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范文1
关键词:交互式教学 高职英语 特征及方法
交互式教学法以语言功能为纲,着重培养交际能力,其目的在于促进学习任务的完成或人际关系的构建。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环境中,师生之间应遵循“双主体”原则,并且以“交流、表达”为活动方式,这就体现出来交互式英语课堂的重要性。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还要使学生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力求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这才是交互式课堂教学最根本的特征。
一、交互式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
1注重”循环性”教学:循环型教学要遵循“先学后教,再教再学”的模式。学生要进一步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做好课前的预习准备,然后在课上经过老师的启发、示范和引导,对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梳理,自己找出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从而更深入的了解知识。 对于教师来说,循环型教学要求教师对于课案的准备要更加充分和深入,要洞悉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状态,并在课堂上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随时微调教学内容和方法。要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和个性,鼓励引导学生的学习思维和深化学习内容。
2启动“双主体”式教学
“双主体”即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有同样的比例。针对“双主体”这一特点,对于教师的要求则更加严格一些。例如:如何设计课堂环节才能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氛围;如何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并融入课堂环境中;如何让学生敞开心,张开嘴,开动脑,勤动手;如何设计课堂练习,要让学生兴趣盎然主动学习和接受知识等问题。“双主体”要确保学生全程参与学习活动,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由于大部分学生在教学过程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所以“双主体”式教学要求教师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现状从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有实际操作意义的进行课堂教学。
3掌握“多样性”教学
交互式课堂教学的表现形式应是多类型、多方面、多层次的。包括教学内容的延展、深入,教学手段的多样以及教学过程的动态、层次等。教师应注重网络信息的重要性,及时正确地提供给学生有用的教学信息,同时也鼓励学生在课下广泛查找,师生间才可以增进交流。交互式课堂教学的这种多样性,能不断活跃课堂气氛,调剂学生的心理需求,很好地提高教学效益。
4提升“动态性”教学
在实际应用的教学内容过程中,将学生座次打乱,分为小组讨论问题,让学生自己创设交际场景,进行大胆尝试也是一种有效手段。让学生课下讨论,经过自己的研究和调查,形成总结报告,并做成演示文稿,在课堂上讲给其他同学听,这些都是动态性教学的良好体现。尤其是对于口语、听力课堂中的学生,最好是让他们“动起来”,通过切身行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最好能将教学内容融入进游戏中。
二、交互式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逐渐在从教师单方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师生之间的“交互式”,更多注重教师的指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应用英语知识交流信息的能力。
1学生“找茬”教学法
1.1学生找老师的“茬”
教师想要打破和学生之间的等级差,让学生“挑刺”是很好的办法。教师在准备课案的时候可以故意流露出一些明显或不明显的“错误”,包括语言点、语法错误、标点错误、社会知识和常识性的错误等,让学生从心里克服对于老师“全对、正确”的心理,打破他们的心理障碍,勇敢的指出老师的“错误”,这样会大大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但是要注意的是,教师因此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在教学过程中要非常严谨,但“错误”的选择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而定。
1.2学生之间相互“找茬”
这种做法有2大好处。一是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只有专心听,仔细查看才能从同学的讲话内容和演示中找到错误;二是学生找的主题内容基本都是符合年轻人的心态和兴趣,能快速而有效地抓住学生们的共鸣点,借以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
2任务驱动法
2.1全班活动法
全班活动法是交互式教学法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其基本教学过程是:教师讲解、学生理解、巩固练习、老师检查。如果教师能构建积极合理的课堂语境,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高,采用这种方法能大大增强教学效果。
2.2小组活动法
首先要在形式上把学生分为小组,在课堂上我们更多的提倡打乱学生的座次,这样一是可以增进不同学生“群”之间的交流,二可以防止学生由于自由的课堂教学模式导致的精力不集中,谈论课外话题。其次要给每一个小组不同的“话题”来讨论,但是所有的分支话题都包含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大主题当中。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再次,教师掌握学生合作交流的时间,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但不会时间太长,在交流结束后要验收成果,要有总结发言,有提问和答疑。这种小组活动能帮助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学习策略,加强自我控制力,并促进了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1] 李黛芬.交互式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
[2] 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范文2
方法之一:课前――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
请大家先看这样一个案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33页《1亿有多大?》
教材中只提供了1亿张纸摞起来大约有1万米高。而后,留下的就只有一张空白的研究方案表格:
小组成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很多教师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让学生研究什么?到底怎样去体会1亿有多大?只有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4页中“你知道吗”?1亿个小学生手拉手可以绕地球赤道3圈半。每秒种画一个点,一刻不停地画,1亿个点要画3年2个多月。唯有本组资料可以说是现成的体验资料。我想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耐心钻研教材。通过深入地挖掘教材,不难发现,其实书中给了我们许多可利用研究的信息资料。例如以下八组数学信息:
信息1:正常人的心脏一年要跳4200万次。(出自第10页)
问题:一个正常人的心脏多长时间大约要跳1亿次?(2年3个多月)
信息2: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有一头蓝鲸重125000千克。
问题:多少头这样同样大的蓝鲸的总重量是大约是1亿千克?(800头)
信息3:一小滴血液含有500万个红细胞。(出自第14页)
问题:多少滴血液含有1亿个红细胞呢?(20小滴血液)
信息4:我国每年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达450亿双,需要砍伐2500万棵树。(出自第29页)
问题:平均每天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多少双?(1.2亿双);需要砍伐多少棵树?(70000棵树)
信息5:一头大象一天要吃350千克食物。(出自第55页)
问题:1亿千克食物够这头大象吃多少年?(大约800年)
信息6:燕鸥每天飞780千米。(出自第61页)
问题:1亿千米燕鸥要飞多少天?(大约130000天)
信息7:回收1000千克废纸,可以少砍17棵大树,生产800千克好纸。(出自第110页)
问题:回收1亿千克废纸,可以少砍多少棵大树?(170万棵)生产多少千克好纸?(8000万)
信息8:一只啄木鸟每天能吃645只害虫。
问题:400只啄木鸟一年大约能吃多少只害虫?(1亿只)
学生拿出课前发的记录表,先阅读信息,再自由选择自己小组感兴趣的问题,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记录结果,然后写出最想说的一句话。
汇报交流……
(注:小括号中的文字说明与问题答案,在给学生呈现信息与问题时是不出现的,多数问题的答案是近似数)
这一组学习信息就要靠我们教师自己用慧眼去发现,去提炼!我在去年的教学中按照上述案例的设计实施教学时,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高涨,课堂效率大家也会可想而知。
上述案例之所以成功,主要体现了以下两点:
1.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不同,对“1亿”的猜想也是各种各样,这些猜想大都是凭感觉的,甚至是随意猜测。因此,教师要及时钻研教材,精心备课,为学生提供了熟悉的、身边的素材数据,让学生参与研究活动。如果没有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这节课一定会内容空洞,感觉没有什么好学的,那我们又何谈什么课堂教学效率呢?
2.各组活动成果的交流,丰富了学生对1亿有多大的感受,并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研究活动与成果交流,也培养学生和向他人学习,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习惯。
方法之二:课上――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及时调整学习内容
在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一单元中,学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
从而一步得出了计算结果。类似于这样的题目,可以将位数多的小数写在上面,即把0.36写在0.9的上面,就可以直接一步得出计算结果,这样计算既简便又避免了错误的产生。
由于我是第一次教五年级,对于学生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每一种类型的学习错误在备课时不曾完全设想到,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上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用敏捷的思维去思考。当出现上述类似情况时,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思路,进行专项练习,突破难点、疑点。因为有些教师认为练习课最好上,就是一味地去做习题,可能都是一种类型的,但是当学生自己独立做题时,才发现学生怎么有这么多错误呢?然而一节课的时间已经浪费了,更何谈什么课堂的教学效率呢?
方法之三:课后――教师要养成自我反思的好习惯
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反思性的实践者”。反思是教师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加速剂。及时总结本节课的成功与失败,记录下自己的困惑与疑问,以便完善今后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范文3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师;艺术性处理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16
一、教师提高自身各方面业务素质是课堂教学达到艺术性的前提
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就不同。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则学得轻松有趣,学得灵活,学得好;教学方法不得当,学生则学得吃力,学得枯燥,甚至厌学,最终导致弃学。因此,课堂的教学关键是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因此,英语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和符合时展的要求。
第一,系统而又认真地研究、思考《英语课程标准》,研究我国不同时期的教学目标要求,把握不同时期的教学方法,以便树立起正确的现代教育理念,以最优化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现代科学的教育手段,实现现代教育教学的最优化过程,全面实现英语教育教学目标。
第二,英语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人们常说:“教师要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要想达到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英语教师应该具有以下知识结构:
1. 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知识和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它是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的必备条件。在以前所使用的教学大纲,以及现在所使用的课程标准的后几页中都罗列了大量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常用的课堂语言,是快速提高教师课堂交际语言的范本。当然,由于课堂教学是动态进行的,要想使课堂达到艺术性,仅仅使用这些课堂用语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教师在平时注重培养提高自身运用语言的能力。
2. 具有丰富的英语文化知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教师只有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禁忌习俗、意语概念和体态语言等有关知识,才能更好地帮助、指导学生与使用英语国家的人们沟通,避免由于文化差异造成误解,以达到顺利使用英语交流思想感情的目的,做到语言得体、理解正确。同时也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少学生开始对英语语言学习本身并不感兴趣,而是从中西文化、风俗人情、地理历史的兴趣开始激发而来。
第三,教师要具备研究学生实际、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能力。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对象,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教学不以学生为主体,就没有了课堂教学的基本价值。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内在情感的外在表现,都是值得教师关注和研究的内容。教师只有真心去关注每一个学生,了解每一位学生,研究每一位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关心每一位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将自己的一言一行融入学生的实际需求之中,才能真正完成教学目标,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才能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完美性和艺术性。
二、英语课堂教学达到艺术性的几个方面
英语课堂教学是在设立了课堂教学的目标以后,采取多种手段、不同的教学方法、渐进的教学环节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要在完成教学的基本任务,实现教学基本目标的基础之上达到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目标设立的艺术性
《英语课程标准》将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定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综合能力又分四个方面: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总体来说,英语的教学目标,特别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对知识的传授,学生英语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培养,而且要通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加以引导,同时要为学生塑造完整的人格服务。而在现实英语教学中,以及在对教师,对学生已经过时的评价方式未做全面改革的前提下,教师的课堂教学只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特别是基本知识的传授,这样是不能完成所设立的教学目标的,更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艺术性的效果。
依据《英语课程标准》,英语教师在确立教学目标时,就应该摆脱过去的仅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两维思想,树立知识与技能、文化与情感、学习与策略的三维意识。从四个方面来分解教学目标: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文化情感、学习策略。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并不是将这些教学目标单一地、分割式地逐一完成,而是将它们有机地整合为一体,在每一课堂教学环节之中,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及情感之中,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之中,甚至在每一个事例中加以体现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在英语课堂教学之中体现教师对教学目标设立的艺术性。
2. 复习的艺术性
英语课堂教学的第一个主要环节就是复习。它不仅仅是对旧知识的复习,而且应看成教师与学生情感交融、新知识导入的前期铺垫,教师完美进入教学状态以及学生快速融入英语学习的最佳时期。在复习环节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分析: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情绪状态,分析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教师为本节课进行的前期备课内容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是否要进行调整进行预测和分析。因此,教师在选择复习内容、复习手段上都要综合考虑,不能仅仅着眼于前节课的教学内容,而应同时考虑与新知识相关的教学内容以及上节课的课后任务。教学手段上也不能单一地用听写、背诵、教师讲解的机械模式,可以采取启发式提问、学生表演、作业报告、调查总结的形式进行。同样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作为复习的基础目标。
3. 导入呈现的艺术性
导入是学生学习新知识,呈现语言基本运用材料的过程,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也是课堂教学的最大亮点。体现了教师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对英语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的能力。
教师一般将新的单词、新的句型、新的英语表达法在导入环节中进行呈现,但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知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基本规律,同时,要将所要学习的重要知识都尽可能呈现。在呈现过程中,可以由在学生生活中容易运用的语言知识入手,通过教师的肢体语言,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体现语言的生活化;再通过多媒体、简笔画等直观的教学手段,运用鼓励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词汇、句型结构的基本含义,培养学生猜测词义,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能力,也为学生在中考阅读中含3%生词量的实际做好能力准备。
英语是语言教学,仅仅靠学生的理解是不能够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的。学生在理解新知识的基础之上,一定要达到口语的准确、熟练。这就要求在导入环节中,教师进行适时,适当的领读,学生进行合理的朗读也是有必要的。在领读中可采取全体跟读、小组跟读、个体跟读的渐进模式进行;学生的朗读可采取由全体到个体的人数逐减的方式进行,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跟读与朗读的活动之中,注重教学对象的全体性与个体性的差异,力争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
4. 任务活动的艺术性
在新的英语课堂教学理念下,积极倡导任务型教学方法为主的多元化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的任务型活动不但要巩固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英语语言材料的基本技能,而且要对学生的学习策略进行培养、对学生情感态度给予激发且使之得以升华。教师在进行课堂活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目标,考虑英语的学习规律,不但要遵循对学生知识能力培养的听、说、读、写渐进的规律,而且活动的形式力求达到达成目标的最优化。
在课堂教学的基本设计中,可采取听力练习、师生对话示范、生生对话练习、调查总结汇报、教学升华等不同活动形式进行。在活动开展的难易程度上,一定要考虑难易结合,使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活动去开展。基础语言的应用上,要尽可能地做到涵盖所有所学的语言知识,且有一定的信息差,即只有学生通过适当的思考、分析才能完成任务活动,以便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体验成功的愉悦。同时,课堂活动也要尽可能地使学生有独立思维,协同合作完成任务的机会,以便培养学生不同的学习策略。
任务安排要力求由学生已知生活化活动,到新知识的应用,再回归生活的一个过程,充分体现英语语言教学为生活中运用语言而服务的现实意义。
5. 课外作业布置的艺术性
家庭作业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同时是课堂教学的课外延伸与拓展。教师除了布置精心挑选的操练型笔头作业以外,还应该考虑灵活多样的思考型、协作型作业。例如,将课堂教学中的调查延伸于课外,延伸于家庭,甚至延伸于社会;也可以将课堂教学中未进行的写作练习置于课外。家庭作业的布置,同样要立足于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英语语言学习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因此,适量的例句、范文背诵是不可少的,但一定不要过多过滥,增加学生机械型课业负担。单词的识记也是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棘手的问题,让学生对单词进行机械的统一抄写,也不是家庭作业的最佳方式,而应通过课堂教学的激发,培养学生记忆单词的能力,通过对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培养的同时进行单词识记。
6. 课堂评价的艺术性
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竞争,增强学生自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不能仅仅使用“Good”“You are right.”“You are wrong.”这些简单的、单一的评价语言,而应该因学生的不同特点,给予不同的评价,教师要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正激励性评价和负激励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整合。评价要力求客观合理,同时要以教学目标为评价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塑造个性化与全面发展相结合的人才观为理念,才能取得评价的真正效果。
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范文4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基本经验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5-0156-01
英语课堂教学是教与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它可以集中体现英语教学的一些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也可以集中反映英语教师在履行教师职责中的一切表现。多年来,许多英语老师辛勤任教,在课堂教学上已经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实践证明,良好的教学经验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教学过程,它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启发了学生运用各种器官的能力,从而对于英语教学效果的提高至关重要。目前,在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已形成了许多比较成熟的经验,以下就将最基本的几点经验作以分析和述略,以便英语教学之借鉴和学习。
一、 以学生为中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出发点
众所周知,教学过程就是师授知识于学生的过程。因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是首要的,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则忽略了学生的地位,仅是以教师为中心,总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整个课堂中学生总是围着教师转。这种课堂教学便毫无疑问成了英语教师的主宰,课堂教学是由教师来组织和指导的。课堂上只听到教师的声音,教师说东,学生不敢说西。这种主宰式的英语课堂教学抹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枯燥乏味的讲授超越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陈旧呆板的教学法就是这种教学的特点。这种教学模式违背了现代教育教学的原则,压制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与动机,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尽管教师费劲苦心,但对于学生而言,学习课堂知识的效果甚微。
随着英语教学的不断推进与改革,一些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教”是以学生的“学”为基础的,以学生为中心是我们进行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为了搞好课堂教学,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将两者协调有机地配合起来,方可提高我们英语教学的课堂效果。换句话说,就是教师的心里要始终装着学生,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种种表现,以便对症下药,因人施教。在教学过程中应想着学生,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授课,既要分析研究学生的心理,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以便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英语教师必须时常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善于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给学生创设各种意境,提供给学生运用英语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触课堂,享受学习的乐趣,使他们运用所学课堂知识去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从而一步步形成一种推动其前进的内在动力。对于一个英语教师而言,照本宣科是教学的失败。因此,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各种运用语言的机会,使学生在大量练习中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是否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是我们评价课堂教学成败的依据,也是我们评价一个教师教学质量的立足点。
二、课堂教学交流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英语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靠精讲多练,以练为主的教学活动培养起来的,而这个练,归根结底,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交际化的过程。
所谓交际就是人与人之间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沟通,以达到相互了解的某种程度的一种活动。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交流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而且也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所在。我们这里所讲的课堂教学交际化,就是要求教师要讲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教,要求学生要将其作为交际工具来学,更主要的是还要求教师和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要把英语作为教学工具来用。使整个英语教学活动都成为以英语进行交流的活动,整个教学过程也就是一个交际的过程。
交际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既加强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又促使教师不断革新教学方式。教师运用语言意境启发学生,使学生在逼真的情境中运用英语进行模拟、演示,提高了学生运用英语的实际操作能力。这种课堂教学的交流,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有效途径。
三、培养能力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
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是教学的主要目的。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进行英语的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因为学生学习英语,并不只是单纯的为学而学,也不仅仅是为了懂得英语的基本语音、语法知识,而主要是为了能运用这些知识来掌握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活动的交际能力。作为一个英语教师,仅仅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有关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除了讲授知识以外,更应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学生而言,仅仅懂得英语的语法知识也是不够的,更应具各种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才算真正学会了英语。脱离实践是学不好英语的,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讲”与“学”的过程,也即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正确有效的做法应该是精讲多练,以练为主,只有这样,才能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的目的。
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范文5
论文摘 要: 课堂教学评价是高校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客观地用量化的标准进行定量分析,必须建立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指标体系的设立和权重分配,以客观有效地反映课堂教学效果。
高等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关系到全民素质的提高。我国历来重视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教育部多次要求高等学校重视对学生的教学工作,尤其是抓好本科生的教学。而评价教学的好坏,最基础的又是日常的课堂教学。对此,近年来许多学者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讨,也提出了一些量化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1-4]。但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是一个涉及多因素的综合评价,具有多种不确定因素,要想准确建立评价方法,关键是建立一个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按照高等教育规律,参考课堂教学实践,提出一种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可用于不同学科之间、不同教学方法之间的量化比较,为教学管理提供一个客观依据。
1.建立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原则是规律的反映。高等学校课堂教学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要符合高等学校的教育特点,能够为课堂教学服务。
1.1导向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评价产生的效果要有利于树立良好的教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指标体系中涉及全局性的重要指标,将直接影响到学校办学方向、办学投入和学科发展。
1.2客观、可考核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在设定过程中要尽量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应当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各个学科的实际教学情况,从本质上反映高等学校课堂教学的全部基本特征。另外评价指标体系还应具有合理性,能够在公平、公正、合理的条件下对课堂教学水平进行考核。
1.3简洁、完备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要具备准确性和全面性,能全面反映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情况,但是指标的设立应尽可能的少,便于操作,各指标间不应该有强相关性,避免指标内容的重复。
1.4可操作性原则
在保证能够正确、公正的前提下,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力求简单实用,可操作性较强,突出重点,抓住各学科的共性,容易得到评价数据。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一些硬件指标可由统计数据给出,其它的指标可采用专家打分的方式进行,做到定量和定性相结合。
2.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高等学校课堂教学综合评价采用二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自顶向下分层设置的3层模式确立。首先确定总体评价目标,建立目标层(高等学校课堂教学综合评价);把总体目标分解成一级指标体系,按其重要性分配不同的权重;再考虑各个一级指标所包含的方面,分解为二级指标体系,并在该一级指标之下为二级指标分配不同的权重。
通过对高等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分析,并借鉴专家意见,本文建立的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并分配了各指标的相应权重。
2.1教学态度
教学态度是指教师的专业精神,它体现在教师的备课、授课和课后辅导等一系列活动之中,是能否做好课堂教学的保证。教师要想搞好日常的课堂教学,首先需要有一个端正的态度。教师只有做到爱岗敬业,一心为学生服务,才能真正上好课,教好书。在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我们为一级指标教学态度分配权重为0.25,以下再细分为4个二级指标。
2.1.1治学的严谨性。高校教师不能只满足当一个照本宣科者,还要成为一个治学严谨的研究者,系统掌握要讲授的课程内容和体系,并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本指标分配权重为0.3。
2.1.2对待学生和教学的态度。教师在面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有正确的态度,不能仅是应付工作,而要做到为人师表,热爱学生,认真对待每一堂课的教学,本指标分配权重为0.2。
2.1.3讲课的精神面貌。教师在讲课时要富于感染力,用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从被动的受学者变成一个主动的求道者,培养学生的自学、研究能力,本指标分配权重为0.2。
2.1.4备课与教案的准备情况。为了上好课,教师要认真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提前备好课,准备好教案,本指标分配权重为0.3。
2.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的实施,最重要的就是教学内容的落实,只有教师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真正教给学生,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把握知识的难易程度,合理安排教学密度以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和掌握知识。在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我们为一级指标教学内容分配权重为0.3,以下细分为四个二级指标。
2.2.1教师对讲授内容的掌握情况。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讲明白,首先自己必须熟练掌握教材,在认真备好课的前提下,课堂讲授时应尽量做到脱离讲稿,或只参考重点提纲,尤其不应该每计算推导一步,连答案都要照书、照教案抄,而不敢自己在讲台上现场解题,教师对讲授内容的掌握情况分配权重为0.3。
2.2.2基本知识的讲授。教师在实际课堂讲授环节,要加强基本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基础知识,打好扎实的基本功,本指标分配权重为0.3。
2.2.3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师要善于把握知识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在讲授时应突出重点,讲清难点,让学生切实掌握所学内容,本指标分配权重为0.2。
2.2.4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将为学生进入社会打下基础,本指标分配权重为0.2。
转贴于
2.3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指教师教学的手段,是贯彻教与学的媒介,教学方法的选择适当与否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好的教学内容还需要有适当的教学方法反映给学生,要能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和掌握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在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教学方法是教学内容外的另一个重要一级指标,我们为它分配权重为0.3,以下细分为4个二级指标。
2.3.1教学方法的灵活性,选择的适当性。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要呆板地只顾自己在上面讲,不考虑效果地对学生满堂灌,而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教学目的灵活地选择多种教学方法,以给学生造成新鲜感,但是又不能为选择而选择、为灵活而灵活,而是要注意方法的适当性,我们为本指标分配权重为0.3。
2.3.2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教师在可能和需要的情况下,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合理运用实验、教具、幻灯片、视频影像等教学辅助手段,增强教学效果,教学辅助手段用得好的话,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也不能只顾花哨,整堂课只见课件、幻灯片,而是要注意合理和必要性,否则就是以辅代主了,本指标分配权重为0.2。
2.3.3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情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加强师生互动,尽量促进学生的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指标分配权重为0.2。
2.3.4时间分配的合理性。教师应合理安排学期进度和每节课的讲授时间,做到松驰有度,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所学知识,本指标分配权重为0.3。
2.4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是检验课堂教学好与坏的标准。教师的课堂教学要落到实处,要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而不是相互应付,就要注意最基本的环节,促进学生的学习,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我们为一级指标教学效果分配权重为0.15,以下细分为4个二级指标。
2.4.1能否按时上下课。教师要保证一堂课的效果,最起码的首先要保证课堂教学的完整性,教师必须要做到按时上、下课。我们给本指标分配权重为0.3。
2.4.2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出勤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上课的出勤率也直接关系到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保证学生的上课出勤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若是学生对课程内容没有学习兴趣,经常不去听讲,那就根本谈不上教学效果了。学校既要从制度上规定学生的上课,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也要督促检查,本指标分配权重为0.3。
2.4.3师生的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搞好师生关系,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否则如果学生对学习、对教师产生了抵触情绪,教师就无法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无法完成课堂教学,本指标分配权重为0.3。
2.4.4教师的仪容仪表。最后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还应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带给学生愉悦感和亲切感,使教学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顺利进行,本指标分配权重为0.1。
3.结论
3.1通过建立高等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用量化的方法直观地进行不同学科间的课堂教学比较,为教学评估和教学管理提供有益的帮助。
3.2本文设计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既可以是对具体某一堂课的合格考察,又可以用来对不同教师间的赛教评估,还可以是一段时间,比如一学期结束对教学效果的管理。
3.3对原始数据的收集,既可采取向学生发放调查表或由专家打分的形式,又可由学生打分和专家打分相结合,再分别给予不同的权重来综合评定。
参考文献
[1]黄迪民,孙佳燕.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高校实践教学效果评价[J].广西社会科学,2008,(5):194-197.
[2]郝占刚,刘菡,宋少伟.基于GA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课堂教学效果评价[J].科技信息,2008,(22):43-44.
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范文6
论文摘 要: 课堂教学评价是高校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客观地用量化的标准进行定量分析,必须建立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指标体系的设立和权重分配,以客观有效地反映课堂教学效果。
高等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关系到全民素质的提高。我国历来重视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教育部多次要求高等学校重视对学生的教学工作,尤其是抓好本科生的教学。而评价教学的好坏,最基础的又是日常的课堂教学。对此,近年来许多学者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讨,也提出了一些量化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1-4]。但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是一个涉及多因素的综合评价,具有多种不确定因素,要想准确建立评价方法,关键是建立一个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按照高等教育规律,参考课堂教学实践,提出一种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可用于不同学科之间、不同教学方法之间的量化比较,为教学管理提供一个客观依据。
1.建立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原则是规律的反映。高等学校课堂教学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要符合高等学校的教育特点,能够为课堂教学服务。
1.1导向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评价产生的效果要有利于树立良好的教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指标体系中涉及全局性的重要指标,将直接影响到学校办学方向、办学投入和学科发展。
1.2客观、可考核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在设定过程中要尽量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应当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各个学科的实际教学情况,从本质上反映高等学校课堂教学的全部基本特征。另外评价指标体系还应具有合理性,能够在公平、公正、合理的条件下对课堂教学水平进行考核。
1.3简洁、完备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要具备准确性和全面性,能全面反映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情况,但是指标的设立应尽可能的少,便于操作,各指标间不应该有强相关性,避免指标内容的重复。
1.4可操作性原则
在保证能够正确、公正的前提下,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力求简单实用,可操作性较强,突出重点,抓住各学科的共性,容易得到评价数据。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一些硬件指标可由统计数据给出,其它的指标可采用专家打分的方式进行,做到定量和定性相结合。
2.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高等学校课堂教学综合评价采用二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自顶向下分层设置的3层模式确立。首先确定总体评价目标,建立目标层(高等学校课堂教学综合评价);把总体目标分解成一级指标体系,按其重要性分配不同的权重;再考虑各个一级指标所包含的方面,分解为二级指标体系,并在该一级指标之下为二级指标分配不同的权重。
通过对高等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分析,并借鉴专家意见,本文建立的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并分配了各指标的相应权重。
2.1教学态度
教学态度是指教师的专业精神,它体现在教师的备课、授课和课后辅导等一系列活动之中,是能否做好课堂教学的保证。教师要想搞好日常的课堂教学,首先需要有一个端正的态度。教师只有做到爱岗敬业,一心为学生服务,才能真正上好课,教好书。在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我们为一级指标教学态度分配权重为0.25,以下再细分为4个二级指标。
2.1.1治学的严谨性。高校教师不能只满足当一个照本宣科者,还要成为一个治学严谨的研究者,系统掌握要讲授的课程内容和体系,并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本指标分配权重为0.3。
2.1.2对待学生和教学的态度。教师在面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有正确的态度,不能仅是应付工作,而要做到为人师表,热爱学生,认真对待每一堂课的教学,本指标分配权重为0.2。
2.1.3讲课的精神面貌。教师在讲课时要富于感染力,用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从被动的受学者变成一个主动的求道者,培养学生的自学、研究能力,本指标分配权重为0.2。
2.1.4备课与教案的准备情况。为了上好课,教师要认真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提前备好课,准备好教案,本指标分配权重为0.3。
2.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的实施,最重要的就是教学内容的落实,只有教师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真正教给学生,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把握知识的难易程度,合理安排教学密度以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和掌握知识。在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我们为一级指标教学内容分配权重为0.3,以下细分为四个二级指标。
2.2.1教师对讲授内容的掌握情况。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讲明白,首先自己必须熟练掌握教材,在认真备好课的前提下,课堂讲授时应尽量做到脱离讲稿,或只参考重点提纲,尤其不应该每计算推导一步,连答案都要照书、照教案抄,而不敢自己在讲台上现场解题,教师对讲授内容的掌握情况分配权重为0.3。
2.2.2基本知识的讲授。教师在实际课堂讲授环节,要加强基本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基础知识,打好扎实的基本功,本指标分配权重为0.3。
2.2.3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师要善于把握知识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在讲授时应突出重点,讲清难点,让学生切实掌握所学内容,本指标分配权重为0.2。
2.2.4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将为学生进入社会打下基础,本指标分配权重为0.2。
2.3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指教师教学的手段,是贯彻教与学的媒介,教学方法的选择适当与否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好的教学内容还需要有适当的教学方法反映给学生,要能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和掌握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在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教学方法是教学内容外的另一个重要一级指标,我们为它分配权重为0.3,以下细分为4个二级指标。
2.3.1教学方法的灵活性,选择的适当性。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要呆板地只顾自己在上面讲,不考虑效果地对学生满堂灌,而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教学目的灵活地选择多种教学方法,以给学生造成新鲜感,但是又不能为选择而选择、为灵活而灵活,而是要注意方法的适当性,我们为本指标分配权重为0.3。
2.3.2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教师在可能和需要的情况下,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合理运用实验、教具、幻灯片、视频影像等教学辅助手段,增强教学效果,教学辅助手段用得好的话,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也不能只顾花哨,整堂课只见课件、幻灯片,而是要注意合理和必要性,否则就是以辅代主了,本指标分配权重为0.2。
2.3.3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情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加强师生互动,尽量促进学生的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指标分配权重为0.2。
2.3.4时间分配的合理性。教师应合理安排学期进度和每节课的讲授时间,做到松驰有度,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所学知识,本指标分配权重为0.3。
2.4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是检验课堂教学好与坏的标准。教师的课堂教学要落到实处,要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而不是相互应付,就要注意最基本的环节,促进学生的学习,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我们为一级指标教学效果分配权重为0.15,以下细分为4个二级指标。
2.4.1能否按时上下课。教师要保证一堂课的效果,最起码的首先要保证课堂教学的完整性,教师必须要做到按时上、下课。我们给本指标分配权重为0.3。
2.4.2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出勤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上课的出勤率也直接关系到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保证学生的上课出勤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若是学生对课程内容没有学习兴趣,经常不去听讲,那就根本谈不上教学效果了。学校既要从制度上规定学生的上课,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也要督促检查,本指标分配权重为0.3。
2.4.3师生的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搞好师生关系,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否则如果学生对学习、对教师产生了抵触情绪,教师就无法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无法完成课堂教学,本指标分配权重为0.3。
2.4.4教师的仪容仪表。最后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还应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带给学生愉悦感和亲切感,使教学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顺利进行,本指标分配权重为0.1。
3.结论
3.1通过建立高等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用量化的方法直观地进行不同学科间的课堂教学比较,为教学评估和教学管理提供有益的帮助。
3.2本文设计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既可以是对具体某一堂课的合格考察,又可以用来对不同教师间的赛教评估,还可以是一段时间,比如一学期结束对教学效果的管理。
3.3对原始数据的收集,既可采取向学生发放调查表或由专家打分的形式,又可由学生打分和专家打分相结合,再分别给予不同的权重来综合评定。
参考文献:
[1]黄迪民,孙佳燕.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高校实践教学效果评价[j].广西社会科学,2008,(5):194-197.
[2]郝占刚,刘菡,宋少伟.基于ga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课堂教学效果评价[j].科技信息,2008,(2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