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范文1

[关键词]共同体;生成视界;实践反思;中性智慧;类生活

[中图分类号]B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11-0012-03

公共性是人不可或缺的现实存在条件,无论是置身刀耕火种的群居生活,还是处于纷繁复杂的当代生活实践中,人都不能在孤寂中呈现生活的理想色泽。人的发展就个体来说是个性的发展,就群体和社会来说则是公共性的发展。展望超越以往公共性弊端的未来社会的公共性,不仅要反思公共性的历史形态,还要考察当代公共性的社会功能。而当今社会伦理功能日常化、政治功能深层化和社会功能综合化的现实,是确认公共性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依据。为此应立足于当代现实,在回顾历史的同时展望未来,使公共性的历史与未来在思想中贯通起来。这种贯通不仅涵盖公共性的发生发展史,而且涉及对人类日常生活历程的哲学理解。这种理解或为人文社会科学提供现实社会公共性的理论分析,或为人类生活实践提供方法论与价值观的引导。在此基础上,凝聚共识性的总体思路,开发人类智力资源,树立健康、文明的时代风尚,对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人的类本性与类生活

关于人性及其公共性的规定是哲学家的持久追问。如果说“我是谁”之类问题是主体性的哲学审视,那么,“你是谁”之类问题则反映了对象性的文化规定,而“他是谁”的问题则呈现出公共性的问题域。当“我与你”的合奏演绎主体间性的“艺术整体”时,他者的规定和我、你、他/她的关系把公共性的问题突显出来。在审视他者的过程中,“我与你”应自觉地把“他/她”当作“我与你”一样的存在,以“我们”的话语保持彼此的个性规定,在发展各自自由个性的同时,相互理解对方的自由选择。可以说,无论是对个人与社会的文化审视,还是对我、你、他/她的身份确定,都反映了哲学对公共性问题的恒久探究,同时呈现出我们考察现实社会公共性问题的思想原点。

人的生活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生成的生活世界,抛开人的关系存在去探究人的本性只能使人成为物的别名。人的类本性是其区别于物的根本特征,人的类生活是实践地“改造无机界”,继而“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的过程,人们“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因此,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1]人是“类存在物”,并非基于应然生活的向往,而是一种历史的事实,只是这个事实在历史形态中还不尽完善,有待在当代生活世界实现其理想维度。

人的类生活使人与世界成为一体性存在,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乃是共时同步的,即人必须在共同体中体认其生成的现实境界。人的类本性使公共生活的完善成为人的实践自觉,人对生活世界的完善固然体现了道德良知,但这种完善实乃体现了人的类生活的当然使命。人必然要在公共活动中实现自我,在集体活动中践履公共实践,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核心即在于其公共性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公共空间是人把握其类本性的实践场所,公共生活实践不能缺失哲学视野的人文关怀,人对自我的超越正是在与他人的对话与交往中完成的,人的社会存在与公共生活的人文内涵乃是同位语。

当代生活世界当然诉求人的类本性,并在理想共同体的建构中超越以往公共生活的误区,使人的类本性的丰富与类生活的完善成为可能。当代生活世界的历史变迁使人的自由发展在多维视界展开,人们自觉地追求生活的完整与真实,将“完整的人”的生成视为超越自我的必经之路,人类相互对抗的历史悲剧证明,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看似存在于私人空间,实则发生在公共领域,因为每个人的命运都与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人的社会活动不可能离开公共视界。

人在当代共同体中自觉追求理想生活方式,为此必须建构适应时展要求的生活理念,确定社会交往与自我实现的基本模式。人对自由发展的个性诉求应与社会发展的公共性建构相一致,尽管“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直到交往的最遥远形态――所制约。”[2]人为生产力与交往的历史发展所制约,并不是构成人性生成的根本障碍,而是反映了人类发展的客观条件,人在有所制约的公共生活中才能避免其行为越过自身所能承受的限度。人的存在是有限的,人超越既往存在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无限的只是人类拓展其生活方式的理想视界。人总是以有限的能力诉求无限的理想生活的可能,继而呈现出人类发展的各种路标,公共生活正是人类超越自我的“林中路”。

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是必要的,确立“社会理想”乃是人的公共生活的思想基础,即人不能以“无意识”的姿态进入社会生活的历史时空。人的理想存在方式是提升其现实存在方式的前景,人类曾经展望多种可能的前景,在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中又不断改换生活的前景,对未来前景的展望并非旨在科学地设定将来的生活样式,而旨在阶段性地超越以往的生活样式,即对前景的每一次设定与超越正是不断体认“社会理想”的过程。人的类本性决定其类生活必然在现实生活中探寻理想维度,而将理想维度的实现完成于人类生活的实践进程。社会理想之所以不沦为空想,正是因为其在“现实的运动”而非在理念世界展开,当代社会生活的主体自觉承载着实现公共生活的理想形态的社会使命。

当代公共生活的理想维度与人的类本性的理想维度一致,人的类生活正是在现实中超越既往存在的过程,这种超越与人对哲学境界的确立紧密相关。“人之所以确立哲学境界,就在于人在活动中总是处在‘不满足’之中,与‘不满足’相对立,设立某种‘满足’的理想,使自己的现实生活具有意义。所以,‘生活就意味着超出自己本身’,而‘超出’的肯定性内容就是确立哲学境界,构建哲学的‘社会理想’。”[3]可见,当代公共生活为人的意义呈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人对“不满足”的生活样式的扬弃呈现出人类生活的理想境界。任何确定的“满足”的理想又将被新的“不满足”所超越,人对可能世界的现实把握正是在实现社会理想的公共空间展开的,人类的现实生活的意义也正是在其中得以呈现的。

二、当代共同体的中性智慧

当代公共生活的主体应自觉地消解人际交往的紧张状态,扬弃以极端的思维方式实现个性自由造成的合作困境,尝试以中性智慧处理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当代公共性视域的中性智慧具有学理与现实的双重根据,不仅体现形而上学的思维旨趣,同时彰显了生活世界的理想旨归。当代公共生活的主体应对中性智慧达成共识,即以公允的态度平等地面对自由交往的生活空间,使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同时展开,个人的发展为他人的发展提供可能,社会共同体呈现出多元合作的共赢局面。

生活在当代共同体中的“现实的个人”之间将彼此视为对等的存在,人以“凝视”的方式面对他人,并在他人的“凝视”中感知自身的存在,“人在认识对象的过程中自己也变成了对象,在凝视对象时,对象也在凝视它的凝视者。”[4]“凝视”是社会生活主体的权力表达方式,它承载着人们的思索与实践,成为“我思”与“无思”的结合体,人不仅是经验与超验的存在,还在思索与实践中呈现自身的社会角色。“人不能在‘我思’的直接而自主的透明性中确立自身;作为另一方面,也不能居住在客观呆滞的决不会产生自我意识的事物之中。”[5]人总要在“我思”与“无思”中确定自身的“权力”,福柯视“我思”为“活的声音”,隐秘是“无思”的背诵,“我思”无法容忍周围“无思”的若有若无,总要去把握“无思”,人之生成总是有他人伴随,即人与人之间的“凝视”不可避免。

福柯着意发挥的“知识―权力”的“凝视”实则是人际关系的重要隐喻,他提供了观察个人生活的思想中介。特定时代的思索与实践从不会分离,在公共生活主体的相互“凝视”中得以呈现,主体间“凝视”及其交往应秉持中性智慧,主体应在实现自我的过程中为他人的自我实现提供契机。福柯正是从人作为晚近时代的知识发明的角度审视“人”与“知识”的,人与人的关系在这里表现为“知识”之间的关系,“知识”之间的对话呈现为社会的微观权力,而这种对话与关系在主体平等的“凝视”中成为可能,“凝视”的智慧正是公共生活的中性智慧。“凝视”的“知识图式”因而呈现了人际关系的文化图谱,人与人的关系在不同时代形成不同的网状结构,不同的网状结构正是对多元的公共空间的形象描述。中性智慧是连接网状结构各焦点的文化心态,是当代生活主体应秉持的生活立场。

当代共同体的中性智慧诉求主体间的文明对话,拒斥以往共同体超越个人的存在方式,成为人们实现个性自由的公共平台。社会并非侵占个人权利的公共机构,而是实现个人权利的公共空间,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利益在共同体中是一致的。在这个意义上,个人对社会利益的维护正是维护个人利益的公共行为方式,人的活动的公共性正是人性的实践映现。由于人性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限度,人的活动的公共性也务必对限度加以规定,这也正是由于人性与人的活动的公共性存在限度,人们必须以中性智慧宽容他人因其限度而导致的失范之举。

公共生活的实践规范因而是低限度的,人们应该以中性智慧追寻公共生活的理想形态,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与层次,但在人际交往的实践过程中,应该自觉地维护对话与合作的真实。大众生活的公共空间可能以真实的方式表现为不真实,即具有某种“虚幻的特性”,[6]哈贝马斯将其称为“伪公共领域”,他认为“真正的判断应当在讨论中得出,因此,真理表现为一个过程,即表现为一个启蒙的过程。”[7]对公众社会行为的理想形式应该加以公共生活的启蒙,启蒙与实践同处于当代共同体完善的历史进程,如果不能摆脱大众生活的“虚幻”与“伪公共”状况,人际交往的“异化”仍将长时期存在,人们在“不得不为之”的窘境中成为大众(mess),看似进入公共生活空间,实则遭遇了传统共同体的历史积弊。

当代共同体的中性智慧提倡人们在彼此对话与合作的过程中智慧地存在,社会生活的主体在交往协作中发展自身,致力于抵达人们共同的生产合力构成为社会财富的社会发展之境。人与人的合作呈现出共同的发展场景,产生公众合理分配的社会财富,使公共生活成为提高个体实践能力的必然选择。当代共同体倡导人们以中性智慧审视个人与社群的内在张力,消解传统共同体的交往规则造成的个人与社群之间的紧张,使个人在社群中自觉地参与社会生产力的创造并自由地享用闲暇时间。

三、个人与社群的内在张力

当代公共生活看重人际交往呈现的社群,在社群中探求个人的价值,重新审视古希腊以来对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规定。在当代政治哲学诸流派中,对共同体问题最为重视的当属社群主义(Communitarianism)哲学家,社群(community)这一概念本身即具有共同体的意蕴,社群主义哲学家主要从社群的整体性出发,探讨个人与社群的关系问题,对个人至上主义的思维方式提出了不客气的批评。社群主义的问题在于将社群抽象为悬置在个人之上的存在,对社群中的个人的自由造成威胁,为此遭到自由主义的谴责。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争论蔚为大观,实则各执一端,在审视当代公共生活并提出诸多有益启示的同时,未能对公共生活的存在样态及其限度作出公允的判断,忽视了个人与社群的内在张力,没有从根本意义上走出传统共同体的问题视域,对当代公共生活的价值导向未尽全面。

当代政治哲学对马克思政治哲学开启的理论时空多所借鉴,社群主义哲学家对公共生活的重视可见一斑。麦金太尔看到自我认同对于社群的依赖,认为“没有在相互联结的社会关系中的某种独特的位置,他就什么也不是,或至少是一个陌生人或被放逐者”。[8]在这个意义上,“人们只有通过考察个人在某种场景或某个‘叙述’中的行为才能理解他的生活。但他的叙述与其他人的叙述是同时发生的,其他人的叙述是他的叙述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只有在社群关系中才能理解他本人,社群规定了这些叙述的形式、环境和背景。”[9]问题是社群对个人生活的规定并不是其悬置于个人之上的理由,个人在社群中表现的独立性至关重要,社群对个人的自由个性的生成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创造性劳动的依赖也是明显的。

马克思对个人与社群的内在张力有着清晰的把握,他认同亚里士多德关于人是“政治动物”的论述,同时指出合群的个人在公共生活中的独立性不可缺省:“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10]人的真正独立并非发生在私人领域,而发生其合群的公共活动中,人在公共活动中实现其价值并把握其限度,是独立于社会的基本方式,个人正是在社群中获得角色认同的。马克思以实践人学审视人的个性与公共性的共时性存在,看到“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在“一定的个人”的生活实践中展开,为此致力于使“有个性的个人”在自由交往中构建“自由人的联合体”。[11]从中可见,对个人与社群的内在张力的把握是人们进入公共生活的必要条件,缺乏对个人自由个性与社群公共性的理解,必然在公共活动中感到个人与社群的冲突,个人与社群的冲突存在且将长期存在,其存在并非个人与社群的本性使然,而主要归咎于社会生活的主体缺乏调解个人与社群之间关系的能力,继而重复传统共同体关于群体约束阻碍个性发展的难题。

现实的人当然是社会的存在,人的公共生活是在历史基础上逐渐完善的,个人的社会价值是在其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呈现的,“社会――不管其形式――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12]人不能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反映了人的活动的限度,人必然在审慎地权衡其限度的同时调和其与他人进而与社会的关系,“从人作为天生的社会动物这一人类存在的基本命题分析,人的感性与理性、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永远只能是互为条件的辩证关系,而不是理性单纯从属于感性、个人独立于社会并优先于社会的价值序列关系。”[13]个人的独立是在社会中呈现的,但这种独立绝非纯粹发生于社会之外的存在,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始终是互为条件的,以中性智慧辩证地审视个人与社群的内在张力,对于构建理想共同体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审视个人与社群的内在张力,应该清楚地看到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联,认识到主体间性已经成为当代生活实践不可忽视的交往境况。“我们生活在人的世界中,别人和我们一样也是主体。当我们只把自己当作主体而把别人当作客体时,作为客体的人和物该如何区别?”如果我们承认,作为主体的个人之间“具有平等的地位”,那么,“在人与人之间普遍交往的世界上,是否形成了某种交互主体性?人类能够形成由平等的主体组成的共同主体?这种共同主体是否也有其共同主体性?”[14]对交互主体性、共同主体以及共同主体性的认可是必然的,这种认可是主体间合作发展的前提。人与人之间作为交互主体的存在,当然不会把对方当作自己发展的手段,继而将社会发展的目的看作与个人发展的目的相一致的存在。

综上可见,正是在交互主体协作共赢的过程中,公共生活的方式逐渐丰富而日益完整,社群中的个人“不是为了分享利益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社群的参与者之间是直接的面对面的关系;他们的利益是彼此关联甚至息息相关的;社群是其参与者认同的核心,社群的关系、衣物、习俗、规范和传统对成员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他们是我之为我的根据。”[15]交互主体的存在因而成为个人独立于社会的根据,这种存在反映了人的类生活的本质规定,人正是以中性智慧开启和谐交往的公共生活空间并在其中自觉地体认和谐实践的价值意蕴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7-5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3]陆杰荣.形而上学与境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34.

[4]于奇智.凝视之爱[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90.

[5]Michel Foucault.The Order of Things[M].London?押Tavistock Publications Limited.1992:322.

[6]参见Walter Lippmann.The Phantom Public[M].New York?押Mike Milan Press,1927:86.

[7]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64.

[8]应奇.从自由主义到后自由主义[M].北京:三联书店,2003:57.

[9]刘军宁等.自由与社群[M].北京:三联书店,1988:73.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11]参见臧峰宇.马克思政治哲学引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96-99.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2.

[13]韩冬雪.政治哲学论纲[M].政治学研究,2000:(4).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范文2

又是一个新学期的开始,这个学期我担任初二两个班的生物教学任务,为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成绩,我根据初二年级生物学科的特点,特制订计划如下

一、教学目标

经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目标:

(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明白动物的行为大多是经过运动来完成的,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它们的行为有密切的联系。

(3)获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知识。

(4)经过活动体验生物的分类是根据不一样生物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进行的。

本事目标:

(1)增强动手本事和实验设计本事。

(2)培养学生的实践本事:如进行“饲养和观察蚯蚓”、“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检测不一样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制作甜酒”等实践性较强的活动。

(3)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本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更好地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2)认识科学经过技术转化为人们改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手段,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物质礼貌的提高,又具有实践价值。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提高的同时,往往带来人们预想不到的负面影响,所以,其实践价值就相当于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具有两面性。此外,尽管社会在走向科技化,科技也在社会化,可是,科学始终不是万能的,人类社会面临的所有问题,并非都能依*科学来解决。

二、学情分析

经过初一的学习,多数学生对生物这门课比较有兴趣,其中也存在着问题:班中成绩差别悬殊,存在两极分化现象,有的班级后进生比较多。针对以上问题,我要对学生加以鼓励和引导,争取再上一个新台阶,以期待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做好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提高。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中学习的第五单元,是整个初中二年级生物所要掌握的一个重要单元。其中涉及的资料广,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多。

第一章至第三章资料,主要涉及动物的分类,让学生区别那些是水中生活的动物、陆地上生活的动物、空中飞行的动物,以及这些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其中重点在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这一章节强调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重点阐述了动物与人类生活得关系。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讲解了在生物圈中扮演了分解者的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经过这两个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对我们生存的环境更加熟悉,同时也更加了解在我们生存的环境中很多渺小的东西往往在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六单元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中学生必备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其行为的基础之一,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其认识和行动的必然结果。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应当理解每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我,并且应当身体力行。所以,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在本册教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总结、回顾和发展,是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行为,同时,为学生的持续发展,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打下了必须的基础。

四、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

1、各种动物的适应性特征

2、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3、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难点:

1、运动的结构基础和构成机制

2、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

3、根据生物特征进行分类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村和新课程标准。

2、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

3、优化教学方法,运用好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4、认真组织好各次探究活动,注重学法指导。

5、认真做好培优辅差工作,面向全体学生。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范文3

1、对自然界、科学活动及现代科技等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乐于发现问题,积极地思考问题并尝试自己去解决问题。

2、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识环境污染现象,产生热爱大自然,爱护、保护动物和周围环境的积极情感和态度,并乐意为保护环境做出积极的努力。

3、学会运用多种感官综合地认识事物,能按照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等活动获得广泛的科学知识和经验。

4、能积极、主动地参加讨论、探索等活动,具备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5、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初步形成科学概念。

第六周 小豆豆发芽了 1

第七周 什么能融在水里 1

第八周 干净的水 1

第九周 火的利用与危害 1

第十周 找平衡 1

第十一周 人体的外衣皮肤 1

第十二周 各种各样的动物 1

第十三周 动物怎样睡觉 1

第十四周 “五一”节假 1

第十五周 动物怎样行走 1

第十六周 动物之最 1

第十七周 动物是我们的朋友 1

第十八周 我们向动物学本领 1

第十九周 食物链 1

第二十周 现代通讯工具 1

第二十一周 垃圾的利用与回收 1

第二十二周 总复习

二、教学进度安排周次教学内容课时

第一周 多变的世界 1

第二周 我们生活的地球 1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范文4

视觉语言是一种表达思维观念的语言。亚里士多德曾说“一切源于眼睛”,图像是人类最直接简单的认知手段,人类与生俱来就具备理解和思考图像的能力。动物摄影作为视觉语言的一种,通常能够使人立刻领会动物图像的意义,这种语言相比较文字及其他传统的媒介方式更容易传播。以动物视觉语言为主导的平面公益广告,让受众在最短时间内迅速捕捉公益信息,追求快速沟通。其次,动物摄影这种视觉语言具备符号,不同的动物代表不同的情感特征,特别是现在公益广告越来越趋向于以物拟人,动物图像具备逾越语言、文字等现实地域文化区隔的沟通功能。尽管平面公益广告中的视觉语言多种多样,动物摄影的视觉语言相对于其他艺术形式更加明确,受众也更容易在公益广告中找到认同价值与归属感。视觉语言由静止的转化为运动的,审美情感基于一种思想而表现出来的,具有浓郁感彩。“情感在观念的渗透过程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所以只有在情感上引起受众的共鸣,才能使他们自愿地、发自内心地接受公益广告所传递的观念。”[2]平面公益广告最终是唤起人的情感,动物图像之所以能再次成为情感交流的公共介质,具有抽象文字和绘画图形无法比拟的视觉张力。当我们综合了公益广告的信息后,得到的感受就不再只是停留于表面的视觉信息,而是知觉信息。

二、知觉定势加深个体受众记忆

从心理角度来看,人类从动物发展至今,知觉能力已经有了最高的水平。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知觉水平又各不相同,“所谓知觉定势就是指知觉主体对刺激对象作特殊反应和特殊组织的准备。”[3]受众在观看平面公益广告时,所呈现对画面主体内容的反映和思考,就是受众最直接的知觉感受,以动物摄影为载体的平面公益广告,受众的外部感觉首先建立在动物图像上,凭自己的感官、感觉来感受在动物身上看到的东西,从而形成内部知觉,并且能够引起受众精神上的愉悦。“知觉定势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早先的经验和象需要、情绪、态度和价值观念这样一些重要的个人因素。”[4]对动物以往的情感经验会影响受众对平面公益广告的理解,受众用经验去组织知觉对象的公益信息,设计师创作平面公益广告时,需要不断诱发受众的知觉感受,使客体对象信息与主题情感相互作用、融为一体,便于增加受众情感记忆,使知觉定势变得更加丰富,深刻起来。与此同时,动物与人的亲密关系,使受众对记忆有延续,对情感有延续,公益意义才能无限的传承下去。

三、唤起受众情感诉求

“在人类物质文明达到满足的状态下,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超过了物质文化需求。”[5]当代社会人们物质生活越来越好,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公益广告的泛滥,受众对公益广告的注意力逐渐麻木,平面公益广告假如没有创意,就不能引起受众的注意,想要唤起受众对平面公益广告的情感诉求,就需要在公益广告中注入人文关怀的理念,才能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贝里尼认为唤醒分为“渐进性”唤醒,紧张的情绪获得适度递增;“亢奋性”唤醒,指情感超过可意的程度而剧烈上升。在平面公益广告中唤醒受众的情感诉求,一如唤醒理论的两个阶段。动物摄影在视觉上首先唤起受众的部分共同情感,再将公益内容结合起来,以过去的经验(诸如饥饿、环保等),唤起或影响受众的精神层面的情感。在现实生活中,动物无处不在,部分动物与人的生活紧密相连,更容易使人产生情感,在平面公益广告中正是运用这一点的关系,让受众身临其境的感受。这一点在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平面公益广告中的运用是比较好的。

四、结语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范文5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关键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需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在当前,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把握关键环节,推进经济社会更加和谐发展。

一、坚持以人为本,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性

人是自然界长期进化与发展的产物。随着人类形成,也就形成了人和自然的分离甚至对立。“主客体关系”这一概念的出现,是人类征服与改造自然界,推进人类社会发展,促进自身进步的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人本身是他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基础,也是他进行的其他各种生产的基础。因此,所有对人这个生产主体发生影响的情况,都会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改变人的各种职能和活动,从而也会改变人作为物质财富、商品的创造者所执行的各种职能和活动。”[1]

与动物消极适应自然界而存在的方式不同,人类是通过对自然界的征服与改造而存在。从这个意义上看,人类社会的存在是创造性的存在。“动物的正常生存,是由它们当时所居住和所适应的环境造成的;人的生存条件,并不是他一从狭义的动物中分化出来就现成具有的;这些条件只是通过以后的历史的发展才能造成。人是唯一能够由于劳动而摆脱纯粹的动物状态的动物――他的正常状态是和他的意识相适应的而且是要由他自己创造出来的。”[2]创造性折射了人类的主体性,主体性也进一步彰显了人的创造性。自然作为人利用、征服、改造的对象,其自身的存在与发展是受到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影响的。就是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物质之间关系,而是建立在人类社会实践基础上的价值关系。“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理论认识本身不过表现为狡猾,其目的是使自然界(不管作为消费品,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服从于人的需要。”[3]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促进了人们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考。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理念逐步被人们所认识。从实质上看,生态文明所强调的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对于生态的促进,对于生态发展的积极意义。从根本上看,这不是对于人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中的主体性的忽视,而是坚持从人的存在与发展的实际出发,对于人与自然关系更加融洽的推进。为此,生态文明不是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忽视,而是对于人的主体性的弘扬,是实现人与自然新的关系的努力。正如同志所指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4]

二、推进社会和谐,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

人的存在与发展不是独立的,而是通过社会的中介来实现。人、社会、自然,三者相互作用,形成了相辅相成的有机系统。为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通过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促进人、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5]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历史,不仅是推进自身进步的历史,也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就是说,“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联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人类社会是人的集合体,不仅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传导者,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推动者。“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因此,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制约的。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实现“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6]社会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基本组织形式。所谓“人同自身的和解”就是通过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身和谐。“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他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7]

在阶级社会中,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决定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实现真正和谐。在推进社会制度条件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为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新型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所推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也是不断协调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层次之间关系,推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协调发展的社会,这也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三、推进生态经济,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性

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界所进行的物质、信息、能量交换基础上的。“一切的存在都首先是物质的存在,一切的发展都与物质有关,一切事物只有在与外在的环境进行物质的不断的交换中进行着发展和完善。”[8]劳动是人类社会大厦的基石。通过劳动,人与自然之间才能进行物质交换。“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9]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既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0]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为此,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只有加强经济建设,才能增强生态文明的基础,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性。

从人类社会发展与演进看,人类社会为了生存与发展所采用的“物质变换过程”是不同的。从经济社会发展角度看,人类社会生产包括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等不同形态。从根本上看,只有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起来,加强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才能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11]在建构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从改变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出发,积极利用生态环境,积极发展生态经济,是建构生态文明的根本。“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12]

四、推进文化建设,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效性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内心力量不断增强,人们对自身的认识也在不断提升。“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13]透过“人的心理学”所揭示的,是人们对自我精神的关注,是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写照,是人们本质性力量的体现。从结构看,文化包括了物质层次、行为层次、精神层次三个方面。其中,精神层次是文化的核心。著名学者格尔茨指出,文化是“从历史上留传下来的存在于符号之中的意义模式,是以符号形式表达的前后相袭的概念系统,借此,人们交流、保存和发展对生活的知识和态度。”[14]文化不仅是人类创造的产物,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力量。“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15]一旦把社会发展建立在文化发展基础上,社会发展会出现加速的趋势。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积极推进生态文化建设,能够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效性。“文化创造比我们迄今所相信的有更加广阔的和深刻的内涵。人类生活的基础不是自然的安排,而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支配动物行为的本能,是动物物种的自然特性。人的行为则是靠人自己曾获得的文化来支配。”[16]

“不仅应当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加以考察。它在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表现他们生活的一定形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17]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观背景下,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推进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五、坚持科学发展,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性

“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8]人是社会的主体,能够通过自身活动推进自然界变化。但是,人也是自然界的成员,受到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制约。在人与自然关系中,要考虑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性。从根本上看,为了保证人类社会发展,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不能以损害甚至是破坏自然为代价。事实证明,这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是不科学的发展。

在100多年前,恩格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对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警告:“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在第一线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线和第三线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它常常把第一个结果重新消除。”通过工业文明所带给人类的教训,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博弈”。但是,这种“博弈”不是一次性的简单的“零和游戏”,而是一种长期的“双向互动”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在每一步都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决不同于站在自然界以外的某一个人,――相反,我们连同肉、血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其中的。”[19]

1987年,联合国环发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就是说,发展不仅是量的增长,而且包括了质的提高。在借鉴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教训,尤其是总结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教训基础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同志进一步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总体来看,“我们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0]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1]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不仅是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历史,也是不断提高人自身,推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发展的历史。在新的形势下,努力探索自然界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人本身的发展规律,才能不断推进人、自然、社会之间和谐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30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35-53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93.

[4].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4-0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1-122.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20,35,603.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86.

[8]李钢.论发展的内在本质[J].学习与探索,1999,(6).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01-202.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8.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26-927.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7.

[14][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109.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4.

[16]米希尔•兰德曼著.彭富春译.哲学人类学[M].工人出版社,1988,277.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8-39.

[19]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04-305.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范文6

关键词:美学;人学;美的规律;人生事实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7-0021-02

多年前,人们曾提出文学是人学,这一命题曾作为常识被人们普遍接受。可探本溯源,却发现这一说法似乎有些问题,“文学是人学”初看起来,确实道出了文学反映以人为主体的人的生活这一事实,但文学还不能作为“学”。文学从本质意义上说,是语言艺术,它以语言文字去塑造文学的形象,把人内在的审美意识通过具体鲜明的形象表现出来。它给人呈现的是直接的艺术世界,而不是所谓的“学”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法。因此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的文学,不能直接就说它是人学,而可以说文学是以艺术的方式反映了以人为主体的人学思想。今天,我们又重提美学是人学,却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内涵。

事实上,从广义上说,人学包括一切以人为研究对象的人文学科,比如哲学、历史学、伦理学等等,但在这些学科中,只有美学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的人学。因为只有美学才对人作全方位、整体化、活性的研究和把握。过去人们经常提“文学是人学”,而很少有人提“美学是人学”,并且美学的研究越来越脱离人的实际生活和人生真实,走向玄学化、思辨化。大多数美学学习者通过学习,并没有带来真正的对人生的整体把握,只在一些肤浅、虚假的概念上玩游戏,谈不上美学指标上的人生设计和人生追求。为了美学的建设,为了人类自身的发展,应当用“美学是人学”来统一我们的认识。一方面,美学只有在同人及其生活的密切联系中才能走出玄学的误区,建构起自己科学的学科体系,真正揭示美学理论的千古之谜;另一方面,人类也只有树立起科学的美学观,健康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才能保证自己前进的步伐更为坚实、更为矫健。

在我国,人们对于“美”的字源考证,提出了“羊大为美”、“羊人为美”(意思是“舞人为美”)等不同见解。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从美同人类生活的联系来揭示美的意义的。

“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说文解字》中的这一解释,把美同人们喜爱的食物联系在一起,今天看来当然不能说是对美的特质的正确揭示;但它说明了在古人的眼光里,美有明确的功利价值,不能脱离人生而言美。至于近人依据甲骨文推断出的“羊人为美”,把“羊”(羊角、羊皮、羊头以至整只羊)视为进行巫术图腾活动时先民头上的饰物,所以说“牧羊民族、牧羊人所扮演的图腾羊,跳的图腾舞,就是最美的事物了。可见美最初的含义是‘羊人为美’,它不但是个会意字,而且还是个象形字”①。这种解释强调了巫术礼仪、图腾崇拜在人类文化和审美发展史上的意义,值得我们重视。然而,先民们在巫术、图腾活动中,所以选择了羊而不是其他来作为美的标志,其根据仍在于这是一个“牧羊民族”,羊在当时人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因而,撇开“羊大为美”、“羊人为美”的具体分歧不谈,两种见解其实都肯定了美同社会人生的联系,标示了“美”这个概念的运用,意味着人对自身地位和价值的一种意识与追求。

同样,尽管康德以降的西方美学,把美的超功利性视为一条永恒不变的真理,然而如果回溯到古希腊,那么先哲们依然是从人及其生活来阐释各种美学问题的。从赫拉克利特所说的“最美丽的猴子与人类比起来也是丑陋的”②,到苏格拉底所主张的“凡人所用的东西,对它们所适用的事物来说,都是既美又好的”③,从德谟克利特关于“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④的论述,到柏拉图指出的最美的境界是“心灵的优美与身体的优美谐和一致,融成一个整体”⑤……所有这些论述,都是从人及其生活出发来对美进行阐释的。古希腊的这些先哲们所探讨的美学问题,都是极其通俗的,不像后世美学那样缥缈,不食人间烟火。

当然,我们这样说并不是要否定康德在美学研究上的巨大贡献。康德美学的庞大体系,不仅蕴涵了丰富的内容,而且在论述与肯定人的主观因素、精神因素在审美活动中的意义和价值方面,提出了许多极为深刻的见解,就是经过200多年时间的流逝,现在看来也没有完全过时。然而,康德以及黑格尔的美学,严格说来是属于18世纪的。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发表于1790年;黑格尔的《美学演讲录》(即中译本《美学》)虽出版于1835―1838年间,但它是在黑格尔去世后由黑格尔的学生整理而成的,其美学见解同康德基本属于同一时代、同一水平。康德、黑格尔的美学,代表了古典美学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而其致命伤,则同他们的哲学体系一样,在于同人们社会实践的游离、脱节,以至头足倒置。

在19世纪,对美学发展作出划时代杰出贡献的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和马克思。车尔尼雪夫斯基在批评黑格尔美学思想的过程中,于1855年发表了他的学位论文《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提出了他的“美是生活”的著名论断。尽管这个论断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其自己的阐述也有许多值得商讨的地方,但在美学发展史上,“美是生活”这一论断的意义,绝不能低估。事实上,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这篇论著中对于美学的贡献,不在于像黑格尔那样建构体系,也不在于他的理论逻辑或个别结论是否科学,而在于他鲜明地提出的“美是生活”这个命题本身,它意味着美学问题的真正解决,必须同人们的社会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撰写这篇论文时,车尔尼雪夫斯基毫不含糊地声明,他批评的靶子就是黑格尔的美学,是黑格尔学派主张的“美就是绝对理念在个别事物上的感性显现”;就此而言,车尔尼雪夫斯基确实相当出色地实现了自己的目的,他的“美是生活”的主张,在总的精神上超越了康德、黑格尔,使美学在他生活的那个世纪,登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对于19世纪美学的贡献,马克思自然更为突出。青年马克思先后受到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影响,但是他在同工人大众的斗争实践的结合中,超越了这两位古典哲学大师。尽管他的思想理论建树集中在经济学、政治学、哲学诸领域,而没有专门的美学著作,但他的美学思想的巨大成就,即使20世纪的西方学者,也难以否定。他同车尔尼雪夫斯基一样,把美学从抽象的哲学思辨的高空,拉回到现实的人类社会生活中来;他比车尔尼雪夫斯基高明之处,在于他凭借的是崭新的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正是由于占据了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这个新的世界观的制高点,所以马克思对美及其规律的界定,虽然文字不多,但却切中肯綮,异常深刻。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马克思为了论证动物的生产同人的生产的区别,进而揭示人的本质,他写道: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⑥在美学界大家都熟悉的这一论述中,马克思绝不是随意写下“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些词语的。他把人的生产与动物的生产的最终区别,归结为是不是遵循“美的规律”,其含义的深邃,值得我们深入领悟。

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但人又根本区别于其他动物。人同动物的共同之处,在于人具有与动物类似的自然属性,不论人类进化到何等高的程度,这种自然属性(可以说就是动物性、兽性),也不会完全消失。然而,要是人只有这种自然属性,那么他就还停留在动物的水平上,说不上是一个真正的人。真正意义上的人,必须实现对动物的超越;而这种超越是人类的生产实践作用于人自身的结果。在生产实践中,一方面经验的积累使人们不断地发现、掌握各种客观事物的特性和规律――即马克思所说的“种的尺度”,因而使自身的行动,获得越来越多的自由(即能够“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另一方面,又对人类发展的前景与需要,即马克思所说的“内在的尺度”,有更为具体、更为科学的认识,使自己的行为更富自觉性(即“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就物种关系而言,马克思说“人的类特点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⑦

当然,单单就物种关系来理解人同动物之间的区别还是很不够的,人要超越动物,还必须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一种能够有计划地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实现社会关系方面的“提升”。所以,马克思进一步强调:“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关于人的本质、人性的论述,说明了人的自然属性不过是形成人的本质、人性的基础,而并不能成为人之所以为人的依据;人所以区别于动物,根本原因在于人的社会生产实践能力,即人类自由自觉的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属人的社会关系。所以,真正的人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是自然人“人化”的结果,正如马克思说的:“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因而,人的本质、人性,只能是在自然属性的基础上,由人的社会实践所制约、所规定的人的社会属性。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人类的历史就是自然人不断向社会人、向真正意义上的人进化的历史,是人的生理感官不断获得属人的变化、从而使人得以获得包括美感在内的真正的“人的享受的感觉”⑧的历史;同时也就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历史,是人生得以美化的历史。所以,马克思的这些论述,清楚地说明了人性、人的本质和美、美的规律之间的内在必然的关系;说明了在人文学科中,恰恰是美学,才把人作为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的主体来加以全面的考察和研究。

“美学是人学”,因而人生需要美学,美学也需要人生。

人类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地向自由王国迈进的历史,也是审美意识日益觉醒、审美追求日益自觉的历史。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人类必须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自己,高扬主体意识、自我意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自身的创造才能得到全面的实现。这就要求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把美学放在更为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并努力使美学走出思辨哲学的迷宫,回到现实人生中来,密切关注社会生活发展和文学艺术发展提出的种种实际问题,帮助人们更加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美学作为人学,应在社会人生中确立自己的地位与价值,实现自身的建设与发展。

注释:

①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34.

②④北大哲学系外国哲学室.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5.

③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