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写的散文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父亲写的散文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父亲写的散文诗

父亲写的散文诗范文1

与剑锋初次见面在2003年第三届全国散文诗笔会上。我从他带来的他的第一部散文诗集《眺望家园》中读到他写的《农具》,感觉很不一般。在不过500字的篇幅里,写到了锄、镰、犁、锹等多种乡间常见的农具,显示出他对身边事物观察的细致、体验的真切以及从生活中提炼出诗意的功力。

这一部新的诗集倾注了他更多的心血,以更加丰硕的成果展示他在散文诗创作上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从整体来说,这部诗集的风格仍然承继了他浓厚的乡村情结,保持了他精神上艺术上的一贯追求。

剑锋出身农村,来到城市打拼、创业也有十余年了。但骨子里、生命意识深处仍然认定人生的“一切都是母亲用这把锄头种出来的”,家乡观念根深蒂固,本色不改。第一辑《乡情无限》19章萦绕的仍然是镂刻他心版上的对故乡不可磨灭的记忆。乡土,既是他当初走进散文诗创作最初的出发点,也是他现在向新的写作高度登攀的起点。理解这一点,才真正理解剑锋作品血脉所系,根基所在。

与以前不同之处在于,他对乡村生活的描绘更加细腻更为深刻了。比如作为“农具”之一的“扁担”,在这部书里写成了《父亲的扁担》,单独成章。表现手法和内涵都有了很大的扩展。扁担在“父亲左肩挑酸了,换右肩,右肩挑酸了换左肩,不断交替,两肩都酸了,就压在中肩”。这种扁担在肩上一颤一颤压来碾去的沉重感写得如此细微生动,恐怕不仅是缘于平时我们所谓的“观察生活”,更有可能的是,诗人青少年时期即有这种亲历的体验。

在《守望城市》一辑中,诗人触及较多、最能引人思索的还是农民入城后尴尬的“身份”――一方面他们是新城市当之无愧的建设者,另一方面他们都长期被城市所忽视、所拒绝。除经济上处于底层最困苦的一群之外,社会地位上仍然遭受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困扰。诗人没有局限于个人的成败得失,风云际遇,他以铿锵有力的诗句道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由农转工、由乡村转入城市,整整一代人的心声:“有人称谓我们是农民工的第二代。不!我们要成为城市的新市民!”这几乎是一代人的宣言,一代人的呐喊,也预示着21世纪的中国将与城市剥夺乡村的旧体制最终告别。

诗,缘乎情。然“情”,最终还是绕不开引起情感、推动情感的“理”。“农民工”的话题既然是一个历史阶段的特殊现象,诗人尽可以凭借他的判断力、表现力去作合乎实际的表现。诗人并没有因为个人的“身份”可能比一般农民工较早地得到社会认同,而放弃反映、呼吁的责任,体现出诗人坚守良知和勇于社会承担的品格。

剑锋从对现实的严肃思考中获得了强烈的历史感,对于“建筑”的意义他作出了与一般当代人的观念迥异的创造性诠释,从而增加了他此类作品的厚度。他在《怀念古建筑》中这么写道:“人类能留下有形的,除了化石之外,就是建筑。”他小心而明确地将“现代建筑”与“现在建筑”严格区分开来,他将承载着传统文化积淀的“古建筑”比喻为“经典”,将某些靠抄袭、“粘贴”而来、毫无个性可言的“现在建筑”比喻为风行一时的“流行”,“一座又一座古建筑却在号称和平时代的今天消逝了”。这些经过深思熟虑从诗人内心流淌出来的诗章,不仅对于时下某些盲目进行“城市改造”的决策者、执行者以至不自觉追随的民众是一剂清热退烧的良药,更唤起整个民族对“有形的”、“有生命的”承载着祖先智慧结晶的古建筑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

在“一切的路,都朝向城市去”的年代,作为一个从乡间小路走出来的诗人,剑锋给自己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如何“守望这座刚硬的城市”。

从乡村走向城市,从面对现实转向历史纵深,剑锋的诗始终富有自觉的社会责任感和浓浓的家国情怀。这种民族归属感、自豪感几乎是诗人与生俱来的,浸透了本书的各个篇章。即使到国外访问观光,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写无不与他的爱国主义情怀联系在一起。比如他在访问菲律宾的一组诗作中,那些漂泊海外、扎根海外而又卓有建树的爱国侨领、侨胞的群像得到了立体的展观。一个真正有良知有思想的诗人,同时也会是一个真诚的爱国者。

而从散文诗的艺术表现力来看,这部新作也有了新的突破。

诗的表现力,首先是语言的运用。诗的语言注重抒情性。如“其实,一直奋斗不息的目标,不也就为了这故乡老房子三餐升起的炊烟吧!”(《故乡的炊烟》)一切生活中最深刻的哲理都湮洇于这简单朴素而又鲜活的诗句中。诗,并不一味地排斥哲理,而是忌讳刻意地去传达哲理,使诗失去它原本的灵性。整部诗集没有特意安排带哲理性的“警句”,却在不经意中,在舒放自由的节奏里不时闪现一些耐人咀嚼的句子,使诗篇多了些闪光点,增添了作品的分量。

诗,贵创造,这就是个性化的诗的语言的创造。

这部诗集另一个突破点是,别出心裁的构思。

一般说来,用词遣句,往往局限于诗文局部的修饰、锤炼;而构思则关系全篇布局。除上述《故乡的灯光》等前呼后应的整体效果之外,《石头的演变》在构思上也有其特别之处。它有着寓言式的虚构性。原先散落于荒山野岭的石头被人们开采出来,然后以不同的形式来到人间,有的被雕刻成佛,高高在上,受人膜拜;有的被雕刻成兽,守卫豪门,作威作福,全都忘了自己的本性,忘了那些呕心沥血的雕刻者。人类亦然。人生而平等,却因命运机遇不同社会地位有了千差万别,这时身居高位者往往忘乎所以,忘记了作为“人”的本性,背弃了出身的民间。这种具有象征意味的构思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诗作的品位。

剑锋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将本职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并广为社会认可,同时又坚持不懈孜孜以求地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朝前探索,这不仅靠坚强的意志力、多方面的修养,广阔而浪漫的胸怀,也是新时期新潮流赋予新一代有作为的诗人特有的气质吧。

父亲写的散文诗范文2

关键词:主动;快乐;学习

一直期待着“教师幸福地教,学生快乐地学”这样的理想的教学状态。于是,与全组老师一起,不断探索,不断尝试,不断改进……我们校长号召全校教师树立“打造精神乐园,实现快乐主动学习”的育人理念,探索学生快乐主动学习的模式,为我们铺设了最沃实的土壤。终于,这个学期,我们逐步创建出了以“二力三点”为抓手的语文快乐主动学习新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主动预习―快乐展示”的课堂教学模式。

2013年12月16日,区教科研节拉开了序幕。会上,邹老师饱含热情阐述的初中语文“二力”“三点”“四读”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两位开课老师所呈现的本色课堂教学,再一次触动了我们对“主动预习―快乐展示”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度思考。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又一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有了这样的教学模式,我尝试着在每一堂课上细细体会它的优点与不足,试图能让该模式呈现出最完美的教学效果。这其中难免会有令人沮丧的时候,但更多的是以前教学中未曾体验到的惊喜与享受。

那一天,教学《散文诗两首》。共分两课时:第一课时主动预习,第二课时快乐展示。

主动预习课上,学生先是自主阅读,再小组合作交流。在自主阅读环节,学生完成了以下活动:1.积累生字词;2.了解散文诗、泰戈尔、冰心(可课外深度预习);3.采取多种形式朗读诗歌;4.我的探究:(1)我的精彩点评;(2)文中如何描写母爱?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3)诗人又是如何倾诉对母亲的深情的?(4)我还有怎样的疑问;5.我的创新(侧重于深层感悟和个性化创写,可课外延伸)。当学生静静地、细细地阅读,并时不时地在文字间批注的时候,我轻轻地在学生中间走动,看看他们写的文字、做的符号,拍拍他们略微趴着的背,有时与那些抬头看我的学生交换一下轻轻的笑容。我觉得教室里的那种安静,真是美极了!

差不多25分钟之后,学生的活动形式由自主阅读转为小组合作探究。在组长的合理安排下,学生展开了热烈的交流讨论。本环节学生应主要完成自主预习环节的3、4、5活动,即探讨以何种形式朗读课文,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精彩点评和已知的问题)和探究疑问,我准备如何创新。课堂一下子变得异常热闹起来,朗读声、讨论声、质疑声、笑声响成一片。一种叫快乐的东西,此时,在这样主动学习的状态下,弥漫了整个课堂。热烈处,有学生离开座位,组与组之间展开了交流与合作。我忍不住走到他们之间,倾听,讨论,微笑……

第二天,快乐展示的时间到了。学生争着挤到黑板前完成了“积累生字词”环节,又是寻根究底地介绍了泰戈尔、冰心,了解了散文诗的特点。有几个小组抢着走上讲台,以别具一格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了“我们采取了这样的形式朗读诗歌”,博得了全体学生惊羡的眼光和热烈的掌声。由于时间关系,虽然很多学生都想展示自己或者小组的朗读,但是我们只能在这种跃跃欲试的不满足中,带着激情进入了探究成果的交流。“我们小组已探究了这个问题”“我们有这样的发现”“我还想补充”……学生自由地自信地阐述着对课文的解读。不仅使事先布置的大问题迎刃而解,而且还解决了许多琐碎的问题。然后是“我们还有这样的疑问”:为何把我比作金色花,“你这坏孩子”应如何理解,《荷叶・母亲》中破折号的作用,《荷叶・母亲》中末段的作用等。这些疑问在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和讨论中又解决了。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位学生提出,《荷叶・母亲》一文贯穿着两条线索:作者的感情变化和景物描写,并详加阐述。当她说完时,我不禁跷起了大拇指,一个多有才气和灵气的孩子啊,她解读文章的能力是多么强啊!

此时,下课铃声响了,原本打算两节课完成教学,学生纷纷嚷着要再上一节课。

第三节课。我认为两篇文章都应注重朗读,所以,在“我能创新”之前,引领学生进行美读,与学生一起,逐句逐段进行了探讨与诵读。学生真诚而甜美的声音一次次回荡在教室里。“我能创新”环节中,学生展示了自己创作的小诗、我的感悟、精彩的朗读等。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一位学生,以PPT形式作了自己的探究创新。1.发现问题:泰戈尔写作此诗究竟几岁,插图中的大胡子与文中的童真似乎矛盾。结果她查阅了资料,探究发现:此诗大约写于1903年,泰戈尔43岁,1902年,泰戈尔丧偶;1904年,女儿病逝;1905年,父亲去世。2.泰戈尔曾受梁启超之约访华,当时徐志摩等人接待他,该生出示了很多幅照片。3.出示泰戈尔诗作《敬礼佛陀的人》。该生在介绍作者时曾提到,日本爆发前夕,当听说日本侵略军出征前去寺庙烧香念佛,乞求胜利时,泰戈尔认为这简直是对人类善良的绝大亵渎和讽刺。于是他愤然提笔写下了《敬礼佛陀的人》的长篇诗歌,鞭笞魔鬼的“善心”,内容不记得了。我说若能把这首诗找来与学生分享,那该多好啊。没想到她用心的找来了这首诗!她带着全体学生朗读此诗,并感受诗的意味。

惊叹之余,我顺势引领学生感受泰戈尔年轻的心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小爱;关心中华民族所操守的苦难,为此而作诗――大爱。只有拥有最高尚的情感“爱”,他的文字才有了永恒的魅力。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泰戈尔,更深入地去走进他的精神世界,“生如春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柔美,怒目金刚似的坚毅,“大爱与和平”思想……这才是我们“泰戈尔班人”最应做的事!(我班的个性化班级命名即为“泰戈尔班”)

父亲写的散文诗范文3

一.创设宽松的氛围,营造质疑的环境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力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教师要善于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张扬个性,释放出巨大潜能,敢想、敢说、敢问。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必须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我在给学生讲解父亲爬月台去给儿子买橘子的情景,因为父亲身体胖又加上年龄大,行动不便,所以要攀上月台很费事,这时候作者看到这里禁不住留下了眼泪。忽然有个学生举手站起来说,既然知道父亲年龄大买橘子不方便,那朱自清为何不自己去买啊,那他不是很不孝顺吗?我愣了一下,但马上转过神来,不是对这个提问的学生给他当头一棒,说他扰乱课堂秩序,反而夸奖他问得好。并趁机引导学生讨论“朱自清是否不孝顺的问题?”学生一听纷纷议论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都讲得有理有据,互不相让,最后由老师达成共识,在这里之所以这样写并不是朱自清不孝顺而是更能体现父亲对儿子的关心。虽然学生的发问打断了原来的课堂流程,但是学生通过发问更能提高自己的能力,一堂课就在这样的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完成,而且其效果又远非僵死的预设所能比的。

二.激发质疑的兴趣,养成质疑的习惯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发生兴趣,才会产生学习探索的内驱力,才会去思考去发现,并能自觉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得到收益。初中语文教材《雪》这篇散文诗运用对比、拟人手法分别描述了两幅雪景:记忆中故乡江南的雪景、现实中居处朔方的雪景。课堂上有学生提出:作者鲁迅对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分别是什么样的态度?作者在文中到底寄寓了什么样的情感?面对这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我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让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通过进一步质疑、讨论,最终学生明确:鲁迅在这里描绘两幅具有对比意义的雪景,决不仅仅是为了通过相互映衬显出它们的个性,而是为了曲折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特殊感受。文章抒写的既是对理想中温暖和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更是对现实中搏击严寒的力和光的赞颂,显示了作者在黑暗中渴望光明,在严寒中向往温暖。

三.扩大质疑的空间,引发质疑的动力

对一个善学的人来说,“疑”将贯穿其学习的全过程,而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不能使学生将其疑提出并加以解决,长久下去,学生质疑的兴趣会大大降低。要保持学生对质疑的兴趣,就必须扩大质疑的空间。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质疑,课外也可以质疑,不仅可以对老师质疑,学生家长亲朋好友都可成为质疑的对象,不仅可以对语文所学内容质疑,而且可以对相关知识、相关学科质疑。扩大质疑空间,可以引发学习探索的内驱力,培养质疑的兴趣和能力。

于漪老师在教学《木兰诗》时,有学生提出异议:“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根本不可能,不说别的,木兰一洗脚就露馅,小脚怎么藏得住?”于老师首先给予提问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在课后师生共同查阅资料,使学生的疑问获得了满意的答案。

四.指导质疑的方法,提高质疑的能力

法国教育家弟斯多惠说:“一个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如何引导学生质疑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首先,教师要“教问”,教给学生质疑的角度,让学生有的放矢。其次,教师要善于“激问”,引发学生深入质疑探究。教师巧妙地设疑问难,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寻疑,对发展学生的质疑能力更重要。可以抛砖引玉,即用暗示性、提示性的问题或知识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得出新鲜、清楚、完整、深刻的结论;可以展示矛盾,即展现文章中前后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之处,激发生疑,共同研究,把握其精彩、准确之妙;可以投石激浪,即提出有争议的观点、有创意的假设或有趣味的话题引发学生的争辩和思索;可以留白激疑,即引导学生阅读与此文相关的资料或文本,让学生在扩展阅读或比较阅读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疑点,从而更多地了解、更深地把握此文本。

父亲写的散文诗范文4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5―0099―01

一、悬念激趣

在古典章回小说里,往往在情节向前推进时,中途打一个结,让它暂时挂起,使读者产生一个期待的心境。用“且听下回分解”悬念来吸引读者往下看,这是启发式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如《背影》一课中,作者朱自清在开篇写道:“我与父亲不见四年有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讲到此处,教师适时启发:为什么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呢?这就给学生造成一个悬念。跟着提问:一般作品描绘人物部位最多的是什么?学生讨论明确:人最富于表情部位应该是面部,应着力于面部神情和音容笑貌的描绘,这是文学作品惯用的手法;而《背影》这篇文章,为什么抓住人物的“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呢?教师引导学生在讨论中逐步领悟这里描写的“背影”是进入老境“颓唐”父亲的背影,它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一个印记。父亲在家境惨淡,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劳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地爬过铁路为儿子买橘子。这“背影”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背影”是父子依依惜别中给儿子烙下的一个深刻、不可磨灭的印象。如果单是描绘人物的精神、音容笑貌,就不能像描写“背影”那样更想往下看,品味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情感,学生的求知欲在悬念中被激发出来了。

二、情感激趣

情感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作者缘情而发,把自己强烈的情感演变为文字。因此,激感必须披文入情,才能深切感受作者传递出来的感情。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须是作者有趣的最贴合的符号。”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文字意义的情味,那么就是只看见徒有迹象而死板的符号,怎能接受作者的旨趣呢?教师应善于调动学生情感,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让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如《卖炭翁》中的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分析这句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卖炭翁身上穿得很单薄,为什么还希望天气更寒冷些呢?这不矛盾吗?衣单思暖,人之常情呀!为什么呢?因为卖炭老人希望天寒能卖上好价钱,否则,不要说生活无着落,就连买件单薄衣裳的指望也会落空的。这样一启发,学生就能理解老人这种矛盾的心理蕴含着多么大的痛苦和辛酸啊!这就激发了学生对卖炭老人的深切同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

三、媒体激趣

所谓媒体激趣,主要是指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进行启发,把图像、电脑、幻灯、录音等现代化教学工具融为一体。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复杂为简单,图文并茂,形声结合。试想,在教高尔基散文诗《海燕》时配乐朗诵,比一般范读效果会更佳。又如在教《小石潭记》时,如画一幅“隔篁竹,闻水声”,周围“青树翠蔓”,中间“全石以为底”,播放鱼儿在潭中“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的小石潭的投影片,小石潭的方位、形状、情趣就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如果用电脑多媒体,色、形、声结合,更有身临其境之感。

四、对比激趣

教学中运用相互联系而又容易混淆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正反对比和新旧对比,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在对比分析中加深理解,又在理解基础上加深记忆。以《故乡》一课为例,课文对闰土形象的描写,可采用对比启发,分析时,教师提问: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对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红和圆实的手”,说话滔滔不绝,说的都是海边无穷无尽的稀奇事;中年闰土:“灰黄的脸”夹着“皱纹”,“松树皮的手”,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年变成一个“木偶人”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多子、兵荒、苛税等原因造成的。这样一对比启发,学生对课文理解加深了。

父亲写的散文诗范文5

关键词:语文教学 “激趣”手段

一、目的激趣

要使学生主动学习,首先要从学习目的上进行启发,这是最基本的。教师的教育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奏效,而是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渗透中达到;在进行社会理想教育的同时,还要进行职业理想教育,更要强调知识(特别是语文知识)在人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特别强调知识在精神生活中的作用:“知识确是学生将来从事工作不可缺少的,另一方面,又是学生现在和将来精神生活的重要一部分”。要启发学生懂得:人有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我们的精神生活才会丰富多彩,否则将会空虚和枯燥无味!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就能主动、自觉地学习。

二、悬念激趣

在古典章回小说里,往往在情节向前推进时,中途打一个结,让它暂时挂起,给读者产生一个期待的心境。用“且听不回分解”悬念来吸引读者往下看,这是启发式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如《背影》一课中,作者朱自清在开篇写道:“我与父亲不见四年有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讲到此处,教师适时启发:为什么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呢?这就给学生造成一个悬念。跟着提问:一般作品描绘人物部位最多的是什么?学生讨论明确:人最富于表情部位应该是面部,应着力于面部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这是文学作品惯有的手法;而《背影》这课书,为什么抓住人物的“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呢?教师引导学生在讨论中逐步领悟这里描写的“背影”是进入老境“颓唐”父亲的背影,它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一个印记。父亲在家境惨淡,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劳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地爬过铁路为儿子买桔子。这“背影”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背影”是父子依依惜别中给儿子烙下的一个深刻、不可磨灭的印象。如果还是囿于描绘人物的精神、音容笑貌,就不能像描写“背影”那样更想往下看,品味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情感,学生的求知欲在悬念中被激发出来了。

三、情感激趣

情感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作者缘情而发,把自己强烈的情感演变为文字。因此,激感必须披文人情,才能深切感受作者传递出来的感情。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须是作者有趣的最贴合的符号”。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文字的意义的情味,那么就是只看见徒有迹象而死板的符号,怎能接授近作者的旨趣呢?教师应养善于调动学生情感,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让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如《卖炭翁》中的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分析这句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卖炭翁身上穿得很单薄,为什么还希望天气更寒冷些呢?这不矛盾吗?衣单思暖,人之常情呀!为什么呢?因为卖炭老人希望天寒能卖上好价钱,否则,不要说生活无着落,就连买件单薄衣裳的指望也会落空的。这样一启发,学生就能理解老人这种矛盾的心理,蕴含着多么大的痛苦和辛酸啊!这就激发了学生对卖炭老人的深切同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

四、媒体激趣

所谓媒体启发,主要是指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进行启发,如电化教学、是脑、幻灯、录音等现代化教学工具。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复杂为简单,图文并茂,形声结合。试想,在教高尔基散文诗《海燕》时配乐朗诵,比一般范读效果会更佳。又如在教《小石潭记》时,如画一幅“隔篁竹,闻水声,”周围“青树翠蔓”,“中间”全以石为底,“鱼儿在潭中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的小石潭的投影片、小石潭的方位、概、情趣就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如果用电视录象或电脑媒体,色、形、声结合,更有使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可可见,应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无疑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

五、对比激趣

教学中运用相互联系而又容易混淆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正反对比和新旧对比,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在比较对比分析中加深理解,又在理解基础上加深记忆。以《故乡》一课为例,课文对闰土形象的描写,可采用对比启发,分析时,教师提问: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对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红和圆实的手”,说话滔滔不绝,说的都是海边无穷无尽的稀奇事;中年闰土:“灰黄的脸”夹着“皱纹”,“松树皮的手”,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年变成一个“木偶人”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多子、兵荒、苛税等原因造成的。这样一对比启发,学生对课文理解加深了。

六、设疑激趣

父亲写的散文诗范文6

一、电影录音剪辑解说词,在语言艺术上体现出了不同的风格

编辑在电影录音剪辑的创作中努力寻找着自己的角度、尺度、方式、支撑点和位置,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语言风格,这有如下表现:

(1)哲学意识的渗透。有些编辑注重了对电影的情感体验,在编辑的解说词中融进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从而使剪辑变得比较深邃,增强艺术的厚度。如电影《我们俩》中这样一段解说词:“在人生的路上,我们每个人都会走过一个又一个驿站,在走过的驿站里我们也许都是匆匆的过客,那一页很快就会翻过去。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但是有一个驿站的帷幕从拉开到谢幕,始终无法从我的记忆中抹去,那段生活虽然只经历了冬、夏、春、秋一年的短暂时光,却留下了我的眷恋和遗憾。”这段解说词中就充分融入了编辑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2)诗意的流泻。有些影片追求诗意化、写意抒情的风格,这正触碰着有些编辑审美“灵犀”。他们用优美、舒缓又富有韵律的散文诗来抒发自己的主题意识,这不仅使听众听懂了电影内容,还可以欣赏到语言和美的解说辞、领略到编辑的情感体验,从而获得一种审美的愉悦。

(3)当代意识的凸显。有的电影用当代意识写意历史、审视身边所发生的事情。当以视觉艺术为主的电影转换成听觉艺术为主的电影录音剪辑时,编辑不只是简单地复述编导的思想观念,完成叙述故事的任务,他们也融进了自己当代的意识。

(4)整体意识的出现。编辑的主题意识恰到好处镶嵌在电影的总体结构中,从而使电影录音剪辑有艺术整体感,闪烁出艺术的光彩。从语言的把握、音响的调动、声音素材的剪裁等方面,都能体现出编辑日趋成熟的艺术手法,使电影剪辑具有主体意识的审美价值。

二、解说词这种特殊的语言体现了编辑取长补短的语言功力

解说词,文无定法,因“影片”而定调,随“影片”而下笔,灵活多样,千姿百态。滕守尧在《审美心理描述》一书中写到:“要避免单一,见出生命和情感的复杂多样;避免机械呆板,见出生命和情感活动的流动和曲折;避免平铺直叙,见出生命和情感的起伏和节奏;避免陈词滥调,见出新奇。”在电影剪辑解说词中,有常见的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场景描写、细节描写、夹叙夹议等诸多形式,“见出生命和情感活动的流动”和“见出新奇”,这是体现编辑取长补短的功力所在。

(1)肖像描写中补短。在电影中有“肖像构图”,这是借用绘画术语。肖像构图的成败直接影响到人物形象的塑造,而肖像描写则直接影响电影剪辑中声音形象的塑造。所以,肖像描写是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把人物面容、风度、神态、体态、衣着等外貌和主要表现部位描写出来。只要把人物点染“活”了,解说词就成功了。电影剪辑中的肖像描写,手法多样,可以静态描写,也可以动态描绘;可以正面着笔,也可以侧面描写;可以一次亮相即止,也可以反复点染;可以工笔细描,穷形尽相,也提倡突出特征、简笔勾勒,寥寥数语,形显骨立、神情毕现。肖像描绘多采取白描手法,老舍对此有精辟的论述:抓住“人物的外表要处,足以烘托一个单独的性格,不可泛泛地由帽子一直形容到鞋底。”肖像描写要用“画眼睛”的手法,选择最佳角度,从个性特征下笔,三言两语,避繁就简,切忌面面俱到。

(2)心理描写中的补短。人心不同,各如其画,洞察心灵、探微索幽是人们的审美要求。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是关系到人物形象塑造的深度问题。电影剪辑中体现了编辑本人的审美评价和主观色彩,强化了影片主人公的心理描述。出自编辑笔下的解说词,由外向内,精心刻画人物心理,描法也是摇曳多姿:或直抒胸臆,或曲笔传情;或现在、过去、未来交错叠现,在闪前、闪回、梦幻镜头中透视心灵;或触景生情,缘情而发,独自式的真情流露;或旁白代言,剖析影片人物的内心奥秘。人心沟通,情感呼应,是最佳审美效果,这正是编辑的审美追求。

(3)场景描写中的补短。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和生活舞台之中。恩格斯曾强调过:写作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有的电影画面很美,场景蔚为壮观,但失去画面的电影剪辑如何弥补损失呢?编辑的回春妙手,另辟蹊径,即沿着“想象”的景,通过生动“景物描写”解说,借助于听众的想象和贮存的生活经验,浮现各种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