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药物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糖尿病药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糖尿病药物

糖尿病药物范文1

关键词:糖尿病 口服药物 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5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3(a)-0230-01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发生了改变,再加上人们不爱运动,导致了体重增加,饮食不合理、体重增加以及运动量少都是导致出现二型糖尿病的致病因素,一旦患上157000该种疾病终身伴随。目前了治疗二型糖尿病的防治是药物治疗,其目的就是控制患者的高血糖,降低胰岛素抵抗,延缓胰岛细胞功能衰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

1 口服糖尿病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1.1 胰岛素促泌剂

其主要包括了磺脲类和格列奈类药物,这些药物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刺激胰岛素B细胞产生胰岛素降低患者血液中糖的作用。磺脲类药物是治疗二型糖尿病的主要药物之一,在这个家族中包括很多种药物。由于不同种类的药物与胰岛素B细胞膜上的药物受体结合为主不一样,其产生的作用效果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而割裂耐性药物主要也是与胰岛素B细胞膜上的磺脲类药物受体进行结合而产生胰岛素从而实现降糖的作用。该种类型的药物要服用自后,在血液中达到高峰的时间早,半衰期比较短,可以有效的刺激患者进餐后胰岛素的分泌,其降糖效果十分显著,但是持续的时间比较短,主要用于二型糖尿病餐后的血糖的控制。

1.2 双胍类药物

在双胍类药物中,主要包括二甲双胍和苯乙双胍两种,这两中药物主要是通过组织对血液中糖进行无氧酵解,抑制糖原的产生和分解,从而产生高抗血糖的作用,但是这类药物的副作用比较大,在临床上已经很少应用。

1.3 糖苷酶抑制剂

该种制剂主要通过抑制小肠粘膜刷状缘的糖苷酶的形成,降低碳水化合物在小肠到内壁的吸收,从而降低患者饭后的血液中的血糖。

1.4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该种药物又被称为胰岛素增敏剂,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结合和活化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细胞而发挥作用。受体细胞被激活之后,会不断调控与胰岛素效应相关的多种基因的表达和转录,而这些基因的表达和转录主要涉及到血糖的生产、转运、利用和代谢等各个环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能够有效的减轻二型糖尿病的胰岛素的抵抗,改善糖的代谢作用。目前,在医学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主要有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

2 如何选择口服抗糖尿病药物

在对患者制定口服抗糖尿病药物治疗方案过程中,除了要保证治疗效果之外,还需要考虑到治疗方法对患者的产生副作用以及药物使用的安全性、耐受性以及价格等多重的因素。我国的《新指南》中对血糖的管理提出更为严格的标准,其中HbA1c是控制血糖的主要依从标准,其要求服药过程中在患者不发生低血糖的前提之下,尽可能的是HbA1接近正常人的水平。但是不同患者的患病情况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在制定血糖控制目标时必须对其进行个体化。对于老年人以及有着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对于血糖控制的目标应该太过标准和严格,同时对于已存在严重或者频发的低血糖患病史的患者以及患病后生产时间在五年以内的患者同样不适合制定严格的控制标准。

《新指南》根据患者的体型将初诊的二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了两个组别。对于肥胖或者超重的患者在对其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进行干预治疗的同时可以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如果一段时间后,二甲双胍的治疗效果不佳,则应该及时的更换其他的治疗方式。对于正常体重范围或者个体消瘦的患者应该合理的使用胰岛治疗或者口服胰岛素促泌剂,因为这类病人身体内的胰岛素细胞的各项功能比较差,其分泌胰岛素的能力较差,需要外界补充或者外界药物修复或者刺激。临床实验提示,选择口服抗糖尿病药物一般可以将HbA1c降低到1.5%~2.0%左右,如果患者在治疗前患者的HbA1c水平小于9.0%,选择一种口服的抗糖尿病 药物就可以降低降低在在7.0%以下。如果初步的诊断结果显示患者的HbA1c水平超过了9.0%,这时应该给予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联合治疗,在选择用药过程中至少应该选择一种作用加强的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当患者口服药物三个月后,如果治疗效果不佳应该适当的增加或者更换另外的治疗糖尿病的口服药物。如果患者饭后血糖水平较高,除了选择使用二甲双胍作为基础药物之外,还可以优先选择糖苷抑制剂或者格列奈类等可以降低饭后血糖的药物。

3 特殊群体的合理用药处理

首先,老年人。在对老年人进行药物治疗过程中,应该选择无低血糖副作用的药物,或者以控制餐后血糖为主的药物,应该避免使用药力过强的药物。同时还应该考虑药物代谢对老年人造成的副作用的问题;其次,对患二型糖尿病的儿童来说。其药物的选择应该使用二甲双胍药物,且仅适应于10岁以上的二型糖尿病患者;再次,孕妇。在治疗孕期患有二型糖尿病患者的孕妇时,原则上主要采取生活干预加胰岛素治疗的方案,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还应该严格按照《新指南》中的要求开展治疗;第四,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以使用耐格列奈药物,其在肾功能不全时使用是比较安全的,但在治疗过程中,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使用胰岛素治疗;最后,有明显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主要采用胰岛素治疗,治疗时应该放宽治疗目标,避免患者出现低血糖疾病。

参考文献

[1] 王竞竞,陈金群.2002~2004年我院抗糖尿病药物临床应用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0(11).

[2] 胡楠,张轶.抗糖尿病药物应用情况分析与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临床医生,2010(11).

[3] 王振宁,唐蕾,许为民,等.2003~2006年广东省抗糖尿病药物用药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32).

糖尿病药物范文2

[关键词] 糖尿病;降糖药;合理使用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1(a)-128-0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主要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数量迅速增加,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1980年我国糖尿病患者发病率仅为0.67%,如果将糖耐量异常统计在内,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约6 000万例,居世界第2位。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渐上升趋势,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增加速度更快,呈现流行趋势,已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死亡率已居恶性肿瘤、心血管病之后的第3位,为了解我院糖尿病治疗的状况,笔者对本院血液内分泌科18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取我院血液内分泌科2006年7月1日~2007年4月30日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病历180份进行分析。

1.2 调查方法

由我院信息科根据性别、年龄、出院日期及住院天数,抽取本院血液内分泌科2006年7月1日~2007年4月30日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病历180份。其中,男75例,占41.2%;女105例,占58.8%。认真翻阅每一份病历的医嘱,记录治疗糖尿病药物的名称和用法。

2 结果

我院糖尿病药物治疗情况,见表1。

3 讨论

本次调查发现,我院治疗2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比较普遍,共86例,主要是皮下注射。其中单独使用胰岛素29例,占33.7%。胰岛素是最有效的糖尿病治疗药物之一。对1型糖尿病,它是唯一的治疗药物。此外,还有30%~40%的2型糖尿病患者最终需要使用胰岛素。丹麦的诺和诺德公司的诺和笔极大方便了患者使用胰岛素。笔式胰岛素具有剂量准确、使用和携带方便、注射无痛,可克服患者对注射器的恐惧,患者的依从性好的特点。与此同时,一些公司研制的通过其他途径使用的胰岛素也已出现。例如:口服、鼻腔或直肠给药、肺吸和腹腔给药。还有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胰岛素与格列吡嗪联合治疗也较常见。噻唑烷二酮类药品,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其代表药物有吡格列酮和罗格列酮。我院吡格列酮与胰岛素及其他药物联用也较常见。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同用,以加强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

口服降糖药在我院使用较多的是:

一是第二代磺脲类。包括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吡嗪(美吡达)、格列奇特(达美康)、格列喹酮(拜糖平)。格列本脲具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其作用较苯磺丁脲强100倍,除具有与受体蛋白结合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外,优降糖还加强胰岛素刺激的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强糖原合成酶的活性,促进肝糖原合成,抑制磷酸酶的活性而抑制糖原的分解。优降糖还能抑制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而减少血管的并发症。用于轻-中度2型糖尿病。格列吡嗪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肝糖元分解并促进肌肉利用葡萄糖。此外,还可能通过胰外周组织的作用,改变胰岛靶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增强胰岛素的作用。格列奇特具有促进B细胞的分泌,降低血小板黏附力,刺激纤溶酶原的合成,恢复纤溶活力,并能降低微血管对血管活性胺类的敏感性。此外,还能降低胆固醇的蓄积,减少主动脉的三磷酸甘油酯和脂肪酸的血浆浓度。这些作用对预防或减轻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如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代谢功能紊乱等有一定的作用。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有血管并发症者尤为适用。格列喹酮不同于优降糖,是能刺激胰岛素的双向释放,其血浆半衰期是1.3~1.5 h,降低血糖作用能维持8 h,属短效作用的膜外药物。该药的膜外作用为可提高胰岛素的结合力,改善受体后的作用,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抑制肝脏产生葡萄糖、促进肝糖元的合成。还有一种新的磺脲类降糖药格列美脲,它主要通过与B细胞膜上65 KD蛋白结合,增加葡萄糖激酶的m-RNA和葡萄糖转换因子GLUL2,而其他磺脲类主要结合140 KD蛋白受体,与优降糖相比,此药促进胰岛素释放的作用更快、更持久。格列美脲血浆半衰期为9 h,每日用药1次即可。

磺脲类药物是通过耗损性机制持续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1],甚至在低血糖期间也是如此。长期用药加速了2型糖尿病患者B细胞的老化、衰竭,导致药物失效。因此,2型糖尿病患者应适量选择磺脲类药物。磺脲类药物适应证:经摄入总热量控制和运动锻炼疗法1~2个月后,血糖控制仍不理想的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可作为首选;对有一定胰岛功能的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较好;与双胍类或α糖苷抑制剂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禁忌证: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糖尿病孕妇和哺乳期;严重急性感染及手术、创伤等应激状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性高渗昏迷综合征患者;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者。

二是双胍类。包括二甲双胍和苯乙双胍。在我院常用的是二甲双胍。二甲双胍是唯一被大型、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所证实能控制血糖,又能改善大血管并发症(冠心病、脑卒中)的抗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降血糖的机制可能是: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增加非胰岛素依赖的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如脑、血细胞、肾髓质、肠道、皮肤等,抑制肝糖原异生作用,降低肝糖原输出;抑制肠壁细胞摄取葡萄糖,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和促成贮存。降低血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的水平,与胰岛素作用不同。二甲双胍无促进脂肪合成作用,对正常人无明显降血糖作用,对2型糖尿病单独应用时一般不引起低血糖。它对某些磺脲类疗效差的患者可奏效,与磺脲类、小肠糖苷酶抑制剂或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合用,较分别单用的效果更好。由于苯乙双胍在个别患者引起较严重的乳酸性中毒,故在我院已停止使用。二甲双胍为2型糖尿病患者一线用药,肥胖者首选,对糖耐量异常的患者非常有效,有预防作用;在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与磺脲类药联用以增强降糖效应。1型糖尿病患者与胰岛素联用,可增加胰岛素作用,减少胰岛素剂量,在不稳定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可使血糖波动性下降,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它的禁忌证:糖尿病的酮症酸中毒、严重肝病(如肝硬化)、肾功能不全、慢性严重肺病疾病、心力衰竭、贫血、缺氧、酗酒、感染、手术等应急情况、妊娠妇女;年龄大于65岁,进食过少患者,有乳酸酸中毒史、明显的视网膜病,由于抑制线粒体的氧化还原能力,二甲双胍不适用于线粒体糖尿病患者。

三是抑制肠道葡萄糖吸收的药物。包括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阿卡波糖(拜糖平)主要抑制二糖苷酶类,如蔗糖酶、麦芽糖酶等的活性,主要作用在小肠的上段,通过抑制α-糖苷酶延缓寡糖和双糖在小肠的水解,延缓餐后单糖的吸收,并且使从黏膜表面进入循环的运转受到干扰。但其对α-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伏格列波糖口服后竞争性抑制小肠内双糖类水解酶,阻止双糖降解为单糖,延缓糖类的消化、吸收,从而改善餐后血糖。这类药物对葡萄糖的吸收过程没有影响。对空腹血糖无直接作用,但可通过降低餐后血糖,减轻葡萄糖的毒性作用,改善胰岛素抵抗而轻度降低空腹血糖[2]。

α-糖苷酶抑制剂与磺脲类或胰岛素等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后,发生低血糖时应注意补充葡萄糖(静注或口服),一般甜食或蔗糖口服无效。禁忌证:肠溃疡、疝气、肠梗阻或有肠梗阻倾向者;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对本品过敏者及酗酒者;严重造血功能障碍者;恶性肿瘤及感染发热者。

本次调查发现,有个别病例用药不太合理。有1例患者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使用的药物为优降糖+二甲双胍+格列奇特,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所用药物二甲双胍、利福平对肝脏有一定的损害,应调整用药。还有1例是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了胰岛素+优降糖+二甲双胍+拜糖平,拜糖平具有抗高血糖作用,但它本身不会引起低血糖,如果与磺脲类药物二甲双胍或胰岛素一起使用时,血糖会下降至低血糖水平,应注意减量使用。还发现1例慢性乙肝患者服用二甲双胍不到1周,出现严重的肝损害。

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并非死于高血糖,而是死于血脂异常、心脑血管疾病或其他的代谢异常。所以医生在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应该首先使用什么样的药物?②剂量应该以什么样的速度增加?③希望达到控制的血糖水平是什么?④何时开始联合治疗?⑤2~3种药物如何联合治疗较好?⑥这些药物的安全性如何?

从本次调查总体来看,我院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基本符合当前该病的用药趋势。但作为一个药学工作者,深知无论何种药物目前仍不能治愈糖尿病,需要长期综合治疗。这就需要药师必须熟知每种降糖药的特点、毒副作用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针对糖尿病患者个体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胖瘦、肝功能状况、年龄、血糖高低等因素来选药。如糖尿病肾病患者应首选格列喹酮或胰岛素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首选双胍类药品治疗;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首选磺脲类药品治疗等。选择适合患者病情药物、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正确指导患者安全、经济、有效、合理地用药,是药学工作者和医务人员的工作重点和目标。

[参考文献]

[1]许恒忠,李金英,韩恩祥.口服降糖药的临床应用进展[J].医药导报,2007,26(1):52-54.

[2]李春霖.糖尿病治疗新进展[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7,4(1):1-3.

糖尿病药物范文3

【关键词】 2型糖尿病;疗效;用药分析

糖尿病发病逐年上升,且低龄化明显,是目前四大影响人类健康问题之一,以血中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和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而引起的全身代谢障碍性分为1型和2型糖尿病[1]。就本院治疗2型常见糖尿病药物疗效等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1~12月来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71例,均符合WHO的诊断标准[2],年龄41~75岁,病程1~9年。随机分为A,B,C和D四组,其中A组68例,B组69例,C组69例,D组65例。各组年龄、病程和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和观察指标

上述A,B,C,D四组患者分别按下述方法给药:二甲双胍片0.5 g/次,3次/d,每餐前服用;格列吡嗪缓释片5 mg/d,1次/d,早餐前30 min服用;阿卡波糖口服50 mg/次,3次/d,每餐前服用;格列齐特口服80 mg/次,2次/d,每餐前服用。上述给药30 d后,复查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

1.3 统计学方法

观察的数据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建比较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指标比较

四组患者治疗前在FPG、2 hPG和HbA1c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服用药物30 d后各组患者上述三指标均降低,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四组患者成本-疗效比 四组患者的成本-疗效比分别为67.9、109、171.9和91.5%,其中A组最低,C组最高。结果见下表2。

3 讨论

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目前提倡综合疗法,包括饮食、运动和药物干预几方面。合理选用药物治疗主要在:药物的疗效、相应副作用、结合患者自身经济能力等多方面考虑,尤其在基层医院显得更加突出。

本临床资料总结显示,目前常用的降低血糖药物二甲双胍、格列吡嗪、阿卡波糖、格列齐特等均有很好的降低血糖作用,但各个药物的相应使用范围和临床副作用不一,往往不同医生使用习惯和考虑的角度各有特点,但整体来说,各种药物能达到预期的降低血糖效果,疗效在88.7%以上;从药物成本和疗效的比例来看,二甲双胍组最优,体现了该药物的综合优势,尤其其在降低血糖同时无导致生理性低血糖方面,使得基层医院往往首选该药物,但该药物的胃肠副作用是目前的使用难点,恰当的规避其缺点,往往建议在进餐时服用,甚至逐步选用肠溶片或缓释片等今后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观察中。

参 考 文 献

[1] 迟家敏.实用糖尿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8.

糖尿病药物范文4

摘 要: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ived receptors,PPARs)是由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属于核激素受体超家族。PPAR的激活对调节体内的多种代谢过程有重要的作用,被认为是开发治疗人类代谢综合症药物的分子靶标,也是目前药学界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尝试突破传统治疗药物的基本结构,研制开发以PPARs为靶点的新型抗糖尿病药物已成为药物研究的一大热点,就PPARs多重激动剂用于治疗糖尿病的概况作一综述。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糖尿病;代谢综合症

中图分类号:R97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3-0129-03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是核受体超家族成员,在控制脂肪的贮藏和分解代谢方面起着重要作用,PPAR存在3种亚型,即PPARα,PPARδ和PPARγ,通过结合特异的DNA序列来调节基因的表达。其中PPARα的激活可以刺激脂肪酸基因的表达和脂质代谢,但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较弱。PPARγ的激活则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少炎症的发生,降低游离脂肪酸的脂质浓度及降低血压,但其对脂代谢紊乱的调节作用较弱,像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有肝脏毒性。最近的研究发现,PPARδ可以控制体重增加,增强身体耐力,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开发PPARα/PPARγ、PPARα/PPAR δ、PPARγ/PPARδ双重激动剂和PPARα/PPARγ/PPARδ三重激动剂成为各国学者的研究热点。

1 PPARα/γ双重激动剂

与单一的PPARα、PPARγ激动剂相比,PPARα/γ双重激动剂可以集胰岛素增敏作用与降低脂质浓度两优点于一身,用于治疗Ⅱ型糖尿病的高血糖及并发的心血管疾病。因此,研究PPARα/γ双重激动剂具有更好的开发潜力。Han等人发现α-酰基-β-苯丙酸类衍生物(1)[1],对PPARα、γ的表达EC50分别为19 nM、13 nM,药效显示在减少血糖和三酰甘油浓度与有剂量有关;Ye等合成一系列哌啶和脱氢哌啶羧酸衍生物,从构效关系上看1, 3-氧苯基去氢哌啶、1, 4-氧苯基去氢哌啶和1, 3-氧苯基-β, γ-不饱和酸是成为PPARα/γ潜在双重激动剂重要部位,其中化合物(2)[2]对人类PPARα、γ的表达EC50分别为0.01 μM、0.009 μM;IC50分别为0.861 μM、0.13 μM。另外Parmenon等人以4, 4-二甲基-1, 2, 3, 4-四氢喹啉为先导物合成了对PPARα作用较弱,对PPARγ不完全激动的化合物(3)[3],又在其基础上对羰基进行改造,并进一步发现化合物(4)[3]对人类PPARα、γ的表达分别为114 nM,7.85nM,对PPARγ的激动程度达95%,具有PPARα/γ双重激动剂作用;从合成苯丙酸类衍生物(5-8)(4) [4]中发现化合物乙烷基、乙炔基、乙烯基、胺基部分和PPARα和PPARγ基因选择性粘合时,单键化合物能缓和的和联结点结合在一起,导致5-甲基-2-苯基唑的空间立体基团掉入疏水基空腔;使化合物(5)的向酸首基粘结部位移动,这些化合物与这个靶点相互作用,由于残基的不同和PPARα、PPARγ亚型很好的结合;其中化合物(5)对人类的PPARα、γ的表达IC50分别为185 nM,912 nM;EC50分别为140 nM、623 nM,并对人类PPARγ的激动程度达到94%,其作用机制符合PPARα/γ双重激动剂的特点,具有成为预防和治疗2 型糖尿病药物的潜力。

2 PPARδ/γ双重激动剂

由于服用PPARγ激动剂后引起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而PPARδ可以控制体重增加,增强身体耐力,因此在优缺互补的基础上,Qi等人发现化合物(9)对人类PPARδ/γ的IC50表达分别为5 nM、50 nM;而化合物(10)对人类PPARδ/γ的IC50表达分别为5 nM、39 nM;其中化合物(10)在Zucker diabetic fatty(ZDF)老鼠模型中研究发

现,与rosiglitazone相比,在相同剂量时,有显著的降低血糖和减轻rosiglitazone引起体重增加的副作用[5],完全符合双重激动剂的特点;另外GONZALEZ[6]发现化合物(11)具有PPARδ/γ双重激动剂的特点,且对人类的PPARδ(IC50=3nM)、PPARγ(IC50=35 nM)基因有高亲和性,在细胞转活试验中有潜在对抗活性,对ZDF雄鼠,在相同剂量(1 mg/kg)的情况下,化合物(11)在降低血糖和减少体重增加水平上优于rosiglitazone,对ZDF雌鼠,化合物(11)在减少血糖和胰岛素方面有显著作用[6]。

3 PPARα/δ激动剂

鉴于PPARα和δ激动剂各自作用的特点,发展具有PPARα/δ双重激动活性新药已成为热点的研究领域。该类激动剂同时激活PPARα和PPARδ,理论上应具有各单亚型激动剂的互补优势,同时避免和减少其存在的一些不良反应。最近KASUGA等人[7-8]发现化合物(12、13、14)对PPARα、PPARδ的表达分别为10 nM,12 nM、12 nM,23 nM、180 nM,700 nM;构效关系表明化合物13(S)构型活性远远高于化合物14(R),而F原子在苯环位置的取代活性变化不大。Kasuga等人[9]合成α-取代苯丙酸衍生物像化合物15、16、17,其中对对PPARα、PPARδ的表达分别为8.5 nM,120 nM、24 nM,66 nM、10 nM,40 nM,从构效关系上看化合物(15)对PPARα表达明显强于PPARδ,而化合物17(S)构型活性高于消旋体,由此看出这类化合物的(S)构型活性高于(R)构型。

4 PPAR的三重激动剂

Wang等[10]报道,PPARδ可以缓解PPARγ对脂肪细胞分化的诱导,减少脂肪堆积,因此,PPARα、δ、γ三重激活剂既能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又可以通过调节自由脂肪酸、三酰甘油的含量来降低白色脂肪的沉积,可望具有减少心血管并发症及不诱导肥胖等作用;兰玉坤等人合成化合物(18)具有PPARα、δ、γ三重激活剂特点[11];另外CANTIN等人发现化合物(19)中的茚满乙酸基团是一个多用途的酸性首基,来自不同方向的尾基结合与不同的选择性受体亚型产生PPAR激动作用。最佳的尾部基团使得化合物同时具有PPARδ、γ双重激动剂和PPARα、δ、γ三重激动剂特点[12]。周吉银[13]发现中药毛茛科植物黄连中的小檗碱(20),在给大鼠腹腔注射链脲菌素(35 mg/kg) 2 周后,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14 周之后,连续16周分别每天拌食给予小檗碱(150、300 mg/kg)和罗格列酮(4 mg/kg)的治疗能增加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厚度,但视网膜的结构在各组间无差别,小檗碱(150、300 mg/kg)和罗格列酮(4 mg/kg)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PPAR蛋白表达,小檗碱(150、300 mg/kg)和非诺贝特(100 mg/kg)能显著增加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PPARα和PPARδ的表达,小檗碱调控视网膜PPARα、δ、γ蛋白表达可能是其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的机制之一,因此可能成为比罗格列酮和非诺贝特更有效地用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的药物。Kasuga通过研究表明化合物(21)中F原子在适当的位置可以提高目前苯丙酸类PPAR激动剂的活性,其中化合物的(S)构型对PPARα、PPARδ、PPARγ的表达IC50分别为12 nM,25 nM,38 nM远远好于(R)构型的200 nM,180 nM,160 nM[14]。

5 展望

针对PPAR各个亚型的化合物结构并非完全独立,而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随着对PPAR及相关活性化合物构效关系的深入研究,突破传统的糖尿病治疗药物基本结构的局限,在活性结构优化的基础上,结合传统中药小分子化合物如小檗碱、白藜芦醇,我们期望研究开发出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代谢综合征新药,有望对代谢综合征及其并发征的治疗带来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HAN H O, KIM S H, KIM K H, et al.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oxime ethers of α-acyl-β-phenylpropanoicacids as PPAR dual agonists[J]. Bioorg. Med. Chem. Lett,2007, 17(4): 937-941.

[2] YE X Y, LI Y X, FARRELLY D, et al. Design, synthesis, and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of piperidine and dehydropiperidine carboxylic acids as novel, potent dual PPARα/γagonists[J]. Bioorg. Med. Chem. Lett,2008, 18(12): 3545-3550.

[3] PARMENON C, GUILLARD J, CAIGNARD D H, et al. 4,4-dimethyl-1,2,3,4-tetrahydroquinoline-based PPARα/γ agonists. part I: Synthesis and pharmacological evaluation[J]. Bioorg. Med. Chem. Lett,2008, 18(5): 1617-1622.

[4] CASIMIRO-GARCIA A, BIGGE C F, DAVIS J A, et al. Effects of modifications of the linker in a series of phenylpropanoic acid derivatives: Synthesis, evaluation as PPARα/γdual agonists, and X-ray crystallographic studies [J]. Bioorg. Med. Chem,2008, 16(9): 4883-4907

[5] SHI Q, CANADA E J, XU Y P, et al.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novel and potent amide linked PPARδ/γ dual agonists[J]. Bioorg. Med. Chem. Lett,2007, 17(24): 6744-6749.

[6] GONZALEZ I C, LAMAR J, IRADIER F, et al.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a novel class of dual PPARδ/γagonists[J]. Bioorg. Med. Chem. Lett,2007, 17(4): 1052-1055.

[7] KASUGA J I, MAKISHIMA M, HASHIMOTO Y C, et al.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substituted phenylpropanoic acidderivatives as human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α/δ dual agonists [J]. Bioorg. Med. Chem. Lett,2006, 16(3): 554-558.

[8] KASUGA J I, HASHIMOTO Y C, MIYACHI H, et al, Concise and efficient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S)-2-ethylphenylpropanoic acid derivatives: Dual agonists for human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δ[J]. Bioorg. Med. Chem. Lett,2006, 16(4): 771-774.

[9] KASUGA J I, YAMASAKI D, ARAYA Y, et al. Design, 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of a novel series of a-substituted phenylpropanoic acid derivatives as human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PPAR)α/δdual agonists for the treatment of metabolic syndrome[J]. Bioorg. Med. Chem,2006, 14(24): 8405-8414.

[10] WANG Y X, LEE C H, TIEP S, et al.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δActivates fat metabolism to prevent obesity[J]. Cell, 2003, 113(2): 159-170.

[11] 兰玉坤, 马保顺, 尹子卉, 等. 新型胰岛素增敏剂西格列羧的合成[J]. 中国新药杂志, 2004, 13(8): 718-720.

[12] CANTIN L D, LIANG S, OGUTU H, et al. Indanylacetic acid derivatives carrying aryl-pyridyl and aryl-pyrimidinyl tail groups-new classes of PPARδ/γand PPAR α/δ/γ agonists[J]. Bioorg. Med. Chem. Lett,2007, 17(4): 1056-1061.

糖尿病药物范文5

【关键词】凯西莱;老年糖尿病;药物性肝损伤;转氨酶

目前,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肾脏、眼底、糖尿病足等慢性疾病越来越多。在临床上治疗这些疾病时,特别是降脂及一些抗生素等药物应用时,引起转氨酶升高者越来越多。为了观察凯西莱注液对老年糖尿病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效果,我们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8月至2009年2月,60岁以上、因各种药物造成肝功能损伤的患者67例,其中男53例,女14例;年龄61~91岁,平均(77±9)岁。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2例,男25例,女7例,平均(78±9)岁;B组35例,男28例,女7例,平均(76±8)岁。两组在性别、年龄以及治疗前肝功能损伤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均在停用导致肝功能损伤药物的基础上,A组为常规组,应用肌苷0.4 g,门冬氨酸钾镁20 ml静脉滴注;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凯西莱静脉滴注(药物河南省新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两药均在治疗前、治疗1、2、3、4周抽其空腹肘静脉血,使用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的Olympus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IFCC速率法(37℃)化验肝功能观察其疗效,并复查电解质、肾功能并观察其副作用。

1.3 统计学方法 两组在性别、年龄比较用χ2检验,化验指标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 P

2 结果

两组治疗后及两组间化验指标比较见表1。

3 讨论

根据1996年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糖尿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1],北京地区老年糖尿病患病率从1982年的6.8%上升到1995年的10%,发达国家糖尿病患病率高达20%,老年糖尿病因各种并发症在应用治疗其药物时引起的肝损伤是临床常遇到的问题[2,3]。

凯西莱注射液为含游离疏基的甘氨酸衍生物,能够降低肝细胞线粒体ATP酶活性,升高细胞内ATP含量,参与细胞物质(蛋白质糖代谢)维持肝细胞内谷光苷肽浓度,抑制肝细胞线粒体过氧化脂质体形成,保护肝细胞膜,能够减轻各种因素引起的肝细胞损伤。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凯西莱可能治疗各种病毒引起的肝损害[4];另外凯西莱在肺结核化疗过程中具有很好的保肝作用,能够预防和减轻抗结核药物对肝功能的损伤,保证抗结核治疗顺利进行。从我们的临床资料看,凯西莱能很好的保护老年人因药物引的肝损害,治疗后专氨酶明显降低(P

参考文献

[1] 张红星.实用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102-103.

[2] 范建高,曾民德.脂肪性肝病.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98-310.

糖尿病药物范文6

[关键词]糖尿病; 降糖药物; 指导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0-145-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安逸的同时,患糖尿病的人却越来越多了。治疗糖尿病临床上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是口服降糖药。

我科2009年1~12月份,收治糖尿病病人65例,服用降糖药物44例,由于严格按照降糖药物作用特点机理,正确服用降糖药物,注意做好饮食控制和卫生宣教,44例病人血糖均降至正常,好转出院。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4例糖尿病病人,男24例、女20例,年龄41~84岁,平均年龄66岁。

44例病人服用降糖药物情况:

拜糖平7例;二甲双胍+格列美脲17例;拜糖平+格列美脲2例;拜糖平+格列吡嗪缓释片3例;拜糖平+二甲双胍12例;二甲双胍+格列齐特2例;拜糖平+格列齐特1例。

2 服用降糖药物指导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糖药物多为促胰岛素分泌剂(包括磺脲类和非磺脲类);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药物(包括双胍类和胰岛素增敏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44例病人分别选用了这三类药物,由于其作用机理各不相同,为使药物发挥最佳降糖效果,减少副作用,须根据各类药物作用特点指导病人在不同的时间段服用。

2.1 促胰岛素分泌剂 常用的是磺脲类,此类药物包括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缓释片,其中以格列美脲最为常用。本组44例病人中有24例选用该药。此类药物通过作用于胰岛素B细胞表面受体促进胰岛素释放,由于它们进入人体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因此,服药时间宜选在餐前30分钟左右。应向病人讲明,并使病人能识别出该药物,做到饭前30分钟服用。不良反应主要是低血糖,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因为第1代口服降糖作用最强,特别是老年人,易引起低血糖反应,甚至低血糖昏迷,因此老年人慎服该药。老年糖尿病病人宜选用第2代磺脲类药物。

2.2 增强胰岛素敏感性药物常用的是双胍类,此类药物包括降糖灵、二甲双胍。本组44例病人中有31例服用了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治疗糖尿病药物。此类药物可增加肌肉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摄取和利用,加速无氧糖酵解,抑制糖原异生和糖原分解。降低过高糖尿病时,高肝糖生成率。这类药物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应指导病人在餐中、餐后服用。

2.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常用制剂有拜糖平。本组44例病人中有25例选择了该药。

该药主要通过抑制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的α-葡萄糖苷酶而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适用于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明显升高者。应从小剂量开始,避免与抗酸药、肠道吸附剂及消化酶同时服用,以免降低其降糖作用。服用后常有腹部胀气等症状。一般应在进餐吃第一口食物同时咀嚼服用。

3 非药物方面的指导

3.1.增加对疾病的认识 采取多种方法,指导病人及家属增加对疾病的认识,如讲解、放录像、发放宣传资料等,让病人和家属了解糖尿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使之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

3.2 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3.2.1糖尿病病人药物控制与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相结合。饮食控制与运动疗法是糖尿病的基本疗法。即使服用降糖药物也必须严格而长期的控制饮食。控制饮食的关键在于控制总热量。我们应教会病人根据体重、年龄、劳动强度制订食谱。

3.2.2糖尿病患者适宜是有氧运动,可以增强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控制血糖和体重,加速脂肪分解,改善促进全身代谢。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其中步行活动安全,容易坚持,可作为首选的锻炼方式。

3.2.3 心理因素也会影响病人的病情控制向患者说明情绪、精神压力对疾病的影响,并指导病人正确处理疾病所致的生活压力,强调糖尿病的可防可治性,解除病人及家属思想负担,树立起与糖尿病做长期斗争及战胜疾病的信心。

3.2.4服用降糖药物的病人首要掌握低血糖反应的表现及处理方法。病人在服用降糖药物期间,一旦出现低血糖反应,常有肌肉颤抖、心悸、出汗、饥饿感、软弱无力、紧张、焦虑、性格改变、神态改变、认知障碍,严重者发生抽搐、昏迷、老年糖尿病病人应特别注意观察夜间低血糖症状的发生,加强病房巡视。一旦确定病人发生低血糖,应尽快给予糖分补充,解除脑细胞缺糖症状。轻症神志清醒者,可给予约15克糖的糖水、含糖饮料或饼干、面包等。15分钟后测血糖仍低于2.8mmol/L者,继续补充以上食物一份。如病情重,神志不清者,应立即给予静脉注射高糖40~60ml,或静脉滴注10%葡萄糖酸,为防止出现低血糖反应,糖尿病病人外出要随身携带糖尿病卡及糖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每日基本稳定的摄食量和活动量,定点进食,餐前勿剧烈运动,以防出现低血糖。

出院病人定期复查血糖。

3.2.5指导病人掌握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知识

3.3 掌握自我监测方法。指导病人学习监测血糖、血压、体重指数的方法。如微量血糖仪使用、血压测量方法、体重指数计算等。

3.4 指导病人定期复诊。每3~6月门诊定期复查,每年全身检查以便尽早防治慢行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