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赠别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杜牧赠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杜牧赠别范文1

《赠别》

作者:杜牧朝代:唐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译文:聚首如胶似漆作别时却像无情,只觉得酒筵上要笑却笑不出声。案头蜡烛有心它还会依依惜别,你看它替我们流泪直流到天明。

杜牧赠别范文2

1、姝的基本字义是美丽,美好。《诗·邶风·静女》写道:“静女其姝”。同时,姝又喻美女,如“丽姝”。还有柔顺的意思,如“姝姝”。

2、妍的基本字义是美丽,如妍媸(美好和丑恶),百花争妍。 也可以解释为巧,如妍捷。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中写道,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3、瑛的基本字义是玉的最新光彩、像玉的美石。

4、娉的基本字义是轻盈柔美的样子,唐.杜牧.赠别诗二首之一:娉娉褭 褭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来源:文章屋网 )

杜牧赠别范文3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

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5、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6、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7、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8、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9、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10、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王湾

11、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曹植《赠白马王彪》

1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李白

13、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14、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15、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

16、嘤嘤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

17、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杜牧《赠别》

18、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唐〕柳宗元

19、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20、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2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2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

24、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2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颢

26、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唐〕李白

27、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28、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赠卫八处士》

29、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翁照《与友人寻山》

30、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三首》

31、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

3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3、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唐〕高适

34、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悲歌》

35、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36、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唐〕白居易

37、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38、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39、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赵瑕《江楼感怀》

40、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赵瑕《江楼感怀》

41、悲莫悲兮生别离。——屈原《九歌·少司命》

42、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

4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4、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唐〕刘皂

4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46、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47、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4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4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

50、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楚辞·九歌《少司命》

5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

5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5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马致远

54、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李清照《菩萨蛮》

55、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唐〕李白

56、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57、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58、共看明月庆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唐〕白居易

59、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

60、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61、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

62、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司空图《漫书五首》

6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

64、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65、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杜甫《徒步归行》

杜牧赠别范文4

关键词:杜牧 诗歌 数字入诗 艺术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也是一个数学大国,中国的诗歌和数字结合的现象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一种现象。在中国的古代诗歌中,有很多诗歌都使用了数字,特别是在唐诗中,这种特征更为明显,唐代诗人偏爱数字,特别是近体诗成熟之后,许多杰出的诗人如李白、杜甫、刘禹锡等,都创作了较多的以数字入诗的诗作,但在唐代的诗坛中,在诗歌中娴熟运用数字,并且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的诗人首推杜牧。

一、杜牧善将数字入诗

在杜牧的诗作中,数字可以说是俯拾即是,不仅很多诗歌中出现了数字,而且有很多诗歌都是在一首诗中好几处出现数字,如:“腾阁中春绮席开,拓枝蛮鼓殷晴雷。垂楼万幕青云合,破浪千帆阵马来。未掘双龙牛斗气,高悬一榻栋梁材。连巴控越知何有?珠翠沉檀处处堆。”(《怀钟陵旧游四首》之二)“十顷平湖堤柳合,岸秋兰芷绿纤纤,一声明月采莲女,四面朱楼卷画帘。白鹭烟分光的的,微涟风定翠。斜晖更落西山影,千步虹桥气象兼。”(《怀钟陵旧游四首》之三)

在这两首诗中,每首诗歌中都用了四个数字。

据岳麓书社集部经典丛刊《杜牧集》,得杜牧诗共计约四百五十余首,其中有数字的约有二百六十五首,超过了总数的一半,这在其他的诗人中是极少见的。《唐贤清雅集》评杜牧《题齐安城楼》云:“此诗须善会,若无渠气骨,更是算博士。”关于杜牧善以数字入诗这一特点,前人早有所注意,如何文焕在《历代诗话》中云:“旧称牧之好用数目,如二十四桥之类是也。”今人王淑均、朱碧莲在《杜牧诗文选注》前言中也称杜牧“善于将数字入诗”等等,这些资料都表明了杜牧在数字应用上的艺术技巧。

二、杜牧将数字入诗的原因

(一)中国早期诗歌中存在的以数字入诗的手法的影响。在诗歌中应用数字,这并不是杜牧的独创,在他以前的诗歌中就有以数字入诗的现象,这种以数字入诗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诗经》,《诗经》中的诗歌就出现了大量的数字。此外,还有其他的很多作品同样也存在着以数字入诗的现象。

(二)中国古典哲学特别重视数对中国的古典诗歌创作的影响。中国古典哲学特别重视数,《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淮南子诠言训》曰:“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无敌之道也。”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他们都认为“一”是数之始,又是万物之源。所以数在中国的古典哲学中,始终是它的基础,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体系中的象数之学,以数字、图象符号来解说宇宙中万物之变,必然会影响到中国的古典诗歌的创作,可以说中国古典诗歌从一开始就和数字结下了不解之缘。

(三)数字的表现功能的影响。数字在最早出现的时候,主要是为了计数,这就使得数字必须具备准确性、直观性的特点,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发挥数字的功能。也正是因为这样,诗歌中的有些数字往往可以给读者以直观的感受。如:六年仁政讴歌去,柳远春堤处处闻。(《寄牛相公》)。诗人抓住了数字的准确性特点而加以应用的。

(四)杜牧对数字有着独特的敏感。杜牧作为一个大量在诗歌中运用数字的诗人,他对数字在诗歌中的作用有着独特的敏感。《韵语阳秋》卷四记载:“张祜诗云:‘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杜牧赏之,作诗云:‘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故郑谷云:‘张生故国三千里,知者惟应杜紫微’。”由此可见杜牧对诗歌中的数字是有独特的敏感与体会的,所以一见张祜的诗歌便被其所吸引。

三、杜牧诗歌中对数字处理的方式及效果

数字最大的特点是准确性、实指性,因而在现代的一些文体中应用数字最多的大多是一些应用性的文体,而诗歌作为一种以抒情为主的文体,在诗歌中大量运用数字往往会使诗歌变得平板、枯燥,缺乏诗歌应有的美感。但杜牧的诗歌却相反,达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这与他在诗歌中处理数字的艺术技巧是分不开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这些看来简简单单的数字,在诗人的笔下,充满了魅力,构成了一首首美妙的诗作,令人回味不已。

通过对杜牧诗歌的分析,其诗在数字的处理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句间并置式。这种方式是杜牧诗中用得最多的一种,在杜牧的以数字入诗的诗歌中,采用这种方式的占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如:“娉娉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赠别二首》之一)

二是句中并置式。即在一句诗句中并置几个数字,在这些诗句中,诗人依靠数字间的内在联系,将几个数字直接组合起来,中间省去了任何的修饰、连接、交代等一切语言。如:“一日五诸侯,奔亡如鸟往。”“七十里百里,彼亦何尝争。”(《感怀诗一首》)“四海一家无一事,将军携镜泣霜毛。”(《长安杂题长句六首》之一)。诗人在诗句中将这些数字并置在一起,在情感的表现和渲染上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聚合场,具有强烈的表现力。

三是和典故结合式。这种方式数字中本身就蕴涵了典故。如“君为珠履三千客,我是青衿七十徒。”(《送王侍御赴夏口座主幕》)“三千客”用“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的典故。“江碧柳深人尽醉,一瓢颜巷日空高。”(《长安杂题长句六首》之三)“一瓢颜巷”用的是《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的典故。

四是诗人在诗歌中将所要描写的对象用数字加以放大,强化诗人的感情,以引起读者的注意。“一世一万朝,朝朝醉中去。”(《雨中作》)人的一世“一万朝”,当然是一个概数,但是却从数字上放大了一个人的一世,在这漫长的人世中,作者“朝朝醉中去”,万朝如一日,因而我们也就可以从诗歌的数字上读到作者郁郁不得志只有借酒浇愁的无奈。

杜牧赠别范文5

2、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4、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5、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6、好雨知节气,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7、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10、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

11、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12、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13、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冥》

15、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王实甫《滚绣球》

1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7、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8、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9、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0、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卢梅坡《雪梅》

21、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宋赵师睾

22、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宋郑文宝

23、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24、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2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26、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乐府《敕勒歌》

27、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除州西涧》

28、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王勃《咏风》

29、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

30、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3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33、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杨万里《小雨》

34、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虞世南《咏风》

3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36、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

37、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38、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39、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40、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41、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4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43、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4、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苏轼《江城子》

4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47、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宋苏轼

48、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49、风吹仙袂飘飘举。唐白居易

50、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5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2、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杨万里《腊前月季》

5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54、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贾岛《剑客》

55、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56、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张轼《立春偶成》

57、大风起兮云飞扬。汉刘邦

58、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59、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60、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6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62、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杨万里《兰花》

6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64、风光如此须行乐,莫管头颅白几茎。清袁枚

6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66、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67、清霜醉枫叶,淡月隐芦花。许有壬《荻港早行》

68、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苏轼

69、大江之南风景殊,杭州西湖天下无。明刘基

70、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

杜牧赠别范文6

Key words: Tang poems; translation; "three beauties"

Professor Xu Yuanchong makes dedicate efforts to translation of Tang poetry and creates most splendid treasure for translated literature. He puts forward the translation theory of "three beauties" which defines that poetry translation should reproduce the sense beauty, sound beauty and form beauty of original poetry. He advocates to put “sense beauty”first,followed by “sound beauty”next and “form beauty” last, with the pursuit of harmonious integration of those three beauties. From the thesis, the author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theory of “three beauties” is a good guidance of Tang poetry translation.

(一) Beauty in sense

Among the three beauties, sense beauty is top priority for translators.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text. Xu Yuanchong once said: “ A translated version which only conforms to sense beauty may not be a quality poetry translation but at least can be regarded as a prose translation; while one which conforms to sound and form beauty without giving the idea of original text can not be called as quality poetry translation.” His translation of A Tranquil Tight(静夜思)gives a good example of conforming to sense beauty.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遗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Xu Yuanchong’s translation:

A Tranquil Night

Abed, I see a silver light,

I wonder if it’s frost aground,

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In this version, the translator gives a complete idea of the original text. He chooses a formal word “ abed” to translate “床前”,giving a better expression of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the poem. He uses beautiful phrases “silver light” to translate “明月光”,leaving the readers much space for artistic imagination.

(二) Beauty in sound

Mr.Xu Yuanchong pays close attention to rhyme and and lines. Tang poetry is one of the most brilliant artistic treasures in Chinese history and it has strict requirements for rules of rhyming, number of characters and lines. In Xu Yuanchong’s version, apart form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he works to lay restrict rules on the version’s rhyme and lines, making the utmost efforts to conform to the style of the original text. Here is an example: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Xu’s translation:

A Spring Morning

This spring morning in bed I’m lying

Not wake up till I hear birds are crying.

After one night of bird and showers

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

As for the rhyme, the translator catches “lying” with “crying” and “showers” with “flowers”. He keeps the original taste while at the same time makes the poetry in form as “aabb”. The translator does not leak the author’s emotion, instead, he pictures a simple spring morning, providing vast room to readers.

(三) Beauty in form

As for the beauty in form, Mr Xu Yuanchong’s translation emphasizes the length of the line, antithesis and repition of the words. The following works are some examples: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Xu’s translation: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Apparently, there is no word repetition in the original text, but the translator uses six pairs of words repetitions. He chooses “hill” and “path” repetition within the the same line and prepositions “from”, “to” ,“in” and adjectives “no” repeated in two lines. The translation is in perfect conformity with the original text.

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杜牧《赠别》)

Xu’s translation:

Deep, deep our love, too deep to show;

Deep, deep we drink, silent we grow;

(四) Conclusion

Xu Yuanchong’s translation of Tang poems makes a perfect combination of the theory of “three beauties”. He lays great emphasis on the creativity of translator, asking the translator to choose the best way of expression in the target language in an innovative way while keeping the target text close to the original text. He holds that translation is a harmonious unit and his theory of “ three beauties” may truly give great guidance on translation of Tang poetry.

Reference:

[1]Yip,Wai-lim.Diffusion of Distance: Dialogu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poetics[M].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2]Liu Zhongde.Ten Lecture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3]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4]许渊冲.唐诗三百首译注[C].北京:中国出版集团,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