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宾客意少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宾客意少舒范文1
原文: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宾客意少舒范文2
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是指不直接描写所要描写的对象本身的形貌特点,而是借助与之相关的他人眼观、口讲等方式进行间接描写,以此来烘托出所要描写对象本身的特点。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是相对的,是一种迂回的描写方法。
用侧面描写的描写方法,可以使文章收到含而不露的效果。侧面描写虽不能给读者描绘出具体的、确切的形象,但却能激起读者的想象力,使读者在自由想象的过程中完成对被描写对象的审美创造,使作品的主题含蓄而深刻。
侧面描写的方法,一是可以通过作品中其他人物的口述对描写对象作描述式的描绘;二是可以通过作品中其他人物的目光、行动、神态等对描写对象进行间接描写。
运用侧面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时,应当处理好两个被描写人物对象之间的关系。即要塑造好正面出场人物的思想性格,也要从侧面塑造好未出场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正面出场人物的语言、心理必须符合其原有身份、性格特征,不能因为要从侧面反映某一人物而改变其自身的特征。反过来,被侧面描写的对象、人物的思想性格也不能由于出场人物的主观感彩而改变其原有特征。尽管作品中正面出场人物在对话或内心活动中会被侧面描写对象罩上一层主观感彩,但成功的侧面描写,人物的本来面貌是不会被扭曲的。透过带有主观感彩的外罩,读者依然会看到人物的“真面目”。
侧面描写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笔画出两个形象来。两个形象又都必须符合人物的本质特征。
此外,侧面描写还可从侧面反映时代背景、重大的社会事件等来进行描写。这样,可以使所写文章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更为广阔。如揭示出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和某种行动的社会基础、思想基础,可从更为深广的角度来表现人物,作品的内容会因此更丰富。
■
一
进得店去,茶房便来回道:“客人,用什么夜膳?”老残一一说过,就顺便问道:“你们此地说鼓书是个甚么玩意儿,何以惊动这么许多的人?”茶房说:“客人,你不知道。这说鼓书本是山东乡下的土调,同一面鼓,两片梨花简,名叫‘梨花大鼓’,演说些前人的故事,本也没甚稀奇。自从王家出了这个白妞、黑妞妹妹两个,这白妞名字叫做王小玉,此人是天生的怪物!她十二三岁时就学会了这说书的本事。她却嫌这乡下的调儿没甚么出奇,她就常到戏园里看戏,所有甚么西皮、二黄、梆子腔等唱,一听就会;甚么余三胜、程长庚、张二奎等人的调子,她一听也就会唱。仗着她的喉咙,要多高有多高;她的中气,要多长有多长。她又把那南方的甚么昆腔、小曲,种种的腔调,她都拿来装在这大鼓书的调儿里面。不过二三年工夫,创出这个调儿,竟至无论南北高下的人,听了她唱书,无不神魂颠倒。现在已有招子,明儿就唱。你不信,去听一听就知道了。只是要听还要早去,她虽是一点钟开唱,若到十点钟去,便没有座位的。”老残听了,也不甚相信。
(选自刘鹗《老残游记》)
■
选段中,作者为白妞的说书技艺作了渲染铺垫,这属“耳闻”,即他人口述的方式。在这“耳闻”里我们听到了茶房作为观众代表的心声:一方面是对白妞说书技艺的称赞,一方面是作为忠实“粉丝”对白妞的敬仰与爱戴。这一番侧面描写使读者对白妞的说书技艺充满期待、充满想象,为后文中老残的“目睹”作了铺垫。
二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选自林嗣环《口技》)
■
这是一段典型的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得益彰的作品。作者为了表现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一方面通过正面描写将其声音的情节性以及复杂性惟妙惟肖地进行细致刻画,另一方面又用聆听口技表演的宾客们的反应来间接表现。“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让读者看到宾客们真如身临其境,人物烘托结合正面描写,更激发出读者的联想。
三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身过来,喊:“大姐,别给!没有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啊!我挺高兴他看书的!”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选自李家贵《慈母情深》)
■
一些生活中的细节我们也许早已司空见惯,在没有比较的情况下,我们冷漠的眼睛也许并不会发现深藏在其间的“黄金”。“母亲对孩子所做的事”未必是那种感天动地、铭心刻骨,选段中作者通过对比、衬托的手法来突出主要的写作对象――母亲,描写母亲的辛劳和儿子的心酸,用“旁边一个女人”进行侧面描写,使得母亲的形象更加丰满高大起来。
四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发着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跟天上的灰气连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街上非常寂静,只有铜铁铺里发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叮叮当当。拉车的人们,只要今天还不至于挨饿,就懒得去张罗买卖:有的把车放在有些阴凉的地方,支起车棚,坐在车上打盹;有的钻进小茶馆去喝茶;有的根本没有拉出车来,只到街上看看有没有出车的可能。那些拉着买卖的,即使是最漂亮的小伙子,也居然甘于丢脸,不敢再跑,只低着头慢慢地走。每一口井都成了他们的救星,不管刚拉了几步,见井就奔过去,赶不上新汲的水,就跟驴马同在水槽里灌一大气。还有的,因为中了暑,或是发痧,走着走着,一头栽到地上,永不起来。
(选自老舍《骆驼祥子》)
■
描写环境时也可以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这个选段着力于表现“热”,但全文却不见一个“热”字。作者通过对在烈日下各种事物情态的描写来反映天气的极热,让读者在想象中体验“热”的情境,深得侧面描写之妙。
■
一、请以“看戏”为题,写一段场面描写来表现演员表演得精彩,要使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手法。
示例:板胡拉起来了,喧闹声断电似的消失。一青衣女子拉着两个小儿碎步而上,开腔便是一声酣畅的哭腔,情感喷薄如岩石炸裂,喊得人鼻酸耳热,引来叫好声一片。和着板胡,女角凄凄地唱起,娓娓泣诉。旁边的几个老爷子慢慢地晃起头来,口里一同念叨着戏词。女角衣袖轻扬,蛾眉微蹙,拉了一个长调,声音颤颤的,好似要把一生的怨气全部诉出,情至深处,抚胸顿足,肝肠寸断,惹得老太太摇蒲扇的手停了,眼里泛出了泪花。
二、请以“冷”为题,写一段环境描写,要求文段中不能出现“冷”字。
示例:风钻进脖领里,鼓吹着脸和脖子的皮肤。刚出门不一会儿,周身露在外面的地方就全部麻木了,手指头像是有千万根针在刺,耳朵的存在彻底被忽略了。哈一口气,马上变成霜凝结在胡须、发尖上。顶着北风,我身体一直保持着前倾的姿势,唯恐被像风筝一样吹上天,也发出像电线般凄厉的吼声。
三、下面是《三国演义》中的“司马徽再荐名士”片段,将未出场的诸葛亮的才能进行了成功的侧面描写。仿照这一语段,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新来的插班生(班主任)”的侧面描写。
徽曰:“孔明与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与徐元直四人为密友。此四人务于精纯,惟孔明独观其大略。尝抱膝长吟,而指四人曰:‘公等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众问孔明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每常自比管仲、乐毅,其才不可量也。”玄德曰:“何颍川之多贤乎!”徽曰:“昔有殷馗善观天文,尝谓群星聚于颍分,其地必多贤士。”时云长在侧曰:“某闻管仲、乐毅乃春秋、战国名人,功盖寰宇;孔明自比此二人,毋乃太过?”徽笑曰:“以吾观之,不当比此二人;我欲另以二人比之。”云长问:“那二人?”徽曰:“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众皆愕然。
示例:“他叫冯玉柱。据说,他所带的班级一直成绩优异,但是这人性格怪僻,抓卫生尤其抓狂,据说他的学生从头到脚连根头发丝都不会粘在衣服上。”林玉蓉正在向班里的同学介绍即将接手这个班级的新班主任。
“听这名字,一定很土气,不会是个帅哥。”夏唯一用左手托住脑袋,看着窗外清澈的天空若有所思地叹口气。
“没见识了不是,这冯老师不但才学满腹,而且据说是咱南校区知名的帅哥老师,外号‘帅柱’。”林玉蓉看着夏唯一说道。
宾客意少舒范文3
优秀的作品总是善于运用侧面衬托的方式,看似闲笔浪墨,却是行云流水、不着痕迹地丰满人物的形象,暗示情节的推移,拓展作品的内涵,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表达,能留下更多的艺术空白,激发读者的无限再创造。
我们以名篇中的片段为例,学习、借鉴作家们运用侧面衬托来表情达意的高妙方式。
借鉴点一 以景衬人
名家佳段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选自孙犁《芦花荡》)
这时,被雨洗得一尘不染的天空突然出现一道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另一头飞越山涧,连着对面那座山峰,就像突然间架起了一座美丽的天桥。斑羚们凝望着彩虹,有一头灰黑色的母斑羚举步向彩虹走去,神情恍惚,似乎已进入了某种幻觉状态。
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驾设起来的桥。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
……镰刀头羊孤零零地站在山峰上,既没有年轻的斑羚需要它做空中垫脚石飞到对岸去,也没有谁来帮它飞渡。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像一座美丽的桥。
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选自沈石溪《斑羚飞渡》)
以景衬人写法就是:要写人(此处的“人”既可以指人类,也可以指“人性”化的“物”,即指主要写作对象。)或先避开不写,或双管齐下,写有关的,尤其是有暗示作用的景或物。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文《芦花荡》中第一自然段的环境描写,既点明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又为人物出场作铺垫,点明人物活动的场所,还暗示了人物的精神风貌。“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含蓄衬托出白洋淀人民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衬托出英雄之一的老头子充满了意志和力量的形象。
写老头子为大菱报仇,设下计谋、等候鬼子上钩时,“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以平静与纯净来渲染气氛,反衬老头子内心的波澜、反衬侵略的罪恶,以水草在水底浮动预示有一场不平静的恶战发生。痛打鬼子、讨还血债过程中,“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这里的景物描写既衬托了老头子为大菱报仇后轻松愉悦的心情,也表明美丽的荷花淀是不容侵犯的,如果有人来犯,必然没有好下场。
再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斑羚飞渡》,全文三次描写天空中的彩虹:第一次对彩虹的描写渲染一种神秘色彩并推动情节发展,头羊之所以想出飞渡的办法,或许就是受了彩虹的神秘启示。第二处大自然的彩虹与斑羚飞渡架起的“生命之虹”交相辉映,彩虹侧面衬托斑羚飞渡的气势,渲染飞渡的壮美。第三次描写彩虹,镰刀头羊“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衬托出镰刀头羊自我牺牲的崇高之美。而且,美丽的彩虹和残酷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启迪人们深思、反省,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我们写作常常需要借鉴这种写法:通过景物描写来侧面表达,让意蕴更深远,还为作品增添诗情画意,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提高作品的感染力。
借鉴点二 以人衬人
名家佳段……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选自林嗣环《口技》)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选自朱自清《背影》)
以人衬人的写法,就是写此人是为衬彼人,此人是“配角”,彼人才是“主角”。如写某人如何凶恶,不直接写他的外貌、神态有多可怕,可以写其他人看见他都躲着走,或者不敢说话,或者小孩儿看了他一眼,躲进妈妈怀中“哇”地大哭起来……通过他人的神态、举止等暗示,或者通过他人的变化来表现人物(事物)的巨大影响力。这样的衬托写法,让表达巧妙又含蓄,既具有感染力,又调动读者的生活体验,触发读者深入思考。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文《口技》,详尽地从正面描写了口技艺人表演时所模拟出的各种奇妙、复杂的声音,所模拟的声音能辨识出远近里外,能分辨男女大小,能分清有空旷处的,有巷道处产生回音的,能感受到有单一的声音,有“一时齐发”的纷杂声音,直接表现其技艺高超。表演过程的三段,除了正面描写口技艺人的表演外,还描写听众“伸颈”、“侧目”、“微笑”、“默叹”、“意少舒”、“稍稍正坐”、“变色离席”等神态、动作,将表演和效果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听众的反应侧面表现口技人的表演不仅极具艺术魅力,而且情节跌宕起伏,达到了动人心魄、身临其境、以假乱真的效果,有力地补充表达了口技表演技术之“善”这一要旨。
再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文《背影》。“望父买橘”这一片段一直都是百品不舍、百评不衰的精妙笔触。父亲当时年迈力衰、体态肥胖、衣着臃肿、行动迟缓、心情惨淡,却执意要为儿子买橘子,而且是到对面月台买橘子。平地上走路尚且“蹒跚”,既是正面写父亲步态,也从侧面暗示了“上”、“下”月台的不容易。“探”正面写出了“下”的不易,“攀”、“缩”、“倾”更是刻画出月台的高度以及攀爬的艰辛。写到此处,父亲在特殊背景下亲力亲为,为身材高大、年富力强、行动敏捷的儿子买橘子来表达父爱已经感人至深了,但作者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紧接着写下自己看到父亲“背影”的感受:“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俗语云:“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情到深处泪自流”啊。这既是正面表达自己对父爱的理解,对父亲的感激与爱戴,也传达出父亲的举动给自己带来了震撼,从而衬托父亲那深沉、真挚、浓烈的舐犊之情。
《口技》中的听众、《背影》中的“我”,并不是作者着力刻画的形象,而是“配角”,但写“配角”却字字为写“主角”,闲谈虚笔与浓墨重彩共同突出了“主角”的形象。用上“配角”来衬“主角”,会使“主角”的形象更鲜明、丰富,文章的思想倾向也更加清晰突出。
借鉴点三 以物衬人
名家佳段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选自林嗣环《口技》)以物衬人,就是以此物来衬彼人,言在此而意在彼。
《口技》一文除通过写听众反应侧面衬托口技艺人技艺精湛外,还在首尾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表明口技不是靠其他器物发声,而仅仅靠一张嘴发声,突出其技艺在“口”,非技艺精湛者是万万不可能达到如此高深的境界,这就从侧面表现了表演者口技的卓然不凡。
外貌描写中的服饰介绍往往也是以物衬人,以外在形态衬托内在风貌,即以“形”衬“神”。一般与表现人物个性和表达中心有关的外貌描写,常常会介绍个性化的穿戴或其他随身物品,从侧面间接表现人物的性格、思想、心境等。如《背影》中“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绝不是可有可无的闲笔,而是用凝重的色彩刻意衬托父亲奔丧、赋闲、别子时的黯淡心情。
借鉴点四 以物衬物
名家佳段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选自朱自清《春》)
以物衬物,就是以此物来衬彼物,让彼物的特征更加突出,形象更加立体、丰满。
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爱莲说》,文章浓墨重彩地描绘了莲的品格、莲的美态、莲的气节、莲的风度,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反射出作者鄙视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淡泊心理和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同时,文章还运用衬托的手法,以菊、牡丹侧面写莲之美,以的隐逸正衬,以牡丹的富贵反衬,突出莲花的高洁形象。这既是“以物衬物”,也是“以人衬人”,因为、牡丹、荷花不仅仅是大自然的花儿,还成为三种人的化身,用、牡丹这两种“事物”或“人物”陪衬,不用空洞的说教,就很好地起到突出中心、加深“爱莲”、“爱君子”这一立意的作用,手法高明至极。
再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春》,“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明写蜜蜂、蝴蝶,暗写春花:蜜蜂、蝴蝶的喜悦与忙碌是因为春花的吸引,这里“以物写物”,补写春花繁多、花色艳丽、花味甜蜜。比起直接描写,这种描写更值得咀嚼玩味,更能唤起视觉、听觉的美感与愉悦感,还使整幅画面动静相宜,充满生机与活力。
宾客意少舒范文4
关键词:《舞赋》;汉代;民族舞蹈
东汉傅毅所著《舞赋》,是我国传世最早的舞蹈表演艺术专论,也是我国舞蹈艺术史上最为重要的艺术论著,其序言与赋文,被完整收入昭明太子所编《昭明文选》内。 序言以楚襄王使宋玉写《高唐赋》之事引起话头。借此而言彼,是战国政论文和汉大赋习用的手法。作者借宋玉之口,阐明了舞蹈艺术的重要功能以及崇雅黜郑的艺术主张。“臣闻歌以咏言,舞以尽意。是以论其诗不如听其声,听其声不如察其形”,舞蹈是最能够传达不尽情意的艺术形式,谈论诗章不如听音乐,听音乐不如看舞蹈。也就是说,舞蹈是比诗歌、音乐更能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夫《咸池》、《六英》,所以陈清庙、协神人也。郑、卫之乐,所以娱密坐、接欢欣也。余日怡荡,非以风民也,其何害哉!”清庙中的雅乐可以协调神、人,使天、人臻于大和;而郑、卫之乐不能教化民众,只能达到娱人的目的。
崇雅黜郑,只不过是作者冠冕堂皇的话头而已,雅乐舞一统天下的周王朝已成旧事,汉代乐府深入民间采风,俗乐舞与雅乐舞齐头并进。《舞赋》与时俱进,仅第二段对《关雎》、《蟋蟀》、《激徵》、《清角》等的议论稍涉雅、俗,全篇铺陈描写的,恰恰是汉代民间流行的表演性乐舞而非清庙雅乐。《舞赋》的意义正在于此。
赋文第一段,用铺陈华美的语句,描写了民间表演性舞蹈的演出环境、观众情绪和舞蹈演员的演前准备。“夫何皎皎之闲夜兮,明月烂以舒光。朱火晔其延起兮,耀华屋而焙洞房。黼帐祛而结组兮,铺首炳以焜煌。陈茵席而设坐兮,溢金晷而列玉觞”。月光皎洁的夜晚,绵延的烛光照耀着装饰华美的居室。用丝绳结起绣帐,门上的铺首闪闪发光。地面铺设了供客人坐的褥子,金罍玉觞内,美酒快要满溢了出来。“腾觚、爵之斟酌兮,漫既醉其乐康。严颜和而怡怿兮,幽情形而外扬。文人不能怀其藻兮,武毅不能隐其刚。简惰跳踏,般纷挈兮,渊塞沈荡,改恒常兮。”主宾在觥筹交错中喝得其乐陶陶,已有醉意,严肃的容颜和悦了起来,心中深藏的情感也表露了出来,文人必欲将腹中辞藻吐为诗章,刚毅果敢的人必欲一宣刚武之情,本来不想起舞的人也因自适跃然跳起,快乐地舒展着手臂:宾客们一个个一改常态,平日填塞在胸中的郁结之情释放了出来。“于是郑女出进,二八徐侍。姣服极丽,(女句)蝓致态。貌嫁妙以妖冶兮,红颜晔其扬华。眉连娟以增绕兮,目流睇而横波。珠翠(白樂)的而熠耀兮,华桂飞髾而杂纤罗。顾形影,自整装。顺微风,挥若芳。动朱唇,纡清阳。抗音高歌,为乐之方。”表演民间乐舞的女子出出进进,两列舞者穿着美丽的衣裳,和悦而尽态地站立等候。她们模样极为姣好,脸上发出光彩,眉毛细长而弯曲,目光流转而顾盼,首饰历历可数,细绮织成的上衣与发髻光色辉映,环顾自己整肃服装,朱唇将启,眉目传情,杜若香草的芳香顺着微风散发出来,高亢的歌唱即将开始。这样的演出环境、这样的观众情绪、这样的舞蹈演员,才会有得法的舞蹈演出。
如果说赋文第一段对舞蹈演员演前状态的描写尚限于“形”的方面,赋文第二段,则进入对舞蹈演员演前精神状态的细致刻画。“摅予意以弘观兮,绎精灵之所束。弛紧急之弦张兮,慢末事之委曲。”舞蹈之前,舞者把神思意想扩散到宏大的景象上,然后梳理整束自己的心绪,绷紧了的弦舒张了开来,即将进入轻慢委曲的抒情和叙述。“舒恢炱之广度兮,阔细体之苛缛……启泰真之否隔兮,超遗物而度俗……形态和,神意协。从容得,志不劫。”舞者要舒展开广大的胸怀,疏略身体细部的苛文缛节,接通太极真气,遗弃形骸而度越凡俗,从容自得,心志安定,形、态、神、意各个方面都调停得和顺协调,不为外在环境所胁迫了,才能够进入表演状态。作者对舞者演前精神状态的描写,详备而又透彻。
宾客意少舒范文5
[关键词]礼;先秦饮食;整合
周代礼制的建立不仅影响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层面,而且对饮食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它从饮食禁忌、饮食方式及饮食理念三个层面完成了对先秦饮食构建与整合。
一、“礼”对饮食禁忌的整合
原始社会,人类对食物的要求仅仅是果腹而已,并无禁忌。所谓“未由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到了先秦时期,人们对饮食逐渐重视起来,尤其是“礼”的整合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饮食禁忌。
首先,形态禁忌。主要是人们通过动物形态变化来判断动物是否可以食用。据《周礼・内饔》记载:“牛夜鸣则睿谎蜚雒而毳,膻;犬赤股而躁,臊;鸟色而沙鸣,郁。狸、豕盲视而交睫,腥;乌黑脊而般臂,蝼。”显然,人们观察到动物在声音、毛发、肤色等形态上出现异常时,正是患有疾病的表现,如果对这些肉类进行烹调,不仅气味难闻,而且还会严重损害食用者的健康。
其次,部位禁忌。某些动物的内脏不可食用。如“舒雁翠,鹄、胖,舒凫翠,鸡肝、雁肾、鸨奥、鹿胃”等。因为这些部位或者有毒、或者难于处理,或者与风俗有关。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在加工过程必须去除特定的器官。如“狼去肠,狗去肾,狸去正脊,兔去尻,狐去首,豚去脑,鱼去乙,鳖去丑”。
再次,感官禁忌。某些食物在感官上给人造成不好印象,也应避免食用。如《礼记・少仪》提到,“君子不食蹼椤保郑玄注:“《周礼》‘酢作‘豢’,谓犬豕之属食米谷者也。”孔颖达疏:“酰猪犬也;腴,猪犬肠也。”为什么君子不吃这类食物呢?因为猪狗的肠子无论是从视觉、嗅觉还是名称总会引起不太愉悦的联想,尤其对于有地位有德行的君子而言,食用这类食品显然有失身份。
总之,通过“礼”的整合,形成了一套饮食禁忌,尽管有些带有迷信的成份,但大多数禁忌都是人们实践经验的总结,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这也使得先秦饮食摆脱过去的野蛮,开始走向文明。
二、“礼”对饮食方式的整合
先秦时期“礼”对饮食方式的整合,主要表现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饮食搭配、制定了相对规范的饮食工艺以及相对完备的饮食礼仪。
(一)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饮食搭配。
先秦时期的饮食搭配主要包括荤素搭配、酱料搭配、主食与肉食搭配。
荤素搭配。水里所产的菜必配陆地动物的肉酱,陆地所产的蔬菜必配水中的物产。以祭祀饮食为例,《礼记・郊特牲》记载:“恒豆之菹,水草之和气;其醢,陆产之物也。加豆,陆产也;其醢,水物也”。这段话是说,腌菜都是水中得到和美之气而生长的菜蔬;而与其相配的肉酱,都是陆地上出产的兽肉。加设的豆,腌菜都是陆地的物产,与其相配的肉酱,都是水中的物产。
酱料搭配。烹调食物需要特点的酱料作为搭配。《礼记・内则》云:“濡鱼,卵酱实蓼;濡鳖,醢酱实蓼。a修,h醢,脯羹,兔醢,糜肤,鱼醢,鱼脍,芥酱。”煮鱼要配鱼子酱,鱼肚里填上蓼菜。煮甲鱼需要肉酱,吃干肉条要配蚁子酱,吃熟的麋肉要蘸鱼酱,吃肉羹要配兔肉酱,吃鱼肉丝要配以芥子酱等等。
主食与肉食搭配。根据《礼记・内则》记载,饭食在周代有八种,即稻、黍、稷、粱、白黍、黄粱、P、q。在与肉食的搭配上,讲究“牛宜,羊宜黍,豕宜稷,犬宜粱,雁宜麦,鱼宜菰”。此种搭配,还成就了先秦美食“八珍”里的“淳熬”,“煎醢加于陆稻上,沃之以膏,曰淳熬。”。
(二)制定了相对规范的饮食工艺
先秦时期,在“礼”的规范下,形成了一套较为标准的饮食工艺,包括烹调器具、加工技术、烹调方法等。
烹调器具,礼食通用。当时用于煮食物的炊具主要的是釜、鼎、鬲等。据文献记载,釜主要用于煮谷物或蔬菜,如《诗经・采苹》载:“云于以湘,维W及釜。”鼎则用于煮肉,除了作为炊器,鼎还作为盛器,贵族们也用铜鼎来盛放肉类和其它珍贵食品。此外,鼎在周代,不仅是一种炊器,而已成为一种礼器,是各级贵族的专用,被视为权力的象征。
加工技术,日臻成熟。食物的加工技术越发细致,对不同食材的加工,都有特定的技术名称。如《礼记・内则》载:“肉曰脱之,鱼曰作之,枣曰新之,栗曰撰之,桃曰胆之,肌⒗嬖辉苤。”另外,不同的食材,加工方法也有不同,以肉食为例,“牛与羊、鱼之腥,聂而切之为脍。麋鹿为菹,野豕为轩,皆聂而不切。为辟鸡,兔为宛脾,皆聂而切之。”
烹调方法,形式多样。早期人类茹毛饮血,无所谓烹调方法,随着时展,烹调食物的方式在不断进步,逐渐发展出了烹煮、烧烤、蒸、煎等烹调方式。先秦时期烹调方法则更加丰富,所谓“以炮以燔,以亨以炙”,针对不同食材,采取相应的烹调方法,如《小雅・瓠叶》“有兔斯首,炮之燔之”,“有兔斯首,燔之炙之”。
(三)形成了相对完备的饮食礼仪
先秦时期,饮食在“礼”的规范下,形成了一套完备的饮食礼仪,包括宴会礼仪、餐桌礼仪等。
首先,宴会礼仪。先秦的宴会礼仪主要是“燕礼”,根据《礼记・燕义》记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迎宾。体现在主人对宾客的迎接,所谓“宾入中庭,君降一等而揖之,礼之也”。第二,定席。确立主人和宾客的席位,“君立阼阶之东南,南乡尔卿,大夫皆少进,定位也。君席阼阶之上,居主位也;君独升立席上,西面特立,莫敢适之义也”。当然,席位的安排主要依据来宾身份。“席,小卿次上卿,大夫次小卿,士、庶子以次就位于下”。第三,行酒。“设宾主,饮酒之礼也。使宰夫为献主,臣莫敢与君亢礼也”。
其次,餐桌礼仪。饮食摆放有固定要求。如《礼记・曲礼》载“凡进食之礼,左肴右u,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脍炙处外,醯酱处内,葱渫处末,酒浆处右。以脯修置者,左朐右末。”此外,陪同有身份的君子吃饭,需注意“先饭而后已。毋放饭,毋流f。小饭而亟之。数焦,毋为口容”。在席上还需注意“毋抟饭,毋放饭,毋留f,毋咤食,毋m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羹,毋絮羹,毋刺齿,毋f醢”。因为这些都是无礼表现,会引起他人的反感。
以上规矩虽多,但体现出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正如姚伟钧先生所言,“这些繁琐礼节的宗旨,是培养人们‘尊让契让’的精神,它要求不同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都得遵照礼的规定去从事饮食活动,以保证上下有礼,从而达到贵贱不相逾的生活方式”。
三、“礼”对饮食理念的整合
先秦时期,“礼”对饮食理念进行了整合,包括“敬”的理念、“和”的理念、“合”的理念、“称”的理念。
(一)“敬”的理念。是指饮食中要体现敬意
《孝经》云:“礼,敬而已矣。”“礼”的最初形式是先民用饮食的方式向神灵或祖先致以敬意,《礼记・礼运》云:“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g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正如杨宽先生所说:“把鬼神看作活人一样,给以饮食,在给以饮食时,讲究尊敬的方式,这就产生了祭礼。”先秦时期,人们依然通过精心准备的饮食,传达敬意。如祭祀宗庙,从食物的称谓上可见一斑。《礼记・曲礼》载,“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豕曰刚鬣,豚曰]肥,羊曰柔毛,鸡曰翰音,犬曰羹献,雉曰疏趾,兔曰明视”。
(二)“和”的理念。是指要善于调和滋味
《国语・郑语》云:“以和五味以调口”,意思是说,调和酸甜苦辣咸五种滋味满足人们口味。《礼记・内则》亦载,“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这种调味理念也为后世所重视。该理念还体现在治国方面,强调国家要要尊重不同的风俗。如“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这种理念在先秦时期实属可贵。
(三)“合”的理念
是指饮食要与时节、产地、阴阳相符合。
第一,合于时。饮食要合于时令。《礼记・礼运》强调,“饮食必时”,因为凡是动植物都有一定的生长期,在特定的时节,它们的品质才能达到最佳。如“春宜羔豚膳膏芗,夏宜KT膳膏臊;秋宜犊膳膏腥,冬宜鲜羽膳膏”。不当时令的食物,不仅口感不佳,而且还会有损人们健康。因此,《礼记・王制》规定,“五谷不时,果实未孰,不粥于市”,“禽兽龟鳖不中杀,不粥于市”。
第二,合于地。饮食与产地必须相合,否则就是不知礼。《礼记・礼器》云:“居山以龟鳖为礼,居泽以鹿豕为礼,君子谓之不知礼。”此外,食物品质的好坏与产地关系密切,以鱼为例,《诗经・陈风・衡门》提到,“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食鱼,必河之鲤”。显然作者对当时人们热衷食用黄河的鲂鱼、鲤鱼颇有微词,但是从另一侧面也反映出人们对黄河鲤鱼品质的高度认可。
第三,合于阴阳。饮食要符合阴阳。如《礼记・郊特牲》提到,“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再如《礼记・月令》提到天子于孟春之月“食麦与羊”、孟夏之月“食菽与鸡”孟秋之月“食麻与犬”、孟冬之月“食黍与彘”。如果天子不遵照规定,则阴阳混淆,天灾人祸不断,“孟秋行冬令,则阴气大胜,介虫败谷,戎兵乃来;行春令,则其国乃旱,阳气复还,五谷无实;行夏令,则国多火灾,寒热不节,民多疟疾”。可见,饮食合于阴阳也关乎国家安危。
(四)“称”的理念
即饮食要与身份相称。如《仪礼・公食大夫礼》载,招待来聘上大夫的标准是“八豆、八簋、六、九俎”,外加雉、兔、鹑、四味,招待下大夫是“六豆、六簋、四、七俎”。对此,有学者从政治角度出发,指出这是等级制度的体现,如王学泰先生说:“周代是等级森严的宗法社会,按照周礼,各等级的人食有常式,不许僭越;统治阶级内部亦如此。”但是从举办宴会的角度看,这种制度的确立却有着积极意义,主办方可以根据来宾的身份订立相应的宴会标准,这也为后世宴会标准设立开创了先河。
四、结语
周代的“礼”对先秦饮食进行了整合,丰富了先秦饮食的内涵:
第一,饮食禁忌。包括形态禁忌、部位禁忌、感官禁忌。
第二,饮食方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饮食搭配、制定了相对规范的饮食工艺以及相对完备的饮食礼仪。
第三,饮食理念。形成了“敬”的理念、“和”的理念、“合”的理念、“称”的理念。
总之,这种整合使先秦时期的饮食从日常需要转变为一种文化,并且深深影响了后世中国的饮食发展。
参考文献:
[1]林乃.中国古代饮食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陈苏华.中国饮食文化学[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
[3]姚伟钧.中国饮食礼俗与文化史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王学泰.中国饮食文化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5]赵锡元,杨建华.论先秦的饮食与传统文化[J].社会科学战线,1989(4)
宾客意少舒范文6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7.以下不属于诗人“苦恨”原因的一项是( )(2分)
A.常年客居他乡
B.浊酒难以解忧
C.国家动荡不安
D.自身困苦多病
8.诗歌的前四句描画出一幅深秋________的画面,后四句触景抒怀,渗透出诗人________的心境。(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黄生借书说(节选)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9.“随园主人”是 ________ 朝的(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上文运用典型事例阐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扁鹊投石[注]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战国策・秦策》)
[注]石:石针,古时治病用的工具。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武王示之病()
(2)君与知之者谋之()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君以告扁鹊”中,“告扁鹊”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15.扁鹊的话一是针对________而言,一是针对________而言。(4分)
二、(09河北省)(14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也作“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3分)
(1)出淤泥而不染 而: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反:
(3)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蔽: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爱莲说》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与朱元思书》第二段,概括富春江水的两个特点。(2分)
答:
11.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09河南省)(10分)
(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二)夏后伯启与有扈(1)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2),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3)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4),钟鼓不修(5),子女不饬(6),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注](1)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的人名。(2)浅:狭、窄小。(3)教:教化。(4)张:乐器上弦。(5)修:设置。(6)饬:通“饰”,修饰。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3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 ________
(2)忠之属也。
属 ________
(3) 期年而有扈氏服 期年________
1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结合(一)、(二)段内容,说说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做到哪些?(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20-21题。(4分)
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09贵州黔东南)
阅读下面选文,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12分)
口技(节选)
未几,夫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3分)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
(2)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
(3)几欲先走
走: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6分)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
(3分)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D.未几,夫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五、(09北京怀柔)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10―12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3分)
(1)齐师伐我
伐:
(2)牺牲玉帛
牺牲:
(3)小大之狱
狱: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3分)
(1)肉食者鄙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以一战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鼓作气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09北京燕山)
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第9―12题。(6分)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临溪而渔
身临其境
B.山间之朝暮 暮色苍茫
C.杂然而前陈 推陈出新
D.觥筹交错
一筹莫展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分)
(1)云归而岩穴暝
暝:
(2)佳木秀而繁阴
秀: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简洁的语言归纳第②段的段意。(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09山东威海)
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4分)
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①春日里诗人被什么景色所感染?(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46分)
(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8.解释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①臣之妻私臣:___________
②期年之后:___________
9.翻译下列语句。(2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段写齐威王的态度只用一个“善”字,而写命令的内容、群臣进谏的情况、修明政治的结果却较详细。这样写有何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书林纪事》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分)
①未尝苟且__________
②或答人简札___________
1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09山东德州)
(一)新柳
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7.诗中的“新柳”有什么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有什么妙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 王之蔽甚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时时而间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邹忌劝谏齐威王的高明之处在哪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①以银碧,垂翡翠之纶②,其持竿处位即是③,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
【注释】①错:镶嵌。 ②纶:钓鱼绳。 ③是:正确。
12.下列语句中“以”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以桂为饵 B.皆以美于徐公
C.错以银碧 D.醒能述以文者
1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然其得鱼不几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了这则寓言,你受到什么启发?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09辽宁沈阳)
7.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23年了。
B.颔联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惆怅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C.颈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迁的无奈、惆怅与叹息。
D.尾联写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诗人坚韧不拔的意志。
(一)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8-12题。(8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8.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诚:________ 间:________
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2分)
[参考答案]
一、(二)7.B8.空阔浩渺愁苦悲凉
(三)9.清袁枚10.除此之外,(那些)祖父和父亲收藏书籍,儿子孙子丢弃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11.书非借不能读也
(四)12.(1)疾病(2)计议,商量,谋划13.将使您的耳朵(听觉)不灵敏,眼睛不明亮。14.“左右”认为“我”的病治了也难好,且会危及视听(意思对即可)15.治病治国
二、7.(1)却(可是,但是)(2)通(同)“返”,返回(3)遮蔽(遮住,遮掩)8.(1)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2)蝉接连不断(不停)地鸣叫(叫着、长鸣),猿(猿猴)不停(长久)地啼着(鸣叫)。9.爱菊代表的人生态度是隐居避世;爱莲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高洁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功名利禄。10.清澈(水清,清)、湍急(流急、急)。11.环境可以改变人;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
三、17.(1)目光短浅 (2)本分内的事 (3)满一年18.(1)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完全耗尽。(2)所以想要战胜别人,就一定要先战胜自己。19.(1)政治上取信于民;(2)军事上抓住战机,知己知彼;(3)想要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
20.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21.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
四、7.⑴夹杂⑵说出⑶跑8.⑴(直到这时)客人们的心情才稍微放松了一些,渐渐坐正了身子。⑵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9.B
五、10.(1)讨伐,进攻(2)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3)案件11.(1)居高位、享厚禄的贵族官僚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2)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3)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12.表现曹刿“远谋”的地方有:在战争之前,曹刿就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实战过程中,不急于进攻和追击,表现了他在战略上的深谋远虑。
六、9.B10.(1)暝:昏暗;(2)秀:滋长11.早晨到这里游玩,傍晚回去,欣赏四季不同的景色,乐趣也是无穷尽的啊。12.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七、7.①诗人被云淡风轻、春花烂漫的春日景色所感染。②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轻松、欢乐、愉悦的心境。从“时人不识余心乐”一句可以看出。
8.①偏爱②满一年 9.能在公共场合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10.因为写了后者,齐威王的一个“善”字就抵得了一大段描写。这一略一详,略得余味无穷,详得具体生动。
(二)11.①随便、马虎 ②有时12.稍微不称心,必定再三地更改它而不感到厌倦。13.本段文字赞扬了文征明学习书法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八、7.颜色浅黄,形态纤长、轻柔。
8.“引”字照应了“百尺”一词,描绘出一幅柳条和水中倒影相连的画面,优美而有动感。
9.①受蒙蔽②间或10.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的。11.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说服力强,让人易于接受。12.B13.即使这样钓到的鱼也不多。 14.做事情不能片面追求形式,要讲究实效。
九、7.C8.诚:的确,实在间:偶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