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语文字词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语文字词教学范文1
很多教师认为初中阶段的字词教学已不再是教学的重点,但是我们在仔细研读《语文新课程标准》后,就会发现字词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字词不但是语文基础的一部分,更是提高学生素养的一个最具体、最直接的载体。通过字词的学习,学生还可积累词汇,为阅读、写作练就基本功。《新课程标准》中规定:7-9年级独立识字3500个,会写3000个左右。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每篇现代文课文后面都有字词积累的练习。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使学生通过教材学习积累一定的字词,以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规定呢?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作为实施者的一员,笔者认为我们很有必要在这一领域重新审视、探讨。
一、字词教学的地位
初中语文教学要不要对字词教学提起足够的重视?颇多争议。有的教师认为,都是中学生了,字词教学已不再是重点;有的教师喜欢让学生自己在课下解决字词问题;还有的教师只是在课上检查预习环节时,象征性地检测一下写法和词义。现在的课程改革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于是有的教师干脆把字词一项忽略不计,留给学生自己去消化理解。如果我们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就会发现,新课程标准中不仅提出了初中阶段语文的识字、写字要求,而且对识字教学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强调语文课要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这就已经把识字、写字能力提高到与读写、交际能力同等高的位置了。可以说当代中学生的文化底蕴如何,某种程度上可以从他的字、词、成语的掌握多少来衡量。字词不但是语文基础的一部分,是学生提高自我修养的一个重要手段,更是提高学生领悟中华文化的一个最具体、最直接的载体。
二、字词教学的实施
应该怎样实施字词教学呢?新课程标准试验教材课后安排的“读一读、写一写”就有别于以往的课前预习提示中的字词。不仅是位置由课前移到课后,其意图显然也不同。现在放在后面,其目的是积累、检验学习的收获,所选字词不仅有生字词,还有常见、常用的优美词语。在字词教学中要注意这一变化,教师适当安排教学。
1、课前预习
在预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会使用多种检字法,在字典、词典中查找生字词,独立识字,读准字音。在响亮悦耳的语音中让学生感受汉字的音韵、节奏美。还要学生会写,掌握字形,能熟练地书写,力求不要写错别字,而且要写得工整、规范。充分利用书法课(写字课)来激活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这样,就把字词教学和书法练习结合了起来。
2、课堂点拨
初中阶段,学生需要识记的字词多。整个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字词超出三千。这些字词,除了要掌握写法外,学生还要理解意思,学会灵活运用。每次授新课时,我都会在讲授前或讲授后用一两分钟将本课的生字词再巩固一遍。具体方法是:
(1)快速朗读,对难读难写或难懂易错的字词以口答形式进行抽查、检测,以突破难点。
(2)要让学生知道理解字词含义应该联系上下文,做到理解词义不离句,理解句意不离文。让学生明白,词语解释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去望词生意、生搬硬套。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中,“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和下文中“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聪明”一词的解释,就不是它的本意“有才智”之意,而是“糊涂”的意思。如果一味生搬硬套,就体现不出作者恨当时未能体会父亲的深情的主题了。又如,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中“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一句中的“寂寞”,如果单纯从字典中查得的“孤单、冷落”的意思,就大错特错了,应该根据文意理解,解释为“冷清、单调”。
(3)鼓励学生积累多音字和形似字汉语中的多音字和形似字非常多,这是学生学习出现错别字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学生平时经常多积累、多识别多音字和形似字,可使学生出现错别字的机率大大降低。如多音字“和”就有hé(和平)、hè(应和)、huó(和面)、huò(和药)、hú(和了)五个读音,“差”也有chà(差劲)、chā(差别)、chāi(差使)、cī(参差)四个音义;又如,学了《木兰诗》中的“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中的“戎”,就指导学生区别“戍、戌、戊、戎”等字,并总结“点shù、横xū、wù中空,中间十字就念róng”;再如,学了《故宫博物院》中的“鸣钟击磬”中的“磬”,就指导学生区分“磬、罄、馨”。
3、课后巩固
(1)每篇课文学完后,我都要求学生将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要求积累的字词以及学生在课堂中补充的词语抄写三遍,然后利用早读课再听写一遍并要求学生及时改正。每个单元结束后,再指导学生出一套字词的测试题,相互检测以达到巩固的目的。
语文字词教学范文2
一、搞好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对于即将接触的新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如何实施却又是一个教师需要面对的难题。对于语文的字词预习,许多学生都抱着应付的心态,大多是扫一眼,草草了事。也就是说,学生们对于预习字词没有特别的兴趣,觉得枯燥无味。要想落实好字词的课前预习,必须增加预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以苏教版七年级《“诺曼底”号遇难记》的字词教学来说,要求重点掌握的字词是:弥漫、窟窿、湍急、猝然、酣睡、蓦地、履行、肇祸、须臾、小心翼翼、巍然屹立、惊慌失措、相提并论、失魂落魄、井然有序等。这些字词看似很寻常,但实际上笔画都很繁琐,不仔细预习,很容易在课堂上出现认错的情况。教师在布置课前预习任务的时候,可以通过开展书法比赛来增加学生写字识字的兴趣,还可以给学生找一些相关的音频,让学生默写,或者提供一个伴着古典音乐练习写字的时间段,让识字、写字更富有情趣,提高学生练习字词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归纳学习方法
初中阶段,学生要掌握的字词量还是很大的,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学习字词的方法,快速地记住字词的正确写法,理解同一个字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思。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许多词都有近义词、反义词,有些字还是多音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这些词汇进行区别教学,在教一个新词的同时拓展它的反义词、近义词,鼓励学生进行积累训练,这样就可以不断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字词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学生就能够在写作中灵活地运用词语。教师在进行字词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引导,让学生尽量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不要一味地刻板灌输,降低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在语文学习中,有许多词语都有多个意思,放在不同的句子中理解其意思就完全不同。教师可以抓住语文字词的这个特点,合理运用于教学过程中。例如在苏教版语文教材《苏州园林》一文中对于“寂寞”一词的学习,原文中是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单纯从这一句去感受“寂寞”这个词的意思,其意义就是“冷落、孤单”,但放在全文看,讲的是苏州园林的景色,这里“寂寞”的实际语言意思是指“冷清、单一”。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不同的语境下的不同语意挑出来,不要使学生产生误解,同时鼓励学生进行朗读,反复体验某一个词语的意境,引导学生质疑某一个词的意思,这样会营造出一个特别有趣的字词学习氛围,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字词。
三、开展有趣的课后活动
学习字词,不仅需要能够正确地理解它的意思,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巩固练习,但如果总是枯燥地进行字词书写,很容易让学生感到疲倦,有时候写多了,反而会让学生质疑字是不是写错了。巩固字词训练的方式有很多,学生可以通过听、说、读、写、用等几个方面来加强对字词的巩固。教师要合理地将“语文来自于生活”的理念植入字词教学中。
语文字词教学范文3
【关键词】初中语文;字词教学;探微
【Abstract】Terms of teaching a variety of forms, with junior middle school language teachers should be in terms of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found that match your own.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ing should not be closed in terms of language to meet the test situation, this is only the most basic teaching junior high school language requirement terms.
【Key words】Junior high school language; term teaching; Exploration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1)08-0065-01
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考试评价的重点要素。但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经常会为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而犯愁,为学生默写中的低级错误面迷惑。不少初中生靠着吃小学阶段的老本,越到后来错别字越多,甚至在中考做最基础的字词题时,一部分学生也不得分。究其原因,主要是初中阶段的字词教学环节薄弱了。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是构建语文大厦之砖瓦,切不可淡然视之。
一、初中语文字词教学的现状
在小学阶段,字词教学是伴随着各种花样和手段进行的,是语文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一环,及时的学习、反馈、评价形成“一条龙”的学习机制,学生们乐在其中,自然能认真对待。而到了初中,字词教学退居“三线”,机械和重复的抄写训练是主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觉得索然无味,兴趣骤减。毋庸讳言,学生们在成长,而字词教学的手段却已落伍。新课程改革实施后的语文课常用的字词教学法就是借助了多媒体的功效。较之以前请学生到黑板前默写或注音的方法而言,字词教学的效率似乎大提高。当然,伴随而来的问题就是“一闪而过”的呈现式教学留下来的痕迹甚是淡漠。而一些教师之所以这样忽略字词教学,就是因为在当前流行的“整体感知”课文的阅读教学中,这样的字词教学总会妨碍感知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二、初中语文字词教学的有效方法
面对学生们对字词教学不感兴趣等一些现状,语文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直面问题。笔者通过个人的教学实践和多方面的参考以及向很多老师求教,认为如下方法可以解决一些有关字词教学方面的问题。
1、课前自主识记,培养学生预习习惯。
上新课前一天,教师把字词识记目标作为预习的重点任务下达给学生。
利用课下时间,由学生自主学习,借助工具书完成扫清阅读障碍,识记重点字词的工作。做好这个步骤对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既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预习习惯。
2、大声朗读,读准字音。
课后的生字词,首要的就是记住它的音。音,主要是靠多用普通话朗读来掌握。可由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利用早读组织学生大声朗读几遍,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听清其他学生的读音,来纠正自己错误的读音。另外,教师也可以对大部分学生读错的音进行纠正,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发地对重点字词做辨析、比较训练。
3、课中利用情境巩固理解。
授课前,教师组织学生在黑板前进行板演,发现问题后,教师要根据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进行必要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规律、巩固识记成果。这样的字词识记教学不仅不需要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而且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关于多音字和重点词语的理解,应结合文本阅读,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通过玩味、推敲、辨析等方式来完成,而不是单纯死记读音和字典意思。如以《济南的冬天》为例:根据上下文理解画线词语的意思:
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这些词的意义不只一个,在运用时可能会用到它们的比喻义和引申义,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可得到对其恰如其分的解释。
4、课后听写至关重要。
语文字词教学范文4
思想上的转变带来了我识字教学的改变,我在上课时也不断摸索识字教学的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更好的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一、课前自学
每篇课文教学前,我都让学生按下列要求自学本课生字词。①通读全文,用方框框出生字词,借助课下注释或通过查字典词典自学字词。并把生字的拼音写到课文中生字的上面。朗读时能随时给自己正音,也便随时识记生字的读音。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工工整整的抄写在预习本上,生字注音,生词写出解释。②反复、轻声、快速地认读生字词,要求读顺口。同时将难写、易错的书空写一遍。一般不要求学生抄写多少遍,以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那样会降低学生对字词学习的兴趣。第一步老师要严格检查,书上的笔记随堂到学生座位上检查,预习作业课后收上来批阅。
二、课堂点拨巩固
每篇课文教学时,我都会在讲授新课前将本课的生字词巩固一次。方法是①语文课前,课代表依期初安排的顺序督促学生把预习本上的字词注音和解释板书在黑板上。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时,我就转课堂,粗略的看看学生的预习情况。②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我带着学生走进课文中来学字词。或抽学生起来读读难读、容易误读的字;或叫一个学生上讲台在黑板上默写难写的生字词,其他学生在书页边默写;或老师点拨形近字多音字的辨析;或联系上下文才能理解的,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字词,则在课堂教学时组织讨论学习或点拨讲授。③为及时巩固,老师或抽学生照着黑板领读一遍字词。然后留三分钟给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写写,巩固字词知识。
三、课后检测
为了不加重学生负担,我一般不要求学生抄写字词,但 每篇课文学完后,我都会给学生规定一个时间表,让学生自己复习,我定时检测。检测总分100分,既要写生词也要给生字注音,还抽查一些重要词语的解释。下课安排四个大组长批改。80分过关,过关的学生要把错误的字词马上抄写三遍,加深印象,不要在头脑中留下错误的答案;不过关的让他们复习后,我再用中午午休的时间再给他们默一遍。听写成绩记入语文平时成绩以供参考。此法虽老却不旧,实践中很是管用,是治疗错别字顽症之良方。
语文字词教学范文5
【关键词】字、词教学;过好识字、用词关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我们所说的字词教学不仅仅是识字教学,字词教学体现的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教学。所以,语文课要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这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
一、做好识字教学工作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
学习语文,识字教学是基础,如果一个人认的字不多,不但读不了书,连写作文也会困难重重。所以对语言文字,必须做到会认会读会写会用。
(一)在初读课文时,指导学生读字音时要收放自如
所谓的“放”,就是在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时,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教师一边巡视一边指导,让大多数学生都来读,并且随手板书学生读错的字词。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有的生字学生可能早已认识,对他们而言就不再是生字。反过来,有些认识的字,学生如果不能再认,对他们来说就成了“生”字。针对学生自身情况,对会读自己不认识的字词,甚至连熟字都不认识的学生是一种复习,而对已认识这些字的学生来说则是一种巩固。但过度的开放会使字词教学混乱,毫无章法,故而在纠正了学生容易读错的字和词后,再来展示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最后点名读,齐读,这就是所谓的“收”。
另外,还要区分容易混淆的汉字。让学生动脑子、找规律,找出生字与熟字之间的联系,明确它们的共同点,区别它们的不同点,这样识字学习就变得很轻松。如,部分学生对“既”与“即”“拨”与“拔”,“休”与“体”等字形容易发生混淆,以至于在书写时,经常把“既然”写成“即然”,把‘即使”写成“既使”;把“拔苗”写成“拨苗”,把“挑拨”写成“挑拔”;把“休息”写成“体息”。这就要提醒学生注意:“既”的右边部首是四画,而这个字的声调是第四声;“即”的右边“卩”有两画,这个字的声调是第二声。又如,学生老是把“休息”写成“体息”,我告诉学生:“‘体’是由‘人’和‘本’组成的,人本来就要‘身体’好才有力气。‘身体’差了,就该‘休息’。” 这样从字形和字义两方面辨析,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掌握同音字。
(二)要把字形结构的规律性知识教给学生,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
大家都知道形声字占汉字的80%以上,即形旁表义,声旁表音。学生掌握了这个规律,识字教学就容易多了。另外对象形字的直观性可以做形象的描绘,对会意字巧妙的形义联系做有情趣的解说……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记忆请、情、清,利用已学过的“青”字加上“氵”就成了“清”,再联系“清澈的河水”就知道了“清”与“水”有关,又理解了字义,“请”,人要用嘴,所以就有一个言字旁;“情”,与心情有关,所以加上竖心旁。利用形声字的声旁和形旁识记字,既利于掌握汉字的声,又利于掌握汉字的形和理解汉字的义。学生会惊喜地发现:原来枯燥乏味,难以捉摸的方块字是一个个有趣的符号。更体会到了我们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二、词语教学一定要准确、到位、全面
词和句是文章最基本的构成单位。无论听说读写,都离不开词和句的理解和运用。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词和句的训练应是最基本、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呢?
(一)初读课文,词语的解释要准确、到位
词语解释常犯的毛病是遗漏或者忽略了词语中某个重要的字,只解释出词语中的一小部分意思,这样学生理解得就不全面,不准确了。例如对“熟识”的理解,大多数的学生都解释为“认识”,而对学生所遗漏的“熟”字,我们要追问,要补充。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词语解释中马虎、草率,不精细、不准确、不到位的毛病。因此,要把词语解释得完整、准确,不遗漏词语中的每一个字,就必须对词语中的每个字的意思进行深入的了解。
(二)熟读课文,激发学生的潜能,理解词语的意思和作用要到位
在熟读《卢沟桥的狮子》这篇课文时,里面有“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等词;课前,我们可以采取让学生查字典的办法,让学生课前预习,初步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字面意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和使用工具书的能力。课上熟读时,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联系课文内容进一步理解,“大小不一”这个词语的意思,是不是小的只有几厘米就是小,大的有几十厘米就是大呢?对字词的理解既要联系课文内容,还要从课文中跳出来,进一步理解其表达的作用。“形态各异”这个词理解的难点是“形”“态”“异”这三个字在词中的意思;“形”指什么?“态”表示什么?这个词什么意思?既要理解字的意思,还要理解词的意思,这样才能做到字不离词。
(三)精读课文时,理解词语在课文中意思要到位
语文字词教学范文6
关键词:字词;积累;应用;认知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2-0179-01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字词教学的现状
1.初中阶段,学生掌握的字词难度增加。这些字词的难度除了字型复杂外,字词意义也呈现多样化。而我们的字词教学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认知上,叫学生读几遍就放在一边了。
2.在作文和语言表达训练时,不太注重对字词错误的纠正。在习作中,师生往往把重点放在对文章的谋篇布局和表现手法的思考上,而对文章中的字词应用这一基础环节忽视,不注意纠正学生习作中的错误和运用不恰当的字词。或许教师也注意学生语言表达的流畅度,但是在指导上往往不到位,常以“语言流畅,如行云流水”、“表达生动,用字传神准确”等套话带过。
从这两种现象中发现,在对字词学习的认识上,师生都极为重视语文字词的认知方面而忽视综合运用。
二、研究策略
针对字词教学的特点和在现实教学中的不恰当做法,我觉得要使初中字词教学摆脱低效率的训练,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其根本途径是以应用促进认知,把应用和认知结合起来。在实际教学中,应关注以下一些方法:
1.在链接现实生活世界中积累字词。
现实生活是学生语文学习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也是语文学习时的参照物和体察揣摩的情景场。我们可以利用电视、广告、商标等帮助学生积累字词,这种途径自由、分散,随时随地都可学习。比如每周安排一节课时间让学生写出自己见到的商标名称或广告用语,以此帮助学生积累词语,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与人的交流中不断培养识字兴趣,不断丰富字词积累。
2.在汲取民族文化的精髓中积累字词。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学习民族先进文化、民族优秀品质的过程,识字教学同样具有传承、积淀文化的功能。学习语文离不开诸如课文一类的语言材料,而这些语言材料往往积淀着丰厚而多彩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由于语文学习的文化内涵及其教育意义在教材、课程中是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渗透于语文教学、识字教学之中,从而让学生在积淀民族文化底蕴中积累字词。
3.在实施大量课外阅读中积累字词。
在众多识字教学体系中,“字不离词,词不离旬,句不离文”的特点符合识字与书面语言学习互相促进的规律。生字新词的出现和讲解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为记忆提供了一定的线索。我们应善于利用课外阅读积累字词,让学生在读课外书时注意通过图画内容揣摩旬意,积累不认识的字,并通过请教别人、查字典等办法认识生字,以此达到积累字词的目的。
4.多读、多写是抓住问题的根本
学生对新的字词的最初认知还是由说写开始。适当的读写是识记的最直接方法,这是掌握字形最直接的途径。
5.加强作文评改中的字词纠正。
习作是学生对字词的具体应用,忽视习作中的字词纠正,等于放弃了对字词应用的检验。重视学生对字词的“认”、“辨”,而忽视“用”,这是典型的本末倒置。
6.在课堂教学中,应把字词教学与课文内容教学联系起来,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在课文讲解结束后,可以将文中的关键字词挑选出来,让学生积累这些字词,如在讲课时出了以下题让学生做:填字组成词或短语。
( )然泪下 ( )然发动进攻 ( )然若揭
( )然悔悟 ( )然若失 ( )然无声
填写首尾的成语
精( )( )精神( )( )神痛( )( )痛
贼( )( )贼举( )( )举防( )( )防
做了这些题,我们就可以发现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字形,是否真正掌握了字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同时也检测了学生对文本的掌握情况。
7.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方法是积累记忆法。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大部分知识的获取都要靠平时的积累,所以应该教会学生用积累记忆法来掌握一些基础知识,比如字、词和一些诗词的记忆。此举的主要做法是,将平时教师讲授或自己学习时遇到的一些字词的音、形、义和一些名篇名句随时记到自己的笔记本上,然后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总结,将这期间积累的东西进行归纳,这样日积月累就可以掌握很多零散的、不容易集中记忆的知识。
8.对字词的把握要放到具体语境中。
听过很多课,有的教师一上课就检查字词,尤其是文言文,学生还没有走进文本,教师一上课就进行2吩钟的字词大检查,学生’能会吗?即使是会,那也是一种机械记忆,效果很差。教师的关键作用是怎样引导学生在有效的时间里怎样开启思维,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如笔者在教读《范进中举》时,文章的结尾部分胡屠户收银子时的几个动词用得非常好,分析这几个词时就要和胡屠户的性格特征结合起来。这样才算是真正掌握了。
9.以课本为依托,适当拓展,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进行梳理。
在学习“寒喧”一词时,笔者引导学生去联想与“暄”相似的字,如“宣泄、喧哗、渲染”等词,然后引导学生区分这些词。“寒暄”是问寒问暖的意思,所以偏旁是“日”等。这种方法不只用于课本,学生在读课外读物的时候也可以做这种梳理。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自行梳理的习惯,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
10.引导学生掌握造字法。
妙趣横生的汉字有它特殊的造字法,引导学生掌握造字法有助于对汉字的掌握。笔者在讲解“好高骛远”的“骛”与“趋之若骛”的“鹜”时,让学生知道“骛”是追求,“骛”是“野鸭”,因此下面是“鸟”。学生掌握了这一方法,可以说受益匪浅,默写中的同音字就用这种方法解决,事半功倍。文言文、诗歌中词语的理解。学生可以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用这种方法推敲,这也是很有效的。另外,为了让学生对字词有兴趣,还可以给他们讲合字、拆字的妙处,就是猜字谜。如“地方话”就是“访”;《说岳全传》中写到:岳飞接到12块金牌后,梦见“两条狗面对面坐着说话”,问卜吉凶,卜卦人说恐非吉兆,将军回京凶多吉少。“两条狗面对面坐着说话不就是“狱”吗?牢狱之灾啊。”这样一来,学生对汉字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总之,字词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初中语文字词教学不应封闭于满足考试的局面中。只有掌握了字词,阅读能力才能得到提高。这只是初中语文字词教学最基本的要求。为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语文字词教学在初中阶段不应被弱化。
初中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抓好并抓牢学生对字词的积累这一教学环节,这是提高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基础,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