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思想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思想研究范文1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生态危机的凸现,人们对传统林业经营思想和经营模式进行了反思,提出了生态林业概念,后又逐渐演化为可持续林业、现代林业。然而,到目前为止,现代林业这个概念,还未被人们真正认识和正确理解,业外人士往往错误将“现代林业”当作“现代化”林业。业内人士也有不少人将“现代林业”抽象化,使“现代林业”远离社会,脱离实际,严重影响了中国现代林业的建设。
1.世界各国林业建设观念的转变
现代世界各国林业经营思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具体的经营目标和重点上,虽然千差万别,但总体思路和发展方向基本一致,都在不断重视生态环境作用,兼顾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其中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有奥地利的“森林经营新模式”,其目的是实现不破坏生态平衡的环境保护与经营;瑞典的“立地特点林业”,认为“合理林业可与小规模自然保护和景观并存”;德国的“正确林业”,采取“与健全的科学知识和经验证明的实践准则一致的经营方法,同时,保证林地的经济与生态生产率,从而实现物质与非物质机能的永续”;加拿大的“模式森林计划”,以森林生态经营思想为基本原则,大力倡导公众参与,积极引入科学技术和生态技术,持证经营,充分实现森林多种价值;修正的热带“近自然森林经营”,要求从整体出发,经营森林生态系统,以保证生态系统的生产率与稳定性;日本的“森林•林业流域管理系统”,则从日本国情出发,把森林作为“绿色和水”的源泉,按照流域来进行经营管理[1][2]。
林业不再只是一个经济部门,而是环境建设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基础产业——这已是大家的共识[3][4]。
2.“现代林业”的定义
国内较早的现代林业定义是:现代林业即在现代科学认识基础上,用现代技术装备武装和现代工艺方法生产以及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的,并可持续发展的林业[8]。后来,进一步发展,定义为:现代林业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全社会广泛参与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高效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需求的林业[1]。
第一个概念一连使用了四个“现代”,关于“林业”之前,就其观点的实质而言,不过是“现代化”“林业”的定义。后一个概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其实,这个定义的实质并未超越可持续林业的范围。
林学自创立以来,各国对于林学、森林、林业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许多新的发展。林学经历了传统林学的各个阶段(从“大木头”林业到“永续利用”林业),向现代林学转变。“现代林学”成了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建、经理为研究对象,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为核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效益和多种功能为目的的学科。对森林的认识也由单株树木、树木群体到森林生态系统的转变。由于人们对森林和林学认识的变化,是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从“木头”林业向“生态”林业转变,从“伐木”行业转变为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作为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从而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上述转变,以及当前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的日益突出,使人们又认识到,“社会”与“生态”是一个复杂的复合大系统,人类活动必须遵守其竞争、共生、自生三大原则,实行“资源共享、适时协同、按需生产、和谐共荣”[3],实现“人地共荣”,社会——生态系统的竞争、共生和自生机制的完善结合,环境合理、经济高效、社会文明、系统健康地发展[3][4]。
因此,现代林业可以归纳表述为“和谐林业”: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研究并协调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实现社会高度文明,生物圈永久稳定和繁荣,人类共同幸福与进步[5]。
只有通过科学高效的手段,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这些关系和谐协调,才能迅速克服日益突出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显然,这种定义克服了传统的割裂“社会”与“生态”的观点的弊端,强调了“关系”的重要性,突出了“关系协调与和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6][7]。3.“现代林业”的内涵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现代林业:①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经营对象;②和谐地协调人与人(包括组织与组织、人与组织)、人与环境的关系(即:竞争、共生、自生)[3][6];③“人地共荣”为最高目标。
因此,现代林业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和谐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全社会协调参与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与管理,协调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5]。
显然,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具有复杂系统所具有的网络性、多区域性、开放性、动态性、耗散性、作用过程多样性、多维数、非线性等特性,我们应该运用整体复杂性研究方法、3d方法(全社会共同参与系统诊断、参与方案设计、参与推广与实施),对以现代林业进行研究,对人地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寻求系统和谐发展的新途径[3][5]。
3.1经营对象
现代林业的经营对象是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最大生态系统,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结构特征。当把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经营对象时,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人类的经营活动不应超出其调节能力的阈值,以免造成生态失衡。就现代林业而言,就是要按照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开展森林经营活动,通过各种措施,减少对于林地的养分耗损,增加林地养分补充,增加对系统的投入,建立新的高效的生态链,形成高级有序循环,促进林业系统向高级有序态进化[2]。
3.2经营目标
现代林业的经营目标是森林利用达到“零废弃物”,实现“清洁生产”[3]。实现林业“清洁生产”,就是通过改进森林资源经营利用手段,达到削减和控制co2排放,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少或不产生生产性垃圾和生活垃圾。通过对有限森林资源的节约、节制和循环使用,创造健康有序的森林资源使用机制,实现和谐发展的循环性社会:①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新技术,如生物发电、低公害车、自然能源等。②建立废弃物回收、再生、利用循环系统,确保环境卫生安全。③加大木质系列材料开发利用力度,提高木质系列产品生产效益。④培育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森林文化和生活文化氛围。
3.3经营原则
在目前矿物燃料日渐枯竭、人口压力加大和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现代林业的经营原则应该坚持:①开发短轮伐期速生丰产林;②营造高产能源林,解决农村燃料短缺状况,加快“绿色能源”替代矿物能源的步伐;③促进区域社会能源自给化、多元化,最终达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④有效利用荒山荒漠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9]。
3.4经营之路
除了坚强生态建设之外,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林业发展有必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行业建设:加强林业能力建设,逐步把我国的林业建设成大生态产业,实现林业的和谐发展。
②加强林业意识建设:加强生态安全和生态关系知识宣传教育,强化领导林业意识,提高全民林业观念,倡导清洁生活方式和勤俭生活方式,合理分配资源,按需生产,实行清洁生产和节约生产[3]。
③加强林业行政能力建设:加强林业组织建设,提高林业行政能力;加强林业质量建设,提高林业工程质量;加强林业制度建设,完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和林业行政体制;加强林业工程同其他工程建设的联系,使它们有机结合,实现整体与局部同步健康发展[5][10]。
4.结束语
以上,只是笔者对“现代林业”思想内涵浅陋的思考。实际上,“现代林业”的思想内涵远比上述内容还要深、广。总之,就我国而言,我国的林业底子薄,又走了许多弯路,林业经营水平还很低,林业行政能力还比较差,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运转模式和思维模式上,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林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通过对“现代林业”内涵的讨论和思考,促进我国林业观念的转变,提高全民林业意识,尤其是领导林业意识,转变林业行政运转模式,促进我国的林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泽慧,现代林业[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张国庆,从林业系统的自组织探讨生态林业设计[j],华东森林经理,1990(3)。
[3]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2003(学术刊)。
[4]张国庆,试论复合生态系统与按需育林[j],安徽林业科技,2001(2)。
[5]张国庆,试论和谐林业[j],安徽农业,2003(学术刊)。
[6]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张国庆,现代公共政策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张建国,现代林业论[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思想研究范文2
论文摘要:作为西汉时期着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董仲舒是中国儒学发展史和中国思想史上继孔子之后又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承前启后,有选择地借鉴到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仅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而且有利于搞好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急需在思想文化领域中进行创新,以满足社会发展对思想文化的需求,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加速发展,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建设稳步推进。但是,思想文化的创新并不是凭空就能实现的,必须有所继承,才能发展,而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恰是我们思想文化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和精神财富。
一、关于儒家思想文化研究
董仲舒是秦以后的第一位大儒,他继承先秦儒家传统的“天”的哲学、“任德不任刑”的德治思想和儒家传统的伦理思想并对其家里改造,从而形成了适应时展和需要的新儒学。关于仁,董仲舒立足于天人感应论.吸收先秦儒家“仁者爱人”的思想,并作了扬弃和发展,形成了一整套系统而完备的新仁学思想,他赋予“天”以仁的品性,并且要以爱别人为根本法则,否定了只爱自身的思想;关于义,董仲舒对“义”从新的视角作出了新的解释:从人与我的角度提出了“义以正我”的法则;关于仁义之分,董仲舒认为仁与义的根本区别在于“仁之于人,义之于我”,同时还强词指出了仁义之分的不容混淆性和意义所在。认为仁义所针对的对象是千万不能混淆、颠倒的,只有明于仁义之分,才能“反理以正身,据礼以劝福;推恩以广施,宽制以容众”,实现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关于义利观,董仲舒在明于仁义之分的基础上对义、利关系的阐述,是其仁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其德治思想主张最直接的理论依据。另外,董仲舒吸收了先秦阴阳家及秦汉方士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学说,提出了“天人感应”说,吸收了法家“三纲”思想及先秦正名学说,提出“大一统”论,吸收了先秦人性论思想,改造孟子、荀子的人性论,提出“性有善质”论及“性三品”说。
二、德育思想史研究类
董仲舒的德育学说是以“独尊儒术”为指导思想,以“三纲五常”为其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并且提出必须要建立“教化堤防”,并且提供了“显德以示民”的方法和“明于天性”的价值激励法。丁钦波阐述了董仲舒道德教化的核心内容,并且为我们简述了董仲舒关于德育原则和方法的思想。指出董仲舒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性三品说,德育的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并且简要的介绍了德育的方法,如“以仁安人,以义正我”、“明道重志、行道养志”、“必仁且智”等。孙文胜主要从董仲舒“三纲五常”理论中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这五个方面论述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启示作用,并且提供了相关的道德教育方法。游庆国、崔华前指出董仲舒的德育方法刻意分为四个方面,即德育基本方法、德育施教方法、德育受教方法、环境育人法,这样就从不同的角度更为详尽的分析了董仲舒的德育方法。
三、教育思想史研究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为代表的汉代教育的基本特点,把教育与德政、人性论、天人感应、实践等结合起来,也论述了董仲舒的教育思想对于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对于封建王朝的发展和巩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董仲舒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统治地位,鉴于秦王朝对人民实行“严刑峻法”而迅速灭亡的教训,主张实行“德教”,董仲舒所提倡的教学内容也完全的儒学化了,他主张以“六艺”(《诗》、《书》、《礼记》、《乐》、《易》、《春秋》) 培养人才,这虽然有利于人们思想的统一和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但同时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和其他学术的传播和发展。以为人性是“天”所赋予人的一种先验素质,这种素质具有向善或恶的两种可能,教育则就是要通过人为的手段使人向善。董仲舒甚至认为,一个国家的兴废治乱都应取决于礼乐教化,对于教育的社会作用。
四、政治思想史研究
董仲舒的政治思想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的理论基础之上的,他的政治理想是“大一统”,大一统包括政治上的大一统和思想上的大一统两个方面。政治上的大一统,指的是“以人随君,以君随天”,把君权至上作为统一的关键。思想上的大一统即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是的儒学从显学而成为官学。书中也简要阐述了董仲舒的治国方略,但是只是做了一般性的论述,并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董仲舒看来,“王者”只有实行“仁政”,“爱利天下”,才是通天道、法天意的表现,也才能得到上天的庇佑,实现统治的长治久安。赖红卫指出董仲舒为了强化统治者的廉政意识,他对上至最高统治者皇帝下至一般士大夫的重利行为都进行了批评,他说:“使诸有大俸禄,亦皆不得兼小利,与民争业,乃天理也。”提出“不与民争利”的廉政思想。董仲舒提倡德治,很重视内在仁义德性的觉醒和培养。任“德教”是对秦王朝“严刑峻法”的批判,认为“德治”是天下唯一的“大治之道”。理想政治的实现是通过思想的一统,从而形成—个以皇帝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同时还提出了他的民本思想和德政思想。
五、伦理思想史研究
董仲舒认为天赋予了阴阳五行道德属性,因此,他把德、刑、爱、乐、严、哀等等这些本来是社会现象的政治、法律、道德的属性硬加到阴阳、五行、四时等自然现象上去,从而把一个至高无上的天描绘成非常神秘的有意志的东西了。同时董仲舒用儒家伦理思想神化君主,将君权神授理论化,从而为汉朝统治的合理性提供论证;以天人关系为根据把三纲五常进一步系统化,把儒家伦理由家族伦常贯穿到政治领域;董仲舒还着力借用阴阳的一切知识来构筑君臣、父子、夫妻的具体行为准则,董仲舒把伦理关系中的贵贱尊卑原则提到了专制的极端,春秋战国时期伦理观念中所具有的民主性和平等内容在这里消失了。董仲舒政治伦理思想核心:“大一统”。董仲舒的“大一统”理论以政治一统为核心,以君权至上为关键,以文化一统为保证。所谓“君权至上”,董仲舒是在君权天授说的基础上展开的,其重点:一是神化君权,维护君主在国家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二是约束和规范君权,使君主的行为符合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同时董仲舒发展了儒家的伦理思想,提出了“三纲五常”说,使儒家伦理真正发展为政治伦理,并被封建社会统治者所采纳。
六、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
人性中有善的质而实际未善,教育的作用就是发展人性,使之成为善人。他的这种教育其实就是相当于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在书中并没有涉及到董仲舒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原则等等与之相关的内容。唐国军指出董仲舒以“大一统”理论为武器,倡导思想政治、伦理道德的统一,以“三纲五常”的理论体系为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汉武帝采纳了“独尊儒术”的提议,“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成为儒家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开端。
参考文献:
[1] 李存山. 董仲舒: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与影响[J]. 河北学刊2010(4).
[2] 黄钊. 儒家德育学说论纲[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3] 张彬, 周谷平.中国教育史导论[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 2007.
[4] 孔颖. 董仲舒及其教育思想[J]. 民办教育研究, 2008(5).
[5] 丁小萍. 中国古代政治智慧[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思想研究范文3
关键词:老子 政治思想 研究
老子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丰富而深刻,既体现了时代特征,又展示了独特见解。[1]老子哲学以自然主义哲学为架构,以“道”为核心,崇尚自然,把自然状态作为其思想的逻辑前提,体现了自然主义色彩。老子学说的发展有其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老子思想,对于当代中国政治思想建设具有很高价值。
一、道法自然的政治思想
“道”是老子哲学基础和政治思想的最高范畴,是老子哲学中最重要的概念,道居于核心地位,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母”。老子从“道”出发,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础,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老子的道,就不能抓住老子哲学系统的本体论。老子的宇宙之道不是清晰的,“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老子给“道”一个混沌难识的解说,“道可道,非常道”,这是一个迷离又含糊的宇宙本体论,只好“强之为名”,“字之曰道”。[2]
1、道的自然性
自然主义是老子思想的基本精神和最高价值,老子以“道”为本体,认为“道”是一切事物存在价值的根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世间所有的万物都要效法自然,道也不例外。道是最高的本体,人、地、天都要效法“道”,而道的基本特征就是自然。王弼在《老子注》中写到:“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自然”是“道”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也就是世间万物最普遍的原则。整个世界依照自然规律存在与活动就是自然,也就是道。[3]“古之善为道者”“敦兮其若朴”,自然是道的根本精神,具有普适价值。“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25章),道是一切万物的根源,又内生于万物,是万物的根本属性。“道”受到尊崇也被人珍贵,就在于顺其自然本性,发展为独立的存在,根据环境顺势生长,即所谓的“物行之”“势顺之”。“道法自然”学说是老子哲学的总纲领,老子这里所说的“道”,是万物生存的规律和法则,也是道法思想的本质。[4]“道”创造万物没有目的性,完全任万物自我化育而不加干涉,也不期望得到回报。“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这都说明道的无所取性和自然性,是“玄德”。“道”创造万物,遵循着自然的原则,“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64章)体现着“道法自然”的原则。这从根本上说,“道”的自然本性是最基础的,具有元价值的逻辑和意义。
2、“道”的行而上
老子的道具有形上性的特征。从宏观的角度来看,道是无象无物、混沌未分无法用经验来感知的,也无法用感官来触碰它,它没有确切的形体,散漫在浩淼的宇宙中,只能靠理性来确定其存在。从微观的角度来看,道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有象”、“有物”、“有精”、“有信”,是一个可以被感知的真实客体和存在物。“道者,万物之奥也”,(第62章)老子对“道”进行进一步的抽象,使之成为具有一般意义的概念。“道”是一切存在的依据,是物成为物的“所以然者”。它永恒的存在,“独立而不改”。老子道论已经超越了宇宙生成论的范畴,是水平很高的哲学本体论,是先秦时期哲学的最早的本体论学说。道是无形无状的形而上本体,也是天地万物运动的自然规律,天地人都是由道产生,并按照道而运动。[5]虽然不能跟宇宙生成论有清晰的界限,但是老子“道”具有的本体论的特性是毋庸置疑的。
二、 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是老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以无事取天下”的政治社会主张。老子认为,无为而治是政治的最高境界,是治理和管控国家的方略原则。只有“无为”才能更好“无不为”。通过无为政治,使民“无知无欲”,以达到“无不治”,这是一种比较高明的统治术,表面上说无为,实质上是有为,这就是对“君人南面之术”最好的诠释。
1、 “无为”的主要含义
老子的“无为”学说主要有三层含义:无为即自然、无事和善为。[6]第一层含义,无为和自然是分不开的。老子的形上学认为“道”是本体,实质就是“无为”。“道常无为”,老子认为道的本性就是自然生长,不外加条件约束的,“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第73章)都是不作强求之意,是顺应自然的一个过程和范畴。“自然”和“无为”密不可分,无为体现着自然的观念和范式,自然是无为的效果和价值。[7]第二层含义是,“无事”是“无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无为,事无事”,老子厌恶战争,认为战争违背了道的自然无为之性,所以“不足以取天下”。无事可以理解为无欲不争,“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第37章)老子倡导的原则是清净治国,也就是清净无为。第三层含义是“无为”即“善为”,老子认为做任何事情都要顺其自然,适可而止,不要过度。老子不是一味的反对为,而是要恰当的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第65章)这里的善为是道的固有属性。在他看来,无为就是不妄为不乱为不轻为,是顺应自然的作为。
老子认为“无”是万物的本源和本性,“有”生于“无”,“有”是短暂性的,“有”不是对历史进步的肯定,而是对万物本源和本性的破坏。因此,应该守住“无”,反对“有”。万事万物的生长变化都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任何外在干涉都是不必要的。对于一个事物的发展来说,任何外力都是妄为,破坏了自然程序,不利于事物的生长和发展。老子所说的“无为”是遵循“道”的法则,不做违反自然的事情,对客观事物的变化只是辅助而不擅加干涉,做到“辅自然”或“顺自然”。[8]
2、“无为”的政治主张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这是无为政治最好的概括和说明。这句话一方面是说君主在政治活动中要敢于治,而非不治;另一方面是要小心谨慎,不妄为。老子所生活的是一个动荡不安、礼崩乐坏的时代。他认为,社会动乱的根本原则在于社会道德的沦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不利于社会的安定秩序,客观上导致了社会道德的沦丧和秩序的混乱。如果不上贤,民不会有争心,个人的欲望也不会产生,人们就会过自然有序的生活。君主应该体恤民情顺应民意,做到政治上“闷闷”“察察”,百姓才会“淳淳”“缺缺”,这样才有利于维护自己的统治。老子并不是否认社会秩序,而是反对强加的秩序,他所要建立的社会是一种内化完美、自然秩序的社会,是通过“无为”方式达到的。老子提倡“无为”,反对“有为”。只有“无为”才能“无智无欲”,要“绝圣弃智”以达到“民利百倍”的效果,追求自然和谐的状态。
三、 “小国寡民”的政治思想
“小国寡民”是老子的治世思想,也是“无为政治”的必然体现。老子在散落农村的基础上勾勒出质朴单纯的原始自然状态,描绘了一种理想的社会生活,是对“无为政治”的一个憧憬。
1、“小国寡民”的自然性
老子描绘的“小国寡民”是一幅美妙和谐的田园诗画,充满了欢乐的自然气息。老子想让百姓享受自然而平淡的生活,不受外来因素的干扰,也可以说是清静无为政治的一个愿景和实践。这里民风淳朴,没有战争和沉重的赋税,社会秩序不需要强制的手段和规范来维持,人们过着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经济上是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各个村落之间由于交通不便没有交往,任其自然发展,这是质朴单纯的社会图景,老子勾勒出了“桃花源式”的乌托邦。其实,“小国寡民”自然性的背后折射出的还是老子的无为政治原则:尽量减少统治者的欲望,奉行自然无为的原则,让百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返璞归真享受自然生活。这样的组织形式符合自然的政治模式,符合“道”的价值和道德评价标准。老子的“小国寡民”理想是人类经过文明发展以后对自然的自觉回归,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这是“至治之极”的理想社会,是“知其文明,守其朴素”的表达方式,这是人的一种高尚“精神境界”。[9]
2、平等自由的秩序
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是基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当时的政治腐化,社会动荡不安。他憧憬现实社会之外有一个理想美好的社会,超越现实社会特征,描绘了一个生活古朴平等自由的社会图景。“小国寡民”充满着原始社会的自然气息,平等自由是社会的基础。老子哲学的一个基调就是自由无为,反对现实社会中的剥削现象和等级秩序,认为这是违背“道”的。道是万物之母,从根本上万物是平等的,没有天然的高低贵贱。人类社会中等级秩序差异是人为的,是对人本性的异化和扭曲。老子的平等是对现实“损不足以奉有余”的批判和否定,通过描绘自然状态的生活,体现了老子想以自然秩序代替人为社会的等级秩序。“道”是自然平等的,人们应该法自然建立人人平等自由的良好秩序,尊重自然主义的原则以达到“民自化”“民自朴”的境界。消除等级压迫,使社会充满平等自由,达到“小国寡民”的那种宁静平淡的生活秩序。“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第17章)从现实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追求一个纯朴恬静,平等自由的社会。(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文琴.老子政治思想浅论[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9
[2]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文集(第一卷 先秦政治思想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朱光磊.老子道法自然思想的现代解读[J].中国宗教,2007,12
[4]刘玉堂,邓丹丹.楚简《老子》道法思想刍议[J].湖北社会科学,2011,3
[5]陈国雄,史建成.老子“道法自然”思想的美学诠释[J].江西社会科学,2012,8
[6]朱晓鹏.老子哲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7]陈鼓应,白奚.老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思想研究范文4
关键词:梭罗;哲学;超验主义
亨利・戴维・梭罗是十九世纪美国的著名浪漫主义作家。他是第一位在工业文明全球扩张时期思考人类生存状况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梭罗的思想标志着现代生态哲学与生态批评的逻辑起点。他的理论和哲学源于超验主义,却并不局限于超验主义,把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定义。他认为人们受到自然界的影响,所以就要融入自然当中,在与自然的交流中思考人生的意义,而不是把在社会现代化和人类进步看成征服自然的胜利。这种对工业现代化社会以人为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背离,是一种环保主义思想。
一、梭罗的超验主义
(一)启蒙导师爱默生对梭罗的影响
康德最早给“超验”做出过形而上学解释:“凡一切知识不与对象相关,而惟与吾人认知对象之方法相关.且此种认知方法又限于其先天的可能者。我名此种知识为先验的。此一类概念之体系。可以名为先验哲学。” 梭罗的早期思想受爱默生和霍桑这些超验主义大师的影响。超验主义的代表人物爱默生哲学思想主要集中在他的《论自然》一书中,主要主张如下:
首先,人应与宇宙建立一个新的关系,不能因循传统的人与自然和人与神的关系;并且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对自己心灵作直觉的探索。其次,这种心灵的直觉可以把人们带离“无常”从而转向“心灵”,然后,摒弃罪恶,接受美德。最后,有了这种心灵上的成长,便能感觉到随时随地上帝的存在,上帝存在于大自然及我们的心里。
爱默生对大自然的看法独树一帜,对大自然怀着一种类似宗教虔诚的崇敬和敬仰,大自然不仅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大自然中充满了上帝的精神,是“绝对精神”的外衣,所以自然能够对人产生某种健康的修炼性的影响。大自然是表象,上帝的精神法则才是本质;上帝的精神会通过大自然的物质现象显现并展示出来的。
但是爱默生却并没有摆脱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仍然把人看作自然地主人,这种思想是一种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爱默生的《论自然》一书对梭罗产生了很大影响,所以在梭罗早期的写作中会出现诸如 “自然除了描绘人与反映人以外,他什么也不是”的句子。甚至他还会像爱默生那样,说“正是为了人类,四季和果实才会存在”。可见,那时的梭罗还在矛盾的心境之中。
(二)梭罗对传统思想的反叛和超验的探索
在梭罗当时的时代,整个西方世界的核心思想是人本主义。早期的梭罗受到了人本主义特别是爱默生的自然思想影响,但他并不像爱默生那样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他更愿意亲自寻找答案。他深入地思考,并坚持不懈地实践,其研究后所得出的结论与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大相径庭。随着对自然了解的日益深刻,到后期,在这之后,他已经基本上摆脱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梭罗的超验主义同样以人本主义哲学为思想基石,却倡导人的独立意识,主张个性、反对权威。特别是反对当时盛行一时的加尔文主义和唯一神教。
梭罗的超验自然观是对十八世纪牛顿宇宙观的反叛。梭罗所生活的年代,当时美国超验主义思想盛行,梭罗的自然观同样也彰显了这一特点。梭罗认为自然界并不是神的造化和象征.不像机械唯物论认为的那样是在上帝之手推动之后按部就班运行的,也不是加尔文主义教导的那样绝对的、宿命的与服从的。自然界是人的舞台。自然是人心灵感知与思索的对象。自然的启示和人的灵感交织构成自然的意义。人们通过直觉而不是理性才能超越物质表象从而把握将世界融为一体的自然。
二、梭罗的生态哲学形成
(一)倡导回归自然
梭罗的生态观是一种全新理念,他追求的是突破主体与客体界限,改变这两者的关系,从而实现完全地参与到自然全体,即抽象意义上的回归自然:回到人原来的身份,自然中的一分子。在梭罗的世界观里,所有的物种一律平等,拥有平等的资源使用权,任何自然界的成员,尤其是人,并不拥有特权。他提出“以生物为中心”实际上是生态中心主义的主张,他认为伦理关怀的第一目标是“生命”,而人类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物种。梭罗认为在自然界里,没有什么东西是没有用的。每片腐烂的叶子,树枝最终也都会在某个适当的其他地方有更好的用途,而且最后都会聚集在大自然的混合体中。
(二)保护自然环境思想与道家思想的契合
梭罗认为必须重建被工业文明破坏了的人与自然的秩序。人与自然秩序和谐的标志就是人回归到自然当中并与自然合而为一。梭罗眼中的自然不但是人存在的物质家园也是人的精神家园。融入自然中能使人减少烦躁、缓解焦虑,舒展身心.达到人同自然界之间的真正和谐。人作为自然整体中的一部分,应该如何认识到自身的位置,如何对待其他自然万物呢?中国道家思想提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之说,说明从万物中各自的性质、形态、功能的有无的相对意义上来说,他的差别也是相对的。同样,梭罗也质问人类“为什么有权利拔除狗尾草之类的植物,破坏它们自古以来的家园呢”。说明他自己也反对以人自己的主观之需来判定万物之有用与否,这同中国的道家思想是一致的。
三、总结
梭罗关于自然的基本思想毫无疑问是超验主义的,因为他和爱默生一样,认为自然是宇宙精神的创造,自然和人的精神都是相通的,他们也都强调自然的精神意义的一面,强调自然可以给人美的享受和道德的陶冶。但梭罗的自然是实在的,具体的,是人类生活其中的,这就使梭罗走上环境保护主义的道路并成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环境保护主义者。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梭罗本人并没有从哲学层面提出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关系。因为工业扩张在梭罗生活的年代还没有对环境造成太大的不可逆转的污染。梭罗深刻的生态理念也不是以深奥晦涩的哲学语言书写的。而是采用了优美的散文形式书写,其哲学思想流露于字里行间中。(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亨利・戴维・梭罗 徐迟 瓦尔登湖 2004
[2]苏贤贵 梭罗的自然思想及其生态伦理意蕴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2)
思想研究范文5
关键词: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
一、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0世纪20年代初,梁漱溟的东西文化观形成以后即开始了对如何解决乡村问题的具体思考。1923年春,他在山东曹州中学演讲时即借用章行严的说法提到了“农村立国”的话题。梁漱溟认为办学不仅仅讲习知识技能,更要顾及学生全部的人生道路。1926年到1930年是其发展时期。在这期间,梁漱溟转变了对村治主张的怀疑态度,其乡村教育理论也从初创进入基本成熟阶段。随着中国革命运动在南方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他越来越觉得不能用暴力革命的手段来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而应采用“柔性”的办法替中华民族“在政治上、在经济上开出一条路来走”。
二、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乡村教育的目的。梁漱溟所认为的乡村教育的目的是“推动社会、组织乡村”,带领大家“齐心学好向上求进步”。他决不仅仅把乡学、村学作为一种教育机关来对待,更重要的是赋予其教育的功能,希望以乡学村学的教育实践,助其完成乡村建设的任务,并重建乡村社会新生活。乡学、村学虽然担负着一种对乡村民众传递知识,沟通信息,开发头脑的功能,但从根本上说,它们只是一种伦理情谊化的乡村组织,且其学与教的真实涵义均非字面上的原初本意,而是糅合了中国自古以来所就有的“乡约”精神,是将民众组织在一种具有伦理情谊化的组织内而互相劝勉为善追求社会的整体进步。
(二)乡村教育的办学原则和方法。梁漱溟在《社会本位的教育系统》草案中,将其内容分三个部分:1、开放的教育观: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教育有广义狭义之分。学校教育乃狭义教育,是把受教育者“从社会里面抽出来进到这学校的特别环境”。而广义教育是除学校教育外,还包括家庭、社会生活,主张学校教育应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其实际能力。2、教育宜延长及于成年乃至终身。其一,现在社会需要学习的内容太多,不是仅凭儿童时期就能学完的。其二,儿童时期远离社会,社会上的东西需要成年后来学习。其三,社会变革快,要想与时俱进,需要不断学习。3、教育应尽其推进文化改造社会之功。乡村教育的作用,从近期看就是为了改造乡村,救济乡村,以使乡村有希望,中国有希望;从长远看则是为了文化的承续与进步,也就是他所说的“积极地创造新文化”。
(三)乡村教育的教学内容。根据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制定的《设立村学乡学办法》规定,乡学村学的工作主要包括甲乙两项,甲项工作为学校式教育工作,乙项为社会式教育工作。村学乡学的真实用意是“推动社会,组织乡村”,所以梁漱溟在设计其教育功能时,不仅考虑其狭义的教育功能,还兼及伦理、行政、教育、互助合作等多重功能的组合。
(四)乡村道德的基本规范。作为一个对东西方文化都有深刻体察的思想者,梁漱溟力图融合东西方两种道德价值。首先,把私利的实现寓于公共利益的追求中,让农民在获得现实的经济、技术、安全方面的利益的同时,又因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合作而发生横向联系,产生公共观念。其次,将“尊重对方”的道德原则作为处理个人与团体、个人与他人关系的社会新伦理。再次,在团体生活中,通过协商、合作的解决问题方式,培育公民意识,让大多数人成为积极、主动的政治参与者。最后,公德的生成主要源于民众对团体生活中公共规则的自觉认同,而不是官僚体制的干预和灌输。
三、对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评析
(一)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具有进步性。首先通过教育改造农村,进而实现救亡图存。梁漱溟认为:“农村兴盛,整个社会才能兴盛;农村得到安定,整个社会才能真正安定……中国农村有办法,中国才有办法。”改造中国必先改造乡村,因为在中国绝大多数的还是农民,而改造乡村的关键是重视乡村教育。其次以乡村教育为突破口,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把乡村教育、乡村建设、乡村卫生、乡村保卫等结合起来,整体推进,全面改造――这是乡村教育派一共识与举措。梁漱溟认为,乡村教育必须与建设相结合。在乡村建设中,梁先生重视的是增加农产,树立自治,提高文化。
(二)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具有科学性。梁漱溟“一生心思力气之用恒在两个问题上”:一个是人生问题,另一个是中国问题。他的乡村建设是要改造旧文化,创造新文化,即培养中国人的一种新的人生态度,实质上就是造就新的人格。他认为:“中国教育除非无办法则已,如其有办法,必自人生行宜教育之重提,而后其他一切知识技能教育乃得著功;抑必将始终以人生行宜教育为基点而发达其他知识技能教育焉。”因此,在他的乡学村学的教学内容中,关乎人生行谊的教育比有关科学技能的教育更受青睐。
(三)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具有经济效应。梁漱溟认为,村教育的总目标不仅是培养新农民,而且还要特别重视培养农民的社会革新能力,即具有“参加现社会并从而改进现社会之生活能力。”在主旨思想的指导下,实验区的教育机构十分注重先进农业科技知识的传授和推广,使广大的农民掌握一些农业知识和技能增进他们的科技兴农观念。这对改善农村状况、发展农业生产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以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为例,该院把传授先进的科技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并向农民推广先进的农耕和畜牧技术,力图促进农民生产和农民素质的提高。
(四)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具有历史局限性。乡村教育派的见解有些夸大教育功能,存在以教统政的问题,乡村教育与所谓的全面改造实际上也不可能把病入膏肓的中国彻底拯救出来。梁漱溟期望用教育的方法来建设乡村的愿望,也并未能实现。梁漱溟关于教育的具体措施,其间也有许多不合适的地方。如他“政教合一”的设想,实际是上行不通的。再如他在乡学村学的具体规定中,要求校董、学长必须有乡里的“齿德并茂”者担当,而称得上“齿德并茂”者无一不是乡村的地主或豪绅。梁漱溟这种规定,实际上把教育与受教育的权力交给了地主阶级。由此可见,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并达到其振兴农村、振兴国家之目的,在这个意义上说,是失败的。
参考文献:
[1]邵艳.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
思想研究范文6
1、 对《金丹四百字》、《青华秘文》是张伯端所作还是出于后人伪托,学术界尚存疑议而无定论。这里仍然坚持传统的观点,肯定为张伯端所作。
2、 《悟真篇》中。
3、 《道藏》第20册第278页。
4、 《悟真篇》中。
5、 《悟真篇》中。
6、 《青华秘文》。
7、 同上。
8、 《金丹四百字·序》。
9、 《青华秘文》。
10、 《青华秘文·神为主论》。
11、 “天得乾道而积气覆于下,地得坤道而托质以载于上。覆载之间,上下相去八万四千里,气质不能相交。天以乾索坤而还于地中,其阳负阴而上升;地以坤索乾而还于天中,其阴抱阳而下降。一升一降运于道,所以天地长久。”轻清之气以成天,重浊之气以成质(地),气质相交则道运而长久。
12、 《汉书·董仲舒传》也引用了这句话。
13、 《五行》。
14、 参见:《论衡》中的《龙虚》、《本性》、《论死》、《订鬼》等篇。
15、 《名为神诀书》《瑞议训诀》。
16、 《无上密要》卷5“人品”引《洞神监乾经》,《道藏要籍选刊》第十册,第16页。
17、 《神仙可学论》。
18、 《朱子语类》卷137。
19、 《朱子语类》卷59。
20、 同上。
21、 参见拙文:《周敦颐〈太极图〉与张伯端的关系》,《中华道学》1998年第1期。
22、 《青华秘文》。
23、 《悟真篇后序》。
24、 《青华秘文》。
25、 《金丹四百字·序》。
26、 《悟真篇序》。
27、 《悟真篇恰遗·禅宗歌颂诗曲杂言》。
28、 《青华秘文》。
29、《悟真篇·提要七条》。
30、 《悟真篇.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