对能源需求预测分析在方法上进行改进和创新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从建模思想上有所突破才行。对于能源需求的因素分析方法来说,部门分析法、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法、投入产出法和RRS能源因素分析法是根据历史数据对能源需求的经济关系进行研究来分析能源需求的影响因素及预测;而情景分析法则是从未来社会发展的目标情景设想出发,来构想未来的能源需求,这种构想可以不局限于目前已有的条件限制,允许人们首先考虑未来希望达成的目标,然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一目标所要采取的措施和可行性;其分析思路和前几种方法正好相反。但是,这些方法共同特点往往是以某种经济理论或对经济行为的认识来确立模型的理论关系形式,而依据经济理论或对经济行为的认识来确立模型,在建模本身上存在着主观性,因此,最后也就不可避免会造成由于认识上的不够全面和不够深入而导致建模的不准确进而导致分析结果上产生偏差。所以要对能源需求的因素分析在建模思想和建模方法上都应有所改进才行。
四、能源需求分析方法探讨
对于能源需求预测分析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来说,建议用组合预测模型来解决,该方法利用两个模型之间的数学逻辑关系进行推导,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客观性,在预测效果上也有较高的准确性,这改变了传统单一模型由于对信息利用不充分所产生的较大误差。对于能源需求因素分析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来说,建议采用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来解决,该方法从经济变量数据中所显示的关系出发,来确定模型中包含的变量和变量之间的理论关系,并以此来建立模型。而经济变量数据中所显示的关系是客观的,因此,所建立的能源需求模型和进行的因素分析也就具有更好的合理性和更高的科学性。另外,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还可以解决由非平稳变量引起的“伪回归”的影响,以及分辨出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短期波动以及长期均衡对短期波动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长期行为分析和短期行为分析。
参考文献:
[1]李亮.灰色GM(1,1)和神经网络组合的能源预测模型[J].研究与探讨,2005,(1).
[2]田立新.能源经济系统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李子奈,叶阿忠.高等计量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4]傅德印,刘晓梅.预测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需求分析范文4
【关键词】能力;设备;购置;可行性
一、现有生产能力
大庆油田路桥公司工程机械处现在主要设备有履带式挖掘机33台;轮式挖掘装载机5台;旋挖钻1台;平地机16台;灰土拌合机7台;推土机10台;装载机6台;振捣压路机38台;静碾压路机45台;稳定土拌和站19台;混凝土拌和站5台;灰土摊铺机2台;砼摊铺机1台以及各种型号的发电机组等。可以配合施工单位完成大型土石方路基、砼路面、桥梁等工程,为铺路建桥提供工程机械保障任务。
二、购置设备的必要性
工程处目前主要在于设备严重落后。大型施工机械208台套,资产总值1.17亿元,净资产3648万元,新度系数0.31,大部设备比较原始,现已严重老化且故障频繁。这使得我们在满足市场需要、提高生产效率上,在对质量、成本的控制等方面无法与国内同行中先进设备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竞争。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无法满足大项目的需要。目前挖掘机330及以上只有2台、500型稳定土拌和站只有2台等;二是现有装备能耗高、效率低。国内一流的新式设备能耗比为0.12,而我们的老式设备能耗比是0.23,超出近乎一倍,其能耗之高、生产效率之低可想而知。由于设备老化、故障率频繁,近几年维修材料费与产值比例为0.18;三是难以确保施工质量。国内一流的设备大部已使用微电脑控制,而我们的设备却是手工、肉眼操作,这使得我们的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三、购置新设备的可行性
1、购置设备简介
近几年的统计表明,我工程处的挖掘设备、平地机、推土机、拌和机、振动压路机,部分型号拌和站等设备始终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同时公司每年还要大量外租工程机械,2006年公司外租设备为3911万元;2007年公司外租设备为3728万元。2006、2007年设备与产值比为:0.24、0.23;外租设备与产值比为0.06、0.05。而工程处2006、2007年的产值只为2820万元与2880万元。目前公司的设备是保障产值7亿元,而到2009年,要完成15个亿的工程量,按此比例大致设备缺口为7500万元。另外每年公司外租设备的费用,可以对公司大部分机械进行更新。见附表
新进国外名牌与国内大企业的机械,虽然购置费用较高,但从设备的全寿命周期来看,维护保养、修理的费用较低,能耗较少,每年所占产值的比例为0.06,而技术落后、能耗高的设备消耗费用所占产值的比例为0.18。以卡特挖掘机为例:我单位13台挖掘机在设备购置的前八年,只付出维保费用,到设备已超出折旧年限后才开始一定量的修理工作。另外象福建南方路面机械厂的拌和站,虽比其它小厂购置费用大,但福建的拌和站在几次安拆后,机体不变形、性能不降低,不像有些小厂设备搬迁两次以后就发生大面积变形现象。
从目前道桥施工的需求来看,大吨位振动压路机、大功率挖掘机项目需求较大,高精度的平地机、摊铺机、拌和站等也是各个项目急需的设备。
需求分析范文5
关键词:电子政务 稳定性 保障能力
政府部门中的事务处理主要指日常办公事务、执行性事务,这些大多由秘书级人员或办公室一般干部完成。由于在平时政务处理时,有些重要信息只能在办公室里才能应用,那么将出现因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经常性的出差而无法方便使用信息的问题,信息技术带来的好处将无法体现,同时由于信息未能及时接受和处理,有可能耽误工作并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此外,在工作中政府部门会遇到有些工作必须领导批示,而领导恰恰出差无法处理。“移动办公”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它能提供工作人员在办公室以外的场所如何方便快速的工作。它可以远程拨号或登录到出差地的网络,使用电话线或广域网上网到办公自动化系统后进行办公,工作人员还可以用“离线”的方式处理信息。完成工作后再连接到系统上将自己的工作成果发出以及再次下载新的待办信息。
安全性控制也是所有电子政务处理系统所必须考虑的功能,因为电子政务涉及的信息多为保密信息,同时,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其工作权限也是有限的,必须避免没有授权权限的人员接触到信息。因此,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是电子政务安全的两个主要部分。在本项目中,解决电子政务安全问题要从物理安全设计、信息安全管理网络安全设计等多角度、全方位进行考虑。控制机关办公自动化的安全性要求一般包括权限控制、防止用户不法入侵、存储和传输加密。这些手段必须足够强大,方便使用者掌握和利用。实现执行严格规章制度与管理规程有赖于制定安全性的、完整性的系统。
同时,还有一些其他的功能需求,包括平台布局、开发技术要求、互动诉求规格,也是必须要考虑的。
平台布局的首页布局需要包含:频道导航、flash介绍、幻灯片、顶级频道热点新闻列表、热点专题、广告飘、热点投票等内容。频道布局为自定义布局:对于顶级频道布局方式为个性化布局(及按照首页布局方式),对于三级或者更低级频道为列表化布局,并在列表左边展现出平级频道列表。内容布局方式为自定义布局:可以通过后台即见即所得的方式来进行可视化编辑。
门户开发技术要求为:(1)主流开源技术,java,php等;(2)门户与互动为静态网页形式,不允许使用伪静态或者动态网页实现;(3)门户前后台分离,建议使用apache+tomcat模式。为了体现“一站式服务”相关要求,门户需要专门设计互动诉求(在线办事);经过沟通,互动诉求主要实现一下几个功能点:1)相关业务流程:用户通过相关频道进入对应的问答表单界面,按照表单页面提供的相关格式补足内容,将内容提交到后台,后台用户将提交内容交与专门的处理的部门,相关部门处理完毕后,后台用户会将结论到网站上面去;2)后台管理诉求必须和信息管理在一个界面,不要单独移出操作界面来进行管理;3)诉求频道可以根据用户业务需要进行添加和删除;为了保证电子政务系统的平稳性和进化性,需要在技术支持上达到一个很高的标准和平台。具体的技术指标主要有:运行时的页面响应打开时间应小于3秒,提供24小时不间断流畅的网络浏览服务,具备良好的兼容性能和扩展能力,具备强大的防病毒能力和防入侵能力,平台的构建代码具备强健的逻辑性和良好层次关系。
在平台的可操作性和易用性方面,搜索功能和引导指引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根据之前的需求了解,在门户系统上应建立完善的搜索功能模块,能为平台提供全文搜索、条件搜索功能和自定义搜索功能,本文考虑将网站指引、网站导航、网站资源等均列入到搜索信息范围内,为贵方的门户平台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整站全文搜索引擎,用户可对平台上的新闻信息、网站指南、栏目导航、联系信息、机构信息等所有的信息内容进行搜索查询,这将大大提升平台系统的操作性和易用性,并给予浏览者以更加舒适的浏览环境。
“公众互动”是在整个前台展示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板块,本文将通过在线诉求、反馈表单、视频展示、投票交流、在线调查、在线沟通、留言等多种方式,给予网站浏览者共同参与到平台中互动环节,聚集更多的网络人气,更好发挥互联网优越性,服务于更多的公众网民。
系统主要性能指标有:
(1)可用性。可用性是指系统一旦投入使用,系统正常工作时间与系统总运行时间之比。平台通过多结点冗余备份技术可以实现99.95%的高可用性。正常情况下,系统可以做到永不停机。
(2)容错性。平台在设计阶段对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异常进行了全面考虑和反复论证,在编码和测试阶段进行了大量严格、苛刻的测试。如果发生错误,提供自动处理手段,屏蔽错误,尽最大可能保证系统可以正常运行。
(3)介入能力的扩展。接入能力的扩展通过增加通信管理器的实例或新的通信管理器来实现,扩展工作通过参数配置完成,不需要额外的开发工作。
(1)可维护性。可以对平台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事后的统计分析,同时集成了全面、直观的测试功能,便于系统的维护和二次开发。
(2)易管理性。所有管理功能都可以通过菜单操作完成,管理界面简洁、友好并具有丰富的联机帮助,只需简单学习即可掌握。
(3)易修改性。模块之间采用松散耦合的方式关联,错误隔离在本模块之内,便于在查出问题的原因后实施修改、排除故障。
(4)易测试性。提供标准的测试方案,内容包括数据准备、条件分支、并发参数、结果分析等相关与测试有关的各个方面。
(5)可移植性。平台在开发过程中遵循开放式系统的相关建议,采用符合业界标准的软件技术和开发工具,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
(6)易安装性。提供简洁方便的安装手段和详细的安装说明,允许在线安装,便于使用单位操作。
综上所述,根据对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平台的需求分析,将政府客户群系统需求重点划分为四点,即有效的信息机制和洗头膏支持,稳定性和保障能力,有效的搜索功能的指引功能设置,易用完善的互动功能。
需求分析范文6
员工培训需求分析报告一般包括以下7个方面的内容:①报告提要,即对报告要点的概括;②需求分析实施的背景;③开展需求分析的目的和性质;④概述需求分析实施的方法和流程;⑤培训需求分析的结果;⑥对分析结果的简要评析提供参考意见;⑦包括收集和分析信息时用的相关图表、原始材料等。
培训需求产生的原因:有效的培训需求分析是建立在对培训需求成因有效性分析这一基础之上的,对培训需求形成的原因进行客观的分析直接关系到培训需求分析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需求产生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二类:①由于工作变化而产生的培训需求: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培训需求随之产生。②由于人员变化而产生的培训需求:无论员工原来从事何种工作,当他们进入新的或踏入新的工作领域时,为了尽快地进入工作状态,实现较好的工作效率,培训是他们的首要选择。
若想做好培训工作,培训需求表的填写至关重要。只有准确地分析了解员工的基本培训需求,才能切实有效地开展培训工作,达到有的放矢。目前,培训工作是培训员工的专业水平,但有时候参与培训的员工并不能够真正了解自己需要什么,所以往往填不出真正的培训需求。
培训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培训员工的技能、知识和态度,让员工能有效地将培训中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工作中,而不仅仅是在头脑中,使员工能够生存并在未来可持续发展。提升员工的个人技能,并通过配套的激励和约束方法使员工在日常的工作中发挥出最佳的技能水平,提高工作绩效,最终能够达成胜任本职工作,进而增强单位的竞争能力。
年初,血站各部门围绕中心工作重点以及卫生部等上级部门的要求,填报本部门年度《员工培训需求表》,上报培训管理部门审核。培训管理部门在对各部门培训需求分析结果出来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汇总整合,进行综合分析各项需求所占的比例(见表1),以培训需求为方向、考虑各部门的培训需求,结合员工的个人培训需求制定详细明确的本年度的培训计划。
依据以上数据,消防安全知识,安全与卫生,此两项内容所占比例【27%】,5S管理,提升服务水平,此两项内容所占比例也是【27%】,再其次为岗位职能和实践技能占比例【20%】,最后法律法规和最新进展占比例【13%】。依据培训需求分析数据按照依次排列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培训(见表2),完成达到质量目标规定的要求。
组织实施站级培训共计12次12个项目,共计6时。①分离机的原理和介绍;②实验室认可申请的培训;③长春市献血管理办法;④消防安全知识讲座;⑤血站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系统培训;⑥献血招募的服务与管理的新手段与方向介绍;⑦继教与健教培训,观看光碟;⑧新国标的注意事项;⑨岗位职能培训;⑩5S管理; 11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手册; 12关于举办2012年“安全、合理、科学用血”培训。
首先,为使员工培训每年度达到质量目标,年初根据各科室制定的需求制定培训计划表。但由于日常工作临时任务很多,培训计划需要让步于采供血供应工作,每一次的全员培训需要经过多次反复的协调才能真正实施,实际上年初的培训计划表往往需要不断的调整,我们还是想建议年初以培训规划的形式制定总方案,分阶段制定培训计划日程表下发,部门计划也同样操作,这样更切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