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范文1

根据经验的总结和时间的安排,高三数学学习一般可分三个阶段,一是基础复习阶段、二是题组练习阶段、三是自由复习阶段,每一个阶段侧重点各有不同,但一定要结合自身特点,有选择地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复习,形成自己的学习规律,从而达到预期的复习效果。

一、基础复习,要“细”;力求主次分明,突出重点

1.强调课本的重要性。课本是“本”,是一切知识的来源与基础,历年高考都强调以课本为依据;课本中结论,定理与性质,都是学习数学非常重要的环节;近几年高考题目中,常常以课本定义,定理变换模式,加以判断;以课本的例题,习题变换条件,加以求解与证明。另外,如果学生每天能阅读10分钟课本的话,这样能及时调动内容,以适应由基础复习单向训练转向综合训练的题目控制能力,再说对于成绩较差的同学,一方面可以巩固课本知识,另一方面也可提高自信心,不断鼓励自我战胜困难,起到一定效果。

客观上讲近几年高三复习资料在编排上不是依高一高二时讲课顺序编排的,限于篇辐,常常过渡太快,综合性强,台阶上不能使一部分同学因高一,高二学业荒废而想在高三好好学的想法得以实现。往往是并不是不想学会,而是会的没有可作,可作的常不会,这样就背离了第一阶段侧重基础内容的工作重点:作为老师,在选择复习资料时,必须考虑到这些同学,资料不易过多,过难,让每一个同学都应该有“会”的感觉,都应该有能转动课本内容的能力,作为学生自己,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千万不要被老师牵着走,学习是自己的事,老师只能起导航的作用。

2.老师分层次教学,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复习

学习《考试说明》,研究《考试说明》,是师生共同的任务;高三阶段,绝不要同高一,高二阶段,平铺直叙,各章节知识点大面铺开,均衡发展,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到高考的四个层次,即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的区别与要求,对每章的知识的结构,在复习开始与复习结束,都要写出或说出章节的知识结构与知识体系,特别要强调课本内涉及的内容与课外补充的内容,及高考考过的知识点,而学生要积极配合老师的思路,结合自己的学习基础和特点,进行高效有计划的复习,为此,师生要研究近几年的高考题目,特别是近三年的高考题目。

例如:“函数”一章,课本目录:集合与函数,一元二次不等式,映射与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因为函数是高考的重头戏,函数知识与函数思想地位,需让同学们下大力气掌握,扩充内容:求函数解析式,函数值域,求函数定义域,函数图像及变换,函数与不等式,函数思想的应用;重点知识重点掌握,重点训练,也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方向,而对于集合,因为高考要求降低,就适当减少课时,针对性处理数学知识点。减少盲目性,在高三能帮助同学们居高临下复习,提高复习效果。

3.渗透数学思想,数学方法

随着高考对能力的要求,除了强调对数学基础知识考查,在知识交汇点设计试题外,还考查中学数学知识中蕴涵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作为数学知识更高层次的抽象与概括,需要分章节在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中,不断渗透与总结。先认识数学思想与方法的作用,再想法应用于解题,例:在不等式的解法一章,首先强调化归思想,即所有的不等式转化为一元一次或一元二次不等式,再强调等价转化,即常说到的等价组,包括函数定义域,运算的等价性等等,这样将资料的分式不等式,高次不等式,无理不等式,指数不等式,对数不等式,三角不等式,一块学习统一在数学思想前提中,便于很好的掌握,另外,可以开展讲座,集中学习数学思想与方法,加强感性认识,提高数学兴趣。

4.适量作业,巩固基础,加强规范

高三阶段,应重视课后作业。适量作业,能巩固基础,加强规范,提高成绩。高三学生应认真学习高考试卷,重视高考试卷的评分标准,中档题重视其解题格式,得分点的处理,计算准确性;难题重视熟悉知识点的得分;另外布置作业、师生间得以沟通,发现好的解法,改进教与学。

二、题组训练、力求整体研究试卷

第二阶段题组训练、只在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转化为成绩。

把握试卷整体难度,要求集中训练选择题与填空题,着重讲叙与总结解决选择题与填空题的方法,例特例法,验证法,图解法,结论法等,鼓励学生积极思维敢于筛选,不要一味强调直接法,近几年的高考题中选择题中,有不少题目就使用技巧,有的甚至不需要动笔就能得出答案。

整体把握,要把握好机会题目,机会分,在高考题中解答题第一,二个题,常常是机会分,必须完全做对,不能轻易算错,后面大题,以赚分为主,能得多少算多少;要学会控制整体卷面,据自身情况,也可以先去掉一,二个大题,轻装上阵,避免盲目紧张。

三、自由复习做到反省错误,知识系统化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范文2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过程中注意接轨创新题

新课标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这门课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新课标改革以前的数学教学,对于教师而言应该是比较简单的。书本上的知识虽然很多,而且也比较难,但是不管怎么说,知识点都是有限的,教师只需要课前稍微回顾一下这些知识,把公式定理吃透,再准备一些配套的经典例题和练习题,基本上就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知识点,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新课标改革以后,这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了。在新课标数学教学里,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是运用,也就是创新运用。课堂上,教师不仅需要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还需要对此进行适当的拓展创新,以适应改革后数学考试试题的要求。近年来,在各地的高考试题和一些模拟测试题中,也出现了不少创新题,下面我们就以一例来分析这类创新题。例题:在一个游戏中,规定珠子从三角形的顶端由如图(图略)所示的通道从上往下滑,从下面的六个出口出来,规定猜中出口者获胜。如果是你参加这个游戏,猜中珠子从自左向右数的第三个出口出来的获胜概率为多少。

由图(图略)可知,珠子从第一个出口出来有C05种方法,从第二个出口出来有C15种方法,以此类推,珠子从第三个出口出来的概率为5/16,即珠子从第三个出口出来的概率为5/16,此题得解。

我们以此题为例,可以看出,在现在的数学考试中,很少会有题目是没有任何铺垫就直接进入正题的,通常会给一个题目背景,例如此题就是以游戏为背景,这样的创新出题方法可以很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也能够让学生不再像从前那样对数学的枯燥乏味产生厌烦,一改数学题目枯燥死板的陈旧形象,让学生也能在数学学习中体会到学与玩的结合。这不仅仅是新课标改革后试题的出题方式,同时也是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在枯燥的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但是知识点本身的枯燥是我们无法改变的,那么我们能为之努力的就是尽力改变讲课方式,用趣味引入话题,让学生的思维能够始终跟着教师的步伐,这样就是我们的成功。

二、注重联系生活,以生活为例引入数学范畴

数学的学习并不是单纯的数字,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也并不是单纯的为了和数字打交道,我们所需要的是通过书本上的数学知识,联系到我们的实际生活,学以致用,以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生活中我们用常识或是经验无法解决的问题。很多人说数学学了没用,学得那么深奥,实际上却根本不需要这些,只要会加减乘除这些基本的运算就可以了。实际上并非如此,很多与我们切身利益相关的层面都需要用到数学知识。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也需要向学生传达这一思想,让学生能够意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例题:某租赁公司有供出租的汽车100辆,若每辆车月租金为3000元,可将100辆车全部租出,而租金每增加50元,就会多一辆未租出去的车,租出的车每辆每月需要护理费200元。问当月租金定为多少时,能获得最大收益。既然要求月租金,那么我们不妨设月租金为X时能获得最大收益,那么(X-3000)/50即未租出的车,那么公司的收益可以列出公式为200×〔100-(X-3000)/50〕﹙X-200﹚,将此式化简可得收益即:

-(x-4100)2/50+304200。由此式可得,当月租金定位4100元时,能获得最大收益为304200元。

如果没有学习函数知识,我们可能很简单地认为只要租出的车越多,获得的收益就越大,实际上从这个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事实并非如此。这也就告诉我们,数学和我们的实际生活、我们的切身利益还是有着很大关联的。

三、适当让学生接触大学知识,提前接轨,训练思维

在原来的高中数学知识点的基础上,还适当增加了一些大学数学的内容,其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高中数学与大学数学的衔接上能做得更好。翻阅旧版的高中数学教材,我们会发现,高中数学教学知识点还是比较好理解的,没有涉及到一些很虚幻,让人感觉虚无缥缈的东西。但是我们再看一看大学数学教材,就直接跨度到极限和微积分的知识了,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知识点的学生而言,会觉得短时间内很难接受。但是如果能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就对这些知识有最开始的接触,不需要很深入,大致对这些知识点有些许的了解,那么在大学里再深入学习这些知识时,就不会茫然不知所措了。同样,我们以题为例来进行说明。

大学数学第一章就是极限,课改后的高中教材中也涉及到了这个知识点。例题:求函数■(x0)的极限。首先,由二倍角公式可将分子转化为2sin2■,同理,分母可以转化为x2sin■cos■,分子分母约分可得原式等于■,有极限的性质,即积的极限等于极限的积,所以原式的极限即■ 的极限与■的极限的积。由极限的定义可得■ 的极限为1,因为x0,所以■的极限为■,二者相乘即可得原式的极限为■。

从这个题目我们可以看出,极限虽然是大学数学的内容,但是和高中甚至初中所学的知识是密不可分的,例如本题中的二倍角公式的运用。因此,要想学好大学数学,也必须要对高中数学有一个全面的把握。虽然在部分地区的高中教材上,极限是列为选修内容的,但是作为高中数学教师,个人认为很有必要向学生讲解这方面的知识,因为极限的运用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大学数学有一个提前的了解,能为将来的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而且一个新的数学知识点的学习也是对学生思维的一个挑战和锻炼,也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和运用高中数学知识。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范文3

中图分类号:G623.5

记得有一个培训学校把"教学质量是私立学校的生命线"作为座右铭,可见这课堂45分钟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把握这45分钟的时间,"课前五分钟"无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对教学更具有实效性,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最大的收益,将学生那种"我学习,我收获,我快乐"的情绪调动起来,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对此,我在这一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利用"课前5分钟"梳理基础知识。

在高三一轮复习重在打基础,为此要重视数学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公式、法则)的复习,在理解上下功夫,整体把握数学知识,争取做到不打开书本就能在自己大脑中勾画出知识间的脉络框图。

我所从教的是一所普通高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很差,能力又低,如果教师不领着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梳理,学生很少能够自觉的去做。针对于这一现状,在一轮复习的时候,我利用每节课的"课前5分钟"进行基础知识的考察和梳理。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最开始的一问一答式,到自问自答式,再到自述式,直到学生会了,理解了,会用了为止。如三角要复习两周,那么这两周的"课前5钟"都在进行基础知识的考察,最初的几天是一问一答式,因为学习刚开始复习,脑子里的知识信息不是很清晰,需要教师的提醒与帮助;等学生基本掌握后,开始自问自答式,争取做到班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自问自答,从某一个同学开始,依次回答,要求是前面同学谈面过的问题后面的同学不准重复,出现在的问题同学提出并改正;经过以上两种形式后,再进入到自述式,由一名同学在黑板上把本章的内容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网络,不全面的地方由同学和教师进行补充。三轮下来同学们不但掌握了基础知识,更对知识间的联系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再加上课堂的进一步应用,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入,更加透彻。另外,范围也是日渐扩大的,从最初的一章,到一本书,再到高考的全部内容。学生从最开始的被动记忆,变主动归纳,渐渐地,每节数学课的"课前5分钟"变成了学生们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变师生共同共享的天地。

二、利用"课前5分钟"共解一题。

高三的数学复习中做到"轻负担,高质量",是教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精选习题,精讲习题。

高中数学一轮复习强化基础,那么二轮复习就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了。由于高考的解答题内容相对比较固定,对于普高学生应着重训练三角、数列、统计概率、立体几何、选修等五方面的内容。为此我从进入二轮复习开始设计每日一解答题为固定作业内容,针对高考的解答题内容进行专门的训练。为了让学生能够认真完成,并且做后有提升,每天"课前5分钟"用来解答上一天的作业内容,解答方式是先由一个学生分析题目,考察什么,用什么知识进求解,再由第二个同学书写解题过程,接着由其它同学或者教师改正,再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思考能否变式为其它相关问题,最后师生共同提炼出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看着学生积极思考,争先回答问题的场景,我再也不为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发愁了。

一天一题,看似很少,但这样一个星期,一个月训练下来,同学们轻轻松松地学会了很多,最重要的是实现在了"轻负担,高质量"这样一个教学目标。

三、利用"课前5分钟"总结提升。

高三一、二轮复习过后,距离高考的时间就更近的,考前这段时间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跳出每一道数学题,把目光放在题与题之前的区别与联系上,部养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要边学习边"对比"。当看到一个知识点的时候,要先到大脑中寻找相应的知识点,进行对比。看大脑有没有这个知识点,如果有,就达到了强化的目的;如果没有,就要进行修补。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总结",这是老师最希望学生能做的,也是老师不断要求学生做的。在对比、总结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够发现自己的优劣之处,明确下一阶段的学习方向,更建立学习的信心。

为此,在二轮复习结束后,每天利用"课前5分钟"帮助同学总结提升,采用分享式和交流式。分享式就是鼓励同学自告奋勇地表述自己对某一方面问题的总结,再由同学借机展开、深化,教师进行补充说明,完善数学方法和思想;交流式,就是由学生提出问题和困惑,师生共同帮助他解答,从而使每一位同学都有新收获、新的启发。例如学生提出的问题:线性回归分析都什么?怎么考?在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的相互提醒下,最终能够总结出以下四点:一是画散点图;二是求回归直线方程;三是相关关系强弱(拟合程度)的检验;四做预测。短短五分钟的交流,让每一位同学又全方位的了解了某一部分内容,而且形成了详实的知识网络。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同学们课下的复习和思考。

四、利用"课前5分钟"查缺补漏。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范文4

提高数学成绩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除了上面的技巧,还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和耐心,学好数学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不要一曝十寒而要专心致志。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二提高数学成绩的方法有哪些,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二提高数学成绩的方法有哪些第一,要提升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少学生对游戏痴迷,而且玩游戏的“技术了得”,其关键还是感兴趣,学数学也一样,如果看到题就烦、看到课本就困,很难将数学学好。所以一定要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那么,该怎样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呢?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因此,要提升数学学习兴趣,就要善于提问,勇于质疑,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慢慢就会感兴趣了。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尝试着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体验数学的价值,体会学习的快乐,从而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要想培养数学学习兴趣,还要多接触,接触多了、多下了功夫,慢慢就会有一些学习心得和体会,兴趣自然就来了。

第二,要加强自律性

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学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当然,也没有很多同学认为的那样痛苦,学习是同学们提升自己的过程,因此是学生的自愿行为。平时要严格要求自己,利用好高中时段的每一分每一秒,去做更加有意义的事情。

第三,课上要认真听讲

很多同学课堂的表现通常是,老师讲到哪算哪,老师讲什么我就记什么,不清楚老师下一步要讲什么,也不知道老师解题的具体思路,这就叫“填鸭式”学习,老师“喂”多少,学生就“吃”多少。这样的学习方法是无法提高成绩的,只有课前进行预习,上课才能主动去学习,针对自己不会的知识,认真学习,数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必须循序渐进,要注意打好基础。

第四,适当多做一些习题

课本的例题和课后练习题都是各方专家经过多年经验总结出来的精髓,预习过程中要尝试做一下练习题、熟悉一下例题,不仅能帮助我们理清思路,巩固预习的知识要点,同时也能为今后做题积累宝贵经验。其次要有重点,每年必考的函数、三角函数、立体和平面几何、概率、不等式、数列等内容,每一个知识点可以找出有代表性的习题进行重点强化,这样,既能够节约时间,又能增强答题自信,

第五,要学会举一反三

高中数学一道题可能有很多种解法,遇到不会的时候,尝试着从另外一种思路入手,没准就能豁然开朗,学数学一定要明白“条条大路通罗马”的道理,只有做到局一法三,才能触类旁通,不断提高水平。

高二数学学习的八个习惯1、课上高度专注

数学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上,所以课内的学习效率非常重要。正确的学习方法是:上课紧跟老师的思路,开动思维预测接下来的步骤,对比自己与老师在解题思路上的不同。课后复习不留疑点。要特别抓住基础知识点和基本技巧运用,将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2、课下主动预习

学习不能只等着老师来教。要想有好成绩,须牢牢抓住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这四个基本环节。其中,课前预习教材可以帮助孩子了解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

3、各类题型熟练掌握

学好数学,熟悉各种题型是必须的。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解题规律。

4、审题仔细不马虎

审题能力是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做题要审题,预习要仔细阅读教材内容,学会抓住字眼,正确理解内容,对提示语、旁注、公式、法则、定律、图示等关键性内容更要认真推敲、反复琢磨,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

5、独立思考完成作业

一般来说,独立完成的东西,印象比较深刻。不盲跟随成绩好的同学的看法;不抄袭他人现成答案;课后作业要按质、按时完成,并能作到举一反三,多思多想。

6、爱问问题

高分学生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爱问问题,这里的问问题不是盲目的,而是带着自己的思考去问。在自己解决了多少次没有找到途径的时候,寻求帮助。问问题,是学生真正进行思考的反应,想要寻求的答案也不仅仅局限于一道题,而是一种思维方式。

7、善于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高分学生更愿意主动表达自己对学习问题的见解。不要闷头苦学,这样才能对学到的知识加以灵活运用,能起到巩固和消化知识的作用,有利于将知识转化成能力,还能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8、能正确对待考试

心理素质是一个学生学习成败的关键。多少成绩优异的学子最后毁在了心态上。调整心态,冷静下来,思路清晰,对自己有信心,坦然面对,对于一些容易的基础题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对于一些难题,也要尽量拿分,考试中要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高中数学学习的九个方法1、配方法

通过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配方法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它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十分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2、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3、换元法

换元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应用十分广泛的解题方法。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4、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属于R,a≠0)根的判别=b2-4ac,不仅用来判定根的性质,而且作为一种解题方法,在代数式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研究函数乃至几何、三角运算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韦达定理除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根;已知两个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等简单应用外,还可以求根的对称函数,计论二次方程根的符号,解对称方程组,以及解一些有关二次曲线的问题等,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5、待定系数法

在解数学问题时,若先判断所求的结果具有某种确定的形式,其中含有某些待定的系数,而后根据题设条件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等式,最后解出这些待定系数的值或找到这些待定系数间的某种关系,从而解答数学问题,这种解题方法称为待定系数法。它是中学数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6、构造法

在解题时,我们常常会采用这样的方法,通过对条件和结论的分析,构造辅助元素,它可以是一个图形、一个方程(组)、一个等式、一个函数、一个等价命题等,架起一座连接条件和结论的桥梁,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解题的数学方法,我们称为构造法。运用构造法解题,可以使代数、三角、几何等各种数学知识互相渗透,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7、面积法

平面几何中讲的面积公式以及由面积公式推出的与面积计算有关的性质定理,不仅可用于计算面积,而且用它来证明平面几何题有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面积关系来证明或计算平面几何题的方法,称为面积方法,它是几何中的一种常用方法。

用归纳法或分析法证明平面几何题,其困难在添置辅助线。面积法的特点是把已知和未知各量用面积公式联系起来,通过运算达到求证的结果。所以用面积法来解几何题,几何元素之间关系变成数量之间的关系,只需要计算,有时可以不添置补助线,即使需要添置辅助线,也很容易考虑到。

8、几何变换法

在数学问题的研究中,常常运用变换法,把复杂性问题转化为简单性的问题而得到解决。所谓变换是一个集合的任一元素到同一集合的元素的一个一一映射。中学数学中所涉及的变换主要是初等变换。有一些看来很难甚至于无法下手的习题,可以借助几何变换法,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另一方面,也可将变换的观点渗透到中学数学教学中。将图形从相等静止条件下的研究和运动中的研究结合起来,有利于对图形本质的认识。

几何变换包括:(1)平移;(2)旋转;(3)对称。

9、反证法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范文5

初三学生由于本人、家长、学校有明确的升学目标,因此,愿意承受学习上的压力,吃苦耐劳,经过初三一年的努力,终于考上了高中,不管现在的成绩如何,总以为高考是三年后的事情,因此,大部分同学思想上存在松懈的现象,这样玩游戏,看小说等现象有之。有的同学看似学生很认真,但他们只习惯于初三的题海战术,听完课后,不去复习回顾,不看教材,空闲时间以完成作业为主要目的;另一部分同学学习较认真,上课忙于记笔记,因此疏于教师的讲解,因此,学习的效果也不理想。

特别是现在高一新生中的独生子女比较多,他们心理普遍脆弱,独立生活能力较低,动手能力不强,一遇到学习上的挫折,就对学习失去了信心。特别是进入高一年级后,知识的内容增多,上课讲解的节奏加快,知识的难度加大,部分学生产生了厌学和畏难的情绪。再加上一些家长由于孩子升入了高中,往往会对孩子有更高的升学的要求,而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成绩不理想,因此,学生的压力增加,情绪波动很大,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一、在教学过程中,多引入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差,动手、动脑能力也不尽如人意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一定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一进入高一,就开始学习集合、函数这些知识,难度是很大的。因此在教学时,在不违反科学性的提前下,多增加一些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加强与高中数学相关的初中数学知识的复习

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表面上两个不同的体系,但在实质上联系是很多的。因此,具有一个良好的初中数学基础的学生,是能够轻松完成高中数学学习的。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可能对初中数学知识进行系统地复习。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的对策是学习高中新的知识时,只要涉及到初中的数学知识,就尽可能地比较详细地复习。

例如:(1)在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时,就利用这个机会与大家复习初中的有关不等式的知识;(2)在学习指数和对数时,我们就与同学们一起复习乘方的意义,及指数运算法则等。这样,不仅复习了初中的知识,同时也为高中新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起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三、把握起点、重点、难点,适当补充一些衔接内容

由于一些知识点在初中只是一提而已,但它们在高中数学中却有广泛应用,还有一些内容,如不等式,在高二才开始学习,但它们在高一时确实有很多应用。因此,会适当地进行调整,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进行补充。

四、教学时,循序渐进,不能盲目、冲动

由于学生初中数学基础薄弱,学习方法、思维能力也有待于提高,他们难以适应大容量、高强度、快节奏的高中数学教学。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就应该有意识的慢慢地提高课堂的容量,加快课堂的节奏,让学生逐渐适应。这也为今后的高中数学学习,做好准备。

由于学生的基础较差,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在不违反科学性的前提下,采用“小步多走,小步快走”的策略,来分解重点,化解难点。即一些重点的内容,可以进行分解几个部分,让学生慢慢体会。对于难点,设计一些题目的背景比较简单,容易上手的题型,让学生理解其解题的方法,掌握其解题的思想。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高中数学教学是无法回避现代信息技术的。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是现代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信息技术有它独特的优势,它的强大处理信息能力对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是非常有效的。它的直观、动态的特征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下的难点。几何画板是进行数学教学很好的工具。作为老师,应该尽快地把这一工具介绍给学生。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对我们所做的题是不是准确进行检验。同时,通过几何画板,也可以让学生体会运动变化对数学变量的影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六、加强题组教学,帮助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

高中数学内容多,因此,要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一方面可以加强知识点的内部联系,同时也是帮助学生掌握一个良好的学习方法。

七、加强思考方法的训练,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作为思维训练的一门基本课程,对理性思维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初中教学中,这一方面却被忽视了,教师为了提高课堂的效益,往往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课堂讲,就是探究也是流于形式,学生不能真正地思考得什么结论。课后反复、机械地练。久而久之,淡化了学生的个性化的解题思路,抑制了学生独立、富有创造性的思考,致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不到全面发展,造成思维僵化。因此,在高中教学时,不仅要重视知识的教学,更要重视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的教学。让学生体会这一过程,这样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探讨与初中教学有别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关注学生的思维闪光点,鼓励和引导他们大胆的猜疑、质疑,鼓励他们对问题进行思考,指导他们学习和掌握判断事物,解决问题思考方法。在进行新课教学时,可以针对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阅读教材,进行思考,这样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八、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习的效率

在学生进入高一学习的第一课,我们就对他们进行了学习方法的指导。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多看、多听、多思、多做、多问

多看:看老师解题,看同学解题,看参考书解题。

多听:听老师讲。虚心地听,不能敷衍了事,心不在焉。

多思:即思考。别人的方法是怎样得到的,有怎样的合理性,我能模仿吗?

多做:即做题。尝试用看到的,听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来验证自己看、听、思之效果。此步极为重要,坚持下去,才有效果。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范文6

一、试题再现

(2012浙江数学理科卷第17题)设a∈R,若x>0时均有[(a-1)x-1](x-ax-1)≥0,则a=?摇 ?摇.

二、试题解答

图一

思路一:令函数y=[(a-1)x-1](x-ax-1)

①当a=1时,y=-(x-ax-1),显然不合题意;

②当a≠1时,易知a>1,

由于[(a-1)x-1](x-ax-1)=0的根有一个必为(>0),

又x-ax-1=0的=a+4>0,

所以[(a-1)x-1](x-ax-1)=0至少有两个根,

结合y=[(a-1)x-1](x-ax-1)的图像(图一),

必为x-ax-1=0(=a+4>0)的根

a=.

思路二:原不等式等价于(a-1)x-1≤0x-ax-1≤0(A)或(a-1)x-1≥0x-ax-1≥0(B),

图二

令函数y=(a-1)x-1,y=x-ax-1都过定点P(0,-1).

考查函数y=(a-1)x-1:令y=0,得M(,0),

x趋向无穷大时y2必为正,要使yy≥0,

则x趋向无穷大时y1也为正,

a>1,

由(图二)可得函数y=x-ax-1必过点M(,0),

代入得:()--1=0,解得:a=,或a=0(舍去),

a=.

思路三:把a当做主元

[(a-1)x-1](x-ax-1)≥0,即为[xa-x-1](xa-x+1)≤0,

又方程[xa-x-1](xa-x+1)=0的两根为a=或a=,

[xa-x-1](xa-x+1)≤0关于a的解必在、两根之间.

因为本题为填空题且是求a的值,

所以a===.

思路四:[(a-1)x-1](x-ax-1)≥0,即为[ax-x-1](ax-x+1)≤0

图三

令y=ax,y=x+1,y=x-1

x>0时均有[(a-1)x-1](x-ax-1)≥0,

x>0时y=ax的图像在y=x+1与y=x-1的图像之间.

由图三易知y=ax的图像过y=x+1与y=x-1的交点,

a=.

思路五:特值法:因为x>0恒有[(a-1)x-1](x-ax-1)≥0,

那么对特定的x(x>0)的值上述不等式必成立,

取x=2,得(2a-3)≤0,

a=.

三、教学反思

高考结束后,笔者对该题的解法做了相关调查,发现60%的同学想到用第一种思路即结合三次函数的图像解题,但大部分同学只结合函数而没有考虑对应的方程,加上考试时的时间因素和心理因素(看其是最后一道填空题)放弃了解答.而接下来几种解法为什么没有那么多学生做呢?笔者对高三数学教学进行了反省,发现还有不少地方值得改进.

1.过分强调“模式识别”,制约了学生思维的拓展.

“模式识别”对基础题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大多数老师在高三解题教学中,往往强调“模式识别”.此题学生受挫,绝大多数就是吃亏在“模式识别”: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转化为最值问题求解,可此题的最值实在不好求,导致学生无法求解,又由于惯性思维而想不到其他解法.

2.忽视对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复习,制约了学生的数学理解.

思路一,学生知道应该利用函数和方程思想及数形结合思想,但为什么没有想到要考虑对应的方程呢?又为什么没有想到第二种解法呢?问题就在于高三数学教学实在太具有功利性了.回想高一教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时,注重让学生体验结合一元二次函数和方程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过程,最后归纳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骤.可高三时我们把不等式的解法放在一节课上,知识点的讲解着重放在让学生回顾各种不等式的解题步骤,比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①二次项系数化为正;②能因式分解则因式分解,不能因式分解则计算;③结合图像写出解集.而此解题步骤没有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方程对解不等式的重要性.由于高三复习的高度总结性让学生忽视了最原始的利用降维方法(蕴含化归与转化思想)把二次不等式化为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题方法,导致该题的解答过程中许多同学想不到用思路二进行解答.

3.知识复习与数学思想复习的割裂,制约了学生对思想方法的灵活应用.

纵看高三数学复习的安排,绝大多数分成三阶段:一轮复习(知识为主),二轮复习(思想方法为主),三轮复习(解题与应试技巧为主).而一轮复习往往要持续到当年高考3、4月份,思想方法和填空选择的解题技巧的复习往往只用了几节课,留给学生对思想方法与解题技巧的体会内化时间着实不多,况且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及学生对完备解答(许多学生在平时往往不喜欢用代入法、特值法等解题,觉得那不是真正会)的追求导致学生不善于从思想方法的高度寻找解题思路,就如同没有大局上的战略指导,把握不好某一场战役的战术选择,由此大多数学生想不到思路三、四、五.

四、教学启迪

这一道看似很平凡的题确实给一线教师指明了教学的方向:数学理解.

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一些简单的技能,重复训练也许可以奏效,但对于较复杂的技能,特别是高级思维技能,则必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1]高考中综合性问题、创新性问题或通俗说的“难题”实质上考的就是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这是无法通过重复训练、记忆“数学模式”所能达到的.数学思想是对数学事实与数学知识的一种本质认识,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因此,数学思想的理解在数学理解中处于主导地位,是数学学习的本质要求.在高三复习中,知识点的教学与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应双线同时进行,融会贯通,让学生从新课到高三复习经历一个对数学知识、思想理解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根据“超回归”数学理解模型,数学理解的过程并非直线的,而要经历一个多次重新回到内侧水平的过程才能逐步达到高水平的理解[2].比如不等式解法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与思想,第一阶段,高一学习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时,学生对解不等式中蕴含的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还只是初步的认识,可能还有点懵懂;第二阶段,高二学习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是再次认识;第三阶段,导数的应用中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方程解的个数问题等是进一步认识;第四阶段,高三对解不等式的总体复习再次让学生体验数学思想在解题思路挖掘过程的指导作用.总之,让数学理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让学生有足够的机会、时间一步步循序渐进地理解数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