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孔雀东南飞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孔雀东南飞教案

孔雀东南飞教案范文1

如果说课堂是师生共享的一段生命时光,那么宽容和机智则是催开生命之花的阳光雨露;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弹奏的一支生命短曲,那么宽容和机智就是奏响这支曲子的灵巧之手。回想我的课堂历程,我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叹。

“美女”与“英雄”

在上杜甫的诗《咏怀古迹(其三)》这节课时,我在课前准备了周详的教案。因为杜甫这首诗歌咏的对象是王昭君,所以我又特别精心设计了导入语,准备以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来导入课文。进入教室前,我的心情特别好,心想这节课课堂气氛一定很好。但课堂上出乎意料的情形还是发生了。

上课了,我笑着说:“上课前,我想先向大家请教一个你们最感兴趣的问题。”还没等我说完,学生马上插嘴:“老师,什么问题?是那什么吗?”我用手势示意他们安静,然后说:“先请李同学站起来。”“老师,别这么神秘吧。”

“李同学,请问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分别是哪几个人?”

旁边的同学马上出声:“不是吧,这么简单。”

可李同学抓耳挠腮,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又把企求的眼光投向左右。旁边同学闭嘴不言,眼看着要闹笑话,这位同学冒出了一句:“老师,我只崇拜英雄,不爱美人!”

全班同学本来为他着急,现在都哄堂大笑起来。我也跟着笑了笑,等学生情绪平静一下时,我说:“每个时代都需要英雄,人们都崇拜英雄,英雄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你说说,你崇拜哪些英雄?”

李同学马上回答:“刘翔在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以平世界纪录的12秒91获得金牌,他创造了中国乃至亚洲的历史,成为第一个获得奥运田径短跑项目冠军的黄种人。姚明,作为一个中国人,能够在篮球运动的殿堂中获得一席之地,是中国人的骄傲。他有全面的技术、不屈的斗志、无私的精神,难道不是英雄吗?他们都是我崇拜的英雄。”

李同学脸上显露着自信和坚毅,这与之前紧张和慌乱全然不同。我既觉得诧异,又很快地明白过来,于是带头为他鼓掌,同学们也马上为他鼓掌喝彩。 掌声渐渐平息,我微笑着说:“同学们尤其是男同学崇拜像刘翔、姚明这样的大英雄,欣赏他们敢于拼搏的勇气和精神,这是积极向上的表现,老师是非常赞成的。相信李同学这番话也是发自肺腑的,他也一定会以心目中的英雄为榜样,努力学习,顽强拼搏,永不气馁。但不仅男人可以成为英雄,女人也可以成为英雄。

比如王昭君,在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她是唯一一位民族英雄,她为了汉朝和匈奴的和平,甘愿去国离乡,远嫁匈奴,这种奉献牺牲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她难道不是真正的巾帼英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杜甫的诗《咏怀古迹(其三)》,经由杜甫的诗来与英雄进行心灵的交流沟通。”

经过这番英雄与美女之争,学生兴致高涨,课堂气氛顿时又活跃起来。学生很快进入了课堂情境,这节课学习效果好得出奇。

课后细想,如果我当时只按自己的设计思路上课,必然会粗暴地打断这位学生的精彩回答,这样不仅了解不到这位同学的聪明、机智,还会伤害到他的自尊心。幸而我能因势利导,既稳定了课堂教学秩序,把学生的思路拉回到正轨,又引导学生发现了同学的优点,还对学生进行了人生价值观教育。通过这一次,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拥有机智,再加上欣赏和包容,才能创造出自由、和谐的心理环境,让学生的情感和思维的翅膀无拘无束地翱翔,让课堂变得精彩。

“水鸳鸯” 与“野鸳鸯”

孔雀东南飞教案范文2

一、预设细节,绽放课堂教学的美丽 

语文教学不仅是学生体验情感和增长知识的过程,更是一种人文性和艺术性的享受。《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不断生成的。在课程活动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生命的相互碰撞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乃至新的教学目标。正如布卢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因此,课堂不能再是教案剧的演绎舞台,而是珍视孩子们变化的学习需要,精心预设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是课堂生成精彩绽放美丽的弹性调控过程。高明的预设总是在课堂中结合学生的表现,灵活选择,弹性安排,动态修改。我们关注生成精彩并非摈弃细节预设。教师的细节预设越周密,考虑越详尽,教学才能更具有针对性,才会为课堂生成精彩提供更宽阔的舞台,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妨认真预设好课堂中可能的每一个细节,这样就可以在教学中胸有成竹,绽放课堂教学的美丽。 

二、抓取细节,绽放课堂教学的美丽 

课堂教学往往是千变万化的,这多得于突发性的生成。生成好像是教学过程的节外生枝,但节外生枝或许会开出艳丽的花朵。生成是一种无法预约的美丽,是预设灵活机变的调整。如袁蓉老师在教《林黛玉进贾府》(节选)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同为女性,同为很美的女性,王熙凤与林黛玉的美有无差异?”有学生说,林是一种少女的美,王是一种的美;有学生说,林是一种内敛的美,王是一种张扬的美……这之间,忽然有同学交头接耳:文中似乎没有写林黛玉的衣着打扮,她会穿怎样的衣服呢?这是袁老师没想到的,于是她让大家想象一下林黛玉当时会穿什么样的衣服。有学生说,林黛玉第一次到外婆家,应该是精心打扮过的;有学生说,林黛玉很自尊、心细,不会在给人第一印象的衣着上随意的;有学生说,林黛玉是一个孤高独立、不合流俗的女子,她的衣饰应是淡而不俗、清雅高丽的。忽然有学生发问:“文章为什么对王熙凤的着装描写细致,而对林黛玉的着装一字不提呢?”课堂又掀起了。大家认为,王熙凤身份特殊,出场时就要引人格外关注,所以艳丽华贵的衣着非常夺目,既符合其身份,也符合其性格;林黛玉略去衣着打扮的描写,更显示她灵秀的精神气质。 

这堂课,袁老师本来预设的教学细节之一是“透过王熙凤和林黛玉肖像美,深入人物内心世界,特别是发现林黛玉不同凡俗的气质美”,不料中途出现“意外”,“想象一下她当时会穿什么样的服装”看似顺着学生的发言游离了教学的细节预设,实则从另一个更有趣味的角度深入剖析了人物内心世界,使教学向纵深方向发展,而这一切都是不曾“预约”的精彩。 

三、优化细节,绽放课堂教学的美丽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更应该注重细节的预设。而这里所说的细节预设,应是一种开放式的多元的细节预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是细节预设,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参与教学研讨也是细节预设……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细节预设必须做到心中有人,我们需要淡化狭隘的格式化的备课,优化课堂中的每个细节,使自己在实施中能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反应应付自如;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情境、备生活、备自己,还要备和课堂有关的一切主客观因素,使教案更有宽度、厚度、深度和广度,在横向、纵向相结合的细节优化中追求课堂教学的精彩。 

四、预践统一,绽放课堂教学的美丽 

语文学习过程的开放性、思维的多向性、结论的丰富性决定了语文课堂可以达到生成的多样性,而一定的预设必不可少,预设与生成,似乎是矛盾对立的,但预设可以转化为生成;预设是为了生成,为了创新,为了学生的发展。然而,生成也决不是随意的,生成是偶然中的必然,预设不能被生成无情放逐,生成也不能因失却引导而放任自流。 

有位教师在执教《孔雀东南飞》时,按照文本和他的预设,刘、焦悲剧以双双殉情而终。但有的学生提出疑问:他们为什么非要选择死呢?于是全班对这个“另类”问题探讨起来。他让大家为刘、焦设计“出路”,有的说他们可以告焦母破坏婚姻,有的说二人可以私奔呀,司马相如、卓文君不是私奔了吗,有的说干脆听从母、兄安排,各自结婚不也很好吗……老师把他们说法一一提炼,归类为板书:①状告,②私奔,③屈就……然后进行对话: 

师:刘、焦状告焦母,那时有《婚姻法》、《妇女权益保护法》吗? 

生(笑):没有。 

师:那时没有这些法律,但有另外一些“国法”和“礼教”,而它们都是维护封建家长制的,刘、焦想告也告不赢呀! 

生:那他们就私奔吧。 

师:他们私奔虽然可以暂时逃离刘、焦家庭小“火坑”,但别人如果知道他们有违母命兄意而私奔会怎样看待他们呢,他们会不会陷入为社会所不容的大“火坑”呢? 

生:有可能,那简直是一定的。 

师:如果让他们分别再娶再嫁,这就不符合他们的性格和对爱情的忠贞,人物形象就不美了,就失去了魅力! 

经过一番点拨、疏导,预设与生成的“死”“生”之争得以顺利解决:焦、刘只有殉情,才彰显他们爱情的始终不渝,才有力地批判封建家长制害人的罪恶。 

孔雀东南飞教案范文3

1.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教学模式并非否定传统。

对于新课程改革中的语文课课堂教学模式,虽很难明确,更不能套上一个固定的模式而称之为“新课改的语文教学模式”来推广,但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方法或模式,都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应该体现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并重;既要重视预设目标,又要重视可能出现的非预设性目标。第二,在教学内容上,不仅包含学科学习内容,而且注意引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第三,在教学的方法上,注意多种方法在日常教学乃至一堂课中的结合使用。第四,在教学的呈现上,注意利用问题情境和现代教育技术,以吸引学生注意,引发学生思考。第五,在教学的顺序上,遵循“先学后讲”的次序,即先由学生自主或合作性学习、探究,教师再进行点拨。第六,在教学的组织上,尽可能多地利用师生、生生互动,加强合作与交流。第七,在教学评价上,采取多元、发展、综合性的评价标准,以学生的生成、发展、问题解决能力、自主性等高水平的学习结果作为评价依据。新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学与传统教学并非截然不同,教师也不必用否定传统的“全新”目光看新课程改革的教学。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出的许多宝贵经验,如我们已经娴熟掌握的启发式、点拨式、讨论式、激疑式等仍然可以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扬光大。更如魏书生重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六步教学法”,钱梦龙“自习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的“四式教学法”,这些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为当前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那么,语文教学应该改革的是什么?答案是明确的,即改革过去那种无法适应当今学生需求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我们应转变“满堂灌”“教师问学生答”的简单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变教师“独霸”讲台的传统模式为师生互动式学习,“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2.面对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师必须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

当前,面对语文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要想真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没有必要的观念更新,课程改革是难以实现的。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适应时代要求,更新观念,和课文课程同步发展。当今的学生,即使生活在农村,也不同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学生,知识面大大拓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不一样。如以笔者所教班级为例,在开始讲解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时,学生对刘和珍的死就很漠然,因为他们都生活在和平的年代里,又沐浴改革的春风,是家中的小皇帝与小公主,没受过苦,不懂得今天的生活是先辈用鲜血换来的。因此语文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传授给学生,而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来认真研究,探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要积极地从以往的“填鸭式”教育中转变过来,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出发来组织和实施自己的课堂教学。在传授语言文学知识的同时,要贯穿历史知识、文学精粹、爱国主义、时代风云等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去积极地探索语言文化知识。

同时,语文教师还要改变对学生的传统看法,遵循教育活动的规律,充分注意学生的“差异性”、“潜在性”,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改要求新时代的教师应该能教各种类型的学生,并使他们各自的特长都充分得到发挥。农村高中大部分学生的数学和英语较差,因此,学习语文特别是选修语文的较多,要想引导好学生,语文教师就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终身学习,拓宽知识视野,也只有这样才会“与时俱进”,适应课程改革带来种种新问题的挑战。

3.吃透教材,再度开发。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搞好教学,把握教材、用好教材、教好教材,也就是说,教师只是既定课程内容的传递者,教材教案的复述者。新课程要求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语文课教材和教学参考所承载的知识只是课堂教学中具有导引价值的资源,重要的是,教师和学生要去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语文课学习的知识在课内,考查的在课外。要通过教材的学习,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所以,语文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因此,语文教师除了用好教材,自己也要开发各种各样的课程资源,包括图片资料、历史文献、网络资源和其他学科资源等,还应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开展社会实践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师生在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分析和建构并生成新知识。

孔雀东南飞教案范文4

【关键词】语文 教学意境 特征 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082-02

教学意境是教育学过程中属于师生主观范围的意与属于教学客观范畴的境两者结合的一种最佳教学艺术境界。意指的是教师、学生在教学艺术、教学美的创造过程所表露出来思想、情感,其特征是情与理的有机统一:境指的是教学艺术所反映的审美情景和艺术氛围,其特征是形与神的有机统一。教学过程中,情与理、形与神深刻地概括了教学艺术创造的内容。

教学意境应具有以下特征:

(一)抒情性。清代学者方东树认为:“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王国维也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现代美学家宗白华写道:“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因而涌现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为人类增加了丰富的想象,替世界开辟了新境,正如恽南田所说皆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这是我的所谓意境。”综上所说,抒情是意境的一个显著特征,教学意境概莫能处。

(二)情景性。教学意境也必须借景言情,寓情于景,做到情景交融。教学离开情景性则难以形成意境。例如,有位教师讲授《孔雀东南飞》时,由于他本人深受父母包办婚姻之苦,在课堂教学时,真情流露,悲切切,泪涟涟,而学生却无动于衷,有的学生甚至报之以嘲笑。该教师失败的原因是因为他与学生所处时代背景不同,即教师离开学生的“景”来抒情所致。反之,有景而无情,即使形似,也无意境可言。如还有教师教《孔乙已》身着破烂的长衫,一边走进课堂,一边说:“我就是孔乙已”引得学生哄堂大笑。像这种生硬外加的毫无情感的“景”绝无意境可言。教学意境中的“景”需在情中,情中含景,情又需在景中,才可以景传神。

(三)虚灵性。周止庵认为:“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灵气往来是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也是意境形成的关键。教学意境也与其他艺术意境一样讲究言外有意、情外有韵、景外有景、象外有象、境外有境、以少总多、以实求虚的“虚灵”艺术,追求那种“虚灵”的“空间感型”的“妙境”。“虚灵性”是教学意境的特征之一。虚灵性与其他特征互相配合,相得益彰,从而使教学艺术有虚有实,有疏有密,有急有缓,有起有伏,多彩多姿,妙趣横生,呈现出和谐的美感。

(四)审美性。审美性是教学意境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学意境的审美特征是由于抒情性、情景性和虚灵性特征衍生出来。教学意境的情感不是一般的喜怒哀乐,而是一种经过提纯和升华后的特殊情感――审美情感。教学意境自始至终都有审美情感渗透其中,推动了师生对创造教学美的情感追求;教学意境的情景性和虚灵性经师生的审美经验、审美感受和审美情感的激励和感染,达到审美融合,成为一种尽善尽美的艺术整体,所以说教学意境也有审美性特征。

教学意境的审美特征,容易激起师生对美的不懈追求,诚如高尔基所说:“人们爱听悦耳而有旋律的声音,爱看鲜明的色彩,爱把自已的环境改变得比原来的更好、更美。”当代青少年学生也爱上优秀教师创造的那种引人入胜的具有审美性的教学意境的课。教学意境的审美性,能使学生在赏心悦目中自觉地接受教学美感的熏陶感染,获得知识,锻炼能力,发展智力,实现精神的愉悦、道德的启迪、心灵的净化、情感的激励、个性的陶冶、思想的升华,使学生终生难忘。教学意境的巧妙创设,对于提高教学效益,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审美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创造那具有艺术魅力的引人入胜的教学意境,至少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尝试:

(一)教师要认真进行感情积累。

在教学意境的创设过程中,情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王国维说:“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弛思,深得其情。”教学意境中的情,不是局限于一般的喜怒哀乐的人之常情,而是一种摆脱理性束缚的忘我的情感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心灵处于一种摆脱了理性控制的自由状态。教学意境创设过程中,为什么情感必须从理性走向下意识通道?或者说为什么要排除理性而回复到下意识?因为教学艺术意境是心境、物境和现象三者的交互作用,它本身就是一个过程,一种状态,是不可分割、不可解析的,而一旦引入理性,运用判断和推理,就意味着分解和割裂,它就不是一种过程和状态。但这种过程和状态,通过体验、感受却是可以把握的,而体验、感受在潜意识层中有多种心智机能的共同参与。教师惟有让心灵处于无所束缚的状态下,才能获得对教学意境的感受和体验,才能创设出那种引人入胜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教学意境。教师忘我之情来源于对人民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来源于一种崇高的使命感,来源于对学生纯洁、真诚的爱。

(二)教师要不断净化自己的精神境界。

教师作为教学艺术实践者,必须使自己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师要创造那空灵的独具神韵的教学意境,就必须不断净化自己的精神境界,做到精神淡泊、闲和严静、超凡脱俗。教师惟有不断净化自己的精神境界,才能升华到崇高的精神境界中去。综观那些善于创造教学意境的优秀教师,他们无不注重塑造自己的高阔襟怀,吐纳山川精英,品察巨澜沧海,洞穿人情世故,统观经典史籍,努力驱逐卑污心绪,刻意摒弃世俗情结,认真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所以他们创造的教学意境往往达到了一种“思与境偕”“自然高妙”的化境,从这化境中学生可以感悟到教师那种淡泊、闲和、严静和超凡脱俗的崇高的精神境界,令学生对教师肃然起敬。

(三)教师要刻意保持良好的教学心境。

良好的教学心境是创设教学意境的基本的心理条件。“万物静中得”。教师惟有在积极的良好的教学心境下进行教学,才能创设出充满生机活力的具有引人入胜艺术魅力的意境。教学过程对师生双方来说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教师和学生本身就是一个个复杂而又单一的整体。教师创设教学意境,就如同母体孕育胚胎、种子即将萌芽一样,一开始就是从一个特定的有机整体的心理结构出发。教师的这种心理流、心理场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积累、酝酿而自然产生并逐渐完善的。积极的良好的教学心境,就是教育师全身心沉浸到这种有机完整的心理活动的时空出现的。诚如有的教师所说的,当一进入教室走上讲坛后,就仿佛进了另一个世界,眼里只有学生,心中只有教案,手中只教法,似乎从大脑到口舌,以致到手的粉笔尖,教有一股绵绵不绝之“气”,把教学形式、内容、方法、手做、手段、语言、节奏、机智自然而然地融在一起,教学纵横捭阖、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这是一股勃勃的生气,一股近于神妙的“灵气”。这股灵气就是教师心灵深处那股有本源、有支脉、有方向的“知、情、意、行”等心理要素有机交融、浑然一体、自然行进的的“心理流”。就是这股灵气,使教学意境成为一个浑然天成的整体。综观从多优秀教师创造的教学意境,便发现都是在良好的积极的教学心境下匠心独运的浑然天成的整体。

(四)教师要善于沟通并融合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审美经验。

教学意境是一种模糊教学艺术,在教学意境的创设过程中,意境从潜在阶段――规定形态向最后完成形转化的关键,在于必须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审美经验的沟通与融合。教师要有效地沟通和融合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审美经验,就必须善于创设高度凝练的物化形态的教学意境。惟有高度凝练的教学意境,才能在有限的表现范围内,以高度集中、简练、生动的形象,容纳深远的意蕴,造成“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空灵境界,以吸引学生凭借自己的审美经验去领悟去品味,从而获得教学意境所特有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参考文献:

孔雀东南飞教案范文5

【关 键 词】文本缺席 文本回归 “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个“哈姆雷特”

【正 文】

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新课程标准也大力提倡学生创造性的阅读和个性化的体验,要求阅读教学让学生读出自我。但是实践中,我们往往从这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为了读出自我,我们抛弃了文本;为了读出个性,我们允许学生歪解。一千个读者是读出了“一千个哈姆雷特”。但那不是“哈姆雷特”,那是“唐吉诃德”,是“贾宝玉”。所以仔细思量这句话,其实,“一千个读者”应该是只有一个“哈姆雷特”,就是建立在文本基础之上的那个“哈姆雷特”。

就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粗浅地谈一谈这“一千个读者”和一个“哈姆雷特”的事情,说说自己对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缺席和文本回归问题的看法。

一、文本缺席的现状及其影响

新课程改革的春风扑面而来。虽然我们要等到下半年才真正使用新教材,但“教材未到,风先起” ,早将大家的大脑清洗了一遍。理念的更新和教育技术的改善给沉寂了许久(忍受着“唇枪”、“舌箭” )的语文阅读教学园地带来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景象,借句时髦的话:课堂有了生命。然而:

(1)文本在课堂中慢慢“逃逸”,被纷扰的现代媒体“多情”地取代。从定义上说,计算机辅助教学本身只是一个“辅助”的身份,然而它往往由于其美丽的外表“越俎代庖”。视频、音频等诸多多媒体素材的确可以让课堂生动很多,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教《阿Q正传》时,考虑课文太长,学生还未进入课文的阅读,就直接让学生观看电影《阿Q正传》,然后直接开始教学,比如探讨人物形象、小说主题等。可想而知,不仅学生找不到文字所在的课文位置,而且根本就是将被电影导演、编剧“第二次创作”的《阿Q正传》当作鲁迅的作品来读。这怎么说是解读鲁迅的作品,最多也只是“第三次创作”。

这种情况很多,如用黄梅戏选段代替《长亭送别》文本,用电影《茶馆》代替文本《茶馆》。究其原因,除了文本本身原因之外,主要是考虑学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兴趣因素。在电脑游戏和视频影像的环境中长大的一代,他们对写在纸上的文字,特别是很长的文字几乎都是在没有东西可以消遣的时候才去阅读的,再加上现在沉重的课业负担。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为了适应学生的这种情况,常常将课文原作者的文本用更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再创作”的“文本”来代替。虽然这也是阅读,但是它让学生远离了经典,没有了坐冷板凳的耐心,而只求感官的刺激,丧失对文本形象的大胆想象。

(2)文本在没有读懂得情况下,被无限制地拓展,导致“文本缺席”。李镇西先生在《文本也是特殊的“主体”——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哲学思考》中说:如果把创造性阅读理解成不顾作品的意义而随心所欲地“自由理解”,则只有“创造”而无“阅读”了。说的真的非常好。由于对 “尊重学生的个性”、“开展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提倡学生个性化阅读” 和“提倡学生知识生成”等新课程理念的误解,我们在教学中往往由于自己的多走一步让“真理”变成了“谬误”。比如在一个学生基础较差的班级教《窦娥冤》一课中,有教师匆匆处理了一下课文,就在课堂后半部分加了一个辩论“当你在受冤枉时是否会忍”,还煞费苦心将学生分成两半,调换位置。课堂是很热闹,但是这个问题与课文到底有多少关系,与本课的教学目标到底有多少关系,不得而知。学生对窦娥的冤屈,也就是对古代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都没有读懂,就去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不是哗众取宠吗?诸如这种为了追求课堂的热闹,追求师生更多时间的互动,充分展现学生的主置,而粗读一下文本甚至稍带一下文本的情况是经常存在。

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经常有老师为了追求课堂热闹,将课文肢解,断章取义,只对课文的某个片断进行全面的探究,由课文到课外,神乎其神,到最后根本就不是语文课了。比如将《道士塔》上成世界文物保护课,将《神奇的极光》上成极光欣赏或其物理的解说课。适当的渗透是有必要的,但是不顾课本的存在显然是对语文的“背叛”。这样的“背叛”是想告诉学生语文的“无所不包”,还是想告诉学生其实老师知道的很多? “无所不包” 恐怕就是“什么都不是” 吧?语文之大大得无边啊!

“远离文本”的代价就是抛弃“语文”自己。

(3)没有作者出场的文本解读同样也是文本的“缺席”。文本是读懂了,但忽视文本背后的作者,课堂不是“学生”、“老师”、“作者”三者的对话,而是建立了文本再创作之后的学生(可能更多的是自己平时生活的体验)和老师(可能只是教参的解读)的对话。

教《师说》,我们可以对“老师”的定义进行新解,可以让学生畅谈自己喜欢的老师形象,但我们不能逃避韩愈的认识和他所处的时代特点。如果让学生用《逃学威龙》的师生关系来审视韩愈那个时代的师生关系,甚至是我们现在的师生关系,那简直就是对《师说》的“屠杀”。

对文本进行“新解”是一次创造性的阅读,赋予文本学生更多的个性化色彩是语文教学的魅力,但是“知人论世”的阅读精神还是语文教学中永远不可抛弃的科学精神。将《荷塘月色》中的情感说成是朱自清婚外恋的苦闷,《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被休的原因说成是刘兰芝的“不孕症”,都是对这种精神的离弃。试想经常浸染在这种新解的课堂中的学生,他还有什么经典不可以“新解”?将《望庐山瀑布》改成《望炉中烤鸭》虽然原因很多,但课堂教学中的这种“新解”恐怕也是一个因素。

二、文本回归的教学实践和思考

在热闹、生动的课堂中,文本在经常性的缺席。那如何让文本回归课堂,重构文本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呢?

首先,要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有些课堂,教师为了体现对学生的鼓励,经常会采取“不作为”的方式对待学生的回答。不管学生回答是否贴切,是否针对提出的文本问题,总是一句话“好的”或者“很好”。这样的处理使得课堂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很低,文本的阅读兴趣大大降低,反而起不到鼓励学生的作用,更不能谈学生对文本有什么深入的探讨。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不能及时地起到效果,等一会再讲,针对性就不强了。因此,教师在对待学生的回答上必须落到点子上,该引导就得引导,指出不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引起重视。

另外,教师的指导还应体现在对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引导。文本比起一般的媒体毋庸置疑它是显得无趣得多(一般情况下,特别是现在如Flash、视频、音频等这么发达),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像传达任务一样将文本阅读的指令传给学生,他们肯定只会是被动地接受。如果教师自己就对文本怀有极高热情,然后在努力创设情景的同时,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这样就能大大提高他们学习文本的兴趣。比如我们可以经常将学生鉴赏文本的优秀作文推荐发表,经常让阅读丰富的同学给大家介绍经验,这样不仅能形成良好的氛围,也会促使部分学生对阅读有一种向往之情。再比如上古文《六国论》,原本很枯燥的内容我们可以给予一定的时代背景介绍或者用教师自身的朗诵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再比如,如果我们在课堂当中经常让学生针对文本提出一些争议性较强的问题,带着这些富有探究意识的问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就会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傅领进门,学成靠自己”,这个“领”就是“领”方法,“领”兴趣,“领”习惯。没有对文本阅读的兴趣根本不用谈阅读的创造性!

其次,创建学案,让学生在课前带着任务自主学习课文。从实践来看,语文教学在很多时候会没有作业。其实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是我们语文老师应尽的义务,也是本学科应有的权利。但是,我们经常要么认为布置了学生也不会做,不布置作业也给其它学科让路;要么为了赶进度一天布置很多东西,让学生做不完作业,最终导致学生反感。可以说这些都是对学生语文学习的不负责任。利用学案,让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文,了解文章大体情况,不仅仅能充分落实对课文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和效果,从本质上讲,也是一种引导学生走向“自主学习”的好的方式!

另外,通过学案我们还可以了解学生阅读中的问题,为课堂中的教师的科学引导提供依据,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当然,我们所编制的学案不是教案的翻版,更不是将所有要解决的问题一股脑儿地塞给学生,增加他们的课业负担;而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自学,学会主动阅读课文,主动探究课文中的一些问题。学案问题设计应呈梯度分布,难度根据学生水平分出层次,好学生完成多数题,一般学生解决基本问题。并且对学案上的问题,要有适当的讲解,能及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让学案真正为教学服务,而不是拖教学的后腿,束缚教学。

第三,要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不照搬教参或随便下载资源,要全方位地了解课文,挖掘课文,充分做好课前预设。重视文本教学,我们应在精心研究文本思路的前提之下确定教学的思路。由于各种原因,我们有时可能对课文自己都没有什么独特的理解就匆匆看了一下教师用书,然后匆忙去上课。这种没有对课本的深入理解的教学也必然会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挖不深的教材是不是太简单了呢,学生对教材还有多少兴趣?在此基础上的任何讨论都只是建立在一知半解的状态之下,任何拓展都可能是漫无边际的天马行空式的延伸。在没有文本引导下的学习只能降低学习的效率,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所以教师在授课之前对涉及到的任何资料都要有所了解,有用的要充分利用,没有用的当作知识储备,以备上课预设外的不时之需。

另外,我们还要认真备课后作业。现在有些老师为了赶时髦,课后作业布置什么研究性学习,而其实该校学生可能根本没有这个条件,有些根本和课文没有多少联系了。这种脱离实际,脱离文本基础的作业根本和语文教学的“得法课内,得益课外”的宗旨是相违背的。作业不仅要切合学生实际,更重要的是建立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之上,不能是上课一套,上课一套,风马牛不相及,那只能增加学生负担,降低文本学习的效率。

最后,带领学生,构建老师、学生和作者的对话。阅读文本读出学生自己的体会当然是件好事,但我们不是简单地满足于此,我们要教会学生“知人论世”,掌握阅读文本的过程,学会阅读文本,学会尊重作者、尊重文化。同时还不能把作者的观点硬塞给学生,要让他们在教学中自然生成。

比如在《病梅馆记》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搜集梅花的相关知识文句,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本文的主旨,然后再出示龚自珍的的思想和时代特点,知人论世,由主观性阅读转入实证性阅读,从而和作者进行对话,加深对本文时代意义的理解。同时对于较难的文章,则可以让学深课前通过网络、图书馆等资源,充分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从而能够顺利地解读课文,做好和作者交流的准备。

比如《巴尔扎克葬词》,文章属于翻译文章,雨果和巴尔扎克的友谊以及巴尔扎克在法国人心目中的位置,学生在课前肯定不甚了解,这就会阻碍学生对文章情感的理解,特别是文章的某些句子的理解。为此,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搜集相关材料,然后再进行阅读。

“一千个读者”应该只有一个“哈姆雷特”,正如李镇西老师在《文本也是特殊的“主体”——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哲学思考》中所说的那样,他只能是“哈姆雷特”,他不可能是阿Q,也不可能是冉·阿让。阅读不能远离文本,远离作者,只有忠实于文本,以文本和文本作者的具体情况为基础的创造性阅读和个性化体验才是真正的阅读。回归文本,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阅读的光辉才会更加灿烂!

【参考文献】

1、李镇西:《文本也是特殊的“主体”——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