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短歌行曹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短歌行曹操范文1
摘要:汉魏时期出现的曹操是一个奇特的文学现象:一方面作为政治家的曹操似乎既无暇于文学阅读又无暇于文学创作,但他于戎马倥偬之际创作的诸多诗歌却大多被纳入到中国文学的教科书而流芳千古;另一方面尽管文学界认同曹操是集政治家与诗人于一身的卓越人物,但学者们却很少将曹操作为杰出政治家的杰出揽才策略与他的诗歌研究相联系。本文则试着以《短歌行・对酒当歌》为例分析曹操的人才思想及在这种人才思想引导下在驭才方面的人才策略。
关键词:曹操 《短歌行・对酒当歌》 人才思想 人才策略
顾实认为:“曹操是建安第一诗人,三国第一英雄,中国史中罕见的豪杰。”[1]近年来多数学者也认同曹操的诗歌成就和驭才能力。因此出现颇多研究曹操诗歌和曹操人才策略的文论。但研究诗歌或研究人才策略的却多分开来谈。
首先研究诗歌方面的:比如孙桂平《曹操诗解辨笺》(《集美大学学报》2008年7月03期)进一步解释短歌行的寓意,探求《短歌行》是“横槊赋诗”还是配合“求贤令”抑或是宾主酬唱说,还是另有其它寓意。
其次研究人才策略方面的:比如赵昆生《析曹操“破浮华交会之徒”与“唯才是举”》(《重庆大学学报》2002年04期)认为在曹魏政权建立、巩固的过程中,“ 破浮华交会之徒”和“唯才是举”是曹操消除汉末士大夫异己势力与选拔人才、构建势力集团的两个重要步骤。
以上仅单方面研究曹操的诗歌或单方面研究曹操的人才策略。而马克思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因此本文认为曹操卓越的驭才策略是在其人才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本文试着以《短歌行・对酒当歌》为例分析曹操的人才思想进而分析他在这种人才思想的指导下所采取的人才策略。
一、以《短歌行・对酒当歌》分析曹操人才思想
(一)求贤若渴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作者在这里强调他非常的忧愁。而为何忧愁,愁到“忧思难忘”?一则对一个具有雄才伟略,希望建功立业的雄主来讲,人生苦短,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时日为实现霸业难以预料。不可谓不愁心。二则曹操忧愁于得不到众多的“贤才”来为己所用,一道抓紧时间建功立业。
这一节曹操不仅将自己焦虑建业的心情寓意在字里行间,更是将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思淋漓尽致的表述给天下的才子们知道。
(二)揽天下之才为己所用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在这一节里,省略的两句“纵我不在,子宁嗣音?”
一句“纵我不在,子宁嗣音?”表面是说服人才投奔他,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可见实质上蕴含着曹操揽天下之才为我所用的人才思想。
(三)诚心纳才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明明如月”化用了《诗经・陈风・月出》, 《月出》中的“皎”、“皓”、“照”字, 正好与“明明”一词相衬。而《月出》中“劳心”一词也可看作《短歌行》中“明明如月”的主语, 不过曹操的“劳心”系托男女之情喻对贤才的渴慕。故“明明如月”四句, 是说自己已经将渴慕人才的意思表达得像月光一样明白, 而思念人才的焦虑(即“劳心”) 却不能为人所识察。
此节的“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表态自己诚心纳才的思想。
(四)厚待人才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作者替贤才忧虑找贤主的彷徨――“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一则,说明曹操吸纳人才的度量。另外,清代陈沆《诗比兴笺》云: “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 天下三分, 士不北走, 则南驰耳。分奔蜀吴, 栖皇未定。若非吐哺折节, 何以来之?”[ 2,43 - 44]。 曹操也看到这一形势,又深谙“贤才择主而栖”的士传统。所以后四句曹操表明自己要学习周公虚心待贤才的态度。
这节诗人以周公殷勤待贤自勉,同时也向“才子”表明自己要效法周公厚待贤才。
二、人才策略分析
在求才若渴,揽天下之才为己所用,诚心纳才,厚待贤才的人才思想指导下,曹操采取了一系列人才策略。一则因求才若渴而了“求贤三令”,二则在为揽天下之才为我所用的思想引导下所采取的因才施器措施,三则践行诚心纳才在识才、爱才、礼才方面的作法,四则是在厚待人才思想下执行的激励机制和采取的奖赏措施。
(一) 求才若渴――求才三令
通称的“求才三令”,是建安十五年《求贤令》,建安十九年《敕有司取士勿废偏短令》,建安二十二年《举贤勿拘品行令》。
《求贤令》(建安十五年)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 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 上之人(不)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 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 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 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3]
这篇令文谈论的是“才能”与出身“问题”。闾巷、被褐钓于渭水之滨等词,说的都是出身低微。当一个人的才能因出身低微而不得施展时,曹操希望给这些人提供舞台。东汉用人重德行,尚名节。曹操专门下令,纠正这种错误观念。理由是,管仲曰:‘使贤者食于能则上尊,斗士食于功则卒轻于死,二者设于国则天下治。’未闻无能之人,不斗之士,并受禄赏,而可以立功兴国者也。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论者之言,一似管窥虎欤。”[4 ]24 他认为德行不足反对任用他们是墨守成规的思想。
曹操在这则令文中,一再敦促僚属察举“被褐怀玉”、“盗嫂受金”的“偏短”之士,期待“与之共治天下”。
《敕有司取士勿废偏短令》(建安十九年)
“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 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 5 ]
在这篇令文中,曹操提到的是人才的品行和能力问题。曹操所举的苏秦、陈平,都生活在动乱时代,在那样的时代中,有品行的人不一定能积极进取,他们往往独善其身,不想兼济天下,积极进取的人又不一定有品行。所以曹操选才“不拘品行”。士有“偏短”,才有所长,关键在于用人才者能发现人才的长处与短处,将人才放到最合适的岗位上,做到扬长避短,各尽其才。
《举贤勿拘品行令》 (建安二十二年)
昔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5 ]
这则举贤令需要说明的是,中华书局标点本《三国志》给本段令文标点有误,而被大部分论者采用,而以上《举贤勿拘品行令》是参照唐长孺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部分第三册[ 6 ] ,重新标点并移录。
这令由于是三道求贤令中最晚提的,因此把问题提得最尖锐,也最具体。在这篇令文中,曹操以更为直白的方式,表达自己纳士的迫切心情。只要有一方面才能,就要举荐来为曹操所用。
总的来讲,曹操认为,用人应不拘一格。尤其是不必拘泥于人的品行优劣,对于才质高异,可以担任将、守的士人,即使品行亏缺,也要举荐任用。
(二)为揽天下之才为己所用――因才施器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兴邦建业必需大量的人才,而更为重要的是会因才施器,“才”才能为我所用。袁绍的人才,猛将比曹操强多了却不善驭才,而以七十万兵力大败曹操七万兵力就很能说明会用人对建业的重要性。曹操作为一名杰出政治家,显然为揽天下之才为己所用,在人才策略方面做得很出色。具体体现为因才施器。比如任峻懂农业,让其管理屯田;司马芝和满宠为人刚直,便令他们执法。
曹操为揽天下之才为我所用而实施因才施器的人才策略,将人才放到最合适的岗位上,充分发挥出每个人才的最大效能。有效促进其“揽天下之才为我所用”人才思想的实现。
(三)诚心纳才――识才、爱才、礼才
李卓吾评《三国演义》,每读至曹操爱将惜才的情节时,便情不自禁地赞叹:“老瞒每见人才,便思收拾,……只此便是伯(霸)王之本。”确实说到点子上了,曹操是三国之主中最善于识才、用才,也是用人最多的霸主了,从曹操身上我们可明白会用才之人亦会知人才的重要亦会知爱才、礼才的重要。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 “吕布袭刘备, 取下邳。备来奔。程昱说公曰: ‘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 终不为人下, 不如早图之。’公曰: ‘方今收英雄时也, 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 不可。’”[ 7 ]从这话可看出曹操很重视才子的心情冷暖。曹操爱才胸襟可见如此,明知刘备这个不可估量的人才走后,自己不可避免多了一个强手,然却不忍杀之,是爱才之痴――英雄惜英雄也是为得天下贤才的心。
曹操的识才――爱才――礼才思想贯彻在一系列典型人物与典型事件上。比如不计前嫌招降陈琳就很能体现曹操待人才的度量。陈琳奉袁绍之命写讨伐曹操的檄文。陈在檄文中辱骂曹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缥狡锋协,好乱乐祸。”要知当时出身于阉宦人家,最为人不齿,亦系操所忌讳者。而官方史书《三国志》载陈琳被魏军俘获。众人以为陈琳必死无疑了。却是,太祖谓曰:‘卿昔为本初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止其身,何乃上及乃父祖邪?’琳谢罪,太祖爱其才而不咎。”[8]600只能说曹操是真正的伯(霸)王胸襟。
曹操这种将心比心的态度与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的作法,如果不是真心纳才是很难做到的。
(四)厚待人才
曹操杰出驭才策略还突出表现在,在激励、奖赏人才方面做得很到位。
激励机制
曹操所处时代是乱世,人与人缺乏信任,因此这个时代对于信任的渴望尤为热切。士人相当看重别人对自己的信任与诚意。曹操能独揽天下人才为己所用,在用人方面的度量亦超出常人。比如激励臣下放手做事。任用身为将军而非谋士的张辽去说服关羽投奔曹操。派张辽作说客,说明曹操看人眼光很活,并不以你是武夫便怀疑你谋略不行。当张辽自荐说服关羽投降时,便一口应许他。这个作法既激励了张辽,使得张辽尽力说服关羽投降曹操,另外这种开明的用人政策也是曹操的部属大都尽力为曹着想的原因。
曹操的激励机制让人豁然开朗:厚待人才,尊重人才,便是对人才最好的厚待。
奖赏机制
曹操除激励机制外,另一个厚待人才的表现是注重奖赏能进取、有才能、有建功的人。其过人表现是不和部下争功劳。如官渡之战胜利班师回许都后,曹操大封功臣。又如曹操一旦物色到良将或良谋时犒赏绝不吝啬,比如降许褚时即拜都尉,厚赏其众部下。夏侯淳荐典韦时,形容典韦:“只今所使两枝铁戟,重八十金,扶之上马,运使如飞。”操即令典试之。典韦一小试让曹操惊叹不已。于是遂命为帐前都尉,解身上锦袄,及骏马、雕鞍赐之。
曹操积极奖赏能进取、有才能、有建功的人,这种作法激励有志之人更进取,更上进,从而形成曹营积极向上的良好的氛围。
结语
由以上三点所述,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反映出人才思想对曹操人才策略的实施有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学史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6 .11 :152.
[2] 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 三曹资料汇编[M ]. 北京: 中华书局, 1980.
[3] 张可礼. 三曹年谱[M ]. 济南: 齐鲁书社, 1983:111.
[4] 陈寿. 三国志[M] . 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 ,1982.
[5] 陈寿.三国志[M ].北京:中华书局, 1959.
[6] 唐长孺.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部分第三册[M ].北京:中华书局, 1965: 35.
[7] 陈寿. 三国志∶第二版[M ]. 裴松之, 注. 北京:中华书局, 1982:14.
短歌行曹操范文2
关键词: 《短歌行》 生命教育 诗歌教学
生命教育倡导“以人为本”,即把“远离”教育的人“还给”教育,让教育回归本质。生命教育的理念要求教育者尊重生命的本质特征,使生命的肉体与灵魂、知识与情意、理性与价值走向和谐统一,唤醒和激发生命的灵性,让生命飞扬得更精彩。
语文学科由于自身学科特点,不仅蕴涵着丰富的生命因素,而且蕴涵着人类的生命价值观,它以选文为中介,呈现人的活动,表现出对生命的关注。中国古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生命诗篇,选入教材的古代文学作品约占高中语文教材的40%,这些文章大都体现了古人对自我修养、对立身处世、对气节、对人格尊严的重视,以及对人生的积极追求。它们哺育和滋润着一代代的华夏儿女,是炎黄子孙的精神食粮。古人云:“在心为志,发于言为诗。”诗歌是作者灵魂的展示,生命的绽放,人生的写照。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将会影响他们对生命内涵的认知,学生与相距千年之遥的巨匠们进行精神对话、心灵交流、思想撞击,会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文学修养,提升和丰富精神境界与生命体验,并最终唤起自身在现实中的生命意识和对生命价值的追求,这种影响经过内化将会形成学生自己的生命价值观。
曹操的《短歌行》篇幅短小,但在人教版、苏教版、粤教版中都出现在讲读课篇目中,可见其经典。学习这篇诗歌应该融入新的血液,我认为不仅要鉴赏其艺术特色,而且要在此基础上融入生命教育的理念,让学生通过对曹操其诗其人的全面认识确立自己的积极人生观,使生命更加丰盈。当代的独生子女普遍缺乏“为民族振兴而努力学习”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他们不仅感觉这离自已很遥远,而且害怕承担这样的责任。因此,教师应使学生体会到诗歌中所传递出的曹操的治国平天下的壮志,以及通过努力奋斗实现自我、展示自我,历尽坎坷也决不轻言放弃的拼搏精神,以激励其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努力向上,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我在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上层层推进,由浅入深,不断提升学生的认知,注意讲、读、品的结合。一节课时间虽短,但传递融合了大量的信息,学生不仅仅了解了文本及文本所抒发的情感,还认识了曹操,而且从课堂中汲取到许多生命的养分,树立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目标。
《短歌行》的教学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短歌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体会曹操“忧”的内涵;
②掌握“比兴、用典、借代”等古典诗歌的表达方法。
2.能力目标:丰富自身文化积淀,站在历史的高度认识评价曹操并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①体会曹操“忧”的内涵;
②正确评价曹操,确立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充分利用多媒体容量大、投影清晰的优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投影:Speak of the devil,and he appears.
“说曹操曹操到”,devil英语中解释为“恶魔”,为何这样翻译?曹操怎么是恶魔了呢?这就是我们习惯性地将曹操往那个方面考虑了。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说到三国英雄,人们往往首先想到孙权、周瑜、诸葛亮等人。至于曹操历来备受争议,汝南名士许劭评其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叱咤风云,堪称英雄,但历来评价并不高。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常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曹操的诗歌《短歌行》,看能否感受到曹操的另一面。
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全诗。(投影:全诗,注意读音。)
二、初步感知全诗
1.我们先看下题目,“短歌行”,这是一首乐府诗,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的名称。
投影:乐府诗有“长歌、短歌”,介绍背景资料。
2.请在预习的基础上自读全诗,对照注释,了解诗歌的内容并找出不理解的诗句。
教师、学生释疑。(由于本诗较为简单,课下注释较为详尽,学生基本可以理解、互相释疑。)
3.找一名学生读诗,其他同学在脑海里想象一下,假如此时的曹操就在你的面前,他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从动作到神态等。然后,根据想象,由学生来扮演一下曹操,同时把这首诗再给大家吟读一遍。(此环节意在让学生融入到曹操这个人物中去。)
三、品鉴词句,深入体会诗歌
1.通读全诗,用诗中的一个字或词来概括诗人的情感,大家认为哪个词最恰当?“忧。”
2.说明是从哪句或哪几句诗中看出来的?(赏析与诵读同步)
(1)生: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短暂之“忧”。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师:我们以前也学过很多有关生命短暂、宇宙永恒的诗篇,如:(由学生回忆回答)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一生复能,倏如流电惊。――陶渊明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
师:面对人生苦短,诗人用什么来解忧呢?酒。民间素有“一醉解千愁”的说法。可是酒真能解忧吗?(生:不能。)
李白说过:“举杯销愁愁更愁。”罗隐也说:“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酒即使能让人忘却忧愁,也只能是暂时忘却,而不可能从根本上除去,只会醒来更愁。
诗人感慨人生短暂,所以读时应该由深沉缓慢而逐渐慷慨激昂。(学生试读此四句。)
(2)另外一个“忧”字出现在哪里,曹操忧的是什么?
生: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贤才难得之“忧”。
师:好,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人才的渴望,正是因为诗人对贤才如此渴望,以至于诗人付诸想象,希望贤才“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大家把这几句读一下。注意情感的变化起伏,缓慢而深情―轻快愉悦―急切盼望―主客畅欢。
(学生品读)指名朗读。
(3)好,诗歌的最后四句又写了什么呢?投影诗歌创作背景。
在此背景下,诗人写下了此诗,他忧人生之短暂,忧贤才之难得,他忧这些是为了什么呢?请同学们来分析这四句诗,小组讨论。
明确:功业未就之“忧”。
总结:忧的内涵。投影
四、认识并评价曹操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尽管人生短暂,去日苦多,曹操依然要“周公吐哺”,完成“统一大业”。你如何看曹操?现在根据我们对本诗的学习,来谈谈你对曹操的认识。
学生观点:
1.许劭评价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曹操是奸雄,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休教天下人负我。
2.曹操很残忍,滥杀无辜。
3.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上朝配剑,把皇帝当傀儡,是大逆不道的事情。所以他是不忠不孝的奸臣。
4.曹操敢于直说“宁我负天下,不可天下人负我”,可见曹操的直率,曹操是真小人,不像刘备是伪君子。
5.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大家……
结合学生列举陈述,投影材料:
1.曹操简介:中国文学史的正面评价(略)。
2.曹操的诗歌:《蒿里行》《龟虽寿》反映汉末动乱的现实、统一天下的理想和顽强的进取精神以及抒发忧思难忘的情绪。
3.评价:
(1)太祖(曹操)……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
(2)太祖多疑,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武帝纪》
(3)公元193年,曹操借替父亲曹嵩报仇,曾经血洗徐州和从雍、凉逃难来的手无寸铁的百姓,屠杀的黎民达到几十万之多,“泗水流之不畅”――《后汉书・陶谦传》
(4)“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汝南名士许劭
任何极端地评价曹操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应该更加辩证公正地评价和认识曹操。
小结:曹操乃世之英雄,以平治天下为己任,以开创太平世界为终极目标。曹操在《短歌行》中不是只有对于生命短暂的感慨,更多的是从现实中开掘生命的深层意义,展现出生命个体的不懈追求过程,显示出生命的伟大。
五、总结诗歌写作艺术特色
短歌行曹操范文3
依照全诗的意义来看,这句话是曹操对人才渴望,希望天下英才归其所有的自我表白。意思是:“人才啊,你徘徊在各个君主之间,不知该依附谁?我将用山与海一样的胸怀来接待你们,你们来归我的帐下吧。”因此这里“绕树三匝”的“三匝”应该解释为“多圈”,表示“徘徊不定”才比较合理。如果用“三圈”来理解则很难符合原诗的本意。
这里就涉及到在古汉语中关于 “三”这个词的意义和用法。“三”在古汉语中是一个意义十分丰富的词,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第四版)中有特别的提示:【注意】古代汉语中“三”和“九”往往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泛指多数。根据这一重要的提示,结合在古诗文中出现的含有“三”的句子,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东风染尽三千倾,白鹭飞来无处停”等。这些诗句中“三”都以约数出现,都是泛指多数、很多。“三”作为约数,应该追溯到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周易》中,卦象“三”代表乾,也就是天,卦象“三三”代表坤,也就是地。两象重合便为天地万物,所以“三”通常以“多数”的意义出现。《说文解字》中对“三”的解释为“天地人之道也”。也是泛指多数,而非确指。人教版教材《鸿门宴》一文中:“(范增)举所配玉示之者三。”中的“三”也作“多次”。《论语》中也有“三思而后行”等语,皆作“多次”解。
“三”也有确指的时候,但作确数解时,多半有明确的对象和宾语,以及有明确所指的语言环境。如《左传・昭公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慎,务三而已。一择人,二因民,三从时。”(《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又如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晋王)与尔三矢,尔其勿忘乃父之志。”(《古文观止》)《孟子・尽心下》:“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这些句子中“三”均作确数,带有具体的宾语和所指对象,或者根据语言环境,需要解释为确数“三”。
“三”还有以序数词出现的情况,解释为“第三”,后接的宾语是可以进行顺序排列的名词或者根据语言环境需要进行顺序的排列。如《商君书・修权》:“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李白《扶风豪士歌》:“洛阳三月飞胡沙”等。
短歌行曹操范文4
前几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曹操>>,因为我比较喜欢历史一类的书,特别是历史人物的故事,所以我仅花了一个星期不到的时间就看完了这本共209页的书。
当我们一提起曹操,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他那阴险的笑声,想起他那种种恶行。可是,自从我读了这本书后,才觉得曹操了有很多优点,比如:曹操打破了汉末以来依照门第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能求访人才;战争中能以人之长,补己之短------
我这个中队长,也很受启发,学会了取长补短这个道理,还知道了不少历史知识。最后,我还要提醒大家,以后可不要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了,那可是些守旧的看法,曹操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我们甚至在某些地方还要向他学习呢!如果有时间的话,也请大家去读一读曹操写的诗《短歌行》,也许你也会体会到曹操那种求才心切的心情。
短歌行曹操范文5
一、古典诗歌课堂之美,首先美在文本
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诗歌具有其它文体不可替代的优势,诗歌之于文学,犹如夜莺之于夜晚,玫瑰之于花园。正如诗人杨晓民所说:“诗歌是语言的皇冠,它能用最凝练含蓄的形式打开人们的心灵秘密和想象空间。”这其中尤以古典诗歌为最。中国的古诗,就像钱钟书先生所说,恰如轻鸢剪掠,短小而隽永,言简而意丰。有人认为,古典诗歌属于农耕文明,属于田园牧歌,属于晨钟暮鼓。可是,同时我们也看到,古典诗歌以它辉煌的成就和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成为了泱泱中华五千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些诗意的语言,睿智的思想,让我们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寻得超脱,找回纯净,并一路牵着我们的手,穿过生命的迷茫,重返美好纯真。
(一)文本之美在词句
法国诗人马拉美曾说过一句话:“诗不是用思想写成的,而是用词语写成的。”此话或有待商榷之处,但也直陈出语言对于诗歌的重要性。诗歌首先是由词句组成,然后再以词句构成意象与意境。读诗的确需要知人论世,以意逆志,需要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但是,一首诗歌,直达人心的还是要首推诗句本身。少年读诗,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阅读一首诗,欣赏一首诗,然后爱上一首诗,是很单纯的一件事。第一次读诗,没有老师在耳边絮语诗歌的作者有着怎样的经历,没有复杂的时代与社会背景满溢眼眶,没有问题需要回答,没有音乐萦绕耳畔,没有美图晃动眼前。就是诗句,只有诗句,甚或一知半解,朦朦胧胧,可是,一切的美与真,爱与痛,一切我想说却说不出来、没说出来的情感瞬间轰鸣内心,像一场阔大的潮汐将我席卷淹没”。“美人卷珠帘,深坐蹙娥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的少女心事,“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的莫名愀然,“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不输须眉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难觅知音苦……可见诗歌不愧是语言的皇冠。诗歌的词句就是镶嵌在诗歌这顶皇冠上的灿灿宝石,所以才有了那么多的诗人为“吟安一个字”去“捻断数根须”,因“两句三年得”而“一吟双泪流”,不惜“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二)文本之美在作者
古典诗歌的作者,大到妇孺皆知的李白、杜甫,小到皓首学究的博学大儒,他们羽扇纶巾,白衣白马,青衫芒鞋,瘦驼蹇驴,任何一种风流,任何一类笑傲,都让我们心醉神迷 ,寤寐思服。天生我才也好,捻须苦吟也罢,闪烁其间的是诗情,是风骨,是惊世的言行和高蹈的举止。岁月无声,沧桑浮华,留不住昔日啸傲尘世的山水田园,却为我们留下了诗人们那一个个英华耀世、风骨嶙峋的背影。英国诗人纪伯伦在《沙与沫》中说:“诗人是一位被废黜的国王,他坐在宫殿的灰烬里,试着从中造出一个形象。”在诗歌的国度里,诗人不仅仅是被废黜的国王,甚而至于,就是创造生命与美的上帝。柳宗元有一句话,“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那些文人骚客的绝世风华,透过泛黄的书页、远去的历史、方正的文字,让后世膜拜俯首,仰止颂之。
文本之美,亦必源于诗人智慧与生命的灌注,存于诗歌阅读者的情感加持。“诗歌不是观点的表达,它是从流血的伤口或是微笑的唇间涌出的一首歌”,这歌声是迷醉心灵的智慧,而智慧是在脑中吟唱的诗歌。仍然是纪伯伦曾经说的:“如果我们能够迷醉人的心灵,又在他脑中吟唱,那他就真正生活在上帝的福佑之中。”千年的岁月留存,代代的文化积淀,育出了多少生活在上帝的福佑之中的幸福之人呢?这幸福在这些人的心里装载,充盈,漫溢,再由他们口手相传,和诗歌本身一道给后来的阅读者留下了更多更美的情感体验。一千个读者产生的哈姆雷特,又让一个又一个哈姆雷特们在诗歌的花园里徜徉忘返,让一个又一个徜徉于诗歌殿堂之路的读者永不孤单。古典诗歌课堂之美,依托专注于课堂求取知识的学子。在他们的身上,闪烁着三种美的光彩:求知的专注热忱,对陌生古典词句、诗人词人生平经历的好奇惊叹,对古典诗歌少时的恋恋、成年后的反刍。
日本女演员山口百惠说,“男士的美,表现在他专注于工作。”其实此种专注之美,存于生活所有的缝隙边隅,尤青睐课堂,书声琅琅、专注凝神的课堂就是美,一种渴求知识的美。纯净的目光、明亮的瞳仁,执着的诵读、清脆的声音,如花的娇颜、童稚的真淳,如斯美好汇聚课堂,聚焦古诗,经由剥蚀城墙、陈年花雕般半通不懂的文言隔阻障碍,求知的热忱激起对懵懂陌生新事物的好奇心,再由亲之信之敬之的老师去高高吊起,素手铅粉写来,逐句咂摸品味,随之豁然醍醐领悟,朦朦胧胧向往……
二、学子之美在专注热忱,孜孜以求
古典诗歌课堂里,学子之美,亦必美在对有别于日常生活语言的陌生、有趣、凝练的古典词句和远隔千山万水却借由诗词凌波踏步而来的那些千古风流名士的好奇惊叹,心向往之。不论对古典诗词的理解赏鉴能力提升几何,对古典文字的学习领悟到了怎样的程度,每一个接触古典诗歌的孩子,对于身边能侃侃而谈古诗及诗人的人总是心怀敬畏,对于能掐着韵脚,摸着平仄写出几句诗作的人,那就简直要明里暗里地崇拜不已。也常常会有学生避着人,偷偷摸摸地牛刀小试,写些半通不通、看似押韵的诗句,大着胆子递于老师案前,倘能得一两句赞语或肯定,就能咧着嘴开心很久。哪怕就此将那只言片语、零星词句藏着不敢示人,也会于心里暗自得意许久。对古典诗歌的这份好奇与惊叹、亲近与向往,也许是源于中华民族子孙骨子里对血脉般古文化的无法割舍与稀释吧?作为古诗文的执教者,笔者亦常莫名感慨于这份妙缘。
(一)古典诗歌课堂之美,还应美在学子们对古典诗歌的那份年少时的莫名热情与多年后的回味反刍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在《虞美人》里写到,少年时不识愁滋味,只知追欢逐笑享受陶醉,中年颠沛流离,触景伤怀飘泊孤苦,老年历尽离乱、憔悴枯槁寂寞孤独,一生的悲欢离合谁也说不清,听那窗前的秋雨一无所动,任它滴滴答答直到天明。这份听雨的心路与人生经历,是蒋捷的“我寄愁心与明月”,一经写出,又再不是蒋捷一人的听雨明月,红尘碾压下的文人,便带着这首《虞美人》,带着这一首首《虞美人》,一世世,一年年,寂寞挣扎于各自的烟雨蒙蒙人生路上。莫名爱上,懵懂喜欢,食髓知味也好,厚积薄发也罢,少时记住的古典诗歌,只等数年数十年后的某一时某一刻,素带轻衣,淡墨薄纸,芙蓉水,薜荔墙,世味薄似沙,骑马客京华,细雨斜风里,九秋转蓬中,迎面相逢,细细思量,也不过低喟一句,“原来你也在这里”。
(二)古典诗歌课堂之美,还美在老师
师之美有三:备课时的情感投入、授课的内容准备、课堂的组织呈现。古典诗歌课堂之美,则因为古典诗歌的介入,多了别样韵味。教师未必“越年轻越富有智慧越好”,教师的情感却一定越丰沛越好,最好能“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氯恍酥矣”。这份丰沛情感的投入,遇上古诗歌,虽已不少,却仍嫌不够。古典诗歌多是一个意象世界的呈现,一首诗,不仅在于解说、描写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更是经由诗人想象去创造的一个完整的有意蕴的心灵世界,这妙不可言的心灵世界,需要教师具有超拔的想象去倾力涉入其中,进而引领年轻的学子步入沉醉。成功的古典诗歌的执教者,自然就情感与想象力兼而具之,古典诗歌课堂,自然就比之其他课堂,多了太多的妙不可言,美不胜收。
古诗,“因多了一种了不起的、非常奥妙的、绕过了逻辑思维直接触及到生命与艺术本质的东西,有人称之为‘无理而妙’。‘无理’即非理性,非理性是中国古典诗歌与西方超现实主义两者十分巧合的内在因素,……中国诗歌高明之处就是在这个‘妙’字,换句话说,诗歌决不止于‘无理’,它最终必须达成一种绝妙的艺术境界和效果。”“无理”也好,“绝妙”也好,这都要求古典诗歌的执教者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授课内容的准备。时至今日,仍没有几个中学语文老师敢说自己是古典文学的大家,对古典诗歌的品析领会,更常常要依托于古典诗歌课堂里的教学相长。同时,教师更真切地意识到,和自己一起成长的,还有课堂里的孩子。每一个成长的人,生命都犹如杯子里的水,一半是满的,一半是空的。因为满而让人尊之珍之,因为空而让人倾力投入。更何况,古典诗歌课堂里,古典诗歌的价值有时远不在诗人写出的内容,诗作孕育的世界,或许比诗人已然呈现的更加广阔。教师又岂能辜负这由一个个四十五分钟构成的课堂,还怎会懈怠这一因满求精、因空求满的土壤?古典诗歌的课堂,充盈这种种战战兢兢的敬畏之气息,怎能不因之更美?
怀敬畏之心,秉赤子之情,存阅读之好,葆谦逊之德,教师的人文情怀就具备了,丰沛情感亦可温养而成。博采众家,察纳雅言,埋身故纸堆,浸润古诗文,风骨与浩然之气若然没法更多,专业知识更需精益求精,若能明悟教育本质及规律,古典诗歌的教授,便也能厚积薄发,举重若轻,翩然有游龙惊鸿之姿。一个专业知识精湛,人文情感丰富,懂得并研究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师,在领悟古典诗歌文本之美之后,在洞彻莘莘学子求知探索的诉求之后,在投入丰沛情感,备课鞠躬尽瘁,教而后已甚或教亦不已之后,所组织呈现的课堂,便是极美了。
短歌行曹操范文6
从语言因素讲。汉语是一种高度音乐性的语言,“汉语是元音占优势的语言,而又有声调的区别。这样就使它特别富于音乐性”。诗歌更是如此,比如“唐律诗……是汉语诗歌既脱离了音乐又达到了自身音乐化的极致的产物”。
从另一方面说,唱诗其实就是吟诗。就是唱歌,但唱诗又不完全是唱歌,其所不同予唱歌者,乃是因为唱诗之所唱为具有高度思想性、艺术性并经历了千百年历史检验的中国经典诗歌,更为重要的是,唱诗是对吟诵的继承和发展。唱诗的目的是能更深入体会其情感和韵味。诗与歌的结合,可以提升背诗的兴趣。以适当的歌曲搭配诗,可以领略诗歌之美。同时,可以借着学生对歌曲的喜爱,提高背诗的兴趣,而且学生一旦掌握此方法,当找到合适的歌曲后,只要是字数相合的诗,几乎都能适用配唱。
因此,在本学期学习《古代诗歌四首》时,笔者首先参考了国内一些名师的教学方案,仔细比较后,选择了其中一首《观沧海》作为实验篇目。选择此篇,原因有二:一是曹操的诗歌往往气势恢宏、慷慨悲壮,易于演唱。二是早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已经有了《短歌行》的演唱,这首诗在演唱中将诗人悲壮、豪迈的气势展现的淋漓尽致,而此诗与《观沧海》在气势上相通,学生演绎起来比较容易把握。
下面为教学设计:
1 教学对象:七年级十五、十六班
2 教学人数:92人
3 教学时间:唱诗:二节课(将视觉与听觉艺术相结合)
4 活动设计:
(1)听《三国演义・短歌行》的演唱,体会并品味当中意境。
这一环节在设计时。旨在让学生在没有老师讲解的情况下,通过听演唱的形式理解诗歌意境,体会唱诗的好处,激发学生唱诗的兴趣和大胆尝试的勇气。
通过听、看,学生们很快举手发言。认为《短歌行》的主人公想表达的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前八句中表现的是曹操的愁,即苦于得不到众多的“贤才”来同他合作,一道抓紧时间建功立业。后面诗句,表面来看是曹操在抒发个人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实际上是在告诉各位贤能,人生苦短,你们要抓紧时间实现抱负。
对于诗中曹操表现出的悲壮的感情基调,学生们在听的过程中已经深深感受到,再结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一下子明白了曹操的悲壮实际上不是伤心,而是他用来招揽人才的一种手段,他希望用这种情感打开那些处于下层、多历艰难又急于寻找出路的人士的心扉,以此可见曹操的聪明智慧。而诗歌再延长到最后几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时,诗人的感情达到最状态,学生们此时不但感受到了,有的还说简直感同身受,似乎一个立体的曹操就站在自己面前讲述自己的宏大志向。对这首乐府诗的赏析。到此已经完全达到了目的。短短一节课,学生们学习诗歌的兴趣高涨了不少,而且80%以上学生实现了即时记忆。
(2)第二节课上课前:学生们结合学案先看《观沧海》写作的背景,然后请学生收集歌曲,找到符合字数、句数的旋律,和老师一起将收集来的歌曲按适合的类别作一番整理,曲调与字数不适合者淘汰。经过整理后。主要有《沧海一声笑》、《曹操》、《精忠报国》、《向天再借五百年》等歌曲。
(3)分组进行课下练习。在课前,已经将班级学生分成4大组,课上每组派一个代表演唱自己所选旋律下的《观沧海》,然后进行评比。
(41课堂实践。第二节课前半节课主要是学生们分组演唱《观沧海》。选择《沧海一声笑》旋律的较多,在演唱过程中,学生们首先能迅速的将诗歌内容背诵下来,然后将诗歌想表现的悲壮、慷慨之情展现出来。有一组在唱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时,还很有创意的将《沧海一声笑》与《双节棍》结合起来,用RAP演唱,虽然没有将这几句诗歌恢弘的气势展现出来,但是这种古典与现代的结合却给人一个启示:既然流行音乐可以多个版本,古诗词是不是也可以多角度理解,多角度演绎呢?比如,编成诗剧,在舞台上演绎。可以说,在这节课上,学生的表现又给诗歌教学打开了又一扇窗。
(5)感悟、赏析诗歌。在唱完后,学生们纷纷谈自己对此诗的理解,认为此诗在演唱中,自己能基本掌握诗人想表达的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而且诗人用景物抒发心中情感,特别是诗人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他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
但是,对于诗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学生理解起来非常有难度,因此,在唱诗时,也很难将大海吞吐日月、诗人广博的胸襟表现出来。为了解决这个困难,可让学生结合上下旬以及诗歌中的时间斟酌这几句的意境。学生慢慢体会到这几句是诗人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表现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却很含蓄。