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词格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导游词格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导游词格式

导游词格式范文1

爱一个人有多么的重要

也许这个时候你会

流着眼泪对自己说

在我的心中曾经有那么

一个人深深的爱着自己

想当初在一起的日子是多么

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快乐啊

可心现在已经一切都晚了

再也没有余地可挽回了

导游词格式范文2

1 注重钻研所教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设置

《孙子?谋攻篇》曾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育教学也是如此,想要收获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做足本职工作,努力钻研教材,尽力熟悉学生。中职院校的学生和普通高中不同,他们直接面临的是生存与工作的考验。因此,中职语文不能是中规中矩地纯理论知识讲授,而是要突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教学,要与专业知识相融合,甚至服务于专业课堂的讲授。这就要求教师除了掌握语文学科本身的知识外还要掌握所教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设置,寻找其中可以利用的融合契机。

例如,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通常分为酒店管理和旅行社导游两个方向。其中,酒店管理方向相较于导游方向,更侧重于专业化和技能化的教学,与语文教学的契合点较为薄弱。而导游专业课程除了专业技能设置外,还需要大量的语文教学作为铺垫。因此,我们就可以选择导游专业方向的课程作为语文教学与旅游专业课堂融合的一个契合点。

2 扩大契合点与语文教学的融合程度

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举起地球。”既然两门学科中的契合点已经确定了,那下一步就是如何将契合点与语文教学进行融合了。这就需要找到两门学科之间的共通点,从共通点入手,将两者有效地联合起来。

例如,导游专业的课程设置可以分为导游服务过程、景区景点知识讲解、旅游行程殊情况处理三个方面。经过分析研究,我们可以明确,除了导游服务流程中的专业服务以及特殊情况处理的原则外,其他方面都与语文教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比如,人际交往的技巧、景区景点历史文化的介绍,甚至于旅途服务过程中气氛的调控,都是建立在语文教学的基础之上。因此,作为中职院校普遍使用的《口语交际》的语文教学课程,就可以针对这些学科关联加以专业化的设置。

比如,在长时间的旅游行程中,游客和导游往往会陷入无聊和疲劳的状态,不利于旅游行程地进一步开展。这就要求导游需要一定的技巧来调动旅游行程的气氛。而常用的活跃气氛的手法即进行文字接龙或者接唐诗的游戏。针对这一活动需求,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加重词语接龙或者诗歌鉴赏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完成文化知识的储备工作,以达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3 以学生的兴趣为参考设置课堂教学模式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自己有兴趣的事情,学生往往会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确定了教学方向,接下来就是选择教学模式的问题。只有采取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才能让课堂教学气氛更为融洽,才能让教学内容焕发出应有的光彩。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老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往往形成老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这样的教学局面容易压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抑制教学效果。

高中的学生,独立意识更为明显,思想的活跃程度更强,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更迅速。除此之外,相较于普通高中的学生,中职院校的学生更为活跃和独立,并且,能够选择中职院校进行就读的学生,可以说是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残次品”,更不适应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摒弃对学生而言极为痛苦和不适应的传统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坚持做到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可以采取创设情景、分组合作、模拟实训等形式,以多种教学模式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导游服务过程中,导游讲解的能力是一项重要的专业技能。在这项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各种不同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介绍。这种书面的导游讲解稿件,我们称之为导游词。从刚刚对导游词内容的概述中,我们可以明确,导游词的格式从根源上划属于语文写作中的说明文和记叙文的综合。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补充相关说明文和记叙文知识,增加说明文和记叙文的课堂训练,使旅游专业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体会到语言的魅力,学会用文字来准确表达自己。

同时,为了加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语文学科的融合程度,我们可以采用情景模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个固定的人文旅游景点,让学生们利用所学的说明文知识进行分析,分组演练,以自身体会加深对于说明文和导游词的理解。

4 以学生的基础知识为基点确定教学内容

教学方向和教学模式确定之后,就可以填充丰富的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还要联系学生自身已掌握的学习内容。学习内容太难或者太容易,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能达到理想的境地。

中职院校的学生,很多并没有形成讲好的学习习惯,并且文化基?A知识薄弱,很多初中时应该掌握的知识都没有很好地掌握。因此,在对他们进行语文课程的教学时,要注意减少理论知识方面地讲解,增加一些实用技巧或者文化素养知识方面的讲解。减少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注重对某一方面进行精细讲解。

导游词格式范文3

在参观高昌故城后,我们再去交河故城。与高昌故城一样,交河故城历史上也是丝绸之路上的交通重镇,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车师前国的都城,唐朝安西都护府最早的政府所在地。汉代班超父子、唐代玄类法师及边塞诗人岑参等都曾到过这里,留下千古佳话和不朽诗章。“交河城边飞鸟绝,轮台路上马蹄滑”,昔日繁华的交河城,如今仅存城基及断壁残垣,但当年的市井格局及官署、寺院、佛塔、坊曲街巷等仍历历可辨,下面就让我们前去考察吧!

交河故城的得名交河城的历史

游客们,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市西10公里的雅尔湖乡,处于雅尔乃孜沟中30米高的巨大黄土高台上,东西环水,状如柳叶,为一河心小洲。故城南北长约1650米,东西最宽处约300米,四周为高达30余米的壁立如削的崖岸,崖下是已近干涸的河床。故城建筑主要在崖的南端,因此当地人也称其为“崖儿城”,城的建筑以崖为屏障,不筑城墙,又因河水在台地首相交,故有交河的城名。另据《汉书•西域传》记载:“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

接着我来介绍一下交河的历史。交河系车师人所建,建筑年代早于秦汉,距今已有两三千年。车师又称为姑师,是最早生活在这里的原始居民。公元前108年(汉元帝元封三年),汉将赵破奴攻破姑师,分立车师前、后国,交河就是车师前国的国都。公元450年,车师前国被北凉所灭。车师前国灭亡后直至唐初,交河一直是历代高昌王国辖下的交河郡治。唐太宗派兵灭高昌王国后,在此设交河县,并于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在交河故城设置了安西都护府,交河城成了西域军事要塞。公元8世纪中叶至9世纪中叶,交河城曾一度为吐蕃人所据。后又成为回鹘高昌王国属地,设交河州。公元13世纪下半叶,西北蒙古贵族发动战争,率领铁骑12万进攻交河,交河 城损失惨重。1383年,交河城在战火中消亡。

从时间上来看,交河故城比高昌故城的历史要悠久得多,高昌故城是公元前1世纪建立的,而交河故城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先民在此生活,从故城中发掘出的残存陶片,即可证明车师人已从原始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逐步过渡到定居和农业生产的基本格局。

交河故城遗址

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了交河故城遗址。故城的建筑布局别开生面,独具一格。这不禁令人想起了明代吏部员外郎陈诚出使西域来到交河,登临古城写下的那首诗:“沙河三水自交流,天设危城水上头,断壁悬崖多险要,荒台废址几春秋。”这首《崖儿城》诗,精练而生动地道出了交河故城的特点。 新疆概况导游词 ·吐鲁番葡萄沟导游词·尼雅遗址导游词

纵览交河故城,全城只有南门、东门两座城门。古城中央有一条连接南门和佛教大寺院的南北向子午大道,长350米,宽3米,城内建筑以大街为中轴线可分为三个区,东区为官署区,西区为手工作坊和居民住宅区,北部为佛教寺院区,下面我们沿着中心大道进入故城进行参观。

中心大道两侧被纵横交错的短巷分割成一个个高原土垣的坊市,向我们展示了千百年前这里作为车师前王国的国都曾经有过作坊众多、商市繁华的盛景。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城内全部的房屋院宇一半在地下挖掘,一半在地面构筑而成,这种别出心裁的建筑格式,是为了防御外来侵略?还是为了抵挡炎夏的酷热高温?这给我们留下了千古之谜。

我们先来参观一下东区,只见东门高高矗立在高达十几米的黄土崖岸上,城门遗址保存完好,两侧岩壁上设置的门额方孔、放哨了望的角楼哨所遗址清晰可辨,几口大型深井,星罗棋布。东门南方,有一座地下庭院,气字不凡,占地约3000平方米,顶上有11米见方的天井,天井东门通道设有四重门栅。天井北面,有一条宽3米、高2米的地道,长达60米,与南北交通干道相连通。从这里出土的文物中分析,此处很可能就是车师前国王宫和唐代安西都护府的衙署所在地。

再看西区,建筑比较密集,从发现的陶窑遗存来看,可能曾是车师国的手工作坊区和居民住宅区。 游客们,在刚才的参观中,您是否觉得城中纵横连接的街巷把建筑群分割为若干小区,颇似内地宋代以前城市的作坊和街巷?这种建筑布局足以说明,交河在唐代曾进行过一次有规划的重修改建。如今游客到此,仍可以走街串巷,穿堂入室。像这样历史悠久、保存完整的古城遗址,在国内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

佛教寺院增林遗址

位于交河子午大道北端的那幢佛教寺院,是全城规模最大的建筑物,它与东面的官署区,西面的手工作坊区、居民住宅区呈“品”字结构,鼎足而立。现在我们已来到寺院遗址前,它南北长88米,东西宽59米,主体建筑面积达5200平方米,由山门、大殿、僧房、庭院、钟鼓楼、水井等组成。寺院佛殿中央是一方形柱塔,大殿东、西两厢是僧房,寺院左前方,有一座10米土质高台,站在台上,整个城市景致一览无余。各位猜一 下,这个土台以前是做什么用的呢?有人说是佛塔,有人说是鼓楼,也有人说是烽火台,究竟哪种说法对,还有待考证。传说,汉代名将班超和他的儿子班勇曾在这里交河之水饱蘸浓墨写下了他们戎马生涯中的重要诗篇呢!

导游词格式范文4

关键词:应用文;教学;实用性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计划中均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课程。应用文写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真实性、时效性、规范性,是现代书面沟通交流、传递信息、行政管理的重要工具。在教学实际中,应用文又受到格式固定、意图明确、语言平实、语体复杂等特点的影响,经常出现教师教之无味、学生学之无味的现象。另外,诸多现有教材为保证编写的完整性和普用性,教材文体多、内容杂,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抓住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实用性对切实提高学生技能、适应职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一、分专业大类定教学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学生在中学阶段已初步认知和接触过应用文知识,但中学应用文写作主要是基础训练,和职场需求还有很大差距。高职院校均按照专业进行教学,这与中学阶段教育有着很大差别。安排教学内容时,既要遵循课程设置的要求,也要兼顾学生的专业和个体差异,不搞“一刀切”,充分了解高职学生情况和职场需求,因人制宜地安排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选择教学方法,制定授课计划,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能使学生潜在的写作技能得到充分发挥,满足未来职场的需要。所以,高职院校在应用文写作教学总体布局上就应分专业大类确定教学内容,提前归类、及时调整,把计划、总结、求职信、函、通知、请示、报告等属于公共应用文写作能力范畴的进行普遍学习;类似导游词、策划书、广告、商品说明、招标书、投标书、紧急合同等诸多文体均具有明显的专业属性的进行分类学习。例如,对旅游类专业的学生,除学习公共应用文写作外,还应学习导游词、广告等文体;工程类专业的学生,除学习公共应用文写作外,还应学习招标书、投标书、经济合同、状等文体;公共事业管理类专业的学生,除学习公共应用文写作外,还应学习规章制度、演讲稿、启事、悼词等文体。

二、注重写作实践环节设计,做到“边学边练”

应用文写作课程是一门以“应用”为主的实用性课程,必须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课堂设计和教学实践设计上,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开设“模拟课堂”,建立“模拟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各类文体中找到“相通性”和“差异性”,带着相关问题,切实走进社会,做到“边学边练”。结合高职学生实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实现模拟向实际转变。

1.分“模块式”教学。学生能否熟练掌握应用文各种文种,首先是要弄清文种间的“对应”、“连贯”关系,例如计划和总结的对应、请示和批复的对应、状和答辩状的对应等。对这类具有较强对应性的文种,应采取模块化学习和理解,即“计划—总结”模块、“请示—批复”模块等,针对实用性较强、使用频率高的重点模块更要加强练习,熟练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取角色定位、角色互换的方式,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增强趣味性。例如,在讲解“请示—批复”模块时,学生可分角色分别体会“请示”、“批复”的写作特点,一部分学生撰写“请示”后传递给另一部分学生进行“批复”,然后互换角色。教师对这个过程中的典型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和个别重点讲解,让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亲身感受到写作所带给的乐趣,能够乐在其中,并能够学得积极主动。

2.开设模拟课堂。根据应用文流转的程序,开设模拟课堂,创设模拟情景,让学生体会应用文写作的实际过程。例如,在进行“请示—批复”模块写作教学时,教师在课堂上抛出写作材料,并将学生分为两组,分别扮演下级单位、上级单位的角色,进行请示和批复的实作。在模拟课堂上,“下级单位”小组集体商讨请示写作的各个环节和内容,最后形成定稿;“上级单位”小组接到请示后,根据写作材料,撰写批复。完成这一过程后,两个小组再进行角色互换。在这个过程中,两个小组均要抽取部分学生体验应用文流转的过程,即“收发文处理程序”,如撰写、改稿、会稿、核稿、签批、制文、校对、盖印、传递等,把应用文流转的全过程贯穿于教学活动中,变抽象为实在,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3.重视理论联系实践。学生理解和学习了应用文写作的基础知识后,高职学校和教师应鼓励和引导学生到企业、机关事业团体等校外单位实践锻炼,把理论转化成实践。应用文写作能力的高低与学生的写作量和对写作内容的熟悉程度有较大关系。所以,要让学生多写、多练,才能加强对应用文文种的熟悉程度。更重要的是,学生对工作属性、业务内容和社会现象的认知有限甚至缺乏,在进行应用写作时,往往浮在表面,缺少对事物本质的深层次分析,也就不能概括、提炼阐述问题的具体操作办法、措施等。所以,要精心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和基层,了解和熟悉工作内容,才能让应用文体现的内容“有血有肉”。例如,在“调查报告”的写作教学中,应组织学生分组深入到社会,通过对话、问卷等多种形式,广泛收集材料,在此基础上调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从课堂学习走入到实践锻炼,既能激发兴趣,又能了解社会,进而提高写作技巧。

总之,应用文写作教学既要重视理论教学,更要重视实践教学,突出应用文写作的实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深入社会,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①(作者单位: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是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教改课题2012jgkt006《职业核心能力在高职文化素质课程教学中嵌入模式探索与实践——以高职语文课程教学为例》的支撑材料。

参考文献:

[1]许瑞蓉.职场应用文写作训练教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导游词格式范文5

关键词:旅游翻译;研究范畴;旅游发展

一、引言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翻译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旅游与旅游业的正确理解和旅游发展趋势的清楚认识,是旅游翻译得以明确研究范畴,确立学科地位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其他研究领域一样,“任何学科要取得独立的地位,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要有一个定义清晰的、结构严谨的术语的体系和一个稳定的知识系统” (方梦之,2008:8)。旅游翻译经过20多年的发展,需要有一个与旅游发展相一致的研究范畴与知识系统。

二、中国旅游发展与旅游翻译关系回顾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正式将旅游业纳入我国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到如今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文化交流中开始扮演支柱与示范作用,中国旅游业经历了从单纯的接待入境旅游发展到了接待入境旅游、组织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的三大市场相互融合的全方位发展格局的阶段,产生了质的变化并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旅游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翻译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一)入境旅游与旅游翻译

1978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旅游业还未被确定为经济性产业,入境旅游接待工作的开展带有较强的政治色彩(李天元,2004)。然而正是由于这种特点,使得最早的以服务于这一类游客的旅游翻译具有了强烈的对外宣传特点。翻译内容也主要集中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宣讲改革开放的成果上。这一时期的旅游翻译主要是以汉译外为主的翻译。有关中国情况的外语书面材料大多是以中文材料为基础直接用外语写成的。这些英文书籍知识新颖而且语言标准,成为了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一个主要窗口,同时又为广大的导游翻译人员提供了为外国游客进行导游讲解的书面材料。

入境旅游虽然由最早的一统中国旅游市场天下的位置逐渐演变到了与出境旅游和国内旅游齐头并进的阶段,但由于不可估量的国际影响使其依然保持旅游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服务外国入境游客为对象的汉译外旅游翻译将会在较长的时间里保持在旅游翻译中的主导地位。

(二)出境旅游与旅游翻译

随着中国公民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提高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中国人开始了走出国门的旅游。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国旅游市场经历了从探亲游到自费出国旅游和出国旅游的发展阶段,时间虽短,但发展迅速。1997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旅游局和公安部联合了《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国家正式允许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的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2006)。

出境旅游的发展给旅游翻译提供了新的挑战:中国旅游机构和中国的潜在游客迫切需要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国情与文化。在这一点上,我国的旅游翻译似乎在时间和翻译水平上都没有跟上旅游业的发展。由于对国外文化和旅游资源了解的局限,这一方面有限的一些外译中的翻译材料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但值得关注的是,国外旅游部门为了迎接中国游客做出了迅速的反应,纷纷开通了中文网站。有较大影响的包括日本国家旅游局(jnto.go.jp/)、英国旅游局(visitbritain.com/)、韩国旅游发展局 (visitkorea.or.kr)等。其他的一些有中文语言版本的外国旅游局网站在中国欧盟电子商务中心的官方网站上(2008)也能查到。这些网站的中文服务满足了部分市场的需求。

(三)国内旅游与旅游翻译

国内旅游虽然不涉及语际之间的翻译问题,但正是由于国内旅游的迅速发展,使旅游景区景点和其他公共场合为国际游客服务的外语说明和标识语引起了国内游客的关注。这些游客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懂外语,但其中不乏精通外语的高手,或者至少能看懂外语的人。正是他们发现了旅游翻译中大量的不可饶恕的翻译错误,并将这种有意或无意的翻译错误以各种方式呈现在了从事翻译的专业人员面前。这种现实的逼迫感促使翻译工作者反思:是到了必须认真对待旅游翻译的时候了。

三、旅游翻译的现状与问题

对于旅游翻译的研究近几年已引起了翻译界和旅游业界的关注。2004年6月18-20日,首届全国旅游文化翻译研讨会在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召开。2007年10月20-22日在首届文化创意与旅游翻译论坛上,翻译界众多学者与业界人士齐聚北京,探讨“全球化视野下的旅游翻译”。大家一致认为旅游翻译在目前中国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具有很深远的研究价值,对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推广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2009年10月17-19日由中国翻译协会、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和第二届全国旅游暨文化创意产业(多语种)翻译研讨会在北京召开。2011年4月15-17日,由中国翻译协会和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的第四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在上海大学召开,旅游翻译是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这种学术活动必将大力推动旅游翻译的发展。

在旅游翻译的翻译技巧和理论研究上,国内学者也做了有意义的研究和探讨,这些研究成果涉及旅游翻译的众多层面。有研究旅游资料翻译中的文化思考(张宁,2000),也有对旅游从业人员之一的导游语言特点的翻译研究(陈刚,2002),还包括对旅游手册翻译的研究(曾利沙,2005)。这些研究引起了人们对旅游翻译研究的重视,使旅游翻译渐渐走进了专业翻译的领域。最近几年,对旅游翻译的定义、地位与标准的探讨(吕和发、周剑波,2008),以及以旅游文本翻译为例探求应用翻译理论范畴化拓展的研究(曾利沙,2008),都试图在前期对现象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探讨旅游翻译的系统建设和研究范畴。由此引起的有关旅游翻译是基于实践的研究(陈刚,2008)还是要注重旅游翻译中的“商业伦理”(曾利沙,2009),此类学术争论与探讨在更深层次上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这种学术争鸣似乎让我们看到了旅游翻译繁荣时期的到来。

有关旅游翻译的教材与专著也逐渐得以出版。陈刚教授(2004)最早全方位对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进行了研究,他的专著《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是国内第一本有关旅游翻译的论著。另外还有从语用学的角度对导游翻译语言进行论述的著作(魏星,2004)。金惠康教授(2006)编写了《跨文化旅游翻译》。最近出版的两部教材《旅游英语的语言特点与翻译》(丁大刚,2008)和《旅游翻译理论与实物》(程尽能、吕和发,2008),分别以旅游前、旅游中和旅游后以及旅游活动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对旅游翻译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与编写。

虽然旅游翻译已经受到了学界和业界的重视,并且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改进。与其他应用翻译领域研究相比,目前旅游翻译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各方面。1.在研究内容上,多集中于旅游接待翻译,对于旅游管理(tourism management)和旅游研究(tourism research)的翻译研究不够(谢彦君,2009)。2.在译出语和译入语上受80年代入境接待旅游的影响,大多研究的是为国际游客介绍中国国情和文化的汉译英的翻译,缺乏以出境旅游的中国游客为对象对国外旅游资源的英译汉研究(丁大刚,2008)。3.在研究对象的载体上,多集中在旅游指南、景点简介和导游词预制文本的翻译上,对声像资料和旅游口头翻译研究不够。4.在旅游研究方法上,大量的研究题目是基于解决旅游实践中各种翻译问题的对策性研究,缺乏从源头上探讨旅游翻译的指导理论和应用范畴的研究。5. 在理论上缺乏统一的术语界定和研究范畴系统的划分。

四、旅游翻译研究范畴构建

旅游翻译和其他实用文体翻译一样,是到了“呼唤理论指导”的时候了(林克难、籍明文,2003)。旅游翻译和任何其他学科一样,要有被同行所认可的研究系统,包括相对固定的概念、明确的研究对象、译文的衡量标准、实用的翻译技巧和有指导性的翻译理论。然而,由于旅游业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与其相伴而生的旅游翻译的研究也很难建立起一套自己的研究体系。首先,用什么来确立旅游研究的范畴就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无论是以旅游的时间段来划分,还是以旅游业所涉及的行业来划分,由此所界定的旅游翻译似乎都无法涵盖旅游翻译的全部内容。另外,若用传统的翻译方法,采用与旅游有关的文本,从词汇到句子再到篇章进行翻译研究,这样可能会提高翻译的能力与水平,但却缺乏对旅游学科一个完整的了解,而这种对学科的缺乏了解就很难创造出为旅游服务的旅游翻译。

解决旅游翻译研究范畴确立的一种新的尝试就是让旅游翻译与旅游业的行业分类相一致,根据旅游业发展的行业内部分工来确立旅游翻译的研究范畴。

旅游业涉及部门的众多造成了对旅游研究的困难。但如果明确这种研究是直接或间接以游客为中心的就可以界定其为旅游研究。旅游从业者现在也被分类为“旅游从业者”、“旅游管理者”、“旅游研究者”(吴必虎,2004)。这样就把从事旅游一线的接待工作人员和为了旅游的正常运转的各级市场营销与管理者以及各种旅游研究和高等院校中对旅游进行科学系统研究的人员区分开来。借此分类,旅游翻译的范畴就可以分为旅游接待翻译、旅游管理翻译和旅游研究翻译。

(一)旅游接待翻译(translation for hospitality and travel)

旅游接待翻译指旅游一线接待人员在工作中所接触到的各类应用文本翻译。此类翻译包括口头翻译和书面翻译。

旅游接待翻译的研究内容包括各种涉及到旅游活动的方方面面。包括导游解说词、景点介绍、博物馆解说词、旅游指南、旅游地图、旅游宣传册、旅游宣传标语口号、旅游广告、文艺演出节目单、餐厅菜单、景点景区指示说明牌、参观点标语、旅游商品名称与说明、旅游交通术语、旅游饭店说明和各类通知等。

旅游接待翻译的特点是即时性强和灵活多变。在选词上要尽量避免过于专业和生僻的词汇,在语言结构上要尽量简短易懂。比如博物馆的解说词如果陈述冗长、结构复杂、全篇充斥着各种考古或历史术语,这样的文字可能更适合从事学术研究的对象而不适合一般没有多少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普通游客。

旅游接待翻译应该采用以游客为中心的翻译策略,这里的游客也就是目的语读者,因为所有这些翻译的目的都是为他们服务的。译文应该考虑他们的接受习惯和心理承受能力,译文应该多采用第二人称方法,让游客有一种亲切感。对文化缺失现象的部分要做相应的弥补,适当的比拟用法将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翻译目的论与释意理论可以更好地应用于此类翻译。近年来专家们提出的“看、译、写”(林克难、籍明文,2003)可能会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翻译原则,因为只有在模仿目的语读者熟悉的文本特点的基础上,翻译或改写过的内容才能被游客所乐于接受。

旅游接待翻译要求译者要有对中外两种语言的准确把握、清晰准确的外语发音、流畅适中的语速、足够的旅游活动中的跨文化交流知识、对旅游客源国和旅游目的地主要旅游资源的了解,同时还要具备对同一语言在不同地区国家的区别与差异的辨识能力和运用能力。

(二)旅游管理翻译(translation for tourism management)

旅游管理翻译指旅游产品的设计、包装、营销、控制与评估活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文本的翻译。

旅游管理翻译的研究内容包括旅游发展计划、旅游意向书、旅游合同、旅游线路推介、旅游日程安排、旅游推销手册、旅游会展文本等。

旅游管理翻译文本基本属于契约型,在用词方面要正式、规范、准确,在格式方面要标准和程式化。例如同样是对一个旅游目的地的介绍,旅游接待翻译中的“旅游指南”的文风应该是轻松活泼亲切的召唤型的,而旅游管理中“旅游线路推介”的文本却应该是客观严谨的描述型。

旅游管理翻译的目的语读者是各级旅游管理人员,这类文本的翻译译文应尽最大程度忠实于原文,避免不必要的增加和删改。译文的表述要符合国际惯例。

旅游管理翻译要求译者在具备旅游接待翻译译者所具备的书面翻译能力的基础上,了解旅游管理的各个环节、熟悉本行业的专业术语和文本格式特点。

(三)旅游研究翻译(translation for tourism research)

旅游研究翻译指对旅游进行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各种文本的翻译。旅游研究翻译的形式包括旅游问卷、旅游统计、旅游调研报告、旅游研究论文与旅游研究专著。 转贴于 旅游研究翻译的研究内容包括游客消费行为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旅游的社会文化和环境影响研究、旅游与政府关系等。

旅游研究翻译的特点是专业性强、译文选词准确、译文逻辑性强、

旅游研究翻译的目的语读者多为旅游高等院校的师生、旅游研究机构人员、政府旅游管理部门人员等。他们都有较强的旅游专业背景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在翻译策略上应重视语篇翻译,尽量使译文在词汇、语法等各个层面寻求与原语言的对等。

旅游研究翻译要求译者在具备旅游管理翻译者所具备的翻译能力的基础上,具备较高的对学术研究方法和学术研究语言的掌握能力,真正了解国内外旅游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广泛接触前沿的旅游研究文献,有对旅游研究领域新成果敏锐的感知力。另外还要具有对前沿性词汇的创造翻译能力,因为旅游研究中都会有一些独特的新的专业术语。总之,译者应该有一种inter-discourse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跨话语专业交流)的能力(Scollon & Scollon ,2000)。

四、旅游翻译研究范畴构建的意义

旅游文本翻译的多样性并不排除它的可操作性。建立在旅游研究分类基础上的旅游翻译研究范畴构建将对旅游翻译的规范性研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旅游翻译范畴构建研究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各方面:

明确旅游翻译研究中不同的构成部分。

有利于具体分析不同研究对象文体的语言特点。

明确各类文本的目的语读者,使译文文本具有更大的可读性和更高的可接受性。

可以针对不同研究文本对象特点选用与之相适应的翻译策略。

促进针对不同的翻译策略总结研究出与之相适应的翻译指导思想与理论。

对于从事不同旅游翻译类别的译者提出不同的要求。

五、结语

旅游翻译应紧跟旅游发展,改变滞后发展的局面,顺应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研究服务并引领文化发展和经济建设的目的。旅游翻译应保持并完善以介绍中国国情与文化的汉英旅游翻译现状,发展为出境旅游服务的英译汉旅游翻译,积极进行旅游研究领域的旅游研究翻译,逐渐完善学科发展研究体系。

参考文献

[1]丁大刚.旅游英语的语言特点与翻译[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陈刚.跨文化意识——导游词译者之必备[J]. 中国翻译. 2002 (2):30-35.

[3]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4]陈刚.应用翻译研究应是基于实践的研究—以旅游文本及翻译的多样性案例为例[ J].上海翻译,2008, (4).

[5]程尽能,吕和发.旅游翻译理论与事务[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6]方梦之.从译学术语看翻译研究的走向[J].上海翻译, 2008, (1):5-9.

[7]金惠康. 跨文化旅游翻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6.

[8]李天元. 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

[9]林克难,籍明文.应用英语翻译呼唤理论指导[J].上海科技翻译, 2003, (3):10-12.

[10]吕和发,周剑波.旅游翻译:定义、地位与标准[ J].上海翻译,2008, (1):30-33.

[11]魏星.导游翻译语言修炼[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12]吴必虎. 旅游服务管理精选精译-旅游服务营销[M]丛书总序.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CNTA).对《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的学习与理解.[EB/OL]:cnta.gov.cn/html/2008-6/2008-6-2-21-16-36-125.html,2006-06-22.

[14]中国欧盟电子商务中心(China-EU E-Commerce Center). 世界各国旅游局官方网站. [EB/OL]ceuropetown.com/source/tour/1228662563d74926.html , 2008-12-07.

[15]曾利沙.论旅游手册翻译的主题化信息突出原则[J].上海翻译, 2005, (1): 19-23.

[16]曾利沙.从翻译理论建构看应用翻译理论范畴化拓展—翻译学理论系统整合性研究之四(以旅游文本翻译为例) [J].上海翻译,2008, (3):1-5.

[17]曾利沙.基于实践的翻译批评应具学理性与客观论证性—兼论旅游翻译中的“商业伦理”[ J].上海翻译,2009, (2):14-17.

[18]谢彦君. 旅游学科的研究应该回归本质[R]. 北京:中国旅游研究院2009年中国旅游科学年会,2009.

导游词格式范文6

一、紧扣教学目标,落实文体“语用”

我们知道,“写什么”一般要根据学生习作能力发展的需要与学生生活的需要来确定。从“学生是学习主体”这一教学理念出发,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可以把应用文教学当作训练学生的生存生活技能来考虑。如,班干部竞选前的通知、参选标准,竞选中的演讲稿,竞选后的告示等等。从文体上看,这一系列文章大多数是应用文,它们都是学生形成应用文习作能力所需要练习的内容。从形式上看,“说”(演讲)、“写”与活动同步进行,应用文习作成了有主题的系列活动,使作文变成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由此,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应用文的现实价值。

很多时候,应用文教学往往是教师教得平淡,学生学得乏味。教师们总觉得应用文教学没什么可讲。就其本质而言,所谓的没什么可讲,恰恰反映了大部分教师基本把应用文教学落脚在格式学习的层面,例如书信只强调称谓、正文、祝贺语与落款,应用文教学陷入了“格式化”的困境。应当指出,应用文的特性即在于它的实践性,因此教学中应重视活动实践,多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取知识。同时还要注重应用文的研读分析,多用优美的语言、精妙的构思让学生产生兴趣,有所感悟。

二、融入日常教学,丰富课程资源

应用文是实践性很强的文体,我们可以将之适当地普及到日常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开设专题课程。

(一)环境课程――培养阅读习惯

校门口有LED电子大屏幕或者横幅,开放的校史馆有校史介绍,无不体现着校园文化;班级门口的班级名片、班级榜样榜单等等,充分反映着班级的活力。然而这类信息最容易被学生忽视,所以教师应该将情境创设与适时反馈结合起来,使阅读教学与本校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可应用文,在生活中认识应用文并形成阅读技巧,最终转化为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活动课程――检索阅读信息

为了让学生的个性能得到全方面的展示,学校将科技节、读书月、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办得如火如荼,另外还给学生提供征文、歌咏、讲故事等比赛机会。而这类活动的推广和参赛人员的选拔都是由教师负责的,光活动方案就有密密麻麻的四五页纸,不少教师认为阅读此类活动方案或比赛规则等文本,对四、五年级学生来说是巨大的负担,索性越俎代庖,指名谁参加,谁该怎么去做,在哪个截止日前上交到哪儿。虽然学生参与了活动的过程,但被剥夺了对于此项活动的原有认识。要培养真正的阅读素养就是要求学生在大篇幅的阅读内容中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这就是检索信息的能力。无论他人思考得多么深刻,总结得多么到位,都不可能代替自己去思考、去感受、去体验。这是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证自己不迷失在他人思想里的唯一有效的方法,更是为今后开展逻辑思考、自主阅读奠定了基础。

(三)标语课程――提升阅读素养

学生对于校园内的部分标识视而不“践”,笔者认为,这更多的是阅读素养不高所造成的,而由这产生的两大问题也显而易见。

1.不会阅读――工具性缺失

对此,教师可利用体育课,组织学生开展定向运动或者“校园淘宝”这类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边玩边读标识,边读标识边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阅读标识的重要性,在活动反思中明确阅读标识的必要性。

2.不会创造――人文性缺失

创作一句标语、一则广告……这些看似没有标准答案的题目,却成了大多数学生的头等难题,学生的作品或平淡无奇,或用语欠妥,缺少灵气。教师可在课下和学生一起去阅读各类具有审美情趣的文章,搜集“花言巧语”为学生开启思路,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积累生活知识和文字素材。一句环保标语能引出对动植物生命力的想象,一条温馨提示又能唤醒内心对人际关系的共鸣,让语文真正走入每个学生的心灵,是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

三、巧用学习资源,凸显学以致用

应用文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如果学生不会阅读,那就成了生活的“低能儿”。同时,应用文的美我们关注得也不多,应用文的美在于它用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告诉读者信息。很多学生对如何挑重点、写简练感到困难,如有位教师曾经让学生写游戏规则,结果发现,学生不会挑重点,无法用最简单的话告诉大家游戏要求。

应用文应该着力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活动载体的设计、平台的创设与利用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机会,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把应用文充分“用”起来。比如,开学了可以让学生写一份新学期的学习计划;教师因有事要调课,可让学生写一份调课通知告知大家;语文教师要向其他教师借教具时,可以让学生一张借条;发现学校图书馆的书不够丰富时,可以让学生给校长写一份建议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