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国经典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国经典故事范文1
在京东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眼里,京东攻坚克难的诀窍并不复杂,就是坚持干好两件事:商业诚信和用户体验。
守诚信底气十足
2003年,受非典疫情影响,京东的刻录机全部积压,京东员工尝试通过网络推销产品。当时,对于长期习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消费者来说,要接受“看不见、摸不着”的网络购物并不容易。
京东多年诚信经营积累的口碑,在这时帮了大忙。网络论坛版主的肯定,为京东带来第一批21名网友顾客。之后,接连而至的网络订单帮助公司渡过难关。
“京东有诚信的基因。”刘强东说,京东诞生之初就认识到,诚信是立身之本。这么多年,京东沿着诚信的道路一路前行,从未脱离。
京东的诚信体现在各个细节。比如,不管用户是否需要,京东都会为每件商品开具正规发票。在刘强东看来,“开发票是一种宣示,我卖的就是正品,底气十足。”
靠着这股劲,京东在多年经营中打造了一个运行良好的诚信体系。
在供应商管理方面,京东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供应商资格审核机制、验货收货流程以及商品抽检制度,严把质量关,从源头上保证合作伙伴的商品品质。通过努力,京东的诚信经营正赢得更多消费者的点赞。
做体验追求极致
“我在两件事情上很偏执,一件是诚信,另一件就是用户体验。”刘强东说,如果把诚信比作京东发展的基石,用户体验就是京东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京东的用户体验链条很长:访问速度是否够快,结算按键是否方便,快递员速度是否够快,客服人员答复是否准确及时……哪个环节有疏忽,都有可能让消费者在京东的体验打折扣。破题的关键,就是让改善用户体验成为每个员工的习惯。
这两年,京东业务更加多元化,力争通过更加丰富多样的服务,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O2O领域,京东开辟出全新板块——京东到家;农村电商领域,通过京东帮服务店、县级服务中心、乡村推广员等形式,将质优价廉的产品带到农村;金融服务领域,推出“先消费,后付款”的白条服务;智能领域,形成了完整而开放的智能生态链布局,并推动一批创业企业和传统硬件制造企业驶入智能领域的快车道。
担责任互利共赢
中国经典故事范文2
关键词:诗歌创作;意境;儒道释;中国传统哲学
一、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的内涵及发展
“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1]中国古典诗词的一大亮点就是其独具的意境美,正如宗白华所言“诗歌是用一种美的文字――音律的绘画的文字――表写人的情绪中的意境。”[2]意境是中国美学史上特有的美学范畴,对于意境就是情与景的交融这一解释可追溯至清代,而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到“意境”一词,其解释亦是如此“何以谓之意境?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叙事则如其口出。”
若要对“意境”的内涵溯本求源,那则要追溯到老子的哲学思想。在老子的哲学中有两大基本思想对于后世中国古典美学产生了深刻影响,第一,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生发的根源和生命的本体,即《老子》说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二,“道”是一种永恒的存在,“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是构成万物的统一,它包含“象”并且产生“象”。正是在老子这两大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代文人大都不过分注重于对一个具象的刻画与描写,而追求能够体现其万物之源的“道”之所在。为了更加真实的把握“道”便要突破“象”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在《周易・系辞》中,“然则圣人之象,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最早明确提出了“意”和“象”的关系问题。而后,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恩》中首次将“意象”概念化,即“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3]可以说刘勰为意境的文学范畴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盛唐时期,诗歌发展尤为繁盛无疑推动了对于诗歌审美形象的探究和分析,唐人最早将“境”引入诗歌领域,作为美学范畴提出,标志着意境理论的正式诞生。“意境”一词最早出现于王昌龄的《诗格》,“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他提出诗歌的“三境之说”,即物境、情境和意境,强调作品应以意为主,以意传情,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关于意境的理论,自王昌龄之后便成为中国古典美学理论的核心。晚唐时期诗歌意境理论的代表人物――司空图,他集刘勰、皎然以及刘禹锡的思想于一体,博采众家之长,提出“象外之象”、“味外之旨”的理论观点。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从作品论、风格论、鉴赏论、接受论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形象生动地阐释了诗歌艺术风格和不同的诗境风貌。所例举的各“品”也都涉及到诗歌境界之中的独特品质,并以“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作为诗境的内在精神。司空图对于意境理论的贡献在于其对意境层次的深刻感悟与探索研究。如果说司空图使意境理论更为完善,那么其成熟定型则主要在于宋朝的严羽和明末清初的王夫之二人。严羽的《沧浪诗话》主要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个部分构成,分别从作家论、创作论等诸方面对意境理论作出了较为系统且全面的研究。论及中国诗歌意境理论集大成者,当属王夫之,他通过“情境关系”对意境美学进行阐述,围绕情与景的关系,分别从情景互相生发关系、诗歌意境以实质表现空灵和意境构成的主客观之间偶然妙合,三个方面分析了诗歌意境的各层次审美特点。
意境是诗歌创作与诗歌鉴赏的核心所在,受到当时政治背景与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不同时代的人对于意境的理解都不尽相同。
二、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的美学特征
意境是我国古典诗歌美学所独创的概念,它集诗歌创作者的理想、情趣、审美经验于一体,通过词句的提炼将其生活形象实体与创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并用虚实相生的手法,能够引发读者无限的想象力,是诗歌意象的高级形态。“它是一个伟大心灵和伟襟的想象,它用图画般的明确的感性表象去了解以及创造观念和形象,显示出人类的最深刻、最普遍的旨趣。”[4]所以,情景交融、形神统一、虚实相生便是古典诗歌美学特征的主要表现。
(一)情景交融
诗歌意境,“意”便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境”就是作品中所描绘的图景。因此,意境在某个侧面而言就是“情”与“景”的胶合。古代诗人多以诗言志,其塑造的艺术形象都是客观景物与诗人主观情感的统一。我国古典诗歌早至《诗经》便已广泛采用情景交融的创作手法,作品不仅措辞优美更具有一唱三叹之审美效果。面对同样的景色,不同生活背景的诗人去描绘,其风格则可能截然相反,甚至同一位诗人,由于创作时的情绪不同,其笔下景色也会随之改变。
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畅当的《鹳雀楼》:“迥临飞鸟上,高出尘世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这两首诗都出自唐代,均为诗人登鹳雀楼时所见之景而抒情创作,但两首诗所表达的意境并不相同。前者着重表现了诗人登楼远眺的勃勃兴致和心胸开阔之豪情,所描绘的景致也大多壮阔辉煌,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力;后者则表现的是登楼高耸入云的感觉和俯视时的愉悦。因此,诗人在创作诗词时,将自身的情感注入文字之中,做到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二)形神统一
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与中国古典哲学类似,讲究点化。重形似更重神似,往往追求审美的形神兼备,和谐统一,而中国古典诗歌更是在神形统一这方面做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钟嵘《诗品序》释“兴”曰:“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兴”有感发、联想之意。又如梅尧臣所云:“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故而是个贵在以有限之文字表达无限之情思,尤其是对于律诗绝句而言,至于有的词,如“十六字令”全诗才十六个字,则文字少得不能再少,更要求诗人言简意赅,用极少的字词,创造贴切的意境,从而形神兼备,向读者诠释自己内心的情感。显而易见,中国古代绝大多数诗歌也不容诗人对审美对象进行精细的描绘与刻画。
(三)虚实相生
中国古典诗歌在注重写实的同时也十分讲求对于虚写的艺术,可以说中国古典是各种的佳篇名著无不在虚写上颇有造诣。“清代笪重光在《画笙》里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只要‘虚实相生’,就可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5]过于实写,作品灵性全无,过于虚写又厚重实在,因此,只有二者达到完美契合,才能算是精品。虚实相生,是指通过逼真地描写景、情、境,将客观事物再现,用有限的意象表达无限的情感,形成一定意蕴,引发读者的思维想象空间,产生无限的意境。袁枚曾说“凡诗文妙处,全在于空”,便是将虚实相结合,达到以少见多,以小见大,化虚为实,虚实相生的效果。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是构建于情景交融、形神统一、虚实结合的基础之上的,三者对立统一、相辅相成,形成了古典诗歌意境“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的审美特点。
三、儒道释哲学思想对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的影响
受不同时期主流文化哲学思想的影响,诗人通过诗歌所表现的意境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意境范型和诗词审美风格。从传统的儒、道、释三家的哲学和文化思想角度切入,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的审美风格大致可以分为:儒家思想文化意境、道家思想文化意境和释家思想文化意境。
(一)儒家思想文化下的古典诗歌意境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其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当属儒、道两家,儒家创始人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孟子、荀子、董仲舒等人,都相继沿袭了孔子的山水比德思想。其中“天人合一”思想对后代诗歌意境产生了尤为重要的影响,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强调人成熟的标志在于人与天的合一,唯有如此,才能在顺应自然之中获得自由。毋庸置疑,儒家的“天人合一”观是从人的角度出发,从入世济世的立场出发,其基础在于“仁”。它为后世儒家文学者提供了一种观照自然山水的方法,同时也为儒家文艺的取象造境提供了一种方法论向导,由此奠定了儒家比德的审美意境金额风格范型。
儒家文化思想意境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基本形态:一是“比德意境”,这是在孔子的自然比德思想影响下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诗歌意境类型。如郑板桥的《咏竹》和于谦的《石灰吟》就是此类型之典范;二是“情景交融”,这是在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影响下所形成的诗歌意境类型;三是“有我之境”,这是在儒家凸显人的主体地位思想下所形成的诗歌意境类型。蔡报文先生说:“‘有我之境’就是一种‘儒学之意境’。”[6]
(二)道家思想文化下的古典诗歌意境
道家文化创始人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在道家看来,“道”是一种最高宇宙本体的存在。“象、物、精”都是由“道”派生而来。道家思想继承人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虽然道家也有“天人合一”思想,但与儒家有本质上的不同,儒家看来,天与人的关系式父与子的关系,而道家看来,天与人的关系则是兄弟关系。儒家讲究伦理道德,道家则追求平等祥和,强调“情”。因此道家的思想更具有艺术气息,更接近于近代的美学思维。林语堂先生说:“一切优美的中国文学都深染着这种道家精神。”[7]
道家文化思想意境有两种基本形态,即“物我不分”和“无我之境”。前者如“庄周梦蝶”,是一种澄心观物的超然态度,将物我真正融为一体,在道家看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式双向交流的,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湖山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诗人与自然宛若一体,就是道家意境。后者“无我之境”是顺承了道家贵在无的思想,中国古典诗歌中不乏此类作品,陶渊明、李白等人的诗画作品也多属此类意境。
(三)释家思想文化下的古典诗歌意境
释家即佛家的一个分支,与道家相融合。尚静悟,贵解脱,以入定为工夫,以参证为法门,能于此而有所悟入,而后性静心空,脱离一切挂碍。无挂碍斯无恐怖矣,无恐怖则神清,神清则气足,气足则应变无方、随机生巧。如是而后,明于法而不拘于法,沉其心而不动其气。
作为外来文化的释家文化受到东方文化共性的影响,因此也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佛教文化自传入中国后,经过儒家、道家文化的影响,产生了派系众多的中国佛教,其中最具盛名的就是禅宗。在佛教徒看来,自然风景就是佛的象征、佛的境界。佛经中常谈及“境”与“人”的关系,“境”多指代俊秀的自然风光,是佛教禅师的人格象征和佛性境界。金圣叹评《西厢记・赖简》时,曾借用释家关于“人与境”的说法:“是好园亭,是好夜色,是好女儿,是境中人,是人中境,是镜中情。”释家文化说法各异,但其公认的最高境界就是“空”,“空”不同于道家的“无”,因为“空”中含“有”,而且是包含万物之有。
在释家精神文化的影响下,皎然、司空图、苏轼等人,将释家思想引入诗歌领域,极大的丰富了文学艺术意境理论。
概而言之,儒、道、释三家的哲学思想都与中国古典诗歌意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对形成中国古代文人墨客不同的文化心态和行文风格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赵缺.无咎诗三百序.
[2]杨匡汉.中国现代诗论(上)[M].花城出版社,1985:29.
[3]陈良运.古代文论名篇选读[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4]黑格尔.美学[M].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7
[5]赵连元.文学理论的美学阐释[M].昆仑出版社,2007:267.
中国经典故事范文3
早前在旧金山举行的谷歌I/O开发者大会上,谷歌宣布了其“智能电视”计划。从已经公布的计划来看,Google TV不仅能为你带来搜索以及浏览互联网、观看来自Youtube等视频网站的内容,你还可以在电视下载并运行Android程序,这意味着你可以把Google TV看成是一款大一号的Android智能手机。
按照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的说法,Google TV真的是电视领域的又一次革命?
谷歌的野心
2007年11月5日,谷歌正式推出旗下首款基于Linux平台开源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该平台由操作系统、中间件、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组成,号称是首个为移动终端打造的真正开放和完整的移动软件。
由至今,Android在智能手机世界的受欢迎程度并不比iPhone逊色,由谷歌成立的Android联盟便拉拢了包括中国移动、摩托罗拉、高通、宏达、华硕、英特尔以及T-Mobile在内的30多家技术和无线应用的领军企业组成,风头可谓一时无两。根据美国市场研究机构NDP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Android手机在美国市场的销量已经超过iPhone,占据该季度美国智能手机总销量的28%。
正是由于Android的手机领域尝到甜头,谷歌试图将其复制到更多领域,除了业已进入的上网本外,电视无疑是一块尚未开拓的“大肥肉”。有数据显示,美国人平均每天花5小时看电视,美国市场每年投放在电视上的广告费达到700亿美元,更别说全世界40亿的电视用户。
引领电视变革
与此前在手机领域的扩张一样,谷歌TV一出场便联手多位重磅级选手。
据悉,英特尔、索尼、罗技、百思买等公司便是Google TV的第一批合作者。这其中,Google TV功能模块将搭载英特尔凌动芯片组,Adobe的Flash 10.1将为Google TV的内容供应商,索尼将成为首家生产内置Google TV模块的电视机和蓝光影碟机,罗技则负责生产配备Google TV功能的机顶盒,以便为非索尼电视机的用户提供服务。
除此之外,全国知名的消费电子零售商百思买成为Google TV设备(包括电视、机顶盒)的独家销售商,甚至连美国第二大卫星电视运营商DISH Network也加入该阵营,试图利用卫星电视网络为Google TV提供合作运营服务。
按照谷歌的设想,Google TV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电视应用,它不仅仅是让你通过电视上网,而是让你在电视的同时看照片、播音乐、玩游戏、购物等。
据悉,Google TV将以Android 2.1平台为基础,并且能升级至最新的Android 2.2版本。内置的Chrome浏览器能连结至所有电视频道,除了通过YouTube欣赏在线视频外,用户还可以使用Amazon等租片功能,Adobe Flash Player 10.1 将整合在Google Chrome 浏览器里,不仅能为你呈现完整的视觉效果,你甚至可以在Google TV上玩Flash游戏。更甚者,你还可以在Android软件商店寻找自己喜欢的应用程序下载。
更甚者,6月3日,TCL推出中国市场上第一款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互联网电视,并且在当天通过了广东省科技厅的科技成果鉴定,三星与LG两大韩国电子巨头也酝酿在年内推出其产品。
以此来看,Google TV要复制甚至超越Android手机的成绩并非难事。
中国市场前景黯淡
虽然Google TV的表现足够令人期待,但在中国市场的前景却未必能同样可圈可点。
尽管Google TV在时便宣称可收看一百万个频道,但在国内,由于互联网电视内容企业必须获得相关经营牌照,像Hulu、Youtube等内容来源在国内难以应用,TCL智能电视项目的冯总监曾经表示,TCL与长虹集团合资成立的“广州欢网”是目前唯一的后台支持运营平台,缺少内容优势,这无疑让Google TV的吸引力减掉大半。
中国经典故事范文4
【关键词】图形;背景理论;意象;省略;转喻
引 言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如果从《诗经》算起,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已经有3000多年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简洁凝练、意韵深远、结构跳跃,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这种简洁、疏朗的语言可以无限地扩展读者的联想空间,读者只有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利用充分的联想激发出或填补很多缺省信息,才能获得诗歌的意境,这就是诗歌语言的张力。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极具张力,这种语言特点表明在诗歌的创作和解读过程中都涉及到较多的心智和认知因素。从认知诗学的角度解读中国古典诗歌可以把诗人的认知、体验、创作和读者对作品的结构、内涵的认知和解读联系起来,对于这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语言张力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和应用价值。而传统的主要从词汇、句法、韵律、修辞等语言学或文学的角度解读是远远不够的。
一、图形、背景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发展
图形、背景理论是以突显原则为基础的一种理论。这一理论最先由一世纪前的丹麦心理学家鲁宾(Rubin) 提出的。之后完型心理学家借鉴这一理论用来研究知觉及描写空间组织方式。完型心理学家认为知觉中图形的识别遵循“普雷格朗次原则“(principle of Pragnanz)即通常具有完型特征的物体、小的物体、容易易懂或运动的物体通常被识别成图形。语言学家认为图形背景理论不但是空间组织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也是语言组织概念内容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 Talmy 是最早把图形背景理论用于语言研究的学者,Talmy (1983:232)认为语言中图形、背景的选择根据定义特征和联想特征,之后我国学者文旭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之后Stockwell(2002:21)把图形背景理论用于文体分析,他通过对超现实主义诗歌的分析,认为阅读是图形、背景不断形成的过程,是不断产生令人震撼的形象(images)和回声(resonances)的过程,文学语篇特征含义和联想意义正是建立在这一动态过程之上。综上所述,图形、背景理论这种建立在独特的突显与被突显视角下的理论是解读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张力的一个有力的角度,利用这一理论可以更好地解读诗歌的意境和意韵。
二、图形、背景理论可被用来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古典诗歌语言的张力,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1.图形、背景理论与诗歌的意象
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于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思想、情感与具体事物的结合,诗人通过这种特殊的艺术形象表达自己的主观意念,让读者领悟其言外之意,即诗歌语言的张力。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具有无限地张力,原因之一就是诗人在有形的“象”中蕴含无尽的“意”。诗歌意象的创作和解读是通过心智活动将个人经验和外在观念进行概念化,并将其编码或解码的过程。诗人在观察客观景物时,各种不同的景物以不同的方式作用于人脑,人脑在识别这些事物的时候,不可能同时同等地进行意象的转换,总会有一些突出的景物被视为图形,而另外一些会被识别为背景。比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中的图形、背景体现地非常突出。落花、闲人,空山、静夜,山鸟、月出,鸟鸣、深涧,这些意象构成四组图形、背景。图形鲜明、清晰,背景宏大、模糊,这也符合审美清晰性原理,根据这一原理,鲜明、清晰的事物会给直观者愉悦的体验。(熊沐清,2012)诗中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有声写无声。人闲的静衬托花落的动,月出是动的,宿鸟因月出而惊起,也是动的,唯其动,也更突出静。读者可从这些简单的意象组合成的图形、背景后读出别的意味,即通过“象”所表达的“意”,此时的“象”可理解为认知结构中的图形而“意”是背景。
2.图形、背景理论和诗歌中的省略
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凝练,结构跳跃,有些诗歌在形式上看来是简单甚至不连贯的,因此传统的从功能主义和形式主义角度的研究就不够了。这种诗歌中的省略和留白不仅拓展了诗人创作的自由,也是增强诗歌语言张力的有效手段。读者在解读过程中,须作出更多的认知努力,读者须发挥想象力,通过有限的信息激活认知的微观世界而调出相应的信息从而填补缺省信息,形成一个连贯的、可被接受的认知世界,这样诗歌便实现了语篇上的连贯,读者才能全面地体会诗歌的意境。(赵艳、夏日光,2010)突显与省略看似是矛盾的,其实二者是统一的。诗词中的省略恰恰是为了突显重要的信息。和增加修辞意蕴。这也充分表明汉语史一种意会的语言。图形、背景理论正是基于突显观的一种理论,因此从这一角度理解诗歌语言的张力是一个有利的视角。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写道:“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马致远《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诗中省略了动词和一些用于衔接的虚词。如用图形、背景既可以解读成诗人用来一些并列的意象形成合成图形而省略了背景,又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和体验把各个意象分别处理成图形和背景。如鸡声茅店月,根据图形的联想特征,可把鸡声作为图形,茅店月作背景,突出伴着鸡鸣的“早行”,也可把茅店或月作为图形,突出寄居茅店时的“思乡”或只有月亮作伴的“孤寂”。
3.图形、背景理论和诗歌中的转喻
转喻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它以经验及感知显著性为其认知理据。转喻的本质是用突显、重要、易感知、易记忆、也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或用具有完型感知的整体代替部分。(张辉、卢卫中,2010)图形、背景理论也是以突显观作为其认知基础,因此转喻的喻体是认知的焦点,可以视为图形,转喻的本体是认知的参照点,本体和认知域中的其他内容可理解成背景。古典诗词中大量使用转喻,这也使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大张力的原因之一。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喻体这一认知焦点的刺激,可使想象空间扩展到本体及其所在认知域的其他内容,从而使头脑中分离的图形、背景统一起来,使图形更加突出,背景更加深远。如杜牧《赤壁》中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中“二乔”是以两位著名美女来代替东吴国,美女的命运代替东吴国政治、军事的走势。诗句中的“二乔”和铜雀楼构成一组图形、背景,可使读者想到英雄如曹操者,于横扫天下胜利之后,拥江东二乔于铜雀台,弦歌艳舞,以享受缠绵之春色的得意气概。字面之外,“二乔”和“东吴”的国家命运也构成一组图形、背景关系,这样读者在阅读时可体会到沉重的历史兴亡之感,被巧妙地掩藏在儿女情长的表象之下。
三、结语
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张力的解读是一种动态的认知活动。当我们解读诗歌时,是基于对世界的认识和亲身体验之间的互动。诗歌语言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语言,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突显,而图形、背景理论作为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的重要概念正是建立在经验观和突显观基础上的,汉语是一种读者意会的语言,而诗歌语言更是具有很强张力的凝练的语言,因此把图形、背景理论用到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分析中,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Stockwell.P.2002.Cognitive poetics: an introduction.London: Routledge Talmy.L. 1983. How language structure space spatial orient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New York: Plenum Press.
[2]Talmy.L.2000.Towards a Cognitive Semantics .London:MIT press.
[3]蓝纯.从认知诗学角度解读唐诗宋词[J].外国语文,2011(2):39-43.
[4]匡文涛,文旭.图形-背景的现实化[J].外国语,2004(4):24-31.
[5]单欣欣.从图形-背景理论看有关人体的转喻[J].当代外语研究,2012(2):18-22.
[6]熊沐清.“从解释到发现”的认知诗学分析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5):448-459.
[7]张辉,卢卫中.认知转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中国经典故事范文5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经典故事有启迪学生德智的作用,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经典故事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要扩大自己的阅读面,将教材中一些文章与经典故事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故事的学习,让学生汲取成长的营养,能够健康、全面的发展。本文就教学中穿插经典故事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措施,旨在提升中学语文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一、基于文本落点,链接教学内容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掌握一定的经典故事,在备课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的预设,寻找故事与教学内容的契合点,要基于文本落脚点来链接教学内容,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论语》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引用一些寓言故事来启发学生,可引入《掩耳盗铃》和《揠苗助长》两则寓言。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之前所学的短小故事,引出《揠苗助长》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才能够办事成功,不能够只凭借自己的主观愿望来办事情这一深刻的道理。同样,《论语》是以简短的对话来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的。然后教学活动就自然的过渡到《论语》学习,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简单的对话中体悟出深刻的道理。再如,在教学鲁迅的《阿Q正传》时,教师在教学中引入鲁迅弃医从文的经典故事,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与鲁迅相关的资料,并对鲁迅的弃医从文谈谈自己的看法,当学生体会到鲁迅先生思想的伟大时,也就能够真正的读懂《阿Q正传》,体会到那个时代国民的灵魂,感悟到麻木的国民的“精神胜利法”,也就能够明白鲁迅为什么要“呐喊”和“仿徨”,加深对中国历史社会的理解和认识,加深对人性的体会和感悟。
实践证明,根据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链接经典故事,能够有效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从而在这个过程中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二、挖掘故事内涵,深化教学内容
经典的故事不仅具有经典的故事情节,也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挖掘经典故事的深刻内涵对于学生精神世界的升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要发挥语文的工具性,更为重要的是发挥语文的人文性,让学生的精神世界富足丰满,让学生体会到真、善、美。
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这篇经典的寓言故事时,可以引入《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愚公移山这篇寓言故事内涵的深刻理解。教授本课时首先让学生复述这两个神话故事,然后根据故事内容谈谈自己的体会。学生会从这两个短小的神话中体会到夸父和精卫的坚强的毅力。接着引导学生读愚公移山的故事。通过提问加深学生对这则寓言故事的理解,可以问学生:“愚公是否真的‘愚’?智叟是否真的‘智’?”“愚公移山的故事和精卫填海的故事有什么区别?”等。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来触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让同学们进行积极的发言,然后进行科学的点评:我们能够在前人的故事中汲取自己成长的营养,那就是毅力、恒心与坚忍不拔的精神。只要拥有这些武器我们才能够真正的成为生活中的强者,才能够无畏挫折,勇往直前。
以上案例中,正是因为教师有效地挖掘了故事内涵,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效深化,学生的语文学习就不再是孤立化的,而是整体化的,自然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三、续写经典故事,延伸教学内容
每个人对同一个故事都有自己的独特体会。学生也是如此,他们的遗传、成长环境以及之前所接受的教育不同,对于同一个故事的理解和体会也会大相径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表达自己内心对这一内容的独特的认识和体会。对于一些学生独特的有创造性的见解不能够彻底的否定,而是要认真的倾听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真正的受到启发。
例如,以辛弃疾的《破阵子》为故事题材,让学生续写一个行军作战的故事,学生就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续写故事,只要是情节合理,都是学生学习后的启发与感悟,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来说都是可贵的。续写经典的故事,是教学内容的延伸,也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以及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加入故事,推动故事的发展,理解故事,进而真正的读懂故事。
中国经典故事范文6
【关键词】幼儿;学习古文;培养兴趣:语言发展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璀璨夺目,传统诗文更是内涵丰富,意境高远。现如今在我们城市大大小小的很多幼儿园里都能听到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抑扬顿挫的背诵我国最传统的一些简单古文。如:小班开设《百家姓》,中班开设《弟子规》,大班开设《三字经》等。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让幼儿从小就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有益于传统文化的弘扬,有利于孩子陶冶情操、丰富语言能力,为培养孩子的思想道德和品格修养都有好处。
1幼儿对古文的学习,从培养兴趣为主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在人成长过程中的发展是不同步的。一个人的记忆力发展是自零岁开始,一至三岁既有显著的发展,幼儿期是人的记忆发展的黄金时期。背诵是他们的天性,是他们所喜欢和擅长的,如果在这个阶段让孩子多背点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和篇目,可以作为一种终身去消化、理解,收益的文化储备。再次,幼儿接受经典教育,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之中,吸收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精髓,使他养成良好的性格与气质。
如何把握幼儿的记忆特长而诵读经典古文,我认为主要以培养兴趣为主。注重幼儿兴趣的培养,增加幼儿的学习动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我们知道,所有的智力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学的好,要让幼儿对学习产生兴趣,不仅要用生动形象的内容来吸引幼儿,更重要的是激发幼儿对知识本身的兴趣,促进他们有学习新知识的要求和愿望。由经典故事引出的知识点的学习,品德的教育,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经典的难度。
孩子天性活泼,生动的故事、美妙的音乐、优美的图画、快乐的游戏是孩子所喜爱的,我们可以将传统经典著作学习融入孩子的一日生活中去,多渠道地让孩子接触、学习经典。比如《三字经》三字一句,合辙押韵,音律优美,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在教学过程中不苛求量的多少,也不增加孩子们的学习负担,只着重于培养幼儿的诵读兴趣,从小培养幼儿对古文的美感和学习趣味,开发幼儿心智,在这些经典的古文中包含许多勤劳、立志、爱国、爱家、助人为乐的内容,每天在早餐后诵读几段,虽然孩子们目前不能完全理解其中蕴藏着的传统美德和智慧,但是随着他们知识量不断增长,在以后的人生道理上一定会消化理解,并将一些优秀品格体现在自己将后的为人处世中。在诵读古文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激发幼儿诵读古文的兴趣。比如,教师在教幼儿读《三字经》的内容时,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可特别注重读音的轻、重、快、慢,当幼儿能熟读后,教师还可与幼儿进行“对读法”,即老师读前面一句,幼儿读下一句,依次对着读,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注意力,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为了培养幼儿对古文的兴趣,老师在读完每段后讲解其内容,让幼儿能理解其中的道理,同时还可以将每段的故事生动的讲给幼儿,使幼儿对故事产生兴趣的同时对古文也有好感。老师在幼儿休息时,可放一些经典古文故事的碟片,让幼儿从动画里感受到古文里的寓意以及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可根据故事的教育意义,结合孩子的年龄班、季节特征,有目的地选择一系列的经典故事,有计划地穿插在幼儿主题活动之中,这些经典故事不仅能够帮助孩子轻松学古文,同时也能内化成孩子独有的故事财富。让孩子们在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中不知不觉的丰富知识,提高他们自身的文化涵养。
2诵读古文,培养幼儿语言能力
幼儿期是大脑高速发展时期,也是获得语言能力的最佳时期,古文的一些启蒙书也有生动的一面,有的富有文功、语句精练,如果在这一阶段培养幼儿学习古文,使一些生动、顺口、独具表现力的语句能运用到日常生活和游戏当中。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加识字量,扩大了知识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还有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儿童的语言运用能力是儿童整体语言学习和发展的驱动力。比如幼儿在生活中遇到要让出自己爱吃的东西时,他会主动将食物让给其他伙伴或家人,问幼儿为什么要这样做,幼儿会主动的背出“融四岁,能让梨,我想学习孔融也把好吃的让给大家”,这就是在古文的学习中帮助幼儿提高对语言的敏感性,他们在说话时能用最简洁的古文语句叙述,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知识,使他们懂得了很多道理,同时他们语言的理解表达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幼儿每天将新学到的古文背给大家,再将每段的寓意及经典故事讲给大家,不仅在语言上得到好的发展同时使幼儿感受到一起分享的快乐。《纲要》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因而要求“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幼儿在通过学习古文认识传统道德典范时,会自然地将经典用在每日的游戏活动与日常生活中。
人们对“经典古文诵读”的关注并不仅仅它是一种育儿的新观念、新方法,更重要的是关系着我们这个社会如何看待中国当代教育,如何看待文化传承的问题。儿童学习“经典诵读”并非鹦鹉学舌般的模仿。他们在这种情况中可以练习已经知道的东西,并且继续尝试一些别的东西。他们的语言进步得越多,他们进一步学习的范围就越大。少儿学习古文(读经)的发起者是台中师范学院教授王财贵,他最早的读经实验是在家培养自己的四个孩子。这些孩子仅凭音律之美背诵古文,一段时间后,对文字的敏锐度和鉴赏力明显提高,文章写得好,更显出品质上的礼让恭敬。王财贵得出的结论是,0-13岁是儿童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如果能在这段时间聆听或诵读经典,把人类文化的精华灌输到脑中,并在其成长过程中自行体悟、践行,将有助于成为德行兼备的有用之才。孩子读诵经典后,承载着先贤的古训,再经过团体氛围的熏陶,普遍变得谦和有礼,要改正生活上的不良习气也变得容易许多。
通过学习古文,不仅让孩子第一次接触到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也培养了孩子学习的兴趣,最重要的是,一些自私的孩子可从古文故事的学习中开始变得谦恭礼让,这对于塑造当今社会的人文精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