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歌颂母亲的古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歌颂母亲的古诗范文1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诗歌 教学方法
诗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瑰宝,从小学阶段,学生就开始接触中国文学中的精华――诗歌。但是,由于这些诗歌的创作年代久远,语言的运用也和现代汉语有差别,怎样培养学生的诗歌学习兴趣,增氧学生的诗词修养,就是小学语文教师在现阶段正在考虑的一个主要问题,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对于这个问题也总结了几点建议,组织成文。
一、利用点滴时间对学生进行古诗教学
通常在学生早读的前几分钟,安排学生背诵一首诗词,首先是让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环节尽快的进入到学习的状态,其次,早上学生的记忆力比较好,好没有受到其他事物的干扰,记忆的效果比较明显。利用早上的黄金时间段,利用三到五分钟的时间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一首新的古诗,既不会让学生感觉到压力,又让学生尽快的进入到学习的状态,确实是一种一举多得的做法。
而且对于诗词的选择也要尽量的选择一些有经典性的篇目,通常我会选择唐诗宋词三百首中的篇目和一些主要诗人的重要作品,比如李白、杜甫、李商隐等等的诗词,还有李煜和李清照的诗词,而且在最初的阶段,对于诗词的选择往往是比较容易理解而语言韵律也相对比较优美的诗词,用来提升学生对于诗词朗读和背诵的兴趣。
二、古诗学习要有一定的目标性
具体说来,这个目标性就是指为学生规定古诗背诵的任务,而且要求学生按质按量完成,不能只求数量而不求甚解,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的老师虽然也为学生制定背诵的任务,但是缺少监督性,背过的篇目不检查,也不复查,因此很多学生虽然背了很多的诗词,但是记忆效果往往不高,这也是一个需要注意,并且要加以避免的主要问题。
比如,上面说的我们要求学生每天背诵一首古诗,但是,并不是说今天背过的就再也不检查,而是要定期对学生的记忆效果进行一个评估。这个评估即使对上一阶段学习的总结,也是加强重复记忆,让背过的诗词在头脑中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以七天为一个周期,每周的周一要总结上一周的背诵情况,以督促学生复习背诵为目的,还要进行一些相关的测试,不仅要涉及到默写,还要设计关于诗词含义和中心思想。然后再以两个或者三个星期为另一个阶段,深化复习的内容,这样不停地向前"倒带",就能很好的督促学生对于已经学过的诗词进行一个总结和不停复习,最终将诗歌记牢。
而且这种背诵的任务还要落实在笔头上,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下来一遍比单纯的朗读记忆加深效果更加的明显。而且将诗词写下来也是培养学生的书写水平的一个主要的方法。老师定期抽查学生的诗词背诵作业也在无形中加强了对于学生诗词学习的监督作用。
三、引起学生的课堂兴趣
老调长谈的一句话就是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教师。这句话应用在在课堂教学中是非常正确,如果老师可以引发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兴趣,那么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就能更加顺利的完成,课堂的氛围也会非常的积极和活跃。如果老师缺乏必要的教学手段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但学生的听课效果不佳,教师的教课过程也会痛苦万分。因此,精心的设置课堂,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主要的课堂教学策略。对于古诗的教学来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就是,诗词的写作往往都有一个"背景",以讲故事的形式将这个写作背景讲给学生,不仅可以增加学习的乐趣,而且还是一种文化知识积累有效方法。
比如,在学习《静夜思》的过程中,我就向学生简单的介绍了一下作者的相关写作背景,一是为了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再者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诗人在诗歌中表现出的思想感情:李白《静夜思》一诗的写作时间是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之治十四年)旧历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时年26岁,写作地点在当时扬州旅舍。其《秋夕旅怀》诗当为《静夜思》的续篇,亦同时同地所作。李白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四、保持课堂学习兴趣
在学习的开始阶段调动学生的兴趣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但是,课堂学习不是几分钟而是四十分钟,怎样在这四十分钟内保持住学生的兴趣,才是对于教师的一个重要的考验。
为了坚持不断的的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在诗歌学习的过程中就要利用诗歌的内容或者诗歌营造的情境来做文章。
比如在学习孟郊的《慈母吟》时,我首先让学生集体将诗歌朗读了一遍。然后让学生自己讨论诗歌的大意,当然这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从题目学生对于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就有了一个总体的把握,就是对于母亲慈爱的一种歌颂。然后根据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诗歌内涵,我提问学生在自己的诗歌积累中还有没有类似歌颂亲情的作品。学生会想起王维的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然后组织学生集体背诵这首诗歌。
针对这个主要的诗歌中心我还会提到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让学生体会诗人对家中亲人的思念和牵挂。然后让学生将这首诗和《慈母吟》一起进行背诵记忆。
总之,小学语文诗歌的教学就是要求我们充分的小学生对于诗歌学习的兴趣和利用学生的记忆特点,合理的运用教学的手段,穿心教学方法,加强学生诗歌的记忆效率,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单永贵.浅谈提高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小学),2010(9).
[2]邵侠.视听觉媒体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魅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8).
关于歌颂母亲的古诗范文2
每一次的活动总结,都有助于我们了解活动中的得与失,检验活动的总体效果,最终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幼儿园如何总结母亲节活动?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收集的关于幼儿园母亲节活动教师总结反思范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幼儿园母亲节活动教师总结反思范文【1】
母亲节来临之际,为促使宝贝们理解母亲,体谅母亲,感激母亲,大班组认真开展“我爱妈妈的主题活动,全体幼儿共同参与,本次活动的活动形式有欣赏音乐、朗诵古诗、说说心里话、大合唱、制作贺卡、《我爱妈妈》调查表等。在活动过程中,宝贝们积极配合,认真对待,投入感情。宝贝们在进行《妈妈再爱我一次》的电影观看的时候,各个感动的流出了幸福的泪花。特别是我们班的大龙宝贝,从头到尾都认真感受着妈妈们的爱,流出了幸福的泪花。可见大龙是多么深切的爱着妈妈。在放学和大龙妈妈交谈时,我看的出大龙妈妈幸福的微笑。我给他们深情讲述了妈妈孕育孩子的艰难过程,孩子们深受感动,自由发言环节孩子们几乎都是流着泪倾诉交流的的。通过这一次的主题活动,宝贝能真切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并在过程中受到感动,理解母爱的伟大。
随着主题活动的落幕,我的感触良多。的确,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最真诚的爱。多年来,我们得到了母亲诸多的关怀及爱护,要说报答的话,我们永远也报答不完,但我们一定要体谅母亲的辛劳,学会关爱母亲、体贴母亲。平时,我们一定要记住妈妈的叮咛,让妈妈放心!在家里,我们要习惯于向妈妈说一声“谢谢”,力所能及帮妈妈干一点家务,那怕是做一顿饭,洗一件衣服,酷暑中煽一煽扇子……都能代表我们拳拳的孝心,表达我们的感恩之心。
小朋友们,通过这次主题活动,希望大家学会感谢妈妈、关爱妈妈,但这并不是说只有在母亲节这一天才要特别去关心妈妈,365天里,每一天都要感谢妈妈、关爱妈妈,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像歌曲里唱着“你的爱像月光,有你的地方就是天堂”。最后,祝福天下所有的母亲健康快乐,也祝福天下所有的家庭幸福美满。
幼儿园母亲节活动教师总结反思范文【2】
德育教育之感恩教育一直是我园办园特色之一。我们会利用各种节日开展不同的主题活动、亲子活动。旨在培养幼儿爱亲人、爱社会的情感。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我们开展了“母亲节”主题活动。活动以“感恩我的好妈妈”为主题,让孩子了解妈妈的工作、爱好及艰辛,让孩子回家帮助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来感恩妈妈。
活动当天,我们召集了妈妈们父母参加这次活动,妈妈们都很好奇,为什么老师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妈妈来参加活动呢?活动开始后,妈妈们才明白老师这次的用意,而且被这一系列的活动环节所感动,“送花、说一些感恩的话语、一些体贴的动作”,无一不让父母感动,父母们都觉得孩子长大、懂事了。
这次活动让孩子们懂得了如何跟妈妈表达爱意,知道了妈妈的艰辛。还使孩子们了解到妈妈是如何关爱自己的,引发了孩子爱妈妈、尊敬妈妈的美好情感,懂得了要关心自己的妈妈,在家为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妈妈们都反馈说:回家孩子对妈妈表达了爱意的话,“妈妈、我爱你”妈妈你辛苦了”。孩子们也和老师说:“我帮妈妈拿拖鞋,我帮妈妈倒水.....妈妈夸我真棒!
通过本次开展的庆祝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各种方法来表达对妈妈的爱,让他们在活动中,深刻地体会到妈妈工作很辛苦,要从内心去体谅妈妈,理解妈妈的付出,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们用自己的方法表达了对妈妈的爱,也是让孩子体会爱接受爱,让孩子更多的去爱他人,从小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本次活动的开展,不仅激发了幼儿爱妈妈的情感,同时也提高了孩子们的主动参与此类活动的主动性。我们感受到德育教育应该从小抓起,从家庭抓起,让孩子从小懂得关爱、懂得回报.....在今后我们还会多搞一些这样的活动,让感恩教育多溶于生活学习中!
幼儿园母亲节活动教师总结反思范文【3】
这次活动过去了,我们园在母亲节当天的活动也是圆满的结束,回顾这次活动也是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开心,在节日当天气氛还是挺高的,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母亲节,包括母亲节是怎么来的,从小就培养孩子们要心怀感恩,虽然活动已经结束但是这次活动的意义还是非常重要的,应该总结一下。
这次的活动也是请了所有孩子们家长参加了,这样更加具有意义,让母亲们跟孩子们一起参加这次的活动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活动开始的时候气氛就是比较高涨的,也有一些活动,包括一下游戏,孩子们都是积极的参加,活动当中气氛是一个重要因素,不仅仅是让孩子们知道母亲节来历,也让孩子们知道感恩的意义,节日的当天有着一个好的气氛必不可少,让孩子们知道做妈妈的幸苦,教会孩子们在家里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妈妈,比如说一些简单的家务,能够表达自己爱意更加好,活动开始的时候让母亲们发表致辞,这是活动的开始,感受母爱的伟大。
还有一些小游戏也是能够表明这一点,制作贺卡,表达对母亲的爱意,包括一些歌颂母爱的歌曲,在活动当天这些都是细心的东西,现在活动也是过去了,可是有些事情就应该做到耐心细心,活动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有些东西就是应该做到圆满,让孩子们主动去帮助妈妈做家务,一些小节目也是让母亲跟孩子们一切看了,这种方式还是非常不错的,虽然在活动过程当中会发生一些小插曲,这样的活动能够更加直接的去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这一点,不是说在母亲节当天要去感恩母亲,不管是在什么时候都是应该学会感恩的,一年三百多天都应该如此。
母爱的伟大是无以言表的,从小就培养孩子们怀着感恩母亲的心态,这非常有必要,有些细节上面的东西是应该这种活动的方式去落实好,在这次的活动当中我们园内肯定会做的细心,这次活动已经结束,家长们也表示非常有意义,促进了孩子跟母亲之间的感情,这毋庸置疑,母亲跟孩子之间感情都是需要慢慢得到升华,以后这样的活动也会陆续去举办,让孩子们体会到母亲节的意义,帮助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心怀感恩总是没错的,这毋庸置疑,活动过去我们_幼儿园也会认真去做好每一次的活动。
幼儿园母亲节活动教师总结反思范文【4】
活动来源:在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一个传达爱的日子——母亲节,但随着礼貌的进步,这种根深的情感,却被快节奏的生活慢慢代替,人们不再有时间去大声的说出自己的爱,渐渐的人们也就不愿意去表达自己的爱,至少,当母亲节这样一个温馨的节日,人们能够想起,却也不明白用什么样的办法来表自己的情感,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一个人生命的源泉,对于幼小的孩童而言,因为这些爱,生活才变得如此的柔软和温馨,因为这样的爱,眼中的世界是如此的完美,因此,我们开展了以“爱。言”为主题的母亲节活动。
托班活动目标
1、学会用简单的行为表现爱自己的妈妈。
2、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潜力,动手实践潜力。
活动一:学说“妈妈我爱你,妈妈你辛苦”等爱的鼓励的话。
活动二:帮妈妈做一件小事情,用相机或者DV记录下来,主任老师修改到一齐,制作成视频进行分享。
活动三:制作一张简单的小贺卡,送给自己的妈妈。
小班活动目标:
1、能够主动说出对妈妈的爱。
2、为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培养幼动手潜力,以及语言表达潜力。
活动一:DV拍摄,幼儿将自己想说的话用DV视频记录下来。
活动二:手工康乃馨。
中大班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明白5月8日是母亲节。明白母爱的伟大。
2、能够用各种形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3、体会妈妈的艰辛,培养幼儿尊重妈妈的情感。
活动一:《我的妈妈长的什么样貌》语言,每一个小朋友的妈妈都长的不一样,而你是否有仔细观察过你的妈妈呢
活动二《我的妈妈》绘画,将妈妈的样貌用画笔画下来。
活动三:《我给妈妈寄封信》,选取一个妈妈能够收到信的地址,给妈妈一个惊喜。
活动四:《我和妈妈有一个约定》,和妈妈定下一个属于只两个人的约定。
群众活动:
1、许愿树:将所有的爱全部都写在树上。让树实现我们的愿望,传递我们的爱。
2、爱的录音:将一些好听的母爱歌曲记录成MP3。
3、周末派对:以“母爱”为主题开展。透过歌曲、朗诵、亲子合唱等形式开展。
幼儿园母亲节活动教师总结反思范文【5】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又是一个五月的“母亲节”,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营造“感恩母亲,歌颂母爱,弘扬美德”的良好氛围,让孩子从小感受到母亲的伟大和无私,体验到母亲的辛劳,学会感谢母亲、感激生命、感恩生活。5月5日,白碱滩区中兴幼儿园于组织大班幼儿及家长共计60余名,开展了“感恩母亲,我爱妈妈”主题活动。
“妈妈,妈妈你歇会儿吧……”一首《妈妈辛苦了》在孩子们的形体语言表演下,更深刻地感动着今天来参加活动的每一位妈妈,同时也拉开了活动的帷幕。
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多媒体了解了宝宝的出生及妈妈孕育孩子的过程;同时,孩子们扮演妈妈,体验妈妈孕育宝宝的辛苦。
老师将准备好的的气球“宝宝”放在孩子们的衣服里,有趣、新颖的游戏开始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孩子们都小心翼翼的保护着“宝宝”。孩子们和妈妈还互换角色,由孩子充当妈妈,妈妈扮演宝宝,孩子学习给“宝宝“喂饭等等。
活动最后,孩子们还为妈妈们献上了诗朗诵,更让妈妈们对孩子刮目相看,觉得自己再辛苦也是值得了。
关于歌颂母亲的古诗范文3
关键词:儒家思想;高中语文教材;人格养成
【中图分类号】G633.3
儒家文化自其创立以来,在其发展的两千多年历史长河中,历代儒家通过多种形式的努力与继承,使其不仅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正统文化,更加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都有明确表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儒家思想代表的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是对高中学生进行人文性教育的重要来源之一。
现行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将大量的儒家文化经典编选其中,对于传承儒家文化传统,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收录了大量古诗文,整套必修教材中编排的古诗文约占课文总数的38%,必修一4篇;必修二4篇;必修三
8篇;必修四12篇;必修五8篇;课文总数为95篇。
一、作品分析
“我们阅读传统经典,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也是为了一个悠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或许是寻求一个完善、独立的自我与品格的最好途径。” 依照当今的社会现实,儒家思想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对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弥补社会道德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爱国主义
春秋战国乃为乱世,儒家文化诞生于乱世,那么自其出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忧患的色彩。孔子主张的“入世”并不仅仅在于在社会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更加强调的是“救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孔孟以‘君子有终身之忧’为思想基调,强调君子要忧国、忧民、忧礼乐之失传、忧文明之失散” ,他们的忧患意识对古代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古往今来的有志之士创作了一批又一批爱国作品。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课文有:《烛之武退秦师》、《离骚》、《永遇乐・京口北故亭怀古》、《五人墓碑记》、《指南录后序》等。以《五人墓碑记》为例,课文讲述了明末时期东林党人和苏州人民不畏不怕牺牲敢于同魏忠贤这类奸佞之流进行斗争的英勇事迹,歌颂了其中五人“慷慨大义,蹈死不顾”的英雄气概,高度评价了他们“激于义而死”的崇高精神,肯定了其斗争的重大意义和不朽功绩,揭示出“明生死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主题。
爱国主义并不是近现代的产物,古已有之,属于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最重要的内容。这是一种对祖国和民族的深深眷恋,是日积月累在普通老百姓心中种下的挂念国家、济世救民的果实。儒家文化教会我们,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人都有义务为自己的国家和人民付出。
(二)美好品德
《论语・雍也》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孔子此言有三层涵义:第一层是说“中庸”是一种道德;第二层是说“中庸”是最高的道德;第三层是说老百姓中很少有能做到“中庸”的。中庸之道之所以是“德”,并且是“至德”,因为它是“以人为本”的,是以平衡人际关系为手段,置社会于安定和平的。
“仁”,既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各种道德规范的总纲。具体来说,“仁”包括忠、恕、孝、悌、信、恭、敬、智、俭、良、耻等所有道德范畴,是对各种善品质的总概括。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意思是说,“孝悌”是“仁”最基本的内容。孟子也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了孝悌,才有后来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长幼有序”。亲情是一种十分伟大的感情,一个人只有先爱自己的父母亲人,才能将这种爱作用于他人和社会,实现“博爱”。所谓国家,有“家”才有“国”,在这一层面上看,“孝”是“忠”的基础,“忠”是对“孝”的发展。《孝经》说:“君子之事亲孝,故忠移于君”,家庭和睦在先,之后才能君臣和睦,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如果说孝悌观念是规范家庭成员行为的基本理念,原则是“长幼有序,尊卑有等”,那么这又体现了“礼”,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许多篇目都是关于道德文化的,如:《项脊轩志》、《陈情表》、《廉颇蔺相如传》等。以《陈情表》为例,这是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叙述了祖母在艰难环境下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和自己应当竭尽全力报养祖母的大孝之义。在感谢朝廷知遇之恩同时,又真情倾诉了难以从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畅达,感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更有“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
(三)仁政与民本思想
治国以礼,为政以德是儒家思想对君王提出的要求,民本思想是对仁政思想的补充。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主张君王须以仁爱之心治理天下,他提出:“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民贵君轻”等思想,将“爱民”看成是政治的最高准则。
教材中体现仁政与民本思想的课文有《季氏将罚颛臾》、《寡人之于国也》等。以《寡人之于国也》为例,这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论述了如何通过实行“仁政”以“王道”来统一天下的问题。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天下。本文气势宏达,说理切剩阐明了孟子的治国之策,大力宣扬了他的仁政思想。
(四)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在儒家思想中的内涵并不能简简单单用我们今天所说的人与自然和宇宙的合一来诠释,它是儒家思想在生命哲学领域的中心思想。儒家认为,生命来源于天,即天命。在孔子奠定的生命哲学中,最根本的就是天命,天道。人需要对天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这是生命的根本。生命生生不息,不断传承与轮回,我们需要对天保持敬畏,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教材中就有不少关于生命、人生的经典文章与诗歌,如:《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滕王阁序》、《琵琶行》、《锦瑟》等。以《锦瑟》为例,辞藻华丽,情思缠绵,意象迷离,含义深邈,但对于诗歌主题历来存在争论。一般认为这是作者李商隐追忆似水流年,感叹悲欢离合,相思梦想都幻灭,所得只是眼泪和迷惘的怅然之作。
(五)“学思”并重
孔子认为人的认识能力先天就有差别,所受的教育也必须不同,体现出其因材施教的思想。孔子重视学知,认为“生而知之”仅是一种虚设,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需要通过学习才能获得知识。在学习上,他强调四个方面:
一要实事求是。《论语・子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思是,不要自己不懂却凭空造作,不要武断专横,不要顽固不化,不要自以为是。二要多方面学习。《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将“多闻”、“多见”和“择善而从之”作为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他自己也“入太庙,每事问”。三要思考功夫。《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认为学习和思考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学思须并重。四要触类旁通。孔子提出“闻一知十”,“上学而下达”等学习方法,在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基础上发挥理性的能动作用。此外,在言与行的关系上,孔子提出“敏于事而慎于言”,说话要慎重,但做事要敏捷,言行一致。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苏教版必修一《劝学》篇就典型体现出儒家对学习的重视。文章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一中心论点,先后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二、结语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西方的快餐文化日益冲击着我国的传统文化。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引导不当,就容易滋生出崇洋、摒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绪,譬如圣诞节热热闹闹,重阳节却无人问津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对儒家经典文本的收录十分必要。一方面,能够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心灵,提高其文化品位,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和社会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儒家思想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将被世代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 葛楚英.儒学的普世价值――社会平衡学[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
[2] 黄受安等.中国古代九大思想学派集要[M].北京:出版社,2002.
[3] 蔡莹涓.高中语文教学中儒家传统思想问题[D].福建师范大学.2003.8.
[4] 井源.论语文教学中的儒家经典文本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6.4.
[5] 张啸宇.试论儒家文化在高中教学中的渗透[D].云南师范大学.2014.5.
[6] 张世颖.中学语文教材中儒道经典选篇现状与教学研究――以人教版新n标中学语文教材为例[D].吉林师范大学.2014.6.
[7] 吴伟明.中学语文教材中儒家经典选文及其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1.5.
关于歌颂母亲的古诗范文4
[关键词]创新思维 语文阅读 想像力
爱因斯坦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像对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世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纵观古今,无论是以技术革新推动时展的科学家,还是以精神内涵引领社会进步的文学家、艺术家,神奇的想像都为他们提供了创新的契机。
喜爱想像不仅是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他们学写作文的需要。因此,在鼓励大胆想像的基础上,必须进而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像。郭沫若曾提出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应该是“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一主张非常值得我们在培养学生想像力时借鉴。在本人的教学经历中,认为以下几种想像值得探讨:
一、换位想像
换位想像是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从对方的角度切入来写。如:有位考生写“假如……”的话题时,写道:假如有来世,我愿做父母的父母,我也要在母亲上学前,递上热鸡蛋……我也要像父亲那样……让他领悟人生的哲理。这种换位思考,“言对方行为,吐自己心声”,达到讴歌或鞭策之目的,构思新颖,真诚自然,深切感人。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在笔下观个形、过把瘾。指导此类作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角色虚拟。
假如你有一定的航海生活知识,也读过《鲁宾逊漂流记》之类的作品,此时此刻,肯定会浮想联翩的。
2、时间虚拟。
假如让你穿过时光隧道,回到秦朝时期,遇见了秦始皇;或让你乘上超光速飞船,奔向二十二世纪,与外星人交流,你会有些什么惊天动地的行为? 3、空间虚拟。
假如你来到冰冷寂寞的土星,或者进入神秘莫测的百慕大三角区,你会带回哪些令世界震惊的收获?
4、事件虚拟。
假如你是李宇春,你会做些什么?假如你中了150万大奖,你想实现哪些愿望?在指导此类作文时,最重要的就是鼓励学生大胆想像,让其尽情地投入到那虚拟的世界里去。对于未知的世界、未来的世界,学生的想像可以天马行空,任意驰骋,这时,任何限制都显得多余,只要能自圆其说,尽可让学生洋洋洒洒。学生各抒己见,想像丰富,合情合理。这样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还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而加以指导,也就提高了书面表达能力。
二、留白想像 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的语句或内容之间都留有空白,都是进行想像思维训练的素材。在作文中,对学生可以进行以下几种留白想像的训练:
1、创设情境,巧补“留白” 《我的叔叔于勒》一文讲完后,我让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学生自备道具,在台上自由发挥,那精彩的表演大大丰富了课本的内容。触手可及的“于勒”“菲利普”“克拉丽丝”“若瑟夫”活灵活现,真实可感染着每一位学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想像一下,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样?试写成二百字左右的短文。六七分钟后学生就写出了各种各样的续写:有一部分同学写了那个像于勒的百万富翁真的是于勒,菲利普夫妇尽情地讨好他,把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那种人与人之间的纯粹是用金钱来衡量的人际关系刻画得淋漓尽致。 2、利用插图,巧填“留白”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只是列举几种事物,没有给我们具体描绘秋郊黄昏图景,我们可以借助上面的插图进行合理想像,对原图作适当的填白。先引导学生对插图进行全面观察,使他们了解图画的主旨。然后引导他们细致有序地观察:画面*前的是枯藤、老树、乌鸦,树的后边是风尘仆仆的游子牵着一匹瘦马,画面色调灰暗。再提出带启发性的问题,画中表明的是什么时候?游子的形象特征、周围的环境怎样?反映了什么样的情节内容?在观察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学生把看到的内容,有条理地说清楚,对于想像力丰富、语言有独创性的学生要及时鼓励。最后我在大多数学生都会说的基础上让他们动笔。有个学生这样写道:傍晚时分,一位长途跋涉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枯黄连天的野外艰难行进。一阵冷飕飕的秋风吹来,他不由得打了一个寒噤,倒吸了一口凉气。他走过缠着枯藤的老树,听到树梢上乌鸦凄厉的叫声,更感到悲凉凄楚。太阳快要下山了,乌鸦归巢了,小河边的几户人家门户紧闭,异常的寂静,夜幕悄悄地降临了。游子身在他乡,无心聆听潺潺的流水声,他为自己还没有安身之处而万分着急,忧郁悲怆的思乡之情涌上他的心头,令他肝肠雨断,痛苦不堪。 3、延伸原文,巧续“留白” 《孔乙己》一文结尾说“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给我们留下了人物结局的空白。我先让学生共同探究孔乙己悲剧形成的原因,再让学生通过阅读、讨论,进一步体会孔乙己最后一次在咸亨酒店的情景以及文章耐人寻味的结尾,然后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自由地发挥联想和想像,让学生们讨论以至争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然后,我布置了题为《孔乙己离开酒店之后》的续写练习,只要求想像合理,不强求一律,便于学生自由发挥,写出具有鲜明独创性的文章。有位学生是这样写的:在人们的笑声中,孔乙己用那只沾满泥土的手艰难地爬出了酒店,刚才喝了一碗酒,现在他的心里舒畅多了,身上也暖和多了。一路上,孔乙己心里一直愤愤不平,他想:“他们这些短衣帮也配笑我这个读书人吗?我被丁举人打毫无怨言,因为他和我一样也是一个读书人,只有读书人才配欺负我呀!”爬了很长一段路后,他觉得累了,刚才唱的那碗酒现在已不起作用,那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疼,肚子也唱起了空城计。于是,他找了一个破庙歇脚,他蜷缩在一个角落里,那件破棉袍一点也不遮风,他的脸已经冻得发紫,浑身颤抖着,不知不觉他竟睡着了。他做了一个美丽的梦:他考上了举人,自己穿着长衫,喝着美酒,吃着好菜,他笑了,他带着微笑永远地去了。 4、古诗改文,巧充“留白” 《石壕吏》中“有吏夜捉人”的情景描述欠具体,可以尝试“诗改文”练习来巧填空白。我们先反复朗读、背诵全诗,体味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暴虐,感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痛苦,并激发学生设身处地地想像当时的情景,如孩子的啼哭声、门被踢开的情景、老妇人被抓走时满腹心酸的情态……然后指导学生把自己脑中的“情景”用恰当的、生动的语言,有条理地说出来。再根据记叙文的体裁特点,谋篇布局,尤其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的交代,从而写成内容丰富的文章。关于差吏抓人的情景,有一位学生是这样描述的(片断):一天的劳累奔波,杜甫睡下后很快进入了梦乡。大约二更时分,村中一阵狗叫声,杂乱的脚步声、粗暴的叫骂声、急促的打门声越来越近了。杜甫被惊醒后,借着淡淡的月光向外窥看,原来差吏又来抓壮丁了。房东一家吓得心惊胆战。
老头子慌忙披了一件破褂,匆匆爬过屋后的一堵墙逃到村外。老妇人拖着筛糠般的身子去开门。“呯”的一声,门还没有被打开,就被差吏一脚踢开。两个凶神恶煞般的差吏闯进屋来…… 世间万事万物纷繁复杂,事物间总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还可以给学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看起来没有直接关系的词语,利 用词语间的空白,让学生去寻找事物间的联系来展开合理的想像,把它们串联成一个小故事,也能训练想像的合理性,让学生打开智慧的大门,在想像的天空任意翱翔。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填补”空白,利用留白的不确定性和可扩性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并从空间和时间上进行延伸…… 转贴于
三、根据已有经验合理想像 想像,是人脑在改造记忆力表象基础上创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也是以往经验中已经形成的暂时联系重新组合的过程。1922年12月4日爱因斯坦在日本京都大学作过题为《我是怎样创立相对论》的讲演,再明白不过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在他看来,在从事科学研究时,有两种信息反馈渠道:一是直接经验的反馈渠道,二是间接经验的反馈渠道。认识主体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两种反馈渠道,就能有效地推进创造性思维从而有所发现。产生新颖的构思,独特的设想,既要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知识,又要超越已有经验和知识,这种超越,就需要联想,它是创造思维的核心过程。我在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合理联想:“圆”是几何图形中普通的一种,它是一条最简单的闭合曲线,曲线上的无数点与中心的一点距离相等。圆又是一种统一而单纯的完善形体,在圆里面,一切多样性就是同一性。爱因斯坦借此展开联想和想像,对他的学生说:“你和我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你是一个小圆,而我是一个大一点的圆。圆越大,它所接触到的领域就越广,这就表明它越无知。”这一比喻联想,发人深思,具有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我们可以从“圆”这一图形的某一特性入手,充分展开联想和想像,说明一个人生道理,学生做了以下几种联想:
(1)从圆的形象特征展开联想: “我们要像圆那样;到处都是凸的,既不瘪瘪凹凹,也不带刺常尖。”(从正面肯定圆的突现自我的精神,以圆喻人) “圆实在伟大,它包罗万象,内含一切。人生也应该这样。”(仍从正面肯定圆有丰富的内涵,并以圆喻人) “人生就像一个圆,一个空心圆,需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填满它。”(揭示了只有通过奋斗才会换来一个充实、圆满的人生的道理。) “外表的圆满并不能掩饰其内部的空虚。”(令人想起“纵然生的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的形象和“外强中干”的成语。)
(2)从圆的终点和起点展开联想: “能把自己的起点和终点连接起来的人是最幸福的。”(歌颂的是为人处事要善始善终。)“人生中最无聊的莫过于绕着同一个圆不停的跑。”(则表示了对机械重复、缺乏创新的生活的厌恶。)
(3)从圆的半径和面积上展开联想: “在事业的圆中,以目标为圆心,以努力为半径,圆的大小总是与半径成正比。”;“圆,要想大,就努力扩大半径吧,人也如此,要想出类萃,就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半径吧。”(以上都从半径与圆的关系入手,恰如其分地揭示了个人努力与成功的关系。)
(4)从点及其运行的轨迹入手: “圆的形成是因为有了点的奉献。”(看到了人生只有不断地奋斗才能有所收获。) “正如圆的饱满是因为点的引渡一样,成果的价值便蕴藏在一个个的追求之中。”(悟出了只有不停息的奋斗才能开辟未来。)
(5)从圆心到圆周的距离展开联想: “圆代表着公正,从圆心到圆周各点的距离都是相等的。”(先立观点,后进行推导,凿凿有据,发人深思。)
(6)从圆的周长与面积展开联想: “在所有周长相等的几何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是因为它比别的图形更和谐。”(把和谐的作用阐述得既透彻淋漓又语言隽永。)除此以外,学生还多角度地进行这样联想: “圆不应该是束缚人的思维的紧箍咒”; “圆虽然是美满结果的标志,但绝不是追求的极限,每个圆的外面还有更激荡、更完美的追求旋律回环往复。”“圆总是由起点回到终点,无论何时都有始有终。”; “圆似乎是坚持不懈、永不放弃,但实际上却总在原来的路线徘徊。”; “同样一条直线,贪婪的人把它无限伸展,谦虚的人把它曲成一个圆。”; “每一个点都应该在圆上留下坚实的脚印,否则整个圆都会有缺陷。” 总之,进行这项训练时,重在开发智慧,训练语言、培养创造精神,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或相近、或对立的、或因果的——引领他们进入一个崭新的精神境界,引发不同的思路,根据一定思想的需要和必然的规律,灵活地把相关因素进行合理而巧妙的整合,这就能激起思维的灿烂火花。 四、联系生活实际想像 个人无论想像如何深远,他都被现实生活制约着。著名的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说:“最奇的童话都是从真实的生活中产
生出来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深入生活,感悟生活,从中积累生活素材,进而创造新的形象。想像的基础是生活中的人和事。学生懂得去关心身边的人物,关心周围的事物,投入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在创作的同时,把想像与现实生活中的事实联系起来,巧妙地设计人物之间的关系,写出来的文章便会生动有趣、丰富多彩了。“想像的过程正是创造的过程,也是将所学的各种语文知识和日常观察与生活积累转化为实际写作能力的过程。”“父爱如山”“母爱如日”“朋友金不换”,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亲情的呵护与友情的滋润,亲情、友情是永恒的话题和取之不尽的素材。社会日趋信息化、网络化,联系与沟通的快速方便使世界在不断缩小。每天发生的新事情,产生的新事物都在最大程度上刺激着学生,他们也想了解和分析,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阐发事理的思维与判断能力。抓住这一点,作文及时联系热点,如“战争”话题,“明星自杀”讨论,“武侠影视热”的反思,“非典”引发的思考等。这些作文所包含的巨大思维空间让学生感到兴奋,以此抓住他们最激动、最真实的感知神经,激活这些信息表象,诱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 教师在培养学生想像力时,不光要激活他们原有的信息,尤其要努力创造必要的情境,让他们体验生活获得的新感受,这是培养情感的有效途径。本人组织各种活动,或带他们去赏地方风景,加深对家乡的了解;或携他们去游览自然山水,释放心中的焦虑;或率领他们进行社会调查,体验世间真情……此时他们眼里的世界更加清晰的归于本真,并进而形成千姿百态的情感形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无限自由的思维空间还给学生,使学生有一个能自由驰骋的想像天地。
“想像,它使眼前的形象得到延伸、充实、丰富,它是一种生动的审美再创造。它对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作文教学要把培养创新意识、发扬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放在首位,依据写作规律和青少年的特点去寻求培育作文创新能力的科学途径。想像是创新的基础,想像能力是构成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确立想像力第一的意识”
【参考文献】
【1】曹柏树《创新新作文》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