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循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微循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微循环范文1

英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Microcirculation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种:中文

本:小16开

国际刊号:1005-1740

国内刊号:42-1321/R

邮发代号:38-201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1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微循环范文2

这种设计除了节约土地之外,还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刚到香港,为了多待半个月,我曾去出入境管理处办理续签手续。那天,我从地铁里出来后,就上了过街天桥,直到目的地也没有下来。后来,我才发现,由于马路很窄,香港的过街天桥往往与高楼大厦连为一体。居民出行,不是“上天(桥)”,就是“入地(铁)”。这种尽量把人与车隔离开来的做法,最大限度地维护了人的尊严,保护了人的生命安全。

道路狭窄对汽车也有很大好处。因为路窄,同一方向只能有一辆汽车行驶,这就避免了几辆车“并肩而行”的尴尬。人与车的分隔、车与车的分离,使司机可以放心大胆地开快车,不仅提高了道路的利用率,也避免了拥堵和意外事故的发生。在香港,即使是闹市区,汽车也开得很快。一次,我在香港特首官邸拍照后想过马路。人行横道离得很远,两边又没有车辆,我便直接跑了过去。谁知我刚刚跑到对面的人行道上,就有一辆汽车飞驰而来,差点酿成车祸。还有一次,我在铜锣湾附近过马路时遁上红灯,因为心急,就想往对面闯。没想到还未起步,就有一辆小轿车风驰电掣般从面前驶过,把我吓了一跳。这些经历告诉我,香港的道路虽然很窄,但因为车速很快、道路的利用率很高,不容易发生堵车现象。维护这种低成本高效率的交通状况,需要严格的交通规则和良好的公民素养。可见,交通是否拥堵,与道路宽窄没有必然联系。

另外,香港的“单位”没有围墙,没有所谓“封建割据”,也是道路畅通无阻的原因之一。香港每一座高楼大厦的四周,全是四通八达的道路。这样一来,城市的血脉就有了发达的“微循环系统”。一旦发生拥堵,人们马上就可以选择另外的道路。

尽管普通道路畅通无阻,但是居民出行更喜欢轨道交通。香港的轨道交通包括火车、地铁和有轨电车。火车本来是城际交通工具,但香港的火车和地铁一样,几分钟就有一趟。火车公交化不仅为偏远地区的居民带来极大方便,还省下兴建地铁的资金,大大节约了城市建设的成本。如今,在九龙半岛的维多利亚湾码头附近,还耸立着一座钟楼,那就是上世纪初广九铁路的起点。

与火车相比,地铁承担着更重要的作用。香港地铁的最大特点是换乘时特别方便。乘客在换乘车站下车,对面的站台就是你要继续乘坐的路线。这种“车找人”而不是“人找车”的设计,给乘客带来极大方便。我从香港回来时,尽管买了许多书有大大小小五件行李,但在地铁里换车时,没有感到丝毫不便。

微循环范文3

世界微循环研究领域的前缘正在向前推进,其范围也以加速度向外扩展,成为现代科学揭示生命系统分子水平奥秘的尖端学科,是基础与应用的生物医学科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使这一特殊领域得以进一步辉煌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来自基础与临床的研究者在自己的研究实践中认识到了微循环的重要性并正在积极投身其中,利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化学、物理和工程学的大量工具和分析手段,由此入手而开始解开在过去被认为非常复杂的难题。微循环信息独特而丰富,它是任何动物活体组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且是活体细胞与外部环境之间独特的物质交流途径。

世界微循环领域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几百年前。Malpighi和Leuwenhock用简易的显微镜进行观察,第一次描述了血液在相对纤细的毛细管中川流不息的情景。这些显微镜下看到的血管一开始被形容为类似一种田间灌溉的渠道。事实上,很长一段时间里科学家们还不能肯定它们是血管还是组织间隙。这些具有独立功能呈树枝状分布的血管,其周围的分枝当时仅被认为是微血管对局部损伤或发炎作出反应时的产物。

两种方法学的进展促进了对微循环血流动力学的了解。本世纪70和80年代应用电子显微镜使人们清晰地观察到这些小血管壁中的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周细胞)内构造和它们的细胞器。近一段时期,细胞培养技术和特殊的免疫学探针的发展为揭示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与多细胞组织的关系及对生命结构的选择性自我改建开辟了广阔前景。人体活体显微镜及计算机图像检测分析系列用最有力的证据证明了末梢血管床在大多数疾病及衰老过程中起着原动或从动的作用。

本世纪50年代首次统一了该领域使用的名词——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早在1880年,Claude Bernard已经认识到对于多细胞组织的生理组成,其本质的也是首要的问题是保持稳定的内环境。在这内环境中实质细胞得以完成它们的功能性活动,Walter B.Cannon在《人的智慧》一书中涉及到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即神经系统的自主性,并提出了“内环境稳定”(homeostasis)一词,强调保护组织完整和内平衡的绝对必要性。显然,末梢血管床是完成这一重要功能的基本园地。某些类型的局部反馈是必需的,它不仅能保障稳定的组织环境,而且是在人体代谢活动中重新调整血液、组织液的机理之所在。

有关血液与组织间液体交换的定性概念首先是由Ludwin于1861年提出,后来又经Starling进行了详细说明。那时,末梢血管床的行为引起病理学家们的兴趣,有关组织中血液控制的细节与选择性分配大多是推理性的。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August Krough所做的经典性贡献才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组织灌注上来。

被应用相关的基础学科,如工程学、物理学和化学的原理和工具进行研究之后,微血管研究的方向和重点有过多次改变。然而,在能够进行动态测量微血管行为之前,只能根据疾病的早期现象和这些学科发生表面的相互联系。

毛细血管(capillary)一词由原意为头状的拉丁词capilla衍生而来,一开始用来表示所有口径特别细小的血管,这些构成毛细血管网状组织的狭窄通道样排列看上去类似一系列灌溉渠道,靠动脉端血流闸门的闭合使之充满血流。

电子显微镜的出现带来了许多传统显微镜无法得到的高分辨率信息,但它们对微血液动力学研究的意义仍然有限。近几年分子生物学发展的选择性免疫学探针和体外培养技术成为揭示微血管系统中细胞组织功能性活动的极好工具,今天我们综合来自不同基本学科的丰富信息,将结构与功能结合起来,就能把它们组织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美丽的画卷。

心血管系统的末端微血管在显微镜下可描述为互不关联的有机单元,网络是各种组织所需营养的送达地点,是抵御外来不良作用的重要阵地,是保持体内温度的关键自然因子。它也紧密包含在受创伤组织的再生或重组中,它既是脑、肝、脾、肾和各类腺体处理各自特殊物质的环境,也是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局部控制的对抗以达到中心控制的平衡。最后,它还能适应并改建末梢毛细血管的自然结构,体现了人及动物集体应激非常条件和抵御衰老及疾病挑战的巨大潜在功能。

如果拿研究者60或70年前 讨论的问题与现状作个对比,不仅我们今天仍面临同样的课题,而且许多早先抛弃的概念仍具有挑战性。

本世纪早些时期,科学家们的思路受August Krogh所做工作的支配。这位丹麦生理学家因他在该领域的创先性研究而获诺贝尔奖。他的研究着重认识到局部控制的重要性,并把他的概念建立在对组织供氧能力的调节需要上。他针对骨骼肌建立的Krogh柱面模型以毛细血管空间排列为基础,使交换物质从血液向实质组织细胞扩散时呈最佳变化梯度。Krogh阐述的操作机理,在稳态条件下机体能自动地有选择性地减少开放的毛细血管数量,而在肌肉运作时根据需要增加开放的毛细血管。

之后,法国胚胎学家Charles Rouget提出,毛细血管网络可以被认为是血管系统中尚未完全成熟的一部分,在生命期间有进一步完善的潜力,通过电子显微镜扫描已经证实在大多数毛细血管基底膜中有多分支的周细胞存在,这种细胞可使毛细血管内腔变形。

Rouget的研究和推论建立了使微循环结构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基本概念,并对大量衰老过程和血管生成的研究产生了影响。目前的研究已经表明微循环网络不单纯以静态的结构存在,而且能为保持血管-组织的内环境稳定而做一连串的随机改建,以应激可能出现的破坏性变化的一种极具独特活力的器官单位。美国那句古老的谚语“你和你的动脉一样老”也许应改为“你和你的微循环一样老”。

活体显微镜方法学的不断更新使科学家们能够观察到越来越多的哺乳动物的活体组织,并发现当骨骼肌增大工作负荷时,充满血液流动的毛细血管数量确实增加了近10倍,从而进一步证实了Krough的推理。

综上所述,过去的研究已经证明,微循环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能够为适应组织中实质细胞代谢活动的增加而增加血流量,这种调节意味着存在一些反馈活动来控制那些在两种可能性连续影响下的血管,最接近末梢血管床的输入枝血管,其功能意义介乎大循环(系统循环)与微循环(局部循环)之间。这儿要强调的一点是这一区域的动脉枝连续地受到系统和局部控制机制的影响。与大循环有关的调节作用受神经系统支配,以保持中心血压,而对于微循环系统则通过控制组织灌注来满足代谢活动的需要。虽然两种方式的作用汇于一身,其作用方向却不尽相同,甚至在疾病状态下是相互冲突的。

微循环系指大循环中的游离血管进入每一器官之后的循环部分。它由微动脉、前毛细血管、真毛细血管网、后毛细血管及微静脉组成。在微动脉壁上有较密布的平滑肌细胞,在前、后毛细血管中,平滑肌分布稀疏,呈束状,环抱着它们,又称前、后毛细血管括约肌,起闸门作用,在真毛细血管壁中却没有平滑肌细胞,其管壁仅由一层内皮细胞构筑。微血管平滑肌的基本特性之一是这些细胞保持在部分紧张或松弛状态,这种被部分激发的状态可比喻成是肌肉的紧张度。这是一种变化着的动力,不仅决定着血流的导通或阻隔,而且决定着对其他物理化学刺激的反应强度。神经系统强加于供给动脉的紧张性是为了将系统血压保持在一定范围。另外,来自局部环境的因素直接作用于更末梢的小血管,或增强或减弱平滑肌细胞的反应状态,这种一分为二的作用对调节效应细胞反应状态的部分性介入甚至可以压倒中枢刺激。

血液运载物质与组织间隙的物质交换假设是一种被动过程,其中微血管壁内皮屏障的作用像一个滤过器,使选择性的交换物质通过假设的众多的“孔”或水性通道。这种功能反映内皮细胞与其他细胞肯定有重要不同,或者存在其他特殊的结构。

对隔开组织间隙与血流的屏障进行详细的超微结构分析,揭示出几种自然通道的存在,应该加以区别对待。形成称为内皮膜的内皮细胞镶嵌体,排列在由一层糖蛋白组成的内表面和由一层无定形的基底膜组成的外表面中,尽管已经进一步论证存在一些自然通道使物质穿过内皮细胞移动,内皮交换的复杂性仍在随着人们的目光变敏锐而增加。 转贴于

早期对上皮膜可透性的大体研究提出了物质从这些细胞邻近的表面之间敏捷地移动穿过多细胞屏障的可能性。最近几年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表面上溶在一起的邻近的内皮细胞之间保持着50~100埃区域的间隔,足够保证物质分子的传递。

内皮细胞的状态是关键因素。毛细血管内层和基底膜被内皮细胞结合起来,相邻内皮细胞之间的接触或紧或松,很大程度上由这些细胞的调节来规定。有充分证据证明局部区域因素能以一种指定方式影响细胞间关系,并以此改变内皮传输屏障的交换,这种反馈承担着对机体受到严重干扰时的局部适应任务。

最近对保持邻近细胞表面胞间制约作用力的研究表明,这一特征可通过决定细胞形状的F-肌纤蛋白的内部细胞骨架的动因来改变。这一外观与交换之间的相关性是由20年代Landis提出的,他研究了穿过单支毛细血管的液体移动,首次对血管壁液体通透性进行了定量估算,并证实了Starling在1890年提出的关于在胶体渗透压与静水压之间保持着一种平衡的假说。后来的研究者们则采用更精巧的途径包括对整个附加物的连续称重来测量液体的得与失,以及藉此了解流体静水压与胶体渗透压的相互作用。

通过电子显微镜得到的数据还揭示,大量内皮小泡是物质传递潜在的交通工具,并已有研究证明经这一结构类型可完成大分子移动。然而,大量胞质交通工具的分布使一些研究者提出这些90埃的链泡能排列成一个相当大的毛孔系统,对其传递的动态过程正在研究中。

沿着微循环发展史,我们把注意力转向人体。大多数从动物实验得到的信息能用于探索人体的问题。与动物相比,人体微循环测量的障碍之一是能作为详细研究的部位有限。

活体微循环显微镜作为研究人体微循环动态变化的实用工具在国外开始于30年代。皮肤、眼球结膜、手指的甲皱区域较薄且相对较透明是特别适合的观察位置。在这些部位可以长时间观察和记录大量的真毛细血管回路和血流状态。但在早期、微循环作为临床工具的主要不利之处是受到技术上的限制,其各指标在本质上只是描述性的。David是这一研究的先驱,他最先描述了高血压患者甲皱微循环的变化特征。

我国最早的微循环研究开始于临床,陆道培等于1961年首次报道了应用毛细血管镜对40例正常人及2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甲皱微循环的研究,描述了毛细血管襻的轮廓、长短、密疏及形状。陈文杰等1962年在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出血机制的研究中,除对甲皱毛细血管襻进行了形态的描述外,还对其机能(脆性、通透性)进行了检测。1964年,李志山,陈文杰首次系统地介绍了甲皱皮肤微循环的检查方法,同时介绍了13项检查指标及其相对正常值。13项指标是: ① 管襻一般外观;② 管襻数目;③ 管襻长度;④ 管襻畸型;⑤ 管襻直径;⑥ 襻顶宽度;⑦ 管襻周围渗出点;⑧ 毛细血管压及指侧小动脉压;⑨ 管襻内血流速度;⑩血流状态;管襻对针刺的反应;对束臂刺激反应;二次出血检查。以上工作为我国临床微循环的研究起了奠基作用。

1965年,在祝寿河、华光与阎田玉领导的抢救流脑患儿的合作项目中,修瑞娟应用甲皱微循环研究方法日夜连续检测了58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儿的甲皱微循环各指标的动态变化,自患儿入院追踪至患儿痊愈或死亡,同时由陈祥银等测定这些患儿体内生物胺的变化。发现患儿甲皱微循环的变化与生物胺的变化密切相关,还发现不同临床类型(普通型、脑型、皮肤型、肺型)患儿的甲皱微循环表现及变化也不同。该研究首次在世界上发现了微循环自律运动的激活对改善人体各器官及组织急性缺血的重要作用并应用微循环指标协助临床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1971年,修瑞娟在肺心病微循环障碍动物模型实验研究之先又将甲皱微循环的观测指标应用到肺心病患者,在临床观测中设正常对照组和哮喘病、慢性支气管炎、风心病、冠心病对照组,发现肺心病患者微循环变化的特点是血流缓慢及管襻痉挛,对寒冷刺激特别敏感。这一阶段对甲皱微循环的深入研究,一方面证明该指标在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表现特点,在判定病情、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通过急性脑膜炎患儿甲皱微循环昼夜连续检测、发现微血管自律运动在病情转化中的动态表现及其重要性。与此同时,也发现甲皱微循环各项指标的变化没有严格的特异性,管径的收缩和扩张、流速的降低或血流淤滞、管襻形态的异常以及微栓子的形成等等,在许多疾病中都可以有类似的表现,即使在正常人中甲皱微循环的各项指标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在疾病的发病过程中以及疾病治疗的前后进行自身对照较异体对照更为有价值。从本质上看,甲皱管襻只是微循环的真毛细血管网部分,而不是皮肤微循环的全部,也不是体内其他器官功能的唯一代表。因此绝对不能单纯依据某人某时刻的甲皱微循环检测对其健康状态下结论,甲皱微循环检测只是一项辅助指标。1980年至1982年,修瑞娟将上述临床及实验研究在美国及欧洲进行了报告,并发表在国际学术杂志上,首次将我国的临床微循环研究介绍给了西方国家。

随着宇航高科技的出现和发展,加州理工学院的Wayland等接触了医学的理工学者们决定将他们精细的专业知识应用于探索人体功能。于是,微循环系统的研究被选为突破口。70年代初期电子细胞计数器、微血流流速测量仪、微血管管径图像剪切测量仪、微血管自律运动的频谱分析技术相继出现。时代性的技术革新将微循环的研究推向蓬勃发展的新阶段。我国广大微循环研究工作者应用微血液动力学、生物流变学和临床血液流变学、活体微循环和大循环显微电视同步检测技术、计算机数据及图像处理技术、无创伤临床研究和检测系统等一系列方法,对微血管的正常功能及其障碍从临床到实验室做了大量的研究,对休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高血压、肿瘤等疾病发病机理和防治作了进一步阐明。这些成绩使我国的微循环研究在国际上独树一帜。

当前,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使微血管功能的研究向纵深开拓。如从组织培养角度来研究大鼠主动脉环的新生末梢微血管在无血清培养基中的生长;应用肝素、FGF和VEGF等生长因子来研究其对心脏侧支微血管血液循环状况的改善作用;从血管生理学角度,研究微血管内皮源性的EDHF(内皮源性超极化因子)作用于微血管平滑肌细胞产生超极化作用,促进血管舒张、以减弱血管壁对一些缩血管活性物质的反应性;应用显微缩时录像等技术从宏观和微观研究微血管的自律运动的机制和微血管壁内皮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动态过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患者体内循环内皮细胞及其凋亡机制也正在深入阐明。

微循环范文4

1.试验动物与仪器:取健康湛江鸡10只,体质量(15±02)kg,日龄(110±5)d。主要仪器为活体微循环观察显微镜(广州启跃光电仪器有限公司,增设底部投射光源)。

2.方法:

1)胸腺的血管观察:将鸡窒息处死,静置1h,待血液在体内凝固。将颈部皮肤从腹侧正中划开,暴露胸腺,整体泡入体积分数为20%甲醛中固定1d后,血液凝固呈黑色,解剖观察颈部血管走向及供应胸腺的血管。

2)活体观察胸腺微循环状态:试验动物称质量。颈部、胸部去毛,消毒,保定,颈部中线切开皮肤,找到胸腺,将颈部皮肤固定在特制手术台上,涂以镜油,增设底部光源,在微循环观察仪下观察血管走向,血流状态等。观察过程中用37℃林格氏液保温保湿。

3)墨汁灌注透明标本制作:灌注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明胶墨汁(加入体积分数为2%的甲醛)。动静脉透明标本制作:活体观察结束后,在胸腔入口从颈总动脉和静脉灌入含抗凝剂的生理盐水冲洗血管,再灌入10mL体积分数为10%的甲醛,随后立即将灌注液缓慢并保持一定压力地灌入。灌注后结扎血管,取下胸腺,然后泡入体积分数为10%甲醛中固定1~2d。胸腺微血管透明标本制作:固定后的胸腺用体积分数为10%的H2O2漂白1~2d,光照催化,漂白后用流水洗净。使用经典的冬青油透明法透明:梯度脱水方法参照解剖学试验技术,取出标本后切成约150μm的透明厚片,浸泡在冬青油中用解剖显微镜观察。

4)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制作常规HE染色。

5)图像观察及处理:从每组制得的胸腺切片中随机抽取10张,在显微镜下于每张切片上随机选择5个视野,利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小叶间动、静脉直径,各级毛细血管直径和微血管面积密度,前3者每个视野测定4个值,再取其平均值。

6)数据统计:分析统计结果均用x珋±SD表示,各统计结果均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One?wayANOVA模块,组间比较采用LSD法。

结果与分析

1.胸腺微循环观察

1)鸡胸腺血管供应:试验观察到鸡的胸腺位于颈部气管两侧皮下,与颈浅静脉、迷走神经、迷走动脉等包在同一个筋膜鞘内。左右各7叶,共14叶,颜色粉红(甲醛固定后颜色呈灰白)。胸腺的主要血液供应来自于迷走动脉,这是一条起自颈总动脉干的细小分支,分布至颈部内脏和颈中段的被皮,沿途再分支为胸腺供应血液。迷走动脉上升至颅底与枕动脉发出的降支吻合。流出左右两侧胸腺的静脉分别汇入左右颈静脉,在胸腔入口处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左右前腔静脉。流出胸腺的静脉,有的直接汇入颈浅静脉,有的则汇入到从皮肤收集静脉血液的分支中,再并入颈浅静脉。

2)微循环动态观察:本试验鸡的胸腺平均厚度为26mm,通过活体微循环显微镜观察到胸腺小动脉、分支毛细血管、网状毛细血管、小静脉等(图2A)。微血管管径粗细不一(图2B)。常能观察到血管的吻合支(图2C)及微血管的线流、粒流和线粒流(图2D)。细动脉分支形成毛细血管,管径细(约4~6μm),走行长而直,形状刚健,血流快。分支毛细血管注入网状毛细血管,互相交联,走行弯曲,网状毛细血管管径较分支毛细血管粗(约5~8μm),血流较慢,汇集入集合毛细血管。集合毛细血管管径较粗(约8~12μm),走行弯曲,外观柔软,途径长短不一,血流较网状毛细血管快,注入细静脉(图2A,2B,2E)。

3)鸡胸腺组织结构观察:HE染色切片观察到每叶胸腺的被膜结缔组织向腺体内发出许多膈,将胸腺分隔成许多小叶,血管随其进入胸腺内。每个小叶可分为皮质和髓质(图3A)。皮质浓染而髓质淡染,鸡胸腺中不易找到像哺乳动物那样典型的胸腺小体。试验鸡未经放血处理,胸腺中血管内仍留有红细胞,易于观察血管大致位置。管径较大的血管主要分布在小叶间和皮髓质交界处,在皮质中毛细血管密度明显大于髓质中毛细血管密度(图3B)。

4)鸡胸腺的微血管分布:试验结果显示来自颈总动脉分支的迷走动脉,与颈浅静脉、迷走神经和胸腺链包裹在同一筋膜鞘中,沿途分支的主干供给颈部皮肤上的血管,发出小分支到胸腺的中央部位,进而分支成血管树穿透实质形成毛细血管网。每个独立的胸腺小叶有2条动脉分布。逐渐分支的小动脉沿着皮髓质交界处,注入到皮质和髓质的毛细血管中。而另一类皮质动脉,进入胸腺后,其分支到皮质的毛细血管中。也发现一些发卡状的小动脉,起源于髓质动脉,并且供应皮质的毛细血管,在动脉和静脉血管之间起到通路作用(图4A)。观察发现皮质中的毛细血管比髓质中的分布更为稠密(图4B)。皮质小动脉呈放射状从皮髓质交界处向外皮层延伸,并汇入到皮质边缘的小静脉中。在外皮层,许多皮质小动脉呈现螺旋、弯曲状(图4C),也流通到皮质表面的小静脉中。但髓质小动脉则形成毛细血管网络,与静脉连通(图4D)。胸腺中静脉系统:髓质比皮质中的分布更密(图4D)。在胸腺髓质,尤其是皮髓质交界处,常常观察到弯曲迂回的小静脉(图4B)。这些小静脉起源于皮质或髓质,形成髓质静脉,并与小叶间静脉连接。这些静脉的血管内皮表面,能够观察到淋巴细胞穿透内皮细胞层(图4E)。在胸腺表面上,许多皮质的静脉收集了皮质中毛细血管的血流,并汇入到小叶间静脉(图4F)。这些皮质静脉多数与穿过皮质隔或实质的髓质静脉汇合或吻合。皮质的血管不存在血管周围间隙。

讨论与结论

1.关于本试验所采用的微循环研究方法

本试验主要选用了组织切片和灌注墨汁的方法进行形态学研究,用活体微循环观察仪进行生理学研究。镜下观察组织切片方法,可以了解微血管的断面形态、结构,能够观察微血管和其周围组织的关系。但一般组织切片仅能反映约5μm厚的断面结构,不能了解微血管立体分布、走行。为了补救组织切片方法的缺陷,可以采用连续切片,逐片观察、描绘、复制的方法。这种方法,除具有组织切片方法的优点外,又能描绘出微血管的立体分布、走行和相互关联。早期的研究利用这种方法认识了一些脏器,如脾脏等的微血管的分布形态。但也存在着工作量过大,缺少真实感等缺陷。因而在本试验中,选用灌注墨汁后制作透明标本的方法弥补了组织切片观察的片面性。在血管中注入墨汁充盈微血管,再将组织透明,便可以在解剖镜下清晰地观察到微血管的分布、形态以及微血管的相互关系。理想的血管内灌注液应具备接近血液的黏稠度和较好的流动性。试验采用质量浓度为005g/mL明胶墨汁。灌注后选用冬青油与苯甲酸甲酯混合液透明组织,透明效果好。胸腺浸泡在透明液中,在解剖镜下能清晰、直观地观察到微血管的分布、走行、形态,以及细动脉、毛细血管、细静脉的相互关系等。试验证明,这种传统的墨汁灌注透明法操作简单、所需的设备普通常见,不失为一种比较实用的微循环形态学研究方法。试验采用活体微循环显微仪进行直接的活体微循环观测。本试验在原有的显微镜落射光源的基础上,在底部添加透射能力强、亮度大的冷光源,能较为清晰地观察到血流动态,转动微调时,能观察到不同高低层次的微血管。但动物不可能完全地安静,试验中,观测部位在鸡的颈部,鸡只的呼吸活动等会对活体观察造成影响,不容易得到清晰连贯的微循环录像,这也是本试验所欠缺的地方。总的来说,本试验从宏观到微观,从静态到动态比较详细地观察了鸡胸腺微循环。#p#分页标题#e#

2.鸡胸腺的微循环特点

胸腺在性成熟之后会发生增龄性退化,可以说,不同日龄的动物的胸腺在体积上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试验动物的选择上,本次试验严格控制试验鸡的日龄在110d左右。鸡胸腺的血管丰度随日龄增长呈递增趋势[6],这可能是由于在增龄过程中鸡胸腺产生了大量死亡胸腺细胞[7],胸腺血管要靠自身数量的增多才足以运输和清理这些死亡细胞。啮齿动物类的胸腺是黄色的,鸡的胸腺是粉红色的,这种颜色的不同尚未能解释原因。啮齿动物的胸腺小叶呈现出一种“穿透的循环”,即毛细血管从内向外穿透内皮层,到达位于表面的静脉,这一点与肝小叶的微循环类似。外层皮质占有最大的微血管密度,且胸腺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最高;血管密度最低的是胸腺髓质,特别是在胸腺小体。小动脉深入小叶髓质,在皮髓质交界处以下平行形成弓状分支。皮质毛细血管垂直进入内皮层,在胸腺中毛细血管密度最大的外皮质区形成毛细血管分支。皮质毛细血管直接连接到包膜下。有弯曲的血管从包膜底下穿行,加入到包膜静脉。可以观察到阻止血液逆流的毛细血管绊。一些毛细血管通向皮质的静脉,而其他的则环回到皮髓质交界处的静脉中。小叶表面的静脉,贯穿皮层,到皮髓质交界处的深处血管中。小叶表面上动脉和静脉之间偶尔存在动静脉吻合。髓质中一些静脉也很明显,血管分布模式有别于皮质,毛细血管密度也明显比皮质中少。在胸腺小体中,血管数量非常少。毛细血管穿透皮质的模式中,细胞和化学物质的交换以及滤过过程都会增多。Henry等详细地描述过无尾两栖动物胸腺的微脉管系统。林蛙胸腺主要的动脉血管,来源于颞动脉或耳支,接近腺体的中央部位,分支成血管树穿透实质形成毛细血管网。血管铸型可观察到微动脉上有细胞核长轴平行于血管拉长的细胞核印迹,而微静脉中的细胞核印迹则是圆的、薄的并随机分布在微静脉内皮层里。

此外,还有一些小口径的辅助动脉支加入到胸腺表面的毛细血管丛。小鼠也有类似的额外动脉。接近胸腺表面的胸腺血管分成几条主要的分支穿透胸腺实质。接着发出一些更细的弯曲的分支加入到浅层的不同直径的静脉和毛细血管中。禽类和小鼠也有这样类似的分支情况,这与本试验中观察到的一致。小动脉分支出的二级小动脉根部有一种括约肌样的结构,可以控制通过浅层毛细血管网的血量。这一结构能在电镜下的血管铸型上观察到。这种类似括约肌的结构在哺乳动物的淋巴结血管上也能观察到,但在哺乳动物的胸腺血管中并没有报道。哺乳动物的主要胸腺微动脉和微静脉平行地走行在皮髓质交界处,在进入皮质和髓质时彼此分开。通过制作血管铸型,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可见绵羊血管的铸型表面有大量的细胞压痕和印迹,这可能代表淋巴细胞渗透通过小静脉壁。大多数髓质的血管在血管壁与胸腺实质之间存在血管周围间隙(Perivascularspace,PVS)。尽管在髓质深层,这些血管周围间隙的外形有点不清晰,但仍可见在这些间隙中通常包含一至多层淋巴细胞,偶见粒细胞、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

3.结论

微循环范文5

关键词:法律的微循环;个体习惯;法治;麦考密克

中图分类号:D9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11)04-0089-04 收稿日期:201 1-03-26

一、法律规则向个体习惯(habit)的转化

法律经历了一个从不成文法到成文法,从个人互动形成社会习惯(custom)再到立法的过程。因而,社会习惯是立法的先驱,立法是社会习惯的结晶。这是人类社会法律生活图景的一方面,是法律由小群体向社会全体的宏观扩展,我们可以把这一过程叫做法律的宏观循环。那么另一方面呢?

如果说从个人互动形成社会习惯(custom)再到立法的过程是法律逐步走向抽象化、普遍化的宏观循环,那么法律规范在现实生活中重新起到指导个人行为作用的过程就是法律重新回到个体的微循环过程。这个过程是怎样发生的?这一过程对于法律有什么样的意义?对我们理解法律能够提供什么样的启迪?英国著名法学家尼尔・麦考密克(Neil MacCormick)对法律规则与习惯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的研究为我们理解法律规则和个体习惯之间的关系以及“法治”的概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为我们开启了一个看待法律的新视角。

麦考密克以机动车驾驶规则为例来说明规则向个体习惯的转变过程。学习交通规则的过程是一个驾驶者必须要经过有意识的努力才能获得的过程。认知科学对特定的法律规则,如驾驶机动车的规则,向个体习惯的转化的过程进行了解释。在认知科学的观点看来:当我们还是初学者的时候,在十字路口见到红灯绝对是一个让初学者手忙脚乱的有意识的过程。每当见到红灯,初学者不得不有意识地踩刹车、换挡,同时还要注意交通信号灯和其他车辆与行人,还不得不经常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了什么交通规则。在这种情况之下,初学者是很清楚这些行为实际上都是出于什么目的,其行为也是为了适应规则的存在而进行的。这是一个清醒的“知晓法律规则,应用法律规则”的过程。

但是,随着初学者驾驶技术的逐渐熟练,这些规则和技术逐渐地被内化在了一起并形成了一个在意识中越来越模糊的个体习惯(habit)。到达一定阶段之后,驾驶者的意识之中已经不再有关于交通规则的内容。驾驶者能意识得到的东西就是一组个体习惯性的反应了。作为一个熟练的驾驶者,通过十字路口时,见到红灯驾驶者的反应是踩刹车、换挡。这时在驾驶者的意识中已经没有意识到交通规则的存在了。真实生活中的驾驶机动车的个体能够有意识地考虑的则是那些很难被常习化的事情,例如路线选择等。部分驾驶者甚至可以在恍恍惚惚不知不觉中到达目的地。因此,麦考密克指出:熟练地获得技能的标志就是曾经是某种行为理由的规则消失了。这有点类似于维特根斯坦所说的翻过之后就不用的梯子。这个规则变习惯的过程的确更接近于我们真实生活中的真实过程。规则是学习技能的工具,一旦我们学会了技能,技能就变成了习惯,就超越了规则,但最终却更好地实现了规则。

这种个体习惯超越规则的现象并不罕见。当一个个体学会了下棋的时候,棋手在意识中思考的已经不是下棋的规则,而是棋局的策略和战术。这时,虽然棋手下棋时可能并没有考虑到下棋的规则,但他的每一步却都由于规则已经内化成了个体的习惯而与规则相符。因此,如果试图进行的是一种“现实的”社会学的分析的话,我们会发现,在“规则如何形成社会秩序”这一问题上,最后的结论并不一定会是人人知晓规则,应用规则并形成法律秩序;真实的过程可能是人类逐渐忽略规则,获得技能,并在此过程中“遗忘规则”,最终依靠个体习惯形成了秩序的过程。个体的习惯同样可以构成秩序的基础,并且是更稳定的基础。我们观察到的关于规则的有趣的社会事实恰恰是:当规则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平滑流畅的运作时,规则根本就没有被想到,甚至被意识到。而当规则不得不一再被强调时,秩序的建立可能处于初级阶段,其效果不会那么令人满意。这就像只有刚刚开始学下棋的人才会不断地回忆规则,用规则检验自己和对方的每一步是否合乎规则,而这样的棋局很难会有什么精彩之作。

因此,(个体)习惯的作用和价值或许值得我们重新认真思考。正是对个体习惯的依赖可以使得我们免于对日常生活每天呈现给我们的无数的细节予以忽视,并使我们能够把我们有限的精力运用到真正需要思考和反思的地方。而这一点结论实际上和社会学家们作出的论断不谋而合。齐美尔就说过:城市生活中,如果对每一件事物都感到惊奇的话我们的生活就无法继续了。生活的必要性最终在大城市中造就了一种冷漠和习以为常的心态。而尼古拉斯・卢曼的法律社会学同样指出法律制度对于一再重复的社会场景的某种简略和压缩处理是必不可少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认为个体的习惯性的实践行为构成的秩序是以明确的法律规则为基础形成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忽略掉了关键细节理论的抽象虚构。在现实生活中,某种由足够多的个体习惯支撑的社会实践行为运作良好的时候是不需要意识到规则的;而只有在作为其基础的规则被质疑和破坏时,人们才会意识到规则的存在。规则并不是不存在,但有效的规则在现实运作中其存在状态是一种与个体心理与意识紧密结合的超越了文字的复杂形态。

法律规则会向个体习惯转化这个微观过程的意义在于:它指出了法律规则秩序的实现并非只能依据每一个体知晓法律规则,运用法律规则这一路径。就现实生活中的个体而言,更大程度上,法律规则是被个体转化为个体习惯之后获得实现的。每一个个体知晓规则并运用规则固然可以建立秩序,但更大范围内更加稳固和更加平滑流畅的社会秩序却是一个隐于无形的背景,就像一个使用母语的人已经不再意识到使得语言交流得以可能的语法规则。规则隐没,交流却更加顺畅。这种秩序形成的基础是一个个体“遗忘”规则却实现了规则的过程,或者说,把社会规则转化为个体习惯(habit)的过程。法律规则和个体习惯并不是互相排斥的。法律规则和个体习惯之间是一个相互渗透转化的过程。真正的法治并不是人人成为了法律专家并在理性的计算之后去遵守这些规则的结果,而是人人把法律规则转化为了不假思索的个体习惯的结果,结果在“遗忘”法律规则的过程之中更大程度上实现了法律规则之治。建

立在下意识甚至无意识的个体习惯基础之上的法律规则会给予法律规则更大的支撑,使得法律拥有更大的力量。

规则可以向个体习惯转化这一点使得我们对法律规则与个体行动以及个体行动建构的社会秩序的理解可以超越简单的(法律)规则一(个体)行为一(社会)秩序这一简单的互动模式,而让我们看到现实社会秩序形成过程中“人”这一主体的力量和作用――尽管在很多情况下是无意识的。个体习惯是个体行动的影响因素甚至决定性因素这一点对于传统的法治观念也能够提供不少新的启迪。

毫无疑问,法律规则的存在是为了影响个体的行为并由个体行为的协调形成法律秩序。而当我们经过分析发现规则会在现实生活中内化为个体习惯并“取代”规则而具有更大的影响力的时候,我们应该认真考虑一下法律规则如何才能够拥有个体习惯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力。只有具有了个体习惯的影响力,法律之治才会具有更大的潜在的生命力。具有了个体习惯特征的法律规则才会具有更大的生命力,因为这些秩序不再仅仅是苍白的条文,它们是建立在人类的心灵之上的生活场景。这些“被遗忘”的规则在个体习惯中转化成了个体的潜意识状态,自然而然地导向规则建构的方向和秩序。这种潜意识的巨大力量使得一旦这种个体习惯被导向的方向和生活秩序被打乱,个体会迅速地作出反应并试图将这些扰动消除并恢复秩序。这是一种真正的心灵的规训,具有更加强大的自我修正能力。依赖个体习惯所创造的秩序更加具有生命力。麦考密克对个体习惯的反思同时是对过去法律实证主义的一种反思。法律实证主义总是强调个体理性作为法律秩序得以形成的基本前提,但对个体理性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的过程却是一个空白的环节。以往的规则指导行为这一简单解释模式忽略掉了这一过程中许多真实而生动的细节。而麦考密克对规则向习惯转换这一事实的强调可以说正是对人类规则与秩序关系的一种现实角度的观察反思。这是麦考密克用现实主义方法视角对于法律实证主义理论的一个贡献。

二、法律必须被遗忘?――法律规则的理想标准

麦考密克对现实生活中的个体习惯与法律规则的互动的真实状况的揭示的意义是:他提醒我们法律规则并非始终以规则的形式被日常生活中的个体意识到,法律规则会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转化为个体的习惯。而在这种转化的过程中,法律规则会完全地融入个体社会实践中而被使用者“遗忘”。这一“被遗忘”的过程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法律规则所应当具有品质。这一理想性的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概括为“法律应当被遗忘”。

这并不是一个主张法律虚无主义或者“无为之治”的主张。麦考密克只不过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对规则无所不知的“法律理性人”无时无刻“知晓法律,运用法律”的抽象幻想,而是从一种现实主义的角度结合认知科学提醒人们注意现实生活中真正在进行实践的“人”的真实思维和存在状态,以及这种真实的生存状态可能会对法律的运作产生的影响。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人类的真实的生活状态中,人的确是“忘记”规则在生活的。在菜市场买一把青菜的时候,谁也不会想起这是一个缔结合同的复杂过程。我们只是“知道”在这个社会场景中其他人将会作何反应。这一过程是如此之自然以至于我们根本不会去想到法律规则的存在。这种“知道场景”的认知形态更接近于真实生活中的实际。我们不是记住一条一条的规则,而是记住在一个整体的场景中怎样作出反应才是适当的。对他人行动应当有怎样的期待是凝固在我们对与生活场景的记忆中。

需要注意的是。麦考密克提出的关于法律规则向个体习惯转化的问题并不是否定规则,相反,他提出这个问题的用意在于追问怎样使成文法律规则与个体心灵结合获得生命力。因为只有具有了个体习惯性的规则才能成为“活法”,具有真正的生命力,实现法律规则本身存在的目的。也只有具有了个体习惯性的法律规则才能圆融地与个体生活融为一体,才会使规则的使用者忘记自己是在使用规则,而规则意图塑造的秩序却在被“忘却”的地方得以实现。而要做到使立法规则具有习惯与生活的无缝连接,这需要的不仅仅是高超的立法技巧。更需要注意到并协调日常生活中的行动个体对法律规则以及法律规则的承认和接受。制定法律规则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让法律规则在现实生活中“活”下去。而历史的经验已经表明,如果离开了日常生活中行为实践者的行为与态度的支撑,离开了应当服从法律规则的共同社会意识和个体习惯,任何规则都有被架空和边缘化的可能。

关于规则怎样才能具有能够被承认和接受并能够具有被自觉执行的力量这一问题立法者尤其关心。法律社会学派的埃利希提出了“活法(livinglaw)”的概念,认为“活法不是在法条中确定的法,而是支配生活本身的法”。提倡在立法上“必须考虑在其社会关系中的整个法律,同时也必须将法律条文置于社会场景之中”。哈耶克则赞扬英国的普通法制度的灵活性和它与习惯的密切关系。中国的立法实践工作经验则不遗余力地提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些观点和实践都是意识到了成文法律规则与社会实践习惯之间的差异与联系并试图使法律和习惯之间的这种间隙不会成为影响法律实行的障碍,并最终能够实现在法律中被“遗忘”的法律目标。

结语

微循环范文6

【关键词】 银屑病;通导散;消银片;血瘀;微循环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Tongdaosan on blood platelet index as well as nail fold microcirc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blood stasis syndrome of psoriasis. Methods Total of 60 patients with blood stasis syndrome of psoriasi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2 groups,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ongdaosan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Xiaoyinpian.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blood platelet index as well as nail fold microcirculation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

Key words:psoriasis;Tongdaosan;Xiaoyinpian;blood stasis;microcirculation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顽固性、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红色丘疹或斑块上复盖多层银白色鳞屑为特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银屑病患者因血液粘度增高,高粘滞状态导致血液动力学改变和血成分异常,造成微循环障碍,使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引起银屑病的发生和发展[1]。笔者运用通导散加减治疗血瘀型银屑病患者,有效地改善微循环,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来源于2007年8月-2009年3月本院门诊、病房的银屑病、中医辨证属血瘀证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最大59岁,最小19岁,平均35.94岁。对照组30例,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20岁,平均37.02岁。正常组来自门诊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最大57岁,最小21岁,平均36.27岁。3组年龄、性别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1.2 诊断标准

银屑病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中药新药治疗白疕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血瘀证诊断标准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

1.3 治疗方案

治疗组:通导散加减(大黄10 g,枳壳10 g,厚朴5 g,当归5 g,陈皮5 g,木通5 g,红花5 g,苏木5 g,甘草3 g),先浸泡10 min,武火煮沸,文火煎煮30 min,取汁去渣,再煮1次,2次药液混合,分2次服下,30 d为1个疗程(如果患者大便干结,则大黄后下,煎煮5 min)。

对照组:口服消银片(黑龙江华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91)卫药准字Z-69号,规格:60片/瓶),每次4片,温水送服,日3次,30 d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4.1 甲襞微循环 室温25 ℃左右,相对湿度70%;高压汞灯逆手指45°;检测前1 d禁服对心血管系统有影响的药物,检查前1 h避免剧烈运动,检查前休息15 min。患者左手无名指甲皱处(无皮损)涂上香柏油放入指槽,调节视野清晰,在监视器看到微血管彩色图像,同时照像[4]。观测指标包括:管襻数、管径、管襻长度和形态及血球流速。甲襞微循环积分采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微循环研究所研制的新循环测量分析系统统计。

1.4.2 血小板指数 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分别取患者和正常组清晨空腹静脉血1 mL,用EDTA-K2抗凝,检测血小板指数,包括血小板压积(P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

1.5 统计学方法

治疗组与对照组由于是对同一患者的前后两次测量,两次测量之间有一定关联,故采用SPSS GLM模块下的“重复测量”功能分析。正常组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通导散对银屑病患者血小板指数的影响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PC、PDW、MPV明显改善(P0.05)。通导散与消银片对于改善血瘀型银屑病患者血小板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P0.05(下同)

2.2 通导散对银屑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血瘀型银屑病患者治疗后甲襞微循环的形态积分、流态积分、襻周变化、微循环总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通导散与消银片对于血瘀型银屑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治疗前后各组甲襞微循环图像比较显示,①视野色泽:正常人色泽均为淡红,而银屑病患者视野较正常人为黯红。通过通导散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②血管襻形态:正常组以发夹状为主,也可见到弯曲形和8字形。银屑病患者正常形态减少,弯曲形态显著增多,形如拐杖或螺旋形。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管襻形态畸形数显著下降,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③血管襻数目:在显微镜下,银屑病患者在真皮浅部,尤其是部,毛细血管数是增多的,而治疗后患者的血管襻数目明显下降。④血液流态方面:正常人大部分血管襻为线性流动,但血瘀型银屑病患者的血管襻多数为单细胞排列的粒状流动或断续流动,甚至可见淤滞不行者。见图1。表2 通导散对银屑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2.3 银屑病患者血小板指数与甲襞微循环的相关性分析

对血小板指数与甲襞微循环作直线相关性分析,P≤0.05为有相关性,0

3 讨论

微血管类似中医经络学说中的孙络,起运行气血、输精排浊的作用。微血管中血流滞缓、流态异常、微血栓形成甚至血液凝固,会形成气滞血瘀、脉络瘀阻等病理改变。微循环的观测是诊断中医血瘀证最直接的客观依据[5]。近代研究表明,大部分活血化瘀中药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纠正血栓素A2/前列环素失衡的作用,间接说明血小板功能亢进与银屑病的“血瘀”密切相关。本研究也表明,血小板指数与甲襞微循环呈正相关。另外,银屑病患者甲襞微循环图像与正常人比较,在视野色泽、血管襻数目、形态和长度、宽度等方面有较明显的差别。通导散出自《疡医大全》,功效以活血逐瘀为主,兼以清热解毒。本次研究表明,本方治疗银屑病,能较好地调节患者的甲襞微循环及血小板指数,从而改善患者的微循环。

参考文献

[1] 王香兰,张秉正,王俊民,等.银屑病中医分型的血流变学及超微结构相关性研究[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1,15(3):146-148.

[2]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9-301.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