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实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管理实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管理实务

管理实务范文1

关键词: 工程投标 资格预审 安排投标 市场调研 现场调查 标书编制报送 开标 后评估 实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E271 文献标识码: A

1 背景

目前,工程建设发展较快,投标企业之间的竞争相当激烈, 如何使本投标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把投标过程与施工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既能以合理的标价中标,又能承揽该工程后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做好投标实务管理是关键因素之一。

2 积极参加资格预审(资审)

投标企业的资格预审时投标活动的前奏,买到资审文件后,认真研究业主对该项目资审的要求和做法,并按其要求认真编制资审文件。资审文件一般包括承包企业的组织机构,承建同类工程的经验,拥有的资源(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各类注册人员、特种工人、施工设备、资质情况、认证情况)和财务状况及信誉等方面。有时,业主还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提出一些相关问题,要求承包商答复。因此,投标企业平时应注意收集、整理以上几个方面的资料,汇编成册,以备用,并根据拟建项目类型,适当调整内容;仔细审核近期经营状况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财务资料,正确反映出本企业的良好经营状况。争取给业主留下一个良好印象。如果工程项目规模大,范围广而本企业实力有限,则需及早物色有投标资格及信誉好的其它单位联合投标,并商定合作形式和范围共同编制资审文件。

努力争取通过资审。除了认真按业主要求编送有关文件之外,还有开展必要的宣传联络活动,一方面展示本公司的信誉和实力,搞好在建工程质量和进度,另一方面,进一步提供资料,说明情况,取得业主的信任。

3 合理安排投标工作

资审通过之后,应尽早确定编标的组织方式。根据项目工程的性质和规模,成立投标组,投标组长应由既熟悉业务,又能参加具体工作,同时又能决策的领导担任,这样才能把具体工作和调查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决策内容体现到细致的计算和调查工作之中;投标成员一般包括熟悉投标程序和合同管理的业务人员、施工管理经验丰富的工程组织人员、精通业务的预算工程师、施工工程师和机械工程师、还应由精通业务同时又具备微机操作能力的人员、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商务知识的外语人员。

一旦得知购买标书的时间、地点、交标时间后,立即购买标书,尽快确定编标所需要的有关资料,如投标书条文涉及的有关法律,技术规范和标准,还有业主备索的其它资料。

编制切实可行的编标工作计划,严格保证编标的进度和质量,保证各方面工作人员分工协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市场调查、标价计算、研究决策、编制标书等项工作。

结合市场行情和项目特点确定投标指导方针。主要包括报价水平的掌握和资金的投入,承揽的项目应具有相对的“投入少、产出多、结算快、创利高”,争取在一个工程中把投入的资金的大部分收回来。还要加强对竞争对手的摸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实在没有把握,宁肯把标价定高些,作为摸底,这样采取较高报价,争取名列第二、三标,以便取得参与评比的权利,争取以较高的报价得标。

4 做好投标阶段的市场调研和工地现场调查

4.1承包市场动态调研

调查承包市场动态,了解和分析有多少家公司参加本次投标,有多少家通过资审,有多少家参加现场考察,分析可能参加投标的公司。实践证明有的公司购买标书,但不一定参加投标,这是一种策略,使人难以了解其意图,以迷惑对手;搜集以往报价资料,预估标价水平。

4.2商业市场调研

调查商业市场,市场价格和支付条件因时因地而异,因买卖双方关系而异,所以要认真调查所需工程材料,增添机械设备、配件用具和油料等,了解价格和供货是否有保证。

4.3金融市场调研

调查金融市场,选择自信好,融通条件优惠的银行作为当地开户银行和委托转开保函手续等。

4.4工地现场调查

调查工地现场,了解地形地貌对施工的影响,当地天然材料的分布,开采的条件和质量、沿线气候、水文情况、交通状况,选择建点位置等。

5认真研究标书

5.1认真研究合同条件

研究对工期的规定及延期的惩罚,缺陷责任期及其费用。弄清预付款和保留金的调理和条件,特别注意报价方式和支付条件,弄清结算程序,支付周期和手续,以及延迟付款对承包商的补偿;弄清本次投标的税收情况;还要逐项研究标书中关于工程险,第三者保险,承包商运输和机械保险的规定;雇佣劳务情况,以及有关各种保函的开局要求。

5.2认真研究技术条件和报价项目内容

编制标价要按照招标文件中的技术条件(技术规范)的要求和工程量清单中开列的项目及对每条项目工程内容的说明进行。对于技术条件规定的工作内容,在工程量清单中未列出来或未明文包括进去的,也要在所列项目中计算进去,如有不明之处,则可在标前会议上向业主提出澄清;对于工程量清单所列内容含混的项目要特别注意,应设法多方进行调查,甚至试探性勘探,否则就需在标书中提出相应制约条件。

5.3参加标前会议并就标书内容提问

通常标前会议与现场考察相结合,承包商可就标书及现场施工有关问题向业主代表当场提问。在投标书规定的时间内,承包商可随时用书面形式对标书及投标有关问题向主管部门提问,并将得到书面答复,尤其是涉及标书条款修正或补充时,一定要用书面或电子邮件提问,并要求获书面或电子邮件答复,方有法律依据。

6投标文件的编制和报送

6.1招投标文件组成

业主发售的招标文件一般包括:①投标须知;②合同条件(通用条件和专用条件);③技术规范(有时还有特别规范);④图纸;⑤工程量清单和单价表;⑥投标书及其它函件、证件格式;⑦辅助资料(图表)格式。其中①-④项是对投标人编标的要求和未来合同的基础条件,承包商只需确认即可。⑤-⑦项则需承包商填报。

6.2编制标价

编制标价是从工程成本分析入手,分别计算各个工程细目的直接费,然后计算各级管理费并确定利润率,把这些间接费摊入到各个项目中,得出初步报价,再与预估的市场行情价比较,并根据投标的策略方针,进行调整后得出报价,编制标价一要合理,二要有竞争力,向管理要效益。但是也不能不加分析地单纯地以提高管理水平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因为目前承包工程利润率并不高,单靠降低利润率来提高竞争力不是长远之计,编制标价的程序和步骤在此不再赘述。

6.3编制施工计划进度表

进度表是表达每个工序的进程及相互衔接,在编制时,应考虑到各方面影响因素,要留有余地,以便遇到意外干扰时能保证按进度计划完成。根据业主要求,与本单位实力和效益综合起来考虑,使整个计划与标书规定的工期或承包商缩短了的工期相吻合,避免工期争议。

6.4编制主要施工机械表

业主根据机械表判断承包商的施工能力、素质和经验,所以应尽量选用高效率,高素质的能满足招标文件的技术规范的机械,并精心计算,适当调配,以保证在规定工期内按规范要求完成全部工程。

6.5编制比较方案

业主可能就工期的某部分提出比较方案,切不可认为比较方案是附属的就不认真计算,一般比较方案比原方案标准要高,如果造价增加不多,很可能被采用。如果把握不大,不愿采用比较方案,则应提高该方案的报价。如果承包商实力雄厚,能提出更合理的比较方案,加入原方案报价落选,还有比较方案供业主考虑,将为自己赢得一个中标的机会。

6.6降价声明

标价得出后,最高决策者,通过分析市场行情认为必须降低标价以提高竞争能力,或获得最新消息,需降低标价,方能中标,这时修改单价重新计算填报已经来不及,降价声明是不错的选择,降价声明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采用无条件降价,还是有条件降价,但应注意条件必须能为业主所接受。

6.7关于材料供应的声明

由于工程材料供应和价格对工程进度和工程成本影响甚大,招标文件的技术规范中对材料的规格要求有明确规定,当为了降低成本更换材料时,应主动附加说明,以便在决标时能让业主明确可否接受,避免中标后扯皮。

6.8其它文件的填报

投标人应根据要求格式填写如下文件:投标书、授权书、投保保函、项目主要管理人员表、报价表……不要遗漏。要注意报价中的阿拉伯数字和大写一致,否则以文字为准,国际性的招标文件以英文为主,所以英文报价一定要准确。

6.9投标注意事项

因为投标时一种商务活动,投标文件一旦送出,在投标有效期内,不得以任何理由取消或修改,如果业主发了中标通知而承包商不在规定的时间内与业主就投标文件规定的条件签订合同,业主就有权利没收投标保证金或投标保函金额,并限制承包商参加以后的投标,所以各种文件按要求格式开具和签署,核实无误后,再按要求加封,并及时送达交标地点。

7做好开标后的工作

认真记录开标结果(如在国外投标最好有熟练的数字记忆力强的外语人员参加开标记录,如无合适的人选,则可雇当地人),并对开标结果进行分析,看本企业标价名列第几(经评审的最低标为首,依次排列),如果排在前三名,应复核一下自己的报价是否有差错。名列第一且与第二、三名标价相差较大,中标的可能性较大,如果与第二、三名标价甚近,则注意矫正后的标价是否有变化。可以通过招标经办部门私底下了解业主复查标价结果,如名列第二或第三,而标价与第一相差不多,也可以争取得标。当有可能中标时,应积极准备好有关资料:施工技术、施工方案的说明、报价费用构成、外购材料来源等。可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业主的授标意向,如业主对我承包项目尚有疑虑,应主动提供有关公司的资料让其了解本公司的实力和资信。还可与投资银行取得联系,了解决标意向,如果经过分析认为自己标价偏低或风险较大,而不愿意中标,也可通过关系透露给业主,以便在决标前达到让标的目的,避免决标后难于挽回。投标之后,不论中标与否,应趁人员齐全及时进一步整理编标的原始资料,汇编成册,以便今后参考或中标后组织施工、编制施工预算之用,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对今后工程实施或投标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8 对投标的后评估

一般说,国内工程以接近标底的招标价投中了,就可以认为是成功的。因为标底编制方法适合国内施工水平,而且我们对各方面的条件较熟悉,风险不大。国外工程却不一样,标底的编制方法和依据各不相同,对当地情况了解和适应性也有较大差异,不能只以是否得标和是否接近标底论成败。目前国际承包商市场竞争激烈、在标价比较低的情况下,评定标价结果,首先要以总的报价水平为准,大致可采用两种标准:即比当地经验丰富、实力雄厚的二、三家公司报价的报价的平均价相差+7%或比第一(或第二)标(指有经验的公司)相差+5%,就应该认为投标比较好,即使相差10%也不能算失误,因为各公司投标价也会根据市场行情和自己的意向进行调整即市场价是浮动的,但与这种行情价相差+15-20%以上,无论中标与否都应该一种失误,既要有正确的态度又要有科学的方法。首先要完善核算办法,其次要建立反馈制度,把项目实施的后评估确实抓起来,从而不断提高投标水平。

9 结束语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只搞好业务开发、做好市场调研正确进行经营决策、合理进行项目部署是不够的,在承揽到工程后,还必须在正确的决策下,成功组织项目实施,出色完成工程任务,不断取得良好效益,才能进而提高本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实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张国华 主编

2.《建设工程投标实务与投标报价技巧》机械工业出版社 张宝岭,高晓升主编

3.《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实务》人民交通出版社 刘尔烈 主编

4.《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作者简介:

管理实务范文2

关键词:课程改革;采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Purchasing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course in the field of logistics. In order to meet the social demand for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it is necessary to reform the curriculum of purchasing management. Based on analysis of current disciplinary system in this curriculum, according to teaching plan and task, reform stimulated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learn by readjusting the course content and ameliorating teaching methhods. Practice shows that, effective reform can stimulate students' enthusiasm, strengthen students' purchasing technical ability, improve their quality and cultivate their vocational abilities.

Key words: curriculum reform; purchasing;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采购管理实务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首先,该课程为系列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牢固的基础,通过采购与供应管理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坚实的物流岗位群职业通用能力,其次作为物流岗位重要的节点技能课程,该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重要职业岗位技能。

采购管理与物料管理作为帮助企业提高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管理策略,在企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采购和物料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一些具体业务操作时的必要技能,因此可以说是一门理论性、实用性、操作性并重的课程。基于以上要求,笔者对本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

1 教学内容选取

1.1 教学内容设计的改革思路

采购管理的原有学科体系如图1:

但是这种学科体系将采购流程中的各环节割裂开来:如将供应商管理单独作为一部分,但在实际采购工作之中,采购前期要进行供应商调研、选择等工作,采购中要进行供应商开发、关系管理等工作,采购后期涉及评价、激励等工作内容。原有的学科体系既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接受,也不符合企业的实际业务操作流程。

本课程的改革将以采购与供应管理业务流程为主线,从采购物料、供应市场环境的不同类型出发,从培养学生相应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着手进行课程内容的选取与整合,确定课序,安排进度,规定课时。

1.2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设计

教学中以采购管理业务流程为主线,围绕每一个采购环节设置必须的采购任务,以此任务系列推动教学任务的展开。全部课程内容分为七个教学单元,即采购流程制定、采购计划的编制、供应商的选择、采购合同的签订、采购订单安排、货物的验收入库、供应商的评价。着重培养学生在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锻炼自己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既掌握了采购业务的常用技能,而且更深刻地体会了采购与物料的相关理论知识,同时和其他专业课程知识形成互动和串联,为学生建立良好的物流理论知识背景。

2 教学思路

2.1 教师的教授思路

教师的教授思路为: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教师课前(大概提前5天)布置采购工作的相关任务,并给予参考资料让学生课下完成。教师根据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展开教学,将技能点与知识点穿插在对学生任务的分析中。如图2:

2.2 学生的学习思路

学生的学习思路为:接受任务——自学参考资料,完成任务得到自己的认识——通过课堂学习提升自己的技能——回到实践中思考和解决问题。如图3:

3 教学方法与手段

3.1 教学方法

3.1.1 任务驱动

课前先将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从老师前期的指导和资料查阅入手,首先自主完成采购任务,教师根据学生出现的代表性问题制作PPT,教学更加有的放矢。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来传授采购工作的技能和知识,学生学习更有积极性和针对性。

3.1.2 案例教学

授课教师利用企业的相关采购与供应现象和采购与供应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强化学生对相关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教师侧重于对采购与供应理论和采购与供应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行必要的分析,对学生的指导重在引导和督促。

3.1.3 启发式教学

采购与我们个人生活息息相关,授课教师在遇到重点难点时,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采购经验联想企业采购情景,让学生在各种模拟情境下完成各种采购与供应的分析、研究及决策。启发式教学让学生的学习由浅入深、感知更加具体。

3.2 教学手段

3.2.1 传统课堂与网络课堂相结合

课堂上老师可通过任务驱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在完善任务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传授采购工作的技能和知识。课堂教学以多媒体教学与采购系统操作实验教学相结合,教师在认真备课基础上精心准备图文并茂的PPT和大量企业实战案例,尽可能增大课堂信息量,使授课内容生动、丰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习兴趣,本课程可建立课程网站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不但可从网络课堂上下载任务,还可以下载习题、测试题、课件等教学资料,便于学生复习、强化与提高。

3.2.2 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物流采购是个复杂的过程,在实验教学中我们仍需提供一些较为真实的工作任务让学生去动手操作。教师创设情境,模拟现实工作环境,让学生通过采购物流软件的操作系统,解决包括企业订单管理、供应商管理、物料管理、采购计划等关键模块的采购与供应管理整个业务流程的仿真操作。 (下转第38页)

(上接第34页)

4 课程改革特色

本课程的改革依据采购业务流程及任务进行模块设计,采用“任务驱动、案例结合”的方式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各项任务,全面训练学生的采购业务技能。实践证明,通过本课程,学生不仅能够牢固掌握采购岗位必备技能,更能建立职业道德、强化职业意识、构建职业能力。

4.1 基于采购流程,构建课程体系

课程的设计本着一切从学生出发的原则,以对采购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分析结果为依据来设置教学内容。以企业采购工作真实流程为主线安排教学环节,为了增强授课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为主,综合运用了案例分析、引导式教学、实践训练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保证了较好的学习效果。课程内容在满足采购工作岗位能力培养要求的同时,充分考虑高职教育对理论知识的需要,融合了采购岗位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要求。

4.2 结合实践任务,锻炼实用技能

本课程以任务驱动为指导思想,每个教学模块的组织以采购任务和工作流程作为教学活动的载体,以任务为中心整合知识、技能和素养,实现学做练一体化。每个任务的组织以“任务引入——任务认知——相关分析——任务解决——实践联系——拓展学习”为线索,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求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业务技能与素质。

4.3 提高综合素质,培养物流人才

本课程需注意根据社会、行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技能、理念和方法,让外聘业界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接受最新的采购工作理念,实现与行业实践的零距离。在具体授课时,通过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仪态仪表等方面的能力;通过讲练结合、实践操作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操作和动手能力;通过任务解决、案例教学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可以说,该课程的改革强化了采购管理课程与后续专业岗位技能实践课程的连贯性与互补性,锻炼了物流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管平,胡家秀. 高职院校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 高等教育研究,2013(2):57-59.

管理实务范文3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物业管理 案例库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5-0073-02

【Abstract】Property Management is a practical and skilled course, the traditional theory teaching mode isn’t effective, so in the thesis, basing on practical teaching, we started from case teaching and study on the problem and application step in the course with case teaching method, finally we raised the imagine of the foundation of case library.

【Key words】Case teachingmethod Property management Case library

《物业管理实务》是物业管理专业及房地产管理专业学生学习的主干课程之一,它具有很强的技能性和实践性,因此依靠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1]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经过对该门课程的教学研究及实践,认为采用系统的案例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可适应新形势下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

一、案例教学法的含义及特点

案例教学法最早于1870年在哈佛法学院创立,从1910年开始,哈佛商学院将案例教学法从法学领域移植到工商管理教育领域。案例教学法出现后,受到美国企业学术界、教育界的重视和支持。在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法也被引入我国,并且迅速在我国各高校的管理教学中得到采用。[2]

案例,从管理课程的角度来看,是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在对企业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做出的客观描述。[3]而案例教学主要是教师通过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案例来帮助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让学生阅读案例资料,并通过分组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将学生从抽象的概念引向具体的背景,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洞察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案例教学法的主要过程是案例分析,而进行案例分析的前提是学生应掌握和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因此,案例教学法一般会放在管理学课程每章或该门课程的最后教学阶段,并且所举案例内容应是由浅入深、由简单的专题性案例到复杂的综合性案例,将所学知识分层次逐步渗入,从而达到对理论知识的深入掌握。

二、案例教学法在《物业管理实务》课程中应用的意义

由于传统的教学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作为一门技能性专业课,学识安排十分有限,一般只有36学时,而案例教学法则可以有效地解决《物业管理实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可作为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一个有效过渡

对于物业管理这种操作性和技能性都较强的课程,应注重对学生的一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可以使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物业管理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当然,最好的锻炼方法是使学生投入到工作岗位上去进行理论知识的实践,但是现在各大高校又暂时无法满足这种较高层次的锻炼需求,最好的办法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将社会上实际发生的真实事例、场景转移到教室中来。

2.能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经过传统的中小学教育的学生,思维很容易产生惰性,往往习惯于听老师讲,然后记笔记,这样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而案例教学法是通过案例的列举,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让其对案例进行独立分析或分组讨论,然后再由老师进行讲解,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同时可提高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

3.可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精神及促进实际工作中处理问题的理念与程序的形成

由于现在的物业管理行业的工作主要还是一个与人沟通、解决问题和纠纷的一个过程,因此让学生在无法满足在社会上实践理论知识的情况下提前在教室中以模拟情境案例分析的形式去进行训练,也是对学生实际工作中的沟通和应变能力的一种提前培养。

三、物业管理案例教学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虽然有意识地将案例教学引入到课堂中去,但是案例教学所占比例仍然较小,只是作为日常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这样无法使学生形成自主思考的思维模式。笔者认为要想真正使案例教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形成系统的案例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始终贯穿于案例中进行传达。

第二,当将案例教学真正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时,学生的参与度不够。个人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教师没有完全做好角色的转换,没能从理论的讲授者转变为启发者,从知识的提供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者。[4]该种教学方法实际上是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这样才能对整个案例教学的过程和进度有较好的控制。

第三,在使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仍然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在进行案例教学及案例的选择之前,没有对学生感兴趣的案例类型、讨论方式及引导形式等想法做以充分的调查,导致学生对于教师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不感兴趣,从而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第四,所选的案例其针对性、创新性和系统性都不够。在很多高校的教师实施案例教学时,所选的案例或者与教学内容结合不够紧密、或者数量不足且零散、或者选取案例相对陈旧,不能进行及时更新,这样都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选取案例时一定要注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理论知识的变化,教师所选取的案例一定要随之变化,并且要进行规划整理,使其成为一个体系。

第五,不注重案例教学法的成绩和反馈情况。由于该教学方法是一种新兴方法,所以更需要不断地去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以逐渐对其进行完善。因此笔者认为可在每次实施案例教学后,采取问卷调查或找学生个别谈话的方式了解到他们在学习后的感想和意见。

四、《物业管理实务》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流程

在实施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可有很多种形式,如理论阐述前的案例引导、理论阐述中的案例佐证、理论讲述后的综合分析及学生的自主举案等,[5]如果想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可将上述几种形式结合起来使用,具体流程见图1。

1.引入章前思考案例

在讲述每一章的理论知识之前,选取典型案例,使其可以包括该章所要讲解的主要知识点,并以问题的形式加以引导,让学生带着案例和相关问题进入该章知识的学习。

2.讲授理论知识

将一章的理论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主要讲解,其它知识点进行简要说明,主要是在每个知识点的讲授过程中举出相关案例进行佐证,以达到当时消化的目的。

3.分析思考案例

在将理论知识向学生讲授完后,让学生思考和分析之前呈现的章前思考案例,这个过程要求自己独立完成,因为前面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和所讲理论知识有关,主要是让每个学生都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深入的掌握,可以通过作业的形式来完成。

4.课上分组讨论

由于教师已大体了解学生对于案例的个人想法,可将其中几种主要的方案拿到课堂中来,进行分组讨论,每组派一名成员在全班范围内进行发言。这个阶段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因为这里不会有固定的标准答案,大家可各抒己见,甚至可以辩论,是锻炼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最好时机,因此一定要在讨论的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引导,以使讨论气氛足够热烈。

5.案例讲评与总结

这个过程是在学生进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分析不到位或分析出格的现象发生,因此这时教师需要对学生讨论过程中的要点结合理论加以梳理并对其中的不当之处予以纠正,并选出最优的分析解决方案,以达到对学生鼓励的目的。

6.学生举案巩固阶段

会分析与自己能举例之间还有一段差距,因此,在上述几个阶段实现后,为使学生能够真正把握知识的精髓,可让其结合自己身边的物业管理实际,根据相应的理论知识列举对应案例,也提出若干问题,可相互交换讨论分析,教师可给出相应建议。

五、结论与思考

毋庸置疑,《物业管理实务》作为一门技能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课程,案例教学法可起到不可替代的效果,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能作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沟通桥梁,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我们要继续深入地对其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如针对课堂所举案例零散不够系统这一状况,我们可以尝试进行物业管理案例库的建立等方法,笔者将在日后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赵 琴.案例教学法在《物业管理实务》课程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

2 张润莲等.案例教学法及其应用[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4)

3 尹子民等.案例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应用[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08(5)

管理实务范文4

[关键词]采购管理;实践教学;创新创业;项目化教学

一、引言

采购管理实务是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教育领域和企业界都将其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进行研究。随着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该课程的实践教学面临着难以突破的瓶颈。一方面,课程实践多偏重案例分析,实践环节枯燥乏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探索性。大多数院校该课程是通过案例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或是通过购买相应的仿真软件,针对某一特定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还有的是通过相应模块平台模拟操作。但这些实验多是验证性的,并不能真正启发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加之故有的实践方法与未来真实的工作环境存在一定差别,为了实践成绩而实践的意识在学生中越来越普遍,很难获得实质性的收获。另一方面,由于牵涉到大量的商业机密,虽然学生有机会到校内外公司实训,但极少有公司愿意安排其参与采购业务中关键环节。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实践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传统教育模式限制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以教师讲授和课本理论知识为中心,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往往被忽略,理论与实践存在严重脱节,重理论轻实践倾向十分明显,影响了教学效果,导致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偏低,造成了重复教学和资源浪费。

二、课程实践环节具体实施方法

本文在设计课程实践环节时,注重以实践技能培养为核心,结合高职教育对学生创新创业目标的要求,在讲授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出班级采购实验机制,对该门课程实施模块化、项目化教学,整合后的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一步增强了创新思维,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和谐统一。在教学组织时,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根据教学项目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进行引导讲解和评价,所涉及的项目及任务如表1所示.本文提出的改革方法在物流管理专业率先试行实施,以班级为单位建立采购组织机构,并为班级采购组织建章立制,结合采购课程理论教学,动员参与采购实践实训的学生参与创业实践,由班级的每一名学生提出采购需求,提报采购需求计划,将需求计划汇总到班级的物资需求计划管理岗位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再进行集中采购。分组建立分权分段实施的采购流程,完成实训报告。一次采购活动完成后,牵头各岗位从业人员进行总结,做好统计分析工作,并对本次采购活动进行绩效评估,提出采购建议,与物资采购计划、采购发票附明细等一起作为实训报告存档。之后进行轮岗,开始新一轮的采购。这种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和学生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三、课程实践环节中的问题与效果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实现了全员参与,实践环节面向全体物流专业学生,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所有学生在项目中都能找到相应的岗位。但在实践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几个关键性问题。首先,引导学生将采购权集中到班级。由各位学生提出采购需求,汇总筛选之后,对于确定下来列入采购清单的物资,引导学生实施集中采购并对采购过程实行严格的考核。其次,在实施班级集中采购一段时间后,还要组建多个班级、多个专业形成更大规模的集中采购组织,形成多级别的集中采购体制。在实践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优化采购方案,优选供应商,并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采购价格,最终达成降低采购成本的目标。通过真实的采购业务操作,营造出浓厚的物流专业学习创业氛围,学生在实践中成长,老师在指导学生实践中锻炼,实现“教学相长”。在实施过程中,从研究“现代物流”的本质出发,实现了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的初步改革,成功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并对其他专业课程的改革起到了示范作用。因为采购是整个物流活动的起点,只要采购运作成功,此项目运作一段时间后,库存问题、配送问题、运输问题等物流其他环节的实习机会也会相继出现。因此,采购管理的实践教学也为仓储、配送等物流专业的其他课程带来实践的机会。

四、结论

在“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面向岗位功能,实现工作过程系统化”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指导下,本文提出的采购管理实务实践环节的改革,以实际任务和项目来组织教学,可以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这种教学体系的建立,以理论指导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实际工作任务为依托平台,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目标,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对教学目标、内容、教学实施等环节进行重新梳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方法还可以指导学生自主创业,对物流专业其它课程实践环节的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郭军.采购实务[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3-5.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物流采购与供应管理实训[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12-15.

[3]李智忠.采购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7):93-94.

[4]宋璐君,彭晓斌.采购管理课程教学研究综述[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12):155-156.

[5]赵毅.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经管类专业创业教学改革若干思考———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通讯,2015(12):59-61.

[6]齐恒.现代物流储配方案设计与执行模块化教学分析与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8):123-124.

[7]李散绵.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校《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物流科技,2017(3):138-140.

[8]王皓.应用型本科高校《采购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现代商贸工业,2017(3):183-184.

管理实务范文5

[关键词]物业管理实务;模拟课堂;实践教学;订单式;人才培养

一、《物业管理实务》课程教学背景

作为物业服务企业的必修课,《物业管理实务》要求学生掌握物业管理工作日常事务中物业服务企业各部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物业管理区域清洁卫生费用;物业管理区域绿化养护费用;物业管理区域秩序维护费用;客户服务等管理。该课程是物业服务企业核心课程之一,主要承担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中对于学员管理素质及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的任务。课程内容涵盖了物业管理的全过程,其课程教学目标明确为:实现全面介绍物业管理工作各个阶段的具体任务和内容以及完成业务的具体操作程序。

《物业管理实务》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包含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技能,即“实务类”知识,作为一名高职学院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对本课程既要熟悉“基础性”知识,同时对于这类“实务类”知识要偏重业务处理程序和处理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因此,课程内容主要应呈现突出实践应用性的特点。正是基于此,单一的教学形式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无法完全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传统的理论教学只能够承担管理科学理论知识的单项传递,对于行业操作实践需要通过专业及课程实践教学来完成。

为此,《物业管理实务》的教学,一方面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深入了解,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摸索尝试各种以学生为本、引导教学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需要师生发挥更多的创新智慧,一同改进教与学的方法、整合学校实训场地资源以提高教学效果,以培养学生日后从事物业管理工作的职业综合能力。

二、高职学院《物业管理实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学院《物业管理实务》课程教学在质量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瓶颈,主要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1、不够突出课程实务特点

《物业管理实务》课程属于物业服务企业职业核心能力模块课程,课程定位为实现“岗位型能手”物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提供物业服务企业职业核心能力知识,以满足物业管理初级职业岗位素质要求,并按精练实用的原则进行设计,使学生初步形成物业管理知识框架,掌握物业管理实际工作基本规律和基本技能,从而能够立足于物业服务企业的职业岗位。但由于原有学科体系的束缚,理论课讲得多,实践教学进行的少,很难实现《物业管理实务》课程核心目标:即打造企业最基层管理人才,从而实现学院企业的“零对接”。

2、学生学习兴趣不够积极

由于学生学习兴趣不够积极造成学生缺乏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对教师按部就班的讲解式教学具有很大的依赖性。传统的应试教育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法被动接受,为了应付考试,获得高分,学生必须大量机械训练和死记硬背,缺乏对思想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学生也习惯这种教学方法,接受这种按部就班的讲解式教学比较节约时间,比较省事,不必花很多时间,不用总结归纳和前后比较联系,什么都是“拿来主义”,最后学生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3、课程教学内容缺乏创新

就《物业管理实务》课程而言,传统的教学内容还存重理论,轻应用;重技巧,轻基础;重独立性,轻相关性等问题。很多《物业管理实务》课程教材的内容都远离现实人们的管理工作,对现实生活中物业管理不具有指导作用。

三、《物业管理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尝试

作为一名专业课的教师,经过实践,运用了模拟课堂及实践教学,积极探寻教学模式的改革。

1、模拟课堂教学

1.1模拟课堂简介

模拟课堂是将学生按照有关管理活动规则而建立起来的教学环境。这种虚设的环境只局限于管理中的“业务”关系,对管理中的各种活动进行模拟。将实务教学内容和就业目标要求联系起来。以模拟的职业行为活动为手段,积累职业经验,培养职业技能,进而适应未来的职业工作需求。注重技能,以“用”促学,从做中学,边“用”边学。开设“模拟课堂”的主要目的是利用这种实践性最强的职业教学方式的优势,培养学生从事管理活动的一些关键技能,培养其团队精神和社交能力,增强高职学生的职业适应性。

1.2 模拟课堂在《物业管理实务》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该方法能够让学生完全主导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主要负责为学生进入角色的动员和协调工作,教师要激励学生使其成为模拟的角色,同时充当裁判和协调者。我曾经尝试过进行课堂的角色模拟,让学生分别扮演房地产开发建设单位、业主及物业服务企业中的不同角色,通过模拟角色,将三者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矛盾纠纷集中在课堂中呈现出来。主要模拟的过程都是由学生来完成,即“自编―自导―自演”。学生在角色模拟前先进行剧本的撰写,教师从旁协助,将知识引入到剧本中。这种形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真正体现了开放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导学的功能。而且这种形式能够很好的活跃课堂气氛,成为学生们喜爱的课程教学形式。

模拟课堂以一个班的学生为单位,将学生按照物业管理活动分成开发建设单位和物业服务企业,各企业要有明确的职业岗位划分,企业之间形成模拟市场关系即物业管理市场。单个的企业首先要完成本企业的业务模拟,要求企业内部各部门、各人员之间齐心协力,物业服务企业还要和开发建设单位发生业务往来,各企业共同完成物业管理业务。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伙伴,负责“模拟课堂”的全程组织、监控和指导。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设立“模拟课堂”教学法的模拟企业。根据物业管理业务需要,将班级学生主要分成四个主体,第一主体:房地产开发建设单位;第二主体:物业服务企业;第三主体:业主和业主委员会;第四主体:物业主管部门;各主体人员每两个月轮换一次,避免学生不能熟悉物业管理的整个业务流程。每个主体的人员安排需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要有利于开展物业管理活动。

第二步,各企业进行本企业的业务模拟。各个企业内部业务各不相同,内部成员首先完成内部机构的组建,要求学生按照本企业业务来学习课本中的相关章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内部事务。

第三步,将物业管理业务展开的课堂模拟。模拟时要根据物业管理业务流程进行。在课堂的模拟阶段,教师充当一个观察员的身份,观察学生在模拟环节中的优势和不足,在每一个模拟业务结束后进行详细点评。只有当各企业在所有的准备工作做好之后,才能开展业务模拟活动。在获取物业管理区域业务中,采用招投标方式进行,在课堂上模拟招投标的过程。

第四步。对课堂模拟效果评估。首先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学生将自主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模拟课堂上,根据在模拟课堂上的操作情况,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根据每一个学生在模拟课堂中的表现,做出公正的评价。通过模拟课堂的教学活动,学生自主地学习物业管理业务的各个环节,积极做好课堂模拟的准备工作,学生参加教学全过程:收集信息、制订计划、作出决策、实施计划、反馈控制、评估成果等等,不仅使学生学到了书本知识,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操作能力有长足进步,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所增强,课堂比较活跃、学生自学、自治、自理能力都相应得到了提高。模拟课堂设立创造的仿真学习情境,在这种情境中,他们通过反复练习,进而会形成符合现实经济活动要求的行为方式、智力活动方式和职业行为能力,使学生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性方面都得到发展。实践证明,物业管理实务教学中运用模拟课堂教学法是非常必要的,有效地解决了实训场地不足、实训的投资有限等实践教学的难题。

2、实践教学的探索

作为高职学院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物业管理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物业服务企业技能和技术素养,实现“岗位型”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核心课程《物业管理实务》的实践教学服务于这个目标,体现在课程的实践教学设计、资源建设、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中。

操作性课程实践是很重要的课程实践环节,它能使学生更近的体会实际工作环境中应有的心理感受、责任意识、思维能力和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课程实训、来完成操作性课程实践的任务。

这种方式让学习者主导整个学习过程,在教师创建与学习主题有关的情景的前提下,学生来扮演主题中角色,完成主题给出的任务。其实就是将现实中的工作情境重现的过程。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并且“亲身”体验工作,发展能力。如物业管理实务课程就可以将日常工作的矛盾在课堂中重现,由学生们扮演业主、开发商、物业服务者等不同的角色,让他们在“工作”的环境中体会理论的意义以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既可以让他们理解理论的指导作用,又可以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产生来自于“工作”的智慧。当然,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也很重要,需要在实践前进行动员,组织资料,过程监控和成果总结。

《物业管理实务》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应围绕着课程的重点、难点问题展开,就是为了加强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并能够运用其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我针对《物业管理实务》课程中的两类知识在实践中借鉴许多成功教师的研究,运用于课程实践教学中。主要采用的课程实践教学的策略有课程实训及借助基于物业服务企业特征的校企合作平台引导学生加深对《物业管理实务》课程的理解。

课程内部实训方法。课内实训主要是借助学院所具有的实训室硬件设备来完成课程实践操作内容的方法。如物业服务企业的“智能化物业管理实训室”设置楼宇自控系统、电子保安巡更系统、小区周界防范系统、小区可视对讲系统、楼宇防盗报警系统、楼宇防盗监视系统、小区家庭安防系统、小区停车场自动收费管理系统等。让学生系统了解楼宇管理、公共设施设备管理、车辆车场管理、秩序维护管理、工程管理等模块的功能。通过课程实训,学生已具备较强的试职能力,为校外顶岗实习提供了良好的职业意识与操作技能准备。因此这些课程实训都能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做好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高职教育必须以企业需求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开展专业建设和学生培养,专业建设和发展必须有企业单位的广泛参与。

积极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对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很有帮助的。订单培养模式是指学院根据企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签订用人合同,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共同负责招生、培养和就业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对于高职教育实现从传统教学体系到现代教学体系的转变,对于提升学生文化素质、技术能力素质、职业素养素质,解决学生就业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高职教育“订单式”培养发展还很不平衡,存在着针对性和适用性不强、有效性程度不够等问题。只有把握好培养方向,缩短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之间的差距,才有可能形成具有特色鲜明、高质量、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可以从房地产专业学生中,选拔几个教学班,与知名物业服务企业签订定向培养高端物业设施管理与服务人才合作,同时为了落实好订单班方案的落实,学院应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同参与对“订单”岗位所需知识、能力、素质的系统培养,课程体系始终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教学过程中突出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能力及职业发展能力。

四、改革效果评价

《物业管理实务》课程在改进教学方法后,经过2-3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突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在学习期间也了解到了最新的物业管理行情、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学生在实习期间用人单位反映良好。总之,高职《物业管理实务》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随着行业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有力的加强物业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王晓珏,专业教学研究改革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10(2):83.

[2]张俊、徐中,高职经济类专业《物业管理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0(1):41.

[3]李举,高校《物业管理实务》教学改革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2009(20):296-298.

[4]陈舞燕,高职专业课程项目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9(8):27.

管理实务范文6

【关键词】会展管理实务 一体化教学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C-

0056-03

一体化教学是指打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界限,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将二者融为一体,在实践中教理论,在运用中学技能,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目标。一体化教学是一种切合高等职业教育要求的新型课程教学模式,近年来在全国高等职业学校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有力地推进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了高职教育质量的提升。本文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就会展管理实务课程实施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措施和经验作初步探讨。

一、会展管理实务课程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实现本课程教学目标的必然要求。会展管理实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和运用会展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具备从事会展管理实务工作的素质和能力。这一目标是跟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要求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中心。根据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会展管理能力及相应的实务工作技能是本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职业核心能力。会展管理实务课程的目标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培养学生这一职业核心能力。而一体化教学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工作的有机结合能够充分地实现能力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二)提高本课程教学效果的实际需要。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会展管理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必要的管理理论知识,需要将一般的管理原理渗透到具体的实务工作中。但是单纯的理论讲授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教学的效果很不理想。而单独列出的实践教学环节由于与理论教学相脱节,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一体化教学则打破了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别进行的模式,使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消化理论,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教学效果产生质的飞跃。

(三)符合本课程性质的最佳教学模式。会展管理实务课程是一门典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性课程。整门课程的教学就是围绕着如何将一般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运用于与会展管理岗位有关的各项实际业务工作这条主线。课程的每个教学模块和单元都有与理论知识相对应的实务工作。可见,根据会展管理实务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最为适合采用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融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边学边做中达到理论认识与实践行为的一致,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会展管理实务课程一体化教学设计

根据一体化教学的要求,会展管理实务课程提出了“五个相结合”的教学设计思路:

(一)理论知识与实务工作相结合。按照“理论够用,重在应用,突出实践”的思路来构建教学内容,既重视管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具体实务工作的实践,明确在各项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学生需要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理论的学习与实务工作的讲解、示范以及实训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二)模块教学和过程导向相结合。按照会展管理岗位职业能力来划分教学内容模块,每个教学内容模块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领域。每个模块都包含有若干个工作任务,因此要根据工作过程来进一步安排教学内容,形成模块化和过程导向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体系。

(三)动脑能力和动手能力相结合。会展管理能力是具有极强综合性的职业能力,学生不仅要能实干,也要会思考。因而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设计既要让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操作实际业务,也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动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任务驱动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按照“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进行一体化教学设计,以任务驱动贯穿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同时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共同的任务。

(五)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开展一体化教学,通过校内实训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锻炼各项能力和技能,通过校外实践让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一步提升。

三、会展管理实务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内容设计

会展管理实务课程在教学内容一体化设计中,把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有机地统一起来,为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打下基础。首先,以会展企业管理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为依据,确定教学内容的模块体系和不同模块所占的比例,使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相对应。然后将各模块的理论知识与实务工作一一对应起来,使理论知识有的放矢,实务工作有理可循。再次,把实务工作划分为若干工作单元,将工作过程作为划分单元的重要标准,每个单元再根据实际情况细分为更小的工作任务。具体见表1。

四、会展管理实务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方法运用

(一)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一体化教学中,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适用性,关键在于要与教学内容的特点相适应,从而能够促进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并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以下选取会展管理实务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加以举例说明。

1.任务驱动法。教师在课前针对教学内容布置工作任务,使学生围绕任务开展自主学习,在课堂上让学生展现任务的完成结果,然后师生共同探讨问题,合作学习。通过任务的激励,学生自觉地转变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例如在会展项目规划的教学中,教师事先布置了任务:为“淘宝节”编制项目进度计划,并在课堂上演示WBS工作分解结构图和项目进度表。学生分小组完成了这项任务,并在课堂上进行分组演示,各组推荐一名代表对本组编制的计划、编制计划的过程和方法以及每个组员承担的工作进行说明。当某个组演示完毕,其他组的成员均可自由提出疑问,由演示组成员回答,教师也可自由参与提问。当所有的组演示和自由交流结束后,教师再结合理论知识进行评价和总结。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潜力,是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

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激发学生思维和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师生互动交流的有效方法,在会展管理实务课程教学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会展项目启动的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行业界的真实案例――“COMDEX为何销声匿迹?”这个案例旨在引导学生思考:影响一个会展项目成败的因素是什么?如何进行会展项目的选择与决策?学生通过参与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实际能力。

3.情景模拟法。情景模拟法是让学生在创设的仿真情景中模拟现实的工作过程,从而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掌握专业技能,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能力。本门课程通过两种具体途径开展情景模拟教学,一是利用会展实训中心的设施设备,如会场布置、展台布置、展台接待、现场服务、投诉处理等工作任务都可以在实训中心内进行模拟训练;二是利用3wteaching会展教学模拟系统,该系统是目前最新的针对会展教学的应用软件和仿真工作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该系统完成涉及会展项目管理、现场管理尤其是专业观众管理的一系列工作任务的实战模拟训练,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模拟系统的融合能够有效的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一体化。

4.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让学生参与一个完整的会展项目来开展教学活动。多年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淘宝节为本课程提供了一个最好的项目教学平台。淘宝节是一个以商品展销目的为主的真实的会展活动,其创办初衷就是给会展专业学生一个亲身展示专业技能的机会。淘宝节的运作管理从市场调研、活动策划、营销宣传、招展招商到会展现场管理、展台服务以及展后评估等全部由学生负责,而相应课程的教师则以指导者的角色参与。本课程把教学中的工作任务与淘宝节项目的工作任务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全面参与真实会展项目的工作,从而提高学生会展管理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5.社会实践法。本课程注重安排学生到会展企业或会展活动中进行参观考察,并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社会上的各种会展实践活动。每次参观过程中教师都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并在参观完后要求每位学生写下自己的观后感,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生还在中国―东盟博览会、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旅游教育国际论坛、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等多个国际性会展活动中担任了志愿者,得以参与会展管理岗位的实际工作,这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在现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更为充分的锻炼。

(二)以任务驱动法为中心,将多种教学方法融为一体。在一体化教学中,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如果能将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方法的一体化,将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由于任务驱动法是贯穿本课程教学全过程的基本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应以任务驱动法为中心来设计教学方法的一体化,下面以展台接待客户工作的教学过程为例进行说明。

展台接待客户工作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展台接待客户工作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展台接待客户工作中的各种问题的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将教学过程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布置任务、自主学习。课前让学生集体讨论展台工作人员应该如何接待潜在客户并进行模拟演练,要求推荐一组同学在下次课上进行情景模拟。第二阶段:回顾旧知、引入新课。简要回顾此前授课的内容,提出新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第三阶段:讲授新课、引出任务。讲授新的知识,重点讲解了展台接待对象的不同类型,并分析了其中一种类型――“潜在客户”的(下转第69页)(上接第57页)重要性,由此引出问题:“如何接待潜在客户?”从而引导出课前布置的任务。第四阶段:展现任务、合作学习。一组学生以情景模拟的形式展现任务完成的成果,然后全体学生根据情景模拟的表现自由发表意见,最后教师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和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并对任务的解决方案(即理论知识点)进行总结性陈述。第五阶段:课堂小结、新的挑战。小结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提出新的工作任务。

在上面的例子里,任务驱动法贯穿于教学过程的每个阶段,启发式教学法用于引出任务,情景模拟法用于展现任务成果,讲授法、讨论法等其他教学方法也在各个阶段加以灵活运用。所有的教学方法以任务驱动法为中心密切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了一体化的综合运用。教学方法的一体化将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了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从而大大提升了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效果。具体见图1。

(三)探索建立以形成性考核为主的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方式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探索建立适应一体化教学需要的新型考核方式。本课程逐步改变原来侧重理论考试,以终结性考核为主的传统考核方式,不断丰富考核内容和考核具体形式,并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在考核内容上,划分为理论知识考核、实践能力考核、学习态度考核三大部分。在考核具体形式上,理论知识考核采用期末闭卷考试,实践能力考核根据所考核的实务工作的特点采用任务作业、案例讨论、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学习态度考核则采用考勤和考查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形式。实践能力考核按照形成性考核的要求设计,每进行一个模块的学习时就选取该模块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作为考核项目进行考核,考核时不仅注重对任务成果的评价,也特别注重对任务完成过程的评价,团队合作情况以及个人在任务中的表现也是重要的评价指标。课程最终成绩的构成比例:理论知识考核占30%,实践能力考核占60%,学习态度考核占10%,这样的比例设置突出了能力考核和学习过程考核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李雄杰.高职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规划与设计[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2)

[2]关俊利,吕观盛.高等院校旅游教育全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思考[J].旅游论坛,2011(6)

[3]梁东晓.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势必推动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J].职业,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