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教师发展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教师发展规划范文1
关键词:新教师;个人发展;短期规划
我区是一个学前教育发展新崛起的区域,幼儿园大量的兴起,教师也是快速的大规模的招聘上岗,因为人员的剧增,非专业人员也相当的多,教师队伍极为复杂,这不仅对幼儿园的管理是一种挑战,对幼儿园的保教质量的提升也面临着困难。在让新教师以最快、最佳状态适应幼儿园的常态工作的同时,如何走出新教师入职初的专业发展瓶颈,找到专业发展的突破口,彰显个人价值,这不仅是新教师个人发展的规划,更是幼儿园管理者的对这样一个教师队伍梯队发展规划的再次挑战。笔者就本园关于幼儿园师资队伍发展规划和教师个人规划制定过程中,如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谈几点做法:
一、入园初期宽松适应,不忙规划
入职初期的新教师、年轻教师总是怀着自己对幼教的已有认知和自己最初的早教体验来到新岗位的,他们会面临着经验的冲突,面临着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的冲突和与孩子交流互动的障碍,因为他们对自身角色的还没有真正的准确定位。我们需要给他们自我消化、自我内化的过程。作为管理者,我们不要给新教师忙着定性,也不要让新教师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需要我们给予认可、引导和相应的时间。让他们去了解幼儿园的一日活动,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老师、孩子去适应,找准方向。我园在新教师的到来首先会去关注他们的表现,但是不急于给予评定,因为他们此时只是在适应,还没有能关注到自己的表现。对于他们的需要我们会积极的给予,让他们知道我们会在乎他们;对于他们的困难我们会全力的以赴,让他们知道这个团队是温馨的;对于他们的缺点和错误,我们会主动地承担,让他们感到这个群体是可信的。还有什么比团队的包容更能紧紧吸引一个新人,这就是我们团队建设的魂之所在。
二、找准各自发展的点,个人规划迎合园内规划
当短暂的适应期过后,我们就要上下齐动,和教师合力为每个教师量身定制个人发展规划。虽然是个人规划,当然也离不开幼儿园的介入。一个教师短期的规划他们更多的只是一个自身迎合幼儿园发展或者迎合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所不足制定的一个发展弥补计划,缺乏自身循序渐进的个人规划,更不会结合幼儿园现有的师资队伍的综合状况给自己的事业规划。幼儿园需要给予的是他们在这个团队中的找准个人发展的点,定位发展。这个点其实就是每个新教师融进集体的那个价值点,有了个人价值,每个人才会积极的对待工作,对待工作的每一天。
幼儿园在教师个人制定发展规划的同时,恰当的介入给予合理化建议,根据每个新教师在整个团队中的优劣势以及幼儿园师资队伍发展的梯队发展需要给予意见,会给教师指明方向标,更能够告知幼儿园需要的是一支怎么样的教师队伍,每个教师在现有的团队中如何实现自身价值,完成个人的职业愿景。
在新教师制定规划时,我们除了学历和资格的基本元素外,更注重教师在专业和特长上的发展。我们要求每个教师都要一专多能;没有哪位幼师在幼儿园坚持下来,不是十八般武艺样样会;但是我们要求的是在自身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更应为新人量身定制一个专长发展。可能现在还不是他的专长,或许他还只是在这个专长的门槛边迈开脚步,但是只要他是可能的,我们都需要一个时间和机会来实现,因为我相信幼师是聪明的,是执着的。接着就是让他去承担与专长相关的工作,没有什么比信任更能激励人,没有什么比实践更能提升人。
三、上下联动,合力实施
教师的个人规划,幼儿园需要一个计划去协助完成。那么幼儿园在师资队伍的发展中要积极建立好“研、培、训”这样一个发展机制,更需要一个“学、用、展”的一个发展平台。
我园的做法是,在年级组教研的基础上,建立社团学习小组。让教师打破年级组的界限,打破年龄的界限,打破师徒的界限,让教师们根据自身教育教学的技能技巧特长,根据幼儿园特色教育的需要,开展社团小组的研究学习,每组都有两名组长负责,进行培训和展示的计划学习。他们也会根据小组的需要主动的挖掘一些身边人力资源给教师进行培训,如家长、家属等参与社团教学培训,减轻幼儿园因组织和实施带来的繁琐,以及幼儿园“官方”性组织培训的强制性,相反更大大调动了教师自主组织和参与的积极性,让培训和学习成为一种内需。特别是当新教师承担这样的活动时,不仅让他们感到自我存在的价值,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集体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变得更为主动。
新教师发展规划范文2
在信息化浪潮的席卷下,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世界各国已经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提高全民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新加坡是教育信息化启动较早、发展较快的亚洲国家,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拥有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规划的国家之一。我国与新加坡具有相似的教育文化背景,解读新加坡的基础教育信息化规划对于我国制定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落实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任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文章着重介绍了新加坡最新出台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Master Plan3,并对三个不同时期制定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进行了简单的比较分析,最后得出了若干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 新加坡;基础教育信息化;信息化发展规划;Master Plan 3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12—0080—05
引 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专门把“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作为一章,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部专门成立专家组研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全国各省市地区教育研究机构、电教馆、中小学校等也都纷纷开始研制地方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由此可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我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
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提高国民信息素养的基石,是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1]。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区域发展不均衡、数字鸿沟过大、投入产出效益低是制约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新加坡是教育信息化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亚洲国家,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颁布了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国家之一。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新加坡作为亚洲国家,与我国在文化、教育上有相似的背景,因此,新加坡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成功经验,无疑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新加坡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就
早在1997年,为了迎接21世纪信息时代的挑战,新加坡教育部颁布了第一个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Master Plan 1(简称MP1)。MP1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在课程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并改革评价方法,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等[2]。该规划的实施为新加坡在中小学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调查,新加坡的所有学生都掌握了完成基于信息技术项目或课程的必备技能;所有学校都拥有基于信息技术教学所需的必要基础设施;所有教师都掌握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技能[3]。
2003年,新加坡教育部又颁布了第二个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Master Plan 2(简称MP2)。与MP1侧重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不同,MP2更强调在已有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融入基础教育中,通过改造学校的文化,推动和支持学生思考学习。MP2规定,2003年到2008年期间,新加坡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宏观目标是普遍、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以提升教育过程、改善教育结构[4]。MP2主要内容包括课程与评价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能力培养、研发规划、基础设施与技术支持等方面[5],并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战略和实施规划。调查结果显示,至2008年,80%的学校达到了MP2的战略目标,15%的学校超过了MP2的预期目标[6]。
二、新加坡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在MP1和MP2的指导下,虽然新加坡在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即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理解程度与教师在课堂上深入贯彻信息技术的教学理念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不同的学校在执行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过程中存在质量效益的不均衡。为了进一步推动新加坡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解决当前新加坡基础教育信息化面临的新问题,2009年,新加坡教育部制定了最新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Master Plan 3(简称MP3),MP3规定了2009年到2014年期间新加坡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愿景、实施战略、项目计划等内容。
(一)MP3的目标愿景
与MP1、MP2相比,MP3强调学生自己的主动性,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与监督,同时注重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内容,提高学习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目标二:学校领导者能引导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并为师生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创造条件。
为了促进校领导达到预期的目标,MP3针对“引导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和“为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创造条件”这两个核心任务,分别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实现各个目标的策略,如表2所示。
目标三:教师能为学生提供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经验,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和协作学习者,并培养学生成为有见识、有责任感的信息技术使用者。
目标四: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能支持实现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学习。
(二)MP3的实施战略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愿景,MP3提出了四个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战略,分别是:通过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和评估的整合来促进学习,培养学生的21 世纪技能;提供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典型实践案例,为教师提供不同的专业化发展道路;促进最佳实践和成功创新经验的分享;改善学校信息技术的环境条件以支持MP3的贯彻落实。这四个战略的贯彻落实将主要通过以下五个关键内容来实现: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和评估的整合
2. 网络健康
为了给学生创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MP3提出了网络健康方面的一些实施项目,这些项目的目标均在于引导学生合理正确的使用网络,让学生了解网络的潜在危险,并学会安全有责任地使用网络。“网络健康学生大使”是其中的一个项目,该项目组每年都会组织网络健康会议,邀请前任的网络健康学生大使分享网络健康方面的实践经验,即将成为网络健康学生大使的学生学习优秀经验并提升全体学生的网络健康意识。
3. 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领导要为教师创造环境,让教师互相交流教育经验,尤其要学习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优秀经验。此外,新加坡教育部还将培训一批具有深厚教学功底的教师,让这些教师在校内外引领和指导其它教师的专业发展。
4. 研发
为了促进最佳实践的共享,新加坡教育部将支持“教育实验室网络”的建立,这些实验室将提供最新的技术以促进教育技术专家、课程专家和学科教师共同探索学习的各种可能性,并作为职前和在职教师的培训基地。另外,新加坡教育部还将通过“未来学校”等项目继续支持学校在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中的创新实践,并推动良好实践在学校间的交流分享。
5.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
提供更灵活、移动的基础设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信息技术,如接入无线因特网等,尝试为更多学校的学生配笔记本电脑,接入高数据带宽的网络等。
三、不同时期新加坡基础教育
信息化发展规划的比较分析
新加坡基础教育信息化三个发展规划是在特定的发展阶段,为了满足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不同需求而制定的阶段性纲领文件,因此,每个规划在目标、侧重点及内容上均有不同。下面针对这些方面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如表5所示。
虽然从整体上看,三个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都包含课程评估、基础设施和教师发展等四个方面的内容,但是由于不同阶段的基础教育信息化战略目标不同,因此对这些内容设定的目标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如表6所示。
四、新加坡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启示
(一)全面提升学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配置水平,营造信息化学习环境
通过比较分析新加坡在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制定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可以发现基础设施建设一直都是新加坡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发展任务。而且,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加坡对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也在不断变化和提升,由此可见,基础设施建设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经历十几年的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然而区域发展不均衡、数字鸿沟过大依然是阻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为了缓解这些问题,我国应该提升基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配置水平,重点支持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确保每所学校的学生都能使用到信息技术设备;建立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的数字化差距。
(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新型的学习、教学和评价方式,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的融合
当前,信息化设备利用率低、资源使用方式不恰当等是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普遍存在的问题。大部分中小学校的计算机、多媒体实验室等设备资源长期处于“闲置”状态,个别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校开发使用了网络课程,但是在应用中存在很多问题,如网络课程只简单地实现了课程内容的“数字化”,并未真正对数字化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进行设计以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并未在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能力、协作探究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有更多探索和成效。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基于Web的数字化、智能化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数字教育资源、软件工具和支持服务,引导学生主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启发式、探究式、协作式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协作能力和创造能力。此外,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学习评价方式,以“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个人的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及小组的学习活动、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在评价中反思、沟通和交流。
(三)注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鼓励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
纵览新加坡的三个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无论处于哪个时期,教师的专业发展始终是新加坡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通过具体的分析,可以看到新加坡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不断提高。信息时代的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帮助者,为了实现信息时代教师角色的成功转变,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引导和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注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
在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我国相关教育部门可以组织建立开放性的网络教研平台,每个学校的教师可以与校内同行、校外的学科教师、学科内的专家建立联系,及时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分享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成果。教师自身也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个人的职业生涯学习网络,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及在信息化环境中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
(四)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
新教师发展规划范文3
沙湾镇现有初中4所,学生4005人;小学35所,学生7288人。在职教职工589人。为了让沙湾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全镇中、小学面对现代化,创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示范学校,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特别是2002年开春以后,我们加大投资力度,陆续筹措资金31.5万元,建成多媒体教室3个,微机室2个,为我镇构建“惜时增效”教学模式,创造了极其有利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良好氛围。
目前,我镇已建成“7139教育网(7139.com)”教育网页。共有数字摄像机1部、多媒体教室4个、微机室5个、笔记本电脑1台、台式电脑155台、地面卫星接收站8个、投影仪158台、彩电146台、VCD56台、录像机40台、音像教材420多套 。教办、一中、二中、三中、四中、中心小学、下北、寨原、马泉寨9个单位和学校实现了网上通。
为了强力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深入地构建我镇 “惜时增效”教学模式,开创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新局面,我们计划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计划在2002年底,小河、下北、观头再建3个多媒体教室,一中、二中再建两个微机室、两个各6台以上的电子备课室;2003年底全镇中小学实现“校校通”,一中、二中、中心小学建校园局域网,中心小学建一个6台以上的电子备课室; 2004年底一中、二中、中心小学建起多媒体教学控制中心,学校布局调整后的20所完全小学建起微机室。
新教师发展规划范文4
作为一所新建校,浙江省临海市大洋小学每年都要调入10多名新教师,目前这一群体已占全校教师总量的33.9%,其专业发展状况直接影响整个教师队伍质量。为此,近年来我校通过课题带动,成立“初为人师者”社团(以下简称“社团”),探索以社固化方式推动新教师专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精准定位,创建社团化组织管理架构
1.调研先行,摸清新教师群体发展现状及需求
要想促进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既要看清他们当下的发展状况,找到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也要认识其成长规律和特点。为此,我们先是采用访谈、观察、问卷调研等多种方式,对校内新教师群体进行了有关专业理想、专业行动能力、职业认同程度等情况的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当前,大部分新教师在专业发展上方向不明,理想迷失。其中,觉得自我发展目标不够明确的占52.7%,专业研究意识不强的占75.4%,自我钻研动力不够的占69.8%:在专业行动上,仅就教学反思形式的一项调查,发现“只笼统记录课堂现象、缺少对某一细节的透析”的教师占78.7%,“没有写一写的习惯”的占89.0%:在专业发展意愿上,选择“备课组内就某个具体问题平等、融洽地研讨”“组成自我发展的团队”的教师分e占72.1%和71.9%,可见他们希望借助团队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意愿较为强烈。最值得关注的是,对“您觉得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吗”“您觉得自我专业发展顺利吗”这两项的调查结果显示,不喜欢教师职业以及觉得自身精神状态不佳的教师分e占64.4%和62.9%,现状令人堪忧。
新教师在成长过程中要经历摸索期、适应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明显特点,有其优势与劣势,这就需要我们采用相应的对策促使其扬长避短,实现自身专业发展。
2.明确定位,创建立体型组织架构
其一,组织定位:自主的团队+成长的阵营。我校成立“初为人师者”社团是受到高校社团的启发。新教师大都有在高校参与学生社团的经历,因此这种形式易于为他们所接受。基于新教师个性和专业发展等多方面考量,社团以“自主的团队、成长的阵营”为组织定位,为新教师提供专业引领、人生交流等平台,并通过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切实可操作的活动强化教师的生命体验和专业感悟,进而促进其专业成长。
其二,管理架构:内有自主空间,外有联动团队。社团在管理机制上既讲求内部成员间的联盟优化,也重视外部联盟的横向互动,从而形成内有自主空间、外有联动团队的立体型组织架构。
其中,社团内部由理事会及三级成员组成。理事会作为领导机构,设团长1人,常务理事2人,外聘顾问1人(邀请资深专家担任)。三级成员是指社团内的全体新教师。学校以荣誉获取、论文撰写、课题研究、常规教学等项目作为衡量点,判定各个教师所处的成长周期。按照新教师在社团中的成长里程,他们被分为“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初级会员”三个级e,社团设立阶梯式的“会员制”,并有相应的晋级制度。一般情况下,处于探索期的教师为初级会员,处于适应期及成长期的为中级会员,处于成熟期的为高级会员。
同时,为促进全校教师间的互动交流,学校还将校内原本独立的四个教师团队(包括“初为人师者”社团、青年骨干联盟、名师智囊团队、重拾青春协会)协调成一个整体,并以校长室、教科处、教导处组成科研管理核心机构,直接组织、管理、指导四大教师团队展开研究行动。依托这一管理网络,四团队的教师可进行多向互动交流,有效促进新教师的发展。
二、系列化设计,让专业成长成为新教师的职业追求
社团通过开展各种创意行动,实现新教师周固有交流,月月有活动,同时通过系列化与递进式的活动内容设计,使成长成为新教师的一种自觉和习惯。
1.坚定职业理想,助新教师明晰成长路径
首先,社团开设“幸福讲坛”,引领新教师通过名著研读与各种形式的交流分享活动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活动依据新教师的心理特点分阶段推进:第一阶段――走近幸福,大家共同研读《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领会幸福:第二阶段――亲近幸福,结合工作和生活实际找幸福、谈幸福;第三阶段――提升幸福,结合研读《跟孔子学当老师》一书开展论坛活动,谈教学、悟幸福,提升幸福的层次:第四阶段――创意幸福,结合研读《智慧教师的50个创意》一书,向教育创意推进,把对幸福的感悟与理解推向更高一层。
其次,通过制定成长规划,使新教师明晰专业发展路径。做好成长规划,首先要消解新教师普遍存在的不自信心理,激发他们对成功的自我期待。为此,我们采取了团队规划整体先行、个人规划后续跟进的策略。学校先是协助社团理事会编制了《“初为人师者”校本专业化发展五年规划纲要》进行整体带动,然后通过论坛、沙龙、“名家成长调查”等活动,帮助新教师发掘自身优势,树立职业理想,让“名师也从凡人起步”的理念深入人心:最后再通过专家讲座指导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内容包括个人现状自我分析、实现目标的相关因素分析、阶段目标的自我设定、达成目标的途径预设等。要求目标制定尽量定性定量,以便于后期的对照和检测。
2.锤炼专业素养,助新教师磨砺专业功底
其一,“多视角赏课”,让教师增长专业功底。学校以“好课多磨”的标准要求新教师分科努力锤炼课堂教学基本功,同时要求每位新教师在每学期的前三个月向社团开设一节研究课。社团从中挑选一些新颖、有思考深度的课例,经反复研讨后在“多视角赏课”活动中推出,组织社团成员进行好课赏析、好课我评等活动。成员从各个学科的独特视角进行聚焦评讲,在思维与观点的碰撞中加深对教学的认识和反思。
其二,“教研长作业”,让教师形成专业创见。为培养新教师在专业上有思想、有创见,我们打破已往以听骨干和权威教师专题发言为主的常态,将教研活动变成一个“长作业”,从准备到后续研究历时数月。在此过程中,社团通过“任务导引”,扣紧新教师“最近发展区”,为每位成员提供在沙龙研讨中生成观点、问题并发表见解的机会,同时通过后续研究关注教师理念和行为的跟进。
其三,“名著读与行”,让教师提升专业品质。为提升新教师的专业素养,社团每学期会赠发全体成员一本主读的教育教学经典著作,并搭配辅读书目,鼓励教师进行名著研读。一是“专攻专读”,即根据社团成员人数将名著进行分章节研读,分到同一章节的不同学科成员要对自己主读章节谈5-10分钟的感想、评价或反思,同时上传文字稿到学校资源库:二是“教育名著读后行”,即由教师介绍自己在研读教育教学名著后教学行为上的改进,同时要梳理成文,在每次周前会议上抽签上台宣讲。这样的读书活动涵养了教师的知识和品位,也给他们的教育生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3.提升专业自信,助新教师形成教学风格
其一,“PK名师”,让新教师彰显个性特点。为鼓励新教师在学习名师的同时大胆质疑,“PK名师”活动诞生。活动中,社团成员先是观摩新老两位教师的同课异构展示,然后从教学设计理念、主要风格、流程、亮点比照、课堂驾驭、课堂遗憾等维度进行专题研讨和互动交流,从而使得所有新教师能够在与名师的“传承与对抗”中反思、成长,提升专业自信。
其二,记录教学反思,引领新教师体验成长过程。社团鼓励新教师及时记录教学反思、成长心语等,并写成文章刊发在内部刊物《飞扬文学社》上。社团还编辑印发“飞扬简报”,让每个成员把自己遇到的专业问题通过杂谈、反思等形式展现在同伴面前,供大家共同探讨,解惑释疑。
三、多元化评价,让新教师拥有自主成长的持续动力
1.分级分项评比,让不同层级的教师都能收获成长
每学期结束后,社团会根据成员的成长状况将其晋升到相应级e,并采用多元形态进行评价。一是分级评,即根据成员所处的不同等级,倡导同水准、同层次、同级e教师之间的比照评价,如初级会员的“新苗奖”,中级会员的“成长精品课”,高级会员的“优秀示范课例”,就为成员在各自层级的竞技搭建了平台。二是分项评,即将教师获得的发展分成若干个单项,在每个单项中进行评价。如通过网上投票方式评选幸福讲坛“最佳教育意义奖”“最佳人气奖”等系列奖项及“微信圈‘人气大王”’等。若成员认为自己在某一领域有专长,而社团又没有相关项目,则可申请特色项目比赛。
2.过程自助+层级互动,让新教师实现自主管理、自主成长
为凸显其自主性,社团对新教师采取了“过程自助式管理”,除了引导他们做好个人中长期发展规划外,还专门设计了《“初为人师者”成长手册》(以下简称《成长手册》),以此作为个人短期目标设定和检测的重要载体。《成长手册》以一学期为一个单元,设成长愿景、学期自我发展的核心目标、学期自我发展的其他目标、成长历程记录等栏目。社团理事会每学期末组织力量对各成员的《成长手册》进行检查,并引导其对照自己的专业成长规划和实践成效进行反思调整,为下一学期的规划与成长做好铺垫。
在对新教师充分尊重、信任的同时,为避免因放任而导致其动力退化、内需弱化,我们还实施了成员间的层级互动循环管理策略。大到社团的主要活动主持,小到社团成员的《成长手册》记录都有相应的督导人员,此举极大激发了成员的成长主动性和自觉性。
在“初为人师者”社团的推动下,我校新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成果丰硕,很多教师分e在各级各类技能比赛、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方面获得奖项和各种荣誉,并承担学科活动讲座、上示范课等任务,同时在同事、学生、家长等各方评价反馈的满意度上也明显提升。
人物小档案:
新教师发展规划范文5
为了保护现有耕地,限制使用实心粘土砖,加快我市墙体材料革新步伐,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意见的通知》〔京政发(1993)4号〕的精神,制定了北京市《关于收缴实心粘土砖“限制使用费”的管理办法》,现予颁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关于收缴实心粘土砖“限制使用费”的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限制使用实心粘土砖,加快墙体材料革新的步伐,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意见》文件的通知(京政发〔1993〕4号文,以下简称“通知”),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各设计、施工和建设单位,要优先采用新型墙体材料和推广建筑节能新技术,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促进建筑业的技术进步。
第三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和翻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在目前情况下,除内、外墙不使用实心粘土砖的现浇、预制钢筋砼结构外,其它结构建筑工程,均由建设单位依照“通知”和本办法缴纳实心粘土砖“限制使用费”。
第四条:收缴的实心粘土砖“限制使用费”作为市财政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革新专项基金(以下简称“基金”),在建设银行设“基金”专户。
第五条:建设单位所缴纳的“限制使用费”,纳入工程投资概算内。这项基金不得做为设计、施工取费和其它纳税的基数。
第六条:缴纳标准,按每平方米建筑计算:
工业生产性建筑按单项工程每平方米建筑缴纳六元;
民用建筑按单项工程每平方米建筑缴纳九元。
第七条:建设单位在向规划部门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同时交纳。
1.由市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革新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节能墙改办)委托规划部门设专人负责收缴。使用专用收款凭证(一式三联)。
2.规划部门凭建设单位的已收缴款凭证,办理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3.规划部门将每日收款全额送存建设银行设立的“基金”专户。
第八条:市财政局委托建设银行设立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革新“基金”专户,作为专项“基金”收支核算总帐户。
建行经办行于每月10日前将上月收缴、支出“基金”情况书面报告市节能墙改办。
第九条:对已缴纳实心粘土砖“限制使用费”的工程栋号,经变更设计,施工采用了新型墙体材料(除实心粘土砖外,均视为新型墙体材料),结构工程完成后,建设单位持设计、施工单位出具的证明及原专用已收款凭证,向市节能墙改办申报,经核实后,进行返还。
1.返还标准:按该工程已缴实心粘土砖“限制使用费”数额,只外墙未使用者返还40%;只内墙未使用者返还50%;内、外墙均未使用实心粘土砖者返还90%。
2.依据返还数额,由市节能墙改办开具专用返还单,由建设银行“基金”专户支付、返还建设单位,作为降低工程投资。
第十条:“基金”的使用,实行有偿和无偿使用。除必须保证第九条规定的返还外,主要用于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革新的科研、试验、制订规范、标准和新技术、新产品开发、推广应用、奖励、重点新型墙体材料发展项目的银行贷款利息补助及有关管理费用等。具体使用手续实行预算方式管理。
1.由项目的主承办单位提出,经主管部门批准的项目预算,对其中需要由“基金”支付的数额,向市节能墙改办提交书面申请(附项目文件一份)。
2.市节能墙改办经审核提出意见,报领导小组审批。
3.市节能墙改办根据领导小组批准的项目和金额办理批准使用“基金”通知单。由建行经办行“基金”专户支付。
4.已批准使用“基金”的项目完成后,主承办单位要向市节能墙改办报告结果。
第十一条:市节能墙改办,设专职机构负责组织“基金”的收缴、存储、使用等综合管理工作。并向领导小组会议报告年度执行情况。
第十二条:本项“基金”是推进全市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革新的专项资金,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挪用。市财政局、审计局、建设银行要对“基金”的收缴、使用、返还等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对不按本规定缴纳实心粘土砖“限制使用费”的建筑工程和拒不执行市建委、首规委(90)京建材字第269号《关于在围墙建筑中禁用粘土实心砖的通知》的围墙工程,规划部门不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委不批开工证,银行不予拨(贷)建设工程款。擅自开工者,市有关主管部门按违章施工处理。
对收缴、返还、使用管理工作中违犯规定,弄虚作假,截留挪用、贪污受贿者由市有关主管部门查处,触犯刑律者,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四条:对积极采用新材料、新技术进行墙体材料革新、推广节能建筑成绩突出的单位、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推广量大和具有重大意义的科研成果项目实行重奖。
有关奖励标准、奖励范围由市节能墙改办提出意见,报领导小组批准。
新教师发展规划范文6
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计划一
一、情况分析:
1、年龄结构:在25岁左右
2、学历结构:大专100%(其中一位教师正在进修本科)
3、专业结构:90%
优势分析:
1、年轻教师学历层次较高,而且都好学,能利用休息时间自己在提高学习。
2、年轻教师创新意识、现代化教学技能比较强,善于接受新信息、新事物,有非常大的挖掘潜力。
3、新教师有爱心、有活力、有冲劲,对工作的积极性非常高。她们能相互学习,积极的团队工作氛围正在形成。
4、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拜师,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珍惜外出学习何园内的各种学习机会。
5、教师资源比较丰富。
弱势分析:
1、非专业教师缺乏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0-2年新教师较多,实践经验严重缺乏。
2、对幼儿园一日环节的组织和实施缺乏相应的措施,对如何抓好班级常规比较困惑。
3、缺乏班级管理经验和与家长交流的艺术,处理家长工作存在困难。
4、实践经验少,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
5、由于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握不准,教师在集体活动设计中缺乏对活动价值的挖掘,不能很好地把握活动的重难点。同时活动内容缺乏新意,活动环节缺少联系性。
二、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为准绳,依据幼儿园教师队伍培训规划,以师德教育为核心,以教师专业成长为重心,聚焦课堂,切实提高教师的课堂教育教学的水平,促进新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培训目标
1、加强新教师师德修养,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和师徒带教等培训方式,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2、聚焦集体教学活动,以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为研讨重点,提高教师集体教学活动的能力。
3、采取有效培养措施,使我园新教师遵守师德规范提高师德水平,在专业理论、教育技能、班级管理等诸方面,做到熟悉本年龄段课程。
4、初步运用有效教育手段实施教学,班级管理基本到位,最终做到教学常规入门、课堂教学过关、教学能力基本达标。
四、具体措施:
(一)XX年新教师
培训目标:
1、加强新教师师德修养,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2、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使新教师尽快发展成成熟型教师。
具体措施:
1、根据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制定自培计划,成立0年新教师成长档案。
2、通过参加县级新教师培训及幼儿园的自培活动,促使新教师尽快成长。
3、通过一对一跟班观摩、老教师经验谈、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及自身的实践等,提高新教师的一日环节操作的能力。
4、通过每月的考核课及课后的交流和反思,提高新教师设计与组织实施的能力,同时使新教师不断积累实践经验。
5、加强周、日计划中各个环节的教学反思,提高新教师的反思能力和调整能力。
6、积极观摩其他教师的活动,并能大胆地反思和评课,鼓励新教师对活动进行反思和调整。
7、成立“老带新、新促老”组,运用网络等平台不定时地开展各项活动,分享经验,使新教师向成熟型发展。
8、鼓励新教师承担教研课、公开课等,在实践中提高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9、除了幼儿园集体的理论学习外,要求新教师自学各类专业书籍,结合实践作好学习笔记,每月两篇。
10、每月不定期地组织管理层、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对新教师进行听课指导。
11、创设机会,组织新教师阶段汇报展示活动。
(二)1-2年成熟型教师
培训目标:
1、提高2-3年新教师驾驭新教材的理解与运用的能力和各学科领域的组织与设计的能力,使自己更趋于成熟。
2、创设能者为师的相互学习氛围,开展技能技巧的自培和他培的活动,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具体措施:
1、通过培训活动,以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为研讨的重点,提高教师开展集体教学活动的水平。
2、运用“优秀课例”等资源,开展课例研讨活动,提高教师教学活动环节设计能力。
3、以“一课三研”“同课异构”等方式,开展实践研讨活动,提高教师集体教学的组织实施的水平。
4、以多种方式鼓励教师大胆的反思与评课,鼓励教师对活动进行反思调整。
五、活动安排:
八、九月份:
1、制定新教师自培计划
2、专题培训:《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岗位职责,撰写体会
3、新教师学习活动(一)
4、摸底课(语言活动)
十月份:
1、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成立新教师档案袋。
2、汇报课(社会活动)
3、专题培训:学习《纲要》
4、新教师学习活动(二)
十一月份:
1、汇报课(科学活动)
2、专题培训:案例
3、新教师学习活动(三)
4、新教师自查反思
十二月份:
1、专题培训:《幼儿园一日常规活动》
2、汇报课(艺术活动)
3、新教师学习活动(四)
元月:
1、专题培训:机动
2、汇报课(健康活动)
3、新教师学习活动(五)
4、教师培训小结。
学习内容:
1、岗位职责、职业道德培养、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
2、业务技能方面:如教学活动设计、技能技巧培训
3、如何与家长沟通,做好家长工作
4、保育护理工作、卫生保健工作的培训等
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
为了加快幼儿园素质教育进程,提高全体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水平,我县把教师培养的工作当作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努力使教师了解前沿理论动态,拓展新的教育基础理论,扩大人文与科学领域知识面,学习并掌握最新的幼儿教育研究成果,研究学前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律,增强专业技能。形成园本化的课程特色和自身教育教学专长。
二、培养目标和任务:
结合《幼儿园指导纲要》,从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对教育新理论,新知识的学习,通过多种途径使教师迅速成长成熟起来。通过一年的培训,力争使每位教师在政治思想、师德修养、业务素质和教学育人的实际工作能力方面达到合格水平。在此基础上,培养一批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
三、培养对象:
全县幼教工作人员,坚持政治上高标准,严要求;业务上压担子、放手使用;生活上热情关怀,为他们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促使他们上一个台阶。
四、具体工作措施:
(一)加强全体教师的思想建设,把师德修养放在首位。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规程》、《纲要》、《幼儿园管理规范》、《幼儿教师行为规范》等教育、德育纲领性文件,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等,用正确的思想和理念激励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幼,安心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岗位的思想观念。
(二)通过以老带新结队子,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教师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教学艺术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基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因此,我们把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作为培训重点。
(三)加强教科研培训,提高教科研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引导教师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开展教科研活动,展开教育教学的研究,学期结束围绕这一方面撰写论文和教学心得。
(四)狠抓教学常规,在备课与上课、听课与评课等方面着重指导。
(五)做好其他人员的岗位培训工作。后勤组做好保健医生、保育员、厨房工作人员的在岗培训工作,紧紧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将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服务水平作为重点,力争使人员素质得到提升。 月份工作安排(主要安排培训内容)
2月
制定新学期幼儿教师培训活动计划
3月
组织幼儿教师优质课展评,
培训教师如何组织教育活动,备课、上课、评课。
指导青年教师活动(听课、评课)
走出去、请进来教学观摩活动。
4月
幼教校长、园长培训
5月
幼儿教师舞蹈培训
6月
幼儿教师业务培训
7月
幼儿教师活动设计、论文评比。
8月
参加市暑期教科研培训
9月
保健医生、保育员、厨房工作人员的在岗培训
专家讲座或外出参观学习。
10月
幼儿教师技能技巧比赛
11月
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开展教学观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