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机械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舞台机械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舞台机械设计

舞台机械设计范文1

舞台吊标分为电动和手动两种,它主要用于悬吊和升降各种幕布、灯具、布景等物,是上下左右频繁移动机械,所以吊杆也是舞台安全的主要系数。电动吊杆的作用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起至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一个舞台的深度有14米,我们可以为他设置电动吊杆38道,其中24道景杆(含一道前沿幕)、14道备用吊杆【包括2道二维侧光灯架】,一道升降电影银幕架、1道灯光渡桥及无极均匀伸缩大幕机1套。

通过我们多年使用舞台吊杆机械的经验,我们认为泰州长江影视工程设备厂生产的产品,性能最稳定,安全最可靠,已经被上百家剧院采用。其运用了蜗轮蜗杆减速系统、材质为锡青铜,磨擦系数小,传动效率高。有防冲顶保护、上下限保护。滑轮为镀锌防跳绳花轮,安装不须焊接在滑轮梁上,如焊死,以后维修、调整极不方便。长江影视设备厂的滑轮都是用抱箍罗栓固定。当吊杆升、降至某一位置时,ABS抱死系统立即断火紧锁马达,这样确保吊杆停至此位置下滑系数最小,安全性达到最高。且强弱电分开控制。

所以在这里设计了舞台机械的具体参数:

A、景物吊杆技术参数如下:

电机功率:2.2KW吊点数:4个

升降速度:0.27m/s杆体长暂定:16米

电机转速:1400转/分速比为:40:1

提升荷载为:400KG杆体为钢管

控制方式:点控

该型吊相具有上下限位,冲顶保护装置。制动形式:蜗轮、蜗杆自锁,电磁抱闸。噪音≤45dB.

吊杆杆体用两根Φ50黑铁管焊接成吊杆,中间接头内衬钢管。最后均刷防锈漆两遍,外层喷黑色油漆。

B、灯光吊杆技术参数如下:

电机功率:3KW吊点数:4个

升降速度:0.18m/s杆体长暂定:14米

电机转速:1400转/分速比为:50:1

提升荷载为:600KG杆体为?50黑铁管吊杆

控制方式:点控

该型吊杆具有上下限位,冲顶保护装置。制动形式:蜗轮、蜗杆自锁,电磁抱闸。噪音≤45dB。

吊杆杆体用Φ50;黑铁管焊接成吊杆,中间接头内衬钢管。最后均刷防锈漆两遍,外层喷黑色油漆。

舞台机械设计原则

(节选)1、钢结构

a)所有承重的钢结构件,其结构刚度大于1:1000

b)钢结构件应设计合理,钢结构及其接头应能承受最大额定载荷和由紧急停车造成的冲击载荷;

c)钢结构件所用材料应符合有关标准;

d)钢结构焊缝须符合有关规定,主要焊缝应进行无损探伤检查;

2、吊物与卷扬装置

①卷扬机卷扬机上的电动机和制动器应联合动作,只有电动机电源接通时,才能许可制动器打开;万一制动器打开,而电动机没有接通电源时,只许吊杆(负载)静止或低速下降;

②卷筒组件

卷筒直径不小于钢丝绳直径的30倍;

卷筒用优质灰铸铁或厚壁无缝钢管焊接并经精确机械加工而成;

钢丝绳屿卷筒绳槽中心线的夹角应中于2.5度;

卷筒组件应设计防止钢丝绳在负荷或松驰状态下跳槽的装置。③滑轮

滑轮的节圆直径,不应小于钢索直径的28倍;

滑轮及滑轮组应采用滚动轴承支承;

滑轮及滑轮组应有防止钢丝绳脱槽的保护装置。

钢丝绳与滑轮的偏角不超过2.5度。

④钢丝绳

悬吊钢丝绳应为带有人造纤维芯的软钢丝绳;

预先检验:供货时所有的钢丝绳均应分批测试;

现场处理:钢丝绳在安装期间应小心处理,不能以任何方式技术打结或损坏;受损或变形的钢丝绳不予接收。所有切断头都应妥善处理;

安装:钢丝绳不应与设备的固定或移动部分磨擦,在有损坏或卡住风险的地方,应采取正确防护措施;

悬挂支承:穿过顶楼的转向滑轮或在其它需要悬挂支承的地方,钢丝绳应在滑轮上进行支承。

⑤钢丝绳配件

钢丝绳配件应采用表面镀锌的标准配件;

钢丝绳配件规格尺寸与钢丝绳匹配;

使用钢丝绳夹的地方,每个接头至少使便用3个正确安装的绳夹。

3、吊杆

a)吊杆采用圆管杆或桁架杆,管子或构架应平直、无扭曲变形;

b)管杆采用优质无缝钢管制造;

c)杆的接头应尽量少,接头采用实心圆棒与管子配合;

d)悬吊钢丝绳的端头用单独安装于杆上的调节装置进行调整;

e)管端:管端应配有带醒目颜色的永久性塑料帽或钢封头;

4、限位、定位、超程开关

a)限位及定位开关

i.行程终止限们开关:行程终止限位开关应能测出设备正常行程绺并使之停车;

ii.中间定位开关:在合适的地方配置中间定位开关和减速开关;

iii.直接碰撞限位开关:行程终止限位开关也可选用直接碰撞限位开关。

b)超程限位开关

超程限位开关:所有电动设备都应安装单独的超程限位开关,以防行程终止限位开关发生故障导致机械损伤。

4、电动机

a)工作循环:舞台机械按断续操作设定。每个工作循环规定为在载荷条件下6次全行程运转并有15min停顿;

舞台机械设计范文2

关键词:图形处理器;视频编码;计算统一设备架构;服务器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8-0206-02

随着我国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规划发展,高速宽带网络的建设得到不断推进,基于网络的视频内容急剧增加,视频内容服务也呈现井喷式的发展。例如基于互联网的网络直播、网络视频教学、视频内容分享等,基于局域网的多媒体共享、无线投屏应用等。就技术的角度而言,视频内容服务的喷发一方面依赖于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另一方面则是依赖于视频压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应用。因此,高质量的视频压缩技术的应用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研究热点[1]。

视频压缩是计算复杂度非常高的操作。对于专用于视频压缩的服务器,利用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进行编码操作时,大量的视频数据及其压缩算法处理将会使CPU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因此服务器对CPU的性能要求高,而且占用的功耗也非常大,甚至在极端情形下导致服务器难以对系统其他操作产生实时地响应,出现操作系统假死现象。

图形处理器(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是专门用于图像运算工作的微处理器。随着GPU的不断推广,利用GPU和CPU协同处理复杂计算的方法也发展起来[2]。利用GPU强大的并行运算能力,能够大幅度提高系统协作的计算性能,从而将CPU从不擅长的并行运算中解放出来,更好地完成系统的管理控制工作。

H.264/MPEG-4 part 10 AVC (H.264/AVC)视频编码标准,是由国际化标准组织(ISO)和国际电信联盟(ITU)于2003年共同提出的一种数字视频压缩格式标准[3]。优秀的性能让H.264/AVC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无线多媒体等各个领域。因此,本文针对H.264编码标准,研究CPU与GPU协同操作的编码方法,提出一种跨平台的视频编码服务方案,支持Windows和Linux等操作系统,支持CPU软件编码或GPU协同编码,当无法GPU编码时,通过软编码实现视频数据压缩。

本文剩余部分安排如下:第1节介绍系统整体方案;第2节和第3节分别介绍系统软件部分的预处理和编码模块设计;第4节对系统进行测试分析;最后总结全文。

1 系统整体方案

图1 所示为采用NVIDIA显卡的系统框图。计算统一设备架构(CUDA,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 是NVIDIA公司提出的一个基于GPU通用计算的开发环境。它针对GPU多处理单元的特性,通过并行计算提高大规模运算的速度[4]。利用CUDA并行计算架构,能够极大地提升H.264的编码效率,在保证一定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编码时对CPU核的占用。

系统方案由两大部分组成,包括视频源预处理模块和视频编码模块。视频源预处理模块根据视频源的类型,进行相应的处理,将其转化为视频编码模块支持的视频格式。视频编码模块则是实现视频编码操作,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中调用不同的处理接口函数,并根据系统显卡的配置,采用纯软件或GPU协同的方式进行视频编码。

2 视频源预处理

由于系统的视频源可能来自不同的采集设备,因此格式各有不同,特别是视频的分辨率、帧率、编码方案等,因此视频压缩服务器并不能直接对这些数据进行压缩。视频源预处理模块就是系统的一个转换接口,将各种视频源转换成统一的格式,包括分辨率、帧率等,以便输入到编码模块中进行正确的编码。

总体而言,视频源预处理模块的工作包括视频解码、定标缩放、帧率转换。视频解码可以从源数据中获取视频每一帧的亮度和色度数据;定标缩放根据视频源的分辨率和输出目标格式的分辨率对每一帧进行相应的缩放;帧率转换则将视频源的帧率转换为目标格式的帧率。

3 视频编码

视频编码模块是本系统的核心模块,实现视频数据的压缩。为了更好适应视频编码服务器的配置,系统将实现2套完整的编码方案,方案一是采用GPU协处理的硬件编码方案,二是由CPU直接处理的软件编码方案。程序在运行时会判断硬件系统中是否有显卡能支持编码操作,如果有则采用方案一进行硬件编码;如果没有,则可以采用CPU进行直接软件编码。

硬件编码方案利用CUDA视频编码模块,将YUV420P或YUV422的视频数据,利用显卡硬编码压缩成数据流。NVIDIA提供了视频编码的开发套件,其中包括视频编码的加速应用编程接口NVENC。由于利用GPU核中专用的编解码模块,NVENC能够提供比一般利用CUDA cores或者系统CPU更快质量更好,并且能耗更低的编码服务,并且在编码过程中,其他的CUDA核及系统CPU能够继续执行其他进程,从而实现编码的并行处理。避免服务器的CPU忙于编码而无法响应其他操作。 CUDA视频编码模块的编码步骤如图2的流程图所示。总体而言,程序先创建上下文环境,配置相关参数,分配内存,然后一帧一帧图像进行编码,编码结束后释放内存和编码器环境。

为了优化编码器结构,更好地满足系统的功能需求,按上述步骤将相应的函数进行进一步的封装,形成以下几个基本的应用程序接口:初始化硬件编码接口EncodeInit( )、分配输入缓存区EncodeGetBuffer( )、硬编码EncodeFrame( )、编码结束清理相关资源EncodeExit( )等。

方案二的视频软件编码使用软编码的方式将YUV420P或者YUV422视频数据压缩编码。为了方便和硬件编码方案进行对比分析,这里以领域内常用的FFMPEG库为例进行设计,使用FFMPEG提供的编码接口进行压缩编码。FFMPEG主要提供三个模块:encode/decode、muxer/demuxer和内存操作。依次存放在库libavcodec、libavformat、libavutil中[5]。其使用步骤包括初始编码参数设置、分配输入缓存区、软编码、编码结束清理相关资源等。

4 实验结果和分析

为了分析对比本文系统所采用的编码方案的性能,本节将直接抓取服务器的屏幕输出作为视频源,这样可以直接获得视频的直接原始数据,方便进行分析比较。

视频的分辨率为1440×900;CPU型号为Intel Xeon? CPU E5-2684W v3@3.10Ghz;内存为125.6GB;GPU采用NVIDIA的Quadro K620;操作系统为GENTOO 3.20.2; NVENC版本6.5;编码方案为H.264编码。编码的配置如表1所示,在测试中软件编码和硬件编码均采用同样的配置。

测试分别针对静止画面和动态画面进行对比,其中静止画面测试是让服务器的屏幕输出静态图像,对其屏幕数据按30帧每秒的帧率抓取视频流再进行编码;动态画面测试是让服务器播放一段视频图像,然后对其屏幕数据按30帧每秒的帧率抓取视频流再进行编码。编码过程对内存和CPU资源的占用情况如表2所示。表中硬编码为采用GPU进行协处理的编码方案;软编码为CPU直接编码方案。表2的结果显示,硬编码方案在内存占用和CPU资源占用方面都优于软编码方案。总体而言,软编码方案对CPU资源占用在5%左右并不高,这是因为所选用的CPU功能较强,而且视频源来自于屏幕数据,无需视频解压的预处理操作。尽管如此,不考虑系统调度等其他操作对CPU的占用,在此测试服务器中同时运行20个编码程序显然将造成CPU资源耗尽。因此对于编码服务器而言,采用硬编码方案将大大提高系统性能。

接下来分析系统的编码效率。将编码过程所用时间除以视频流所有的帧数,得到编码一帧数据的平均使用时间。结果如表3所示。对于静止画面,软编码方案耗时比硬编码方案略低,这一方面是因为测试所用服务器处理能力足够强大,其运算频率高于GPU,另一方面ffmpeg调用的x264库对H.264编码过程采取了很多优化措施,包括抛弃了很多消耗资源但不是特别能提高编码质量的特性,开启多线程并行编码等等;而对于动态画面,硬编码方案的速度明显高于软编码,所用时间仅为软编码的20%-25%。在编码压缩率方面,表3也给出了最终的结果,硬编码的结果都比软编码的结果好。

最后,对编码的效果进行对比,主要的对比参数选择峰值信噪比PSNR值。对比结果由表4给出。由于系统编码模块分别对亮度和色度进行处理,因此表4将亮度和色度分量的PSNR单独列出。由表4可知,硬编码和软编码的PSNR值差别不大,因此两者的性能在PSNR评价指标上可以认为相同。这是因为两者的编码配置是相同的,都采用了表1的配置,因此得出了相同的编码效果。但是结合表3的编码压缩率结果,测试结果显示出硬编码的在较高压缩率的情况下获得了与软编码相同的效果,因此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综上,采用GPU协处理的硬编码方案比CPU软编码方案在较少的内存和CPU资源占用条件下,以更快的速度实现了性能更好的编码输出。而如果要提高软编码器的性能,将使得编码算法的计算复杂度更高,资源占用更多,处理速度更慢。

5 总结

本文针对视频服务平台的视频编码需求设计了一套高效的视频编码系统。利用GPU的并行运算能力,在编码系统中将复杂的编码操作分配在GPU中执行,从而实现了更快速更高效的编码效果。同时在软件上配置了软件编码方案,使得视频编码服务器能灵活地进行软硬件配置。因此,可以通过在板级增加显卡数量,迅速提高系统的视频处理吞吐量;也可在没有显卡或所有显卡均占用的情况下直接由软件实现编码。

参考文献:

[1] 樊晓平, 熊哲源, 陈志杰,等. 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视频编码研究[J]. 通信学报, 2011, 32(9):137-146.

[2] 戴长江, 张尤赛. 基于图形处理器的通用计算技术的研究[J]. 现代电子技术, 2013, 36(4):157-161.

[3] 赵耀, 黄晗, 林春雨, 白慧慧. 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HEVC的关键技术[J], 2014, 1(29): 1-10.

舞台机械设计范文3

关键词:农业机械;农副产品;加工信息;电子商务平台

1电子商务在农业领域应用现状分析

从当前农业信息网络发展能够看出,现代化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然而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缺乏互联网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子商务的应用。农民无法更多地接触互联网,阻碍了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现阶段,我国电子商务平台缺乏完整体系,因此,极易出现不良事件,导致电子商务平台存在安全隐患。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可知,农业机械属于高投入交易活动,当存在网络违法行为时,将极易影响电子商务的安全性,相应影响农业领域的发展。

2农业加工信息电子商务平台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1系统结构体系

从该电子商务平台框架能够看出,核心数据服务器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并且会覆盖整个平台系统的网络购物模块和安全管理模块。以上模块能够支持企业物流应用模式的发展。在应用物流系统期间,其配送模式主要为第三方物流公司,并且采用与邮政企业合作方式,确保该企业能够在物流系统中发挥作用。

2.2平台关键技术

在应用电子商务模式时,核心技术包括信息安全技术、数据挖掘技术、XML技术、JAVA技术等。JAVA技术属于最核心技术,在加工信息电子商品平台中应用该项技术,能够展示出平台短租性能扩展的功能。在需要对现有服务进行扩展时,优化应用服务器功能时,通过应用JAVA技术能够提升平台系统的扩展性和安全性。XML技术能够通过搜素能力,全面优化电子商务平台系统。在实际应用该商务平台时,支付安全问题是存在的最大应用难题,当农业机械或者农副产品交易活动中存在支付安全隐患时,将会使农民承受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维护平台支付安全性,需要应用电子证书和数据签名等方式。数据挖掘技术能够对客户浏览行为进行分析,准确定位商品销售市场,对市场发展动态进行预测。信息安全技术能够有效确保用户电子支付的安全性,通过平台中的支付功能模块和安全集成认证模块,能够全面促进电子商务平台的运行。当前,在电子商务平台中,电子证书、数字时间戳和数据签名属于最常应用的信息安全方式。用户在获取认证授权证书之后,才能够开展支付与交易活动。

2.3系统功能分析

通过该商务平台能够设备资源信息、市场交易信息等,确保其在农业机械和农副产品加工中的重要作用。还能够促进地区与国际之间的交流,使我国农业机械和农产品逐渐走向国际。

2.3.1信息数据服务功能

应用该平台的目的在于交流新技术和实用性技术。因此需要将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作为数据库核心,随时关于农业方面的最新技术,商品信息和企业产品数据等。

2.3.2商品管理功能

该项功能能够对商品流通进行管理,确保商品信息查询的智能化。在数据库建设过程中,通过挖掘和分析数据,可以查询和分析商品信息,对市场发展动态进行预测。

2.3.3在线交易功能

电子商务平台的核心在于在线交易,能够加强合同管理、业务商讨和交易行为等。通过视、音频等技术的组合应用,促进商务洽谈的便捷性。

2.3.4支付系统

该平台能够确保认证体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客户报表管理,支付结算和账务管理等方式,能够建立安全的商务环境。

2.3.5物流配送

电子商务平台所具备的物流配送系统主要包括第三方物流公司配送、直接运送商品和邮政网络配送等方式。在实际应用期间优化组合不同配送方式,以此确保物流配送系统的个性化和智能化。

3加工信息电子商务平台的实际应用

3.1促进农业信息资源共享

通过该平台的应用现状能够看出,其能够大范围推广农业新技术和智慧农业,使农民能够共享农业信息资源。电子商务平台作用的发挥离不开系统功能的作用,从实际应用效果能够看出,该平台可以促进农业新技术的交流,充分发挥出加工数据库在商务平台中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实现以上目标,农业主管部门在推广和宣传该商务平台时,应当不断优化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信息功能以及政策查询功能等,以便农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可深入了解和掌握农村市场商品信息和优惠政策,由此促进农业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发展。

3.2结合电子商务和传统销售模式

通过应用电子商务平台,能够有效结合电子商务和传统销售模式,因此在建设加工信息电子商务平台时,应当充分展现出在线交易功能。在处理交易事宜和合同管理问题时,可通过在线交易功能中的音视频技术实现,以此促进业务交流与沟通的便捷性。优化完善平台支付系统,加强账户管理力度,不断改进和完善老客户报表管理,以此结合和组合方式,促进电子商务和传统销售模式的共同进步发展。

3.3促进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

电子商务平台有助于政府部门对农业生产进行宏观调控,通过信息数据功能和商品管理功能,可以充分发挥出电子商务平台的作用。由于农副产品和农业机械会对电子商务平台的作用发挥产生影响,且数据库技术支撑商品管理功能的实现,因此,电子商务平台能够对农业市场发展动态进行预测。通过此种预测功能,能够准确把握农业市场的实际需求,还能够确保政府部门掌握和控制农业行业的发展动态。所以,在农业机械和农副产品中应用加工信息电子商务平台,能够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3.4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

建立电子商务平台能够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优化和改进农业装备市场的发展。从农业机械产业的发展现状能够看出,传统农业市场的经营模式主要为集市场模式,在建立电子商务平台之后,可以通过信息管理模块,促进农业机械市场的信息化发展。在应用信息化技术时,通过该商务平台,能够确保农业机械生产人员掌握农村地区对于机械设备的需求度,向不同地区农民销售不同的农业机械。

舞台机械设计范文4

【关键词】舞台机械;剧目欣赏;作用;设计要求;思考

中图分类号:J8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051-01

舞台上各个机械设备的协调使用,对于舞台演出效果、节目欣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各种科学技术应用到舞台表演中,有力增加了剧目表演效果,同时也给我们剧院舞台机械表演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舞台机械设计与改革优化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提高舞台机械设计的整体性及艺术性,如何合理地融合各种美学元素,如何保证舞台机械设计与剧目表演效果的完美结合等一系列问题都亟待解决。基于这样的发展现状及研究目标,本文就现代舞台机械发展的重要性这一问题,从现代舞台机械的作用、剧目欣赏对现代舞台机械设计的要求以及现代舞台机械发展的几点思考等方面展开一番探究。

一、现代舞台机械的作用

现代舞台机械的发展,是剧院节目表演效果的重要保障。舞台机械系统是由大幕、升降台、电气设备、灯光等各个设备组成的整体,其所有的功能、特性、技术参数都是为满足演出需要,按演出工艺及使用要求进行设计,舞台机械的各个设备能够根据舞台表演的需求,为表演者提供机械操作、使用支持;同时,现代舞台机械在保障节目表演效果的基础上,还给节目的创新与高效发展提供了可能。在现代化舞台机械系统出现之前,许多剧目表演的舞台机械都需要人工完成,不但影响节目效果,同时也降低了节目组织的效率;而现代化舞台机械集合了信息化互联网、多媒体科学技术,让舞台机械的控制基本进入参数设置模式,使得舞台机械设备的控制与管理更加的安全、高效、合理、可靠。总的来说,现代舞台机械给舞台节目表演提供了更多的助力,意义重大。

二、剧目欣赏对现代舞台机械设计的要求

剧目欣赏要求与现代舞台机械发展两者之间密切相关,现代舞台机械对舞台演出具有重要影响,而剧目欣赏的要求则对现代舞台机械设计更新具有促进作用。具体而言,舞台剧目演出艺术创造的空间发展,对舞台工艺配置、舞台机械设备及控制操作系统设计的优化发展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剧院大小、管理方法、表演形式、效果呈现、节目类型以及观众欣赏水平等情况,决定了机械设备种类、数量、结构、技术参数等,而在剧院舞台表演中要想实现所设定的舞台效果,无论是舞台灯光的控制还是各个设备参数、位置、状态的调整,一般涉及不同类型的机械设备;合理的技术参数、宽广的控制范围、快速的反馈响应、多样的控制模式都是舞台效果保障的基本需求,也是剧目欣赏对现代舞台机械设计的要求。由此可见,舞台机械的功能、特性是剧目表演的基A,而舞台机械系统的设计与发展工作则依照舞台表演、剧目欣赏效果而展开。

三、现代舞台机械发展的几点思考

做好现代舞台机械工作,是为观众提供高水平的舞台表演的重要举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本文就现代舞台机械发展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基于观众剧目欣赏需求,完善现代舞台机械管理发展。观众的需求,是舞台表演形式、内容、效果更新的原动力,而舞台机械系统与设备的创新与发展,是涉及电气、消防、舞台机械、声学、灯光、音响等多专业的项目,只有有效地将各个元素整合在一起,才能保障剧院表演效果,获得观众的持续关注与青睐。

(二)加强舞台机械设备控制管理投入与探究,促进舞台机械设备发展的与时俱进。舞台机械设备的配套发展,只有在技术探究、管理措施创新上有足够支持,做好每一个细节,才能为舞台效果呈现夯实基础。

(三)完善舞台机械设备控制系统,提升舞台节目表演的组织效率。舞台机械设备控制涉及各项技术,需要我们在管理实践中,结合舞台表演需求,丰富舞台机械设备管理与发展措施,持续高效地做好舞台节目表演各项保障工作。

四、结语

舞台机械的操作和使用,是舞台表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舞台机械的发展,是节目效果保障的关键所在。因此,只有做好舞台机械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观众对剧院舞台表演的需求,获得大众的认可。

参考文献:

[1]罗维林.浅析舞台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以福建大剧院舞台为例[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6(11).

[2]裔卫东.浅谈大型剧场舞台机械设备的布置[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1):299.

[3]周杰.试析现代剧舞台灯光的运用与控制[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4):117.

舞台机械设计范文5

摘要:本文介绍了CDIO教学模式的含义及其教育理念,探讨了基于CDIO理念的机械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的过程,从注重教学观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及教师的工程素质提高方面进行了论述,重点介绍了CDIO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实施的做法,并且通过这一教学实践,起到提高机械专业学生机械工程素质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的作用。

关键词 :CDIO 教学模式 教学手段

一、概述

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t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CDIO教育的理念是:以CDIO全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包括个人的工程科学和技术知识,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团队交流能力及在社会、企业环境下产品、过程和系统的建造能力。

机械设计课程是机械工程类专业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科,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应具备正确认识机械工程常用紧固、传动和支承零部件的类型、特点、主要参数及正确设计方法和过程,为正确使用、维护和革新现有机械打基础,通过参加课程实验、工程实践、课程设计及课外科技创新等实践环节,培养学生机械创新设计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基于CDIO理念的机械设计教学改革实践

1.教学观念、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研究

依托《机械设计》校级精品课建设的平台,建立新的教材内容体系,构建立体化教材,实现网上学生自主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现代工程教育观,树立以人为本、应用型人才教育以及素质教育的现代大学教育理念,结合CDIO教学培养人才的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们按照“理论教学,课后实践,课程设计,创新设计”四位一体的教学思路,优化课程教学体系, 以整台机器组成设计为主线,将课程内容划分为机械连接篇、机械传动篇、机械支承篇,加强教学与机械工程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意识。

2.提升课程教师的工程素质

做好所有课程教师工程素质培养工作,鼓励教师参加岗前培训和实验技术、工程技术专业培训,支持教师到国内知名大学进行教学调研、进行教学方法和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经验交流,从而建立一支教育理念先进、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教研室先后指派多名教师到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及北京科技大学进行调研,重点是理论教学与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的先进经验,派送四名青年教师到实验室、工程实训基地和煤矿企业进行工程训练,并参与从构思-设计-运作-实现的CDIO工程训练及横向科研工作。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充分实现CDIO教学模式

加强实验室建设,充分发挥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职能,根据培养目标,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创建新型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校内外实验、实践基地,在本课程中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践项目,使学生由“被动实践”转为“主动实践”。以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为场所,以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和“慧鱼”模型组合大赛为契机,给学生提供构思、设计和运行和实现的舞台。

4.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实践

根据CDIO工程教育理念对教学方法的启示,教学中要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提倡“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将“讲、做、讨论”有机结合,并结合机械原理的理论知识将机械设计的构思和方案设计融入课堂教学, 结合CDIO教学模式不断完善和修改自制课件,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做到对学生的创造构思、产品方案设计及创造的实施过程起到指导作用。在课程设计教学实践环节中,对于二级减速器设计,采用CDIO教学模式,将班级学生分按题目相近性分为三到四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构思——根据设计任务,采用哪种二级齿轮组合减速或者用蜗杆减速,分析各种二级齿轮及蜗杆减速的传动比范围,适用特点和应用场合,比较分析各种方案,确定采用的齿轮或蜗杆的类型。设计——齿轮的参数设计、轴的结构设计、轴承的选择、箱体及各种附件的设计和选择等等,主要零部件经过选择材料、参数确定、强度计算到结构确定,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注意理论设计和经验设计的综合运用。实现和运作——形成装配图及零件图的过程,从俯视图开始绘制,注意齿轮(蜗轮)与箱体内壁的距离,确定齿轮的位置与调整,轴承座孔的长度,确定轴上力的作用点与支点及轴承游隙的调整等,按照要求,拆画三到四张零件图,注重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的提出。在课外创新实践环节中,我们准备了慧鱼创意组合模型及用于机构创新的各种杆件和模型等。学生可以三到五人一组,按照CDIO模式,进行讨论,构思(Conceive)出机构方案,进行设计(Detign)确定各构件的运动长度,使机构实现(´Implement)预定动作和功能,如连杆机构急回特性的程度,最小传动角的提高、顺利通过死点位置等,最后运作(Operate),即组装出用于不同场合的慧鱼模型或实现不同连杆曲线的平面连杆机构。另外,我们鼓励学生参加由机械学院和实训中心联合参与的全国大学生无碳小车设计大赛,根据无碳小车的设计构思,如行走距离不低于30米,绕过障碍物不少于20个,并实现900-1000mm的变距要求,利用CAXA与autoCAD等软件设计了重力能量转换,驱动机构和转向机构等,在设计过程中还考虑到总体布局,加工工艺和产品成本等。运作阶段,加工出所设计的无碳小车的主要零部件,进行装配和调试,在实现小车行走的轨迹以“s”形周期性变化过程中对设计进行改进和完善。通过漫长的基于CDIO的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过程以后,学生会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认识到设计不仅要满足功能要求,还要考虑生产工艺及材料特点,更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在实现过程中会发现一个设计即使再严密也会有不足之处,而通过实践,我们能够更快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学生们也会认识到与同学分工协作的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有问题时共同探讨,大家集思广益,整个团队拧成一股绳,一定会做出满足设计目标及使用要求的合格产品。

三、结论

我们通过在2011和2012两届学生的机械设计课程中实施基于CDIO理念的机械设计教学实践,使学生能够把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明显地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同时,基于CDIO教学的学生团队成员们能分工合作,共同探讨,增强了同学与指导教师之间及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和语言沟通能力,这些成果都充分体现了基于CDIO教学理念进行机械设计教学的先进性。

参考文献

[1]潘越,徐辉等.基于CDIO的机械设计专业方向课程群新体系研究[J].河北: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12(3)

[2]段成燕,王金等.基于CDIO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科技信息,2010(33)

[3]刘荣佩,史庆南等.CDIO工程教育模式[J].中国冶金教育,2011(5)

[4]于惠力.机械设计课程设计[M].黑龙江:科学出版社,2012,10

舞台机械设计范文6

他,是我国挤压工程领域的重要人物。

他,是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道路上的杰出典范。

他,是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他既是权威的学术专家,也是成功的企业家。

他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杆料和颗粒料两用的KU250连续挤压机,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他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条制冷业用冷凝管生产线,结束了家电行业制冷管完全靠直接进口或进口设备生产的时代。

他所研究的颗粒料连续挤压、双槽连续挤压、电缆护套包覆、铝包钢丝制造和铜材连续挤压等技术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我国从一个连续挤压设备的进口国变成了出口国。

他研制成功的TLJ400铜排连续挤压设备被誉为“中国铜加工行业的一次革命”,并把英国人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他和他的同事们在连续挤压方向上先后三次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

二十年来,他带领他的团队走出了一条产学研一体化的新路,以产业需求促科学研究,以科学研究助产业发展,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他,就是大连交通大学连续挤压工程研究中心的领军人物――宋宝韫。

在大连交通大学连续挤压工程研究中心(简称“挤压中心”)一间阳光明媚的办公室里,刚刚获得了200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宋宝韫教授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交谈中,宋教授思路清晰、幽默风趣的谈吐引人入胜。通过宋教授以及他身边同事和学生的叙述,一个个关于奋斗、创业、成功的故事渐渐变得立体丰满,呼之欲出。而在这故事背后所蕴藏着的看似简单却又深刻的人生哲理,更耐人寻味……

机遇篇

一个明智的人总是抓住机遇,把它变成美好的未来。

――托・富勒

时刻准备,人生转折的第一步

宋宝韫教授的原籍是江南名城――绍兴。绍兴自先秦以降,名士风流,群星璀璨,在政治、文化、科学各领域都涌现出了众多诸如、鲁迅、这样影响历史的重要人物。截至2008年,绍兴籍两院院士已达63位,以一地之狭,而英才辈出,奇特的绍兴现象,令人叹为观止。许是受到故乡钟灵毓秀的山水熏陶,许是继承了先人勤奋好学的传统,1957年,16岁的宋宝韫考取了浙江大学金属压力加工专业,开始了他在金属压力加工领域的探索之旅。大学毕业后,宋宝韫来到当时的大连铁道学院(现“大连交通大学”)任教。职业的科研生涯刚刚开始就赶上了动乱,学生们都“革命”去了,老师们有的被下放劳动改造,有的当起了“逍遥派”,正常的教学秩序彻底瘫痪了,宋宝韫也不得不离开了自己心爱的业务工作。

但是,在完全放任自流的大时代背景下,宋宝韫并没有对自己放任自流,虽然对于未来也有一些迷茫,但是在这十年里,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外语的学习,也从来没有荒废过自己的专业,他相信有朝一日,自己的所学总能够派上用场。力量在孤寂中慢慢积聚,学识在钻研中不断增长。1978年,冰封融化,春回大地,机会终于来临了!由于十年的蹉跎,社会经济建设急需培养大量高科技人才,国家开始公派留学生出国学习。因为英语水平好,宋宝韫得到了学校的推荐,但是公派出国的地点却定在了法国。已经过了四十不惑的年龄,宋宝韫与年轻学生一道,早晨5点起床背单词,一套《大学法语》课程,一年时间,被他背得滚瓜烂熟,在全国统一外语选拔考试中,宋宝韫以86.5的高分,免于培训,直接出国。宋宝韫牢牢地抓住了这一难得的机会,今天,回过头来审视自己的人生轨迹,宋宝韫把这次机会称为“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

1983年,宋宝韫走进了法国巴黎国立高等机械工程学院(ENSAM)的校门,这一年,他已经42岁。像干涸的土地遇到了甘霖,像鱼儿回到了深海,宋宝韫一头扎了进去,如饥似渴,他在与时间赛跑,他在追赶流逝的大好青春,在巴黎国立图书馆的那些日子里,当宋宝韫在地下阅览室一本本翻阅专业书籍时,他几乎听见了自己内心如同麦苗拔节的声音。他那样忘我地专注、持久地兴奋,以至于完全听不到图书馆闭馆的铃声。有天晚上,当他从书堆里抬起头来,才发现天已经黑了,诺大的巴黎国立图书馆只剩下了他一个人,他竟被反锁在图书馆里。直到路过的行人看到了玻璃门后求助的他,才叫来了警察……这个今天我们可以称为“佳话”或是“笑谈”的小插曲见证了宋宝韫在巴黎求学期间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在这两年多时间里,他从来没有过周末,从来没有过节假日,他不逛街,不旅游,不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娱乐活动,但是他完成了连续挤压实验装置,将铝粉直接挤压成了铝丝,这在法国,也是第一次。他被破格授予工程博士学位,赫赫有名的巴黎国立高等机械工程学院被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所折服,校长对已经决定回国的宋宝韫说:“如果宋先生愿意,任何时候都可以再回到我们学校。”

主动出击,开创事业的第一步

1985年,宋宝韫如期回国,他的想法简单、质朴:是国家出钱培养了我,回国效力,天经地义。怀着同样的情感,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海归博士,面对众多高校和研究单位所抛出的橄榄枝,宋宝韫依旧听从大连铁道学院的召唤,选择回到原单位工作。但他却没有马上返回大连休息,而是在北京逗留了一段时间……

原来,在国外学习期间,法国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给宋宝韫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法国,理论研究与技术实践结合得很密切,学校非常看重企业课题,愿意去研究企业最需要突破的问题,实验室也能从企业那儿得到更多的经费支持去开展更深入的科学研究,这与宋宝韫在期间下厂接受再教育、与工人“三结合”时所形成的“学以致用”、“应用科学核心在应用”的观点不谋而合。当初他选择铝丝连续挤压实验作为自己的博士课题,也是因为看好它广阔的工业运用前景。现在回到国内,宋宝韫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自己的实验样品联系课题。七月的北京,烈日炎炎,宋宝韫凭借着一股干事业的热情,一家一家地尝试去联系三机部、航空部、冶金部、铁道部……但是,一所普通的地方院校,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要敲开庄严巍峨的国家体系之门,并非易事。几经辗转。他联系到有色金属总公司。据他的同事――高飞教授回忆,在一场至为重要的讨论会上,宋宝韫激情澎湃而论证充分的陈述深深打动了在场的诸位专家。就这样,依靠铝颗粒连续挤压技术,大连铁道学院与其他几所国家重点高校联合,进入到国家“七五”计划的重点攻关项目。

争取到了26.5万元来之不易的课题经费,宋宝韫兴冲冲回到大连,开始了他的创业人生。创业总是充满艰辛,但机遇也往往随之而来。上个世纪80年代,国内家电业的崛起导致铝管需求的大幅增加。当时电冰箱蒸发器冷凝器所需要的铝管中国人自己无法制作,而从国外进口的机器设备又十分昂贵,技术难题直接钳制了中国家电业的发展。宋宝韫知道,自己掌握的技术有了用武之地,他带领挤压中心的同事们一

起研发自己的连续挤压机。经过四年的努力,1989年,我国第一台杆料和颗粒料两用的KLJ250连续挤压机诞生了!这台机器不但可以用铝杆条生产铝管,还能用铝废料颗粒来生产铝管。传统加工工艺是将熔铸的铝锭加热推进挤压筒,这种方法生产出的铝管有长度限制,而且还出现大量的料头浪费;而连续挤压机依靠旋转摩擦产生的压力将送入的原料源源不断的产出,铝管产量高、废料少,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宋宝韫凭借这台连续挤压机和铝废料颗粒再生技术完成了国家“七五”计划的重点攻关项目,并第一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企业推动,走向市场的第一步

一位企业家敏锐的商业头脑,开启了宋宝韫事业的另一种可能。1989年,在连续挤压机科研成果鉴定会上,一位来自浙江余姚的老总看中了这种工艺所能带来的巨大利润,他找到了宋宝韫,要求以80万元的高价买下这台设备,条件只有一个一马上交货,马上开工。卖还是不卖?宋宝韫和他的同事们犹豫了,按照一般的做法,这台机器应该摆放在实验室,用作成果展示。但是80万元的资金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却可以绰绰有余地支持挤压中心完成下一步的设备改良和创新。讨论会持续到了下半夜,课题组终于达成了一致,卖!26万元的启动经费换回了80万元的有效资金,在企业需求的推动下,宋宝韫和他的团队走出了迈向市场的第一步。

1995年,绍兴力博集团希望进军有线电视同轴电缆生产领域,有线电视电缆要求能生产出足够长度的无缝包覆铝管,需要标准很高的铝管包覆技术。得到消息后,宋宝韫很兴奋,这不正是连续挤压技术能够实现的效果吗?他主动找到了集团老总,明确地告诉他们,挤压中心能够做到。可以说,是过硬的技术水平及厚实的研发基础让宋宝韫拥有了过人的胆略。从此,宋宝韫带领的挤压中心开始了与多个企业项目的合作,先后为企业提供了生产电冰箱铝管、汽车空调多孔管、电气化铁路通信信号护套电缆、有线电视同轴电缆、铝包钢丝和铜电磁线等产品的全套生产线,使我国这些产品的制造技术大步提高,也使企业获得了巨大经济效益。

这一步一步,看似幸运的偶然,却蕴藏着某种必然性,水到渠成的背后往往有着厚重的铺垫。宋宝韫教授说:“我的机遇总是很好。”而我们却不得不感叹: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想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首先需要辛勤的付出。

奋斗篇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冰心

奋斗,来源于自施压力

宋宝韫骨子里不断进取的精神是他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自施压力的做法,一直贯穿了宋宝韫的奋斗人生。在中,宋宝韫坚持自学。才得到了后来出国留学的机会:在法国进修期间,宋宝韫给自己增加了一个攻读博士学位的目标,他在付出更多精力的同时也收获了更多的机遇;回国以后,宋宝韫不满足于做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大学教师,他希望能够将自己的知识和技术直接转化成产品回馈国家和社会,为此,他走上了一条筚路蓝缕,开山劈水的荆棘之路。

挤压中心最初的条件是非常艰苦的,除了正常的教学科研任务,为了研制第一台连续挤压机,为了节省成本,挤压中心最初的几名成员既是研发人员。又当上了劳动工人,基建、清洁、维修、制造,全都自己动手,带着满身油污回家那是家常便饭。一次,为了拧动机器上的一颗大号螺栓,几个文弱书生一起上阵,四五个人压在一根杠杆上才把机器撬动。三年里披星戴月、风雨无阻。春节的年夜饭,宋宝韫只是守在机器旁啃了个面包。为了联系厂家,调试机器,出差买不到卧铺票。宋宝韫和他的同事――挤压中心现任主任樊志新在硬座车厢铺了几张报纸,席地而卧……有人说,养尊处优的教授怎么干起了大老粗的活儿?但是宋宝韫认为,应用技术的落脚点就在于应用,如果理论不能与实践结合,如果成果不交到市场检验,工程技术研究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

第一台KLJ250连续挤压机研制成功后,宋宝韫成为国内挤压工程领域的重要人物,1990年他被评为教授,从高校里的传统评价体系来看,宋宝韫已经成功了。但他却说,自己搞技术研究的出发点不是评教授、发文章,他更看重的是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荣誉和职称都是科研成果带来的“副产品”。

宋宝韫提出过一个观点:顶天立地搞研究。顶天,是指技术水平要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立地,是指技术应用要立足于中国实际情况。研究方向不要从书本里找、从文献里找,要看市场的需要、企业的需要。事实证明,中国人好用的东西,其他国家也觉得好用。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国争光的决心,以及开阔的视野、远大的抱负是宋宝韫不断奋斗、孜孜以求的动力源泉。宋教授把研制的新型设备视为他的女儿一样,经常说:“我只有两个儿子,却有四百多个女儿。”最初,研发制冷业用冷凝管生产线是为了改变电冰箱制冷管依靠进口的历史,节约民族家电产业的生产成本。现在,挤压中心生产的400多套设备,广泛应用于电线电缆行业和有色金属加工行业。其中的四分之一已经“远嫁”到世界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地区,包括美国、德国、意大利这样的老牌工业国家,不但为国家争了光,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创汇效益。

奋斗,来源于市场推动

宋宝韫与市场的初次合作是由于企业生产的需求,但是合作也并非总是一帆风顺。与企业合作,风险比承担国家课题要大得多,商人逐利,效益回报是资本投资的原动力,如果项目不成功。科研单位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损失。比如1995年,为绍兴力博集团研制高标准的有线电视同轴电缆,最初研发的设备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差点被厂家打回去。关键时刻,力博集团的老总力排众议,给予了宋宝韫更多的信任。经过不断的改进。新的铝管包覆设备才得以成功。这套设备力博集团一直使用到现在。生产的产品更是远销国外。

1999年,四川绵竹一家工厂的老板找到了宋宝韫,他询问宋教授,能不能生产一套挤压铜产品的生产设备。铜扁线在变压器、电动机上运用很广,需求很大,但是我国过去生产的铜扁线采用先轧制、后拉拔、再退火的生产工艺,产品成本高,质量粗糙,很难避免毛刺缺陷。这些毛刺是变压器使用的天敌,因为毛刺常常能刺穿绝缘层,最后导致变压器击穿烧毁。于是,宋宝韫和他的团队开始考虑将铝挤压工艺运用到铜材生产当中。铜的熔点相对铝要高出很多,因此对工模具的要求也就更高。往往铜还没有变软成型,工具已经受不了高温而变形。困难凸显的是潜在的巨大前景,宋宝韫义无反顾地向铜材连续挤压工艺发起了进攻。如今。这种名为TLJ300的铜扁线连续挤压机已经成为销量最大的机器设备。使用这种设备,产品不需要退火,不但生产工艺大大地简化,而且还有节能环保的优点,生产出的铜扁线光洁平滑,完全能够保证作为电磁线的绝缘要求。TLJ300出口到欧洲后,欧洲的同行曾专程来到中国参观挤压中心的生产工艺,

参观之后,赞叹声不绝。他们盛情邀请宋宝韫去欧洲,为他们的生产设备提供改进意见。

宋宝韫说:“我的课题都是从企业提出的需求中挑选的,这些需求往往代表着符合技术发展的方向。”的确,从铝制品到铜制品再到异型制品,从KLJ250连续挤压机到SLJB350双槽连续挤压包覆通用机再到TLJ300铜铝通用连续挤压机,从制冷业用冷凝管生产线到铝包钢丝生产线再到银铜合金型线生产线,技术的不断创新来源于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

不仅仅是产品的改良创新,在与市场交手的过程中。宋宝韫开始思考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新途径。“这是被逼出来的”,回忆起挤压中心产业化道路,大家这样说。研发人员提供图纸。找到厂家生产,然后通过入股分红或者技术转让的方式获得回报,这是很多科研人员走过的道路。把图纸交给机械加工厂以后,由于企业的后研发能力不够,而研究人员又不能直接面对客户的需求,无法得到第一手资料,科研成果就很难再得到进一步改进和深化。最初,挤压中心采取的是自己研发和销售,联系外面的厂家生产的方式,宋宝韫将之称为“哑铃型”生产模式。但是实际操作中,宋宝韫发现,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磨合期太长直接导致生产工期和质量都不能得到保障,两头强,中间细,最后成败受制于整个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于是,宋教授在2000年的时候就提出自己研发、自己生产的理念,并逐步开始尝试,再加上销量不断增长带来的实际生产需要,2004年,租厂房、买设备、聘工人,一家民营科技企业――大连康丰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了。自己办公司,自己生产产品。自己卖机器,产学研真正实现一体化,它的好处在于,研发者直接接触到国内外众多的客户,直接了解市场反馈。经济上得到了支持,技术上得到了信息,而产品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在2005年挤压中心成立二十周年暨庆祝我国首台TLJ400连续挤压机正式运行的典礼上,一直关注着挤压中心发展的我国著名金属材料压力加工专家左铁镛院士高兴地给予了这样的评价“宋宝韫教授在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确实做得很成功!”

奋斗,来源于团队呼唤

67岁的宋宝韫教授虽然早已经从学校领导职位上退下来了,但他现在仍然是挤压中心的名誉主任,学校博士生导师,康丰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整个团队的带头人。早上5点半起床。7点到基地,一直要忙到晚上7点以后才能回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宋教授说:“有时候也会觉得累,考虑彻底退休。”但是,学校、挤压中心的领导还有他的同事和学生都发自内心地挽留他。

二十年来,在他的带领下,挤压中心在连续挤压技术的工程应用方面,打破了英国在国际上的垄断,使我国成为国际上第二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并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向企业转化科研成果近百项。研究成果先后3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8次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一百多篇,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博士和硕士。近来年年科研经费均在1000万元以上,科研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目前年产值已经超过一个亿……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挤压中心进入到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理论研究、教学任务和生产不但互不影响,而且相互促进。同事们愿意跟着他,因为他总是有新的研究方向,能够拿到新的课题项目,他的指点四两拨千斤;研究生愿意跟着他。因为他指导的学生可以直接去产业基地做课题、做实习,可以很快地了解企业运作。参加工作以后适应岗位,很快就能得心应手。身后一双双期待而热切的目光成了宋宝韫现在最大的动力,学校需要、中心需要、学生需要,这是信任也是压力,为此,他一直奔跑着,奋斗着,不敢有丝毫懈怠。

宋宝韫教授说:“很多人只看到我的成功,却没看到我们为之付出的努力。”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挤压中心团队人员说起宋老师,首先提到的就是他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和敬业精神。成功来自奋斗,不断的成功则来自于强大的自律和远大的目标。

团队篇

以一当十并不难,难的是以十当一。

――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发展及科研成果转化,并于1996年5月15日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多年来,国家一直在采取措施,大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但是科技成果转化涉及到人才、资金、政策、体制和机制等诸多因素,十分复杂。据统计,每年全国有一百多万项专利诞生,得到转化的不到百分之一。而转化成功的更是少之又少。一些科技孵化公司成立不久就难以为继,昙花一现,草草收场。并不鲜见。挤压中心二十年创业路风雨兼程,却从没有停止过前进的脚步。

学校支持,稳固的后方

自1962年分配到大连交通大学,宋宝韫从来没有想过要离开。有人说,宋教授如果选择北京、上海等地更好的科研单位,他的事业也许会有更大的发展。但是,在宋宝韫看来,是学校培养了他,给他展示了广阔的舞台施展才华,他不能选择离开。是的,当初正是学校的推荐,让宋宝韫法国留学得以成行。回国后,学校也提供了最好的待遇和力所能及的便利条件,解决了他的住房问题、妻子的工作问题,让他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在创业初期,学校放开手脚让他们去尝试、去闯荡,没有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让挤压中心能够放开手脚快速发展。在创业成功之后,学校充分尊重老师们的意愿,鼓励他们自己投资办企业,提出了“事业单位建制,企业模式运行”的管理理念。学校,是宋宝韫创业稳固的大后方,这样的宽松的环境和全力以赴的支持,温暖了宋宝韫,也激励了宋宝韫要为学校做出成绩的干劲。

学校副校长任瑞铭介绍,学校鼓励教授办公司、鼓励青年教师去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是从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大连交通大学作为一所地方普通院校,无论从办学条件还是科研经费支持上都存在一定的限制。通过教授办公司,将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直接为中小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能够为后续科研深化提供资金支持,同时,研究生能够尽早进入企业实际操作,符合学校培养服务社会、适应企业发展的应用型科技人才的定位。宋宝韫教授带了个好头,是科研产业化发展的佼佼者。现在学校不但支持教师下企业做课题,还主动帮助有技术的教师实现成果产业化。一位做光电显示材料的青年教师有技术却没有资金,学校积极帮助他与温州的企业联系,由企业提供500万元启动资金,学校给出500平方米的地。投建实验室,产品研制成功后,企业考虑进一步投入生产,而学校将继续给予科研力量的支持。

人格魅力,留人的法宝

挤压中心成立二十年来,除了退休的,没有一个人主动退出,一班人马,没有矛盾,没有纷争,二十年就做成了一件事,但却是很多人都做不好的事,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比连续挤压技术更让人惊叹的奇迹。

在采访中,挤压中心的工作人员都认为是宋宝韫教授做事的魄力和人格魅力留住了人。作为一支团队的领头人,宋

宝韫很重视团队的整体建设。一方面从事业发展的需要出发,聚拢一批各有专长的优秀人才,一方面以开放的胸怀鼓励年轻人开创自己的事业。

挤压中心的工作是十分辛苦的,尤其是创业初期,大家跟着宋教授,几乎没有休过一个节假日,也没有度过一个寒暑假。但是大家都说:“在中心工作,累虽然累,但是心情舒坦,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有的是可以预期的光明前景和可以实现自身最高价值的工作环境。”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才能是最吸引人的一条,领导能够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后顾之忧也让同事们心存感动,就是外出实习的学生,宋宝韫也不忘打个电话嘘寒问暖,提醒细节。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宋宝韫能够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技术、资料公开与大家分享,而不是像有的科研工作者那样藏着、掖着,生怕别人掌握了自己的“独门武器”。2005年《大连日报》的一则题为《80秒叫停时速300公里火车》的报道。被广泛转载。报道说,大连交通大学连续挤压工程研究中心高飞教授的科研团队以铜做基体研制的高速列车制动闸片可以使火车在300公里的高速运行状态下经过短短80多秒就完全停下来。该技术已经通过了国家“863"项目验收。这标志着我国在高速列车制动闸片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而这一技术正是起源于宋宝韫教授在法国留学期间就了解到粉末冶金摩擦材料方向的研究。在宋宝韫看来,大家互相交流,必须要让年轻人有自己发挥的余地。他的学生,目前留校任教的年轻教师李冰,说起宋教授,亦是十分感激:“他常常安排我们积极投稿国际会议,去年9月,我的投稿获得接收后,宋教授就安排我代表学校去参加在韩国举行的第九届国际塑性加工会议,收获非常大。”

在谈到创业取得效益后分配的问题,宋宝韫教授笑着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处理得好,能够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处理不好,团队最终可能会分道扬镳。这种情况在科研人员创业的道路上屡见不鲜,能共苦,却不能同甘,最终导致科研产业化不能实现做大做强的最好结果。对于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必须要让他们感到自己价值能够得到体现,得到回报,不能饿着肚皮搞科研。在宋教授的团队中,本着利益均分,公平公正的原则,人人做应该做的,得应该得的。但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有一段时间,产品的销量并不是很好,宋教授用自己原有的积累补贴大家继续搞产品研发……

持续发展,光明的前景

二十年弹指一瞬间,艰辛的创业史在我们轻松的谈笑中一一闪过。据铜材连续挤压初步统计,挤压中心的产品应用企业达到230家,企业采用该技术年创造产值300多亿元,节省电耗1.1亿度,减少酸水排放57万吨,减少材料烧损1.9万吨,而挤压中心制造的设备在全球的占有量已经达到四分之一强……

经过二十年的建设,大连交通大学连续挤压工程研究中心已经成为我国唯一从事连续挤压和连续包覆技术的研究机构和开发基地,从单一的挤压技术研究拓展成为成套设备和工艺研发聚集地。

挤压中心现有研究人员近三十人,其中樊志新教授是铁道部詹天佑人才奖获得者;高飞教授的高速铁路制动闸片技术已经接受国家“863”计划项目的验收;刘元文教授多次获得国家和辽宁省科技进步奖……提到自己的几员干将,宋宝韫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他说:“我的这几员大将,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专长,团结到一起,就像一台加足了油的发动机,转动飞快。”一支包括材料科学、塑性加工、机械设计、液压传动、电气自动化、信息技术等多学科、跨专业的人才队伍正在形成。人才储备。将为挤压中心持续发展提供强大而全面的基础支持。

如今,挤压中心正在以宋宝韫教授为杰出代表的开拓者的努力下,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2006年6月28日挤压中心通过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的批准立项,工程中心的定位更加明确清晰;进一步扩大成果的应用范围和领域,并在连续挤压成形理论的研究方面进行更系统和深入的工作,为我国连续挤压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做出更大的贡献。挤压中心的产业化基地――大连康丰科技有限公司最近也通过评审被批准为大连市高新技术企业。

宋宝韫教授说:“我的成功具有不可复制性,最关键在于我有一个很好的团队,有一批难得的人才。”

学校的领导和同事说“又能科研又能创业的带头人太少了,学问好还不够,还要有足够的能力和精力,对外联络沟通,对内组织协调,这样的人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