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语文心得感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语文心得感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语文心得感悟

学语文心得感悟范文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归到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这三种新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地表露出来。新课改中的小学语文课堂,新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良好,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与合作、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研究的主要就是语文课堂教学,所以在语文改革方面主要从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运用着手。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摒弃以往只看重文化知识的思想,创新自己的教学手段,让语文课堂变得精彩灵活,让学生能够在语文这门课程中学到更多。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和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对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也有不少的收获和感悟,在本文中与同行分享。

一、转变教师角色和教学观念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从教导者转变为服务者,强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角,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一定要围绕学生的学服务,教师要放下权威,积极组织、引导学生思考,大胆展开想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敞开心扉,和老师一起去探究、去创新。教师要转变为服务型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三备”:一备学生、二备教材、三备教法(包括教具)。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订比较科学的教案,为学生所想,想学生所需,解学生所难。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往的教学一般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得学什么,学生只能跟着教师走,而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根本无从谈起。转变角色,实际就是要教师营造民主的教育环境,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探究、发展的伙伴。教师不但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益友。

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其核心就是把过去学生的被动接受学习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地指导他们自主地学习,帮助他们自主地建构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掌握学习策略,发展认知能力,促进他们不断向新的知识领域发起挑战。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努力创建一种民主、平等、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并通过阅读、思考,让全班懂得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然后全班一齐思考,一齐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新课改中的课堂教学,既注重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又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对语文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评价的方式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一些好的方法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实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的过程,课堂上应充分解放学生的眼、口、手、脑,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实践的空间。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三、发挥作文教学的德育功能

新课标在写作教学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的要求,强调“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自古就有“文以载道”之说,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即对语文课程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并在以后各部分中都有相关阐述。作文也是学生表露自己思想和个性的窗口。俗话说“文如其人”,教学生作文,同时也是教学生做人。在作文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在训练学生作文技能的同时,都可以把世界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热爱劳动的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德育内容贯穿、渗透进去。

四、注重现代教育与技术的结合

学语文心得感悟范文2

[关键词]新课改 课堂教学 兴趣

一、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发明家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中,虽然我不善于创设诱人的情境,但我感到应该朝这方面努力。因为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如复习古典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时,《诗经》里“赋”与“兴”手法的运用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但老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既难以理解,又枯燥无味。怎样才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我在讲“赋”和“兴”时引入了同学们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讲“赋”时,在解释了“赋”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直接进行叙述或描写后,我引了《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指明这种从多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讲“兴”时,我引了《纤夫的爱》的歌词:“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妹不开口妹不说话妹心怎么想”,讲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含义。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我想,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

二、我们要注意重视自己在教学中地位的转变

教者要善于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离开了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当然不会很理想。

第一,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新课标中,师生关系是互动的。随着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学科知识不断增加且发展极快,,语文课堂已经不是惟一的知识来源。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全部教给学生,有的老师的知识已无法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况且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多样化了,许多学生从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甚至互联网上获取大量信息,在某些领域出现了学生比老师知道得多的现象,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得不到新鲜的信息,学不到有用的知识,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那么他们难免会逐渐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甚至出现排斥和逃避上语文课的情况。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的教学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我们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促进者,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师不必贤于弟子”,学生的信息比老师多,老师可以从学生那里学习很多东西。我们要赏识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在学生倾诉时,是一个耐心细致的听众;在学生得意时,是个兴趣盎然的欣赏者;当学生迷路时我们不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告诉他怎样去辩明方向;当学生畏惧时我们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向上攀登。通过对话实现教学相长、互通有无、共同进步。

第二,要从一名“教书匠”转变为科研型的教师。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都难于解释和应付的,我们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再不加思索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因此语文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第三,要从课程的执行者变成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因此,语文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为此,语文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包括国家层次、地方层次、学校层次、课堂层次和学生层次,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在课堂实施中不断增值、不断丰富、不断完善;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的课程的能力,语文教师要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学会对各种教材进行评鉴,对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只有做好角色的转变和定位,才能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三、我们要注意课堂教学中教学方式的变化

学语文心得感悟范文3

1、夯实基础是小学语文教育创新的必要条件

创新并不是异想天开,而是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上掌握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运用创造思维,举一反三,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即宽厚的基础知识是一个创新的必要条件。对一个人来说,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知识,才能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触发联想,产生迁移和连结,形成新的观点和新的认识,达到质的飞跃。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强调小学语文教育的基础性还体现在开展创新教育的定位问题,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把目标定在基础上,如前所述,即以培养学生的基础创新素质为主,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思维等。绝对不可起点太高,大搞攻关创新和创造发明。

2、还学生以自由是小学语文教育创新的前提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要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首先要解决儿章头脑、双手、嘴、空间和时间五个方面,唯有这样,儿童才能大胆地想象、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才能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拓展感性的视野,扩大认识的眼界,发掘内在的创造力;才能有时间去接受大自然和社会的宝贵知识,提高实践的能力。可见自由是创新的前提,教师要解放思想,解放学生、创设适应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高度自由的学习环境。还学生自由,首先要为学生提供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

3、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是小学语文教育创新的开始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的发展过程,主动参与便是学生的创造性成长的开始。主动参与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从认知、情感与行为各方面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的全部过程中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要注意以下两点。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当一个学生对某种事物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自觉地心情愉快地去主动参与,并不觉得从事的活动是一种负担,甚至会为攻克某一难关而废寝忘食。可见,兴趣是一个人主动参与某种活动的动力机制。教学中,我们刻意通过创设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主动探案问题的兴趣;通过运用直观形象地教学手段,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在竞赛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记学生对知识产生渴求欲望,从而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2)让学生体验成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帝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然而,学生的这些倾向或心理素质,最初只具有潜在的而非真实的动机性质,还没有特定的内容和方向。所以,我在教学中,要尽量创造让学生“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参与的意识。

4、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小学语文教育创新的关键

学语文心得感悟范文4

【关键词】 语文课堂 继承 重构 实践 感悟

随着课程改革在我县的开展,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经历着暴风骤雨般的“洗脑”“换脑”,正在重组重塑自己的观念系统,语文课堂也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打破传统的课堂结构和秩序,架构新的课堂结构和秩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新课堂结构应该是继承与重构的和谐交融。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只有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才能对教学进行正确有效的导航,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感悟一:让动态生成与课前预设有机统一

动态生成是新课堂的重要思想,因为注重动态生成,所以有的学者明确提出“让不确定性向语文课开放”,有的教师则认为“让我们追求无法预约的精彩”,“让我们享受语文带给我们诗意的温馨”。理想的语文新课堂,应该是动态生成和课前预设的有机统一。当然,这种有机统一是个模糊概念,具体的比例应该因人、因班、因情而定。

感悟二:让一元与多元有机统一

新课标中提出的三维目标,是对传统的知识、技能目标,即所谓“双基”目标的补充与提升。但是,这里也有个“度”的问题,这个“度”就是正确把握三维目标的主次关系,轻重关系。事实上,知识、技能目标应该是基础和前提,没有了知识、技能目标,其它目标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调查中发现教师对知识、技能目标普遍不重视,这将导致语文教学质量的下滑。造成字写不好,书读不顺,话说不清,文写不通,这还怎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二、教学方法的优化

我们都知道教无定法,因学论教的道理。因此,在语文新课堂中,我们应该抛弃新课程、旧课程这种无为的争论,坚决摒弃逢课必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主义做法,从教学实效出发,让新与旧,洋与土,继承与重构在语文课堂和谐交融。

感悟一:让读书声美起来

叶圣陶先生指出:“阅读总得‘读’,因为读得好,可以深切地传达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就领会它的思想感情。”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熏染学生的审美。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新课标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都要以读为前提,以读为中介,以读为纽带,以读为归宿。新课程,新课堂,要让琅琅的读书声成为亮丽的风景线。

感悟二:让语言文字训练动起来

不知从何时起,没有人再提语言文字训练了,语言文字训练成了陈芝麻烂谷子。这显然也值得商榷。研究证明,小学语文教育是发展性与基础性的辩证统一,学生语文素养的内化,是遵循积累―整合―外显协调发展这样一个规律的。语文新课堂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要注意渗透语言文字训练,特别要注意渗透读写训练,让语文课堂既“活”又“实”,既有灵动的诗意的栖息,又有规范的素养的内化。

感悟三:让教师的讲靓起来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讲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讲”是教的方法,“不讲”“不教”是讲和教追求的目的与归宿。许多教师都认为,新课程、新课堂,应该以学论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多地设计、组织学生的活动。就小学语文学习而言,首先是认知感受,其次是上升为理性认识,并把它纳入一定的知识系统和以往的积累融为一体,从而转化为新知识储备起来再成为获得其它新知识的背景。小学生思维正处于培育发展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讲解。所以,在语文新课堂中,教师当讲则讲,不要畏畏缩缩,瞻前顾后。当然,也要惜语如金,通俗易懂,富有启发性、趣味性。

感悟四:让综合性学习“实”起来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很显然,综合性学习也要体现语文性,要姓“语”。我认为综合性学习要追求四性:语文性、探究性、合作性、实效性。只有让综合性学习“实”起来,源于课本,超越课本,再回归课本,综合性学习才能真正体现其本来的价值。

三、教师角色的确定

角色转变是理念系统重塑的核心,诸如教师是朋友,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引领者,是平等对话的首席;诸如要蹲下来看孩子,要走近学生,走进学生,师生是共同的研究者,等等。新课程倡导的这些理念是先进的,是正确的,但教师把握时却进入了误区:讨好学生者有之,强挤笑容者有之,硬扮童心者有之,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者有之,让学生完全主导课堂还美其名曰尊重了学生……这种种情况必须得到矫正,否则语文新课堂就会失去应有的规范与秩序,效率与质量。

感悟一:让教师成为教的主人

现代教学论告诉我们,构成教学的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和教材,是在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教材这三者的复杂相互作用中展开的统一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的主人,学生是学的主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使他们兴趣盎然、愉快地学;另一方面,要让教师成为教的主人,要精心设计教案,要控制教学节奏,要达成教学目标……教师也应有自己教的主体地位,不能简单地成为学生学的附着品;学案不能代替教案,学生活动不能等同于教学,该讲之处要讲,应该点拨之处要点拨,该引领之处要引领……

感悟二:让失落的权威回归

教学需要权威,课堂需要权威,一旦失却了权威,课堂教学就进入了一种无政府状态,根本谈不上效率和质量。组织者也好,指导者也好,引领者也好,平等对话的首席也好,其中都蕴含着权威的因素。教师应该理直气壮地追求和维护自己的权威,教师也应该强化基本要求,达成各种规范:字要写好,书要读顺,话要说白,文要写通,听要专心,思要缜密……这里没有讨价还价,这里没有商量研究,这里也没有个性特长,语文教学的底线绝对不能突破。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行知教育论著百篇.2005,7(1).

[2] 戴宁宁.新课改后理念时期的实践与探索.2007,8(1).

学语文心得感悟范文5

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这是每个人都明白的道理。好习惯并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培养逐步形成的。而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一旦养成,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将一辈子受益,所以在小学教育阶段必须认真踏实地加以培养训练不可。

语文是各科学习的灵魂,而小学语文教学更是至关重要。其实,学习的过程就是习惯养成的过程。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一名在山区从教多年的语文教师,就教学工作和地域特色来谈谈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心得,以供广大同仁们商榷。

一、注重细节培养,并持之以恒

在课改的今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细节开始。在教学中,有许多的“细节”,诸如坐的姿势,读书的方法,回答问题的声音要响亮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把这些细节养成好的习惯。《老子・道德经》中“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师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习惯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形成的自动化了的行为动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必须有一个过程,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不断强化,需要持之以恒地渗透。久而久之,学生的习惯就自然形成了。

二、身教重于言传

根据小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发现一些学生可以效仿的事例,多用一些激励性的词语触动孩子的心灵。如:“因为你肯思考,所以你的发言很精彩”“你的想法真是与众不同”“你很善于倾听”“你的作业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等等。并且,尽可能使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相结合,教师和家长应及时沟通,教师和父母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榜样力量,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自己也不断提高追求进步,通过各种耳濡目染的正面熏陶,培养学生爱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培养积累的习惯

语文学习就是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如摘抄名言佳句,背诵名篇,写读后心得,是积累语言材料,学习写作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感悟作品神韵的有效方法。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这样,就把阅读、写作、感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具体来说:学生人手一本摘抄本,要求学生把自己阅读中遇到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把自己读后的感悟、启发、看法及时的写下来。教师定期批阅检查,并设计恰当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交流积累成果,在课堂上,让学生读或背诵自己积累的优美词句,讲讲自己读书的心得体会。这样,不光学生的听、说能力会得到了锻炼和培养,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激发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良性循环也更有利于学生培养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四、重视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

要学好语文,光靠课内是不够的,还必须阅读许多课外读物。课外阅读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有时就课文中涉及的某一问题会产生进一步深入探究的动机,此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阅读方面的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班内或校内开展故事会或读书心得交流,家长每天陪孩子读书一小时等活动。

1.在培养学生阅读时要做到“心口一致”

在低段的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进行初步的阅读训练,在张口读的基础上,眼睛看清自己所读的内容(即每一字,每一词,每一句)从而培养学生专注的读书习惯,并用心去理解语言的意思,这样做可以避免学生“读望天书”“读无所获”,也同时提高了学生读书的效率。

2.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小学语文低中段重点以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能力为主,要把课内和课外的阅读训练相结合,培养学生“点,画,圈,勾,注”等方面的阅读训练,使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度,以便在交流时有话可说。

3.培养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学语文心得感悟范文6

关键词:学语文 诵读 走进文本

诵读,不是学习语文的新法,可恰恰是学习语文的根本之法。诵读,词典之意,一是指读出声音来,二是指背诵。清华附中的韩军老师把“扯开噪子,忘我吟唱, 头晃脑,或婉转,或铿锵,称作美读吟诵。”他还说“回归语文教育之本――诵读。”2004年5月来自武汉的洪镇涛先生在遵义讲学时,有教师当堂提问:“洪老师,你授课的方法是好,你还说语文教学的返璞归真是读。可我们农村学校的阅读教学该怎么办呢?”当时洪镇涛先生振振有词地说:“老师们!我送你一个字――读!你就带着你的学生 头晃脑地读。这一点你能做到吗?”他还说,引导学生最终“读出韵味、读出情感、读出思想”。可见,读,在语文教育专家那里也是倍受重视。至于语文课标对诵读的注重、强调,这里就不再赘述。

2007年10月,笔者有幸参加了在遵义召开的“西部中学语文新课堂教学研讨会”,会上有来自清华附中的韩军老师、赵谦翔老师和来自武汉六中的胡明道老师,分别进行了作课和讲学。深感他们对语文教学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十分重视“诵读”。下面笔者就以上三位专家在作课和讲学中反复突出的“诵读”之法作一简要分析,并谈谈自

己在教学中如何落实“诵读”这一教法的具体操作,与同行探讨。

一、诵读――情感体验

来自清华附中的韩军老师说“诵读的诵乃心在支撑,心到音到,心不到,抑扬顿挫失自然!”这次,他教学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时,以诗人艾青的经历为自己的经历作导语引入,然后说:“古人所说的‘唱诗’的‘唱’,实际就是吟唱,就是诵读。诗歌本来就是拿来吟唱的。今天我给大家吟唱的是一首诗――《大堰河――我的保姆》。”于是,韩老师就伴着舒缓、悠扬的音乐饱含感情地吟诵全诗。韩老师读完全诗的一两秒钟后,全场才响起了雷鸣的掌声。韩老师在诵读过程中,有两三个女生在抹眼泪,上千听课教师心里也戚戚焉。另外,韩老师在读之前,读之后,始终没有说这首诗有多好,也没有说这是艾青的代表作,是现代诗的经典,但学生完全可以通过教师的这一读,领略到《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逼人心灵的艺术魅力。这一读,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皆经历了一次情感的洗涤和共鸣。韩老师在品味文中“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一句时,将它改为“我终于回到父母的家里了”来对比让学生品读,引导学生对原句读得低缓,语气中包含诗人不愿意回家的情绪,对改句读得快而兴奋,并把重音落在”终于“上,从而语气中就透出诗人急切盼望着回到父母家而高兴的心情。类似的“换、调、增或删”等多种方式的对比诵读揣摩语言,可以说是韩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品味语言的一行之有效的方法。韩老师正是通过这样的诵读,在不断的情感把握与情感交流中,学生理解了诗人,理解了大堰河的苦难,理解了大堰河的伟大与高贵,理解了诗人情感之真挚。

二、诵读――独特感悟

同样来自清华附中的赵谦翔老师在教学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词。开课时,赵老师没有任何引导语,直入新课,让学生对全词先读五遍,试背两遍,齐背一遍,抽一人背。自行背3分钟,全班一半读,另一半同步背,反复进行两次,齐背一遍,再快速齐背一遍。这样一来,该词在不到十分钟,十五六遍的各种形式的诵读,学生便记住了。赵老师在品味词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句时,要求学生要诵读出词人因时光流逝而伤感的情绪。在通过全诗的赏析之后,赵老师让每位学生写“一言心得”,即每个学生用一张纸条写上一句简洁明了的句子,来概括你对该词表达的思想的感悟,最后师生共同评析。于是,有写:“表达了美好事物的不长久。”有写:“体现‘好花不常’的惋惜。”有写:“表达物是人非的伤感。”等等。这“一言心得”,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使学生对文本有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笔者认为,赵老师这节课就很好地诠注了这一语文教学理念,并实现了这一效果。

三、诵读――拓展思维

我们再来看看来自武汉六中的胡明道老师对冰心《纸船――寄母亲》一诗的作课。胡老师对诗的诵读分三个步骤来完成。首先是学生自读、齐读、接读等形式整体感知诗文内容。其次是在学生赏析诗歌内容、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带着相应情感诵读该诗,并对学生在语速、节奏、语气等方面加以指导,对部分句子还作了范读,目的是充分让学生读出冰心对母亲的思恋之情。最后是在课堂结束时,让学生带着自己对诗的独特理解来品读诗文,完全与诗人心灵形成共鸣,读出自己类似的情感。从全堂课来看,胡老师从读开始,以读结束,并把读贯穿全课堂,在理解诗人情感上是层层推进,逼近了作者的灵魂。要不是靠诵读是很难达到如此效果的。

胡老师不但注重诵读,也注重学生思维的拓展,为实现这一点,胡老师是分三个步骤来训练的。首先,学生写出对诗歌鉴赏的心得或评点,并出示写评点的方法,即“选词造句写评点,词句赏析不离篇。点悟内涵评技巧,明白晓畅用语简。”其次是让学生分对子组讨论,并把自己感受到的画面制作成“MTV”,然后在班上汇报交流,评出哪一个组的构思最有创意。最后一步是“QQ连线”,即以句式“冰心奶奶:你使我想起了……”和“冰心奶奶:你让我懂得了……”说话。胡老师的这三个设计,有力地拓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诵读――走进文本

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要学生“能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于是笔者在教学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一词时,为了让学生感悟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就用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词来有感情地对比诵读。

首先,对苏词下片“谁道人生不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引导学生在诵读时高昂,语速稍快,重音放在“少”、“尚能西”、“唱黄鸡”上,这一反问句式反复吟诵,便可以走进词人心灵,即词人不怕被贬黄州,不怕身处逆境,反而表现出虽老犹少、豁达乐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其次是对晏词,笔者引导学生在诵读“夕阳西下几时回?”这一反问句式用降调稍慢,语气中透露出词人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事情的流连,同时也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无可奈何花落去”一句用沉、缓、重来读,读出词人对落花怀着深深的叹息(惋惜)之情。末句“小园香径独徘徊”一句,用低沉、舒缓、慢,重音放在“独”上来吟诵,便可领悟到词人的寂寞和忧伤。

上一篇角色名字

下一篇我有三个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