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级职称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级职称论文范文1
原则1.根据数据或观点表达的需要选择最合适的表达形式(插图或表格)。
对于表格或插图的选择,应视数据表达的需要而定。表格的优点是可以方便地列举大量精确数据或资料,图形则可以直观、有效地表达复杂数据。因此,如果强调展示给读者精确的数值,就采用表格形式;如果要强调展示数据的分布特征或变化趋势,则宜采用图示方法。一定要避免以插图和表格的形式重复表述同样的数据(除非重复的理由十分必要)。
原则2.图表的设计要基于成果的表达,准确地突出作者的贡献。
图表是论文中的空白处(blank area),即:图表本身或周边的空白容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和阅读。因此,图表的内容和视觉效果一定要重点突出,尽可能地将论文的代表性贡献用关键性图表清楚地表达出来,不要包含太多不属于本文工作的信息,以免作者的贡献被淹没在无关的细节大海里。
原则4.图表的表述要考虑到读者的理解水平,应具有“自明性”。
每个插图或表格都应该具有自明性或相对独立,图表中的各项资料应清楚、完整,以便读者在不读正文情况下也能够理解图表中所表达的内容。图表中各组元(术语名称、曲线、数据或首字母缩写词等)的安排要力求使表述的数据或论点一目了然,避免堆积过多的令人分心的细节,从而造成图表理解上的困难。
中级职称论文图表设计中常见的错误
1. 图、表格内容与文字重复。在中级职称论文中,相同内容不宜用文字、表格和统计图重复表达,应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一种表达形式即可。这方面的的原则应是:凡事用简要的文字能够表达清楚的就不用图和表格来表达;凡事用表能够一目了然表示的就不用图。为使读者便于对照比较和了解精确结果时,以表格形式为宜。
2. 表格中数值计算不精确,保留位数不一致。表中数值精确与否是决定统计表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科学实验结果是否严密的具体体现。由于表格中的数据是经过原始数据计算得出,因此往往不是整数。应该使用相同的小数位。表格中同一指标数字的有效位数应一致,不足者以“0”补足。计算百分比时,应注意各百分比相加应为100%。
3. 缩略语及量和单位不规范。表格中所列的指标名称不宜随意而定,应使用固定的缩略语。特殊情况下使用不常用的单位和缩写词时,需在表注中说明。表格中的法定计算单位,一律使用符号。单位应该遵循国际标准命名原则。在数字和单位之间应有一个单一空格。千计单位应该用逗号分离(1,000)。
4. 表中分组变量与观测指标的位置颠倒及数据排列不当。表中数据的排列应按同类数据纵排的原则安排,排列不当则导致读表费力,不易对照比较和从中了解变化规律。
5. 表注说明过繁。表注是对表中有关内容的必要补充和说明,应简明扼要。如需要说明的内容较多时,应移入表前的正文中用文字介绍,表中数据的计算公式,应在论文的“Materials and Methods”部分介绍,不宜列入表注。
6. 罗列原始记录数据。典型的表和图是对结果的总结,研究过程中的原始数据,不必全部列于表格中,表格中的数据一般应是经过统计学处理的。
7. 无表题或表题不确切或重点不突出。表题是表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表中内容的概括,表题应主谓有序,简洁、准确。
中级职称论文范文2
关键词:中职;成本会计;课堂教学
一、我国中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领域中的问题
1.教师使用的教学模式单一性强
现阶段,我国范围内各个中职院校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工作过程中,仍然将教师放置在主导地位上,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灌输,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枯燥,学生难以有效参与到教师开展的各项活动中,从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就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也就难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此外,仍然有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板书教学模式,效率极为低下,在时间维度上限制了一节课程的容量。与此同时,也没有办法将理论之上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虽然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技术,但仍然呈现出来一种不如人意的态势,即便是教师在应用多媒体设备的基础上使以往板书授课模式的局限性得到改善,但在教学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使用到的都是预先制作好的PPT,预期性准备阶段设计出来的课件难以满足课堂教学需求。另外,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知识的传授速度,但是学生在提升教学速度的基础上,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往往连做笔记的时间也没有,从而限制学生在课下的学习。
2.理论和实践之间呈现出来一种相互分离的态势
核算流程仅仅流于形式,使会计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过程中像是在学习数学,从而也就难以培养学生的账证意识。中职成本会计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但现阶段我国范围内各个中职院校教学相关工作过程中,教师往往不会使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产品制造流程,只是依靠教师向学生讲述,学生在没有看到实物的情况下,也就不会对车间、工艺流程等产品制造环节形成明确的认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就将费用调度和产品成本计算工作当成是客观计算工作,从而想要保证分配表格计算成果和记账凭证之间的相互关系,自然是比较困难的事情。虽然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初步掌握了会计核心技能,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却难以做到随机应变,最终想要妥善完成本职工作也就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二、解决我国中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问题的对策
编制和中职成本会计课程改革要求相适应的教材。在中职成本会计教学工作过程中,教材发挥出来的作用比较重要,编制出来的中职成本会计教材当中,除了应当包含成本会计理论知识之外,也应当让基础知识和企业生产模式、生产核算程序之间形成较为密切的相互关系,应尽可能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使用真实的凭证、账簿以及成本计算单据等,以便于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日后的工作形成一定的了解。另外,应当将职业技能培养当成是主要任务,使职业技能培养工作和课程基础知识有机相互融合在一起,尽可能使其和会计业务流程有机相互融合在一起,以便于可以使成本会计工作的复杂性呈现在人们的眼前。除此之外,教师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也应当注意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如果遇到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应当放慢自身的讲课速度,让学生做笔记,以便于可以在课余时间自学。
三、结语
现阶段,我国中职成本会计教学领域中的问题还很多,这些问题不是发现之后立刻就可以完善,而是一项耗时比较长的系统性工作。各个教师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应当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并积极找寻有效性比较强的措施来解决问题,以便于可以研发出来可行性比较强的中职成本会计教学模式,从而可以使课堂教学相关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一定的提升,最终为社会提供得到全面发展的会计人才。
作者:张继辉 单位: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李金玉.A中职学校会计实践教学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15.
中级职称论文范文3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但是学生能够参与到实践中的机会并不多,难以在较少的课时内完成教学大纲的内容。因此,结合人才培养目标,适当调整课程内容的重点,可使学生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二、结合课程实践性,改革教学方法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重视笔试成绩,忽视了《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的实践性,常常以满堂灌为主要形式,学生被动学习。教学内容的传授面面俱到,但是学生真正掌握的却不多,对于新知识也不能及时消化。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往往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习,很少进行独立思考。因此,教师应结合本课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新方法,以做到灵活处理教材。首先,从教师的角度上来讲,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的教师们应该改变其固有的讲课模式。例如,采用参观法现场教学,让学生更多地与实物进行接触,将生产实际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学生的感性认识不断增强,可以使其更加了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到工厂进行参观,对于普通车床的工作原理进行细致观察,了解车床的运动方式,教师从旁进行指导,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其次,教师要关注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的能力。对于学科中容易理解,容易自学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自我预习。例如,教师要讲授工件定位的要求或者工件定位的概念,因这部分内容难度不是很大,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在课前预习,那么学生在课前通过预习就可以知道工件定位法主要有三大方法即夹具定位法、直接找正法和划线找正法。而对于有的原理诸如六点定位原理、基准分类原理等等,教师可以选用边讲解边阅读的模式。最后,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以提高教学的形象化。与过去的在校学习相比,现在的中职学校可以更多地接触现代化工业生产,对于机床设备和操作要点更加熟悉。由于机械工艺制造中有许多内容需要进行动态展示,在缺乏教具与设备的情况下,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形象化教学。例如,在车削圆柱面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CAI课件来整合各种零件的加工过程,使得课堂更加形象生动。
三、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
中级职称论文范文4
一、施工组织设计与预算定额关系
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是反映建筑工程实体施工过程每一分项工程或每一结构构件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消耗标准。它是施工图预算、工程承包合同价和工程决算价格计算的重要依据,也是确定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之一。而预算定额是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以目前多数施工企业机械装备程度、合理的施工工期、施工工艺、劳动组织为基础编制的每一分项目工程的消耗量。但项目施工中有些特殊情况,即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不一定与预算定额规定的模式一致,正如目前在预算定额中规定“……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等内容。例如湖北省土建工程预算定额中,关于人工土石方工程量计算规则规定:
(1)人工挖基糟、挖基坑、挖土方,需放坡或支挡土板等按施工组织设计规定计算,如无规定时,按定额规定计算;
(2)基础工程施工需要增加的工作面,按施工组织设计规定计算,如无规定,按定额规定计算;
(3)土石方运输工作量计算,如施工组织设计规定有运距,按该运距考虑,如无规定则按定额规定计算等等。这就明确了施工组织设计在工程预、决算中的合法性。
二、施工组织设计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与其工程造价有着密切的关系。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有:工程概况和施工条件分析、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平面图。其中“施工方案”的确定,如:施工机械的选择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方法的选择、主体结构的施工工艺等等,均直接影响着工程预、决算价格变化。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满足工期的前提下,优化施工方案是控制和降低工程造价的重要措施。
三、重视施工组织设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需要
实际工作中,无施工组织设计常常引起工程决算的经济纠纷;施工组织设计流于形式或者虽有施工组织设计,但对其中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未进行严格审查、监督,同样也会引起经济纠纷。在投资来源发生变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施工组织设计不仅是组织施工、指导生产的文件,而且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内容。因此,应重视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审查工作。
1、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应与预算定额相结合
预算定额具有“整体上的通用性和个体上的不融合性”的特性,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应熟悉和掌握预算定额并与预算定额相结合。具体做法是:
(1)熟悉预算定额采用的施工方法。预算定额分部工程说明中,通常明确规定了采用的施工方法,对于那些预算定额中提到“……应当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规定计算”的内容,应注意其施工方法和现场条件等内容的设计。
(2)熟悉预算定额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预算定额每一个分部工程通常明确规定了工程量计算规则,而有些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计算和施工方法直接有关。因此,施工组织设计中对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和相关的工程内容应有明确的规定,便于直接套定额或调整换算后套定额。
(3)掌握预算定额中有条件限制执行的项目。如:材料二次搬运费在“其他直接费”中已作了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列场内二次材料搬运费;预制构件运输定额一般要求从堆放地点至安装地点一步到位,也不允许取材料二次搬运费。但是,确因施工场地狭窄、地形限制必须二次搬运时,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给予部署,并得到业主认可才能计算。
(4)重视特殊工程的机械配备。对于特殊形体的工程,其机械配备超过了定额规定的范围时,应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对于那些结构形体并不特殊,但由于地形、地质、水文条件等特殊情况,超过了定额规定的机械类型和功能时,也应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2、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应与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同步
施工图预算是指按照特定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完成项目施工所需的预算价格,而施工组织设计主要指为完成该项目施工而确定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一旦某施工方法有变更,则施工图预算相应部分的价格也应随之调整。如地基土方处理时,施工组织设计因地下水位线需设置泵、井等进行排水、降水,施工图预算中应列出相应的预算量、价。又如施工组织设计考虑了整体安全防护,则施工图预算中,也应计算相应的内容。总之,施工方案的变动会影响到施工图预算价格的变化,因此,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施工图预算应同步进行,以利于控制工程造价。
一般说来,通过施工组织设计可以看到对施工全过程的安排。因此,施工企业应重视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项目业主应当重视施工组织设计的评审、监督。
中级职称论文范文5
关键词:中职语文;定位;素质教育;教学方法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技术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国家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和期望也越来越高,借此机会,中等职业学校以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进行了深刻的教学改革,更加重视中职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中职语文课程作为基础学科的重视度逐渐下降,甚至很多学校、老师认为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就行了,语文学得好坏无所谓,开始减少语文学时以增加专业教学时间。作者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中职语文课程的定位不明确,学校对其认识不足。
一、中职语文课程的定位
以往语文课程教学的发展基本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重视中职语文课程中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把中职语文课上成高中语文课。中职学生的语文水平一般较差,教师教学一般按划分段落、讲解内容、概括段意、归纳中心、总结写作特点的流程组织课堂教学,而这种肢解课文、繁琐分析、刻板操练的教学方法片面追求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忽视了语文知识的实际应用,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作用很小。第二阶段,人们逐渐认识到语文的工具性,重视应用文的教学,甚至认为中职语文教学就是应用文教学,而忽略了其人文性。中职教育是系统教育,不同于社会上的技能培训机构,注重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这种矫枉过正的教学方法也是不可取的。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了中职语文课程的性质,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结合大纲,作者认为中职语文课程是一门融合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以培养中职学生包含语文基本素质、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的公共基础课程。
二、中职语文课程改革策略
1.改变教学目标,凸显人文素质教育
中职学生大部分都还处于未成年阶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成形,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同时也易受到社会上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影响,造成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偏差。因此,我们要注重人文关怀,同时加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人文情境。一方面充分挖掘教材课文的人文内涵,教材都经过精心编排,包含各个时期不同文体类型的文章,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其人文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不断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教材的文章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还应合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图书资源,推荐学生阅读国内外名著,例如泰戈尔的《飞鸟集》,让学生在如美妙乐章的诗句中自我体会作者的精神追求和思想境界,从中感悟人生哲理,学会热爱生活。
2.改进教学方法,结合专业特点
中职语文教学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发展方针,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增加学生的就业优势。应用文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实用文体,是人们传递信息、处理事物、交流感情的文字工具,应用文写作是中职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语文实践能力,掌握好对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应用文写作技能训练课程的建设。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应用文模式固定,普通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质量变差。教师应注重学生所学专业的联系,利用情境教学法重点讲解专业中使用较多的文体。例如,对旅游专业的学生,可让学生模拟经理、导游、游客等角色,从模拟工作场景中掌握策划案、广告、合同等相关文体;学习求职信的教学,可以通过模拟招聘会,让学生扮演考官和求职人员,从中学习劳动合同、求职简历的写作。这种融教学于工作生活实践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提升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同时,提高他们交流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3.组织丰富的课外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也在变化,除了专业技能,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与人沟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写和说的机会,课堂和课外相结合,达到“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效果。例如,以时事热点和热门话题组织辩论赛,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思维反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开展演讲比赛、主持人比赛,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个人形象气质和普通话水平;利用学校报社组织征文活动,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水平;利用学校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晚会,组织学生创作节目,提升学生的创新、表达等综合能力。
总之,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把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中级职称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摘要:教育部2007年工作要点中提到要重点支持中等职业教育,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扩招,目前已实现中职招生800万人的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中等职业教育中的重点专业之一的会计专业,如何突破原有的教学局限,改善教学效果,培养企业需要的会计人才,是中职会计教育面临的现实新问题。
1课程体系存在的新问题
(1)传统的公共基础课过多,专业选修课偏少。
目前,中职会计专业各课程教学实际布置中,一般有35%左右的课时布置的是公共基础课,如数学、语文、英语、政治经济、“两课”等;其他65%布置的是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比例基本是1摘要:1;基本上没有设置专业选修课。因此,所有毕业生所学的知识一模一样,没有个体差异,使得就业过程中,竞争加剧。
(2)课程设置模式过于传统,缺乏创新。
近几年来,会计新业务不断涌现,我国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然而所用的教材不能及时和之配套,教学内容严重滞后,学校教学和会计工作岗位实务严重脱节。同时,现有专业主干课程在内容上还存在着相互割据、又过多重复等新问题。因此,中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必须打破传统模式,不断创新,以培养符合社会用人市场要求的综合性会计人才。
(3)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中等职业教育过程中,各课程的考核形式往往是笔试,没有其他一些灵活的考核方式。然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来自中考的落榜生,这类学生学习自觉性相对较差,也缺乏自信心。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继续沿用一成不变的笔试考核,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专业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要进行深入有效的课程改革,必须依靠于正确的指导思想。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必须首先明确培养目标,进而调整课程体系。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中等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中等会计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现阶段中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确定为摘要:培养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身心健康、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备知识更新能力和职业判定能力的基层会计专业技术人员和进入高等职业学校会计相关专业学习的预备人才。综合现阶段的培养目标,相应重组课程体系,是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准绳。
3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改革
(1)重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①公共基础课以“够用”为度,坚持“少而精,忌多而滥”。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来源于普通高中入学考试的落选者,文化基础较差,认知水平较低。对数学、语文、英语等公共基础课,应根据实际需要适当降低教学要求,以学生“够用”为度,适当减少公共基础课课程内容。教学模式也可以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为网络教学、学生自学等模式,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天性,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使其逐步形成发现新问题、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习惯。使学生的人格及能力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②专业课以“实用、实际、实效”为原则,适当增设专业选修课。
为提高专业教学的效益性和经济性,体现培养人才的实用性,建议各课程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整合,杜绝各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重复现象。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使学生学会必要用的知识,同时,又有时间和精力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专业选修课,提高自己就业的筹码,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
③开展“嵌入式”课程设置模式。
在中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采用“嵌入式”课程设置模式是指在课程设置时将会计职业相关证书考试课程嵌入到该专业相关课程体系中;使得学生在校期间既进行学历教育又进行认证教育,在学生毕业时既可以获得学历证书,又可以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证等。从而保证了学生在毕业时、甚至最后一学期参加社会实践时就有了从事会计工作的资格。
④增加课程考核方式。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往往采取卷面笔试的方式,这不利于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因此,对学生成绩的评价应根据目标多元化、方式多样化、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采取卷面笔试和实际操作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并应答应学生以会计相关资格证书作为相应科目的考评成绩,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在毕业时获得“双证”。
⑤切实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在中职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几乎都布置的《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但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或纯粹为了学生考证而进行该课程的教育。没能很好的重视加强学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应切实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可结合实际案例,运用儒家伦理不断提高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
⑥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企业对会计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近年来,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率不断升高,在发达城市达到了70%以上,大中型企业更是高达90%以上。因此,在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要加大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布置,不光要提高学生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还要争取提高学生计算机普通的维护能力。
(2)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理论知识。
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喜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扩大课堂容量;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逼真的会计实物,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理论知识。
(3)组织实施会计案例教学,搭建实践仿真平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新问题的能力。
当今社会对会计人员实际动手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是当前会计人员中层次较低的行列,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必须有较好的解决实际新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引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接触的理论知识由书面的转为当前企业实际,由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生动起来,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新问题,进而不断提高解决实际新问题的能力。
此外,在实施课程体系中的实践教学时,应尽量为学生搭建起仿真程度高的实践平台,使学生在进入实践环节就有一种步入工作岗位的感觉。在碰到新问题的时候也能考虑到该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而不是一味的寻找课程中的纯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杨汉东.中等会计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和教学构想[J].职教论坛,2004,(7)摘要:40-41.
[2]戴波.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探究[J].商场现代化,2005,(5)摘要: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